简介
此书是唐代食物药治病专书。原书早佚,仅有残卷及佚文散见于《医心方》、《证类本草》等书中,各本所存佚文出入很大。1907年敦煌出土该书残卷,存药26味。全书共3卷。原书有条目138条,据《嘉佑本草》记载:“张鼎(唐开元间人)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书中除收有许多卓有疗效的药物和单方外,还记载了某些药物禁忌。所载食疗方下均注明药性,其次分记功效、禁忌,其间或夹有形态、产地等。另有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和藻菌类食品的医疗应用,产妇、小儿等饮食宜忌等记述。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后世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疗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从现有残存佚文看,有不少条为《唐本草》失载的药物。如荞麦、绿豆、菠菜、白苣、胡荽、鲈鱼、鳜鱼、石首鱼等,都是本书首次记载。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能反映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药的情况。
《食疗本草》对研究本草文献及饮食疗法发展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该书古抄本残卷,收有从石榴至芋共26种药物的条文,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1930年日本中尾万三考察、校定了该书,以《食疗本草考察》为名。全书分两编,载药241种,是近代最早的一种辑本。1980年秋,人民卫生出版社约请谢海州、翁维健、马继兴、郑金声等专家学者,根据中国学者罗振玉主编的《敦煌石室碎金》中转抄的《食疗本草残卷》及所收的其它资料,重新进行校辑,1984年书成,7月第一次印刷终使世界上现存最早,在本草史上占有较高地位的食疗专著,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与世人见面。
书分三卷,共计二百二十七条。
目录
卷上
- 盐
- 石燕
- 黄精
- 甘菊〈平〉
- 天门冬
- 地黄〈微寒〉
- 薯蓣(山药)
- 白蒿〈寒〉
- 决明子〈平〉
- 生姜〈温〉
- 苍耳〈温〉
- 葛根
- 栝蒌(瓜蒌)
- 燕子(通草)〈平〉
- 百合〈平〉
- 艾叶
- 蓟菜(小蓟)
- 恶食(牛蒡)
- 海藻
- 昆布
- 紫菜
- 船底苔
- 干苔
- 香(小茴香)
- 荠
- 酱〈温〉
- 青蒿(草蒿)〈寒〉
- 菌子〈寒〉
- 牵牛子
- 羊蹄
- 菰菜、茭首
- 竹(蓄)
- 甘蕉
- 蛇莓
- 苦〈微寒〉
- 槐实
- 枸杞〈寒〉
- 榆荚〈平〉
- 酸枣〈平〉
- 木耳〈寒〉
- 桑
- 竹
- 吴茱萸〈温〉
- (食茱萸)〈温〉
- 槟榔
- 栀子
- 芜荑〈平〉
- 茗(茶)
- 蜀椒·秦椒〈温〉
- 蔓椒
- 椿〈温〉
- 樗
- 郁李仁
- 胡椒
- 橡实
- 鼠李〈微寒〉
- 枳
- (榧)子〈平〉
- 藕〈寒〉
- 莲子〈寒〉
- 橘〈温〉
- 柚
- 橙〈温〉
- 干枣〈温〉
- 软枣〈平〉
- 蒲桃(葡萄)〈平〉
- 栗子
- 覆盆子〈平〉
- 芰实(菱实)〈平〉
- 鸡头子(芡实)〈寒〉
- 梅实(乌梅)
- 木瓜〈温〉
- 楂子〈平〉
- 柿〈寒〉
- 芋〈平〉
- 茨(乌芋、荸荠)〈冷〉
- 茨菰(慈姑)
- 枇杷〈温〉
- 荔枝〈微温〉
- 柑子(乳柑子)〈寒〉
- 甘蔗
- 石蜜(乳糖)〈寒〉
- 沙糖〈寒〉
- 桃人(仁)〈温〉
- 樱桃〈热〉
- 杏〈热〉
- 石榴〈温〉
- 梨〈寒〉
- 林檎〈温〉
- 李〈平〉
- 羊(杨)梅〈温〉
- 胡桃〈平〉
- 藤梨(猕猴桃)〈寒〉
- 奈
- 橄(橄榄)
卷中
卷下
- 胡麻
- 白油麻
- 麻(麻子)〈微寒〉
- 饴糖
- 大豆〈平〉
- 薏苡仁〈平〉
- 赤小豆
- 青小豆〈寒〉
- 酒
- 粟米
- 秫米
- 麦
- 粳米〈平〉
- 青粱米
- 白粱米
- 黍米〈寒〉
- 稷
- 小麦〈平〉
- 大麦
- 曲
- 荞麦〈寒〉
- 豆(扁豆)〈微寒〉
- 豉
- 绿豆(绿豆)〈平〉
- 白豆
- 醋(酢酒)
- 糯米〈寒〉
- 酱
- 葵(冬葵)〈冷〉
- 苋(苋菜)
- 胡荽〈平〉
- 邪蒿
- 同蒿〈平〉
- 罗勒
- 石胡荽〈寒〉
- 蔓菁(芜菁)〈温〉
- 冬瓜〈寒〉
- 濮瓜
- 甜瓜〈寒〉
- 胡瓜〈寒〉
- 越瓜〈寒〉
- 芥
- 萝卜(莱菔)〈冷〉
- 菘菜〈温〉
- 荏子
- 龙葵
- 苜蓿
- 荠
- 蕨〈寒〉
- 翘摇(小巢菜)
- 蓼子(蓼实)
- 葱〈温〉
- 韭
- 薤
- 荆芥(假苏)〈温〉
- 菜
- 紫苏
- 鸡苏(水苏)
- 香(香薷)〈温〉
- 薄荷〈平〉
- 秦荻梨
- 瓠子〈冷〉
- 大蒜(葫)〈热〉
- 小蒜(蒜)
- 胡葱〈平〉
- 菜
- 水芹〈寒〉
- 马齿苋
- 落苏(茄子)〈平〉
- 蘩蒌
- (鸡肠草)〈温〉
- 白苣〈寒〉
- 落葵
- 堇菜
- 蕺菜(鱼腥草)〈温〉
- 马芹子
- 芸苔(油菜)
- 雍菜
- 菠(菠菜)
- 苦
- 鹿角菜
- (红菜头)
- 附余
食疗本草
作者:孟显
类型:医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