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集类>>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儒家著作文献资料

仲氏易

    〖仲氏易〗三十卷。清毛奇龄(1623—1687)撰。据载,先是奇龄之兄锡龄研治《周易》,而未著书,仅时时口授其子毛文辉。后来,奇龄乞假归里,其兄已卒,奇龄乃摭拾文辉所闻者,并以己意润饰成书。又传奇龄乞假归里后,寓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卦成,故虽以其兄为辞,实即所自解。以情势言之,此说较为可信。奇龄为清初比较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他撰写此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驳宋儒的易学观点。全书大旨,认为“易”兼有五义:一为变易,一为交易,此两义为伏羲之“易”,犹前人之所知,也即“易”之原始义;此外,奇龄认为尚有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如“屯”转为“蒙”;“咸”转为“恒”之类即是。又有对易,谓比其阴阳、□其刚柔而对观之,如《上经》“需”、“讼”与《下经》“晋”、“明夷”对;《上经》“同人”、“大有”与《下经》“□”、“□”对之类即是。还有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上下之,如“泰”为阴阳类聚之卦,移“三爻”为上爻,“三阳”往而“上阴”来则为损;“否”为阴阳类聚之卦,移“四爻”为初爻。“四阳”来而“初阴”往则为益之类即是。并且,奇龄认为,反易、对易、移易三义,是为文王、周公之“易”,实为汉、晋以来诸儒所不知,故以《序卦》为用反易,以《分篇》为用对易,以《演易系辞》为用移易。《四库全书总目》评其:“其言甚辨,虽不免牵合附会,以词求胜之失,而大致引据古人,终不同于冥心臆测者也。”有《四库全书》本,《皇清经解》本及《西河合集》本传世。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