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别史类 > 续后汉书(萧氏续后汉书) 四库本
续后汉书(萧氏续后汉书) 四库本

续后汉书(萧氏续后汉书) 四库本

作者:[宋]萧常

类型:别史类

简介
    宋萧常撰。常,庐陵人,乡贡进士。初,常父寿朋,病陈寿《三国志》帝魏黜蜀,欲为更定,未及成书而卒。常因述父志为此书。以昭烈帝为正统,作《帝纪》二卷、《年表》二卷、《列传》十八卷,以《吴》、《魏》为《载记》,凡二十卷。又别为《音义》四卷、《义例》一卷。於《蜀志》增《传》四十二,废《传》四。移《魏志》传入汉十。《吴志》废《传》二十。《魏志》废《传》八十九。多援《裴注》以入传。其增传亦皆取材於注。间有注所未及者,建安以前事则据范书,建安以后则不能复有所益。盖其大旨在书法,不在事实也。然其义例精审,实颇得史法。如魏、吴诸臣本附见二国《载记》之后,而中有一节可名,如孟宗、陈表等,则别入《孝友传》;杜德、张悌等,则别入《忠义传》;管宁、吴范等,则别入《隐逸方技传》。其体实本之《晋书》。又曹操封魏公,加九锡等事,《陈志》皆称天子命公,而此乃书操自为云云。则本之范蔚宗《后汉书》本纪。其他笔削,亦类多谨严。惟《陈志·先主传》称封涿县陆城亭侯,而常於《昭烈纪》但云封陆城侯。《陈志》建安十四年魏延为都督,而常则云拔魏延为镇远将军。《裴注》概无此语,不知常何所本。然常之所长,不在考证。殆偶然笔误,非别有典据也。常成此书时,尝以《表》自进於朝。所列但有《本纪》、《表》、《传》、《载记》,而无《音义》。至《周必大序》,始并《音义》言之。或成书之后,又续辑补入欤。
目录
正文
目录
原序
进续后汉书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义例
续后汉书音义卷一
续后汉书音义卷二
续后汉书音义卷三
续后汉书音义卷四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