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目录
正文
-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
-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
-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
-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
-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
-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
-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
-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
-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
-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
- 汉纪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
- 汉纪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177)
-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
-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
- 汉纪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前133)
-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
- 汉纪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前118)
-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
- 汉纪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前98)
-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86)
-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
-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
-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前61)
- 汉纪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前58)
-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
-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
-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前22)
- 汉纪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13)
- 汉纪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前7)
-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
-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2)
-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3)
-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
- 汉纪三十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15)
-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23)
- 汉纪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25)
- 汉纪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27)
-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30)
- 汉纪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年(丙申、36)
-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47)
-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
- 汉纪三十八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子、76)
- 汉纪三十九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85)
-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
-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
-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6)
- 汉纪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125)
-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
-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
-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157)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
- 汉纪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67)
-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172)
-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1)
-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
-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191)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
-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196)
- 汉纪五十五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199)
-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201)
- 汉纪五十七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206)
- 汉纪五十八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209)
-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
- 汉纪六十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217)
-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
- 魏纪二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四年(癸卯、223)
-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228)
-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
- 魏纪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235)
-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
-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
- 魏纪八 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253)
- 魏纪九 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
- 魏纪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62)
-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265)
- 晋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273)
-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
- 晋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289)
- 晋纪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299)
- 晋纪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 301)
-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
-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
-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
- 晋纪十 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壬申、312)
-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
-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
- 晋纪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319)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
-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
-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
-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
- 晋纪十八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四年(戊戌、338)
-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
-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
- 晋纪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351)
-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355)
-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
-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
- 晋纪二十五 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辛未、371)
- 晋纪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376)
-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
-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385)
-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
- 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392)
-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
- 晋纪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398)
- 晋纪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399)
-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
- 晋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尽阏逢执徐,凡二年。
- 晋纪三十六 安皇帝己义熙元年(乙巳、405)
- 晋纪三十七 安皇帝庚义熙五年(己酉、409)
- 晋纪三十八 安皇帝辛义熙七年(辛亥、411)
-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415)
- 晋纪四十 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417)
-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
-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
- 宋纪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戊辰、428)
- 宋纪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431)
- 宋纪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436)
- 宋纪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年(壬午、442)
- 宋纪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447)
- 宋纪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八年(辛卯、451)
- 宋纪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癸巳、453)
- 宋纪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甲午、454)
-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己亥、459)
- 宋纪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巳、465)
-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466)
- 宋纪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467)
- 宋纪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471)
- 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476)
- 齐纪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479)
- 齐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甲子、484)
- 齐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490)
- 齐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493)
- 齐纪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494)
-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
- 齐纪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497)
- 齐纪八 东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9)
- 齐纪九 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0)
- 齐纪十 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501)
- 梁纪一 高祖武皇帝天监元年(壬午、502)
- 梁纪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乙酉、505)
- 梁纪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七年(戊子、508)
- 梁纪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四年(乙未、515)
- 梁纪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监十八年 (己亥、519)
-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
-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5
- 梁纪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528)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
- 梁纪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酉、529)梁纪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己酉,公
- 梁纪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戌、530)
-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531)
- 梁纪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533)
-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
- 梁纪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戊午、538)
- 梁纪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乙丑、545)
- 梁纪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
-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548)
- 梁纪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己已、549)
-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550)
- 梁纪二十 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
- 梁纪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553)
- 梁纪二十二 敬皇帝绍泰元年(乙亥、555)
- 陈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557)
- 陈纪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
- 陈纪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563)
- 陈纪四 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
- 陈纪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572)
- 陈纪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575)
- 陈纪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乙酉、577)
- 陈纪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580)
- 陈纪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581)
- 陈纪十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84)
- 隋纪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589)
- 隋纪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二年(壬子、592)
- 隋纪三 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庚申、600)
- 隋纪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604)
- 隋纪五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四年(戊辰、608)
- 隋纪六 炀皇帝中大业九年(癸酉、613)
- 隋纪七 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616)
- 隋纪八 恭皇帝下义宁元年(丁丑、617)
- 唐纪一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年(戊寅、618)
- 唐纪二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戊寅、618)
- 唐纪三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己卯 、619)
- 唐纪四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己卯、619)
- 唐纪五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辛巳、621)
- 唐纪六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壬午、622)
- 唐纪七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624)
- 唐纪八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丙戌、626)
- 唐纪九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贞观二年(戊子、628)
- 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六年(壬辰、632)
- 唐纪十一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一年(丁酉、637)
- 唐纪十二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贞观十五年(辛丑、641)
- 唐纪十三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贞观十七年(癸卯、643)
- 唐纪十四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上贞观十九年(乙巳、645)
- 唐纪十五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下贞观二十二年(戊申、648)
- 唐纪十六 起旃蒙单瘀十月,尽玄勣阉茂七月,凡六年有奇
- 唐纪十七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龙朔二年(壬戌、662)
- 唐纪十八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二年(辛未、671)
- 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682)
- 唐纪二十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687)
- 唐纪二十一 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692)
- 唐纪二十二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697)
-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
- 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705)
- 唐纪二十五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708)
- 唐纪二十六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710)
- 唐纪二十七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714)
- 唐纪二十八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开元六年(戊午,718)
- 唐纪二十九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开元十四年(丙寅、726)
- 唐纪三十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中
- 唐纪三十一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下
- 唐纪三十二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
- 唐纪三十三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
- 唐纪三十四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
- 唐纪三十五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载(丙申、756)
- 唐纪三十六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757)
- 唐纪三十七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上乾元二年(己亥、759)
- 唐纪三十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761)
- 唐纪三十九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广德元年(癸卯、763)
- 唐纪四十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
- 唐纪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774)
- 唐纪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779)
- 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
- 唐纪四十四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783)
- 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
-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
- 唐纪四十七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784)
- 唐纪四十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785)
- 唐纪四十九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贞元三年(丁卯、787)
- 唐纪五十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九贞元八年(壬申、792)
- 唐纪五十一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794)
- 唐纪五十二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一贞元十七年(辛巳、801)
- 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
- 唐纪五十四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809)
-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
- 唐纪五十六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
- 唐纪五十七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元和十四年(己亥、819)
- 唐纪五十八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821)
- 唐纪五十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
- 唐纪六十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年(己酉、829)
- 唐纪六十一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834)
- 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
- 唐纪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843)
- 唐纪六十四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四年(甲子、844)
-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850
- 唐纪六十六懿宗昭圣惠孝皇帝上咸通元年(庚辰、860)
- 唐纪六十七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868)
- 唐纪六十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870)
- 唐纪六十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877)
-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
- 唐纪七十一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二年(壬寅、882)
- 唐纪七十二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884)
- 唐纪七十三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887)
- 唐纪七十四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889)
- 唐纪七十五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892)
-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
- 唐纪七十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897)
- 唐纪七十八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900)
-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
- 唐纪八十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903)
- 唐纪八十一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元年(子、904)
-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907)
- 后梁纪二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908)
- 后梁纪三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911)
- 后梁纪四 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913)
- 后梁纪五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917)
- 后梁纪六 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919)
- 后唐纪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
- 后唐纪二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924)
- 后唐纪三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925)
- 后唐纪四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926)
-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
- 后唐纪六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930)
-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
- 后唐纪八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934)
- 后晋纪一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936)
- 后晋纪二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937)
-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
- 后晋纪四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942)
- 后晋纪五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944)
- 后晋纪六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945)
- 后汉纪一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 后汉纪二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
- 后汉纪四隐皇帝下乾三年(庚戌、950)
- 后周纪一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951)
-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
- 后周纪三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954)
- 后周纪四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显德三年(丙辰、956)
- 后周纪五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五年(戊午、958)
白话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译)
作者:[宋]司马光
类型:编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