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天文算法类
>>
古今律历考
>>
正文
卷二十一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一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二
歴代日食厯
东汉
光武建武二年丙戌岁正月甲子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五一
正月朔初日五十八刻甲子未时
赤道危八度九五
推得汉光武建武二年丙戌岁正月甲子朔未正初刻合朔日食在危八度【宿度既合以后不复推】又考古今注载光武建武元年乙酉岁即更始三年正月庚午朔日食以法推元年正月初一己巳日亥时合朔日食在夜夜食不书无乃汉史误布应食及期见其不食也而遂削之耶建武三年丁亥岁五月乙卯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八二
六月朔五十一日三六乙卯辰时
是六月乙卯朔辰时日食非五月晦
建武四年戊子岁五月乙卯晦日食【见古今注】
推得是年六月庚戌朔入食限加时在夜丑无乙卯则古今注之载食非也厯推史无而古今注有者多不食其误可知
建武六年庚寅岁三月晦日食【见汉秘史】
四月交一十三日三三
四月朔五日四六己巳午时
考汉唐秘史载建武六年三月晦日食大连月昔稼更生鼠巢树上乃邪隂掩太阳之象夫汉唐秘史一书乃我太祖西宫命弟肃王等兄弟五王奉勅大索羣典编集成书其间事实多内府秘书出于史鉴之外者汉史古今注文献通考通鉴纲目诸书俱不载是食而秘史有之余以法布筭四月初一己巳朔去交分入食限巳时食甚与秘史合盖四月朔即三月晦也縁汉史歩厯乖次多以朔为晦耳且以斯日食滛邪隂掩阳之大变必当时大庭之上众目所视载在秘册藏诸金匮歴代流传至今者也何当时厯官既不能推乃见其食也而又恐彰已过隠之不书于史册可恨也夫建武六年九月丙寅晦日食史官不见郡以闻
十月交初日○二
十月朔二日二四丙寅夘时初三刻
推得十月丙寅朔夘初刻合朔食甚非九月丙寅晦是时日出夘正刻初刻食甚所以洛阳不见若郡之偏东者日出差早合朔亦早则食甚复圆之间正其所及见者然则郡以闻者其必偏东之郡乎
建武七年辛卯岁三月癸亥晦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
四月朔五十九日四八癸亥午时
是四月癸亥朔午时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十六年庚子岁三月辛丑晦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三六
四月朔三十七日三辛丑辰时
是四月辛丑朔辰时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十七年辛丑岁二月乙未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九七
三月朔三十一日五七乙未未时
是三月乙未未时日食非二月晦
建武二十二年丙午岁五月乙未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九
六月朔三十一日四乙未巳时
是六月乙未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
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岁三月戊申晦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
四月朔四十四日六九戊申申时
是四月戊申朔申时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岁二月丁巳朔日食
二月交一十四日○一
二月朔五十三日四二丁巳巳时
是二月丁巳朔巳时日食
建武三十一年乙卯岁五月癸酉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六月朔九日四癸酉巳时
是六月癸酉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
中元元年丙辰嵗十一月甲子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二月朔○日四十一刻甲子巳时
是十二月甲子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晦
明帝永平三年庚申岁八月壬申晦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二四
九月朔八日五八壬申申时
是九月壬申朔申时日食非八月晦
永平四年辛酉岁八月丙寅时加未日食【古今注载】
八月交一十四日八不入食限
推不应食古今注载食非
永平五年壬戌岁二月乙未晦日食京师之不觉汝南五郡国三十一上【古今注载史无】
三月交二十六日
三月朔三十一日二六乙未卯时
推得三月乙未朔卯时日食非二月晦古今注载河南郡上食是也
永平六年癸亥岁六月庚辰晦日食时雒阳者不见【古今注载史无】
七月交二十二日四一不入食限
推不宜食古今注载食非
永平八年乙丑岁十月壬寅晦日食【古今注云十二月】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五六
十一月朔三十八日四四壬寅巳时
是十一月壬寅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晦古今注云十二月亦非
永平十三年庚午岁十月甲辰晦日食【古今注云八月文献通考云十一月晦】
十一月交四日一不入食限
推不宜食盖原无是食所以汉史古今注文献通考各载不一
永平十六年癸酉岁五月戊午晦日食
闰六月交二十六日七九
闰六月朔五十四日七二戊午酉时
是闰六月戊午朔酉时日食非五月晦
永平十八年乙亥岁十一月甲辰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七
十二月朔四十○日四甲辰巳时
是十二月甲辰朔巳时日食非十一月晦
章帝建初五年庚辰岁二月庚辰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四一
二月朔一十六日六庚辰未时
是二月庚辰朔未时日食
建初六年辛巳岁六月辛未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三日七一
八月朔七日三三辛未辰时
是八月辛未朔辰时日食非六月晦盖是年应闰八月而汉厯误先置一闰故差
元和元年甲申嵗八月乙未晦日食史官不见佗官以闻
推无是食查通鉴纲目亦无是食
章和元年丁亥岁八月乙未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六四
十月朔三十一日六六乙未申时
是十月乙未朔申时日食非八月晦盖是年应闰正月而汉厯未闰故以九月晦为八月晦也查元和元年八九月之交无乙未亦不入食限而是年乙未之食适合汉史无章和元年食而通鉴纲目有之无乃章和之章字误记为元和耶
和帝永元二年庚寅岁二月壬午日食史官不见涿郡以闻【汉史无晦朔秘史云晦】
二月交一十四日五五
二月朔一十八日三三壬午辰时
是二月壬午朔辰时日食秘史云晦非
永元四年壬辰嵗六月戊戌朔日食
闰六月交一十五刻
闰六月朔三十四日五五戊戌未时
是闰六月戊戌朔未时日食非六月朔盖是年闰六月而汉厯不知也
永元七年乙未岁四月辛亥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四月朔四十七日四六辛亥午时
是四月辛亥朔午时日食
永元十二年庚子岁七月辛亥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二八
八月朔四十七日三六辛亥辰时
是八月辛亥朔辰时日食非七月朔盖是年八月方闰而汉史误先置一闰故以八月为七月差矣
永元十五年癸卯岁四月甲子晦日食
闰五月交一十三日七九
闰五月朔五十六刻未时
是闰五月甲子朔未时日食非四月晦盖是年应闰五月汉厯误先置一闰故以闰五月朔作四月甲子晦差矣与永元庚子同
安帝永初元年丁未岁三月二日癸酉日食【秘史云三月晦通鉴纲目不书日古今注亦不书日】
三月经朔八日七六
加差五十六刻五
三月交一十三日九
三月定朔九日三十三刻二得癸酉日辰初四刻合朔推得是年三月癸酉朔辰初四刻合朔日食非三月二日亦非三月晦盖汉厯不知天日之差即以天度为日度于月止以章月歩朔一经朔且未定安论盈缩与迟疾且是年三月之厯以经朔歩之得八日壬申酉正一刻加以盈迟相并加差之五十余刻遂至九日癸酉辰初四刻合朔食甚矣盖经朔者论其泛行之度也盈缩迟疾者则日月由阔入狭由狭入阔南北运行平立积差参差不齐之数也汉人乌得而知之汉厯目为朔二日秘史目为晦古今注暨通鉴则不敢书日嗟嗟天道虽闻天眼未晣空令人左遮右掩迷乱而不敢定则何惑乎世遂视羲和为絶学噤不敢言畏不敢近而抑知日之食也人皆见之千岁之日可坐而致其如烛照数计示诸掌之易易也
永初五年辛亥岁正月庚辰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二
正月朔一十六日五一午时
是正月庚辰朔午时日食
永初七年癸丑岁四月丙申晦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五月朔三十二日七七丙申酉时
是五月丙申朔酉时日食非四月晦
元初元年甲寅岁三月日食一云五月晦日食汉史则不书食
闰余二十五日五闰三月
四月交二十二刻
四月朔二十七日三六辛卯辰时
是四月辛卯朔辰时日食非三月日食亦非五月晦日食盖是年闰三月而汉史不知想推以为前又推以为后不知闰在何月及见其食也遂讹记之既而恐彰已过遂复削之所以史无是食通鉴纲目则载三月日食而不书朔秘史则载五月晦日食皆循汉史讹记之旧也岂知闰在三月而四月朔实有是食乎
元初元年十月戊子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月朔二十四日五四戊子未时
是十月戊子朔未时日食
元初二年乙卯岁九月壬午晦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七四
十月朔一十八日五三壬午午时
是十月壬午朔午时日食非九月晦
元初三年丙辰岁三月二日辛亥日食史官不见辽东以闻
三月经朔四十六日六六庚戌申初三刻
盈迟相并七度七六
加差五十八刻
三月交二十六日三三
三月朔四十七日二四辛亥卯初三刻
是三月初一日辛亥卯时初三刻合朔日食非三月二日也汉厯止以章月歩朔罔知加减故朔失之前则晦失之后则二日矣岂知是月推经朔四十六日六十六刻得庚戌日申初三刻推定朔四十七日二十四刻则辛亥日卯初三刻也以盈迟相并之七度七十六分应加五十八刻加之则移庚戌之暮为辛亥之旦矣史官不见辽东以闻者天下日出分不同辽东偏东日出最早雒阳天中日出稍迟故是日夘初日出而食辽东仅及见之少顷复圆而雒阳日方出则不及见也此天运自然岂容假借者耶汉史书二日纲目不书日秘史书晦日胥失之即此一事足证汉厯之失
元初四年丁巳岁二月乙亥朔日食史官不见七郡以闻
二月交二十六日九四
二月朔四十一日三八乙巳巳时
是二月乙巳朔巳时日食非乙亥朔也盖是年应闰十二月汉厯未闰误以正月朔之乙亥作二月朔过此觉差方补一闰然乙亥之文则仍旧未改故也
元初五年戊午岁八月丙申朔日食史官不见张掖以闻
八月交一十四日二五
八月朔三十二日六九丙申申正二刻
是八月丙申朔申末合朔日食张掖闻之是也何乃史官不见乎想东京以申酉之时夕阳西下偶蔽于游气而不见张掖以极西见也
元初六年己未岁十二月戊午朔日食防尽地如昏状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四五
十二月朔五十四日四五戊午巳时
是十二月戊午朔巳时日食
永宁元年庚申岁七月乙酉朔日食史官不见酒泉以闻
六月交一十三日一五
六月朔五十一日八乙卯戌初
是六月乙卯朔戌时初刻合朔日食非七月乙酉朔也汉厯歩朔无次常乖一闰以卯为酉与元初丁巳二月朔之以巳作亥同然史官不见酒泉以闻者酒泉地偏极西寅饯纳日日入差迟以六月朔戌初刻食甚况在极西则日尚未入也由亏至甚岂不悉见若雒阳天中则日入差早或日暮重以游气无惑乎不见也此与元初三月朔辽东以闻之厯互相发明盖日之出入随地不同此二者极东极西早晚异焉明乎二厯千古之疑破矣
延光三年甲子岁九月庚寅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七日一七
十月朔五十六日三六庚申辰时
是十月庚申朔辰时日食非九月庚寅晦
延光四年乙丑岁三月戊午朔日食陇西酒泉朔方各以状上史官不觉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七
三月朔六十五刻戊午申时
是三月戊午朔申时日食陇西酒泉朔方各以状上是也何史官不觉耶
顺帝永建二年丁卯岁七月甲戌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六八
八月朔一十○日六一甲戌未时
是八月甲戌朔未时日食非七月甲戌朔汉厯误阳嘉四年乙亥嵗闰月丁亥朔日食史官不见零陵以闻
九月交一十三日六
九月朔二十三日三五丁亥辰时
是九月丁亥朔辰时日食非闰月丁亥朔也盖是年闰余不及闰限一十八日有竒不应闰至冬十二月方闰汉厯不知而预闰八月遂以九月丁亥朔为闰八月丁亥朔过此见其差也遂亦不敢书闰八月而但曰闰月茫无措矣是日食在辰刻非卯酉之难见也零陵以闻良是胡史官不见耶
永和三年戊寅岁十二月戊戌朔日食史官不见防稽以闻
十二月交二十七日○二
十二月朔三十四日四九戊戌午时
是十二月初一戊戌日午时合朔食甚夫午时天中食甚人皆见之防稽以闻是也何史官昏迷不见耶永和五年庚寅岁五月己丑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三
六月朔二十五日三九己丑巳时
是六月己丑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
永和六年辛巳岁九月辛亥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五三
十月朔四十七日六二辛亥申时
是十月辛亥朔申时日食非九月晦也按通鉴纲目载永和六年春闰正月巩唐羌冦三辅烧园陵以法推是年闰余二十三日八十六刻以减朔实余五日六十六刻以月闰九十刻有竒去之应闰六月汉史不知而妄闰正月先天五其月矣闰且差至五月则何惑乎以十月冬为九月秋以朔日吉为晦日昧也传曰归余于终事则不悖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然则不治先时之罪欲冬之不秋吉之不昧事之不悖得乎
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嵗正月辛亥朔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
正月交一十三日九五
正月朔四十七日二二辛亥卯初一刻
是正月辛亥朔卯初刻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者正月日出卯正而是食在卯初地之偏东者日出差早卯初及见其食洛阳天中食至卯正则将复圆不见其食也此之郡国以闻者其必偏东之郡国乎
建和三年己丑岁四月丁卯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七六
六月朔三日三五丁卯辰时
是六月丁卯朔辰时日食非四月晦盖是年六月方闰而汉史先闰故以六月朔为四月晦非
元嘉二年壬辰岁七月二日庚辰日食史官不见广陵以闻
七月交八日二四不入食限
七月朔一十五日五七己卯未时
推是年七月一日己卯未时合朔二日庚辰朔交泛八日不入食限史官不见是广陵以闻非
永兴二年甲午岁九月丁卯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九月朔三日三五丁卯辰时
是九月丁卯朔辰时日食
永寿三年丁酉岁闰四月庚辰晦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
七月交一十三日六八
七月朔一十六日三七庚辰辰时
是七月庚辰朔辰时日食非闰四月庚辰晦史官郡国皆非也何者盖是年闰八月非闰四月推四五月晦朔之间俱无庚辰不入食限故也
永寿三年丁酉岁十二月壬戌月蚀非其月
十一月望交一十二日八三
十一月望五十八日八五
推得是年十一月十五日壬戌戌时正一刻合望月食非十二月壬戌月食非其月盖汉厯于是年七月日食妄歩闰四月故于十一月壬戌之月食茫无着落而但曰月食非其月也嗟嗟在天月食是其月若等歩天非其月而反自是诋天曰非其月也可恨也夫延熹元年戊戌岁五月甲戌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二九
六月朔一十○日六八甲戌申时
是六月甲戌朔申时日食非五月晦
延熹八年乙巳岁正月辛巳月食非其月
正月望交二十六日三六
正月望一十八日二八壬午卯正三刻
推得是年正月十五日辛巳夜至晓壬午卯正三刻合望月食甚正月望日出卯正二刻食甚在卯正三则初亏在寅末卯初也其食无疑何汉史不知而目为月食非其月耶
延熹八年乙巳岁正月丙申晦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九一
二月朔三十二日五七丙申未时
是二月丙申朔未时日食非正月晦
延熹九年丙午岁正月辛卯朔日食史官不见郡国以闻
正月交一十四日五二
正月朔二十七日三四辛卯卯初三刻
推得是年正月辛卯朔卯初三刻食甚则复圆在辰也然正月初日出卯正二刻若偏东之地则日出差早洛阳天中则日出差迟所以史官不见而其郡国以闻者必偏东之郡国乎
永康元年丁未岁五月壬子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七二
六月朔四十八日六三壬子申时
是六月壬子朔申时日食非五月晦
灵帝建宁元年戊申岁五月丁未朔日食
六月交○日一十二刻
六月朔四十三日四二丁未巳时
是六月丁未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朔盖是年七月方闰而汉史豫闰故以六月朔为五月朔非
建宁元年十月甲辰晦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
十一月朔四十○日五五甲辰未时
是十一月甲辰朔未时日食非十月晦
建宁二年己酉岁十月戊戌晦日食右扶风以闻十一月交一十四日六三
十一月朔三十四日五六戊戌未时
是十一月戊戌朔未时日食非十月晦右扶风以闻是也
建宁三年庚戌岁三月丙寅晦日食梁相以闻
四月交二十六日二三
四月朔三日一七丁夘寅初三刻
推四月丁夘朔寅正初刻日食四月日出夘初一刻寅正食甚则卯初尚未复圆地之偏东者日出差早犹及少见其亏然则梁相以闻者毋乃居东乎
建宁四年辛亥岁三月辛酉朔日食
闰三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闰三月朔五十七日三四辛酉辰时
是闰三月辛酉朔辰时日食非三月辛酉朔盖汉史于未三月先置一闰故以闰三月为三月耳
熹平二年癸丑岁十二月癸酉晦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三四
正月朔一十○日五三甲戌午时
是熹平三年正月甲戌朔午时日食非二年十二月癸酉晦所关元旦日食其误大
熹平四年乙卯岁正月朔
正月交二十六日九五
正月朔五日二二己巳夘初一刻
推得是年正月己巳朔卯时日食
考汉史蔡邕上书曰熹平四年正月朔日体微伤羣臣服赤帻赴宫门之中无救乃各罢归天有大异隠而不宣求御过是已事之甚者夫元旦日食变之最大者也伯喈亲见日体微伤同羣臣服赤帻赴宫门以无救而罢归乃汉之羲和尸厥官罔闻知则焉用羲和为法推是年正月己巳朔卯初一刻合朔食甚正月日出卯正二刻则伯喈所见日体微伤正食甚已过尚未复圆时也伯喈同羣臣欲救不得上书讥日官不报君臣泄泄其柰之何幸伯喈一疏昭在简册使余千载而下得以援此证据按策歩厯以正千古之谬则伯喈有功于厯大矣
熹平六年丁巳岁十月癸丑朔日食赵相以闻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四六
十一月朔一十八日二九壬午辰时
是十一月壬午朔辰时日食非十月癸丑朔必汉厯置闰迁就之过
光和元年戊午岁二月辛亥朔日食
推二月朔不入交无是食至五月朔方入交食在半夜汉史载二月朔日食不书宿度不言事应是必误歩是食及期之不食遂削去宿度事应而犹存其名也光和元年十月丙子晦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七日○六
十一月朔一十二日三九巳初一刻
是十一月丙子朔巳时日食非十月晦盖每岁六月一交即此十一月食而知前之交五月也其二月不食明矣考汉史本传载卢植上书是日丙子食自巳过午陈八事以谏蔡邕对诏问云云观此日食自巳过午当时羣臣所目覩者余歩巳初一刻合朔食甚则复圆过午明矣以今考古千嵗可致他又何疑
光和二年己未嵗四月甲戌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三日七六
五月朔一十○日五五甲戌未时
是五月甲戌朔未时日食非四月甲戌朔盖是年五月方闰汉史先闰误以五月朔为四月朔
光和四年辛酉岁九月庚寅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五七
九月朔二十六日六三庚寅申时
是九月庚寅朔申时日食
中平三年丙寅岁五月壬辰晦日食
六月交○日○八
六月朔二十八日六○九壬辰未时
是六月壬辰朔未时日食非五月晦
中平六年己巳岁四月丙午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
四月朔四十二日六三丙午申时
是四月丙午朔申时日食
献帝初平四年癸酉岁正月甲寅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九一
正月朔五十○日五四五甲寅未正一刻
推得是年正月甲寅朔未正一刻合朔日食考汉史载袁宏纪曰未蚀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过度无有变也于是朝臣皆贺帝宻令尚书正未晡一刻而食尚书贾翊奏曰立伺不明疑误上下大尉周忠职所典掌请皆治罪诏曰天道远事验难明且灾异应政而至虽探道知几焉能无失而欲归咎史官益重朕之不德也弗从于是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夫尚书正未晡一刻而食是未初刻食起也余推未正初刻合朔则食甚在未正初之前复圆在未正刻之末正合袁宏所纪未蚀八刻与尚书所之的期也以元旦日食大变而王立既不能推又奏云无变朝臣遂贺皆逢君之为也帝令尚书宻得实贾翊正言劾奏帝即引为已过避殿寝兵克谨天戒而于厯官特优容之咄咄王立周忠典掌谓何纵免侯之诛能不内愧于心乎兴平元年甲戌岁六月乙巳晦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二二
七月朔四十一日二八乙巳卯时
是七月乙巳朔卯时日食非六月晦
建安五年庚辰岁九月庚午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一四
九月朔六日三四庚午辰时
是九月庚午朔辰时日食
建安六年辛巳岁十月癸未朔日食
推是年无癸未朔三月十月皆不入食限闰二月八月入食限则皆夜食史载十月癸未朔食通鉴纲目载三月朔食皆非也
建安十三年戊子岁十月癸未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七
十月朔一十九日四一巳时
是十月癸未朔巳时日食
建安十五年庚寅岁二月乙巳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二七
二月朔四十一日三一乙巳辰时
是二月乙巳朔辰时日食
建安十七年壬辰岁六月庚寅晦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七月朔二十六日五九八庚寅未时
是七月庚寅朔未时日食非六月晦
建安二十一年丙申岁五月己亥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四日三二
五月朔三十五日三四己亥辰时
是五月己亥朔辰时日食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岁二月壬子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
三月朔四十八日五九壬子未时
是三月壬子朔未时日食非二月晦
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嵗二月朔日食见通鉴纲目闰二月交一十四日四一
闰二月朔四十三日二九三丁未辰时
是闰二月丁未朔辰时日食非二月朔史漏
凡汉中兴十二世百九十六年史书日蚀七十二朔三十二晦二十七月二日三以法算之其晦与二日皆朔也盖东汉日官歩气仍用四分度之一歩朔仍用章月并无盈缩迟疾加减故其差忒犹之乎西汉也且终东汉之世二百年间日官歩得两月蚀非其月以为在天月之乱行与已所算不合有此两异也故特记之而岂知两月俱应蚀乃若等寃天而乱道也即熹平四年正月朔蔡邕亲见日亏抗章上表而不报初平四年正月朔贾翊亲日食奏请治罪而不理夫以三朝大变朝臣公议而犹泄泄然若此盖由汉室日官挟权太重且自知多漏难补故百计弥缝寃天以实已之短昧心拒众罔上行私牢不可破耳
古今律歴考卷二十一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1/29 0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