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伤寒杂病论义疏
>>
卷十下
人参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饴胶汤方
人参三两白术三两生姜一两,切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炙饴胶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炎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示脾津内竭之证。太阴为病,当自利不渴,今下利口渴,故知脾阴之内亡也。在阴不得有汗,今发热汗出,故知胃阳之外越也。脾津竭则肺气不敛,致太阴不能纳气散津,故见发热、自利、汗出、口渴之变。脉象虚数而涩,非表非里,数为脾阳之动,涩为脾阴之竭(涩属枯涩之象,非湿滞之涩),阴竭而阳不内秘,故发热汗出而证非在表(以外不恶风寒故知非外邪,以牙不恶热故知非胃实);气泄则精不上散,故口渴下利而因非化热。
以举数按涩之诊,决阴虚阳越之候。此证若以四逆温里,必致阴精立尽,转浮芤相搏,胃气生热之危;若以连芩泻热,必致客阳遂去,转躁烦四逆,利下污泥之变。方用人参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饴胶汤,人参、白术,救精气之脱以运脾阳;生姜、草、枣,缓中府之急而宣胃气;饴胶(即饴糖也)化自谷精,专滋脾液。得人参则术不伤阴(白术燥湿,虽补脾而亦伤阴,故肾水涸者忌用),佐饴糖而姜不散气(生姜可散水寒,然亦嫌耗气)。不用辛温燥烈之剂者,恐阴尽而阳亦随亡,化裁之妙,可谓良工苦心者已。
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腹中苦胀,此为脾气结,脉当大而滑,宜厚朴枳实半夏知母汤主之(通行本佚)。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5: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