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书类>> 宋会要辑稿>> 正文

舆服三

卤簿杂录
    旗案:稿本舆辇旗物制与卤簿、法驾并列互引。疑当时仪注二簿录名。今仍其旧,汇类删繁,总题为卤簿杂录。
    建隆四年,太祖又诏别造五龙旗五,南郊用之。
    卤簿法驾中有甘露旗此条天头原批:「此条移后。」批者乃将其移至「卤簿法驾上人引中道中有转光小绯旗」条后。。
    建隆四年将郊祀,礼仪使陶谷建议取天文列星之象,作十二辰旗。
    建隆四年,太祖诏别造金凤旗一,南郊用之。
    建隆四年,太祖诏别造金鸾旗,南郊用之。
    建隆四年,太祖诏别造大神旗六。
    建隆四年,太祖诏别造万岁旗一,南郊用之。其制赤质。
    有力士旗五。
    有吏兵旗五。
    建隆四年,太祖又诏别造狮子旗二,南郊用之。
    建隆四年,时有贡黄鹦鹉、白兔及驯象,自后又作金鹦鹉等旗。
    元符二年制祥光旗。见宝符旗下。
    元符二年制重轮旗。见宝符旗下。
    卤簿法驾步甲后队中有瑞麦旗此条天头原批:「此条移后。」批者乃将其移至「卤簿法驾步甲后队中亦有之」条后。。
    元符二年八月三日,兵部侍郎黄裳言:「南郊大驾诸旗名物,除用典故制号外,余因时事取名。伏见近者玺授元符,茅山之上日有重轮,太上老君眉间发红光,武夷君庙有仙鹤。臣请制为旗号,曰宝符重轮、曰祥光、曰瑞鹤。」从之。
    政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制日有戴承旗。是年二月,日上生青赤黄戴气,后日下生青赤黄承气,故诏加此旗。先是,大观中二月,日有戴承气,遂作日有戴承旗。
    政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制芝禾并秀旗。先是,大观三年九月,西京(颖)[颍]阳县大庆观圣祖殿东有嘉禾、芝草并生。其嘉禾一本四穗,芝草叶圆而重起,故诏加此旗。
    政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诏制瑞鹤旗。先是,元符二年,武夷君庙有仙鹤迎诏;又政和二年延福宫燕辅臣,有 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徽宗又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因加此旗。
    舆辇旗物制度上:五牛旗依方色,皆小舆,上刻木为牛,皆插旗,错采为牛。旗竿上有小盘,盘衣及舆衣亦并绣牛形。舆士各四人,服绣五色牛衣,太祖诏用之。
    舆辇旗物制度上:建隆四年,太祖又诏别造天下太平旗一,南郊用之,赤质。
    卤簿法驾步甲前队中亦有玉马旗。
    卤簿法驾步甲前队中亦有駃騠旗。
    亦有驺牙旗。
    亦有黄鹿旗。
    卤簿法驾步甲前队中亦有鹖鸡旗。
    卤簿法驾步甲前队中有驯象旗。
    卤簿法驾步甲后队中有龙马旗。
    亦有小黄龙员图旗。
    卤簿法驾步甲后队中有白狼旗。
    亦有兕旗。
    卤簿法驾步甲后队中亦有之。
    卤簿法驾后部马队中有角端旗。
    宋亦有之。飞黄旗。
    卤簿法驾后部马队中有驯犀旗。
    卤簿法驾真武队中有腾蛇旗。
    卤簿法驾真武队中有仙童旗。
    卤簿法驾六军仪仗中亦有赤豹旗。
    卤簿法驾六军仪仗中有左右羽林军旗。
    卤簿法驾六军仪仗中有左右龙武军旗。
    卤簿法驾六军仪仗中有神武军旗。
    卤簿法驾六军仪仗中有本军旗。
    卤簿法驾六引中道中有转光小绯旗。
    卤簿法驾中亦有吉利旗。
    卤簿法驾中有苣文旗。
    有五方凤旗。
    亦有鵔鸃旗。
    亦有飞麟旗。
    亦有三角兽旗。
    卤簿法驾中有龙墀旗。
    卤簿法驾中有花凤旗。
    卤簿法驾中有麋旗。
    卤簿法驾中有猫牛旗。
    卤簿法驾中有族辇龙旗。
    卤簿法驾中有皁纛旗。
    卤簿法驾中有网子旗。
    卤簿法驾中有开导旗。
    卤簿法驾有引驾旗。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盖
    盖
    【宋会要】
    卤簿法驾中有华盖。
    舆辇旗物制度上:有花盖、导盖,皆赤质,如伞而(同)[圆],沥水绣花龙。又有曲盖,差小,绣瑞草,王公以下用之。又云:卤簿法驾中有曲盖。
    舆辇旗物制度上:今有花盖、导盖,皆赤质,如伞而圆,沥水绣花龙。
    卤簿法驾中有道盖。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旗
    旗
    【宋会要】
    卤簿左建太常,右龙旗。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幢 香龙幢
    幢
    【宋会要】
    香龙幢
    卤簿法驾中幢制如节而五层,韬以袋,绣四神,随方色,朱漆柄。取《曲礼》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之义也。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幢 白虎幢
    白虎幢
    【宋会要】
    卤簿法驾中有白虎幢。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钲
    钲
    【宋会要】
    卤簿法驾中有金钲、交龙钲。详簿。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角 金吾大角
    角
    金吾大角
    【宋会要】
    卤簿法驾中有金吾大角。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中鸣
    中鸣
    【宋会要】
    卤簿法驾中有中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弩 幰
    弩
    幰
    【宋会要】
    舆辇旗物制度上:幰弩,其制每弩加箭二,有 ,画云气;弓箭每弓加箭二,有 ,同幰弩。仗内弩皆同。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刀
    刀
    舆辇旗物制度上:容本容刀也,以木为之,无,有环,紫丝绦 錔。
    舆辇旗物制度上:御刀,晋宋以来有之。黑,金花银饰,靶厄,紫丝绦 錔。
    舆辇旗物制度上:仪刀,制同御刀,悉以银饰,王公亦给之。卤簿法驾中有仪刀。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金节
    金节
    【宋会要】
    卤簿法驾中有金节。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盾 总叙
    盾
    【宋会要】
    总叙
    盾,旁排也。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盾 总叙
    盾
    【宋会要】
    总叙
    盾,旁排也。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盾 縢络盾 朱
    縢络盾
    朱
    朱縢络盾,制悉同盾,惟绿縢绿质。皆持执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棒
    棒
    柯舒,黑漆棒也,制同车辐,以金铜钉饰。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班剑
    班剑
    班剑本汉朝服带剑,晋以木代之,亦曰象剑,取装饰班阑之义。以黄质,紫班文,金铜饰饰:原脱,据《宋史》卷一四八《仪卫六》补。,紫丝绦 錔。又卤簿法驾中有班剑。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导驾象
    导驾象
    【宋会要】
    舆辇旗物上:象,汉卤薄最在前。晋平吴后,南越献驯象,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 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以试桥梁。国朝卤簿以象居先,设木莲花座、金蕉盘、紫罗绣襜、络脑,当胸、后秋并设铜铃杏叶,红戁牛尾拂跋尘。每象南越军一人跨其上,四人引,并花脚幞头、绯绣窄衣、银带。
    太平兴国六年九月二十日,两庄养象所奏:「诏以象十头于南郊日引驾。检开宝九年以南郊时,其象止在六引前列。」诏卤簿使领其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三 鼓吹
    鼓吹
    【宋会要】
    国朝卤簿大驾六引官,开封令无鼓吹。开封牧二十三人,棡鼓、金钲各一,大鼓十,铙鼓一,箫、笳、大横吹各二,笛及箫、筚篥及笳各一。太常卿同上。司徒六十四人,棡鼓、金钲各一,大鼓、长鸣各十六,铙鼓一,箫、笳、大鼓吹各四,节鼓一,笛及箫、筚篥及笳各四。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并同开封牧。其大驾前部千六十四人,鼓吹令二员,府史四,主帅八。棡鼓、金钲各十二,主帅二十。长鸣一百二十,主帅四。饶鼓十二,歌拱宸管,或以筚篥充。箫笳各二十四,主帅十。大横吹百二十,节鼓二,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各二十四,主帅四。棡鼓、金钲各十二,主帅十。小鼓、中鸣各百二十,主帅四。羽葆鼓十二,歌拱宸管,或以笛充。箫、笳各二十四。后部四百八十人,鼓吹丞二员,典事四,主帅四。羽葆鼓十二,歌拱宸管,或以筚篥充。箫各二十四,主帅二。笳二十四,主帅四。铙鼓十二,歌拱宸管,以笛充。箫、笳二十四,主帅八。小横吹百二十,笛、筚篥、笳、桃皮筚篥各二十四。若亲祠,舆驾出宫,则宣德门、太庙、南郊警场千百一十六人,鼓吹令丞各二员,职掌四,府典史八,都知一,院官录事二,歌筚、箫、笛共百八,金钲二十四,奏严鼓、鸣角、大横吹、小横吹各百二十,歌笛各九十六,节鼓三,笳百四十四,筚篥九十六,桃皮筚篥四十八,通主辖人共千二百七十五。凡大驾鼓吹,通五引用工千
    五百三十,法驾三分损一,用二引。开封牧、御史大夫各十六工,小驾八百一十六工。
    初,太祖受命,承五代之后,损省浮长,而鼓吹局工多阙,每举大礼,一切取于军隶以足之,至一品以下葬应给者亦取于营隶。后遂为常。大礼车驾宿斋所止,夜设警场。每奏,先作金钲四,次大角四,次金钲二十四,次大角鼓百二十,次横吹等作一曲。如是者三迭,谓之一奏三奏。少止,五分其夜而奏之。乘舆至青城,祀前一日,御阙门观严警,亦劳赐焉。若巡幸,则夜奏于行宫前,人数减于大礼,用八百八十人。
    真宗祥符中,亲飨宗庙,登歌始作,闻外奏严,因诏:「当郊庙行礼,严警宜权止,须礼毕听作。」
    神宗熙宁初,亲郊,罢青城阙门临观。先是,角工不足,常取于州郡及营兵以充。祥符中命籍兵二百余工,使长隶太常以阅习焉。
    凡大乐充庭,则鼓吹局设熊罴十二案于宫县之外罴:原作「熊」,据《宋史》卷一二六《乐一》改。。率一案用十工,龙凤鼓一,金錞一,羽葆鼓一,歌工三,箫二,笳二。凡大角三曲,警严用之。《大梅花》、《小梅花》、《可汗》。鼓吹五曲。御制《奉礼歌》旧曲《六州》、《十二时》、《导引》、《降仙台》。真宗崇奉真圣,亦设仪卫,故别有《导引》二曲也。其余大小 、横吹曲悉不传。唐末大乱,旧声皆尽。国朝惟大角传三曲而已;其 吹四曲,悉有教坊新声。车驾出入,奏《导引》及《降仙台》;警严,奏《六州》、《十二时》。皆随月用宫。仁宗既定雅乐,并及鼓吹,且谓警严一奏,不应再用其曲,亲制《奉禋歌》,
    以备三迭。又诏聂冠卿、李照造辞以配声,下本局歌之。是年郊祀,遂用焉。皇佑亲飨明堂,御制《合宫歌》。熙宁亲郊,导引还青城,增《降仙台》曲。
    太祖建隆四年九月五日,诏开封府选乐工八百三十人隶太常,以习鼓吹。十一月五日,南郊卤簿使张昭言:「准旧仪,銮驾将出宫入庙、赴南郊,斋宿皆有夜警晨严之制。唐宪宗亲郊时,礼仪使高郢奏称,据鼓吹局(中)[申]斋宿夜奏严,是夜警,恐与搥鼓版奏三严事不同。况其时不作乐县,不鸣鼓吹,务要清洁,其致斋夜奏四严请不行。详酌典礼,奏严之设,本缘警备,事理与作乐全殊。况斋宿之夜,千乘万骑宿于仪仗之中,苟无鼓漏之徼巡,何警众多之耳目 望依旧礼施行。」从之。
    干德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判太常寺和岘言:「郊祀有夜警晨严,《六州》《十二时》及鼓吹回仗时驾前导引三曲,见阙乐章,望差官撰进,下寺教习应奉。」诏诸乐章令岘修撰,教习供应。
    真宗景德三年八月五日诏,太常鼓吹局见用三调六曲词非雅丽,令太常寺会音律人就学士院令晁迥以下依谱修正词理,降下本局教习。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六日,详定所言:「鼓吹旧用《六州》《十二时》曲,将来导引封禅,请下学士院增损旧词,付本局教习。」从之。
    二十二日,太常寺言:「旧制,南郊警场人并于大驾仪仗内分充,车驾巡幸,即于府县追集乐工。将来在路警场,欲望令法驾鼓吹军士分番祇应。」
    诏选天武、神卫、神勇、虎翼军士充。
    十月十六日,诏登山夜暂罢警场。
    五年闰十月二十五日,诏太常寺选角手二人于殿前司教军士警场,隶太常寺。旧例,行大礼皆于近州名鼓角匠,大约皆贫民,动有劳费,至是罢之。
    七年二月十四日,诏曰:「朕虔修祀典,祗祷灵禧,对越祖宗,肆赖天地。裨诚明之上达,必祗栗而内增。尚念斋居,每存严警。当牲币之躬荐,乃金 而交音。询访攸司,虽云旧典;励精予志,虑未协宜。将表克恭,宜颁新令。今后赴玉清昭应宫、太庙,俟行礼毕归幄殿;郊坛俟礼毕,即警场奏严,鼓吹、音乐并振作。仍令所司,着为永制。」
    仁宗天圣八年五月六日,诏诸路转运司抽选鸣角(守)[手]兵士升立充武严指挥升立:疑误。,隶太常寺。
    九年四月十一日,诏:「天武鸣角手自来止有节级二人部辖,今立武严指挥,已差指挥使、正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等,向去有阙,即拣精习鸣角长行,送步军司,以次补填。兵士如有年老疾患、不堪祇应,即依例放停,却于本指挥内选鸣角精习子弟送步军司充填阙额。如有仪仗不用鼓角处,止以武严兵士贴本寺乐工祇应。如人数少,牒步军司差诸军会乐艺人祇应。合要鞍马,牒(郡)[群]牧司支借。」
    皇佑二年八月一日,帝谕辅臣曰:「明堂直端门,而致斋于内,奏严于外,恐失静恭之意。」应下太常礼院议,而言:「警场本古之所谓夜戒守鼓者也,故王者师行、吉行皆
    用之。今乘舆宿斋,其仪卫本缘祀事,则警场亦同以警众,非徒取观听之盛,恐不可废。若以奏严之音去明堂近,则请列于宣德门百步之外,俟行礼时罢奏一严,亦足以称虔恭祀事之意。」帝复谓辅臣曰:「既不可废,则祀前一夕迩于接神,宜罢之。」
    徽宗政和七年三月一日,议礼局奏曰:「古者王师克捷必奏恺,所以耀武事、旌勋伐。昔黄帝涿鹿有功,命岐伯作恺乐,以劝士讽敌,故其曲有『灵夔竞,鵰鸮争,石坠崖,壮士怒』之名。《周官》: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乐师凡罩大献,则教恺歌。汉有《朱鹭》等十八曲,魏晋而下,莫不沿尚,皆谓铙歌、鼓吹曲,各易其名,以纪功烈。今所设鼓吹,惟备警卫而已,未有铙歌之曲,非所以彰休德而扬伟绩也。乞诏儒臣讨论撰述,因事命名,审协声律,播之鼓吹,俾工师习之。凡王师大献,则令鼓吹具奏,以耸 听。」从之。
    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六州》改名《崇明祀》,《十二时》改名《称吉礼》,《导引》改名《熙事备成》,六引内者备而不足。大礼车驾宿斋所止,夜设警场,用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奏严用金钲、大角、大鼓,乐用大小横吹、筚篥、箫、笳、笛,歌《六州》、《十二时》,每更三奏之。
    高宗绍兴十三年五月六日,太常寺言:「将来郊祀大礼,排设大驾卤簿仪仗并六引,共享鼓吹八百八十四人。内鼓吹令丞二人,昨在京本寺自有令丞,如阙,以次充摄,目今并阙人。又府史、典史各四人,旧系本寺人吏充
    摄,缘人吏将来并充赞者等,以上乞并差殿司指挥使以上充。又指挥使二人,旧系殿前司差拨;又帅兵官四十六人,旧系殿前、马、步三司差受宣人充。今乞并令逐司依旧歌色四十八人,金钲十七人,棡鼓十七人,大鼓一百一十人,小鼓六十人,长鸣六十人,中鸣六十人,铙鼓十七人,拱宸管三十六人,羽葆鼓十二人,觱篥二十九人,桃皮觱篥二十四人,笳八十七人,大横吹七十人,小横吹六十人,箫八十七人,笛二十九人,节鼓一名。已上旧系差本寺鼓吹局乐工一百余人,不足,并于逐司贴差杂攒乐人充。今鼓吹局乐工即目并阙,其前用合用人数,并乞令逐司依名色人数下诸军及将下 刷稍谙乐艺之人。」从之。
    先是,太常寺言:「大驾卤簿内鼓吹前后部用执色乐工等一千五百余人,昼在仗内导驾,夜在警场奏严。旧制,本寺有鼓吹局,置令、丞、录事、院官、局长、引乐官、色长、引乐人共一百十九人为额,遇大礼用本局人,余不足系借差殿前、马、步三司杂攒乐人等充。以鼓吹令丞以下教习腔词乐艺前连后次,陈拽排立次序、奏严节次。」时鼓吹局阙人,至是申明,诏上令访募旧大晟府及本局三五人教习诏上令:疑有误。,余合用鼓吹人数并下三司差拨。
    十月十六日,太常寺言:「郊祀大礼前一日,车驾诣太庙斋宿,依仪于棂星门里排设严更警场奏严。切虑地步窄狭,难(已)[以]排设,乞移于棂星门外。」从
    之。
    先是,在京排设严更警场,用奏严鼓一百二十四面,金钲二十四面,鸣角一百二十只。时止用鼓角各六十,金钲二十,并差用殿前司中军人物。
    三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将来明堂大礼,依典各有司陈。法驾卤簿拟郊祀大礼人数三分减一。内鼓吹系用八百八十四人,若三分减一外,合用五百八十八人;内令丞四人,府典吏、管辖指挥使、帅兵官、歌、箫、筚篥、笳、笛、拱宸管、大小横吹、节鼓四百三十八人;金钲、棡鼓、羽葆鼓、大小鼓、中长鸣一百四十六人。欲依例于殿前、马、步三司分差诸军杂攒乐人充摄祇应。」从之。
    绍兴三十二年孝宗改元六月二十日,礼部太常寺言:「皇帝登宝位,车驾诣太庙、别庙亲行朝飨之礼合用鼓吹,系仪仗内排设导引祇应,合用鼓吹二百三十六人。本寺见管令丞三人外,其余乞下殿前、马、步三司差攒乐人。其合服着执色乐器,乞下祗候库拣选使用。其所差借人系是城外诸军营寨,合前期赴寺阅习排列导引次序仪范。」从之。
    八月十日,礼部太常寺言:「将来奉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依礼例合用鼓吹,乞差二百三十六人。除令丞三人外,其余人下殿前、马、步三司差拨。各人系前期赴寺阅习排列导引仪范,随仪仗习仪仗此句疑有误。。并前一日入赴大庆殿排立,次日随仪仗导引番衮赴德寿宫排列应奉。其服着法衣、执色乐器,下祗候
    库阙借施行阙:疑当作「关」。。」诏从之。干道九年正月,加上册宝亦如此例。
    十一月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参酌将来追册皇后神主祔庙,依国朝故事,因太常鼓吹、(在)[左]右金吾仗导引至太庙。今欲乞依显仁皇后神主祔庙礼例,用细仗二百人,令兵部差拨。其鼓吹乞令太常寺依昨显仁皇后祔庙例,下殿前、马、步军司差拨杂攒乐人,赴寺教习词曲。自攒宫导引至太庙,行祔庙之礼,依礼例合设登歌宫架、乐舞。所有合用乐舞、乐章,乞令太常寺条具申请,排办施行。」有旨依。
    礼部太常寺续具排办申请事件:「一、神主祔庙,合用鼓吹导引词曲,及添撰追册皇后祔庙合用鼓吹导引酌献乐章,乞依例从本寺申学士院修撰,降下本寺教习施行。一、合用鼓吹,依昨显仁皇后祔庙日降指挥礼例,系用一百三十一人。内令丞、职掌等一十人,系本寺人吏充摄;歌舞、箫、筚篥、笛、鼓、金钲执色一百二十一人,系下殿前、马、步三司差拨,教习五日。今来追册皇后祔庙,系用上件人数差拨。内除本寺见管令丞三人,其余鼓吹执色并乞下殿前、马、步三司,将见在诸军 刷会解乐艺及识字之人前期差拨赴寺,依例教习五日。所有合用服着执色乐器,下祗候库拣选使用,事毕拘收送纳。一、合设登歌、宫架、乐舞,依昨显仁皇后祔庙已降指挥礼例,系用节奏乐正六人、登歌乐工七十二人、宫架乐工九十九人、二舞九十人、教习
    十人。令来追册皇后祔庙,亦是添撰乐曲,比之常享,事体尤重。令乞依前项已降指挥体例施行。所有教习日,今乞止教习七日。其合用般运大乐军兵八十人,及遮护宫驾油幕席屋,乞依例下所属施行。」从之。
    隆兴二年九月五日,太常寺少卿兼权礼部侍郎洪适言:「勘会今岁郊祀大礼,依逐次典故,用仪仗敲吹。内 吹已赴警场振作,所有礼毕车驾回銮导引振作,亦合用军乐。端门肆赦,所设鼓吹宫架,系合用雅乐,并与燕乐不同,难以一例不用。」有旨依,以钦宗服未除故也。
    干道六年十二月十四日,礼部太常寺言:「勘会已降指挥,加上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寿圣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依礼例合用前后部 吹导引执色人二百三十六人。除鼓吹令二人外,其余人依例下殿前、马、步司借差攒乐人充摄应奉。并各人系前期教习导引词曲腔谱,乞就贡院摆拽教习前连后次,欲乞教习五日。」诏从之。其余并如绍兴三十二年八月之制。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四 天子服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