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释家类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
>>
正文
卷第四 义疏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
第三十二灭正受门。(魏云。入道品第九。唐云。现证品第四。)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菩萨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魏云。入灭尽定次第相。唐云。入灭次第相续相)若善于灭正受次第相续相者。我及余菩萨终不妄舍灭正受乐门。不堕一切声闻缘觉外道愚痴。(魏云。若得善知入灭尽定次第之相巧方便者。不堕声闻辟支佛三昧三摩跋提灭尽定乐。不堕声闻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唐云。善知此已。于灭尽三昧乐。心无所惑。不堕二乘及诸外道错乱之中)
疏曰。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若于九次第定之中。则是最后定也。能令恒行染污心心所灭。唯有第八识。及第七识一分不染污心心所在。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不受一切世间诸受。故名正受。三乘圣人。已断下四地思惑。已伏无所有处思惑。依于有顶非非想处。游观无漏。由暂止息作意为先。乃能入此。然灭尽之名则同。而大小乘方便永异。小乘入已。止息劳虑。大乘入已。能现威仪。则其次第相续之相。亦必不同。所以特问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对凡外明三乘灭定差别。二对二乘明菩萨灭定方便。
初又二。初正明差别。二明说差别意。
今初
佛告大慧。六地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入灭正受第七地菩萨摩诃萨。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唐云。七地菩萨。念念恒入。离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诸二乘)诸声闻缘觉。堕有行觉。摄所摄相灭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无差别相非分。得种种相性。觉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无善念正受(唐云。二乘有作。堕能所取。不得诸法无差别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于灭定。是故不能念念恒入)
疏曰。此约三乘共十地。以辨灭定之差别也。六离欲地三乘。初能入灭尽定。以其己断下界惑故。七地菩萨。能观法空。故能念念恒入。七地二乘。但得生空。不得法空。犹堕有作。有能所取。觉一切法有善不善。厌离有漏。游观无漏。乃入灭定。不达诸法无差别相。所以第七识中我执虽灭。法执犹存未能念念恒入也。此约菩萨根利。进同别圆。二乘根钝。退同藏教言之。
大慧。八地菩萨及声闻缘觉。心意意识妄想相灭(唐云。分别想灭。)初地乃至七地菩萨摩诃萨。观三界心意意识量。离我我所自妄想修堕外性种种相。(唐云。始从初地乃六地观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识自分别起。离我我所不见外法种种诸相。魏云。不堕外法种种诸相)愚夫二种自心摄所摄向无知。不觉无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唐云。凡愚不知。由无始来过恶熏习。于自心内。变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执著)大慧。八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涅槃。菩萨者三昧觉所持。是故三昧门乐不般涅槃。(唐云。八地菩萨所得三昧。同诸声闻缘觉涅槃。以诸佛力所加持故。于三昧门不入涅槃)
疏曰。此明三乘之人。修至八地。则三界妄想相灭。盖由始从初地乃至六地通观三界唯心。离我我所。不见不堕外种种相。所以声闻则正使断尽止于七地。逮入涅槃。亦同八地。缘觉则兼侵习气。阶于八地。菩萨则所得三昧。同于二乘。但由佛力加持。不同二乘入灭也。若夫愚夫。则于自心之中变作能摄所摄二种妄相。无知执著乃无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彼等自不觉耳。三乘之人。始从初地。即能觉知观察。故至八地。妄想相灭也。
若不持者。如来地不满足。弃舍一切有为众生事故佛种则应断。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唐更有云。令其究竟不入涅槃。)声闻缘觉。三昧门得乐所牵故。作涅槃想(唐云。著三昧乐。是故于中生涅槃想)
疏曰。此释成菩萨受加之意也。华严明八地受加正是别圆接通之旨。以十地中。初之三地。寄同世间。四地寄初果。五地寄声闻。六地寄缘觉。七地寄菩萨。名为三乘。八地以上。正显一乘。一乘即别圆二教。不与二乘共也。初正明差别竟。
二明说差别意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识相。善修我我所摄受人法无我生灭自共相。(魏云。远离我我所取相之法。观察我空法空。观察同相异相)善四无碍。决定力三昧门。地次第相续入道品法(魏云。善解四无碍巧方便义。自在次第入于诸地菩提分法)不令菩萨摩诃萨不觉自共相。不善七地。堕外道邪径故。立地次第(唐云。我恐诸菩萨。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诸地相续次第。堕于外道诸恶见中。故如是说)大慧。彼实无有若生若灭。除自心现量。所谓地次第相续。及三界种种行。(唐云。诸地次第。三界往来。一切皆是自心所见。)愚夫所不觉。愚夫所不觉者。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相续。及说三界种种行(唐云。而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诸佛为如是说)
疏曰。分部者。分别演说。明其分位及部类也。若不于唯心法门之中。假立三乘诸地次第。何由令彼返邪归正。然虽说地次第。及说三界往来诸行。究竟不出一心。岂于心外有生灭哉。初对凡外明三乘灭定差别竟。
二对二乘明菩萨灭定方便二。初约修显次第。二约性显平等。
初中二。初明二乘之失。二明菩萨之得。
今初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第八菩萨地。灭定三昧门乐醉所醉。不善自心现量。自共相习气所障。堕人法无我法摄受见。妄想涅槃想。非寂灭智慧觉(唐云。声闻缘觉至于菩萨第八地中。为三昧乐之所昏醉未。未能善了唯心所见。自共相习缠覆其心。著二无我。生涅槃觉。非寂灭慧)
疏曰。二乘断见思尽。泯智灰身。亦至菩萨第八地中由彼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但破界内法执。未破界外法执。故犹为习气所障。著二无我。遂于化城生安隐想。生已度想。不知诸法本来常寂灭也。
二明菩萨之得三。初正明。二立喻。三法合。
今初
大慧菩萨者。见灭三昧门乐。本愿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别十无尽句(唐云。即便忆念本愿大悲。具足修行十无尽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离摄所摄妄想。觉了自心现量一切诸法妄想不生。不堕心意意识外性自性相计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随智慧生。(唐云。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随智慧行)得如来自觉地。
疏曰。此明菩萨由忆大悲本愿。故不于空取证。能见不空中道。起佛法正因。得如来极果也。
二立喻
如人梦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觉。觉已思惟。为正为邪。(唐云。觉已思惟。向之所见为是真实。为是虚妄)非正非邪。余无始见闻觉识。因想种种习气种种形处。堕有无想。心意意识梦现。(唐云。覆自念言。非实非妄。如是但是见闻觉知。曾所更事分别习气。离有无念。意识梦中之所现耳。魏云。不离有无意识熏习。于梦中见)
疏曰。迷于心性。妄见二种生死。喻之以梦。梦中河海。以喻三界生死。梦中彼岸。以喻二乘涅槃。未度而觉。以喻菩萨不证涅槃。能见心性也。此彼两岸。旣皆是梦。故非实非虚。非邪非正。以旣觉则非实。在梦则非虚。了之则非邪。执之则非正故。梦是独头意识境界。生死涅槃。是妄想分别境界也。
三法合
大慧。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第八菩萨地。见妄想生。(魏云。见分别心。)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见一切法如幻等。(唐云。始从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进入于第八。得无分别。见一切法皆如幻等)方便度摄所摄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唐云。离能所取见心心所广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证令证。)大慧。此是菩萨涅槃方便不坏。离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唐云。离心意意识妄分别想。获无生忍。此是菩萨所得涅槃非灭坏也)
疏曰。初地转进至第七地。合梦渡水喻也。八地见妄想生。合觉喻也。见一切法如幻等。合非实非虚喻也。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合觉后事也。二乘取空。故成灭坏。菩萨观空而见不空。故方便不坏转识成智。得于中道无生法忍。初约修显次第竟。
二约性显平等
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唐云。第一义中。无有次第。亦无相续。远离一切境界分别。此则名为寂灭之法)
疏曰。本元真如寂灭一心。名为第一义谛。生佛平等。迷悟无差。譬如演若本头。元无得失。由分别故狂怖妄走。由忽悟故。名为狂歇。由有狂走狂歇。方论次第相续。而本头上。何有次第相续之可论哉。然于境界分别未离。须藉次第相续之说。方便令离。否则长夜在梦。何时能觉。故知全修在性。全性起修。乃合此经之宗致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无所有。此住及佛地。(唐云。诸住及佛地。唯心无影像。)去来及现在。三世诸佛说。(唐云。此是去来今。诸佛之所说。)心量地第七。无所有第八。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唐云。七地是有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地名住。余则我所得。)
疏曰。初一偈。总明声闻缘觉菩萨佛地。总是唯心心外别无所有。此三世佛之正说也。次一偈。于唯心分别地相。谓第七地前。从假入空。犹存空之心量。故与二乘是同。至第八地。从空入假。能见不空。不存空之影像。故显菩萨独胜。此第七第八二地。一住于空。一住不空。犹未最胜。唯有佛地。正证中道。乃我所自得也。而此诸地。并是唯心。
自觉智及净。(唐云。自证及清净)此则是我地。自在最胜处。清净妙庄严。(唐云。摩醯最胜处。色究竟庄严。)照曜如盛火。光明悉徧至炽焰不坏目。周轮化三有。(唐云。譬如大火聚。光焰炽然发。化现于三有。悦意而清凉。)
疏曰。此明证佛地者。能于色究竟天。示现世间最高大身。化度三有。光明炽盛而不坏目。令人悦意清凉。不同魔及龙火等光也。
化现在三有。(唐云。或有现变化)或有先时化。于彼演说乘(唐云。于彼说诸乘)皆是如来地。
疏曰。此明或只今现在化。或过去先时化。所说诸乘。皆是。为实施权。若开权显实则皆是如来地也。
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
疏曰。此明于佛地中。权施诸地。其性本融故一地即一切地。一切地即一地。本于无次第中。假说次第。所以次第即无次第也。第三十二灭正受门竟。
第三十三常无常门。(魏云。问如来常无常品第十。唐云。如来常无常品第五。)文分为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常为无常。
疏曰。前虽屡明非常无常。皆约法性辨之。未辨修德。今因上文云。佛地名最胜。故问佛地三德为常为无常也。常则不应佛所独得。无常则不应最胜。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四。初正明非常非无常。二约喻显非常。三约智显常。四结显非常非无常。
初又三。初双遮。二双破。三双结。
今初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谓二俱有过。
二双破又二。初破常。二破无常。
今初
若常者有作主过。常者。一切外道说作者。无所作。是故如来常非常。非作常。有过故(唐云。若如来常者。有能作过。一切外道。说能作常)
疏曰。外道计自在微尘神我等为能作者。真实常住。唯识破云。若能作者。即便非常。有动转故。今但明如来常。非同自在神我等常。以自在神我等。皆是外道妄计。无实义而有过故。
二破无常
若如来无常者。有作无常过。阴所相。相无性。阴坏则应断。而如来不断(唐云。若无常者。有所作过。同于诸蕴。为相所相。毕竟断灭而成无有。然佛如来实非断灭。)大慧。一切所作皆无常。如瓶衣等。一切皆无常过。一切智众具方便应无义。(唐云。一切所作。如瓶衣等。皆是无常。是则如来有无常过。所修福智。悉空无益。)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应是如来。无差别因性故(唐云。又诸作法。应是如来。无异因故)
疏曰。若如来是所作。应同五阴。终归坏灭。而如来不灭。故非无常。又若所作。应如瓶衣。所修福智。悉空无益。而福智不空。故非无常。又若所作。则一切所作。皆应名佛。而实不名佛。故佛非无常也。二双破竟。
三双结
是故大慧。如来非常非无常。初正明非常非无常竟。
二约喻显非常
复次大慧。如来非如虚空常。如虚空常者。自觉圣智众具无义过。(唐云。如来非常。若是常者。应如虚空。不待因成。)大慧。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离常无常一异俱不俱常无常过。故不可说。(唐云。何以故。离常无常若一若异俱不俱等诸过失故。)是故如来非常。
疏曰。虚空无修德。如来虽是诸法如义。而因修德所显。故与虚空不同。又虚空已离常无常等四句过失。况如来而可以常无常等四句说耶。
复次大慧。若如来无生常者。如兔马等角。以无生常故。方便无义以无生常过故。如来非常。(唐云。如来非常。若是常者。则是不生。同于兔马鱼蛇等角。)
疏曰。世所谓常。不过谓如虚空。谓本不生。乃至谓如自在神我微尘四大时方胜性而已。如来岂同此戏论常哉。二约喻显非常竟。
三约智显常
复次大慧。更有余事。知如来常。所以者何。谓无间所得智常。故如来常。(唐云。以别义故。亦得言常。何以故。谓以现智证常法故。证智是常。如来亦常)大慧。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毕定住。(唐云。诸佛如来所证法性法住法位。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声闻缘觉诸佛如来无间住。不住虚空。(唐云。在于一切二乘外道所得法中。非是空无)亦非愚夫之所觉知。(唐云。然非凡愚之所能知)大慧。如来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识彼诸阴界入处所熏。(唐云。夫如来者。以清净慧内证法性而得其名。非以心意意识蕴界处法妄习得名。)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
疏曰。无间所得智。谓无间三昧中所发无漏证智也。二空所显真如。徧一切法。故无间住。而非空无。但外道凡夫及二乘愚昧。故日用不知耳。如来所得智者。果上圆满四智也。般若者。因中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也。三有依正。从妄分别而生。所以无常如来依正皆是大圆镜智所现。所以称性常住也。
四结显非常非无常
大慧。以二法故。有常无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静。一切法无二生相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唐云。若有于二。有常无常。如来无二。证一切法无生相故。是故非常亦无常)大慧。乃至言说分别生。则有常无常过。分别觉灭者。则离愚夫常无常见不寂静。慧者。永离常无常。非常无常熏。(唐云。乃至少有言说分别生。即有常无常过。是故应除二分别觉。勿令少在。)
疏曰。若达唯心。则色心不二。能所不二。性修不二。乃至说默亦不二矣。何有常无常哉。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众具无义者。生常无常过。若无分别觉。永离常无常(魏云。离于常无常。非常非无常。若见如是佛。彼不堕恶道。若说常无常。诸功德虚妄。无智者分别。遮说常无常。唐云。远离常无常。而现常无常。恒如是观物。不生于恶见。若常无常者。所集皆无益。为除分别觉。不说常无常)从其所立宗。则有众杂义等观自心量。言说不可得。(唐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唯自心。是则无违诤。魏云。所有立法者。皆有诸过失。若能见唯心。彼不堕诸过。)
疏曰。准魏唐二译。皆先以一偈。正显宗旨。后二偈。皆前二句明失。后二句明得也。第三十三常无常门竟。
第三十四阴界入生灭门。(魏云。佛性品第十一。唐云。刹那品第六)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槃。(唐云。不求尽苦。不证涅槃。)
疏曰。阿含诸经。但说阴界入刹那生灭。无我我所不说如来藏。举体随缘。故问谁生谁灭也。又生灭若总无体。云何依之长溺苦流。不证涅槃彼岸耶。
二许宣
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三。初总指藏性随缘。二别示迷悟得失。三广劝胜进修学。
今初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
疏曰。善不善者。徧指十界染净法也。藏性非善。亦非不善。随迷染缘。则为不善之因。随悟净缘。则为善因。由善不善。徧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非丑装丑。非生装生。非旦装旦。非外装外也。然正装丑时。元非是丑。乃至正装外时。元非是外。所以离我我所。以要言之。不变随缘。故变现诸趣。随缘不变。故离我我所。所以前文名为无我如来之藏也。岂同外道。所计神我及冥谛哉。
二别示迷悟得失二。初示迷者之失。二示悟者之得。
初又二。初约凡外示。二约二乘示。
今初
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唐云。以不觉故。三缘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唐云。外道不知。执为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唐云。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于七识无明住地。)如海浪身。长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唐云。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体相续。恒住不断。本性清净。离无常过。离于我论。)其余诸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不觉自心所现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唐云。其余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妄想为因。境相为缘。和合而生。不了色等自心所现。计著名相。起苦乐受。名相缠缚。旣从贪生。复生于贪。)
疏曰。如来藏心。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也。不觉彼故。三缘和合而有果生。所谓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旣妄立。生汝妄能也。计著作者。所谓外道执之为神我也。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也。生于七识无明住地者。由第八识中。具有我法二执种子。所生现行。与第七第六二识相应。若六七二识相应之俱生法执。名为根本无明住地烦恼。若六七二识相应之俱生我执。名为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烦恼。若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我法二执。名为见一切住地烦恼。又第六识界内分别法执。名为见惑。若界外分别法执。亦名无明也。自性无垢者。虽未转依。性是无覆无记也。不觉苦乐者。起苦乐受。而不知其因缘。故终不至解脱也。余可知。
二约二乘示
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唐云。若因及所缘诸取根灭)次第不生。余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唐云。不相续生。自慧分别苦乐受者。)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解脱。(唐云。或得灭定。或得四禅。或复善入诸谛解脱)修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唐云。便妄生于得解脱想。而实未转如来藏中藏识之名)七识流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唐云。若无藏识。七识则灭。何以故。因彼及所缘而得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唐云。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无我性。于蕴界处。取于自相及共相故)
疏曰。此明外道二乘。修得四褝已上。出离忧苦喜乐诸受。或入灭定。或见真谛。遂妄生解脱想。不知未舍藏识之名。未断第七识中俱生法执。纵令二乘觉人无我。犹未觉法无我。犹取蕴等自共相故。所以不能通达如来藏性之境界也。初示迷者之失竟。
二示悟者之得
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进。(唐云。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诸法无我。随地次第而渐转灭)余外道见不能倾动。是名菩萨住不动地。得十三昧道门乐。(唐云。不为外道恶见所动。住不动地。得于十种三昧乐门。)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唐云。为三昧力。诸佛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及本愿力。不住实际及三昧乐)向自觉圣趣。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唐云。获自证智。不与二乘诸外道共。)得十贤圣种性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唐云。得十圣种性道及意生智身。离于诸行。)
疏曰。由诸众生迷如来藏。举体而为生灭八识。著相计名。妄想分别。对治彼故。说有正智及与真如。建立三性染净差别。显彼所执若我若法。皆不可得。若见如来藏心。从迷得悟。则地地转进。种种对治施设法门自转灭矣。由通八地得见中道。不为二边所动。故亦名不动地。从此登圣种性十地智身。不唯离有为行。亦且离三昧行矣。前文所谓十地则为初。初地则为八。此之谓也。二别示迷悟得失竟。
三广劝胜进修学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唐云。若无如来藏名藏识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唐云。是故一切诸修行者。虽见内境。住现法乐。而不舍于勇猛精进)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唐云。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起见。不能现证。)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唐云。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唐云。我为胜鬘夫人。及于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唐云。为胜鬘夫人说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是佛境界。与汝等比净智菩萨随顺义者所行之处。非是一切执著文字外道二乘所行之处)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唐云。当勤观察。)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疏曰。如来藏举体而为识藏。由我执故。名阿赖耶。由法执故。名为异熟。故其名未净也。凡夫则有分段生灭。圣人则有变易生灭。虽得现法乐住。证无分别法空真如。而异熟未空。犹须不舍方便。况但闻觉。可作知足想乎。闻觉者。圆闻圆解。胜于二乘外道之不闻。或虽闻不解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唐云。执著二种生。了知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唐云。无始习所熏。如像现于心。)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唐云。若能如实观。境相悉无有。)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想。唐作心。)
疏曰。前二偈。颂如来藏为迷悟及染净依。次一偈。颂诫但闻不修胜进。后一偈。譬显八识差别相也。第八受熏持种。能变根身器界。故如工伎儿。第七妄执我法。熏成染法种子。故如和伎者。五识缘现在境。起惑造业。故为伴侣。第六妄现分别。起诸计执。故为观伎众也。第三十四阴界入生灭门竟。
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识无我门。(魏云。五法门品第十二)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我及余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来自觉地。(唐云。善知此已。渐修诸地。具诸佛法。至于如来自证之位。)
疏曰。五法自性识二无我。前文已明之矣。但未说其究竟差别之相。故重问之。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正明其相。二明五法摄一切法。
初中二。初略明迷悟通依。二广显迷悟差别。
今初
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分别趣相者。谓名。相。妄想。(唐云。分别)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唐云。观察此法)入如来自觉圣趣。离于断常有无等见。现法乐正受住现在前。(唐云。得现法乐甚深三昧)大慧。不觉彼五法自性识二无我自心现外性。凡夫妄想。非诸圣贤。(唐云。凡愚不了五法自性诸识无我。于心所现。见有外物而起分别。非诸圣人。)
疏曰。五法自性识二无我。一切皆是名相。一切皆是妄想。一切皆是正智。一切皆是如如。故能观察。则离断常等见。证于自觉现法乐住。若不觉了。则妄见心外有物。而为凡愚虚妄分别也。
二广显迷悟差别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白佛言。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诸圣贤。(唐云。云何不了而起分别。)
二答释五。初明迷名起过。二释因迷有相。三释分别妄想。四释正智了悟。五释所悟如如。
今初
佛告大慧。愚夫计著。俗数名相。随心流散。(唐云。凡愚不知名是假立。心随流动。)流散已。种种相像貌。堕我我所见。希望计著妙色。(唐云。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著于色)计著已。无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已。贪恚痴所生业积集。(唐云。覆障圣智。起贪嗔痴。造作诸业)积集已。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唐云。如蚕作茧。妄想自缠。堕于诸趣生死大海。如汲水轮。循环不绝。)以愚痴故。不能知如幻野马水月自性。离我我所。起于一切不实妄想。离相所相及生住灭。从自心妄想生。(唐云。不知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见妄分别起。离能所取及生住灭)非自在时节微尘胜妙生。愚痴凡夫随名相流。(唐云。谓从自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随名相流。)
疏曰。诸法无性。但有假名。一切凡愚皆随假名妄生计著。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不知皆是唯心所现非从自在时节等生也。
二释因迷有相
大慧。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意识所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
疏曰。心外无相。但随八识所照相分。名为六尘。假如以心缘心。则所缘心亦成法尘。故六尘相。摄一切法无不尽也。
三释分别妄想
大慧。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唐云。分别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谓以象马车步男女等名而显其相。此事如是。决定不异。是名分别。)
疏曰。妄想为能分别。名相为所分别。由分别故。乃有名相。由名相故。乃有分别。互为缘起者也。是故能所皆依他起。中间所执我法。实不可得。乃名为徧计也。
四释正智了悟
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唐云。谓观名相互为其客。)
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之地。
疏曰。因名有相。因相有名。名无得相之功。相无当名之实。故云犹如过客。言其无有实我实法也。了此我法本空。则妄识不起。无性缘生。故不断。缘生无性。故不常。超过外道二乘之地。故名正智也。
五释所悟如如二。初正明所悟。二明能悟益。
今初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舍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唐云。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远离损益二边恶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我说此法名为如如。)
疏曰。立名相。则堕有边。名建立增益过。不立名相。则堕无边。名诽谤损减过。而名相之体。本不生起。本非有无。常如其性。强名为如如也。
二明能悟益
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得无所有境界故。得菩萨欢喜地。(唐云。住如如已。得无照现境。升欢喜地)得菩萨欢喜地已。永离一切外道恶趣。正住出世间趣。法相成熟。分别幻等一切法。(唐云。知一切法犹如幻等)自觉法趣相。(唐云。证自圣智所行之法。)离诸妄想见性异相。(唐云。离臆度见。)次第乃至法云地。于其中间。三昧力自在神通开敷得如来地已。种种变化。圆照示现成熟众生。如水中月。善究竟满足十无尽句。为种种意解众生分别说法。法身离意所作。是名菩萨入如如所得。
疏曰。初地创证真如。远离能取所取二种相故。名为无照现境。从此有进无退。数数修习。得成如来。自利究竟。利他不息。具如经论广明。皆由入如如之所得。可不善修唯心识观。以阶真如实观乎。初正明其相竟。
二明五法摄一切法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为三种自性入于五法。为各有自相宗。(二译皆无宗字。)
疏曰。若论佛意。秖一名字。已收五法三性八识二无我尽。故但约五法答。即为徧答所问。大慧。恐人依文失旨。所以重问之耳。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正明摄入。二重释法义。
初又三。初总标摄入。二别示摄入。三结成摄入。
今初
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
疏曰。佛法之妙。妙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摄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入一切。故五法为法界。则五法摄一切法。一切法悉入五法。三自性为法界等。无不尔也。
二别示摄入二。初明摄入三法。二明摄入八识及二无我。
今初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唐云。是妄计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唐云。以依彼分别心心所法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是缘起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疏曰。名相本空。则妄相自性入五法也。依彼名相而起妄想。依彼妄想而持名相。如日与光俱时而起。则缘起自性入五法也。正智如如不可坏故。则圆成性入五法也。
二明摄入八识及二无我
复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我生。(唐云。于自心所现生执著时。有八种分别起。此差别相。皆是不实。唯妄计性。若能舍离二种我执二无我智。即得生长。)
疏曰。虚妄假名。本唯心现。由分别故。则有八种分别相起。此名此相。皆唯妄想。离二我执。名为正智。二空所显。名为如如。则八识二无我入五法也。二别示摄入竟。
三结成摄入
是故大慧。此五法者。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觉圣智。诸地相续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疏曰。一切佛法。皆入五法。况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耶。例亦得云。一切佛法。皆入三性。皆入八识二无我也。初正明摄入竟。
二重释法义
复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唐云。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余。(唐云。依彼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异。)是说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唐云。心心所法。是名分别。)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始终无觉。于诸法无展转。离不实忘想。(唐云。彼名彼相。毕竟无有。但是妄心展转分别。如是观察。乃至觉灭。)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唐云。真实决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是如如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施设显示。(唐云。如其实相开示演说。)于彼随入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唐云。若能于此随顺悟解。离断离常。不生分别。入自证处。出于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唐云。普皆摄尽)是故大慧。当自方便学。亦教他人勿随于他。(唐云。汝应以自智善巧通达。亦劝他人令其通达。通达此已。心则决定。不随他转。)
疏曰。此中重释。意显三界所有种种境界。无非是相。依相所立。无非是名。设名显相心心所法。无非妄想。离此相名妄想思觉。则一切法无非如如。证此如如。即究竟根本智。开示演说此如如。即究竟后得智。随顺悟入即分证根本智及后得智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唐云。普摄于大乘)名相虚妄想。自性二种相。(唐云。名相及分别。二种自性摄。)正智及如如。是则为成相。
疏曰。一往且以名相摄分别性。妄想摄缘起性。正智如如摄成自性。则亦以八识摄分别及缘起性。二无我摄成自性也。若细料简。具如唯识论所明。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识无我门竟。
第三十六恒河沙门。(魏云。恒河沙品第十三)文分为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句。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云何世尊。为如说而受。为复更有余义。唯愿如来哀愍解说。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答莫如说受。二答更有余义。
今初
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唐云。三世诸佛。非如恒沙。何以故。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者。非喻所及。唯以少分为其喻耳)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长养恶见。生死无穷。(唐云。我以凡愚诸外道等。心恒执著常与无常。恶见增长。生死轮回)欲令厌离生死趣轮。精勤胜进故。为彼说言。诸佛易见。非如优昙鉢华。难得见故。息方便求。(唐云。令其厌离。发胜希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若言难遇如优昙华。彼便退怯。不勤精进。是故我说如恒河沙。)有时复观诸受化者。作如是言。佛难值遇。如优昙鉢华。优昙鉢华。无已见今见当见。如来者。世间悉见。(唐云。如来则有已现当见。)不以建立自通故。说言如来出世如优昙鉢华。(唐云。如是譬喻。非说自法。)大慧。自建立自通者过世间望。彼诸凡愚所不能信。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为譬。(唐云。自法者。内证圣智所行境界。世间无等。过诸譬喻。一切凡夫不能信受。大慧真实如来。超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于中而立譬喻。)
疏曰。约机。则有易见难见之不同。约理。则无多少数量之可论。为凡外难得见佛。恐其绝望而不求见。故云如恒河沙。令知欣厌。为受化常得见佛。恐其习见而不殷切。故云如优昙花。令知渴仰。然化身无数。旣非恒沙优昙可譬。法身平等。亦非恒沙优昙可譬也。
二答更有余义
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河沙。无有过咎。大慧。譬如恒沙。一切鱼鳖输收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供等正觉。自觉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唐云。如来圣智。如彼恒河。力通自在。以为其沙。)一切外道诸人兽等一切恼乱。如来不念而生妄想。如来寂然。无有念想。如来本愿。以三昧乐。安众生故无有恼乱。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
疏曰。初以无分别爱憎义。譬如恒河沙也。输收魔罗。此翻杀子鱼。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余愚夫作地烧想。而地不烧。以火因故。(魏云。以不离地而得更有四大火身故。唐云。火所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如恒沙不坏。
疏曰。二以法身性不坏义。譬如恒河沙也。因有地为所烧。乃有火为能烧。能所无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不坏也。大涅槃云。譬如猛火。不能烧薪。火出木尽。名为新灭。木之与地。同是坚相。同能出火。观相元妄。有烧不烧。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非地非火。亦地亦火。云何可说能所烧耶。
大慧。譬如恒沙。无有限量。如来光明。亦复如是。无有限量。为成熟众生故。普照一切诸佛大众。(唐云。大会。)
疏曰。三以光明无限量义。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别求异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无生死生灭。有因缘断故。(唐云。譬如恒沙。住沙自性。不更改变而作余物。如来亦尔。于世间中不生不灭。诸有生因。悉已断故。)
疏曰。四以断德无变易义。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增减不可得知。(唐云。取不知减。投不见增。)如是大慧。如来智慧成熟众生。不增不减。(唐云。以方便智成熟众生。无减无增。)非身法故。身法者。有坏。如来法身。非是身法。(唐云。如来法身。无有身故。以有身故。而有灭坏。法身无身。故无灭坏。)
疏曰。五以智身无增减义。譬如恒河沙也。
如压恒沙。油不可得。如是一切极苦众生逼迫如来。乃至众生未得涅槃。不舍法界自三昧愿乐。以大悲故。(唐云。譬如恒沙。虽苦压治。欲求酥油。终不可得。如来亦尔。虽为众生众苦所压。乃至蠢动未尽涅槃。欲令舍离于法界中深心愿乐。亦不可得。何以故。具足成就大悲心故。)
疏曰。六以大悲无厌舍义。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魏云。终不逆流。)如是大慧。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魏云。随顺涅槃而非逆流。唐云。莫不随顺涅槃之流)是故说言如恒河沙。如来不随诸去流转。(魏云。随顺流者。非是去义。唐云。如来说法。不随于趣)去是坏义故。(魏云。若佛如来有去义者。诸佛如来应无常灭。唐云。去是坏义)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不知故。云何说去。(魏云。世间本际。尚不可知。不可知者。我云何依而说去义。)大慧。去者断义。(唐云。趣义是断。)而愚夫不知。
疏曰。七以说法顺涅槃义。譬如恒河沙也。若逆涅槃。则有去坏。如沙离水是去坏义。旣顺不逆。安有去坏。以生死本际即涅槃本际。无可去。无可断故。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众生生死本际不可知者。云何解脱可知。(魏云。云何如来而得解脱。复令众生得于解脱。唐云。云何众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脱)佛告大慧。无始虚伪过恶妄想习气因灭。自心现知外义妄想身转。(唐云。了知外境自心所现。分别转依。)解脱不灭。(唐云。名为解脱。非坏灭也。)是故无边。非都无所有。(唐云。是故不得言无边际。)为彼妄想。作无边等异名。(唐云。无边际者。但是分别异名。)观察内外。离于妄想。无异众生。智及尔焰。一切诸法。悉皆寂静。(唐云。离分别心。无别众生。以智观察内外诸法。知与所知悉皆寂灭。)不识自心现妄想故。妄想生。若识则灭。(唐云。一切诸法。唯是自心分别所见。不了知故。分别心起。了心则灭。)
疏曰。此重释生死本际不可知之疑也。疑意谓不可知者。则无边际。旣无边际。安能越度而得解脱。佛答意者。由迷妄故。说无边际。若离妄想分别。则本无众生可得。证二转依。名为解脱。非以灭坏为生死边际也。但悟唯心。则生死本际即是涅槃本际。故恒顺涅槃流。而非去坏断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观察诸导师。犹如恒河沙。不坏亦不去。亦复不究竟。是则为平等。观察诸如来。犹如恒沙等。悉离一切过。随流而性常。是则佛正觉。
疏曰。不坏不去。颂第七义不究竟。颂第六义。谓终不先自取灭度也。平等者。叹其了达生死涅槃无二际也。悉离一切过。总颂初三五义。随流。重颂第七义。性常。颂第二第四义也。第三十六恒河沙门竟。
第三十七诸法刹那门。(魏云。刹那品第十四)文分为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辨刹那义。二辨六度相。初又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一切诸法刹那坏相。世尊。云何一切法刹那。(唐云。何等诸法。名有刹那。)
疏曰。一切诸法。设皆刹那必坏。则出世无为涅槃。为有刹那。为无刹那。故问之也。
二答二。初总标一切法。二别示坏不坏。
今初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谓善。不善。无记。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受。不受。
疏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法。通于有漏无漏。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法。唯是有漏。于善不善无可记别。名无记法。又分为二。若染污昏昧。能障圣道。名有覆无记。若清净无垢。不障圣道。名无覆无记。此二亦唯有漏也。色心诸法。有生住异灭四相可得。名有为法。虚空择灭非择灭等。无生住异灭四相可得。名无为法。三界因果。名世间法。四圣法界若因若果。名出世法。损恼自他。名有罪法。不损自他。名无罪法。招感生死。名有漏法。不招生死。名无漏法。有能有所。名有受法。达无能所。名无受法。此中有为有漏有受诸法。则有刹那。若无为无漏。及有为无漏。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则非刹那性也。
二别示坏不坏
大慧。略说心意意识及习气。是五受阴因。是心意意识习气长养。凡愚善不善妄想。(唐云。举要言之五取蕴法。以心意意识习气为因。而得增长。凡愚于此而生分别。谓善不善。)大慧。修三昧乐。三昧正受现法乐住。名为贤圣善无漏。(唐云。圣人现证三昧乐住。是则名为善无漏法。)
疏曰。五阴色心。皆由八识熏习增长。是有为法。故有善不善等分别。皆属有漏。若圣人所证出世三昧。是善无漏。非刹那也。
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大慧。五识身者。心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坏相续流注。(唐云。善不善相。展转差别。相续不断。)不坏身生亦生亦灭。(唐云。无异体生。生已即灭。)不觉自心现。次第灭。余识生。(唐云。不了于境自心所现。次第灭时。别识生起。)形相差别摄受。意识五识俱相应生。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唐云。意识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刹那不住。我说此等名刹那法。)
疏曰。第八虽是无覆无记。而能徧受善不善熏。又为善不善法之根本依。第七虽是有覆无记。而为善不善法之染污依。第六通于三性。而为善不善法之分别依。第八第七.无不起时。前五若起。必与第六同起。助成第六善不善业。故云善不善者。谓八识也。五识或时造善。或造不善。初无一定。故有展转变坏差别。从生至生。从劫至劫。初无停止。故云相续流注不断。此前五识。若约俗谛不坏相说。各有内二分体。转成外二分用。初无有异。此识体用。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故云亦生亦灭。不知色等五尘。即是识体所现相分。乃以见分而取著之。故虽无间即灭。灭已还生。或眼识才灭。耳识随生等。或前念眼识才灭。后念眼识随生等。皆所谓次第灭余识生也。同时意识。必与五识共俱。乃于五尘形相差别妄生摄受。而能摄之见分。与所摄之相分。无非刹那不住之相。是故名刹那也。
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唐云。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刹那法。)无漏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著刹那论故。(唐云。此非凡愚刹那论者之所能知。)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唐云。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刹那。非刹那故。)以断见坏无为法(唐云。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
疏曰。藏识海常住。何以识藏名刹那耶。以受有漏习气熏故。所以举体成生灭也。若以无漏智熏。令成出世无漏习气。证二空所显真如无为法性。则当体即是不生不灭。岂凡愚所能觉哉。
大慧。七识不流转。(唐云。五识身非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大慧。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唐云。有生灭)四住地无明住地所醉。(唐云。四种习气之所迷覆。)凡愚不觉。刹那见妄想熏心(唐云。而诸凡愚分别熏心。不能了知。起刹那见。)
疏曰。此重释刹那者名识藏之由也。夫藏识常住。前七生灭。则应以前七名刹那。藏识名非刹那。何谓刹那者名识藏耶。以前七现行从种子生。生已即灭。无暂时住。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流转。旣非流转。则苦乐亦念念灭。故不能生觉受。旣不受世间苦乐。故非出世涅槃之因。此显前七无体性故。犹如波浪以水为体。别无自体可得故也。如来藏者。举体为总报主。故虽但与舍受相应。而由彼故。方受苦乐。又能受熏特种令不失故。故与因俱。又藏识所持诸法种子恒转如瀑流故。故若生若灭。非断亦非常也。凡夫。则四住及无明所醉。愚法声闻。则无明住地所醉。不能了知生灭无性。故有分段生死刹那。及变易生死刹那。其实皆妄想耳。
复次大慧。如金。金刚。佛舍利。得奇特性。终不损坏。大慧若得无间(唐云。若得证法。)有刹那者。圣应非圣。而圣未曾不圣。如金。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减。云何凡愚。不善于我隐覆之说。(唐云。不解于我秘密之说。)于内外一切法。作刹那想。
疏曰。此借世间现见不坏之法。以譬出世无漏法体非刹那也。得无间者。以无间三昧断惑。亲证真如。无有能证所证之二相也。初辨刹那义竟。
二辨六度相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六波罗密满足。得成正觉。何等为六(唐云。何者为六。云何满足。)
疏曰。成正觉已。证得如金刚等非刹那性。而必由于六度满足。六度秖是福慧二严。乃约修德言之。所谓有为无漏法也。为是刹那。为非刹那。若是刹那。云何因之而成正觉。若非刹那。云何有六。云何分别满足与不满足。问意所关在此。不可不知也。
二答二。初标。二释。
今初
佛告大慧。波罗密有三种分别。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疏曰。世间六度。有为有漏。是刹那法。出世六度。有为无漏望世间非刹那。望上上是刹那。以但度分段。不度变易故也。出世间上上六度。亦可名有为无漏。亦可名无为无漏。全性起修。可称有为。全修在性。可称无为。真非刹那法也。
二释
大慧。世间波罗密者。我我所摄受计著。摄受二边。为种种受生处。乐色声香味触故。满足檀波罗密。戒忍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唐云。谓诸凡愚。著我我所。执取二边。求诸有身。贪色等境。如是修行檀波罗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成就神通。生于梵世。)
疏曰。波罗密。此翻度无极。亦翻到彼岸。凡愚妄计梵世等未来殊胜果报为彼岸。故修施等六法为能度能到也。
大慧。出世间波罗密者。声闻缘觉堕摄受涅槃故。行六波罗密。乐自已涅槃乐。(唐云。执著涅槃。希求自乐。如是修习诸波罗密。)
疏曰。二乘妄计偏真为彼岸。故修六度为能到也。
出世间上上波罗密者。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诸趣摄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计著(唐云。谓菩萨于自心二法。了知唯是分别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为安乐一切众生故。生檀波罗密。起上上方便。(唐云。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常修行檀波罗密。)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罗密。(唐云。于诸境界不起分别。是则修行尸波罗密。)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摄所摄。是羼提波罗密。(唐云。即于不起分别之时。忍知能取所取自性。是则名为羼提波罗密)初中后夜精勤方便。随顺修行方便。妄想不生。(唐云。随顺实解。不生分别。)是毗棃耶波罗密。妄想悉灭。不堕声闻涅槃摄受。(唐云。不生分别。不起外道涅槃之见。)是禅波罗密。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唐云。以智观察。心无分别。不堕二边。转净所依而不坏灭。获于圣智内证境界。)是般若波罗密。
疏曰。不生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此超凡夫见也。为安乐一切众生。此超二乘见也。起上上方便。于一布施门中。顿圆六度。于戒忍等。应知亦然。一度一切度。一切度一度。称性起修。修全在性。此超权菩萨见也。所以名为满足。所以非刹那也。诸法刹那门中。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空无常刹那。愚夫妄想作。(唐云。愚分别有为。空无常刹那。)如河灯种子。而作刹那想。(唐云。分别刹那义。如河灯种子。)刹那息烦乱。寂静离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唐云。一切法不生。寂静无所作。诸事性皆离。是我刹那义。)物生则有灭。(唐云。生无间即灭)不为愚者说。无间相续性。妄想之所熏。(唐云。诸趣分别起)无明为其因。心则从彼生。乃至色未生。中间有何分。(唐云。未能了色来。中间何所住)相续次第灭。余心随彼生。(唐云。无间相续灭。而有别心起。)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以从彼生故。不如实因生。(唐云。若缘彼心起。其因则虚妄。)云何无所成。而知刹那坏(唐云。因妄体不成。云何刹那灭。)
疏曰。此颂迷如来藏而有刹那。刹那本无性也。谓由愚夫妄想分别诸有为法。其体本空。本自无常。故名刹那。如河之流。如灯之焰。如种子之生芽。念念转变。遂于其中作刹那想。若知刹那寂静不生。则一切法咸皆性离。故我所以说刹那者。正显生即无生义耳。夫一切物。初生即灭。无暂时住。愚夫不知。妄见无间相续。乃诸趣分别所熏。皆有无明不了为因。更无他因。无明取著色境。假说心生。未有色时。心何所有。色之与心念念灭时。念念续生。倘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耶。若缘彼色而生于心。则其因虚妄不实。其体不成。旣无有成。云何有坏。故知刹那无性。但是愚妄想也。
修行者正受。金刚佛舍利。光音天宫殿。世间不坏事。住于正法得。如来智具足。比丘得平等。云何见刹那。(唐云。如来圆满智。及比丘证得。诸法性常住。云何见刹那。)
疏曰。此颂无漏习气非刹那也。光音宫殿。火灾不到。故云不坏。然水灾风灾。皆能坏之。今特借世事为片喻耳。金刚亦然。如来所证。指法空真如。比丘所得。指我空真如。真如云何见刹那耶。
犍闼婆幻等。色无有刹那。(唐云。干城幻等色。何故非刹那。)于不实色等。视之若真实。(魏云。无四大见色。四大何所为。唐云。大种无实性。云何说能造。)
疏曰。此总显诸法无性。刹那即非刹那也。谓如干城幻色。旣已生灭。即非生灭。则一切四大造色。亦皆生灭即非生灭矣。何故独视若真实耶。第三十七诸法刹那门竟。
第三十八释众疑门。(魏云。化品第十五。唐云。变化品第七。)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唐云。如来何故授阿罗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切众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唐云。何故复说无般涅槃法众生得成佛道。)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无所答。(唐云。又何故说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唐云。又言如来常在于定。无觉无观。)化佛化作佛事。(唐云。又言佛事皆是化作。)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唐云。又言诸识刹那变坏。)金刚力士常随侍衞。(唐云。又言金刚神常随侍衞)何不施设本际。(唐云。又言前际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现魔魔业。(唐云。又现有魔及以魔业。)恶业果报。旃遮摩纳。孙陀利女。空鉢而出。恶业障现。云何如来得一切种智。而不离诸过。(唐云。又有余报。谓旃遮婆罗门女。孙陀利外道女。及空鉢而还等事。世尊旣有如是业障。云何得成一切种智。旣已成于一切种智。云何不离如是诸过。)
疏曰。凡有十疑。或即此经所说。或是他经所说。但按唐译读之。段落自分明也。魔者。佛坐道场时。魔军来扰也。魔业者。佛在王宫时。具受五欲乐十年也。旃遮摩纳。即婆罗门女。木鱼系腹。谤佛与之交通。孙陀利女。即外道杀女埋佛住处。谤佛杀其女也。空鉢而出。是刹棃那村事。等者等取金枪。马麦。头痛背痛诸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为无余涅槃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唐云。我为无余涅槃界故。密劝令彼修菩萨行。)此及余世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大乘。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唐云。又变化佛与化声闻而授记莂。非法性佛。授声闻记。是秘密说。)大慧。因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大慧智障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七识灭。(唐云。见人无我。意识舍离。是时初断。)法障解脱。识藏习灭。究竟清净。(唐云。藏识习灭。法障解脱。方得永净。)
疏曰。此答第一记阿罗汉得成菩提之疑也。未经法华开显。但是二酥密记。故云是秘密说。化佛授彼化声闻记。令实行声闻回心向大。以实行声闻未能见法佛故。若至法华会上。三根机熟。则授记即法佛矣。次辨断烦恼障。二乘与菩萨同。未断智障。与菩萨异。要断智障。方实成佛。即兼释第二无性成佛之疑也。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无尽本愿故。(唐云。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语。非异前佛。后更有说。先具如是诸文字故。)
疏曰。此答第三不说一字之疑也。
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虑无察。(唐云。如来正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法)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疏曰。此答第四常定。第五化佛之疑也。
大慧。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离。不复轮转。(唐云。意及意识眼识等七习气为因。是刹那性。离无漏善。非流转法。)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唐云。如来藏者。生死流转及是涅槃。苦乐之因凡愚不知。妄著于空。)
疏曰。此答第六刹那之疑也。七识无体。全以如来藏性为体。举体随缘。故说刹那。了达随缘不变。则为善无漏品。此如来藏。不惟凡夫不觉。即二乘空乱意慧。亦所不觉也。二乘以生空慧。但见于空。犹有变易生死真常流注。所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故名为乱意也。
大慧。金刚力士所随护者。是化佛耳。非真如来大慧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根量悉灭。(唐云。二乘外道所不能知。)得现法乐住无间法智忍故。(唐云。住现法乐。成就智忍)非金刚力士所护。
疏曰。此答第七常随侍卫之疑也。
一切化佛。不从业生。化佛者。非佛。不离佛。(唐云。非即是佛。亦非非佛。)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唐云。譬如陶师。众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尔。众相具足而演说法。)非自通处说自觉境界。
疏曰。此超答第九现魔魔业。及恶业果报之疑也。
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唐云。见六识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唐云。自心分别是其本际。故不可得。)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唐云。离此分别即得解脱。)
疏曰。此追答第八施设本际之疑也。见六识灭。则悞认无想天以为涅槃。见第七中一分我执伏断。则悞认灭尽定。及二乘涅槃以为究竟。而不知其毕竟还起。非断灭也。闻有第八藏识。则起常见。而不知其受熏持种。恒转如流。望前名果。望后名因。似常似一。非一非常也。妄想无性。安有本际。达其无性。则得解脱。故云。前际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
疏曰。此结答第十不离诸过之疑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三乘亦非乘。如来不磨灭。(唐云。无有佛涅槃。)一切佛所记。说离诸过恶。为诸无间智。(唐云。成就究竟智)及无余涅槃。诱进诸下劣。是故隐覆说。(唐云。依此密意说)诸佛所起智。即分别说道。(唐云。演说如是道)诸乘非为乘。彼则非涅槃。(唐云。唯此更非余。故彼无涅槃。)欲色有及见。说是四住地。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唐云。藏意亦在中)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唐云。见意眼识等。无常故说断。)或作涅槃见。而为说常住。(唐云。迷意识起常。邪智谓涅槃。)
疏曰。此偈但颂第一第八两意。而余疑可并释也。初三偈。颂第一意。后二偈。颂第八意。识宅者第八识为前七窟宅也。意所住者。第七识为第六亲依也。前七念念生灭。说为无常。纵令暂灭。仍非涅槃。以藏识中流注。种子未永断故。转舍。藏识成圆镜智。则证本住法不说一字。心常在定。非刹那法。不假侍卫能作种种化事。永离诸过乃至诱彼三乘阐提毕竟亦当同证入矣。第三十八释众疑门竟。
第三十九断食肉门。(魏云。遮食肉品第十六。唐云。断食肉品第八。)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彼诸菩萨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与葱。饮食为云何。(唐云。为食为不可。)惟愿无上尊。哀愍为演说。愚夫所贪著。臭秽无名称。虎狼所甘嗜。云何而可食。食者生诸过。不食为福善。惟愿为我说。食不食罪福。大慧菩萨说偈问巳。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等说食不食肉功德过恶。我及诸菩萨于现。在未来。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令彼众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于住地清净明了。疾得究竟。无上菩提。声闻缘觉自地止息已。亦得速成无上菩提。恶邪论法诸外道辈。邪见断常颠倒计著。尚有遮法。不听食肉。况复如来。世间救护。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疏曰。食肉无慈。世间轻贱。非修道者所宜。若断食肉。自他安隐。长养慈悲。又为楞伽山。乃夜叉所居。虽闻正法。未断食肉。若不断肉。不入正修行路。故特申请问。以为真操实践要门。犹大佛顶经修行三渐次之义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一)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二)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及谭婆等。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四)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五)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六)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七)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唐云。见其形色。则已生于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众生。犹如已身。云何见之而作食想。)不应食肉。(八)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九)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十)多恶梦故。不应食肉。(十一)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十二)令饮食无节故。不应食肉。(十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十四)我尝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十五)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疏曰。旃陀罗。此翻屠者。谭婆。此翻猎师。余食尚作子肉药想。不许贪嗜。况众生肉而许食耶。余可知。
复次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陀婆。(唐云。名师子生)食种种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谋反。断其俸禄。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故。不应食肉。
疏曰。此更引昔覆辙以为殷鉴也。
复次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杀生者。若以财物。若以鈎网。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食肉。
疏曰。虽不自杀。亦不教杀。但令以钱买现成肉。彼人为钱。方乃卖肉。是仍买者使之杀也。设无人买。彼将安卖。故买现成肉者。仍是教求想所致耳。
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经。一切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
疏曰。有时遮五种者。谓见杀。闻杀。疑杀。非自死。非鸟残。皆不得食也。或制十种者。谓人。蛇。象。马。龙。狐。猪。狗。狮子。狝猴。十不净肉。不得食也。此皆不得已之权渐法门。故于今经一切悉断。方为实义也。
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尚无所食。况食鱼肉。(唐云。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唯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是故不听令食子肉。
疏曰。得法喜禅悦食者。尚不资于段食。何况食血肉秽味耶。大悲前行。犹言大悲为首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曾悉为亲属。鄙秽不净杂。不净所生长。闻气悉恐怖。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
疏曰。因制食肉。并制五辛及酒也。五辛者。一葱。二韭。三蒜。等取四薤。五兴渠也。(薤。亦名荞子。江右等处多有之。丛席妄言可用。大悞大悞。兴渠。此方所无)放者。放恣。逸者。越逸。饮种种酒。能令心志放恣。越逸礼法也。又观心释者。一念放逸。即名饮三毒酒。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牀。以彼诸细虫。于中极恐布。
疏曰。西土麻油。先淹令出虫。然后压之。故不可食。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诸觉。(唐云。邪觉。)从觉生贪欲。是故不应食。由食生贪欲。贪令心迷醉。迷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
疏曰。此显饮食为生死增上胜缘。故不宜贪嗜也。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
疏曰。人知杀者之恶。而不知买者之恶也。我若不买。彼何用杀。虽云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已杀。实则因我买肉。有以教之想之求之。岂无因而有哉。
彼诸修行者。由是悉远离。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诃责。展转更相食。死堕虎狼类。臭秽可厌恶。所生常愚痴。多生旃陀罗。猎师谭婆种。或生陀夷尼。及诸食肉性。罗刹猫狸等。徧于是中生。
疏曰。此显食肉之恶报也。陀夷尼。魏作罗刹女。
缚象与大云。央掘利魔罗。及此楞伽经。我悉制断肉。
疏曰。缚象。二译皆作象腋。亦经名也。大云经。央掘经。大涅槃经。及此经中。悉断食肉。更无权听之说。
诸佛及菩萨。声闻所诃责。食已无惭愧。生生常痴冥。先说见闻疑。已断一切肉。妄想不觉知。故生食肉处。(唐云。以其恶习故。愚者妄分别。)
疏曰。初制三种净肉。即已断一切肉。以除见闻疑外。更无不杀之肉可得故也。而妄想分别。谓果有净肉可食。何其愚哉。
如彼贪欲过。障碍圣解脱。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疏曰。一切众生。皆依淫欲受生。皆依饮食存活。故贪欲及酒肉等。皆能障圣道解脱也。若谓净肉可食。乃未世愚痴说耳。岂佛教所听耶。
食如服药想。亦如食子肉。(唐云。净食尚如药。犹如子肉想。)知足生厌离。修行行乞食。安住慈心者。我说常厌离。虎狼诸恶兽。恒可同游止。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唐云。若于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贤圣中。丰财具智慧。)
疏曰。此结显食之过患。不食之功德也。婆罗门。亦云梵志。佛尝自云。我真沙门。真婆罗门。故生梵志种。即是生佛种也。智慧。即般若德。豪贵丰财。即解脱德。佛种。即法身德。能不食肉。则圆证三德秘藏功德为何如哉。上来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宋译不传陀罗尼品。(魏云。第十七。唐云。第九。)总品第十八(魏)偈颂品第十(唐)
疏曰。陀罗尼品。是咒护流通。总偈颂品。是重说前义流通也。按二经中。皆有赞叹极乐。及授记龙树之文。今且依唐译录出。
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大慧汝应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疏曰。龙树为禅宗台宗之祖。佛已先授往生记矣。净土法门。一切佛祖之所归极。至圆至顿。即凡心而见佛心。舍此岂别有向上事哉。愿有智者。深信坚愿。以导万行。同觐阿弥陀佛。满菩提愿。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
阁笔后序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易三地而稿始脱。嗟嗟。梵网佛顶。唯识法华。占察。毗尼诸述。何其顺且易。楞伽一疏。何其逆且难也。得无自觉圣智法门。正破末世流弊。有以激波旬之怒耶。然波旬能俾予席不暇暖。而不能挠予襟期。亦不能阻予笔阵。则予必当化彼波旬。同成佛道。维摩所谓邪魔外道。皆吾侍者。岂不信哉。予愧为虚名所误。犯达磨明道而不行道之记。然犹愈于说道而不明道也。贤达苟能因语入义。如灯照色。庶不负予损己利人之苦心耳。今而后。仗三宝力。更成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及圆觉。维摩。起信诸疏。圆满莲花因行。则此生无遗憾矣。蕅益旭识于蕅花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
温州头陀寺谛闲法师经募功德芳名列右
四明长溪寺省三大师 施洋陆拾元
温州妙智寺能明和尚 施洋贰拾元
信士胡景魁 王立根 王庆秀 王守宽 吴新辇 吴新超 李正常 李正钱 李寿发 严庆喜 李安明 李余金 刘荇洲 戴松木 顾承章 夷慧心 夷悟西 夷善正 胡李氏 俞守礼(裘氏) 潘氏显清 郑氏清修 周氏善清 戎氏从镜 王氏从胜 (裘张)氏善福 刘氏从戒 王氏从坚 (李邱)氏福本 邹氏从莲 于氏裕英 李氏有福 徐氏修成 (张李)氏善缘 (张郑)氏妙净 石氏愿莲 沈氏随庆 金氏福寿 张氏从舟 (陈徐)氏莲定 (周陈)氏源静 刘氏祖龄 (刘何)氏光春 (林周)氏善法 (赵徐)氏妙修 余郑氏 叶黄氏 黄朱氏 以上均各施洋壹元
(大清宣统元年佛历二千九百三十六)年岁次屠维作噩十月
常州天宁寺清镕谨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1/16 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