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集类>>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儒家著作文献资料

习学记言

    〖习学记言〗五十卷。宋叶适(1150一1223)撰。此书为南宋著名哲学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的哲学著作。据其门人孙之宏《习学记言》序称:“初,先生辑录经史百家条目,名《习学记言》,未有述。自金陵归,间研玩群书,更十六寒暑,乃成《序目》五十卷。”可知这部带有批判性的学术著作,是作者于开禧三年(1207)被劾归里后,于晚年写成的。又据陈耆卿《□□集·上水心先生书》曰:“闻所著作有曰《习学记言》者,天下学子争师诵之。”可见当时此书在社会上的重大影响。全书包括论经十四卷,论诸子七卷,论史二十五卷,论文鉴四卷。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儒学思想。关于宇宙观,叶适认为“天地阴阳之密理,最患于以空言测”,即是说,天地阴阳之理是奥秘的,人们只能根据实际材料来论证,不能凭空话来猜测;他批判了老聃的“道先天地”说,指出“夫有天地与人,而道行焉,未知其孰先后!”认为老聃虽为“虚无之宗”,但他所讲的某些道理,还“有定理可验”,至于庄周、列御寇关于“太始”、“太素”、“青宁”、“程”、“马”等等说法,则纯以空言窥测天地阴阳之密理,不过是毫无“定理可验”的臆说而已;对于《周易》“易有太极”的提法,持批判态度,并批驳了周敦颐、朱熹的“无极而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成套空谈;对风水、占星、天人感应等传统观念,叶适进行了尖锐批判,认为朝代的兴亡与五行生克毫无关系,指出刘向写《五行传》,用意在规讽当时之世风,但却使“《洪范》经世之成法降为灾异阴阳之书,至今千余年,终未有明者,殆可为痛哭耳,断言国家治乱存亡,在人事而不在天理。上述诸论,反映了叶适的宇宙观不失为简单明了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人性论,承认人性天赋说,意识到人与生物的区别,在于人能“率性”,生物则不能“率性”,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作者论证了自己的“功利之学”,“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耳!”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的政策。关于经学学风,叶适认为以郑玄为代表的汉代章句训诂之学只是折衷俗儒之是非,谈不上学问;魏晋以来空疏狂放的学风,那是弄坏了世道;宋代道学家们高谈天人性命、以功业为可略的风气。叶适认为其空洞疏阔还甚于魏晋学风,指出“末世所谓度内者,皆愚儒也,所谓度外者,皆群不逞也;安得度内而非愚,度外而非不逞者!”此即为作者倡导的正确的以经世为目的学风。叶适怀疑《大学》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指出一个心末正、意未诚、国家天下之事都没有接触过的人,是谈不上“格物穷理”的,认为怎样格物穷理,《大学》本身即没有讲清,“以此知趋诣简捷之地未能求而徒易惑也”;他自己认为,欲格物穷理,须耳目与心并用,“内外交相成”,对于孟子诸人过分强调“心”知,作者给予了指斥,“则执心既甚,形质块然,视听废而不行,与前说大异。盖辩士诸子之言心,其极未尝不如此;而后学初不考验,特喜其异而亟称之,则为心术之害大矣”。全书坚持气一元论、道不离物说和“以利和义”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佛、老、庄及孟子、朱子、陆九渊等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此书既成,即标志着宋学中以叶适为集大成者的永嘉学派与程朱理学、陆氏“心”学的鼎足而立;其同叶适的另一部著作《水心先生文集》互为表里,既是研究叶适儒学思想的重要参考材料,亦是研究浙东永嘉学派系统学说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明代有抄本传世,清有《四库全书》本。光绪十一年(1885)瑞安黄体芳刻本,民国十七年(1928)永嘉黄群校《敬乡楼丛书》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为目前最好的好的版本。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