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医著的病因、病理分析,大多依据此书。1949年后有影印本。
到了隋朝,中医学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也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每一门学说也各自有了专门的杰出著作。例如:医理与治法方面的巨著《黄帝内经》、方书之祖《伤寒论》、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等。至此,中医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学术体系也基本达到了全面和详尽的程度。中医理论方面的著作,大多是在汉代以前完成的,唯有病源学和证候学说方面的专著出现得较晚。直到隋代,朝中的太医博士巢元方率众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一书。至此,才完成了对这一重要学科的确立,并且对于中医极具特色的“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分类与描述,其内容十分周到、全面,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千年中,该书仍是最完备、最详细的病因学和证候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书中记载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观察十分细腻,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对“绦虫”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其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描述十分接近,并且指出了这种病的发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书中描写了“漆疮”,这是一种发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当接触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十分全面了。书中还对传染病,如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甚至提到了妇女人工流产。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关键。甚至还描写了肠吻合手术的步骤、方法、缝合以及护理等。可见当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较发达的。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内容丰富,描述详尽,分析准确,明确易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病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也许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更加重视对于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周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直到今天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目录
正文
- 序
- 卷之一 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 卷之二 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 卷之三 虚劳病诸候上(凡三十九论)
-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 卷之五 消渴病诸候(凡八论)
- 卷之六 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 卷之七 伤寒病诸候上(凡三十三论)
-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 卷之九 热病诸候(凡二十八论)
- 卷之十 温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 卷之十 疫疠病诸候(凡三论)
- 卷之十一 疟病诸候(凡十四论)
- 卷之十二 黄病诸候(凡二十八论)
- 卷之十二 冷热病诸候(凡七论)
-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 卷之十三 脚气病诸候(凡八论)
- 卷之十四 咳嗽病诸候(凡十五论)
- 卷之十四 淋病诸候(凡八论)
- 卷之十四 小便病诸候(凡八论)
- 卷之十四 大便病诸候(凡五论)
- 卷之十五 五脏六腑病诸候(凡十三论)
- 卷之十六 心痛病诸候(凡五论)
- 卷之十六 腹痛病诸候(凡四论)
- 卷之十六 心腹痛病诸候(凡七论)
- 卷之十七 痢病诸候(凡四十论)
- 卷之十八 湿病诸候(凡三论)
- 卷之十八 九虫病诸候(凡五论)
- 卷之十九 积聚病诸候(凡六论)
- 卷之十九 瘕病诸候(凡十八论)
- 卷之二十 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 卷之二十 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 卷之二十 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 卷之二十 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 卷之二十一 脾胃病诸候(凡五论)
- 卷之二十一 呕哕病诸候(凡六论)
- 卷之二十一 宿食不消病诸候(凡四论)
- 卷之二十一 水肿病诸候(凡二十二论)
- 卷之二十二 霍乱病诸候(凡二十四论)
- 卷之二十三 中恶病诸候(凡十四论)
- 卷之二十三 尸病诸候(凡十二论)
- 卷之二十四 注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 卷之二十五 蛊毒病诸候(上凡九论)
- 卷之二十六 蛊毒病诸候(下凡二十七论)
- 卷之二十七 血病诸候(凡九论)
- 卷之二十七 毛发病诸候(凡十三论)
- 卷之二十七 面体病诸候(凡五论)
- 卷之二十八 目病诸候(凡三十八论)
- 卷之二十九 鼻病诸候(凡十一论)
- 卷之二十九 耳病诸候(凡九论)
- 卷之二十九 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 卷之三十 唇口病诸候(凡十七论)
- 卷之三十 咽喉心胸病诸候(凡十一论)
- 卷之三十 四肢病诸候(凡十四论)
- 卷之三十一 瘿瘤等病诸候(凡一十五论)
- 卷之三十一 丹毒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 卷之三十一 肿病诸候(凡一十七论)
- 卷之三十一 疔疮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 卷之三十二 痈疽病诸候上(凡一十六论)
- 卷之三十三 痈疽病诸候下(凡二十九论)
- 卷之三十四 病诸候(凡三十五论)
- 卷之三十四 痔病诸候(凡六论)
-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 卷之三十五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 卷之三十六 兽毒病诸候(凡四论)
- 卷之三十六 蛇毒病诸候(凡五论)
- 卷之三十六 杂毒病诸候(凡十四论)
- 卷之三十六 金疮病诸候(凡二十三论)
- 卷之三十六 腕伤病诸候(凡九论)
- 卷之三十七 妇人杂病诸候一(凡三十二论)
- 卷之三十八 妇人杂病诸候二(凡一十九论)
-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 卷之四十 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 卷之四十一 妇人妊娠病诸候上(凡二十论)
- 卷之四十二 妇人妊娠诸候下(凡四十一论)
- 卷之四十三 妇人将产病诸候(凡三论)
- 卷之四十三 妇人产后病诸候上(凡三十论)
- 卷之四十四 妇人产后病诸候下(凡四十一论)
- 卷之四十五 小儿杂病诸候一(凡二十九论)
- 卷之四十六 小儿杂病诸候二(凡三十四论)
- 卷之四十七 小儿杂病诸候三(凡四十五论)
-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 卷之四十九 小儿杂病诸候五(凡五十论)
- 卷之五十 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诸病源候论
作者:[隋]巢元方
类型:医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