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杂家类
>>
《败经》全文及译文
>>
正文
序言
败经
序言
他说: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又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很显然,曾公念败字经,并打算著写《败经》,析败是为了防败,说败是为了致胜,而且在他人生的征程中确实做到了转败为胜而取碍了最佳效果。但是,在他刚完成《败经》的构想,就告别了人世,这当然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鉴于此,我们根据曾国藩《败经》的框架和材料整理出《败经》,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将原文进行了译白,并加评析,使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败经》是曾国藩晚年大彻大悟的奇想,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世的宝典,是曾氏思想的精华。 他分析败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又说军事之败,非骄即惰,二者必居其一。骄者必败,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他总结出居官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他还总结出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败的分析既全面又透彻。
分析了致败的惰况后,他又系统地提出了防败的理论和措施。他说: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又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曾国藩攻克南京后,将湘军裁减过半,并将曾国荃开缺回乡养病,就是防盛极而衰和功高招祸,释解清廷的疑忌。他还说:有权不可用尽,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这是说办事留有余地,才不致于力竭失败。关于处世的手段,曾国藩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又说:楼高易倒,树高易折。这里是说,处理事情太硬太软都不成,只有刚柔相济,高低兼顾,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他还告诫人们:晓得下塘,须晓得上岸。这句话虽很通俗,但蕴含了很深的哲理,人们只有激流勇退,见好就收,才能持盈保泰,结局美好。
功高者身危,德高者被谤,自古而然。面对曾国藩的不世之功。嫉贤妒能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而他最终保存自己,幸免于难,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谜。但是,你只要看看曾公《败经》中析败、防败的妙论奇想,这个谜便会释然而解,豁然开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30 0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