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蒲辅周医案
>>
三、儿科治验
麻后伤阳
史XX,男,1岁,1963年4月12日会诊。
病程已越一月,初起由发热十天始出麻疹,但出之不顺,出迟而没速,因而低热久稽不退,咳嗽微喘,咽间有痰,不思饮食,大便日行二~三次,稀水而色绿,面色黯而颧红,肌肉消瘦,皮肤枯燥,脉沉迟无力,舌淡唇淡,无苔,奄奄一息,甚属危殆。此由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失调,本体素弱,正不足以胜邪,所以疹出不透,出迟而没速,余毒内陷肺胃,又因苦寒过剂,以致脾胃阳衰,虚阳外浮,救治之法,以急扶胃阳为主,若得胃阳回复则生。
处方:
炙甘草二钱 干姜(炮老黄色)一钱 党参一钱 粳米(炒黄)三钱 大枣(劈)二枚 二剂,每剂煎取120毫升,分六次服,四小时一次。
二诊:服第一剂,稍有转机,开始少思饮食,脉稍有力,舌苔亦渐生,服第二剂,手足见润汗,仍咳喘有痰,脉沉迟,舌淡苔薄白,此胃阳渐复,正气尚虚,仍宜益气温阳。
处方: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炙甘草五分 干姜五分 二剂。
三诊:服一剂体温恢复正常,大便亦不清稀,食纳渐增,两颧不红,服二剂精神亦振,周身由枯燥渐潮润,面色由黯见黄,咽间已无痰声,轻度咳嗽,舌仍淡,苔黄白腻,脉沉缓,已有力,此胃阳已复,肺中虚冷渐化,续以脾胃并调善其后。
处方:
党参一钱 白术八分 干姜四分 炙甘草四分 厚朴一钱 法夏一钱五分 茯苓二钱 薏苡仁三钱 麦芽一钱五分 二剂。停药以饮食调理一周而出院。
按:本例疹后低热不退,咳嗽而喘,下利颧红,西医诊为疹后肺炎,中医则诊为疹后伤阳,虚阳外浮,尤以胃阳为重点,故取甘草干姜汤急复胃阳。或谓肺炎何以能用此方,疹后一般多属伤阴,何以此证独云伤阳,请释其要。曰:此问甚善。疹后肺炎用甘草干姜汤之例诚属少见,然《金匮要略》治肺痿则亦采此方,盖以肺中虚冷,温胃阳,则阳施而肺中虚冷始化。细析本例疹出不顺,出迟而没速,因其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本体素弱,本虚无力以鼓疹毒外出,故出迟,《医宗金鉴》谓:“麻疹见形,贵乎透彻,出后细密红润,则为佳美,有不透彻者,须察所因,??????,又有正气虚弱,不能送毒外时,必面色挄白,身微热,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红,以人参败毒散主之”。说明遇此等证,必须扶正托邪,以助其外出之机,因本例寒凉过剂,反遏其毒,故其没亦速,其毒内陷,其阳式微,胃阳衰肺亦虚冷,此复胃阳即所以温肺阳。且麻后伤阴,乃言其常,治宜清凉;本例素禀不足,治宜托邪扶正,而过用寒凉,致伤其阳,乃其变,病机既变,治法亦当随之而变,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同时,脾胃为肺之母气,虚则补其母,故本例先用甘草干姜汤以复阳,次用四君加干姜以益气温中,终用理中复半夏人参厚朴甘草生姜汤,仍以脾胃并调为治,而肺炎亦随之消失痊愈。可见治脾胃即所以治肺,不治肺而肺亦治,这又是中医隔一之治的特点。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8: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