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集类>> 杜诗详注>> 正文

杜甫全集卷之六

    杜甫全集卷之六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唐会要》:“宣政殿,在含元殿后,即正衙殿也。”《唐六典》:“在宣政门内,殿东有东门上阁门。殿西有西上阁门。东上阁门,门下省在焉。西上阁门,中书省在焉”。公时为左拾遗,属门下,故出左掖。《汉书注》:“掖门在两旁,若人之臂掖。”
    天门日射黄金牓①,春殿晴曛赤羽旗②。宫草霏霏承委佩③,炉烟细细驻游丝④。云近蓬莱常五色⑤,雪残鳷鹊亦多时⑥。侍臣缓步归青琐⑦,退食从容出每迟⑧。
    (上四咏宣政殿,景之自外而内者。下四退朝出掖,时之自早而晚也。日光射牓,在殿外。晴气薰旗,在殿前。草承委佩,在殿下。烟驻游丝,在殿中。云气雪残,此又遥瞻殿上者,亦见在朝之久。归青琐,退朝回院也。出每迟,出掖还邸也。【顾注】日射膀,则金益黄。晴曛旗,则羽更赤。身俯则佩下委,故草相承。无风则烟不动,故如丝驻。此诗后半失粘。)
    ①【卢注】天门,天子之门,《楚辞》:“广开兮天门。”《神异经》:“西方有宫,白石为墙,门以金牓而银镂,题曰天地少女之宫。”梁元帝诗:“金牓烛神光。”【邵注】“牓,门扁也。”
    ②隋炀帝《江南曲》:“春殿晚,仙艳奉杯盘。”《家语》:子路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陆机诗:“羽旗栖琼銮。”【旧注】“旗画赤羽鸟,所谓朱雀也。”
    ③《西京赋》:“芳草甘木。”《楚辞》:“芳霏霏兮满堂。”《记》:“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④萧放诗:“金凤起炉烟。”晋羊球《登西楼赋》:“画栋浮细细之轻云。”沈约诗:“游丝映空转。”
    ⑤《唐会要》:“贞观间营永安宫,后改为蓬莱宫。咸亨初,改为含元殿,又改为大明宫。”《董仲舒传》:“云五色而为庆。”
    ⑥杜诗用残字,多作余字解。《上林赋》:“过鳷鹊,望露寒。”注:“皆观名,在云阳甘泉宫外。”
    ⑦曹植诗:“侍臣省文奏。”《列子》:“缟衣乘轩,缓步阔视。”青琐,谓省门。
    ⑧《诗》:“自公退食。”《天台赋》:“任缓步之从容。”
    紫宸殿退朝口号
    《唐六典》:紫宸殿,即内朝正殿也。《雍录》:含元之北为宣政,宣政之北为紫宸。杨慎曰:唐之朝制,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杜诗所谓“春旗簇仗齐”是也。紫宸,便殿也,谓之阁,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谓之入阁,杜诗所谓“还家初散紫宸朝”是也。欧阳公去唐不远,入阁之制已未明,问于刘贡父而后知之。然其大略,不过如此。【钱笺】《五代史李琪传》:唐故事,天子日御前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御便殿见群臣,曰入阁。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阁。其不御前殿而御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阁门而入,百官候朝于衙者,因随之以入见,故谓之入阁。【顾注】口号,言随口号吟。
    户外昭容紫袖垂①,双瞻御座引朝仪②。香飘合殿春风转③,花覆千官淑景移④。昼漏稀闻高阁报⑤,天颜有喜近臣知⑥。宫中每出归东省⑦,会送夔龙集凤池⑧。
    (【张綖注】此内殿也,故所咏皆宫中之景。上六咏紫宸;末二言退朝。【顾注】袖垂为伛偻,双瞻为分行,瞻御座为内向,引朝仪为却行。此写昭容导驾之制甚详。【吴论】香随风转,言殿字之宽。花下影移,言奏对之久。禁庭深邃,故昼漏罕闻,待高阁之报。单复谓昼漏在退朝后者,非是。谏官侍班,故天颜有喜,而近臣先知。张性谓拾遗不见天颜者,非是。《雍录》: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至中宗时,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徒政事堂于中书省,则常在右省也。公为拾遗时,政事堂已在中书,其自宫中退朝而归东省者,以本省言也。会送夔龙于凤池者,又自东省而集干西省,就政事堂见宰相也。【綖注】夔、龙,舜二臣名。龙在纳言,实中书之始。晋人以中书比天上凤凰,故唐人遂用凤池称中书省。)
    ①《庄子》:“户外之屦满矣。”唐制:昭容正二品,系九嫔。《西阳杂俎》:“今阁门有宫人垂帛引百僚,或云自则天,或言因后魏。据《开元礼疏》曰:晋康献褚后临朝不坐,则宫人传百僚拜。周隋相沿,国家因之不改。”《唐会要》:“天祐二年,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富人不得擅出内,盖昭宗时始罢也。”
    ②《汉书》:冯婕好曰:“妾恐熊至御座。”《周礼地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辩其贵贱之等。”《史记》:“叔孙通起朝仪。”
    ③庚肩吾诗:“合殿生光彩。”萧子云诗:“春风荡罗帐。”
    ④《荀子》:“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谢朓赋:“嗟斯灵之淑景。”
    ⑤【顾注】古刻漏,昼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长安志》:“含元殿,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黄生注】高阁在禁中,宫女司漏,递相传报。《秋兴赋》:“高阁连云。”
    ⑥采葛妇歌:“群臣拜舞天颜舒。”《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唐制:谏官随宰相而入,得近御前,公为拾遗,故称近臣。《国语》:“近臣尽规。”
    ⑦《国策》:“宫中虚无人。”
    ⑧上官仪表:“接武夔龙,夔羽鵷鹭。”范彦龙诗:“遥望凤凰池。”
    王嗣奭曰:宣政殿,在含元殿北,乃前殿也。紫宸殿为日御,古之燕朝也。故二诗所咏,气象大小,庄媟稍异。
    黄生曰:此诗首尾并具典故,疑惜此二事托讽也。宫人引驾,虽属旧制,然大廷临御,万国观瞻,岂容此辈接迹。而时主因循不改,于朝仪为已亵矣。至如宰相虽尊,实与群臣比肩而事主,退朝会送,此何礼手。此诗所以志讽,人但取其浓丽工整,不知具文见意,《春秋》之法在焉。徒云诗史,浅之乎窥公矣。
    春宿左省
    【鹤注】公为左拾遗,属门下省,在东,故曰左省,亦曰左掖。
    花隐掖垣暮①,啾啾栖鸟过②。星临万户动③,月傍九霄多④。不寝听金钥⑤,因风想玉珂⑥。明朝有封事⑦,数问夜如何⑧。
    (上四宿省之景,下四宿省之情。花隐、鸟栖,日已暮矣。星临、月近,夜而宿矣。听钥、想珂,宿而起矣。问夜未央,起而待旦矣。自暮至夜,自夜至朝,叙述详明,而忠勤为国之意,即在其中。《杜臆》:有风则铃锋皆鸣,故因而想及玉珂,在省中不得闻珂声也。)
    ①刘桢诗:“隔此西掖垣。”掖垣,禁墙也。
    ②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何逊诗:“日夕栖鸟喧。”
    ③【生注】“春星带草堂”,在月落之后。“星临万户动”,在月出之前。《汉书》:武帝起建章宫,有千门万户。
    ④庾阐诗:“翔虬凌九霄。”以九霄对万户,指九重之地言。【访注】比廊庙之上。
    ⑤【生注】本言不寐,用寝字方响。《黄庭经》:“玉匙金钥常坚完。”
    ⑥杨方诗:“因风吐徽音。”张华诗:“乘马鸣玉珂。”梦弼曰:《本草》:珂,贝类,可为马饰。是也。蔡又引《旧书舆服志》:五品以上,有珂伞。凡车之制,三品以上,珂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三子;六品以下,去幰及珂。师氏因以为导者所鸣之珂,其说不同。阮籍诗:“置此明朝事。”
    ⑦《光武纪》:“诏百僚俱上封事,无有隐讳。”《汉仪》:“密奏,皂囊封版,故曰封事。”《唐书》:“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则上封事。”《晋傅玄传》:“每有奏劾。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⑧阴铿诗:“愁人数问更。”《诗》:“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锵锵。”此诗下半截,全用其意。
    赵汸曰:唐人五言,工在一字,谓之句眼。如此二诗,三四动字、多字,五六湿字、低字之类,乃眼之在句底者。《何将军山林》诗:“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低与暗乃眼之在第三字者。“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抛与卧乃眼之在第二字者。“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皆一句中具二字眼,剩、破、残、开、垂、折、绽、肥是也。山谷云:拾遗句中有眼,篇篇有之。推此可见。
    杨仲弘曰: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如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炼中间一字。“地诉江帆隐,天清木叶闻”,炼末后一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炼第二字。非炼归、入字,则是学堂对耦矣。又如“瞑色赴春愁,无人觉来往”,非炼觉、赴字,便是俗诗,有何意味耶?
    胡应麟曰:杜诗五律,结句之妙者,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语皆矫健振劲,绝非铮铮细响也。
    晚出左掖
    公朝宁诸诗,皆乾元元年春作,后并同。
    昼刻传呼浅①,春旗簇仗齐②。退朝花底散③,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④,骑马欲鸡栖⑤。
    (首二朝班之景,三四退朝归院,五六院中之景,七八出院归舍。昼刻记日,春旗记时,中四皆言春景。唐时殿廷,多植花柳,故初退朝班,从花底而分散,各归院舍,至柳边而遮迷。楼在城上,故雪融而湿。殿高逼云,故去殿若低。及焚草而出,时值鸡栖,见日已晚矣。钟惺云:避人句,是大臣之体。数问句,是谏臣之心。《杜臆》:杜诗妙在气象,此于退食时,能写出委蛇气象。)
    ①陆倕《新刻漏铭》:“卫宏载传呼之节。”《五经折疑》曰:“春秋分,昼夜各五十刻。”诛曰:《刻漏铭注》:卫宏著《汉仪》,使夜漏起,宫卫传呼以为备。赵曰:传呼浅,谓传呼在昼不若夜之远也。
    ②庚信赋:“杨柳共春旗一色。”
    ③《雍录》:“宣政殿下有东西两省,别有中书门下外省,又在承天门外。两省官亦分左右,各为廨舍。”杜诗曰散、曰归,东西分班而出,各归其廨也。《文昌杂录》:“唐殿庭多种花柳,本朝唯树槐楸。”
    ④刘须溪曰:焚谏草,不欲人知也。避人而焚,并掩其迹矣。《晋羊祜传》:“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
    ⑤《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故用鸡栖以点晚出。顾炎武引后汉朱震为州从事,三府语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言车小也。此说本于吴若注,《钱笺》已驳其非是。
    《陈辅之诗话》:“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此“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之意。“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即所谓“嘉谋嘉猷,入告尔后,于外曰:斯谋所猷,惟我后之德”也。
    黄生曰:二诗皆于结语见身分,若泛叙朝省,虽工亦何益哉。
    题省中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①,洞门对霤常阴阴②。落花游丝白日静③,鸣鸠乳燕青春深④。腐儒衰晚谬通籍⑤,退食迟回违寸心⑥。衮职曾无一字补⑦,许身愧比双南金⑧。
    (上四省中之景,下乃自述其怀。【顾注】垣覆梧桐,门皆对雷,宜其气象阴森。【张綖注】白日静,慨素餐也。青春深,惜时迈也。二句景中有情,故下接云“谬通籍”、“违寸心”。公年四十六始拜拾遗,时已晚矣,乃迟回一官,未尽言责,徒违素心耳。职无补而身有愧,乃题于院壁以自警。)
    ①【蔡梦弼注】掖乃省中左右掖。垣、埤皆墙也,高曰坦,低曰埤。【旧注】垣之竹、埤之梧,皆长十丈。无此句法。或引《南越志》:“宋昌县有棘竹长十丈。”于长安何涉?【顾注】公《送贾阁老》诗“四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则知十寻止言梧,非言竹矣。泽州陈冢宰廷敬曰:埤字解者各异,今更有说埤与卑同,此言竹卑梧高也。《晋语》:“松柏不生埤。”《荀子》:“埤污庸俗。”《汉书刘向传》:“增埤为高。”《五行志》:“寒埤拥下。”《子虚赋》:“其埤湿则生藏莫兼葭。”《射雉赋》:“如■如轩,不高不埤。”皆可互证。【张綖注】竹埤谓掖垣之上,以竹编为储胥,若城埤然。朱注引王褒《山家》诗“众林积为籁,围竹茂成埤”,此是竹埤二字所本。当从此说。东方朔《谏起上林苑疏》谓其地有桑麻竹箭之饶,则长安旧有竹矣。
    ②杜定功曰:对霤作对雪,此传写之误耳。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是诗有落花游丝、鸣鸠乳燕,此时不宜有雪。《礼记注》:堂前有承霤。《说文》:“霤,屋水流也。”伪苏注引山谷云:唐省中青壁画雪。此不足信。《汉董贤传》:“重殿洞门。”注:“洞门,谓门门相当。”谢朓诗:“紫殿肃阴阴。”
    ③梁简文帝诗:“落花随燕入,游丝带蝶惊。”《楚辞》:“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④《夏小正》:“季春之月,鸣鸠拂其羽。”鲍照诗:“乳燕逐草虫。”
    ⑤《史记》:高帝曰:“为天下安用腐儒。”注:“腐者,败坏无堪任也。”《汉书》:“诏令从官给事宫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然后乃得入也。”孟康曰:“通籍,谓禁门之中,皆有名籍,不禁出入。”
    ⑥《后汉东海王传》:“光武迟回者数岁。”谢朓诗:“孰为劳寸心。”
    ⑦《诗》:“衮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范宁《穀梁传序》:“一字之褒。”
    ⑧《史记):聂政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
    唐汝询曰:君不能纳谏臣,无以效忠,虽抱南金亦无所用。张载《拟四愁》诗:“美人赠我绿绮琴,何以报之双南金。”【生注】本诗序:“衡以天下渐敝,郁郁不得志,思以道德报君,而惧阻谗邪。”结语暗包序意。《韩非子》:“荆南丽水中生金。”
    杜公夔州七律有间用拗体者,王右仲谓皆失意遣怀之作,今观《题壁》一章,亦用此体,在将去谏院之前,知王说良是。王世懋云:七律之有物体,即诗中之变《风》变《雅》也。说正相合。
    叶梦得《石林诗话》: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浅深以是为序。予尝戏为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如“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当为函盖乾坤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当为随波逐浪句。“百年地僻柴远,五月江深草阁寒”,当为截断众流句。若有解此,当与同参。
    送贾阁老出汝州
    据此诗,贾出汝州在乾元元年之春。考《肃宗本纪》:九节度师溃,刺史贾至奔于襄邓,在次年三月,与此诗前后相合。本传以为出蒲州,史氏误书耳。《旧唐书》;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唐志》:汝州临汝郡,属河南道,本伊州,贞观八年更名。汝州,今属河南南阳府。
    西掖梧桐树①,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②,去住损春心③。宫殿青门隔④,云山紫逻深⑤。人生五马贵⑥,莫受二毛侵⑦。
    (上四贾出汝州,下言别后交情。掖梧空留,贾已出院矣,艰难,言中途跋涉。去住,谓彼此踪迹,青门隔,去者不见长安。紫逻深,住者不见汝州也。【张远注】人生得为刺史,亦不贱矣,莫以一麾出守,感愤而生二毛,此作慰词。)
    ①《初学记》:“中书省在右,因谓中书为右曹,又称西掖。”《杜臆》:“起语从召公甘棠脱来,起得俊拔。”《诗》:“于彼梧桐。”
    ②《楚辞》:“怀恨兮艰难。”《淮南王篇》:“还故乡,入故里。”黄曰:贾至,河南洛阳人,汝州与河南为邻,故曰故里。
    ③《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④《后汉顺帝纪》:“修饰宫殿。”《前汉书注》:“霸城门,民间所谓青门也。”
    ⑤蔡琰《胡笳》:“云山万重兮归路遐。”《九域志》:“汝州梁县有紫逻山。”
    ⑥《潘子真诗话》:《礼》:天子六马,左右骖。三公九卿驷马。右騑。汉制:九卿则中二千石亦右骖。太守驷马而已,其有加秩中二千石,乃右骖。故以五马为太守美称。《汉官仪》:太守四马,行部加一马,故称五马。宋人《五色线集》:北齐柳元伯,五子同时领郡,时五马参差于庭,故时人呼太守为五马。
    ⑦二毛,注见五卷。
    钱谦益曰:贾至本传不载出守之故,杜有《别贾严二阁老》及《寄岳州两阁老》诗,知其为房琯党也与。武尚未贬,而先出至者,以普安郡制置天下之诏,至实当制,故先去之也。岳州之谪,亦本子此。公诗有艰难、去住之句,情见乎辞矣。
    黄生曰:起语醇深雅健,兴体之妙,无出其右,三唐之绝唱也。又曰:起处用《卷阿》诗意,而无其迹。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鹤注】《唐志》:翰林无司马。玄宗置翰林院,延文章之士,下至艺能伎术之流,皆待诏于此。今曰勒碑,或是镌工之精者。姜氏曰:《新唐书吕向传》:“向进左补阙,帝自为文,勒石西岳,诏向为镌勒使。”此虽权设,亦以士人为之。鹤谓或待诏镌刻之流,若是杂流,公不须作诗推重矣。《唐书》:“广州南海郡,属岭南道。”
    冠冕通南极①,文章落上台②。诏从三殿去③,碑到百蛮开④。野馆穠花发⑤,春帆细雨来⑥。不知沧海使,天遣几时回⑦。
    (上四张赴南海,下四送张之意。上写气象巍峨,下摹情景婉至。冠冕,指翰林。文章,指碑词。三殿去,承上台。百蛮开,承南极。诏是遣官之命,开是勒文于石。穠花细雨,去时春景。沧海使回,来日程期。《杜臆》:出使本有程限,但沧海易阻风涛,须俟天时之顺。天遣二字,非公不能下。)
    ①《风俗通》:“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王融诗:“迹殊冠冕客。”《江赋》:“竭南极,穷东荒。”【原注】“相国制文。”
    ②魏文帝云:“文章经国之大业。”《晋天文志》:“三台六星,西近文昌二星早上台,为司命。次二星中台,为司中。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
    ③《两京新记》:“大明宫有麟德殿,在仙居殿西北。”此殿三面,故以三殿为名。白乐天诗“三殿角头宵直入”,是也。
    ④《诗》:“因时百蛮。”《汉书陈汤传》:“威振百蛮,武畅四海。”《记》:南方曰蛮。
    ⑤谢惠连诗:“饮饯野亭馆。”《诗》:“何彼穠矣,棠棣之华。”毛苌曰:“穠,犹戎戎也。”
    ⑥《拾遗记》:魏文帝迎薛灵芸行者歌:“清风细雨杂香来。”
    ⑦【黄生注】结语暗用张骞事,既同姓,又出使,且往海上,用事精切,旧无注及者。
    此诗,前四说得庄重,下半自须出之风秀。先有讥“野馆浓花发”,谓似题酒馆。“春帆细雨来”,谓似赠贾客。此后人卧以俗见谈诗,未许妄评作者。
    王嗣奭曰;野馆穠花,极堪玩赏。春帆细雨,又觉凄凉。长途情景,在处有之,妙在描写深细。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雀啄江头黄柳花①,鵁鶄鸂鶒满晴沙②。自知白发非春事③。且尽芳搏恋物华④。近侍即今难浪迹⑤,此身那得更无家⑥。丈人才力犹强健⑦,岂傍青门学种瓜⑧。
    (首二叙景,三四陪郑,五六自叙,七八勉郑。春事物华,即指江头花鸟。白发自怜,清樽聊遣,公盖对境而兴阑矣。官居近侍,既难浮沉浪迹,回念此身,更无家计可资。见尸位不可,去官不能,进退两难也。郑丈必有归隐之语。故称其才力犹强,不当学邵平之种瓜。《杜臆》:此诗起最有力,一气转下。势若连环,若他人必用力实联矣。朱注“那得更无家”,即“笑为妻子累”意,时已有去官之志。二句仍属慨叹语。)
    ①【顾注】柳始生嫩蕊,其色黄,故曰黄柳。未叶而先花,故雀啄之。
    ②《通鉴》:玄宗初年,遣宦者诣江南,取鵁鶄、鸂鶒等置苑中。申涵光曰,两句三用鸟名,顿挫有致。
    ③陶潜诗:“白发被两鬓。”王勃诗:“春事一朝归。”欧阳公诗:“青春固非老者事。”本杜。
    ④《晋隐逸传》:“刘、毕芳樽之友。”阳缙诗:“青门小苑物华新。”吴注:梁柳恽诗:“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⑤许善心诗:“夕拜参近侍,朝恩滥弘奖。”戴逵《栖林赋》:“浪迹颖滨,栖景箕岑。”
    ⑥《诗》:“乐子之无家。”
    ⑦王充《论衡》:“才力不相如。”陆云书:“永曜素自强健。”
    ⑧《三辅黄图》:“长安霸城门,其色青,故曰青门。秦东陵侯邵平隐居于此,种瓜五色。”
    曲江二首
    【张綖注】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
    一片花飞减却春①,风飘万点正愁人②。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③。江上小堂巢翡翠④,苑边高家卧麒麟⑤。细推物理须行乐⑥,何用浮名绊此身⑦。
    (首章,有及时行乐之意。上四曲江景事,下四曲江感怀。一片花飞,至于万点欲尽,此触目之堪愁者,故思借酒以遣之。且见堂空无主,任飞鸟之栖巢;家废不修,致石麟之僵卧。物理变迁如此,尤须借花酒以行乐,何必恋恋干浮名哉。公殆将解职而有慨欤?)
    ①《社臆》:飞一片而春色减,语奇而意深。欲尽、伤多一联,句法亦新奇。何逊诗:“花飞落枕前。”
    ②《楚辞》:“羌愈思兮愁人。”
    ③伤多,伤于酒也。
    ④梁元帝诗:“燕姬戏小堂。”庾信诗:“裴翠本微物,知爱巢高堂。”
    ⑤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汉书外戚传》:“丁姬冢高。”张说诗:“邺傍高冢多贵臣。”《西京杂记》:五柞宫西青梧观前,有三梧桐树,足下有石麒麟二枚,云是始皇墓物。庾信碑文:“刺史贾逵之碑,既生金粟;将军卫青之墓,方留石麟。”
    ⑥《淮南子》:“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杨恽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⑦谢灵运诗:“拙讷谢浮名。”《杜臆》:名乃名位之名,官居拾遗而不能尽职,特浮名耳。落句乃慨叹无聊语,申氏谓似村学究声口,过矣。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①,每日江头尽醉归②。酒债寻常行处有③,人生七十古来稀④。穿花峡蝶深深见⑤,点水蜻蜒款款飞⑥。传语风光共流转⑦,暂时相赏莫相违⑧。
    (次章,乃乘春玩物之意。上四曲江酒兴,下四曲江春景。典衣醉酒,官贫而兴豪。酒债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须尽醉。二句分应。花蝶水蜒,景物堪恋,并欲暂借风光,以助一时之玩赏。盖风光和畅则可赏,一遭阴雨则相违矣。共字,对花蝶等言。)
    ①朝回典衣,贫也。典现在春衣,贫甚矣,且日日典衣,贫益甚矣。北齐斛斯丰乐歌:“日日饮酒醉。”王融诗:“思泪点春衣。”
    ②《诗》:“醉言归。”
    ③孔融诗:“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旧注:孙权之叔济,嗜酒不治产业,尝曰:“寻常行坐处,欠人酒债,欲质此缊袍偿之。”考《吴志》初无此事。《韩非子》:“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搏。”《淮南子》:“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贾谊传》:“彼寻常之汙渎兮。”皆与数目相对。【鹤注】应劭曰: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对七十。然《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又未尝拘以数对矣。
    ④【远注】人生百岁,七十者稀,本古谚语。
    ⑤梁简文诗:“花留蚊蝶粉,竹翳蜻蜒珠。”《新序》:“独不见夫青蛉乎,六足四翼,蜚翔乎天地之间。”【顾注】点水,乃生子也。【邵注】“深深”摹其翩翻隐见,“款款”状其上下往来。《庄子》:“其息深深。”
    ⑥《楚辞》:“宁悃悃款款。”司马迁云:“效其款款之愚。”《后汉书》“款段”马注:“款,缓也。”《韵略》:“款,徐也。”
    ⑦《史记》:“庶人传语。”王洙谓是传语同舍郎,言风光难得而易失,欲其暂时相赏也。此另一说。阴铿诗:“风光今旦动。”王洙引冯少怜《春日》诗:“传语春光道,先归何处边。”今无考。
    ⑧费昶诗,“红颜本暂时。”春花欲谢,急须行乐,而行乐须寻醉乡,但恐现在风光瞥眼易过,故又作留春之词。此两首中相承相应之意也。即就演义,作寄语于风光,从无情中看出有情,自见生趣。
    叶梦得曰:“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亦无以见其精微。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所以不碍气格超胜。使晚唐人为之,便涉“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矣。
    王嗣奭曰:初不满此诗,国方多事,身为谏官,岂人臣行乐之时?然读其沉醉聊自遣一语,恍然悟此二诗,盖忧愤而托之行乐者。公虽授一官,而志不得展,直浮名耳,何用以引绊身哉。不如典衣沽酒,日游酒乡,以送此有限之年。时已暮春,至六月遂出为华州掾,其诗云“移官岂至尊”,知此时已有谮之者。二诗乃忧谗畏讥之作也。
    公祖必简诗“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此即水蒋牵风二句所自出也。又诗“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此即传语春光二句所自出也。公尝云“诗是吾家事”,又云“法自儒家有”,信乎祖孙继起,诗学乃家学也。
    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①,水精宫殿转靠微②。桃花细逐梨花落③,(蔡云:老杜墨迹初作欲共杨花语,自以淡笔改三字。)黄鸟时兼白鸟飞④。纵饮久判人共弃⑤,懒朝真与世相违⑥。吏情更觉沧洲远⑦,老在徒伤未拂衣⑧。
    (朱瀚曰:前半曲江,以江头二字提起。后半对酒,以纵饮二字提起。久坐不归,寻春玩物也。遥望苑中,则宫殿霏徽。流览江上,则花落鸟飞。此皆坐时听见者。日纵饮,懒朝参,见入世不能。沧洲远,未拂衣,又见出世不能。公盖不得已而匏系一官欤?)
    ①《汉书田叔传》:“鲁王好猎,相常暴坐苑外。”
    ②《魏志》:“大秦国城中有五宫,相去各五十里,宫皆以水精为柱。”《述异记》:“阖闾构水精宫。”【生注】借言宫殿近水也。霏微,春光掩映之貌。沈约诗:“霏微不能注。”
    ③桃花杨花,开不同时,当依梨花为是。桃对杨,黄对白,谓之自对体。乐府《读曲歌》:“桃花落已尽。”萧子显诗:“洛阳梨花落如雪。”古词:“杨花飘荡落南家。”
    ④《诗》:“黄鸟于飞。”又:“白鸟翯翯。”
    ⑤《方言》:“楚人凡挥弃物谓之判。”俗作■。
    ⑥《庄子》:“与世违而心不与之惧,是陆沉者也。”黄生曰:懒朝,疑即汉之移病。
    ⑦谢朓诗:“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⑧乐府《长歌行》:“老大徒伤悲。”《后汉杨彪传》:曹操收彪下狱,孔融闻之,往见操曰:“公横杀无辜,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谢灵运诗:“拂衣五湖里。”《南史王僧虔传》:“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如见恶,当拂衣去耳。”
    黄生曰:前半即景,后半述怀;起云坐不归,已暗与后半为针线。花落鸟飞,宦途升沉之喻也,又暗与五六为针线。
    《丹铅录》:梅圣俞“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田流”,黄山谷“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来”,李若水“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波流下圳通”,其句法皆自杜来。
    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①,江亭晚色静年芳②。林花著雨燕支湿③,水荇牵风翠带长④。龙武新军深驻辇⑤,芙蓉别殿漫焚香⑥。何时诏此金钱会⑦,暂醉佳人锦瑟傍⑧。
    (上四曲江雨景,下四对雨兴感。年芳晚静,雨际寂寥也。林花、水荇,乃雨中所见者。驻辇、焚香,乃雨中所思者,未二因游幸难逢,而叹金钱胜会亦不可复见矣。)
    ①魏文忠诗:“别殿春云上。”
    ②江亭,曲江之亭。谢朓诗:“瑶池暖晚色。”年有四时,以春为芳。沈约诗:“丽日属上已,年芳俱在斯。”
    ③吴均诗:“林花台复分。《古今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燕支。中国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梁简文帝诗:“胭脂逐脸生。”
    ④《诗注》:“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径寸余,浮在水面。”公祖审言诗:“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梁简文帝诗:“翠带留余结。”王洙曰:荇,水草,相连生,故如翠带。
    ⑤《新唐书》:龙武军,皆用功臣子弟,制若宿卫兵,《雍录》:左右龙虎军,即太宗时飞骑,衣五色袍,乘六闲驳马,虎皮■。唐讳虎,故曰龙武,言其才质服饰有似龙虎也。《唐书兵志》:高宗龙朔二年,置左右羽林军,玄宗改为左右龙武军。肃宗至德二载,置左右神武军,赐名天骑。此即新军也。《汉书注》:“驾人以行曰辇。”
    ⑥《唐书地理志》:兴庆宫,在皇城东南,谓之南内,筑夹城人芙蓉园。按芙蓉园与曲江相接,驾常游幸其中。芙蓉、曲江各有殿,故曰别殿。《哀江头》诗“宫殿锁千门”是也。颜延之《曲水诗序》:“离宫设卫,别殿周徼。”【顾注】“漫焚香,谓空焚香以待。”
    ⑦《汉纪注》:“诸赐黄金者皆与之金,不言黄者,一金与万钱。”【顾注】《旧唐书》:开元元年九月,宴王公百寮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以上五品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剧谈录》:“开元中,上巳节赐宴臣僚,会于曲江山亭,恩赐教坊声乐,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
    ⑧旧注:曲江赐宴时,赐太常教坊乐,故有佳人。《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节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曰锦瑟。
    朱瀚曰:上半写雨景之荒凉,长安新经丧乱也。下半伤南内之寂寥,向曾受知上皇也。林花著雨,见苑中车马阒然。水荇牵风,见江上彩舟绝迹。此所谓静年芳也。上皇用万骑军平韦氏,改为龙武军。亲近宿卫。今曰深驻辇,则不自监阅矣。又常从夹城达笑蓉园,登兴庆南楼,置酒眺望。今曰漫焚香,则无复游幸矣。于掉尾拈一诏字,露出思君本意,含无限低徊伤感。
    黄生曰:公感玄宗知遇,诗中每每见意。五六指南内之事,盖隐之也。叙时事处,不露痕迹。忆上皇处,不犯忌讳。本诗人之忠厚,法宣圣之徽辞,岂古今抽黄媲白之士所敢望哉。《钱笺》独得其旨。
    雨景则寂寥,诗语偏浓丽,俯视中晚以此。王彦辅曰: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蜒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宇,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云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参初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赵汸注】杜公为拾遗,荐参识度清远,议论雅正,时辈所仰,宜充近侍。当是荐后除补阙官也。
    窈窕清禁闼①,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冉冉柳枝碧②,娟娟花蕊红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岑诗有联步、分曹之语,前四就其意而答之。岑又有白发落花之语,后四反其意而答之。古人答诗,但和意而不和韵。【朱注】参为补阙,属中书,居右署。公为拾遗,属门下,居左署。《雍录》:《唐六典》:宣政殿前有两庑,两庑各有门。其东曰日华,日华之东则门下省也,居殿庑之左,故曰左省。西廊有门曰月华,月华之西即中书省也。凡两省官,系衔以左右者,皆分属焉。“罢朝归不同”,言分东西班各归本省也。“君随丞相后”,宰相罢朝,由月华门出而入中书,凡西省官亦随丞相出西也。若左省官,仍自东出,故云:“我往日华东”也。)
    ①《诗正义》解“窈窕”云:“所居之宫,形状窈窕,幽深而闲静也。”班婕好《自悼赋》:“应门闭兮禁闼肩。”
    ②谢朓诗:“新叶初冉冉。”
    ③鲍照诗:“娟娟似蛾眉。”
    寄左省杜拾遗附岑参诗
    联步趋丹陛①,分曹限紫微②。晓随天仗入③,暮惹御香归④。白发悲花落⑤,青云羡鸟飞⑥。圣朝无阙事⑦,自觉谏书稀⑧。
    (上四叙同朝情事,下则喜而兼讽也。岑为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为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曰“分曹限紫微”。白发自谓,青云指杜。谏书稀少,岂果朝无阙事乎,讽语得体。)
    ①《记》:“连步以上。”杜预表:“珥笔丹陛。”
    ②沈佺期诗:“分曹直礼闱。”《晋书天文志》:紫微,天帝之座。《初学记》:唐改中书省曰紫微省。《花木谱》:紫蔽花,俗名怕痒。唐省中植此,取其花久也。微当作薇。
    ③《唐书仪卫志》:朝会之仗有五,皆带刀捉仗,列于东西廊下。沈佺期诗:“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崔融诗:“天仗分旄节,朝容间羽衣。”
    ④何逊诗:“晴轩连瑞气,同惹御香芬。”
    ⑤陶潜诗:“白发被雨鬓。”江淹诗:“花落岂留英。”
    ⑥《解嘲》:“当途者升青云。”陆机诗:“仰瞻凌霄鸟,羡尔归飞翼。”
    ⑦《汉书师丹传》:“诖误圣朝。”《诗》:“衮职有阙。”
    ⑧《汉书儒林传》:王式为昌邑王师,王废,式系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
    奉赠王中允维
    此当是乾元元年作。《旧唐书》;天宝未,维历官给事中,扈从不及,为贼所得,服药取痢,诈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至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贼平,陷贼官六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中允声名久①,如今契阔深②。共传收庚信③,不比得陈琳④。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⑤,试诵《白头吟》⑥。
    (维负才名,而身遭困苦,故深惜之。共传二句,辩陷贼之事。一病二句,原戴主之心。皆申明契阔也。维经患难,必多悲愤之作,故复索诗以见其苦情。维初系洛阳,而肃宗复用,与庚信之奔窜江陵,元帝收用者相似。维作《凝碧》诗,能不忘故主,与陈琳之为绍草檄,后事魏武者不同。一病,指诈瘖事。三年,自天宝未至乾元初也。《杜臆》:此诗直是王维辩冤疏。)
    ①曹植诗:“追举逐声名。”
    ②《诗》:“死生契阔。”《毛传》解“契阔”为勤苦,诗意本之。韦弘嗣《博奕论》:“劳神苦体,契阔勤思。”正从古注。
    ③《梁书》:侯景之乱,简文帝使厦信营于朱雀航。景至,信以众奔江陵。元帝承制除信御史中丞。
    ④《魏志》:陈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耶?”琳谢罪,太祖爱其才,不之责。
    ⑤《史记》:“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
    ⑥《西京杂记》:相如将聘茂陵女子为妾,文君作《白头吟》以良绝,相如乃止。卓文君《白头吟》:“凄凄自凄凄,嫁女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按,文君愿一心不二,故借此喻维。
    黄生曰:三四用古人影掠,故叙事无痕。凡诗,写景易而叙事难。叙事直致而拖沓,缘无少陵万卷书、如神笔耳。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
    此当是乾元元年春作。【钱笺】《岑参集》有《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诗,在天宝元年告赐灵符、上加尊号之日。此云许八拾遗,盖擢第后十余年官拾遗,又得省觐也。《唐书》:升州江宁郡,属江南东道。公开元末尝游此。梦弼曰:瓦棺寺,即荐福寺。【朱注】《瓦官寺碑文》:寺本晋武帝时建,以陶官故地在秦淮北,故名瓦官。讹作棺耳。《六朝事迹》载有僧好诵《法华经》,葬以瓦棺,青莲生其舌根,因名。则好异者之说也。
    诏许辞中禁①,慈颜赴北堂②。圣朝新孝理③,祖席倍辉光④。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从送许叙起。奉诏省亲,开首提明。同僚饯别,朝廷恩赐,皆所以荣其亲也。次句,本言为慈颜而赴北堂,但出语稍拙。樊作“慈颜拜北堂”,句意稍明。别作“天语辞中禁,家荣到北堂”,语亦未安。当云“有诏辞中禁,承慈赴北堂”。)
    ①《后汉薛包传》,“有诏赐告归也。”沈佺期诗:“中禁有光辉。”
    ②梁简文帝诗:“紫幄承慈。”《闲居赋》:“寿觞举,慈颜和。”《记》:“妇洗在北堂。”《诗》:“焉得援草。言树之背。”注:“背,北堂也。北堂,母氏也。”
    ③去年十一月,迎上皇至京。是年正月,又加上皇尊号,故云“新孝理。”祖席光辉,时当锡类也。后汉班昭疏:“陛下以至孝理天下。”
    ④沈佺期诗:“天下开祖席,朝寀候征麾。”祖席,饮饯也。
    淮阴清夜驿①,京口渡江航②,竹引趋庭曙③,山添扇枕凉④。十年过父老⑤,几日赛城隍⑥。
    (次言归家之事。淮阴、京口,江宁近境。庭曙、枕凉,晨省昏定也。下言睦邻之谊,报神之礼。他本作“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是言春启行而秋至家,不如前说切省觐而兼包时景。其云赐书寿酒,语亦繁重,亦不如十年几日之轻逸也。)
    ①《唐书》:楚州淮阴郡,属江南东道。
    ②《郡县志》: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治丹徒,号曰京城。十六年迁都建业,于此为京口镇。姜宸英曰:《唐书齐浣传》:润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杨子,岁无覆舟。此开元二十二年事。送许在天宝后,故得云“京口渡江航。”又曰“京口渡自晋宋间已有之,至齐始定渡京口。”隋孙万寿诗:“方春渡京口。”
    ③从竹里趋庭,似竹引其曙。在山间扇枕,觉山助其凉。王台卿诗:“竹引带山风。”趋庭、用孔鲤事。
    ④《东观汉记》:黄香性至孝,夏月则扇枕。
    ⑤《后汉书》:班彪幼与从兄嗣伯共游大学,家有赐书。庾信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⑥古乐府:“前有一樽酒,主人行寿。今日合来者,皆令富且贵、欲令主人三万岁。”顾炎武曰:“《北齐书》:“慕容严镇郢州,城中有神祠,号城隍神,俨率众祷之。’此城隍始见史传者。”《史记封禅书》:“冬赛祷祀。”《索隐》曰:“赛,谓报神福。”
    看画曾饥渴①,追踪恨森茫②。虎头金粟影③,神妙独难忘④。
    (末及维摩图样,不忘江宁旧迹也。此章前二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
    ①《诗》:“载饥载渴。”
    ②《江赋》:“状滔天以淼茫。”
    ③《唐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瓦棺寺变相,乃晋虎头将军顾恺之所画。”蔡梦弼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多才气,尤工丹青,传写形像,莫不妙绝。曾于瓦棺殿画维摩诘,画讫,光耀月余。【钱笺】《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钱。其时莫有过十万者,长康直打刹注钱百万。后寺众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绝往来一月余,画维摩诘一躯。工毕,将点眸子,乃谓寺僧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吴曾《漫录》:顾恺之为虎头将军,非小字也。【朱注】晋职官无虎头将军,本传亦载此语,《漫录》未知何据。【蔡注】《发迹经》: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阿含经》曰:金沙地下,便是金粟如来。今云金粟影,即维摩图也。
    ④孔臧《杨柳赋》:“固神妙之不如。”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不见旻公三十年①,封书寄与泪潺湲②。旧来好事今能否③,老去新诗谁与传④?棋局动随幽涧竹⑤,袈裟忆上泛湖船⑥。问君话我为官在⑦,头白昏昏只醉眠。
    (前六怀旻上人,末二自叙近况。旧事尚能,新诗孰传,是思其现在。棋局随涧,袈裟泛湖,是忆其从前。四句包尽三十年来前后情景。末则因许寄旻,嘱以书中未尽之意。【鹤注】公进《大礼赋表》云:“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其客游吴越在开元十九年,公方二十岁,至乾元元年,相距止二十七年。曰三十年者,亦约略之词。【朱瀚注】旻居幽涧,公携棋局以相随。公在湖船,旻著袈裟而同泛。此叙交谊之亲切。)
    ①《诗》:“自我不见。”陶潜诗:“一去三十年。”
    ②《齐国策》:齐王封书谢孟尝君。《楚辞》:“横流涕兮潺湲。”
    ③《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有好令于卿大夫,则亦如之。”好读本音。《扬雄传》:“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好读去声。
    ④陶潜诗:“乃赋新诗。”谁传,谓谁传于我。
    ⑤曹植《王仲宣诔》:“棋局逞巧,博弈惟贤。”《江赋》:“幽涧积岨。”
    ⑥《法苑珠林》:袈裟为福田之服。《华严经》:著袈裟者,舍离三毒也。《陀罗尼经》袈裟者,秦言染衣也。
    ⑦《杜臆》作问君,谓旻公问而许话也,此见因许之意。
    黄生曰:旻善吟善弈,而喜与文士游,其好事可知,七是旻喜杜之得官,八是杜答旻以潦倒。旧作闻言,亦通。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黄鹤载在乾元元年,盖诗言玄都道士,乃长安人也。又云:时危惨淡,知安史尚未平也。若至德元年,身陷贼中,何心题咏。若在二年,则冬日至京,亦恐不暇及此。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①。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
    (首叙李师见访。握发呼儿,急于迎客。手提新画,索公题句也。)
    ①《长安志》:崇业坊玄都观,隋开皇二年,自长安故徙通道观于此,改名玄都,与善庆寺相比。《唐会要》:京城朱雀街,有玄都观。《说苑》:周公一沐三握发。
    障子松林静杳冥①,凭轩忽若无丹青②。阴崖却承霜雪干③,偃盖反走虬龙形④。
    (次记画松神妙。无丹青,言不异真松。崖在松下,故云却承。松势逆盘,故云反走。却,俯也。)
    ①《楚辞》:“深林杳以冥冥。”
    ②《续晋阳秋》:戴逵善图画,穷巧丹青。
    ③马融《长笛赋》:“生于终南之阴崖。”
    ④《抱朴子》:“天陵偃盖之松。”又曰:“松树三千岁者,其皮中有聚脂,状如龙形。”
    老夫生平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①。已知仙客意相亲②,更觉良工心独苦③。
    (此与李师赏画也。霜雪、虬龙,此即奇古。精灵指画,仙客指李,良工指画者。)
    ①江淹诗:“精灵归妙理。”
    ②萧若静诗;“已数逢仙客。”
    ③傅亮《感物赋》:“嘉美手于良工。”
    松下丈人巾屡同,偶坐似是商山翁①。怅望聊歌紫芝曲②,时危渗澹来悲风③。
    (此对画而有感也。因松下老人,忽动商山之兴,盖世乱而思高隐也。惨淡悲风,画景亦若增愁矣。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偶坐,并坐也。颜延之诗:“独静阙偶坐。”《晋书袁乔传》:此又似是之非。
    ②四皓歌:“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③应璩书:“悲风起于闺闼。”
    得舍弟消息
    此当是乾元元年季春作,诗言“春庭暮”可见。蔡琰诗:“迎问其消息。”
    风吹紫荆树①,色与春庭暮②。花落辞故枝③,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④。犹有泪成河⑤,经天复东注⑥。
    (此章对景言情,上比下赋,有古诗遗意。荆花吹落,喻兄弟分张。风回不返,喻漂泊难遇。公在西京,弟在河南,故云泪东注。恩书二字,点题。)
    ①周景式《孝子传》:古有兄弟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枝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续齐谐记》:田广、田真、田庆兄弟三人,欲分财。其夜庭前三荆便枯,兄弟叹之,却合,树还荣茂。
    ②萧懿诗:“春庭聊纵望。”
    ③宋子侯诗:“花落何飘飏。”谢朓诗:“新笋杂故枝。”
    ④刘绘诗:“漂泊终难测。”
    ⑤《世说》:“顾长康哭桓宣武,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⑥陆机诗:“逝矣经天日。”何逊诗:“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天河春夜向东,故曰经天东注。
    刘会孟曰:苦心怨调,使人凄然鲜终之痛,憯于脊今死丧之喻。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鹤注】此是乾元元年春在谏省作。【朱注】《唐书宗室世系表》:舟字公受,虔州刺曳、陇西县男。父岑,水部郎中、眉州刺史。《旧书》:梁崇义逆命,命金部员外李舟谕旨以安。柳宗元《石表先友记》:李舟,陇州人,有文学俊辩,高志气,以尚书郎使危疑反侧者再,不辱命。被谗妒,出为刺史,废痼卒。杜诗凡题中纪韵者,皆系排律。此篇乃五古,不当纪韵,疑属刊误。
    代北有豪鹰①,生子毛尽赤②。渥洼骐骥儿③,尤异是虎脊④。李舟名父子⑤,清峻流辈伯⑥。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⑦。十五富文史⑧,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⑨。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⑩。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11)。
    (首叙校书才望出众,从父说到其子。【卢注】李舟于德宗朝奉使诣刘文喜,陈以祸福,帐下杀文喜以降。又奉使诣梁崇义,谕旨安之,劝崇义入朝,言颇切直。观公此诗,知少年时便已杰出矣。二男,公子宗文、宗武也。)
    ①《国策》;代三十六县。《汉书》:雁门、代郡,皆晋地也。今为代州。
    ②魏彦深《鹰赋》:“白如散花,赤如点血。”
    ③《史记》:田光谓燕太子丹曰:“臣闻骐骥壮盛之时,一日千里。”
    ④《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
    ⑤《汉萧育传》:王凤以育名父子,除为功曹。言育为名父之子也。
    ⑥《魏志常林传》:林节操清峻。沈约奏弹:“玷辱流辈。”
    ⑦《陌上桑》:“为人洁白皙。”
    ⑧萧琛诗:“文中更区分。”古乐府:“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此四语所本。又后汉人《为焦仲卿妻诗》:“十三能织绮,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亦四语叠叙。
    ⑨《洛阳伽蓝记》:“炎光辉赫,独绝世表。”
    ⑩钟嵘《诗品》:“陆机所拟十四首,惊心动魄。”
    (11)《抱朴子》:“怀损命之辛勤。”
    乾元元年春①,万姓始安宅②。舟也衣彩衣③,告我欲远适。倚门固有望④,敛衽就行役⑤。南登吟《白华》⑥,已见楚山碧⑦。蔼蔼咸阳都⑧,冠盖日云积⑨。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汝翁草明光⑩,天子正前席(11)。归期岂烂漫(12),别意终感激(13)。
    (此送别而记其孝思,从母说及其父。舟父向为眉州刺史,天宝之乱必寓家于此,故其母倚门而望。楚山,母在之处。咸阳,迎母还京。岂烂漫,归时不远。终感激,不忍离父也。)
    ①《肃宗纪》: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大赦,免陷贼诸州三岁税,天下非租庸,无辄役使。
    ②《诗》:“其究安宅。”
    ③《列士传》:老莱子行年七十,作婴儿娱亲,著五采■烂衣。《困学纪闻》:曹植《灵芝篇》:“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欷泪沾巾。”今人但知老莱子,而不知伯瑜耳。
    ④《后汉书》:薛包事母孝,出入有时,至期,母必倚门望之,包必至矣。略与王孙贾同。
    ⑤《魏都赋》:“敛衽魏阙。”出行皆谓之行役,如公还成都,自云“他乡复行役”,不必奉使者称行役也。《诗》:“予季行役。”
    ⑥刘庭芝诗:“南登汉月孤。”《诗序》:“《白华》,孝子之洁白也。”束皙《补亡诗》:“白华朱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格。”
    ⑦《史记秦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惠文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据此,则蜀汉本属楚地,故云“楚山碧”。宋武帝诗:“楚山带旧苑。”
    ⑧左思诗:“蔼蔼东都门,群公饯二疏。”咸阳,乃长安所都。
    ⑨《孝文帝纪》:“冠盖相望,结辙于道。”《汉书》:列侯妻,称夫人。列侯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
    ⑩《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内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金■玉阶,昼夜光明。《汉官仪》:尚书直宿建礼门,奏事光明殿下,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诰令。
    (11)《贾谊传》:上从宣室至夜半,文帝前席。
    (12)《庄子》:“性命烂漫矣。”《琴赋》:“留连漫烂。”
    (13)孙万寿诗:“别意凄无已。”
    顾我蓬屋资①,谬通金闺籍。小来习性懒②,晚节慵转剧③。每愁悔吝作④,如觉天地窄⑤。羡君齿发新⑥,行己能夕惕⑦。临歧意颇切⑧,对酒不能吃⑨。
    (此临别而自伤衰老。通籍,时为拾遗也。悔吝,抗疏蒙谴也。前云意感激,指李言。此云意颇切,公自言。)
    ①顾,念也。《抱朴子》:“窜绳枢之蓬屋。”
    ②梁吴均诗:“小来重意气。”《书》:“习与性成。”
    ③慵,懒也。剧,甚也。
    ④《易大传》:“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⑤天地窄,犹《诗》言高厚跼蹐。
    ⑥缪袭诗:“齿发行当堕。”
    ⑦《论语》:“行己有耻。”《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⑧阴铿诗:“临岐悯圣情。”
    ⑨李陵《别苏武》诗:“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回身视绿野①,惨澹如荒泽②。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③。时哉高飞燕④。绚练新羽翮⑤。长云湿褒斜⑥,汉水饶巨石⑦。无令轩车迟⑧,衰疾悲宿昔⑨。
    (此惜别而兼叙情景。回身,李去而回顾也。长安乱后,故野如荒泽。雁饥,自叹其贫。燕飞,李行之壮。褒斜,汉中所经之地。末二,嘱其早还以慰己也。此章,前二段各十六句,后二段各十句。)
    ①萧子范诗:“回身隐日扇。”谢灵运诗:“春晚绿野秀。”
    ②《世说》:道壹道人曰:“先集其惨澹。”八泽、八荒,见《淮南子》。
    ③《诗》:“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桓帝时童谣:“大麦青青小麦枯。”
    ④《诗》:“有鸟高飞。”
    ⑤《赭白马赋》:“别辈超群,绚练敻绝。”注:“绚练,疾也。”何逊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⑥《芜城赋》:“晬若断岸,矗似长云。”《后汉顺帝纪》:罢子午道,通褒斜路。注:褒斜,汉中谷名。南谷曰褒,北谷曰斜,首尾七百里。汉水亦在汉中。何仲默《三秦志》:自秦入蜀,有三谷:西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所从皆殊。
    ⑦兴元府为汉中郡。汉水出嘉州。《江赋》:“巨石硉矹以前却。”
    ⑧古诗:“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⑨张华诗:“衰疾近殆辱。”徐于诗:“宿昔当离别。”
    王嗣奭曰:此明是一篇送人序,韵而为诗,语皆工炼。而气独流畅。
    黄常明《诗话》:数物以个,谓食为吃,字近鄙俗,独杜屡用。如“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却绕井栏添个个”。又如“楼头吃酒楼下卧”,“但使残年饱吃饭”,“梅实许同朱老吃”,《送李校书》云“临歧意颇切,对酒不能吃。”盖篇中大概奇特,不妨映带也。
    逼侧行赠毕四曜
    【鹤注】此当是乾元元年春在谏院作,故诗中有朝天语。因章首逼侧二字以为题,非以逼侧贯全诗也。《上林赋》:“逼侧沁瀄。”司马彪曰:“逼侧,相逼也。”一作《■■行》:诗中亦作“■■”。
    逼侧何逼侧①,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怜邻里间②,十日不一见颜色③。
    (首叹比邻不得相见。)
    ①逼侧,谓所居密迩。
    ②《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③江淹《古别离》诗:“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自从官马送还官①,行路难行涩如棘②。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不是爱微躯③,非关足无力④。徒步翻愁官长怒⑤,此心炯炯君应识⑥。
    (此言以无马之故,不能见毕。炯炯应识,言欲见之心,毕当知我也。)
    ①至德二载二月,上幸凤翔,议大举收复两京,尽括公私马以助军。给事中李廙云无马,大夫崔光远劾之,贬廙江华太守。
    ②古乐府有《行路难》。《语林》:王安期东渡江,道路梗涩。
    ③梁简文帝诗:“微躯多接幸。”
    ④乐府古词:“含情出户脚无力。”杜句用虚字亦有所本。宋之问诗:“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樱。”
    ⑤【远注】徒步句,即大夫不可徒行意。《魏志》:夏侯玄议:众职之属,各有官长。
    ⑥潘岳《寡妇赋》:“目炯炯面不寝。”
    晓来急雨春风颠①,睡美不闻钟鼓传。东家蹇驴许借我②,泥滑不敢骑朝天。已令请急会通籍③,男儿性命绝可怜④。
    (此言以请告在籍,不敢见毕。性命可怜,乃告籍之故,恐泥滑跌伤也。)
    ①远注:公喜用颠字,如“狂风大放颠”及“急雨春风颠”之类。
    ②《楚辞》:“腾驾罢牛,骖蹇驴兮。”
    ③请急,请假。通籍,注籍也。《谢灵运传》:“既无表闻,又不请急。”黄庭坚曰:书记所称取急、请急,皆谓假也。车武子早急出诣子敬,尽急而还,是也。【钱笺】晋令给假者五日一急,一岁中以六十日为限。《元熹起居注》云:请急跨月,有违宪制。唐令:诸京官请假,职三品以上给三日,五品以上给十日。
    ④吴均《从军行》:“男儿亦可怜。”
    焉能终日心拳拳①,忆君诵诗神凛然。辛夷始花亦已落②,况我与子非壮年。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③。速宜相就饮一斗④。恰有三百青铜钱⑤。
    (末欲邀毕过饮,以慰愿见之思。心拳拳,言安能终日悬想乎,起下就饮之意。此章,起首四句,腰间六句,前后两段各八句。)
    ①王景与《与许靖书》:“拳拳饥渴,诚无已也。”
    ②《韩诗辩证》云:“辛夷花,江南地暖,正月开。北地寒,二月开。初发如笔,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③《淮南子》:“真人驰于方外。”《史记郦食其传》:“吾高阳酒徒也。”
    ④鲍照《行路难》:“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⑤【远注】唐人以现钱为青钱。按张鷟文如万选青钱,则又非现之谓矣。
    黄生曰:杜五言力追汉魏,可谓毫发无憾,波澜老成矣。七言间有颓然自放,工拙互陈,宋儒自以才识所及,专取此种为诗派,终觉入眼尘气。
    王嗣奭曰:信笔写意,俗语皆诗,他人所不能到。盖真情实事,不嫌其俗也。
    赵次公曰: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众莫能对,丁谓奏曰:“每斗三百文。”帝问何以知之,丁引此诗以对,帝大喜曰:“子美真可谓一代之史。”
    黄鹤曰:按《唐食货志》,唐初无酒禁。乾元二年,京师酒贵,肃宗以禀食方缺,乃禁京城酤酒。建中三年,置肆酿酒,解收直三千。贞元二年,斗钱百五十。真宗问唐时酒价,丁晋公引此诗以对,丁盖知诗而未知史也。
    《杜臆》:北齐卢思道尝云: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此诗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旧注不引卢说而引丁说,何也?又有引李白“金陵美酒斗十千”之句,疑李杜同时,酒价顿异,岂知李亦袭用曹子建诗成语也。酒有美恶,钱有贵贱,岂可为准。
    赠毕四曜
    【鹤注】乾元二年,公在秦州,有《贺毕曜除监察御史》诗。今云宦卑,是尚未迁官时作,当在乾元元年。
    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饥寒奴仆贱①,颜状老翁为②。同调嗟谁惜③,论文笑自知。流传江鲍体④,相顾免无儿⑤。
    (三四承次句,言贫而且老。五六承首句,言诗乏知音。末喜有子以传家学,所以慰之也。)
    ①申涵光曰:奴仆贱主,奴仆自贱,与奴仆为人所贱,三说俱通。②王延寿《王孙赋》:“颜状似乎老翁。”③洙曰:谢灵运诗:异代可同调。此言已与毕才调相同也。④钟嵘《诗品》:“江文通诗,总杂善于摹拟,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鲍参军诗,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杜臆》:江、鲍有诗传后,必定无儿,故有下句。⑤《唐书》:中宗曰:“苏瑰有子,李峤无儿。”旧注引“苏瑰有子,李峤无儿”,此系唐中宗语,未必用本朝事。吴注引隋末语“杨素无几,苏夔有子”,亦尚太近。按:《晋书邓攸传》:“皇天无知,伯道无儿。”斯盖用之。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
    《杜臆》:玩诗意,是忆其故居而题之。旧本丈下疑脱故居二字。此诗乃郑虔既往台州后作,在乾元元年季春。
    台州地阔海冥冥①,云水长和岛屿青②。乱后故人双别泪③,春深逐客一浮萍④。酒酣懒舞谁相拽⑤,诗罢能吟不复听。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⑥。(此叙别后凄凉之况。乱后故人,聚而合倏散,逐客浮萍,杳不可知。二语悲楚欲绝。酒酣诗罢,忆同饮之兴,即《醉时歌》所云“沽酒不复疑”、“高歌有鬼神”也。桥东岸北,忆同游之地,即《何氏山林》诗所云“今知第五桥”、“天清皇子陂”也。朱瀚曰:懒舞谁拽,恨水、愁亭,语近腐俗。)
    ①蔡琰《胡笳》:“天高地阔兮见汝无期。”②《吴都赋》:“岛屿绵邈。”③庾信诗:“别泪转无从。”④《史记李斯传》:“请一切逐客。”曹植诗:“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⑤《吕氏春秋》:“召客者酒酣。”《世说》:谢尚起舞,神意自若。⑥《杜臆》:郑庄与桥陂相近,旧注以为会别之地,非也。
    贾生对鵩伤王傅①,苏武看羊陷贼庭②。可念此翁怀直道③,也沾新国用轻刑④。祢衡实恐遭江夏⑤,方朔虚传是岁星⑥,穷巷悄然车马绝⑦,案头于死读书萤⑧。(伤郑远窜,而故居阒寂也。贾生比前曾谪官,苏武比后不附贼。直道轻刑,惜其苦心蒙谴。遭江夏,恐卒贬所也。虚岁星,上不见知也。穷巷悄然,人迹杳而声音歇矣。贾生、祢衡,句首叠用四古人,类四平头。末言“干死读书萤”,出语不韵。刘长卿诗云:“穷巷无人鸟雀闲,空庭新雨莓苔绿。”结语何等韵致。此章似七排,上下各八句。)
    ①《贾谊传》: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谊伤谪居,长沙卑湿,为赋以自广。梦弼曰:郑虔初有告其私撰国史,坐谪十年。
    ②《汉书苏武传》:匈奴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晋孝愍帝诏:“晏驾贼庭。”③【朱注】《汉书》公、翁通用。周弘让诗:“平生怀直道。”④【钱笺】是时陷贼官以六等定罪,虔在次三等之数,贬台州司户,故
    曰用轻刑。《周礼》:刑新国,用轻典。
    ⑤后汉祢衡有才辩,而气尚刚傲,好矫时慢物,后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⑥《汉武帝内传》:西王母使者至,朔死。使者曰:“朔是木帝精,为岁星,下游人中以观天下,非陛下臣也。”《东方朔别传》:朔卒后,武帝问太皇公曰:“尔知东方朔乎?”对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颇善星历。”帝问诸星具在否,曰:“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叹曰:“东方朔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
    ⑦陶潜诗:“穷巷隔深辙。”穷巷,郑故居。【钱笺】《长安志》:韩庄在韦曲之东,郑庄又在其东南,郑十八虔之居也。《通志》:郑庄
    即郑虔郊居。李商隐有《过郑虔旧隐》诗。⑧《晋书》:车胤贫不得油,夏月囊萤读书。
    瘦马行
    此是乾元元年谪官华州后,追述其事。按:黄鹤以为至德二载为房琯罢相而作,则诗中所谓去年者,指至德元载也。蔡兴宗以为乾元元年公自伤贬官而作,则诗中所谓去年者,指至德二载也。今考至德元载,陈陶、青坂王师尽丧,区区病马又何足云。及二载收复长安,人情安堵,故道旁瘠马亦足感伤。况诗云“去年奔波逐余寇”,明是追言二载事,当从蔡说。
    东郊瘦马使我伤①,骨骼硉兀如堵墙②。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③。细看六印带官字④,众道三军遗路旁⑤。皮干剥落杂泥滓⑥,毛暗萧条连雪霜⑦。(此记瘦马憔悴之状。东郊,指长安之东,即至德二年冬追贼之处。瘦马犹带官印,叹其昔用而今弃也。)①傅玄《乘舆马赋》:“下厩有的颅马,委弃莫视,瘦瘁骨立,刘备抚而取之。”②《江赋》:“巨石硉兀以前却。”《记》:“观者如堵墙。”③《西京赋》:“仍奋翅而腾骧。”《成公绥传》:“良马腾骧。”④《唐六典》:诸牧监,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髆以小官字,右髀以
    年辰,尾侧以监名,皆依左右厢。若形容端正,拟送尚乘,不用监名,二岁始春,则量其力,又以飞字印印其左髀髆,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其项左。送尚乘者,尾侧依左右闲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送尚乘者,以风字印印左髆。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驿者,以出字印。并印左右颊也。
    ⑤古乐府:“黄金络马头,观者满路旁。”⑥《汉五行志》:剥落万物。《抱朴子》:“守污泥滓。”⑦李实曰:凡马病,毛头生尘,故曰毛暗。去岁奔波逐余寇①,骅骝不惯不得将②。士卒多骑内厩马③,惆怅恐是病乘黄④。当时历块误一蹶⑤,委弃非汝能周防。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⑥。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谁家且养愿终惠⑦,更试明年春草长。(此叙瘦马悲楚之情。以内厩乘黄,而至远放不收,又叹其昔贵而今贱也。公疏救房琯,至于一跌不起,故曰历块误一蹶、非汝能周防。落职之后,从此不复见君,故曰见人若哀诉、失主无晶光。身经废弃,欲展后效而不可得,故曰谁家愿终惠、更试春草长。寓意显然。诗作于乾元元年之春,而云明年春草长,从去年说至今春,为明年矣。此追叙语也。此章两段各八句,每段四句转意。)
    ①梁武帝《孝思赋》:“奔波兼行。”②【远注】不惯不将,未调习者不得用,故用内厩马耳。③《唐六典》:诸闲厩上细马,若欲调习,惟得厩内乘骑,不得辄出。④《山海经》:白民之国有乘黄,其状如狐,背上有两角,乘之寿二千岁。注:即飞黄也。《唐六典》:乘黄署令一人。王洙曰:乘黄,古之神马,亦名飞黄。背有角,日行万里。《淮南子》:“天下有道,飞黄伏皂。”一云:神黄,兽名,龙翼马身,黄帝乘而登仙。
    ⑤王褒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
    ⑥鲍照《行路难》:“今日见我颜色好,眼花错莫与先异。”范静妻沈氏诗:“风弥叶落未离索,神往形返情错莫。”错莫,犹云落寞。⑦《赭白马赋》:“愿终惠养,荫本支兮。”
    义鹘行
    【鹤注】当是乾元元年在长安作。诗云“近经潏水湄”可见。王彦辅曰:此感禽鸟能见义而动也。【周甸注】《埤雅》:旧言鹘有义性,有擒有纵。李邕《鹘赋》所谓“营全鸠以自暖,乃诘朝而见释”者也。
    阴崖二苍鹰①,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②,吞噬恣朝餐③。(此恶物之残害者。)
    ①李陵诗:“熠熠似苍鹰。”魏彦深赋:“千日成苍。”②杜笃《论都赋》:“斩白蛇,屯黑云。”③《楚辞》:“屑琼以朝餐。”雄飞远求食①,雌者鸣辛酸②。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③。其父从西归④,翻身入长烟⑤。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⑥。(鹰能诉冤于鹘,其事甚奇。雌鸣雄愤,写两鹰情状如生。)
    ①《尔雅翼》:“鹰鸟之击者,雄大雌小,一名爽鸠。”
    ②嵇康诗:“临文情辛酸。”③《家语》:孔子见罗者,所罗皆黄口小雀。④鹘称父子,语亦有本。《吴都赋》:猿父哀吟,■子长啸。谭元春云:其父二字,语带滑稽。《诗》:“谁将西归。”⑤曹植诗:“翻身上京。”梁高允生诗:“飘飘乘长烟。”⑥寄所宣,谓痛愤之心寄于宣诉之语。陶潜诗:“弱毫多所宣。”斗上捩孤影①,噭哮来九天②。修鳞脱远枝③,巨颡拆老拳④。高空得蹭蹬
    ⑤,短草辞蜿蜒⑥。折尾能一掉⑦,饱肠皆已穿。(鹘能为鹰报仇,其事更奇,鹘一奋击,蛇遂伏辜,见其义勇特绝。斗上,陡然飞上也。捩影,张翅回旋也。噭哮,厉声长鸣也,修鳞,蛇身。巨颡,蛇首。老拳,鹘翼下劲骨。蹭蹬,困顿貌。蜿蜒,卷舒貌。)①《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蜀志谯周传》:险阻斗绝。庾信诗:“山梁乍斗回。”按:旧解北斗之上,大谬。陶潜诗:“挥杯劝孤影。”
    ②《楚辞》:“指九天以为正兮。”注:“九天,中央八方也。”
    ③晋东海越王檄文:“激浪之心未遂,遽骨修鳞。”④【周注】鹘拳坚处,大如弹丸,鸠鸽中其拳,随空中堕,即侧身自下承之,捷于鹰隼。《晋载记》:石勒引李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⑤《海赋》:“蹭蹬穷波。”
    ⑥张衡《七辩》:“螭虹蜿蜒。”⑦吴论:折尾穿肠,即公诗“君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意。《江赋》:“扬髻掉尾。”生虽灭众雏①,死亦垂千年。物情有报复②,快意贵目前③。兹实鸷鸟最④,
    急难心炯然⑤。功成失所往⑥,用舍何其贤。(鹘能报复辄去,益见其奇。蛇死垂鉴,此目前快意之举。鹘之有功有居,其义侠尤出寻常矣。)
    ①《鹦鹉赋》:“悯众雏之无知。”
    ②江淹诗:“物情弃疵贱。”何承天《安边论》:“报复之役,将遂无已。”③《晋书》:周顗曰:“人生几何,但当快意。”王右军帖:“足下当为远虑,不可计目前。”
    ④邹阳书:“鸷鸟累百,不如一鹗。”⑤《诗》:“兄弟急难。”⑥《道德经》:“功成身退。”近经潏水湄①,此事樵夫传。飘萧觉素发②,凛欲冲儒冠③。人生许与分④,只在顾盼间⑤。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⑥。(末记所闻,以激人心。此章四句起,下四段各八句。)
    ①《汉书音义》:潏水在长安杜陵,自南山皇子陂西北流,经昆明池入
    渭。
    ②潘岳赋:“班鬓彪以承弁,素发飒以垂领。”③《史记》:蔺相如发上冲冠。又《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④《任昉集》:“弘长风流,许与气类。”分谓分谊。⑤曹植诗:“顾盼遗光彩。”⑥《漫叟诗话》:肝主怒,故云“永激壮士肝。”《汉高帝纪》:壮士行何畏。
    吴山民曰:子美平生,要借奇事以警世,故每每说得精透如此。诗说老鹘仁慈义勇,所以感动人情,而其慷慨激昂,正欲使毒心人敛威夺魄。
    王嗣奭曰:此明是太史公一篇义侠传,笔力相敌,而叙鸟尤难。斗上一段,摹神写照,千载犹生。“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分明是仲连逃赏。“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又分明是季札挂剑。借端发议,时露作者品格性情。
    画鹘行
    此诗年月未详,姑从旧编附在乾元之初。玩章末云“我今亦何伤,顾步独纡郁”,岂公在朝时不得志而云然耶?
    高堂见生鹘①,飒爽动秋骨。初惊无拘挛②,何得立突兀。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③。写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从生鹘突起,转到画鹘,顿挫生姿。此鹘无绦镟拘挛,何以兀立不去乎?及细观之,方知画师巧夺化工也。)
    ①《楚辞招魂》:“翡帷翠帱,饰高堂些。”
    ②潘岳《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③《列子》:造化者,其巧妙而功深。赵曰:李贺云“笔补造化天无功”,盖出于此。
    乌鹊满樛枝①,轩然恐其出②。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③。乾坤空峥嵘④,粉墨且萧瑟⑤。(此写画鹘神妙,酷似生鹘,抑扬尽致。乌鹊恐其出击,疑于真鹘矣,乃仰天而不肯没去,则画鹘也。长翮可任超越,又疑真鹘矣。乃墨痕似带萧瑟,亦画鹘也。语意层层跌宕。)
    ①《诗》:“南有樛木。”《传》:“木下曲曰樛。”②【远注】乌鹊二句,与《画角鹰》诗“梁间燕鹊休惊怕”相同。③《舞鹤赋》:“归人寰之喧卑。”卢思道诗:“寥廓鸾山右,超越凤
    城西。”④【远注】乾坤句,即“天空任鸟飞”意。峥嵘,高旷也。⑤《汉书》:黄琼疏:“朱紫共色,粉墨杂糅。”
    缅思云沙际①,自有烟雾质②。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③。(末又借生鹘寄慨。鹘能腾举云沙,已则顾步而不能奋飞,未免郁郁伤情耳。【远注】因画鹘而思真鹘,亦犹咏画马而思真马,意若自负,还以自悲。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陈子昂诗:“缅想出松游。”缅,思貌。刘希夷诗:“云沙扑地起。”②《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③顾步,行步自顾也。纡郁,纡回郁结也。《西京杂记》:路乔如《鹤赋》:“宛修颈而顾步。”阮德如诗:“顾步怀想像。”《楚辞》:“忧纡兮郁郁。”陆士衡诗:“纡郁游子情。”
    端午日赐衣
    此乾元元年五月在拾遗时作。五月建午,故曰端午。端,正也。
    宫衣亦有名①,端午被恩荣②。细葛含风软③,香罗叠雪轻④。自天题处湿
    ⑤,当暑著来清⑥。意内称长短⑦,终身荷圣情。(首二叙题。葛罗,承宫衣。自天,承有名。当暑,承端午。荷圣情,承被恩荣。《杜臆》:亦有名,见出于望外,时公将谢官矣。钟惺曰:此诗是近臣谢表,语风趣而典。)①【邵注】宫衣,宫人所制之衣。
    ②贺凯诗:“恩荣雨露濡。”③【邵注】含风形其软,叠雪形其轻。《汉高帝纪》颜注:“絺,细葛也。”④《吴越春秋》《采葛歌》:“弱于罗兮轻霏霏。”谢庄诗:“叠雪翻琼藻。”【生注】细葛二句,每句三层,湿言其新,清言其凉。
    ⑤孔稚絺表:“断自天笔。”⑥《论语》:“当暑袗絺綌。”⑦称长短,言恰好称意。杜诗第七句中第三字有不拘平仄者。如“多叠满山谷”、“意内称长短”是也。洪仲欲读作平声,谓长短合意,若经称量者,如《枚乘传》所云石称丈量。
    酬孟云卿
    【鹤注】当是乾元元年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将行时作。《唐诗纪事》:孟云卿,河南人,与杜工部、元次山善。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①。相逢难衮衮②,告别莫匆匆③。但恐天河落④,宁辞酒盏空。明朝牵世务⑤,挥泪各西东⑥。(此诗乃席上惜别语。五六应首联,是夜饮之情。七八应次联,是别离之感。上下自相照应。公诗常有此格。)
    ①隋王胄诗:“更深夜转长。”烛红,烛光也。②【旧注】张华读书,衮衮可听。衮衮,继续貌。③匆匆,急遽貌。《语林》:宋江夏王锋,置酒告别。何逊诗:“匆匆昨不定。”④《白帖》:“天津、绛河、明河,俱谓天河。”张正见诗:“耿耿天河曙。”
    ⑤陆机诗:“曷为牵世务,中心若有违。”⑥又:“挥泪叹流离。”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鹤注】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六月。胡夏客曰:至德二载,公拜左拾遗,即疏救房琯。时琯罢相,犹在朝,故公仍为拾遗。至乾元元年五月,琯贬,六月,公即出为华州司功参军矣,师氏曰,是时贺兰进明谮琯于帝,并及甫,故被逐。《长安志》:唐京师外郭城西面三门,北曰开远门,中曰金光门,西出趋昆明池,南曰延平门。《唐书》:华州华阴县,属关内道,在京师东一百八十里。
    此道昔归顺①,西郊胡正繁②。至今犹破胆③,应有未招魂④。近侍归京邑
    ⑤,移官岂至尊⑥。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⑦。(此公再出国门而有感也。上四忆往时奔窜,下四伤今日左迁。抚今思昔,无非惓惓忠爱之心,而留别亲故意,亦在言表。《杜臆》:“近侍归京邑”,去拾遗而赴华州也。华阴为京师傍县,故云京邑。旧云侍从还京者,非是。赵汸云:公虽遭谗黜,而终不忘君,则所谓悲往事、日衰老者,岂为一身计耶。)①此道,指金光门之路。《史记项羽纪》:“从此道至吾军。”【远注】归顺,肃宗在凤翔而公归之也。《晋书苏峻传》:归顺之后,志在立功。②《易》:“自我西郊。”胡,指禄山之兵。③《北魏书》:李穆曰:“高欢破胆矣。”【吴注】后汉李云曰:“关东破胆。”古辞《上之回》:“公孙既授首,群逆破胆咸震怖。”④《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⑤沈约《安陆昭王碑》:“还居近侍。”蔡邕为《袁逢碑》:“乃尹京邑。”⑥《王制》:“不贰事,不移官。”孔融表:“天子至尊。”
    ⑦师氏曰:驻马回望,盖恋君忍去也。魏文帝《临涡赋序》:“驻马书鞭。”千门万户,见前。顾宸曰:公疏救房琯,诏三司推问,以张镐力救,敕放就列。至次年,与房琯、严武俱贬,坐琯党也。此公事君交友、生平出处之大节。曰“移官岂至尊”,不敢归怨于君也。当时谗毁,不言自见。又以无才自解,更见深厚。王维诗云:“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与此诗同意,而老杜尤为浑成。此诗有介子从龙之感,而词意归于厚,所谓诗可以怨也。
    寄高三十五詹事
    【鹤注】据新旧史《高适传》云:至德二载,适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永王璘败,李辅国数短于上前,左授太子少詹事。此诗云“兵戈久索居”,则是为詹事已久,当是乾元元年作。又曰:太子詹事正四品上。詹事,秦官,掌皇太子宫。詹事掌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少詹为之贰。
    安稳高詹事①,兵戈久索居②。时来知宦达③,岁晚莫情疏④。天上多鸿雁
    ⑤,池中足鲤鱼⑥。相看过半百⑦,不寄一行书⑧。(首联从寄候叙起。下则望高之答书也。宦达以将来言,高从师节度左迁也。年过半百,应岁晚。雁鱼不寄,应情疏。)①《参同契序》:“各相乘负,安稳长生。”《世说》:顾长康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②《吴越春秋》:“欲兴兵戈以诛暴楚。”《记》:“子夏离群而索居。”
    ③陶潜诗:“时来苟冥会。”《晋书荀勖传》:“亦当宦达人间。”④鲍照诗:“沉吟芳岁晚。”《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貌亲。”⑤《苏武传》:汉宣帝遣使求武等,匈奴诡言武已死。后汉使复至,常惠教使者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谢汉使曰:“武等真在此。”雁书本属托辞也。《元史》:郝经使南宋,留七年不遣,经题诗系帛于雁足云:“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经将还之岁,汴民射雁金明池,得诗以闻。此雁书实事在后世也。
    ⑥杨慎曰:古乐府:“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据此,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选》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五臣及刘履谓古人多于鱼腹寄书,引陈涉罩鱼倡祸为证,何异痴人说梦耶?⑦《楚辞七谏》“年既过半百兮。”【吴注】梁武帝诏:“负■君临,百年将半。”
    ⑧何逊诗:“欲寄一行书,何解三秋意。”
    赠高式颜
    此诗黄鹤编在天宝十五载,单复编在夔州侍内。今按诗云“削迹共艰虞”,当是乾元初出为华州司功时。其相逢应在华州、东都之间。【钱笺】高适有《宋中送族姪式颜》诗云:“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
    昔别是何处①,相逢皆老夫②。故人还寂寞③,削迹共艰虞④。自失论文友
    ⑤,空知卖酒垆⑥。平生飞动意⑦,见尔不能无。(上四伤彼此沦落,下四感知交聚散,通首俱属言情。起句本言离别之久,而语意却深婉有致,故人,指式颜。削迹,兼言己。失友,适在扬州。西垆,追忆前事。见式而意仍飞动,文酒之兴勃然也。)①吴均诗:“昔别曾何道。”《楚辞》:“伯强何处。”②《诗》:“老夫灌灌。”③古诗:“故人从兹去。”西汉谣:“惟寂寞,自投阁。”④《庄子》:孔子伐树干宋、削迹于卫。李密《招徐鸿客书》:“代属艰虞。”
    ⑤庚信诗:“论文报潘岳。”⑥【朱注】公《遣怀》诗:“昔与高李辈,论文入酒垆。”今适不在,故慨及之。《世说》:晋王戎过黄公坤,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饮于此垆,自嵇阮既云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纵。令视此虽近,邈若山河。”裴荣作《语林》载《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
    ⑦苏武诗:“叙此平生亲。”沈佺期《祭李侍御文》,“思含飞动,才冠卿云。”申涵光曰:“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诵之如闻其声。“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语意本此,而真扑自然不逮矣。
    题郑县亭子
    【鹤注】当是乾元元年赴华州时作。陆游《笔记》:华之郑县有西溪,唐昭宗避兵,尝幸之。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爱。亭曰西溪亭,即郑县亭子。【黄注】玩七句,知此诗即题竹者。
    郑县亭子涧之滨①,户牖凭高发兴新②。云断岳莲临大路③,天晴宫柳暗长春④。巢边野雀群欺燕⑤,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⑥,晚来幽独恐伤神⑦。(【黄生注】上半登亭发兴,乃叙景。下半临去伤神,乃感怀。三四承上,五六起下。郑县亭子,入律颇拗,得次句,方见生动。中四言景,先远后近,先赋后比。云断夭晴,两字一读。雀欺蜂趁,喻众谤交侵,而一身孤立。故自伤幽独耳。)
    ①《唐书》:华州倚郭为郑县。《杜臆》:周时郑桓公封于此。
    ②鲍照诗:“发兴谁与欢。”③岳莲,西岳莲花峰也。《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化,因名。【朱注】晋檀道济伐后秦,至潼关。秦遣姚鸾屯大路,绝道济粮道。《通鉴注》: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谿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遂以北路为大路。④《魏都赋》:“西辟延秋,东启长春。”《唐书》:同州朝邑县有长春宫。《寰宇记》:周宇文护所筑。《旧书》:高祖起义,大军济河,舍于长春宫。梁简文诗:“雾暗窗前柳。”
    ⑤汉乐府《猛虎行》:“野雀安无巢。”⑥满青竹,刻诗于竹上。⑦《楚辞》:“幽独处乎山中。”《别赋》:“感寂寞而伤神。”
    望岳
    此往华州时中途所历者。岳,西岳华山也。《唐书》:华州华阴
    县有华山。
    西岳峻嶒竦处尊①,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②,拄到玉女洗头盆
    ③。车箱入谷无归路④,箭栝通天有一门⑤。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⑥。(【黄注】上四写望一意,五六承上起下,末欲遂其登岳之兴也。又曰:五六乃形容语。路径险仄,车不能回,狭而且长,有似箭筈。不必泥于地名。【綖注】高山多仙迹,故欲寻问真源,与三四相应。)①是山四方高五千仞,傍连少华山。何逊诗:“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峻嶒。”②《刘根外传》:汉武登少室,见一女子以九节杖仰指日,闭左目,东方朔曰:“此食日精者。”《真诰》:杨羲梦蓬莱仙翁,拄赤九节杖而视白龙。
    ③《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
    ④《寰字记》:车箱谷,一名车水涡,在华阴县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测。祈雨者以石投之,中有一鸟飞出,应时获雨。
    ⑤【朱注】旧注引箭筈峰。姚宽云:箭筈岭自在岐山。按地志诸书,并不云华山有箭栝。《韩非子》: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而勒之曰:王与天神博于此。《水经注》: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从北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出一里至天井,井才容人行,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上者皆所由涉,更无别路。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矣。此与通天一门语甚合。所云列柏,岂即箭柏耶?《初学记》事类亦以莲峰对柏箭,则箭括乃柏字之讹。李攀龙《华山记》:“自昭王施钩梯处,西南上三里许,得一峡如栝,曰天门。”岂后人因杜诗附会乎。《仇池记》:石角外向如雉蝶,唯一门可通。
    ⑥陈子昂诗:“高寻白云逸。”《洞天记》:华山,名太极总仙之天,即少吴为白帝,治西岳。梁刘孝仪诗:“降道访真源。”黄生曰:“玉女洗头盆”五字本俗,先用仙人九节杖引起,能化俗为妍,而句法更觉森挺,真有掷米丹砂之巧。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此乾元元年初秋在华州时作。何逊诗有《苦热行》。《绝交书》:“人间多事,堆案盈几。”
    七月六日苦炎蒸①,对食暂餐还不能②。常愁夜来皆是蝎③,况乃秋后转多蝇④。束带发狂欲大叫⑤,簿书何急来相仍⑥。南望青松架短壑⑦,安得赤脚踏层冰⑧。(上四早秋苦热,五六堆案相仍,未欲弃官避暑。《杜臆》:公以天子侍臣,因直言左迁,且负重名,长官自宜破格相视。公以六月到州,至七月六日而急以簿书,是以常椽畜之,殊失大体,故借早秋之热,蝇蝎之苦,以发郁伊愁闷之怀,于簿书何急,微露意焉。赵大纲曰:北多戎马,故思南适。松壑不足,又思踏冰。此叹苦热,亦见狂态也。)
    ①庾信诗:“五月炎蒸气。”②蔡琰《笳曲》:“饥当食兮不能餐。”③《杜臆》:皆是蝎,谓已皆是蝎,又加以多蝇,此极状其苦。【赵注】谒,螫虫,中原有之,南方所无。【邵注】蝎,全蝎,阴夜毒人。《通鉴》:“蜹蚁蜂虿,皆能害人。”虿即蝎也。《西阳杂俎》:蝎,前谓之螫,后谓之虿。【顾注】韩退之诗:“照壁喜见蝎。”退之谪官回家,故以为喜。少陵贬官他适,故以为愁。物亦系乎人情哉。
    ④《诗》:“营营青蝇,止于棘。”《诗传》:“青蝇,比小人也。”
    ⑤陶潜诗:“束带候鸡鸣。”《老子》:“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神仙传》:刘根状若发狂。赵大纲曰,昌黎云:“人各有能不能,抑而行之,必发狂疾。”即此诗意也。⑥《唐书》:切于簿书期会。
    ⑦张衡《四愁诗》:“侧身南望涕沾襟。”潘尼诗:“青松荫修岭。”江淹诗:“风散松架险。”注:“松横生曰架。”⑧《楚辞》:“层冰峨峨。”
    王嗣奭曰:州牧姓郭,公初至,即代为《试进士策问》与进《灭残寇状》,不过挟长官而委以笔札之役,非重其才也。公厚于情谊,虽邂逅一饭,必赋诗以致感佩之私,傅垂名后世。郭与周旋几一载,公无只字及之,其人可知矣。
    朱瀚曰:此必赝作也。命题既蠢,而全诗亦无一句可取,纵云发狂大叫时戏作俳谐,恐万不至此,风雅果安在乎。
    观安西兵这赴关中待命二首
    【鹤注】此当是乾元元年秋在华州时作。又曰:至德元载安西节度更名镇西,此曰安西。循旧称也。《通鉴》:乾元元年六月,李嗣业为怀州刺史,充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八月,同郭子仪等将步骑二十万讨安庆绪。长安谓之关中,西以陇西关为限,东以函谷关为界。
    四镇富精锐①,摧锋皆绝伦②。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老马夜知道③,苍鹰饥著人④。临危经久战⑤,用急始如神⑥。(首章见安西兵过,而归美李公,在四句分截。四镇之兵,皆嗣业所统。曰献,志在报国也。曰静,力能扫贼也。老马,喻主将之惯战。苍鹰,喻军士之敢入。临危久战,见其用兵奇勇。)
    ①《旧唐书》:龟兹、畋沙、疏勒、焉音四镇都督府,皆安西部护所统。长寿二年,收复四镇,于前龟兹国置安西都护府。至德后,河西、陇右戍兵皆征集,收复西京。潘岳诗:“皇赫斯怒,爱整精锐。”
    ②《秦本纪》:三百摧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吴越春秋》:摧锋争先。【吴注】刘峻《出塞》诗:“陷敌纵金鼓,摧锋扬旆旌。”③《韩非子》:齐桓公伐孤竹还,迷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
    ④饥鹰著人,注见二卷。⑤晋刘弘表:“孝笃著于临危。”⑥《魏志》:荀或谓曹操曰:“公用兵如神。”《唐史》:嗣业讨小勃律,执一旗,引陌刀,缘险先登,力战,大破之。及收西京时,官军几败,嗣业执长刀陷阵,贼遂溃。公故以临危久战称之。
    其二
    奇兵不在众①,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②,心肝奉至尊③。孤云随杀气④,飞鸟避辕门⑤。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次章称李公忠勇,而志其纪律,亦四句分截,奇兵制敌,此其智勇。拨肝奉主,此其忠义。云随杀气,见兵威振肃。鸟避辕门,见号令森严。末言师行有纪,民情安堵。《杜臆》:乾元二年,九节度之兵六十万溃于相州。“奇兵不在众”一语,公之预识兵机如此。【顾注】河北一带,久已陷没,可以谈笑而取之,由其能披沥忠肝而奉至尊故也。)
    ①《史记》:“奇兵入烧回中。”《通鉴》:晋安帝时,沈田子曰:“兵贵用奇,不必在众。”
    ②左思诗:“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唐书》:河北道,领孟、怀、魏、博、相、卫、贝、澶等二十九州。时安庆绪据相、卫。③嵇康诗:“感激切心肝。”④陶潜侍:“孤云独无依”。蔡琰《胡笳》:“杀气朝朝冲塞门。”⑤《管子》:“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赵国策》:张孟谈遇智果于辕门之外。
    葛常之《韵语阳秋》:杜诗“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盖用太冲《咏史》诗“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也。东坡诗云“似闯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意本于杜。王维云“虏骑千重只似无”句,则拙矣。
    九日蓝田崔氏庄
    【鹤注】此是乾元元年为华州司功时,至蓝田而作。华至蓝田八
    十里。旧编在至德元年。是时身陷贼中,不能远至蓝田。且两宫
    奔窜,四海惊扰,岂有兴来尽欢之理乎?
    老去悲秋强自宽①,兴来今日尽君欢②。羞将短发还吹帽③,笑倩傍人为正冠④。蓝水远从千涧落⑤,玉山高并两峰寒⑥。明年此会知谁健⑦。醉把茱萸仔细看⑧。(上四九日饮庄,五六庄前之景,七八九日之感。赵大纲曰:“羞将短发,未免老去伤情。笑倩傍人,仍见兴来雅致。二句分承,却取孟嘉事而翻用之。千涧汇流,两峰遥峙,此壮观之足以发兴者。但思山水无恙,而人事难知,故又细看茱萸,仍与老去悲秋相应。朱瀚曰:通篇不离悲秋叹老,尽欢至醉特寄托耳。公曾授率府参军,用孟嘉事恰好。)
    ①陆机诗:“但恨老去年遒。”《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列子》:孔子见荣启期鼓琴而歌,曰:“善乎能自宽也。”②《晋书》:王徽之夜雪访戴安道,曰:“本乘兴而来。”又:徽之至吴中,径造竹下,留坐尽欢而去。《汉书》:李陵为苏武置酒设乐,武曰:“清毕今日之欢。”宋龚芥隐得王仲言本,此诗次句作“今朝醉里为君欢”。今按首二乃对起,若依龚说,语近于俗。
    ③陈后主诗:“羞将别后面。”汉乐府《长歌行》:“发短耳何长。”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参僚毕集,时风至,吹嘉帽堕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魏志》:曹植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曰:“汝倩人耶?”④古乐府:“但恐傍人闻。”《淮南子》:“坐而正冠,起而更衣。”⑤《三秦记》:蓝田有水,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石,合溪谷之水,为蓝水。鲍照诗:“千涧无别源。”
    ⑥晏氏曰:武德三年,尝析蓝田置玉山县,贞观三年省。则王山在蓝田也。《华山志》:岳东北有云台山,两峰峥嵘,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朱注】两峰,指云台山。旧云华山、秦山者,非。《汉书注》:并字作傍字解。⑦《左传》:“在此会也。”
    ⑧《西京杂记》:汉武官人贾佩兰,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看茱萸,明是伤老。顾注谓手把茱萸、眼看山水,非是。《北史源思礼传》:“为政当举大纲,何必太仔细也?”黄生曰:亦暗反九日事,皆善推新。
    杨万里曰:唐七言律,句句字字皆奇。如杜《九日》诗,绝少。首联对起,方说悲忽说欢,顷刻变化。领联,将一事翻腾作二句。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为风流,最得翻案妙法。入至颈联,笔力多衰,复能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结联,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陈后山云:领联文雅旷达,不减昔人。故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耳。
    崔氏东山草堂
    【顾注】王维晚年,得宋之间蓝田别墅,在张通儒囚禁之后。肃宗还京,维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中。此当是乾元元年作。【邵注】东山即蓝田山,又名玉山,在长安蓝田县东南,《杜臆》:王维辋川庄在蓝田,必与崔庄东西相近。草堂在东山,可称东庄,则辋川固可称为西庄矣。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①。有时自发钟磐响②,落日更见渔樵人
    ③。盘剥白鸦谷口栗④,饭煮青泥坊底芹⑤。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此借崔氏草堂以讽王给事也。首句记草堂,次句记秋候。三四堂外闻见之景,仍含静意。五六堂中食物之佳,仍含秋意。末慨西庄。以见仕者之不如隐也。朱瀚曰:草堂之静,延秋气之爽,故曰相鲜新。次联,即“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三联,即“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也。【朱鹤龄注】公《赠王维》诗:“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维之再仕,必非得意,故以柴门空锁,讽其归老蓝田欤。)①梁释惠令诗:“泬寥秋气爽。”【綖注】杜牧诗“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即秋气相鲜之意。郭璞诗:“容色更相鲜。”②《蜀都赋》:“庭和钟磐,堂抚琴瑟。”江淹诗:“石室有幽响。”王维《辋川》诗有云“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则知钟磐渔樵,即蓝田山中景物。
    ③《宋武帝纪》:“樵渔山泽。”孔鱼诗:“兰泽侣渔樵。”【朱注】白鸦谷、青泥坊,皆地名。
    ④《长安志》:白鸦谷,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其地宜栗。又:青泥城,在蓝田县南七里。《水经注》:泥水历晓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亦谓之青泥城。考《晋中兴书》:桓温伐符健,遣京兆太守薛珍击青芹城,破之。即其处。
    ⑤【邵注】饭煮芹,杂米为饭也。《记》:坊以畜水,亦以障水。《说文》:防,即堤也。
    张綖注:维《辋川别业》诗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梨炊黍怕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鸳,阴阴夏木转黄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此即给事咏西庄者。前六句之意,盖亦识此趣矣。末乃谓海鸥何事相疑,尚似机心未忘,无怪乎公之怪叹给事也。
    王嗣奭曰:蓝田诗悲壮,东山诗则浑成,不烦绳削,自有萧散之致,各见其妙。然前诗人犹可学,此诗人不能到。
    遣兴三首
    此当是乾元元年罢谏官后作。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①,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②。仰看云中雁③,禽鸟亦有行。(首章,思兄弟也。因彼此各天,归途中梗,而叹不如雁行之同群。三章,各在上四句分截。)
    ①《庄子》,屠羊说畏难而避寇。②《史记》:秦,虎狼之国也。
    ③谢灵运诗:“嗷嗷云中雁。”其二
    蓬生非无根①,漂荡随高风②。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客子念故宅
    ③,三年门巷空④。怅望但烽火⑤,戎车满关东⑥。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⑦。(次章,念故居也。飘蓬远去,如游子行踪,盖不胜羇旅寂寥之悲矣。)①《说苑》:“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
    ②曹植诗:“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何意回飙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顾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又诗:“高风吹我躯”③《水经注》:祠即故宅也。
    ④梁戴暠诗:“门巷无车辙。”⑤谢朓诗:“怅望心已极。”⑥《诗》:“戎车既饬。”刘向《新序》:陈胜奋臂于关东。⑦《韩非子》:羇旅侨上,重帑在外。其三
    昔在洛阳时①,亲友相追攀②。送客东郊道③,邀游宿南山④。烟尘阻长河
    ⑤,树羽成皋间⑥。回首载酒地⑦,岂无一日还。丈夫贵壮健⑧,惨戚非朱颜⑨。(三章,怀旧交也。往日邀游之地,今成戎马之场,虽或还乡有日,但恨不如少年时耳。)①张协诗:“昔在西京时。”②王粲诗:“朋友相追攀。”③曹植诗:“斗鸡东郊道。”④《诗》:“以邀以游。”曹植诗:“长驱上南山。”黄希谓东郊指洛阳之东,则南山当指伊阙山,盖在东都之南也。
    ⑤孙楚书:烟尘俱起,震天骇地。长河,即黄河也。应玚诗:“浩浩长河水。”⑥《诗》:“崇牙树羽。”羽,旗也。陆机《洛阳记》:“洛阳四关,东有成皋关,在汜水县东南二里。”时王师讨安庆绪于河北。⑦《陶潜传》:“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
    ⑧《史记匈奴传》:“贵壮建,贱老弱。”
    ⑨陆机《冢墓赋》:“鲜涂惨戚。”王康琚诗:“凝霜凋朱颜。”
    独立
    此诗托物兴感,有忧谗畏讥之意,必乾元元年在华州时作。
    空外一鸷鸟①,河间双白鸥②。飘飖搏击便③,容易往来游④。草露亦多湿
    ⑤,蛛丝仍未收⑥。夭机近人事⑦,独立万端忧⑧。(上六独立所触之景,未二独立所感之情。【赵汸注】鸷鸟,比小人之媢嫉者。白鸥,比君子之幽放者。三四分承首二。鸷鸟方恣行传击,白鸥可轻易往来乎,危之也。且夜露已经沾惹,而蛛丝犹张密纲,重伤之也。上是显行排击者,下是潜为布置者。虫鸟天机,同于人事,是以对此而万忧并集也。【顾注】公诗“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即次联之意。刘须溪云:此必有幽人受祸,而罗织仍未已者,如李白、郑虔辈是也。)①空外,虚空之外。宋之问诗:“空外有飞烟”,《淮南子》:“鸷鸟不双。”②陆厥诗:“河间柳已把。”何逊诗,“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③曹植诗:“飘飖随长风。”《翟方进传》:“搏击豪强。”④《东方朔传》:“谈何容易。”谢灵运诗:“往来无踪迹。”⑤宋之问诗:“草露湿人衣。”⑥王僧孺诗:“泣望蜘蛛丝。”⑦《淮南子》:“内有以通乎天机。”阮籍诗:“人事多盈冲。”⑧陆士衡诗:“世道多故万端,忧虑纷错交颜。”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敌人二首
    此乾元二年十一月在华州作。【顾注】公以至德二载十月扈从还
    京。此诗作于乾元元年之至日,而回思去岁也。《通典》:唐人
    谓门下、中书为北省,亦谓门下为左省,或通谓之两省。
    去岁兹晨捧御床①,五更三点入鵷行②。欲知趋走伤心地③,正想氤氢满眼香④。无路从容陪语笑⑤,有时颠倒著衣裳⑥。何人却忆穷愁日⑦,日日愁随一线长⑧。(此公为华司功,逢至日而有感也。上四忆去年,下四慨今日。御床,至日视朝也。鵷行,同省敌人也。满眼、陪笑,同列朝班。趋走、颠倒,参谒郡主。五句应四,六句应三。中二联,互为回环。愁随日长,因谪官而伤叹也。曰欲知,曰何人,皆封同朝诸公言。《杜臆》:得意之人,未必忆及穷愁,故曰错忆。今按:错忆语带尖酸,不如却忆为含蓄也。)
    ①陶潜诗:“去岁家万里。”苏味道诗:“兹晨对两闱。”《后汉阴后纪》:“从席前伏御床。”《世说》:王丞相披拨传诏,直至御床前。《决疑要注》:殿堂之上,惟天子居床,其余皆席。捧,仰承也。【鹤注】公祖审言诗:“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②《颜氏家训》: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说文》:“鸳鹭立有行列,故以喻朝班。”北齐乐曲:“鸳鹭成行。”
    ③按:公《官定后》诗“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是以河西尉为趋走也,可证“趋走伤心”为司功事矣。近注谓趋走殿陛者,非。《列子》:“趋走作役。”孔融诗:“俯仰内伤心。”④王逸《楚辞注》:“氤氲,盛貌。”⑤《后汉马武传》:帝与功臣诸侯,燕语从容。《诗》:“笑语卒获。”⑥又:“东方未明,颠倒衣裳。”⑦《演义》以冬至阳长阴消,谓之愁尽日,此说无据。按《虞卿传》:“非穷悉不能著书。”此穷愁二字所本。公《夔州》诗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以此证之,则《演义》断误。
    ⑧《岁时记》: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唐杂录》:唐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比常日增线之工。
    前代王道思、郭青螺诸家,狠驳杜诗疵句。近年朱瀚又力辩杜之真赝,以此题第一首为赝作云:凡一题再赋者,必具次第,又须照应。去岁兹辰,全犯去年今日。捧御床在前,入鵷行在后,岂不颠倒。五更三点语近俗,视“五夜漏声催晓箭”,相去多少。第三突出,无来路。第四恶甚,五六冗腐,七八句字搅乱,皆非少陵本色。
    其二
    忆昨逍遥供奉班①,去年今日侍龙颜②。麒麟不动炉烟上③,孔雀徐开扇影还④。玉几由来天北极⑤,朱衣只在殿中间⑥。孤城此日肠堪断,愁对寒云雪满山⑦。(次章,想至日早朝,而叹山城寥落也。在四句分截。身方跼蹐,
    故想去岁逍遥。炉烟、扇影,班次所见之仪。玉几、朱衣,侍殿所对之人。孤城、云雪,气象惨凄,无复朝贺时景色矣。赵大纲曰:玩“由来”“只在”四字,有许多怅望意。天上之玉几犹是也,欲侍龙颜得乎。殿中之朱衣犹在也。欲与朝班得乎,语意紧注下文。)
    ①沈佺期诗:“忆昨经过处。”唐拾遗掌供奉讽谏。②《汉书》:高祖隆准而龙颜。③【瀚注】麒麟,即香炉。孔雀,即羽扇。一事分两层,炼句细润。【朱注】宰臣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扇合,皇帝升御座,内谒者承旨唤仗。《晋礼仪》:大朝会,即填宫,皆以金镀九尺麒麟香炉。《唐仪卫志》:朝日,殿上设黼■、蹑席、熏炉、香案。
    ④初升御座则合扇,既升则羽扇两开,而影环左右矣。《唐六典》:尚辇局,掌舆辇伞扇。大朝会,则孔雀扇一百五十有六,分居左右。旧翟羽扇,开元初改为绣孔雀。⑤《西京杂记》:天子玉几,冬则加锦其上,谓之绨几。
    ⑥《唐仪卫志》:朝日,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唐会要》:开元二十五年,李适之奏:冬至大礼,朝参并六品清官,服朱衣,以下通服袴褶。
    ⑦惠连《雪赋》:先言寒风愁云,后及霰密雪,此云雪所本。陶潜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鲍照《舞鹤赋》:“雪满群山。”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
    员外绾原注:甫赴华州日,许寄员外茯苓。
    此诗当是乾元元年作。鹤曰:《旧书杨绾传》:绾,字公权,华阴人。肃宗即位,自贼中冒难赴行注在,除起居舍人、知制浩,历司勋员外郎、职方郎中。
    寄语杨员外①,山寒少茯苓②。归来稍暄暖③,当为斸青冥④。翻动龙蛇窟,
    ⑤,封题鸟兽形⑥。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全首皆属寄语,以律诗代短札,质而有文。暄暖,取菩之候。青冥,松林之色。龙窟,结根之深。鸟兽,成形之异。藤杖,亦华州所产者。杨必嗜酒,故结用戏辞。)①鲍照诗:“寄语后生子。”②又:“山寒野风急。”③《易》:“日以暄之。”《记》:“暖之以日月。”此暄暖二字所本。《唐书》:华诈上辅,土贡茯苓、茯神。【朱注】《图经本草》:生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④《说文》:“斸,斫也。”郭璞《尔雅注》:锄属。师氏曰:以刀刺地也。《抱朴子》谓:地产茯苓,上有清灵之气。近日吴沅云:偃盖老松,下有茯苓,天色晴霁时,松下有青气一股,斜注地边,掘之可得茯苓。此即斸青冥之说也。张衡《南都赋》:“青冥芋眠。”公《苦竹》诗:“青冥亦自守。”又《高楠》诗:”捕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故知青冥为树色。
    ⑤《海赋》:“翻动成雷。”《拾遗记》:崿谷阴生之树,其木有龙蛇百兽之形。傅玄《桃赋》:“根龙蛇而云结兮。”王勃《山亭序》:“征石髓于龙蛇之窟。”据王洙则云:华山乃神仙所居。今按:龙蛇对乌鲁为工。《天台赋》:“灵仙之所窟宅。”
    ⑥班婕妤《捣素赋》:“书既封而重题。”《世说》:桓玄发厨取之,封题如初。《史记龟策传》:“茯苓在菟丝之下,状如飞鸟形。”陶隐居《本草》:“茯苓皮黑而皱,内坚白,形如乌兽龟鳖者良。”黄生曰:此亦往东都时作。八句一气叙来,酷似途次乍逢,立寄口信之
    语。黄彻《■溪诗话》曰:杜诗“当为斸青冥”、“药许邻人斸”,王临川
    云“肯顾北山如慧约,舆公新崦斸莓苔”,韩退之云“诗翁燃伴斸荒棘”,
    柳子厚云“戒徒斸云根”,虽一字之法,亦有所本。
    冬末以事之东都溯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鹤注】当是乾元元年冬自华州游东都作。明年春方归华。梦弼曰:湖城县地有鼎湖,即黄帝铸鼎之处。《唐书》:湖城县,属虢州,汉湖县,后改湖城。《唐诗纪事》:孟云卿,河南人,与杜子美、元次山最善。元次山《送孟校书往南海》云:云卿与次山同州里,以词学相友,少次山六七岁。
    疾风吹尘暗河县①。行子隔手不相见②。湖城城东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向非刘颖为地主③,懒回鞭辔成高宴。(首叙湖城遇孟,复返于刘。公饮毕而去,又拉孟而回,忘乎宾主形迹。下二,反言以见刘之贤。)
    ①《水经注》:河水又北径湖县东,故曰河县。②《霍去病传》:“大风起,砂砾击面,雨军不相见。”鲍照诗:“行子心肠断。”
    ③《左传》:“地主致饩。”刘侯欢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撰。且将款曲终今夕①,休语艰难尚酣战②。照室红炉簇曙花③,萦窗素月垂秋练④。(此叙颢宅留饮,记其情景。款曲二句,兼述刘侯劝客词意之殷勤。)
    ①秦嘉诗:“念当久离别,因念叙款曲。”②《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③《宋武本纪》:神光照室尽明。早花簇发,其色鲜丽,故比红炉。
    ④沈约《郊居赋》:“或萦窗而窥牖。”《月赋》:“素月流天。”谢庄诗:“秋月明如练。”束皙《饼赋》:“弱似春绵,白若秋练。”天开地裂长安陌①,寒尽春生洛阳殿②。岂知驱车复同轨③,可惜刻漏随更箭④。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霰⑤。(末喜乱后逢孟,不忍别离也。天开地裂,伤长安昔陷。寒尽春主,比洛阳今复。驱车,中途得遇。同轨,王路已平。更箭,夜深。鸡鸣,天瞎矣。此章兰段,各六句。)
    ①京房《易占》:“天开阳不足,地裂阴有余,智兵起下害上之象。”《唐史》:是年九月,九节度兵伐安庆绪于邺。梦弼曰:长安有九衢三陌。②谢惠连诗:“春生鳷鹊楼。”③阮籍诗:“驱车出门去。”班固赋:“仰天路而同轨。”④陆倕《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⑤张衡《古别离》:“鸡鸣庭树枝,客子振衣起。别泪落如线,相顾不能止。”卢世..《紫房余论》云:子美已起身出城矣,于疾风暗尘中,忽见云卿,喜也意外,遂携手复造。当是时,刘侯欢甚,张灯促馔,从残局中翻出新兴,宾主友朋相视而笑。此段光景,至今使人回环,诗欲不佳得乎。
    阁乡姜七少府设绘戏赠长歌
    【鹤注】此乾元元年冬自华州至东都作,故有东归贪路之语。【邵注】唐制:县主簿之下,设尉一人,专主水火盗贼之事,即少府也。【钱笺】《元和郡县志》本汉湖县地,开皇十六年,移湖城县于今所,改名阌乡县,属陕州。唐属虢州。阌,古宴字。《说文》:从门受声。赵傁曰:公背冬涉春,行渡潼关,东至洛阳。阌乡,初出潼关道也。按:潘岳《西征赋》:“发阌乡而警策,溯黄卷以济潼。”此即公往来道也。梦弼曰:《唐志》:阌乡县,属陕州,潼关在其邑。阌音文,又音民,字正作閺。后汉建安中,改作阌。
    姜侯设绘当严冬①,昨日今日皆天风②。河冻味鱼不易得③,凿冰恐侵河伯宫④。(首言冬鲙难得。)
    ①邵注:牛羊与鱼之腥,干曰脯,湿曰脍。鲙即今之鱼生、肉生。鲍照诗:“幸值严冬薄。②蔡邕诗:“枯桑知天风。③胡夏客曰:北方河冻未渔不易得,此南方人所未知也。《水经注》:巩县北有山临城,谓之崯■丘。其下有穴,谓之巩穴。言潜通浦北达于河。直穴有诸,谓之鲔渚。成公绥《大河赋》:“鳣鲤王鲔莫来游。”《周礼》:春荐鲔。然非时及他处则无。又潘淳《诗话》,韩玉汝云:河中府三面是黄河,惟有味鱼,似鲫而肥短,味亦美。杜诗味鱼谓此。朱注:《本草》有鮇鱼,出黄河口。④《诗》:“二之日凿冰冲冲。”《抱朴子》:冯夷渡河死,天帝署为河伯。
    饔人受鱼鲛人手①,洗鱼磨刀鱼眼红②。无声细下飞碎雪③,有骨已剁觜春葱④。落砧何曾白纸湿⑤,放箸未觉金盘空⑥。偏劝腹腴愧年少⑦,软炊香饭缘老翁⑧。(此记鱠精而味美。饔人,治庖者。鲛人,捕鱼者。冬日鱼鲜,其眼多红。飞碎雪,比其色白。诸春葱,形其质脆。纸何湿,言其干洁。盘未空,言有留余。砧,几砧也。放,停箸也。《杜臆》:设鲙之时,特留腹腴一脔,以享尊客。公伤已之老,故愧于年少。香饭合席共餐,老人则宜于软,似乎独缘老翁者。)
    ①《周礼天官》有内饔外饔。《西征赋》:“饔人细切,鸾刀若飞。”
    《述异记》:南海有鲛人室,水居如鱼。②《楚辞》:“贯鱼眼与珠玑。”③《七启》:“累如叠縠,散若飞雪。轻随风飞,刀不转切。”④《广韵》:“剁,剉也。”《杜臆》:觜春葱,啄鲙如葱之脆。觜音
    追,啄也。胡夏客作觜。觜,肉也。言去骨留肉而杂以春葱。《内则》:“鲙,春用葱,夏用芥。”鱠在严冬,而云春葱,用成语耳。⑤【邵注】凡作鱠,以灰去血水,用纸以隔之。《齐民要术》:“切鱠不得洗,洗则鱠湿。”
    ⑥辛延年诗:“金盘鱠鲤鱼。”
    ⑦黄希曰:《记》:羞鱼冬右腴。说者谓冬时阳气在鱼腹,故腴。⑧炊香饭,即《记》“五十异粮”之意。《维摩经》:“香积如来以一钵香饭,恒饱众生。”庾信诗:“石髓香如饭。”新欢便饱姜侯德①,清筋异味情屡极②。东归贪路自觉难③,欲别上马身无力。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④。不恨我衰子贵时⑤,怅望且为今相忆。(末叙赠姜之意。上四,感姜情重而欲别不忍。下四,服姜意真而别后相思。姜盖初见而款留者,故云新欢。《杜臆》:贪路本宜急往,今反觉难行,而上马无力者,以不忍相别故也。此有戏意。为人好心事,以俗语入诗,乃对姜少府言耳。心在中而色见于外,曰于我真,见其钟情而非泛爱。他时我衰子贵,不足为恨,但回忆今日之交欢难再,终不能不怅望耳。此极感恩之语。玩此诗拈韵,知古人东冬通用也。此章首段四句,下两段各八句。)
    ①《诗》:“既饱以德。”
    ②北魏童谣:“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异味,见前。③鲍照诗:“东归难付度。”潘岳《客舍议》:“行者贪路。”④魏甄后诗:“想见君颜色。”⑤《世说》:乔玄谓曹公:“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
    与上首同时之作。【朱注】少公即少府。《国史补》:张旭为常熟尉,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复至,乃怒责之。老父曰:“实非论事,睹少公笔迹奇妙,贵为箧笥之珍耳。”可证唐人称尉为少公也。《太白集》有《秋日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赴上都序》。
    去年行宫当太白①,朝回君是同舍客②。同心不减骨肉亲③,每语见许文章伯④。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⑤。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⑥。(四句转韵。上忆往日交情,下喜中途欢聚。乐更无,谓更无如此之乐。秦抱才而为下吏,故曰依旧潦倒。《杜臆》:未句有戏意。)
    ①【邵注】天子在外之居曰行宫。②《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游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③《易》:“二人同心。”④《吴志注》:张紘见陈琳《武库赋》,叹美之。琳答曰:“河北率少
    文章,易为雄伯。”王充《论衡》:文词之伯。孙逖诗:“海内文章伯。”
    ⑤苦觉好,乃当时方言。⑥多才多艺,出《尚书金滕》。《语林》:张华谓陆机曰:“人之为文,患其才少,而子患才多。”嵇康书:“知吾潦倒不切事情。”《抱朴子》:“潦倒疏缓,而致废弛。”此乃波颓澜倒之意。据《北史崔瞻传》,魏天保以后,重吏事,谓容止蕴藉者为潦倒,而瞻终不改焉。【钱笺】从后说。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鹤注】此乾元元年冬往东都时作。观洛阳再清句可见。【朱
    注】鄂县属长安。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贼过金牛①。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②。(首言马行迅捷。从乱禽颠沛说起,便有奇气。过金牛,扈从明皇也。见天子,趋谒肃宗也。却走,退走也。)
    ①扬雄《蜀土记》:秦欲伐蜀而无路,遣人告蜀王曰:秦有金牛,其粪成金,使蜀迎之。蜀王使五丁力士开山,路通,秦遂伐蜀,取其国,因号其国曰金牛。《旧唐书》:梁州金牛县,汉葭萌地。武德三年,分绵谷县置,属褒州,后州废,属梁州。《元和郡县志》:汉水出嶓冢山,在金牛县东二十八里。②《旧唐书》:灵州大部督府,属关内道,天宝元年改为灵武郡。乾元元年,复为灵州。天宝十五载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故回鞭见之。
    自矜胡骡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一闻说尽急难才,转益愁向驾骀辈①。(此见其济难之功。【赵注】急难才,如刘备的颅跃过檀溪以免刘表之追,刘牢之马跳五丈涧,以脱慕容之逼。此处指避胡一事言。愁向驾胎,自叹所乘者皆疲马也。)
    ①《楚辞》:“策驾骀而取路。”
    头上锐耳批秋竹①,脚下高蹄削寒玉②。始知神龙别有种③,不比俗马空多肉④。(此写其神骏之姿。耳锐蹄坚,筋胜于肉,此良马之相也。)
    ①黄柏仁《龙马颂》:“耳如剡筒,目象明星。”《齐民要术》:“耳欲小而锐如削筒。”太宗《十骥颂》:“耳根纤细,杉竹难方。”②《相马经》:相马之法。先三羸五驽。大蹄缓耳,一驽也。高蹄,注见二卷。削寒玉,言其坚可以削玉也。③《北史隋扬帝纪》:置马牧于青海渚中,以求龙种。④《齐民要术》:望之大,就之小,筋马也。望之小,就之大,肉马也。
    洛阳大道时再清①,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②,侧身注目长风生。(末言同行见马,结归李丈。凤臆龙鬐,一时未易测识,但见侧身注目,足下风生,果是绝尘之骥矣。《杜臆》:马不易识,以况相士之难。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吴越春秋》:“山川重秀,天地再清。”
    ②《晋载记》:苻坚时,大宛献千里驹,皆汗血,朱鬛五色,凤膺麟
    身。顾云《韩干马障歌》:“麟鬐凤臆直相似。”
    观兵
    此乃乾元元年冬在东都观兵也。是年九月,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鲁灵、镇西北庭李嗣业等七节度,将步骑二十万讨安庆绪。李光弼、王思礼助之,号九节度。十一月围邺城,次年正月嗣业卒于军中。三月,史思明救邺,官军大败。《通鉴》:至德二载二月,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
    北庭送壮士①,貔虎数尤多②。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③。妖氛拥白马④。元帅待琱戈⑤。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⑥。(上四观北庭之兵,下四画攘边之策。【顾注】北庭,谓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时统四镇之兵,故貔虎尤多。郭子仪前为副元帅,收复东京。今望朝廷以元帅授子仪,故曰“待琱戈”。其时顿兵邺城,兵无统制,盖早知其有覆军之患矣。邺城即相州,辽海与范阳相近,即思明巢穴。公诗“司徒急为下幽燕”,与此诗同意。)
    ①《后汉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长安二年置,属陇右道。
    ②梁武帝《净业赋》:“壮士貌虎,器甲精锐。”③【朱注】边隅,谓邺城。凡临敌境即为边,如《新婚别》“守边赴河阳”是也。《晋书》:史臣曰:“舒元出■边隅,钦其明德。”
    ④曹植《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氛顺制。”白马,用侯景事,比安史诸寇也。⑤《国语》:穆公横琱戈,出见使者。《汉书》:古鼎铭:“赐尔鸾琱黼黻琱戈。”注:“琱戈,镂刻之戈。”
    ⑥孙绰赋:“斩鲸鲵于沧波。”桓温表:“管宁之黜辽海。”辽东南临渤海,故曰辽海。朱鹤龄曰:是时李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动,此欲以精锐掩吾不各也。请与朔方兵同逼思明于魏州,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旷日引久,则邺城必拔矣。鱼朝恩不可而止。《安禄山事迹》云:汾阳以诸将谋议不协,乃与季光琛同谋灌城。公诗“斩鲸辽海波”,正与光弼意合,言当直捣幽燕,倾思明之巢穴,不当老师邺城之下也。
    忆弟二首原注:时归在河南陆浑庄。
    《唐书》:陆浑县,属河南府。又伊阙县有陆浑山。【顾注】公乾元元年六月,自左拾遗出为华州司功。冬晚,间至东都。时安庆绪弃东都而走,河南已复,故公得暂往洛阳故居。此诗乃二年春作也。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①。人稀书不到,兵在见何由②。忆昨狂催走③,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④。(公至东都而忆弟也。上四,叹乱后分离。下四,伤乱初奔散,辗转相忆,故忧结而成恨。忆昨二句,乃十字句法。谓自昔奔走以来,忧弟而病,无能解去也。洛阳在西,济州在东,故愁恨与水而俱东。)
    ①《后汉书》:饥寒道路。《唐书》:“济州,属河南道,天宝十三载
    废济州,以所管五县入郓州。【邵注】济州,,即今山东济宁州。②《汉书韩信传》:然则何由。③《易林》:“狂走蹶足。”《楚辞》:“狂顾南行。”王逸注:“狂,
    犹遽也。”④《吕氏春秋》:“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其二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①,三年望汝归。故园花自发②,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③,东西消息稀。(此申上章所忆之意。上四,望弟归乡,承前“兵在见何由”。下四,望弟音书,承前“人稀书不到”。洛阳初定,故转忧为喜。花鸟空存,则喜处仍忧矣。邺城之战,关于河北存亡,曰不同者,以初见家乡为幸,故不暇计及耳。花发鸟飞,即溅泪伤心意。)
    ①梁戴暠诗:“将军一百战。”②何逊诗:“独守故园秋。”③曹植诗。“千里无人烟。”葛常之《韵语阳秋》:老杜寄身于干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如“感时花溅泪”是也。故其作诗,多用“自”字。《田父泥饮》云:“步覆随春风,村村自花柳。”《遣怀》云:“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忆弟》云:“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日暮》云:“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宿白沙驿》云:“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古人对景言情,各有悲喜,而自不能累无情之物也。
    得舍弟消息
    此与前二首盖先后同时之作。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①。直为心厄苦②,久念与存亡③。汝书犹在壁④,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⑤。(此叙始终忆弟之情。未得消息,直欲同与存亡,患弟身难保也。既得消息,又欲藉犬传书,恨已情莫达也。《杜臆》:他乡乱而故乡尤甚,故曰“他乡胜故乡”,总是苦语。存亡乃厄苦之故,上句因下。辞房即书中之语,下句因上。汝书、汝妾并提,律中带古,此杜公纵笔。)
    ①古诗:“他乡各异县。”《楚辞》:“去故乡而就远兮。”②《前秦录》:慕容冲逼长安,苻坚登城责之。冲曰:“既厄奴苦,欲取尔相代。”
    ③蔡琰诗:“存亡永乖隔。”④潘岳诗:“遗挂犹在壁。”【顾注】陆机有骏犬,名曰黄耳。机在洛,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汝能赍书取消息否?”犬寻路至家,得报还洛。公时在洛,故用陆事。⑤《世说》: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诗豳风》:“入我床下。”
    不归
    天宝十四载冬,禄山陷河北诸郡,公之从弟必死于十五载。至乾元二年,为三年,是春,公在东都作。颜延之《秋胡》诗:“生为久别离,死为长不归。”
    河间尚战伐①,汝骨在空城。从弟人皆有②,终身恨不平③。数金怜俊迈④,总角爱聪明⑤。面上三年土⑥,春风草又生⑦。(通首俱是叙事言情,独于结尾写景收题。各两句转意。丧乱之感,死生之戚,生前之念,身后之悲,备尽一诗之中,语意凄切。)
    ①《唐书》:瀛州河间郡,属河北道。孙绰《庾亮碑》:“战伐之谋,仁所耻闻。”
    ②皆有,用《论语》“人皆有兄弟。”③《楚辞》:“失时而志不平。”④蔡梦弼曰:数金,谓幼时识数钱也,公偶然忆此一事,怜而爱之。胡夏客曰:数金,用河间姹女数钱语,以应河间。萧子显诗:“瞑数河间钱。”申涵光谓数金当是数龄,却与总角意重。《世说》:袁耽俊迈多能。《北周书》:庾信幼而俊迈,聪明绝伦。⑤《诗》:“总角卯兮。”注:“总角,聚两髦也。”《晋书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
    ⑥面上,坟土之上。⑦《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赠卫八处士
    【鹤注】处士,隐者之号,以有处士星,故名。唐有隐逸卫大经,居蒲州。卫八亦称处士,或其旅子。蒲至华止一百四十里,恐是乾元二年春在华州时至其家作。山岳,指华岳言。【朱注】卫处士,未详。师氏引《唐史拾遗》作卫宾,乃伪书杜撰,今削之。东方朔《设难》:“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魁然无徒,廓然独居。”
    人生不相见①,动如参与商②。今夕复何夕③,共此灯烛光④。(一云共宿此灯光。首叙今昔聚散之情。)①《史记》:“人生一世间。”《滑稽传》:淳于髠曰:“朋友交游,久不相见。”
    ②陆机诗:“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③《诗》:“今夕何夕,见此邂逅。”④《汉书外戚传》:“张灯烛,设帏帐。”《史记甘茂传》:贫人女曰:“子之烛光幸有余。”
    少壮能几时①,鬓发各已苍②。访旧半为鬼③,惊呼热中肠④。焉知二十载
    ⑤,重上君子堂⑥。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⑦。怡然敬父执⑧,问我来何方⑨。(次言别后老少之状。)①《秋风辞》:“少壮几时老奈何。”
    ②陶潜诗:“鬓发各已白。”③魏文帝《与吴质书》:“亲故姓名,半为鬼录。”④近世胡俨曰:尝于内阁见子美亲书此诗,字甚怪伟,“惊呼热中肠”作“鸣呼热中肠”。《列子》:内热生病。魏文帝诗:“断绝我中肠。”⑤江淹诗:“去乡二十载。”⑥王粲诗:“高会君子堂。”⑦王沉赋:“九宾穆以成行。”⑧《记》:“见父之执。”注:“父子执,同志之友也。”⑨吴筠诗:“问我来何迟。”问答未及已①,驱儿罗酒浆②。夜雨剪春韭③,新炊间黄粱④。主称会面难
    ⑤,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⑥,世事两茫茫⑦。(来感处士款情,因而惜别也。《漫叟诗话》云:“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若他人说到此,下须更有数句。此便接云“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直有杯土障黄流气象。此章,首段四句,下二段各十句。)①陶潜《桃花源诗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远注】此段纯及其意。②《诗》:“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③《南史》:文惠太子问周顒菜食味,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蔡邕《独断》:“春荐韭卵。”
    ④胡夏客曰:北人炊饭杂米菽,故用间字。【钱笺】《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注:“挐,糅也,谓饭用稻粢穱麦,糅以黄粱,和而柔濡也。”间即挐字之意。今按:别作闻,是鼻闻黄粱之气,五字皆平声,不若从间字。⑤曹植诗:“主称千金寿,客奉万年酬。”古诗:“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⑥《吴都赋》:“夤缘山岳岊。”⑦《晋书》:阮籍遗落世事。古诗:“四顾何茫茫。”
    周甸注:前曰人生,后曰世事,前曰如参商,后曰隔山岳,总见人生聚散不常,别易会难耳。
    洗兵行
    【鹤注】当是乾元二年仲春作。按相州兵溃在三月王申,乃初三日,其作诗时,兵尚未败也。原注:“收京后作。”【朱注】公《华州试进士策问》云:“山东之诸将云合,淇上之捷书日至。”诗盖作于其时也。
    中兴诸将收山东①,捷书夜报清昼同②。河广传闻一苇过③,胡危命在破竹中④。只残邺城不日得⑤,独任朔方无限功⑥。京师皆骑汗血马⑦,回纥餧肉蒲荡宫⑧。已喜皇威清海岱⑨,常思仙仗过崆峒⑩。三年笛里关山月(11),万国兵前草木风(12)。(此闻河北捷音,而料王师之必克。邺城之师军无统制,故欲独任子仪,以收战功。又恐肃宗还京,渐生逸豫,故欲其念起事艰难,而思将士之勤苦。下四句,有规讽意。《杜臆》:军士从征,已经三载,曰三年笛里,悲之也。会兵邺城,如风卷叶,曰万国兵前,喜之也。)
    ①《后汉明帝纪》:“先帝受命中兴。”《东观汉记》:“上会诸将。”【赵注】山东,河北也,安禄山反,先陷河北诸郡。至二京已收,庆绪奔于河北。
    ②《梁武帝集》:“奇谋间出,捷书日至。”《续博物志》:露布,捷
    书之别名,以帛书揭竿。夜与昼同,见捷音可信。③《诗》:“谁谓河广?一苇杭之。”④《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⑤只残,但余也。《通鉴》:乾元元年十月,郭子仪自杏园渡河,东至获嘉,破安太清。太清走保卫州,子仪进围之,遣使告捷。鲁灵自阳武济,季光琛、崔光远自酸枣济,与李嗣业皆会子仪于卫州,庆绪悉举邺中之众七万来救,子仪复大破之,获其弟庆和,杀之,遂拔卫州。《旧唐书》:相州,属河北道。武德元年,以魏郡置相州。天宝元年,改为邺郡。乾元二年,改为邺城。《通鉴》:庆绪走,子仪等追之至邺。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皆引后继至。庆绪收余兵,拒战于愁思冈,又败庆绪。庆绪乃入城固守,子仪等围之。⑥《邠志》:邠州始镇灵州,谓之朔方军。《旧唐书》:禄山反,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充朔方节度使。自陈涛斜之败,帝惟倚朔方军为根本。
    ⑦《公羊传》:“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大也。师,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称之。”汉章帝诏:宛马,血从前髆上小孔中出。武帝《天马歌》“沾赤汗”,今亲见其然。
    ⑧《汉张耳传》:“如以肉餧虎,何益?”《匈奴传》:元帝元寿二年,单于来朝,舍之上林苑蒲荡宫。《通鉴》:是年八月,回纥遣其臣骨啜特勒及帝德将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上命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领之。汗血马、葡萄宫,当指此事。
    ⑨《魏志》:陈琳曰:“将军总皇威,握兵要。”《西征赋》:“耀皇威而讲武事。”《禹贡》,“海岱惟青州。”海岱与燕蓟接壤。
    ⑩沈约诗,“游扮举仙仗。”《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凉县西百里。【朱注】肃宗自马嵬,经彭原、平凉至灵武,合兵
    兴复,道必由崆峒。及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则崆峒乃銮舆往来之地。
    (11)《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周王褒诗:“无复汉地关山月,惟有漠北冀城云。”(12)《晋载记》: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草木皆类人形,风声鹤唳,疑以为兵。成王功大心转小①,郭相谋深古来少②。司徒清鉴悬明镜③,尚书气与秋天沓④。二三豪俊为时出⑤,整顿乾坤济时了⑥。东走无复忆鲈鱼⑦,南飞觉有安巢鸟⑧。青春复随冠冕入⑨,紫禁正耐烟花绕⑩。鹤驾通宵风辇备(11),鸡鸣问寝龙楼晓(12),(此言命将得人,而喜玉业之方兴。成王,广平王俶也。郭相,子仪也。司徒,李光弼也。尚书,王思礼也。东走句,见士庆弹冠。南飞句,见民蒙安宅。青春、紫禁,朝仪如故。鹤驾、鸡鸣,帝修子职也。)
    ①《唐书》:至德二载十二月,广平王俶进爵楚王。乾元元年二月,徙封成王。刘昼《慎言篇》:楚庄王功立而心惧,晋文公战胜而绝忧,非憎荣而恶胜,乃功大而心小,居安而念危也。
    ②《魏志贾诩传》:“策谋深长。”③《抱朴子》:“运清鉴于玄漠之域。”又《隋书》:薛道衡每称高构有清鉴。《世说》:何点尝目陆慧晓心如明镜。④《盐铁论》:“义高于秋天。”公《哀思礼》诗“爽气春淅沥”,与尚书气爽语合。⑤《鶡冠》:“德万人者谓之俊,德千人者谓之豪。”《史记》:沛公时时问邑中豪俊。⑥《史记》:蒯通曰:“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易》:“乾坤定矣。”晋武帝《告上帝文》:“拨乱济时。”⑦《史记郦生传》:“齐王引兵东走。”《世说》: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遂命驾东归。
    ⑧魏武帝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古诗:“越鸟巢南枝。”⑨《楚辞》:“青春受谢。”《风俗通》:黄帝始制冠冕。⑩天子之宫紫微,故谓宫中谓紫禁。谢庄哀诔:“收华紫禁。”王融诗:“烟花杂如雾。”(11)赤城谢省曰:鹤驾,东宫所乘。凤辇,天子所御。言鹤驾通宵,备凤辇以迎上皇;鸡鸣报晓,趋龙楼以伸问寝也。《汉宫阙疏》:白鹤宫,太子所居。《艺文类聚》:太子晋乘白鹤仙去,故后世称太子之驾曰鹤驾,禁曰鹤禁。《通典》:隋太子左右监门率,唐垂拱中改为鹤禁卫。《唐书仪卫志》,辇有七,一曰大凤辇。隋炀帝诗:“翠霞承凤辇。”(12)《文王世子》:鸡初鸣,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汉书》:成帝为太子,初居桂宫,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雍录》:桂官南面有龙楼门。《博议》:史:肃宗即位,下制曰:“复宗庙于函锥,迎上皇于巴蜀,导鸾舆而反正,朝寝门以问安,朕愿毕矣。”公诗正用诏中语。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①。汝等岂知蒙帝力②,时来不得夸身强
    ③。关中既留萧丞相④,幕下复用张子房⑤。张公一生江海客⑥,身长九尺须眉苍⑦。征起适遇风云会⑧,扶颠始知筹策良⑨。青袍白马更何有⑩,后汉今周喜再昌。(此叹扈从者滥恩,望宰相得人以致太平。《杜臆》:当时封爵太滥,甚至以官赏功给空名告身,凡应募者,一切皆金紫,公故伤之。其称张镐有扶颠筹策语,人或疑之。考史,至德二年四月,罢房琯而相镐,至次年二月,因论史思明不可假威权,又论许叔冀临难必变,上不喜。且不事中要,故罢相。已而思明果反,叔冀果降贼,其料事之审如此。至两京收复,俱在镐相时,孰非宰相之功耶?梦弼注:青袍白马,言思明、庆绪可平。后汉今周,以汉光、周宣比肃宗也。)①《汉书传赞》:“攀龙附凤,并乘天衢。云起龙骧。化为侯王。”《吴志鲁肃传》:“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②《晋书苟勋传》:“汝等亦当宦达人间。”《前汉张耳传》:“秋毫皆帝力也。”
    ③陶潜诗:“时来苟冥合。”④《汉书》: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史记萧何传》: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使给军食。【朱注】萧丞相未知何指。蔡梦弼谓杜鸿渐。考《唐书》,肃宗按军平凉,鸿渐建朔方兴复之谋,且录军资器械储廥上之。肃宗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旧注云,“京师既平,以萧华留守,故比之萧何。”《钱笺》云:房琯自蜀奉册留相肃宗,故比之萧相。两说互异,当从朱注为正。
    ⑤《战国策》:“乐羊坐于幕下。”《汉高帝纪》: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朱注】张子房谓张镐。至德二载五月,琯罢相,以镐代之。
    ⑥《旧唐书》:张镐风仪魁岸,廓落有大志,好谈王伯大略,自褐衣拜左拾遗。玄宗幸蜀,徒步扈从,玄宗遣赴行在,至凤翔,奏议多有弘益,拜谏仪大夫。寻代房琯力相,《隐逸传》:“放情江海。”《说苑》:孔子犹江海也。
    ⑦《后汉文苑传》:赵壹身长九尺、美须豪眉。⑧《云台二十八将论》:“咸能感会风云。”王粲诗:“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
    ⑨徐陵诗:“力弱不扶颠。”《老子》:“善计不用筹策。”⑩《南史侯景传》:先是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景涡阳之败,求锦,朝廷给以青布,悉用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马,青丝为辔,欲以应谣。庾子山《哀江南赋》:“桀黠构扇,凭陵畿甸。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寸地尺天皆入贡①,奇祥异瑞争来送②。不知何国致白环③,复道诸山得银
    瓮④。隐士休歌紫芝曲⑤,词人解撰清河颂⑥。田家望望惜雨干⑦,布谷处
    处催春种⑧。淇上健儿归莫懒⑨,城南思妇愁多梦⑩。安得壮士挽天河(11),
    净洗甲兵长不用(12)。(末记祯符迭见,欲及时收功,以慰民心也。【张远
    注】前六,颂其已然。后六,祷其将然。此章四段,各十二句。)①【鹤注】寸地尺天,用《黄庭经》寸田尺宅语。颜延之诗:“亘地称
    皇、罄天作主。”②班固《典引》:“穷祥极瑞者,皆来坰牧。”③《竹书纪年》:帝舜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玦。④《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则银瓮出焉。”《孝经援神
    契》:“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
    ⑤《庄子》:“古之所谓隐士者。”【钱笺】肃宗即位,泌谒见于灵武,调护玄、肃父子之间,为张良娣、李辅国所恶。及上皇东行有日,泌求去不已,乃听归衡山。公以四皓拟泌,盖惜其有羽翼之功而飘然隐去也。紫芝,见本卷。
    ⑥《昭明文选序》:“词人才子。”【赵注】是岁七月,岚州合关河黄河三十里清如冰,盖收京之祥,此实事也。《南史》:宋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瑞。鲍照作《河清颂》,其序甚工。
    ⑦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按史:乾元二年春旱,故有田家望雨之句。王僧孺诗:“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⑧《尔雅》:“鸤鸠鴶鵴。”注:“今之布谷也。江东人呼为获谷。”《禽经》:“鸣鸠、戴胜,布谷也。农事方起,此鸟飞于桑间,云五谷可布种也。”钟宪诗:“处处春云生。”《吴越春秋》:“计磶曰:“春种八谷。”
    ⑨【朱注】淇水,在卫地卫州,与相州相邻。淇上健儿,指围邺之兵。城南,谓长安城南。《诗》:“送我乎淇之上矣。”古乐府:“健儿须快马。”《杜臆》:健儿莫懒,速其成功也。思妇愁梦,从《东山》诗“妇叹于室”来,以思家之至情动之也。
    ⑩曹植诗:“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王徽诗:“思妇临高台。”(11)李尤歌:“安得壮士翻日车。”(12)《六韬》:武王问太公:“雨辎重至轸,何也?”曰:“洗甲兵也。”《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曰:“此非妖与?”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朱鹤龄曰:中兴大业,全在将相得人。前曰“独任朔方无限功”,中曰“幕下复用张子房”,此是一诗眼目。使当时能专任子仪,终用张镐,则洗兵不用,旦夕可期,而惜乎肃宗非其人也。王荆公选杜工部诗,以此诗压卷,其大指不过如此。若玄、肃父子之间,公尔时不应遂加讥切也。
    沈寿民曰:两京克复,上皇还宫,臣子尔时当若何欢忭。乃逆探移仗之举,遽出诽刺之词,子美胸中不应峭刻若此。王嗣奭曰:此诗四转韵,一韵十二句,句兼排律,自成一体。而笔力矫健,词气老苍,喜跃之意,浮动笔墨间。唐汝询曰:《洗兵马》一篇,有典有则,雄浑阔大,足称唐雅。识者详味,当不在《老将行》下。
    蔡絛曰:“作诗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必贵乎自得。盖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强致也。譬之秦武阳,气盖全燕,见春王则战栗失色。淮南王安,好为神仙,褐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予谓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意欲卑而语未尝不高。至于罗隐、贯休辈,得意偏霸,夸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不能易也。
    吴江潘耒曰:《洗兵马》一诗,乃初闻恢复之报,不胜欣喜而作,宁有暗含讥刺之理?上皇初归,肃宗束失子道,岂得预探后事以责之?诗人以忠
    厚为本,少陵一饭不忘君,即贬谪后,终其身无一言怨怼,而钱氏乃谓其立朝之时,即多隐刺之语,何浮薄至是。噫!此其所以为牧斋欤?又曰:天子之孝,在乎安国家、保宗社。明皇既失天下,肃宗起兵朔方,收复两京,再造唐室,其孝亦大矣。晚节牵于妇寺,省觐阔疏,子道诚有未尽。若谓其猜忌上皇,并忌其父之臣,有意剪锄,则深文矣,移宫仓卒,上皇不乐,容或有之。几为兵鬼之言,出自《力士传》稗官片语,乃据以实肃宗之罪,至比之商臣、杨广,论人当若是耶?房琯虽负重名,而鲜实效,丧师辱国,门客受赇,罢相亦不为过。子美论救,固是为国惜贤,虽蒙推问,旋即放免。逾年乃谪官,不知坐何事。今言其坐琯党,亦臆度之辞耳。子美大节,在自拨贼中归行在,不在救房琯也。钱氏直欲以此为杜一生气节,欲推高杜,则极赞房,因极赞房,遂痛贬帝。明末党人,多依傍一二大老,脱失路,辄言坐某人故牵连贬谪,怨诽其君,无所不至,此自门户习气。杜公心事,如青天白日,安有是哉!以此推之,牧斋而秉史笔,三百年人物,枉抑必多。绛云一炬,有自来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