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御定韵府拾遗》·一百十二卷
康熙五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以抬《佩文韵府》之遗也。《佩文韵府》凡一万八千馀页,艺林传布,已浩若望洋,而睿虑周详,犹恐沧海之兼收,或有涓流之未会,故特命搜奇抉秘,续辑是书。其分韵悉准前编,其所补则为例有四。凡前编所有之字,则惟增韵书之音切。如一东之东字,注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是也。凡前编未收之字,从他韵增入者,则兼注音义。如二冬之字,注广韵丑凶切,集韵痴凶切,并音蹱,与佣同,集韵均也直也,又注照广韵增入是也。其文句典故为前编所未载者,谓之补藻,东字下引禹贡北东诸条是也。前编已载而所注未备者,谓之补注,东字下引《周易折中集》说居东诸条是也。蒐罗赅备,体例详明。大学士王掞等恭制序文所谓举大而及其细,则《拾遗》为《韵府》之支流。附少以成其多,则《拾遗》为《韵府》之全璧也。圣人制事,精益求精,不留丝毫之欠阙,此亦一端矣。旧本不标卷第,与《佩文韵府》同。今以一韵为一卷,其篇页稍多者,分六子卷为一百十有二卷。
康熙五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以抬《佩文韵府》之遗也。《佩文韵府》凡一万八千馀页,艺林传布,已浩若望洋,而睿虑周详,犹恐沧海之兼收,或有涓流之未会,故特命搜奇抉秘,续辑是书。其分韵悉准前编,其所补则为例有四。凡前编所有之字,则惟增韵书之音切。如一东之东字,注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是也。凡前编未收之字,从他韵增入者,则兼注音义。如二冬之字,注广韵丑凶切,集韵痴凶切,并音蹱,与佣同,集韵均也直也,又注照广韵增入是也。其文句典故为前编所未载者,谓之补藻,东字下引禹贡北东诸条是也。前编已载而所注未备者,谓之补注,东字下引《周易折中集》说居东诸条是也。蒐罗赅备,体例详明。大学士王掞等恭制序文所谓举大而及其细,则《拾遗》为《韵府》之支流。附少以成其多,则《拾遗》为《韵府》之全璧也。圣人制事,精益求精,不留丝毫之欠阙,此亦一端矣。旧本不标卷第,与《佩文韵府》同。今以一韵为一卷,其篇页稍多者,分六子卷为一百十有二卷。
目录
正文
- 提要
- 序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中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上
- 卷二十二下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上
- 卷三十四下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上
- 卷一百下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御定韵府拾遗 四库本
作者:[清]佚名
类型:类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