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释家类>> 折疑论>> 正文

卷第二

  折疑论卷第二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
 
  喻举第四(此篇因言佛经繁而不要。以此取譬。故曰喻举)
 
  客曰。至宝光而不华(至极之宝有光泽。而无虚华之色)。
  至辞悫而不饰(悫音却。至理之言辞。诚悫善而无假庄饰)。
  言约而至者丽(言简约而至极者美丽)。
  事寡而达者明(事虽寡少而理通达者分明)。
  故珠玉少而贵(结上文意。以珠玉喻儒书故少而贵)。
  瓦砾多而贱(碎瓦小石喻之佛经。多而贱矣)。
  圣人制六经。不过五十万言(六经者。易书诗春秋礼记)。
  今见佛经。卷以万计。言以亿数。自非一人力所堪能。盖繁而不要也(言佛经。万卷之广。亿数之多。不是一人用力可观览者。盖繁冗而不简要也)。
  妙明曰。孟子云。江海异于行潦深广也(行潦者。雨水聚于道路无源水也。江海之水至深至广。比行潦而殊异也)。
  泰山别于丘陵者高大也(丘者。土之聚也。陵者。大阜乃高土阜也。泰山东岳也。至高至大。比于丘陵。故有差别)。
  若大深不异于行潦。则孺子浴其渊(孺子。说文乳子也。若江之远深海之广阔。而不异于行潦。则食乳之子。亦可洗濯)。
  高不出于丘陵。则跛羊陵其巅(上一陵字丘陵也。下一陵字侮也。意谓泰山之高大。而不过于丘陵。跛羊亦侮戏于巅顶)。
  摩天之翼。不居藿苇之茎(藿胡官反。摩天之翼。庄子逍遥篇。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闪翅则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藿苇细苇也。若大鹏摩天之翼。岂于细苇之上而居之哉)。
  吞舟之鱼。不处溪塘之水(庄子。鲲鱼大不知几千里也。何难吞舟也岂隐处于浅溪小塘)。
  剖蚌蛤之腹。求明月之珠(明月珠者。夜明珠也。唯骊龙颔下有之。照夜如昼。若剖破蚌蛤之肚腹。求取明月之珠。未之有也)。
  探枳棘之巢。求鸾凤之卵(橘逾淮北而为枳棘者。棘针也。如枳棘上之鸟巢。欲探取鸾凤之卵。不亦难乎)。
  必难获者何也(此结上引下之语)。
  盖小不容于大。而大不处乎小也。故万斛之鼎。不可满以盂水(盛五斗曰斛。鼎者两耳三足。言盛万斛之鼎。岂可一钵盂之水而能满之)。
  一钧之钟。不可容于流泉(三十斤为一钧。如三十斤钟。欲容纳于长流之水者。无是可也)。
  合抱之木。岂适用以茆茨(二人相围曰合抱。茆茨茆草也。适相从之义。谓合抱之大木。岂适于茆茨而用之)。
  寻尺之棘。安能负于广厦(六尺曰寻。棘荆棘也。广厦大屋也。言六尺之棘。安能负荷广大)。
  故器有宽隘(器器皿也。结上文斛鼎钟盂也)。
  量有巨细(亦结上文。斛鼎钟盂。各有大小之量也)。
  材有胜劣(亦结上文。合抱之木于茅茨。寻尺之棘及广厦。故各有胜大劣小而不同也)。
  物有轻重(总结上文。意物之重者鼎木厦也。物之轻者钟盂茨棘也)。
  德有厚薄(已上数事。喻圣之德也。厚喻大乘。薄喻小乘)。
  道有浅深(大圣之道故深。小圣之道故浅)。
  法有权实(权为暂设实为真准)。
  机有小大(权实之教各有大小之机)。
  所处之分。未有乖也(乖差于理也。复结上文意。意宽隘胜劣轻重厚薄浅深权实大小等量。各处之分而不可乖违也)。
  且佛之经也(先以譬喻。然后形容经之大义)。
  前说亿劫之事(如经云。过去千万亿劫之事也)。
  后道万世之要(道言也。后言万世之要妙)。
  至于五始未萌之前(列子天瑞篇曰。原天地未判之初。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五始混沌而未发萌时也)。
  二仪肇形之际(肇始也。易曰。太极生两仪。谓始分之际)。
  其远不可推(佛之所言。久远劫数。不可推穷也)。
  其事不可纪(空劫已前之事迹。亦不可以纪记也)。
  其微不可握(老子云。抟之不得曰微故曰不可握也)。
  其纤不可入(其纤细微妙。不可穷入也)。
  佛悉弥纶于广大之外(悉尽也。弥遍也。纶理也结上文五始二仪不可推。不可纪。不可记不可握。不可入。其数事唯佛尽遍理于天地之外)。
  剖析其窈渺之内(剖析者分破也唯佛能剖破分析。于窈渺幽微之内)。
  以至高天无极之上(上至非非想天)。
  厚地无极之下(下至金轮水际)。
  莫不示诸斯乎如指其掌也(示垂也。诸于也。斯此也。总结上文意。佛之妙用广大之外。窈渺之内高天之上。厚地之下。凡有事理无不尽知。故谓垂示于此理。如指其手掌中之物也)。
  所明既博文奚为繁(结前万计亿数之言。佛既明广大无穷之事。其经文又何为繁也哉)。
  卷万言亿。亦未足为多(重标客言。卷万亿言。亦未足为多也)。
  何不要之有耶(如上所明之事。何谓不简要之有也耶)。
  岂特以一人力所堪能。然后以为得矣(焉用一人之力堪可能为然后称为简要所得者矣)。
  譬如渴人饮海。饱而自足。焉知其余哉(复结上文意。卷万亿数之义。譬如极渴之人饮大海之水。饱足则止。焉知其余广大)。
 
  宗师第五(此篇言古今帝主贤士皆所宗师之。故曰宗师)
 
  客曰。子之行说。佛道崇虚至尊至大。二帝三王曷不修之(既为佛之崇高清虚。至尊贵而广大。二帝尧舜也。三王夏商周也。何不修佛之道)。
  孔子老聃何不传之(夫子老子何不传佛之道)。
  六经不载其辞(儒教书中。不见载佛之言辞)。
  诸子不书其说(儒门诸子等籍。亦不见书经所说)。
  且先贤古哲未闻行其道者。而子独好于异耶(结上文。古之圣哲先贤等经。诸子等书。皆无所宗佛者。唯子独好异端之教也耶)。
  妙明曰。子执之固也(子偏执之固蔽者也)。
  书不必孔丘之言。合义者从(丘孔子名。然孔圣之书。理微言极。有所未达者。亦不可定用。但以合义者。亦皆从顺者也)。
  药不必扁鹊之方。愈病者良(名医传。扁鹊古之善医者。曾疗虢太子返魂。亦不必定用。但能痊愈其病者。亦良善也)。
  万善殊途而同归(然万善为者不同一路。其善则一也)。
  百虑一致而为善(百般思虑至。唯为一善也)。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尚书云。为善故不一端而无不可之善。洎有所成则同名归于善治也)。
  君子集众善而辅其身(君子者。成德之士也。凡君子之所作为。惟集积众善而以辅助于其身也)。
  而以何常师有耶(论语。公孙朝。即卫大夫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昔者虞舜师务成。唐尧师尹寿(予按老子列仙传。化规实迹帝尧之时为务成。帝舜之时为尹寿)。
  汉文礼河上(汉文帝礼河上公。而求道德二篇也)。
  黄帝拜广成(黄帝于崆峒山拜求治身之道于广成子)。
  武丁纳诲傅岩(傅岩即傅说也。武丁即商高宗。尚书说命篇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也。说音悦)。
  太甲投诚伊尹(尚书。太甲乃汤孙至昏者也。汤三聘伊尹为相。后以阿衡之任。放逐太甲于桐宫。帝悔过修德。既成后立号太宗也)。
  文王尊吕望(史记。文王为西伯时。一日梦飞熊之兆卜之。于渭水之阳。将大德焉。天与汝师以之佐昌斋三日。渭水果得吕望。劳而问之。乃载以归。立为太公望)。
  仲尼学老聃(家语适周篇。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孔子将行。与南宫敬叔曰。吾师老聃。博古知今者也)。
  岂但见载于六经。然后以从其学也(此标客言以结上文。意如上诸圣。皆有其师。岂直待载于六经。然后从而为学也)。
  佛既生周昭王时。法化未来此土。暨汉明帝永平十年。声教渐始流入中区(史记。后汉明帝永平三年四月八日。夜梦金人长丈六放大光明。次日问群臣。丞相韩宪奏曰。此西方圣人也。周朝备云。千年之后。教来此土。帝悦遣蔡愔等一十八人赍敕西国。寻访圣典。至流沙遇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箱。永平十年十月到于洛阳。帝大悦重赏译经于时方流入中国)。
  且二帝三王。时殊代异隔而不修(二帝三王与佛时世不同。远隔邦域。故不修佛道也)。
  仲尼伯阳。审无受器。知而不传(仲尼夫子也。伯阳老子也。孔老二圣审无受道之器而无可传者。故知而不传也)。
  诸子未达岂敢言也(周秦之时。佛法未来。诸子岂敢妄传)。
  夫如是奚二帝三王孔子老聃传习记载之有耶(结上文意)。
  厥后白马经来(厥者其也)。
  亦乌僧至(三国志。吴王赤乌四年。康居国沙门僧会至。显大神异。王礼事之)。
  兰腾道扬于明帝(三宝录云。汉明帝。摩腾竺法兰。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楮善信等。上表灭佛帝命二教于白马寺以二教经置于二台。同时举火。道教皆毁。唯佛典独存。于时君臣愕然。愈加崇奉)。
  僧会德被于孙权(三国志。孙权吴王也。时康僧既至。广陈如来之玄妙。王求舍利立坛祈三七。乃至王试真伪。火焚砧锤俱无所损。王遂建浮图)。
  隋文稽颡昙延(稽迟也。颡额也。隋史高僧传。昙延去师中条山西宫寺僧。隋文帝同辇舆。帝以师礼之拜。封为国师)。
  梁武投诚宝志(梁史。僧宝。志即志公也。梁武帝投礼为师)。
  李唐倾心玄奘(慈恩传。唐太宗真观年间法师西天求教回。亲迎于仪凤殿。对言。西域胜境。奉诏于洪福寺译经帝及公卿国戚。皆倾心礼也)。
  姚秦拜首罗什(释氏通鉴。姚秦即姚兴也。都长安。因讨龟慈得罗什于终南山。赐立逍遥园翻译众经。乃以香华敬礼待之。合国王臣事礼也)。
  苻坚礼敬道安(五代史僧宝传。苻坚克襄阳。得道安法师。同辇载归为师礼之恩渥甚厚)。
  齐主师崇上统(齐史僧宝传云。齐世祖武成帝。大宁三年。受上统法师。朝中大臣无不敬礼。创报德寺请师居之)。
  裴相了心于黄檗(传灯。裴相讳休。字公美。京兆人。出刺使瑞州。诣高安寺因问黄檗。壁间画者何也。檗曰。高僧真仪。休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檗高声云。裴公。公诺曰。在甚么处。休即有悟)。
  昌黎求法于大颠(释氏通鉴云。昌黎即韩愈。字退之。官拜为刑部侍郎。唐宪宗于凤翔府护国寺。即今法门寺。迎佛骨于内宫供养。愈上表谤佛。帝欲诛之。裴度等谏。贬于潮州。闻大颠亲诣求法云。弟子军州事繁。省要处乞师指示。良久愈罔措。侍者三平敲禅床一下。师云作么。平云。先以定动。然后智拔。愈云。师门风高峻。于侍者处得个入路)。
  李翱道问药山(传灯云。李翱字习之。唐贤臣。出守丰州。闻药山惟俨禅师道风。一日谒见师不顾。公曰。见面不如闻名。便退。师云。尚书何得贵耳而贱目。公遂拜而问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净瓶曰会么。公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公于言下有省)。
  山谷禅参佛印(传灯。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哲宗元祐间。丁忧在家。尝诣黄龙山晦堂禅师处一日。举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于是请公诠什。晦堂不然其说。公怒愀然时当暑。退问。公闻木稚华香乎。公曰闻。晦曰。吾无隐乎尔公顿然领悟)。
  晋主虔恭慧远(晋史释鉴。晋孝武帝大元年间。闻远公法师道风。帝幸于山修东林寺。以师礼之)。
  宋文致敬求那(释鉴。五代时。宋文帝元嘉年间。帝见求那般摩法师云。弟子常欲斋戒不遂。望师教之。师曰。帝王与匹夫修之名异匹夫身贱名劣。帝王乃四海为家。与万民为王。不杀之德亦为重矣。帝曰。师言真为开悟人心。明达物理。帝深敬仰)。
  萧衍诣寺舍身(史记。衍即梁武帝名。三入金田舍身。群臣以百万金珠赎帝归朝)。
  丹霞回途选佛(传灯。丹霞唐文宗时人。因儒长安应举。遇僧曰。选官何如选佛。霞诣江西马祖既至云。缘在石头既至命执爨后三年披剃。大了祖意矣。此言丹霞为儒。终归释门。后果成道矣)。
  而子复云未闻行其道者。何蔽也哉(蔽障也。自尧舜至汉唐宋以来圣君贤臣高士明儒行此道者。略举以晓之。子何不闻而自障蔽也)。
  自古贤哲。莫不匿迹佛书栖心祖道。岂予独好于异乎(自古至今。贤能圣哲无不匿踪迹于佛之经书。潜栖心意于祖道。岂今我之独好异端者乎)。
 
  通相第六(此篇通明佛之妙相。故曰通相)
 
  客曰。子言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异人之甚耶(客拟第二篇中之事。故重征疑)。
  殆富子之说非实之然乎(殆将也。客曰。子将丰富汝教之言以答者不是诚实之然者乎)。
  妙明曰。不然(不然其说)。
  昔者伏羲蛇身(伏羲外传曰。伏羲生而蛇身有鳞甲)。
  神农牛首(神农外传曰。神农头生两角如牛)。
  尧眉八彩(尧外传曰。准南子曰尧眉有八般彩色)。
  舜目重瞳(舜外传曰。准南子云。舜两眼有重瞳)。
  文王四乳(文王外传曰。周文王胸生四乳)。
  周公背偻(周公外传曰。周公背隆起者腰病也)。
  皋陶马喙(皋陶外传曰。陶音姚。喙许秽切。舜贤臣也口似马喙)。
  夏禹虎鼻(夏禹外传曰。夏禹鼻如虎)。
  而仲尼天赋淑德(孔子外传曰。仲尼孔子字。乃天命淑善之贤。全德者圣德也)。
  其眉如尧。其目如舜。其背如禹。老子宿蕴异质。生而皓首(老子外传曰。老子宿世蕴积怪异形质。生而白发)。
  老而童颜(白发以老。童子颜容)。
  耳漫而大。聃而无轮(耳漫长大。而无轮廓。谥曰聃)。
  此皆异人之状。何独异佛之问耶(如上所引。历代圣贤皆有异常之相状。何独疑佛之异相。为问也耶)。
  是以圣人具非常之状。而有非常之德(观夫圣贤具非常人之相状亦有非常人之德行也)。
  岂直与天下匹夫匹妇之为类也(岂特与普天之下一匹之愚夫一匹之愚妇。常流俗辈同类而为例也)。
  而子所问可谓局矣(如子之所问。可为偏执局量者矣)。
 
  论孝第七(此篇全言为孝。故曰论孝)
 
  客曰。孝经以四事不毁为德之本(四事者。身体发肤也。人之一身四体毛发及其皮肤。皆是父母所生。不敢毁伤者。言人之行莫大于孝。故曰为德之本也)。
  论语以三事无违为孝之先(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懿子鲁大夫。问孝于夫子。子曰无违。谓不背于理也。樊迟夫子弟子。御其车。夫子恐懿子未达。故谓樊迟以发之。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故生事葬祀乃事亲始终具矣。是以为孝之先也)。
  故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故者指义之辞。启开也。曾子疾之临终。使弟子开其衾被。而视之手足)。
  以其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使弟子开衾而视之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当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今之沙门(梵语沙门。此云勤息)。
  剃除须发不守全躯。何违圣之不孝耶。妙明曰。不然(不然此理也)。
  昔者泰伯被发文身。可谓毁伤矣。而仲尼称其至德(泰伯。周太王之长子。让不嗣位。剪发文身之于吴。其弟仲雍。论语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其剪发文身孔子何不责其不孝。以称其至德)。
  豫让漆身(史记。豫让晋人。先事范中行氏。后事智伯。赵襄子杀智伯。让欲报仇。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五杀不中。后仗剑而死)。
  荆轲义死(刺客传。荆轲齐人。之燕。燕太子丹。使轲入秦为刺客不中。遂死于秦)。
  介子焚躯(晋文公既即位。子推无爵。遂亡去之绵山文公召不出。以火烈山林。拟逼而出。子推守节。伏火而死)。
  夷齐自饿。毁之至也。而六经子史。未闻讥其不孝(以泰伯豫让荆轲子推夷齐等。皆自毁其身。而目观六经子史。未闻见责其不孝。反以至德而称者何也)。
  孝之言顺也(从顺父母之正令。为言孝顺也)。
  善事父母。之为孝(惟善能事奉父母。之为孝也)。
  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地未判。混沌乃一。元气未分之前。孝道之理已在其中)。
  塞乎天地。横乎四海(既分天地之后其孝塞乎于天地之间。纵横于四海之内)。
  罔不至夫。醇醇之孝(罔无也。醇醇厚也。人生天地间。无有不至于醇醇醲厚之孝也)。
  萌乎无始(故孝道发萌于无始之际)。
  亲亲之道。涉乎有为(上一亲字是尊爱之义。下一亲字指父母言。故尊亲之道。而涉乎于有作为也)。
  古者包牺氏之时。以无为之道。化利天下(史记。包牺氏即伏牺也。谓上古三皇之时。用无为无作。化道于天下也)。
  而民质朴(上古之人。质朴敦厚)。
  不知有出告反面之道。冬温夏清之仪(告音孤。申上文。礼记云。出必告。注以知去处也。反必面。注回家见于亲。不敢使亲之有望也。冬则令暖父母之枕席。夏则扇清枕席之以凉。上古之时皆无此仪)。
  岂能全三事之无违。四体之不毁者乎(结上文。泰伯豫让荆轲子推夷齐等。皆载史书。以贤圣之德而称。何曾由守三事四体之称赞也耶)。
  而先圣后圣。无处言时民之弗孝也(复结上文意。先圣后圣。指上古中古而言谓六经诸史并不见定言时民之不孝也)。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德者福慧仁慈之谓也(德者得也。谓得乎善美正大纯一之称。福者安享显荣百顺之义。慧者性通理解晓达之谓。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慈者柔善宽容于物)。
  又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有子所言善事父母之谓孝。善事兄长之谓弟。为仁者犹言行仁也欤)。
  仁者爱人利物之称。又仁者忍也。好生恶杀善恶含忍。谓之曰仁(中庸。仁者人也。孟子曰。仁者人心也。又好生恶杀之谓仁。好生者。好爱于其生物也。恶杀者。嫌恶也。见杀则不忍于其杀物也。含忍为仁者。盖仁心积久而广大。一切善恶则不能动其心。是谓含忍也。此深明为仁之理也)。
  如数罟不入于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数音促罟音古。污污音乌。数密也罟网也。古者网罟必用四寸之目。鱼不满尺。市不得鬻。草木零落。然后斧斤方许入山林)。
  非其时伐一木非孝也。非其时杀一兽非孝也(礼记。曾子曰。树木似时伐。禽兽以持杀。夫子曰。断音短。断一木杀一兽。不以时非孝也。故君子广仁爱之心。于草木禽兽。尚不忍害。何况于人乎)。
  是以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曰。齐宣王衅钟以羊易牛。二者。得其两全无害。以为仁之称也。声谓将死而哀鸣也。盖人于禽兽同生而异类。故用之以礼。而不忍之心不可施于见闻)。
  至于孔钓不纲(论语。纲网之大绳。属音独。纲绝流而鱼者是也。孔子少贫贱。为养生与祭。或不得已而钓也)。
  殷汤改祝(史记。商汤出野。见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注嘻叹辞尽之矣。去其三面。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其禽兽也)。
  虽皆形于含忍。而犹未及大慈普覆于生灵也(谓孔子钓而不网。殷汤改祝。孟子见生闻声。皆有含忍。尚犹未及吾佛之大慈普覆护一切生灵也)。
  而我竺干大圣人(干天也。西天有东西南北中五天竺。大圣人者佛也)。
  其仁慈含忍。特越常伦(特异也。越过也。佛之仁慈含忍。超越寻常伦类)。
  以四方六合之中(东西南北曰四方。兼之上下曰六合)。
  八纮九围之内(八纮。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夤。夤即缘连也。八夤之外有八纮。八纮者。四方四维也。文选注云。纮者。纲也纪也。为天下方位之纲纪。东方之纮曰桑野。东南之纮曰众安。南方之纮曰反声。西南方之纮曰火土。西方之纮曰夭野西北方之纮曰沙所。北方之纮曰委羽东北方之纮曰方土。九闱者。乃禹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
  飞空走陆(飞空者。飞鸟也。走陆者。走兽也)。
  具识含情(六道四生之中。皆有情识)。
  鳞甲羽毛(鳞甲。龙鱼及蛇类也。羽者禽鸟也。毛者走兽之类也)。
  血器之品(无论大小。有情识者皆属血气品类)。
  悉以等慈戒而不杀(结上文一切有情尽皆等慈戒而不杀)。
  故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观一切男女。即作父母之想)。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佛意生生世世皆从父母所生。故观一切男女如父母。是也)。
  故六道众生皆是父母(六道者。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傍生。凡六道中男女等。恐有先世之父母。皆作父母之想也)。
  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即杀我父母者。谓杀多劫已来所生我之父母。或有宿报而堕于此类若今杀而食之者。恐然也。亦杀我故身者或杀我前生曾堕此类。今若杀者亦如杀我故身也)。
  出家人。戒律有明文。不杀生草。而况于有情乎(律中云。昔有比丘。被贼劫夺。衣物悉尽。贼知佛子爱护生草守戒不杀。恐后逐。将比丘系于草上。其僧竟日不敢动移。后遇其人。释而去之生草尚尔。何况于有情者乎)。
  以是论之。则粗细之行显然(粗行者。孟子等言也。细行者。如来之行也)。
  而权实之道彰也(权实之意。注见在前)。
  夫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礼记内训。曾子曰养亲以养志为先。乐其心谓顺适其心。故乐而无忧也。志则心之发动。有所欲矣。故又当先以意诚。使无违逆也。怡声以问。所以乐其耳也。柔色以温。所以乐其目也)。
  安其寝处(礼记。昏定所以安其寝也。晨省所以安其处也)。
  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终身(礼记。谓孝子终身之终)。
  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礼记。谓自终其身也)。
  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礼记。父母所当爱之。犬马犹不敢轻贱之。况父母所爱之人乎)。
  公明仪(曾子弟子)。
  问于曾子曰。夫子(即称曾子)。
  可谓孝矣。曾子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曾子闻公明仪所言。夫子可以为孝乎。故曾子未敢承当为孝之道)。
  夫先意承志(先音线。先之意行在父母意前承谓承顺。父母之志也)。
  示父母于道。可谓孝矣(以圣人之道。指示父母行之则可谓孝矣)。
  参直养者也。焉得为孝乎(参曾子名。曾子自称其名。参直养事者。夫孝者尊亲严父配天也焉敢称于孝乎)。
  而我沙门。示父母以福善(垂示父母以福善。乃成德之所基)。
  使行之而不辍(不辍。谓行而不止者也)。
  渐除生死。永息轮回(渐除去生死之因。永息轮回之苦)。
  绝恩爱河。竭烦恼海(渐除攀缘恩爱之河。枯竭无明烦恼之海)。
  脱形躯于假聚。得果报之真实(脱离幻化身形体躯虚假血气之聚。得其无上善果真净实际之位)。
  岂小补哉(如上脱离假聚了达真实焉。岂称为小补哉)。
  且父母有非行。而子能争之。使不陷于不义。犹得为孝(孝经云。父母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正谓此也。而犹得称为孝焉)。
  奚况脱离于恶道。获证于善果而已矣(结上文意。使父母不陷于不义。犹称为孝也。又何况化父母为善脱离于恶道得证善果而已)。
  今我沙门。剃发剪须。绝名弃利(剃除须发者。谓舍世间之形而绝虚名绝薄利也)。
  远荣辱去浮华(有荣必有辱。故远于荣辱。去除世间虚伪之浮华也)。
  道慕无为。心游物外(修慕无作无为自然之道。心优游于万物之表也)。
  方焚身自害者。亦以远矣(方比也。若沙门剃除须发而为不孝。若比之介子推豫让荆轲泰伯夷齐等。焚身自害者远之远矣)。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论语。子张所谓七者。见危致命者。能于当死而必死)。
  言义死者(忘身取义者也)。
  不爱其身(既忘身取义者。故不爱恋其身)。
  是以君子之道。事不必果。唯义所在(唯独取义之所在也)苟拘小道而弃大德。则贤者之所不为也。昔商王受(尚书受纣王名。谥法残义损善曰纣)。
  无道凶残暴慢酷虐(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由不行乎仁政。曰无道也。暴恶伤害曰凶残。猛骤傲怠曰暴慢。苛法滥刑曰酷虐)。
  刳剔孕妇(刳音枯。剖比干妻以视其胎)。
  焚炙忠良(不择贤士忠良。以火焚而炭炙)。
  行炮烙之刑(铜柱以膏涂之。下加炭火。使有皋者缘。而纣与妲姬以为大乐。是谓炮烙之刑)。
  斫朝涉之胫(斫音斫。冬月晨朝观涉过水者怯寒者。谓胫骨髓不满。斫折而看验也)。
  酒盈池肉盈林(以酒为也。悬肉为林。男女裸形相逐于其间)。
  内荒其色(宫中立九市宠妲姬。荒乱淫色。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诸侯有叛者也)。
  外废其政(废坏也。政正也。以正理立典常法则曰正也。由内荒色欲而外废瑰其国政也)。
  极人间之富贵(极尽人间富贵欲乐者也)。
  恣身外之骄奢(恣纵身外越分骄怠之奢侈)。
  微子佯狂而去之(微子纣庶兄也因纣无道数谏不从。则佯庄颠狂而去之)。
  箕子为之奴(箕子纣之伯父。殷帝乙之子。谏而不听。被发作狂而为奴)。
  臣叔比干竭忠而谏。遂剖腹而死(比干纣叔父也。以直言谏纣。纣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乃剖腹观心而死)。
  此亦不守全躯。何不孝之可责耶(若比干等被发剖腹。亦为不守全躯者。何不诮责不孝也耶)。
  而孔子称之以仁(夫子皆称之仁人也)。
  岂直以全一身之须发。然后称之为孝者乎(结上文意。岂直用全一身须发。而后称许为孝者乎)。
  是以圣人因事而立制。理无常守(自古圣人因其事而设立制度。其理虽设而固无常守者也)。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成德之士。不著于器量也)。
  言器者。各周其用(如车不可为船。舟不可为车也)。
  至于君子。无所不施(成德之士。体无不具。用无不周特非一材一艺而已。君子所以不器者。无不施为也)。
  语云。致远恐泥(论语。子夏谓泥者不通也。大道愈远而通小道致远而塞泥也)。
  此圣人之所病也(病患也。因此圣人忧患泥事不通也)。
  犹孟孙等四人问孝。词同而答异(论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忧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此谓问孝之言词皆同。天子所答而有别异也)。
  盖以随其器而授其道也(论语。孟懿子即告众人者。语孟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语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语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器之高下。于其所失而告之有不同。由是随其器而授之其道也)。
  又奚得以体而可局哉(三教圣人各立门风。其当行不同。由是之道随人根器而授之。又何得用一体而可局量也哉)。
  是以智士仁人。不封著于名句也(智慧达士。德行仁人。不定封执著于名相语句。以偏枯局量为例也)。
  若子之问。诚为近矣(若子之所问。诚实为浅近而矣)。
 
  拒毁第八(此篇因有所疑。以抵拒之。故曰拒毁)
 
  客曰。延福莫过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莫无也。欲延长于福者。无能超过继续于后嗣。欲莫不称为不孝者无过不绝于后嗣也)。
  美玩莫过于珠玉。丽饰莫过于币帛(嘉美玩好者。莫过于珍珠金玉。美丽庄饰者。莫过于币段绢帛引喻之辞)。
  孔子曰。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父母生子传体相续。人伦之道莫大于此(人伦之道续后为大)。
  今见沙门。弃妻子捐货财(弃捐货殖家财)。
  何违福孝之行。远资身之道耶(因何违逆福祐孝顺之善行。远离资助其身之大道耶)。
  妙明曰。子言过矣。夫妻子者身之余(妻子为身外之余)。
  货财者道之余(货财为道外之余也)。
  是以爱念情欲。身之害也(妻子货财偏爱妄念。动情牵欲无益有损。故为一身之患害也)。
  澄鉴清净。道之妙也(澄鉴者明镜也言心若清净之明镜。实为至道之玄妙也)。
  且前有金玉。后有兕虎。人心舍而走。不敢取之何也。以其先命而后利也(兕音寺。似牛一角。身重千斤。以虎为食。乃伤人之恶兽也。且喻前面虽有金银珠玉。其后或有兕虎。故人必定弃拾而走。不敢取前面金玉者。何为然也。盖先爱性命。然后可以乐财利也)。
  老子云。身与货孰多(欲厚其身。必薄其利)。
  得与失孰病(欲去其病。先忘其得)。
  是故甚爱必大废(爱之愈甚。废之愈大)。
  多藏必厚亡(既藏所多。必有厚亡之患)。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危也。可行可止。则不危其身。故曰知足不辱。汉疏广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故曰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达此数句之义。可以保身命之长久)。
  又曰。罪莫大于可欲(可许可也。欲贪欲也。欲心既萌何时而足唯得为务若也。许欲者其罪更无大于此)。
  祸莫大于不知足(贪不义之财。而无厌足者。祸患无过于此)。
  咎莫大于欲得(咎殃咎也。子曰。戒之在得。得贪欲也。贪欲不止。殃咎必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满堂。非贪爱而能得。古德云。贪财莫若不贪财只为贪财天降灾。贪得财来人不在。何如人在不贪财)。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骄矜肆也。咎殃也。凡居富贵之位不守其分而驰骋。富贵骄傲者。乃自遗弃其位而反招殃咎也)。
  子独不闻乎。且性命之于人。重于泰山(天地之间。万物之类。最贵重者。人之性命也。故以泰山喻之也)。
  妻财之于人。轻于秋毫(毫毛也。唯秋毫极微极细。妻财非不贵也。有我则当用。我既已亡。其妻财非我所有故喻秋毫之轻也)。
  其澄鉴清净。爱念情欲亦以类矣(结上文意。以其澄鉴清净。则爱念情欲亦以同一类矣)。
  是以圣人急其所大。而缓其所小。先其所重。而后其所轻(急其所大者。澄鉴清净也。缓其所小者。爱念情欲也。先其所重者性命也。故重其性命若泰山。后其所轻者妻财也。故轻其妻财若秋毫是也)。
  谁有智者。能损其所厚之生。而趣其所薄之利乎(趣向也。言谁既为有智之士。岂能损其所厚之生命。而反趣向于其所薄之微利者乎)。
  孟子所谓好货财私妻子者不孝也。而我沙门。弃妻捐财。于是道也。可谓符合矣。奚反以不孝而见责也。夫学佛者。了世道之浮脆。明时事之臧否(臧善也。否恶也。虚伪不实谓之脆谓学佛者。先了世道不实不坚之事。然后而明察乎当时事务善恶之理也)。
  崇德履道(诚信崇德履践圣道)。
  去慝立身(去上声。除也。慝恶也。若去除恶。而后可立身也)。
  止暴慢以慈柔(禁止凶暴傲慢。用行慈善柔和)。
  制凶强以忍顺(制服凶恶刚强。而行柔忍和顺)。
  莫不使人御善庆以达无为(莫无也。御进也。结上文数句。若依此而行之。则无非使人进善梦。而通达无为自然之道也)。
  凭福孝以超有漏(凭依托也。超越也。漏渗漏也。重举上文意所行。则依之以福德托之以孝道。必能超越至无渗漏之果位也)。
  近光祖祢(近则光显于祖宗先祢)。
  远历菩提(历近造也。造犹到也。远则造近于菩提)。
  其福孝之大。无逾此也(逾越也。凡为福孝之大端。无能逾越光显祖祢造历菩提之为极致者也)。
  夫何惑哉(如上所言。夫何惑也哉)。
  在昔夷齐不嗣。巢许无后(夷齐饿死于首阳。巢许隐迹于箕岫。皆无后嗣也)。
  而仲尼称其贤(论语。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子曰。古之贤人也)。
  未闻讥其非孝也。今之沙门。抛尘俗之缠缚。尚物外之清虚(今之僧人。抛弃尘世冤债之缠缚。高尚于万物之外务清虚无为之道)。
  趣不往不来之方(趣平声。入也。趣入不去不来真净之大方)。
  求无灭无生之理(以求无死无生之妙理)。
  方之夷齐巢许之道。亦以远矣(总结上文意。若沙门所行之道。比方于夷齐许由之道。亦无高远矣)。
  夫如是岂违福孝之行也哉(夫如此所行之道。岂违背于福孝也哉)。
 
  折疑论卷第二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