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家类>> 伤寒论集注>> 伤寒论宗印

宗印自序

    伤寒论宗印
    宗印自序
    今夫治病难,治伤寒病尤难。审脉证匪易,审伤寒脉与证尤匪易。良以孚厉之气变无经常,当急而缓,当缓而急,损真积邪,莫此为甚。苟非潜心平日,靡不失措临期。是以医之不谙治伤寒者,未可医名也。即治伤寒,勿究心《伤寒论》者,亦未可医名也。即能究心《伤寒论》而胶执义意不获变通经理者,究亦未可医名也。医学始乎轩岐,立方立法原于仲景。本论故曰:仲景犹孔子,岂臆说载!失千般疚难不外三因,伤寒外因也。而本经之旨非惟伤寒为然也,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咸所具载矣。又非惟六淫之邪为然也,其间察色、辨脉、审证、立方,分析表里、阴阳、寒热,详别虚实、标本、气血,靡不备悉矣。许学士曰:熟读仲景书,得仲景法。又曰:能医伤寒,即能医痘疹。能医痘疹,即能医痈毒。予以为诚得其法。虽妇人、小子,百病千痍不出范围之内,仅痘疹、痈毒乎!第此书自东汉迄今千五百余岁,历代诸贤如华佗、葛洪、徐之才、孙思邈、孟诜、许叔徽、朱肱、孙兆、庞安常、韩袛和、张元素、李杲、滑寿、主履、刘完素、赵嗣真、张云岐、朱震亨、王好古、罗天益、张兼善、黄仲理、戴元礼、娄全善、吴绶、王肯堂辈多有发明,而宋成无己亦有诠注,近世又以本经文义深微佥执,《陶氏六书》以为枕中秘宝。嗟夫!伤寒变证靡穷,本经立法甚活,岂类《函歌括》所能悉精深哉!聪家世南阳,值汉室之乱隐居江右,十一世祖游宦钱塘卜筑湖上,自仲祖及今四十三叶矣。其间以医名者,什有二三。余因督年失怙③,弃儒习医于兹,历三十年。藉卿子师开示广览前代诸书,《灵》《素》以降,伤寒一论诚立法垂教之要典也!然义理邃④微,章句奥曲。人乐简易,喜习类书。予因奋志,重释全经,不集诸家训话,止以本文参悟,分析章旨,研究精微。甲午秋深,逮今十稔,虽行立坐卧,未尝敢忘仲祖也。摩编几绝,镌刻始成,名曰宗印,盖以印证先世遗意。但惭儒业久疏,文辞俚鄙,然以经解经,罔敢杜撰。拒曰尽启后学,亦云少补前人尔!
    康熙癸卯蒲夏武林张志聪,书于恒吉堂
    一本经章句,向循条则,自为节目。细玩章法,联贯井然,实有次第,信非断简残篇,叔和之所编次也。今于经中,文义连类者,首加一圈,以为总章,庶经旨序明,学者便于检阅。
    一《伤寒论)旧本,首辨脉篇,次平脉篇,次伤寒例,次痓湿暍,次六经,次霍乱,次阴阳易,差后劳复,次补论汗吐下之可否,世传王叔和之所序。夫辨脉审证,而后立方救治及先提痓湿喝,与伤寒相类,故别明之。而始论六经之证,次序条理,深属精明。但伤寒例,叔和所撰,不应借次六经之首。今次序悉依旧本,止以叔和之例,改附于篇末,尊经意云尔,阅者辨之。
    一注释参讨本经文义,杂引《灵》、《素》诸经,只期理旨详明,不贵文辞藻艳,如曰理朴少文,博雅罕道,则说铃书肆,伊古鄙之。
    一经语奥深,句字藏檼,示人静悟,始解得之。是以注中惟求条晰明畅,不无先后重叠之语。然义取疏达,理期典显,舍是别诠,则千里毫厘,遂多舛谬。
    一解释方义,物各有性,治亦有具。昔人以五味、四气论方,似已。但黄连苦同于大黄,干姜温比于附子,其中大有分别。今于气味外,细体先圣立方至意,详为诠释。同志者,幸勿以穿凿见讥。
    一注外小注,乃未尽余旨,抑亦有暄见一时悟及而补注者,或与本旨互参,遂两存之。俟高明订正,非自相矛盾也。
    一序例,系晋太医令主叔和所撰,文理浅明,不须训注,悉照成氏遗文,少加订参微义。
    同学参订姓氏 莫承艺 仲超 郑尚仁 养元
    杨象乾 元如 沈泰亨 文石
    董儒林 文山 张子马 存甫
    倪朱龙 冲之 朱长春 永年
    周 祐 开伯 马宗杰 公王
    仇时御 汝霖 卢 冶 良侯
    徐开先 振公 王 逊 子律
    徐 祯 东屏 俞金亮 公朗
    宋之问 子滨 吴士乔 渐达
    嵇 镐 京甫 王庭桂 芳候
    门 人 王弘义 子方 季荣春 绣天
    朱景韩 济公 计大伸 逊躬
    男 兆璜 周师 兆献 公执
    兆珩 步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