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医家类 >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作者:[元]朱震亨

类型:医家类

简介
    明初的两种刻本(其一,景泰年间杨林玉收集本书流行之遗稿予以刊行;其二,成化初王季献增加一些附方,重刊于西蜀)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程氏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著面貌,予以删订校正,亦即当前的流传本。
    卷首有“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等六篇医论;全书分列各科病证一百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其他各科。论述病证,先引朱氏原论,次则记述朱氏门人戴元礼有关辨证等方面的论述,并介绍治疗方剂。其中各病症的附录部分,对于病名解释病因、证候、治疗等方面有相当深入的分析。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治疗见解和丰富经验,其临床治疗虽重视补阳,但不拘泥专方、治法也比较灵活机变。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
    程氏称誉朱氏的学术经验“集先贤之大成”,确也并不为过。末附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丹溪翁传两篇。该书问世后流行颇广、影响较大,现有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此外又有《丹溪心法附录》二十卷,共七种(除《丹溪心法》外,尚合刊有朱震亨《医学发明》、《脉诀指掌》、《金匮钩玄》、《活法机要》、及戴思恭《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六种)。
目录
序二
附录
十二经见证
不治已病治未病
亢则害承乃制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治病必求于本
卷一
中风一
中寒二(附伤寒、伤风)
中暑三(附暑风、注夏)
中湿四
瘟疫五(附大头天行病)
火六
卷二
斑疹七
疟八
痢九
泄泻十
燥结十一
霍乱十二
痰十三
哮喘十四
喘十五
咳嗽十六(附肺痿肺痈)
劳瘵十七
吐血十八
咳血十九
呕血二十
咯血二十一
衄血二十二
溺血二十三
下血二十四
肠风脏毒二十五
痔疮二十六
漏疮二十七
卷三
脱肛二十八
呕吐二十九
恶心三十
咳逆三十一
翻胃三十二
吞酸三十三(附嗳气)
痞三十四
嘈杂三十五
伤食三十六
疸三十七
水肿三十八
鼓胀三十九
小便不通四十
小便不禁四十一
关格四十二
淋四十三
赤白浊四十四
梦遗四十五(附精滑)
消渴四十六
发热四十七(附胸中烦热、虚热、虚烦不眠)
恶寒四十八(附面热、面寒)
自汗四十九
盗汗五十
补损五十一
六郁五十二
内伤五十三
积聚痞块五十四
脚气五十五(附足跟痛)
卷四
痿五十六
厥五十七
五十八
痫五十九
癫狂六十
惊悸怔忡六十一
健忘六十二
痛风六十三
疠风六十四(附身上虚痒)
缠喉风喉痹六十五(附咽痛咽疮)
头风六十六
头眩六十七
头痛六十八
眉眶痛六十九
心脾痛七十
胁痛七十一
腹痛七十二(附腹中窄狭、绞肠痧)
腰痛七十三(附肾着)
疝痛七十四(附木肾、肾囊湿疮)
耳聋七十五
鼻病七十六
眼目七十七
口齿七十八
破滞气七十九(附气刺痛,附诸气)
附脾胃八十
瘿气八十一(附结核)
跌扑损伤八十二
破伤风八十三
诸疮痛八十四(附天泡疮、冻疮)
卷五
痈疽八十五
疔八十六
金汤疳癣诸疮八十七
妇人八十八
崩漏八十九
带下九十
产前九十一
产后九十二
子嗣九十三(附断子法)
小儿九十四
痘疮九十五
论倒仓法九十六
论吐法九十七
救急诸方九十八
拾遗杂论九十九
秘方一百
附录
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
丹溪翁传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