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针灸素难要旨
>>
卷二上 《灵》、《素》
二十七、刺弊
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
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烦 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闷。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帝曰:相之奈何?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帝曰:针入而肉着者何也?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着于针,故坚焉。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冶之二失也。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5/29 0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