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医家类 > 瘟疫论
瘟疫论

瘟疫论

作者:[明]吴有性

类型:医家类

简介
    《温疫论》,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吴氏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论著。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温病论著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温疫论补注》略异;下卷并集喻嘉言、林起龙、刘宏璧等有关疫病的论述,并附名方及前人疫症治案等。现有数十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目录
自叙
自叙
上卷
原病
温疫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下后脉复沉
邪气复聚
下后身反热
下后脉反数
因证数攻
病愈结存
下格
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蓄血
发黄
邪在胸膈
辨明伤寒时疫
发斑战汗合论
战汗
自汗
盗汗
狂汗
发斑
数下亡阴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下后间服缓剂
下后反痞
下后反呕
夺液无汗
补泻兼施
药烦
停药
虚烦似狂
神虚谵语
夺气不语
老少异治
妄投破气药论
妄投补剂论
妄投寒凉药论
大便
小便
前后虚实
脉厥
脉证不应
体厥
乘除
下卷
杂气论
论气盛衰
论气所伤不同
蛔厥
呃逆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论食
论饮
损复
标本
行邪伏邪之别
应下诸证
应补诸证
论阴证世间罕有
论阳证似阴
舍病治药
舍病治弊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肢体浮肿
服寒剂反热
知一
四损不可正治
劳复、食复、自复
感冒兼疫
疟疫兼证
温疟
疫痢兼证
妇人时疫
妊娠时疫
小儿时疫
主客交
调理法
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正名
《伤寒例》正误
诸家温疫正误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