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家类>> 普济方>> 正文

卷一百五十七 咳嗽门 总论

卷一百五十七 咳嗽门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七 咳嗽门 总论
         夫人所以滋养其身者。惟气与血。呼吸定息。卫气之常。失常则为咳嗽。津液流润。荣血之常。失常则为痰涎。咳嗽吐痰。气血已乱矣。以故世治嗽之药极多。而卒不能遍效者。盖其治病之因不一。世谓五嗽。且以五脏而言之。要之内因七情。外合六淫。饮食起居。房劳叫呼。皆能单复相互而为病。故经云。五脏六腑。感寒热风湿。皆令人咳。又微寒微咳。厉风所吹。声嘶发咳。热在上焦。咳为肺痿。秋伤湿冬咳嗽。皆外所因。喜则气散。怒则气激。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紧。恐则气劫。惊则气乱。皆能发咳。却内所因。其如饮食生冷。房劳作役。痰咳尤多。是皆不内外因也。伤风咳者脉浮。憎寒壮热。自汗恶风。口乾烦躁。鼻引清涕。伤寒咳者脉紧。憎寒发热。无汗恶寒。烦躁不渴。伤热咳者脉数。烦热引饮口乾。或吐涎沫。声嘶咯血。伤湿咳者脉细。骨节烦痛。四肢重着。洒洒淅淅。并属外所因。诊其脉。浮为风。紧为寒。数为热。细为湿。随其部位。与人迎相应。喜伤心者喘咳。而喉中介介如肿状。甚则咽肿喉痹。名为心咳。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与气俱失。怒伤肝者。咳而嗽。两胁下痛。甚则不可转侧。两胠胁下满。名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思伤脾者。咳而右胁下微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名为脾咳。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忧伤肺者。咳而喘息有声。甚则唾血。名为肺咳。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屎。恐伤肾者。咳而腰背相引痛。甚则咳涎。名为肾咳。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此等皆聚于胃。关于肺。肺与膈兪最近。故内因多先有所感。世人并名肺咳嗽也。并属内所因。诊其脉。随其部位。与气口相应。浮紧则虚寒。沈数则实热。弦涩则少血。洪滑则多痰。病者咳嗽。发作寒热。引腰背痛。或复喘满。此因房劳伤肾。病者中满。腹胀抢心。痛不欲食。此因饥饱伤脾。病者咳嗽。左胁偏痛。引小腹并肘腕痛。此因疲极伤肝。病者咳嗽。吐白涎。口燥声嘶。此因叫呼伤肺。病者咳嗽。烦热自汗。咽乾咯血。此因劳神伤心。并属不内外因。诊其脉。随其类应。假如尺脉浮涩而数。则知情欲伤肾。右关脉濡。则知饮食伤脾。左关脉弦短。则知疲极伤肝。但不应人迎气口者。即是不内外因。皆可类推。诊其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手阳明经也。其脉浮则为阳实。阳实者。病苦胸满善喘。脉微大为肝痹。咳引少腹。咳嗽。脉浮大者生。沈小伏匿者死。又云。脉浮直者生。沉硬者死。咳且呕。腹胀且泄。其脉弦。弦欲绝者死。咳而脱形发热。脉小硬急者死。咳且羸瘦。络脉大硬者死。咳而尿血。羸瘦脉大者死。
         问曰。咳病有十。何谓也。师曰。有风咳。有寒咳。有肢咳。有肝咳。有心咳。有脾咳。有肺咳。有肾咳。有胆咳。有厥阴咳。问曰。十咳之证。以何为异。师曰。欲语因咳。言不得竟。谓之风咳。饮冷食寒。因之而咳。谓之寒咳。心下坚满。咳则肢痛。其脉反迟。谓之肢咳。咳则引胁下痛。谓之肝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谓之心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小腹。谓之脾咳。咳而引颈项而唾涎沫。谓之肺咳。咳则耳无所闻。引腰并脐中。谓之肾咳。而引头痛口苦。谓之胆咳。咳而引舌本。谓之厥阴咳。风咳者不可下之。寒咳、肢咳、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肾咳刺足太溪。胆咳刺足阳陵泉。厥阴咳刺手大陵。
         久咳为□□水。咳而时发热。脉在九菽者。非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
         夫咳家其脉弦。欲行吐药。当相人强弱而无热。乃可吐耳。咳家其人脉弦为有水。可与十枣汤下之。不能卧出汗者。阴不能受邪故也。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饮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极饮过度所致也。其脉沉者不可发汗。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脉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伤胃。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正属饮家。上气汗出而咳。亦有支饮。咳而小便利。若失溺。不可发汗。汗出即厥逆冷。
         夫病者吐血。喘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者死。谓其人形损故也。脉大而散。散者为气实而血虚。名曰有表无里。上气面胕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加痢家尤甚。上气躁而喘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愈。肺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胀而不清也。嗽为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之痰而为嗽也。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是以南星半夏胜其痰。而咳嗽自愈也。枳壳陈皮利其气。而痰自下也。痰而能食者。大承气汤微下之。痰而不能食者。厚朴汤治之。夏月嗽而发热者。谓之热痰嗽。柴胡汤四两。加石膏一两。知母半两用之。冬月嗽而发寒热者。谓之寒嗽。小青龙加杏仁服之。蜜煎橘皮汤。烧生姜胡桃。皆治无痰而嗽者。此乃大例。更当随时随证加减之。
         有劳嗽一证。皆因肺虚。或苦风寒暑湿。及劳逸抑郁。忧思喜怒。饮食饥饱。致脏气不平。积微至著。以致渐成肺痿肺痈者。咳嗽有多痰者。有乾咳无痰者。甚则失声。咳吐脓血。身体发热。五心烦热。盗汗自出。夜梦鬼交。日轻夜重。肢体憔悴。皮肤乾燥。颊如傅胭脂。饮食日少。古人云。疮一月不愈。则疮中有虫。咳嗽一月不愈。则肺中有虫。若肺中有虫。则药难为功矣。肺虫如蚕。渐致变乱。日将月积。致成劳虫。自此而始。且劳虫亦有传尸。亦有久病。病者心忧日虑。药不奏功。而证候日深。自此而成。着床者多矣。
         感风伤冷。挟热受湿。瘀血停水。与夫肺实肺虚。皆能壅痰而发嗽也。感风者鼻塞声重。伤冷者凄清怯寒。挟热为焦烦。受湿为缠滞。瘀血则膈间心闷。停水则心下怔忪。或实或虚。痰之黄白。唾之稀稠。从可知之。大法肺脉浮。为风邪所客。以发散表之。肺脉实为气壅内热。以清利行之。脉濡散为肺虚。以补肺安之。其间久嗽之人。曾经解利。以致肺胃俱寒。饮食不进。则用温中助肺。加和平治嗽等辈。至若酒色过度。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日炽。遂使燥热乘肺。咯唾脓血。上气涎潮。其咳连续而不已。惟夫血不荣肌。故邪在皮毛。皆能入肺。而自背得之尤速。此则人参、芎、归所不可无。一种传尸。病涉邪恶。五脏反克。毒害尤深。近世率用蛤蚧、天灵盖、桃柳枝、丹砂、雄黄、安息香、通神之剂。然则咳嗽证治。于此可以问津索途矣。抑犹有说焉。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而肾为气之藏。凡咳嗽喘壅之症。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也。当以补骨脂安肾丸主之。毋徒从事于宁肺。诸气诸痰。咳嗽喘壅之症。须用枳壳以为佐。枳壳不惟宽中。又能行其气。气下痰下。他证自平。
         夫痰嗽之疾。有一时感冒寒热者。不可便投半夏、南星、等热药。恐凝滞其痰。终身为痼疾。惟宜发散去热。而痰嗽自止。切宜审于用药。
         伤冷咳嗽。身不憎寒发热。得之脾胃受寒。传入于肺。遂成寒嗽。嗽甚则吐白沫而多呕。此当先用温药。温其脾胃。如治中汤、胡椒理中汤、丁香半夏丸、五嗽丸皆要药。或用理中汤加五味子煎服。
         诸咳嗽附论
         夫咳嗽病有数种。有热嗽。有冷嗽。有肺气嗽。有饮气嗽。热嗽者。年少力壮。体气充满。将息伤热。积热所成。故致热嗽。此但饮食取冷。兼以药压之自歇。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又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此亦但将息以温热。兼进温药。则当平复。肺气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热。复因饮食将息伤热。则常嗽不断。积年累岁。肺气衰便成气嗽。此嗽不早疗。遂成肺痈。若此将成。多不救矣。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积在胸。水气上冲入肺。故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若作此病。亦难疗之。热嗽之状。更无其余。但遇于热便发。此宜合生地黄等七味汤服之。
         方
         宁嗽汤出直指方 诸嗽通用。
         桑白皮炒 紫苏 细辛 北五味子 橘皮 半夏制 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 缩砂仁 枳壳制 北梗 甘草炒等分 右锉。每服三钱。姜四片。乌梅半个。食后煎服。
         治嗽杏苏饮
         杏仁 款冬花 前胡 半夏制 五味子 麻黄 柴胡 桑白皮 人参 桔梗 苏梗以上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七分。通口服。
         宁神丸 止一切咳嗽。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炒 乾山药 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 阿胶炒成珠子 熟乾地黄各一两 人参 当归并去芦头 麦门冬 贝母并去心 柏子仁别捣 杜仲炒丝断 百部 肉桂去粗皮 川芎 细辛去苗 甘草炙锉以上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二十丸。含化咽津。不拘时。常令咽喉中药气不歇。益佳。每服一丸。
         杏仁煎 治咳嗽。不拘日月远近。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麻黄不去根节 大黄锉炒 柴胡去苗 甘草炙锉 桂去粗皮各三(二)两 右为细末。先用水一斗半。煎药末。水尽后。旋再添五升。煎令得所。以生绢滤去滓。再熬成煎。瓷器中盛。每服一皂子大。临卧含化咽津。
         阿胶汤 治咳嗽。
         阿胶炒令燥 桑根白皮锉炒 甘草炙锉各一两 五灵脂炒 贝母炒去心 知母锉焙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乌梅一枚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款冬花膏 治益肺气止嗽。
         人参 白术 款冬花去梗 甘草炙 川姜炮 钟乳粉 右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丸。每两十丸。每服一丸。食前米饮下。
         含化止嗽丸 治肺气不和咳嗽。常服润养心肺。及治大人小儿一切咳嗽。服之大效。
         款冬花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贝母去心泡各一两 吴白芷 甘草炙各一两半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十五丸。每服一丸至二丸。时时含化。不拘时候。
         宁肺散 治一切寒热痰盛。久新咳嗽不止者。
         御米壳四两 木瓜三两御米壳一处用蜜二两水化开炒微黄 五味子 人参各一两 皂角二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乌梅同煎。食后临卧服。大效。
         治久新嗽不已。
         皂角一寸刮去皮炙 麻黄去节 杏仁炒去皮尖 桂去粗皮 五味子各一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大钱。水二盏。生姜二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阿胶散 治一切咳嗽。虚人老人皆可服。
         阿胶麸炒 马兜铃各一两 五灵脂研 桑白皮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通口。食后夜卧服。
         四满丸 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痹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
         乾姜 桂心 踯躅花 芎? 紫菀 芫花根皮各二分 人参 细辛 甘草炙 半夏 鬼督邮各一分 蜈蚣一枚去头足炙 右为末。蜜和丸。如大豆大。服五丸。米饮下。日三。不知加至七八丸。服此丸无不瘥。方秘不传。忌羊肉饧。生葱生菜。海藻菘菜等。
         治嗽补虚。
         牛骨一副取髓 白沙蜜八两 杏仁四两去皮尖另研细 乾山药四两去皮为末 胡桃一斤取肉四两去皮另细研 右将骨髓沙蜜。砂锅内煎。熬沸。绢帛滤去滓。盛在瓶内。将前药杏仁、胡桃肉、山药、三味研细。都放在瓦瓶中。纸封瓶口。煮一日一夜。每日早晨服一匙。温汤化服。
         当归饮 治男子因打伤负重。女人因劳苦用力。而伤肺经既损。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咳血。或至紫黑。宜用此药。去心肺间瘀血。仍炙肺腧病即苏。肺腧穴在三椎两傍各一寸半。
         苏木 生地黄 当归 大黄 赤芍药各等分 右为末。酒调服。得利去瘀血即止。服养荣汤调理。
         治瘦病咳嗽。
         右取猪胆和小便。生姜、橘皮、诃黎勒、煎服。
         防己丸 治咳嗽。不计新久。及治肺痈。
         防己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贝母去心焙 甘草炙锉各二两 甜葶苈炒四两 右为细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一方温汤下。
         百部紫菀丸 治咳嗽。
         百部新瓦上炒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择洗各一两半 桔梗炒 贝母去心炒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甘草乌梅汤下。食后临卧服。
         贝母丸一名百花丸 治咳嗽。上膈烦满。
         贝母去心炒 白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 山芋 百合各一分 甘草炙锉 阿胶炙燥各半两 五味子一两 右为细末。用黄蜡一两二钱。閒作汁。入末拌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至七分。和滓温服。细呷。一方加蜜和丸。
         百部散 治咳嗽。无问新久冷热。一切宜服。
         款冬花 百部各一两 知母 贝母各半两去心炒 右为细末。每服三四钱。用暖虀汁调下。食后服。
         金粟丸 治一切嗽。
         粟壳去筋蜜炒一两 五味子半两 杏仁炒半两 胡桃肉半两 右为末。同蜜丸如弹子大。水一盏煎服。此药尤稳。
         七宝散 治诸般咳嗽。老少并宜服。
         北五味子 罂粟壳去顶蒂瓤 陈皮 甘草各等分 右同炒。用姜擦子搅令香。碾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临卧。不犯铜铁器煎尤妙。
         治嗽出百一选方
         款冬花一两炙乾别研 桂去粗皮不见火 甘草炙乾各一分 鹅管石半两透明面者别研 右各修制了。入乳钵中。一处碾细。每服一钱许。五更时。芦管旋吹入咽喉中。服讫仰睡。吐涎沫为效。忌生冷油腻盐酱等物。宜淡食两日。
         化痰丸 治咳嗽涎喘。
         南星 生姜各一两 半夏 枯矾各一两半 右细末。水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虀汁送下。日二服。
         治一切咳嗽痰盛。
         人参 半夏一两姜制 白矾六钱 杏仁一两生去皮尖 右为细末。生面糊为丸。好酸浆水。煮三五十沸。滤去澄乾。每服三五十丸。只用煮药浆水送下。
         真武汤出直指方 治少阴肾证。水饮与里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
         白茯苓 白术 白芍药各一两 熟附子半两 右锉。每服二钱半。加生乾姜、细辛、五味子各半钱。姜三片。食前服。凡年高气弱。久嗽通用。仍间服养正丹。
         温肺丸 治肺伏寒冷气咳嗽。
         乾姜炮一两半 皂荚去皮尖炙令黄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
         桃仁丸一名贝母丸 治咳嗽。亦治诸咳。不以远年日久不治。
         桃仁 杏仁二味各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一两 款冬花 贝母二味各一两捣细末与前研药和匀 右先以沙糖一两。入铫子内销閒后。入药同熬黄熟。入臼捣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又方 疗咳。
         蜀椒一合去目炒令汗出 杏仁去皮尖少于椒半倍熬 豉少多与杏仁相似熬 款冬花如豉一半多 右捣。蜜和为丸。晚间不食。含一丸如弹丸大。则知效验。十年者五六日知。良。
         疗咳嗽羊肺汤
         款冬花六钱 紫菀 乾姜 细辛各一钱 桂心一钱 甘草炙二钱 五味子一钱 白前三钱 食茱萸一钱 羊肺一枚细切 右切。以水八升。合煮取三升。去滓。一服三合。日三。禁食盐蒜、生菜、海藻、菘菜、生葱。
         葶苈方 治嗽含膏。
         葶苈子一两纸衬熬令黑 知母一两 贝母一两 右同捣筛。以枣肉半两。沙糖一两半。同入药中。和丸如弹。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津。甚者不过二三丸。
         一捻金一名贝母散 治远年近日诸般咳嗽。自胸膈逐下寒痰停饮。至脏腑。次早必利一次。温粥补之。五七岁小儿。减药末一半。姜一片。昔年信州永丰岐路人。作直镇符结束。手持时牌。前面写申时。背面写寅时。口称申时服了寅时效。日得千金。服者无不取效。宜其宝此而不传。忽因犯事到官有罪。寓客赵吉老提举韩挟取其方。恳贷其罪。
         知母 贝母各一两为末 巴豆六粒去油存性 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一钱。姜三片。蘸药末后静卧细嚼。姜汤咽下。便睡闭口气。其嗽即定。如神。一方用饧糖一块。
         得效百部丸 治大人小儿咳嗽。
         百部焙 麻黄各七钱半为末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炒别研为末 右和匀。炼蜜丸如芡实大。熟水化。钱氏加松子肉五十粒。细研。别入沙糖噙化。极妙。若肺受风邪不散。喘急。面色青黄。目能认人。口不能言。煎陈皮、罂粟、桑白皮汤化下一丸。
         黑灵丸 治咳嗽。不拘日近年深皆效。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各一钱 巴豆三十粒不去皮半夏三十粒同入瓶子内盐泥固济炭火三斤煅过取出入前二味 右捣罗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以后。马兜铃饮下。
         马兜铃散
         马兜铃半两 桂去粗皮一钱(分) 甜葶苈微炒半两 右锉粗捣筛。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服。丸药。其余饮。时时呷。令药气常在咽喉中妙。
         贝母散 治咳嗽。
         贝母十粒大者去心麸炒令黄 阿胶炙燥 甘草炙锉各半两 右为细散。每服二钱。临卧煎糯米饮调下。服后去枕仰卧。
         诃黎勒散 治咳嗽。
         用诃黎勒不拘多少。紧实者。炮熟去核为散。每服二钱。猪月□□一枚。去脂膏。劈开掺药在内。入打破乌梅一枚合定。以芭蕉叶包之。外湿纸重裹。煨令香熟。去纸叶乌梅。只将药并月□□。慢慢嚼吃。日三两服。
         宁神散 治嗽。
         御米壳二两蜜炒 人参 苦葶苈各半两 右为细末。入乌梅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热服。食后。
         薏苡仁汤一名桔梗汤 治咳嗽。肺痈初萌。
         桔梗二两 甘草二两 薏苡仁三两 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煎。入糯米为团。米软为度。食后服。
         金粟丸 治咳嗽。不问新旧。一服立效。此方出内外伤辨。
         雌黄 雄黄 信各等分 右为末。糯米粽和丸。如萝卜子大。每服四丸。食后临卧茶清下。忌热物。
         平肺汤
         右用獖猪精肉三两。批薄作三片。以皂角三寸。暖水浸后。捻去水。用腻粉二钱。掺在肉内。以湿纸裹煨。至五更时烂嚼。以淡姜汤或桑白皮煎汤下。至日午泻下痰涎。是病根也。
         平气散 治一切咳嗽。吐痰涎。恶风不能食。
         人参 白术 川芎 当归 五味子 甘草炙 木瓜乾 紫苏子炒 茯神 乌梅去核 杏仁去皮尖麸炒 桂心 白芷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一方无枣。
         天门冬煎 疗咳嗽。
         天门冬六两去心 杏仁三升去双仁皮尖研碎 椒三升熬令汗出 桂心 厚朴炙 杜仲 苦参各三两 附子六两炮 乾姜六两 乌梅二枚炮 人参六两 蜈蚣一枚去头足炙 右别捣杏仁。其余者合捣下筛。以五斤胶饴。和捣千杵。服如大枣一枚。日三。忌冷水、猪肉、生葱、鲤鱼。
         治咳嗽。
         用平胃散川百药煎。细末和匀。略睡少时。沸汤调服。
         治诸般嗽。出本事方
         栝蒌一个和皮子使 甘草十两(文) 滑石十分(文) 蚌粉黑色者五分(文) 葛粉十分(文) 山药三(二)两 桂花十分(文) 桂皮十分(文) 苦参五分(文) 右为末。每服二钱。姜五片。枣子三枚。水一大盏。入蜜同煎至八分。服。
         治嗽乾咯散一名八仙散出百一选方 李松传于一被囚道人。屡以取效。一切咳嗽喘急。
         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是 钟乳石 井泉石 款冬花 佛耳草 甘草 白矾各一两 官桂 人参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芦管食后吸之。凉冷茶清送下。一方无人参。或吸咽喉中。一方无井泉石、佛耳草。
         玉仙散出御药院方 治一切咳嗽。
         白矾一钱枯 乌梅去核四枚 佛耳草 杏仁去皮尖麸炒四十个 款冬花知母 贝母去心各一钱半 甘草炙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乾掺舌上咽津。无时服。
         紫参丸出医方大成 治远年近日咳嗽。诸药不效者。服之必愈。
         紫参 甘草炙 桔梗各一两 五味子 阿胶炒作珠子各半两 桂去粗皮 乌梅肉 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新绵裹定。汤湿过。含化咽津。不计时。
         法制温半夏出御药院方 治咳嗽。
         齐半夏二斤用河水洗七遍用 白矾一斤 好酒一瓶 川升麻 丁皮 缩沙仁 草豆蔻仁 甘草以上五味各四两 生姜一十五两切片 右件洗半夏去滑。别药焙乾粗锉。以大口瓶盛。生姜片并前药一处。用好酒浸。春夏三七日。秋冬一月。却取出半夏。水洗焙乾。余药不用。每服嚼一二枚。不拘时服。
         保安半夏丸出宣明论 治久新诸嗽。或上逆涎喘。短气痰鸣。口乾烦渴。大小便涩滞。肺痿劳伤。心腹痞痛。急痛中满。气上实下虚。酒食积聚不消。补养气血。宣行荣卫。调进饮食。或一切痰逆呕哕。或宿食酸臭。并宜服之。常服。
         半夏 天南星 大黄各半两 白矾一两 牵牛 蛤粉各二两 黄檗一两半 巴豆四枚 右为末。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温水下。食后日三服。孕妇不可服。一方无巴豆。有乾姜二钱半。
         二圣散出宣明论 治一切嗽喘。
         汉防己一两有花纹者 马兜铃一两去子 右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猪肉半斤(两)。煎至六分。去滓肉。温呷药清汁。临卧服。
         人参八仙丹 治远年近日咳嗽痰喘。肌热盗汗。虚损肺痿。
         人参 官桂 麻黄去节 甘草炒 百部 款冬花 杏仁汤浸去皮炒 枯白矾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一丸。口含化食后晨晚。日二服之。
         治诸般嗽病出本事方
         天南星 半夏各一两各使姜汁浸一夜 白矾枯 猪牙皂角去黑皮并子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 青黛各半两 焰青三钱 巴豆二十一粒去壳生用 右一处为末。姜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临卧姜汤下。小儿五丸。
         麻黄五味子汤 疗咳。
         麻黄四两去节 五味子五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三两洗 乾姜五合 细辛二两 桂心六两 杏仁三两去皮尖双仁者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温五服。日三夜二。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菜生葱。
         四满丸 疗五嗽。一为气嗽。二为痹嗽。三为臊嗽。四为风邪嗽。五为冷嗽。悉疗之方。
         蜈蚣二枚炙 芫花根五分熬 踯躅花四分 乾姜 芎? 桂心各四分 人参 细辛各二分 右为细末。蜜和丸。一服米饮下五丸。如大豆许。日三。稍加十丸。忌生葱生菜。
         甘草饮子 疗肺热咳嗽。涕唾多粘。
         甘草六分炙 款冬花七分 豉心一合 生麦门冬八分去心 葱白一握 槟榔十棵切碎 桔梗六分 地黄汁半升 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巾绞去滓。下地黄汁。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不利。忌生菜热面。炙肉海藻。菘菜鱼蒜。粘滑猪肉芜荑。
         人参安肺汤 治咳嗽。
         人参 杏仁 麻黄 枳壳 甘草 乌梅 五味子 桑白皮 右各等分。为细末。枣子生姜同煎。去滓。临卧温服。
         生地黄七味汤 治热嗽。
         生地黄一升切 生姜二合切 桑根白皮一升切 射干二升切 乾葛六合切 紫苏三合 竹沥一升 右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内竹沥搅调。每食后良久服之。分一剂作四服。若觉稍愈重合服之。病轻者三数剂则瘥。忌芜荑。
         紫菀十味丸 又服前生地黄等七味饮后。虽得暂瘥。于后还发。宜合服此紫菀等十味丸。
         紫菀五分 桑白皮六分 射干四两 百部根五两 麻黄二两去节 乾葛五两 地骨皮 升麻各四两 乾地黄六两 芒硝六两 右为细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竹沥下之。初服十五丸。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十丸。忌芜荑。
         大枣七味汤 又冷嗽之状。但遇诸冷。此疾便发。若有如此者。亦宜合此大枣等七味汤服之。
         大枣三十枚擘 桂心四两 杏仁一百枚去尖皮两仁者研 细辛五两 吴茱萸 当归各三两 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六合。去滓。温分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服一剂。觉得力。至三四剂亦佳。隔三四日服一剂。忌生葱、生菜。
         当归十味丸 又依前大枣汤服之后。虽可。未能断其根。遇冷便发。宜合此当归等十味丸服之。
         当归切 细辛 甘草炙合五两 桂心 吴茱萸 人参各三两 蜀椒三合炒汗出 橘皮 乾姜各四两 桑白皮一两 右为细末。蜜和丸。煮乾。枣饮下之。初服十丸。日再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服此丸。经三五日觉热。每服药后良久。吃三数口粥食压之。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延年紫菀饮 止咳嗽。
         紫菀 贝母 茯苓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二两 生姜四两 人参一两 橘皮一两去白 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七八里。更进一服。忌葱蒜面酢。
         人参养肺丸出医方大成 治肺胃俱伤。气奔于上。客热熏肺。咳嗽气急。胸中烦悸。涕唾稠粘。或有鲜血。上气喘急。不得安卧。肢体倦痛。咽乾口燥。饮食减少。渐至瘦弱喘乏。或坠堕恐惧。渡水跌卧。或因叫怒。醉饱房劳。致伤脾胃。吐血呕血。并皆治之。
         黄耆去芦蜜涂炙 人参各一两八钱 白茯苓去皮 栝蒌根各六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二两四钱 半夏洗为末姜汁作黡四两炒 皂角子炒三百个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用紫苏汤送下。如喘咯。急用桑白皮汤送下。
         细辛五味子汤出医方大成 治肺经不足。胃气怯弱。或冒风邪。或停寒。或停饮食。咳嗽倚息不得安卧。胸满迫塞。短气减食。乾呕作热。嗽唾结痰。或吐涎沫。头目昏眩。身体疼重。语声不出。鼻塞清涕。头目脚膝时带虚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胁。不问新旧。并宜服之。
         北细辛去苗 半夏洗七次各一两 甘草炙 乌梅去核各一两半 五味子 罂粟壳去蒂盖各一两 桑白皮炒二两 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二盏半。姜十片。煎至一盏。用纱帛滤去滓温服。滓留存。二服并作一服再煎。
         桂苓白术丸出医方大成 治消痰逆。上咳嗽。散痞满壅塞。开解坚结痛闷。增进饮食。调和脏腑。无问寒湿湿热。呕吐泻利。皆能渐开发。以令遍身流湿润燥。气液宣平而愈。解酒毒。疗治肺痿劳嗽。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服之利止为度。随证调之。
         玉桂 乾姜各一两 茯苓去皮 半夏各一两 白术 陈皮去白 泽泻各半两 右为末。面糊丸如小豆大。用生姜汤下二三十丸。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计时候。一法更加黄连半两。黄檗二两。水丸。取效愈妙。
         阿胶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受风寒。咳嗽不止。痰涎并多。上气喘急。睡卧不得。及肺经热。咳而面赤。久不已者。
         阿胶一分炒 贝母七个炮 南星一个炮 款冬花一分 紫菀 知母 白矾各一分枯 右为末。蜜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二十丸。食后服。
         人参散 止嗽。
         御米壳二两蜜炒黄 甜葶苈 乌梅肉 桔梗各一两 人参 甘草炒 紫菀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
         人参饮子出医方大成 治寒热上壅。咳嗽痰涎。
         人参去芦 桔梗去芦 五味子 赤茯苓去皮 白术炒各一两 枳壳麸炒 甘草炙各半两 右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嗽多者加桑白皮一两。痰多者加半夏黡一两。寒暑之交。气盛人衣厚作壅。忽痰盛微热。此药最宜。若作感冒发其汗。攻其邪。必成大病。此方佳处。在赤茯苓能清心热。枳壳能痚肺壅。故易效。一方有半夏一两。又云寒壅者加杏仁。不去皮尖。紫苏各半两。依前煎服。大抵嗽未易汗。惟寒可汗。恐伤津液也。
         近效地黄煎 疗肺气咳嗽。补心肺。令髭发不白。
         生地黄汁二升 麦门冬五升 生姜汁五合 紫菀三分(两) 贝母 款冬花 甘草炙各三两 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三十沸。下蜜一升。煎如饧成矣。盛不津器中。令口含如枣许。斟酌量加之。一方有人参三两。
         人参补肺散 治咳嗽。肺上喘。
         半夏制 陈皮 知母 甘草 人参 款冬花各半两 御米壳一两炒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之。
         治咳嗽药。
         麻黄 甘草 杏仁 诃子 木香少许 青皮 陈皮 右各等分。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八分。临卧时服。
         玉液膏出德生堂 治远年近日咳嗽气喘。逆满倚息。开目不爽。语音不响。服诸药不效者。服此。
         人参 乌梅肉 五倍子 五味子 诃子肉 玄明粉 甘草各一两 右为细末。临卧食后。用舌尖舔药末四分。徐徐咽下。津液自生。咳嗽自愈。极有效。
         前胡丸 疗新久咳嗽。
         前胡六分 乌梅炮二枚 桔梗 乾姜各二分 桂心八分 川椒八分炒汗 右为细末。蜜和丸。如樱桃大。一丸含化。稍稍咽汁。日三。又疗久咳。昼夜不得卧。咽中作水鸡声欲死者。疗之良。忌猪肉、冷水、生葱。
         又疗咳嗽散出千金方
         细辛 紫菀 天雄炮 石膏 款冬花 钟乳各三分 右捣筛作散。每服四分。以小竹筒吸服。日二。不食生鱼、酱、醋、生茞菜。但食糜七日。咳愈乃止。若大豆七聚。不知亦小益。勿太多。甚良。
         罂粟神圣散出宣明论 治男子妇人。久新日夜。咳嗽不止者。
         御米壳一两蜜炒 乌梅肉 拣人参 诃子肉 葶苈 桑白皮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三钱。百沸汤泼。临卧调下。
         宁肺散出儒门事亲
         御米壳二两蜜炒 甘草 乾姜 当归 陈皮以上各一两 白矾二钱 右为末。煎虀汁调二钱服。
         人参补肺散出儒门事亲
         人参 麻黄去节 白术 防己 防风各等分 桑白皮倍加 右口□父咀。以浆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滓温服。每用半秤即愈。
         白术汤出儒门事亲
         白术 甘草 当归 陈皮 桔梗 枳壳各等分 右为粗末。水煎去滓。温服三五钱。
         人参紫菀散 治远年近日咳嗽痰涎。
         柴胡 紫菀 乌梅肉炒 甘草各半两炒 人参三钱 御米壳蜜水炒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蛤蚧散 治咳嗽。咽嗌不利。
         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不得有蛀虫□中水洗净焙乾 枇杷叶去毛三分 柴胡去苗半两 紫菀洗净焙乾三两 贝母去心炒一两 人参半两 鹿角胶炙燥三两(分) 右为细散。用梨一颗。去皮细切。洗净器研。生绢滤自然汁。于银器内。用药半钱。入梨汁。慢火熬三五沸。取出食后临卧服。去枕仰卧一饭时。
         养中汤出和剂方 治肺胃受寒多。咳嗽多痰。胸满短气。语声不出。昼夜不止。饮食减少。不以久远。并治之。
         半夏麴炙八钱 罂粟壳去蒂盖二两半蜜炒 甘草炙 肉桂去皮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姜四片。同煎至七分。通口服。不以时候。
         九仙散出儒门事亲
         九尖萆麻叶三钱 飞过白矾二钱 右用猪肉四两。薄批。瓷盘摊开。掺药二味。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乾食压之。
         止嗽丸(方见1756页半夏丸)
         治卒咳嗽出肘后方
         右用梨一颗。刺作十孔。每孔内川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
         治嗽方
         罂粟壳二两拣乾硬不蛀者去顶盖及蒂瓤火炙 陈皮去白半两 右锉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服。
         又方出肘后方 治嗽补虚。
         久了长咳嗽。皂角一梃烧。细研七(三)钱匕。食后豉汤调。
         宁肺散出仁存方 治大人小儿。诸般咳嗽。
         玄胡索一两 枯矾二钱半 右为末。每服二钱。用软饧糖一块。和药含化。小儿一钱。用蜜调亦可。
         雌黄方出肘后方 治久嗽。暴嗽。劳嗽。
         右金粟丸叶子雌黄一两。研细。用纸筋泥固济。小盒子一个。令乾勿令泥厚。将药入盒子内。水调赤石脂封盒子口。更以泥封之。候乾。坐盒子于地上。上面以末入窑瓦坯子。弹子大。拥盒子。令作一尖子。上用炭十斤簇定。顶上着火。一熨斗笼起。令火从上渐炽。候火消三分去一。看瓦坯通赤。则去火候冷。开盒子取药。当如镜面光明红色。入乳钵内细研。汤浸蒸饼心和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五丸。甘草水服。服后睡良久妙。
         治咳嗽不瘥方。出本草
         以黄明胶三钱。炙令半焦为末。每服一钱匕。加人参末二钱匕。用香豉汤一大盏。内药末八分。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两沸后。倾入盏。遇咳嗽时。呷三五口。后仍依煎温暖。却准前咳嗽时吃之也。
         又方出肘后方 治嗽验。
         右用好梨去核。捣取汁一茶碗。着椒四十粒。煎七沸。去滓。即内黑饧四两。煎成膏。不计时候服一茶匙。细细含咽津。立定。
         杏酪汤出经验良方
         右用杏仁一斤。去皮尖。新砂盆内。带水研如泥。下水二大碗。入银石器内。文武火煎。约近八九分。入阿胶四两化开。以白沙糖同煎。用汤点。如不甜。加蜜。瓷盒收。
         玉液汤保命集方 治咳嗽。去痰涎。利胸膈。
         天南星炮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各一两 右捣筛。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放温。食后夜卧。细细呷之。
         石韦散 治咳嗽。
         石韦去毛 槟榔锉等分 右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
         疗咳方备急。
         杏仁半斤去皮尖两仁煮熬 紫菀二两 右先研杏仁。取汁使尽。细切紫菀。更煎少浓。澄滤去滓。内蜜使稠。细细饮之。立定。
         又方 疗咳嗽。
         鸡子白皮十四枚熬令黄 麻黄三两去节 右捣成散。每服方寸匕。日二。食后饮下之。无所忌。
         百部根方出本草 治咳嗽。及久肺气。
         以百部根火炙。酒渍饮之。
         又方出肘后方
         梨捣取汁一两 酥一两 蜜一两 地黄汁一两 右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冷。及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
         又方出御药院方 治咳嗽。
         用半夏一两。汤浸七次。去其涎水。生姜一两。取自然汁。银石器内。用文武火同熬。汁尽为度。每服嚼一粒。食后生姜下。令含化亦可。
         治卒咳嗽不止出肘后方
         用白蚬壳不计多少。捣研极细。每服米饮调下一钱。日三四服。用好酒服亦可。
         白胶出肘后方 治肺破出血。忽嗽血不止者。大验。
         用海犀角一大片。于火上炙令焦黄色。后以胶涂之。又炙再涂。令通透。可碾为末。用汤化三大钱。放冷服之。即血止水胶是也。
         又方出本草 治一切嗽及上气者。
         用鲫鱼头。主咳嗽。烧灰为末。水调服。如不可。加猪肉同食。
         天南星方出肘后方 治咳嗽。去风痰。
         用天南星一枚大者。炮令裂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五分。温服。空心。日午临卧时各一服。一方天南星一两姜制。香附子半两微炒。姜汁为丸。
         又方出本草
         用鲤鱼。主肺咳嗽。气喘促。鲤鱼一头。重四两。去鳞。纸裹火炮。去刺研。煮粥。空心服之。
         又方
         用鲤鱼。主上气咳嗽。胸膈气喘。鲤鱼一头。切以鲙。以姜醋食之。蒜虀亦得。一方疗脚气。破冷气□□玄癖。怀妊人胎不安。绢裹和煮羹。熟后去鳞食之验。
         治咳嗽
         用猪肉半斤。连骨煮。主上气咳嗽。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
         桑白皮方出肘后方 治咳嗽甚者。或吐血殷鲜。
         用桑白皮一斤。米泔浸三日。净刮去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乾。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下二钱。
         杏仁汤出本草 治咳嗽。旦夕加重。憎寒壮热。少喜多嗔。忽进退面色不润。积渐少食。而其肺脉弦紧浮者。此药主之。
         用杏仁半斤。去皮尖及双仁者。于瓶内童子小便二升。浸七日了。漉出去小便。以暖水淘过。于砂盆内研成泥。别入瓷瓶中。以小便三升。煎之如膏。量其轻重。食前熟水下一钱。妇人室女服之更妙。
         加味二陈汤出德生堂 治远年近日。气虚咳嗽。喘逆呕吐。不得安眠。甚危困者。气虚者立效。
         人参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陈皮 紫菀 紫苏 枳壳炒去瓤 桑白皮 缩砂仁 白豆蔻各一两 木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临卧服之。
         生姜五味子汤 小品疗咳。
         五味子五合 生姜八两 紫菀一两 半夏二两洗 吴茱萸一两 款冬花半两 细辛二钱 附子一枚炮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炙 桂心一两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温三服。老人可服五合。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羊肉、水饧、生菜、醋物、生葱。
         半夏丸出和剂方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怔面热。涕唾稠粘。并皆治之。
         白矾枯过三两 半夏三升洗去滑姜汁合浸一宿 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食后临卧。生姜汤下。酒下亦可。
         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臊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出圣惠方
         特生礳石一两泥包烧半日 巴豆十六枚去心皮熬别捣如脂 款冬花一两豉三百枚捣千杵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大豆。米饮下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忌野猪肉芦笋。
         太白丹出三因方 治肺感寒热。咳嗽无度。
         通明矾石枯 成炼钟乳 寒水石煅水飞过各等分 右研匀。炊饼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先嚼生姜胡桃各一片。令细。吸太阳气。和药咽。仍用茶清或温酒送下。
         止嗽丹
         皂角去皮弦 官桂 乾姜等分 白矾少许 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二三十丸。临卧服之。立效。
         治五嗽方出肘后方
         松屑锉取一(二)分 皂角一(三)两炙去皮子 桂二分(钱) 右捣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五丸。日一二服。
         温脾汤 治食饱而咳者。
         甘草四两 大枣二十个 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温服之。若咽中痛而声鸣者。加乾姜一两。
         宁肺散一名宁神散 治久新咳嗽。肺气不通。渐咯脓血。或壅滞不利。咳嗽粘痰。坐卧不安。或语声不出。
         乌梅八钱 御米壳一斤生醋炙炒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煎乌梅汤下。不拘时候。
         治诸般嗽。
         皂角烧存性 大顺散 川百药煎 五味子各等分 右为末。饴糖熬热丸。夜含化五分。
         备急五嗽丸一名乾姜方 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臊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由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无问久新轻重。以至食饮不下。语声不出。坐卧不安。昼夜不止。面目浮肿。胸胁引痛。背寒气喘。并宜服之。
         肉桂去粗皮 乾姜炮 皂角去皮子炙黄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或米饮下亦得。食后服。乾姜须是台州至好者。皂角炮去皮子。取肥大无孔者。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三物并别捣不筛。各秤等分多少。任意和合后。更捣筛一遍。炼白蜜和搜。又捣一二千杵。每服三丸。稍加大如梧桐子。不限食之先后。嗽发即服。日三。刘淮南云。凡人患嗽。多用冷药。见此热药。即不肯用。故每施此药多效。
         三才丸 治嗽。
         人参 天门冬去心 熟乾地黄已上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
         三生丸 治嗽。
         胡桃仁一两 生姜一两去皮细切 杏仁五钱去皮尖 右同研为泥。就和作剂。十三四丸。临卧烂嚼一丸。数服即止。
         疗咳方。
         枣一百二十个去核 豉一百粒 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两仁者熬令黄色 右捣为丸。如枣大。含之无不瘥。
         又方 疗咳。
         麻黄二两去节 紫菀二两 贝母三两去心 右捣筛。蜜和丸如杏核。绵裹含。稍稍咽。汁尽更作。日二度。
         又方 疗咳。
         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 豉一百枚熬令乾 乾枣四十枚去核 右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出。
         又方 疗咳
         炉中取铅屑一分 桂心二两 皂荚二两去皮子炙 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大人米饮汤下。服十五丸。小儿五丸。日二服。忌生葱。时候同。
         治咳嗽。
         歌曰。一两清油二两蜜。半两生姜自然汁。紫菀麻黄及杏仁。桔梗细辛再添入。诃子枯矾等二钱。慢火熬煎如黑漆。临卧饮服两三匙。明朝咳嗽无踪迹。
         人参清肺汤
         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胸膈噎闷。胁肋胀满。迫塞短气。喜欲饮冷。咽噎隐痛。及疗肺痿劳嗽。唾血腥臭。乾呕烦热。声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减食。坐卧不安。(方见1892页)
         治咳嗽。冷气结胀。卒上气。腹胀肩息。
         以乾姜为末。热水调一钱服。一方用酒渍之。
         莱菔方 治肺疾咳嗽。
         用莱菔子半升。淘择净。焙乾。于铫子内。炒令黄熟为末。以沙糖丸如弹子。绵裹含之。
         治咳嗽。
         用枇杷叶治咳。拭去毛。煎汤服之。
         疗咳方
         用巴豆炮去壳。勿伤肉。以完者吞。初日白饮服二枚。二日三枚。良。忌野猪肉芦笋。
         治能下气咳除风。去咽中水鸡声。
         用杏仁一两。去皮尖及双仁者。捣碎。水三升。研取汁。于铛内煎。以物搅勿住手。候三分减二。冷呷之。若不熟及热呷。即令人吐。故慎之。
         连州银坑官成蜜方出本草 治嗽。气嗽久者主之。
         右用生诃黎勒一枚。含之咽汁。瘥后口爽。不知食味。另煎槟榔汤一椀服之。立便知味。
         人参润肺汤 治咳嗽急。痰壅鼻塞。(方见1852页润肺汤)
         杏霜汤 调肺气。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
         粟米炒一斗六升 甘草炒十斤半 盐炒十六斤 杏仁去皮尖麸炒另研十斤 右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常服悦泽颜色。光润皮肤。
         贝母散出危氏方 治热嗽。辰时吃。酉时可安。兼治痰喘。
         知母一两新瓦上焙 贝母一两 巴豆七粒同贝母炒略熟去巴豆不用 右锉散。饧糖一块。同煎服。一方以二母为末。入巴豆霜少许。临卧用生姜二片。蘸药夹定。细嚼咽下。一方知母贝母末。白糖和匀。饭上蒸七次。梧桐子大。米汤下十丸。或加葶苈五味子。或二母隔纸炒。加枣肉、砂糖、杏仁。丸如弹子大。新棉包含化。
         青州白丸子出家藏经验方 治嗽。
         大半夏一两汤洗七次 白附子一两洗净略炒 川乌梅一两略炮去皮核 天南星一两洗净略炮 天麻一两 全蝎一两 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食后茶清或熟水下。如有瘫痪风。温酒下。日进三服。常服永无风痰膈壅之疾。小儿惊风。薄荷汤化下二丸。
         国初青州谢家。有老人游山。见两人对奕。老人旁观久之。奕者曰。汝饥否。曰然。遂指桃树曰。汝食此。老人摘一颗。食已腹饱。少顷欲归。奕人曰。汝家已更两世。今虽还家。子孙亦不能识。且为我守门。若有变怪。切不可开。奕人遽起不见。良久。但闻丝竹之声。亹亹而来。老人开户视之。则奕人已对坐于门外。曰、吾固戒汝不得开。不从吾言。是无分也。今有数方授汝。归使子孙售于世。可以致富。遂将老人推出。堕于老人之宅。子孙惊怪。奔告邻里。里人曰。汝家八十年前。大父入山。寻不见。即此老人是也。子孙方信。以方鬻之。果为润屋。至仁宗时。有旨令其家上白丸子方。其家深恐其间药。不便于至尊服食。遂易之以进。其后子孙有为房陵宰者。亲与番阳余童端学言其事。且传真方。余时职教房陵。辛丑岁中秋。王少愚以郡檄至。传其所闻。因笔之。余得之。今浙漕叶景夏服之。果异于寻常者。
         三妙汤出家藏经验方 治嗽。
         罂粟壳大者四个 乌梅二枚肥 北枣二枚 右银石器中。用水两大盏。煎一半。候熟入少饧。临睡。随意热温冷饮数两。略仰卧少时嗽止。武昌赵都统传。其家屡服得效。
         款肺散出十便良方 治嗽。
         大半夏 大杏仁各三十六个 右以瓦锅子内。烧存性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服之。
         三奇汤出海上方 治咳嗽。
         乌梅三个拍碎 白饧两块 米囊皮三个去瓤蜜炙为粗末 右三味。以虀汁大半盏煎。去滓。临卧服。
         煮浮丸出胡氏方 治咳嗽不止。
         半夏二两 飞罗面 杏仁各半两 右捣罗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以水一盏。煮药丸子浮。用煎药汤候温旋呷。吞下时入蜜少许。
         葶苈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咳嗽。痰涎喘气。
         葶苈半两 半夏生姜汁煎浸软切作片子半两 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 右件。除去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
         立安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一切咳嗽喘急。坐卧不宁。
         麻黄九两去根不去节炒焦黄 石膏两半生用 罂粟壳一两蜜炙 苦葶苈半两微炒 藿香叶半两 人参去芦头四钱 右件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白沸汤调下。食后临卧。
         平肺汤出杨氏家藏方 治咳嗽上喘。
         知母 半夏汤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炒 麻黄去节 阿胶蚌粉炒 贝母已上各一两 桑叶 款冬花 甘草炙已上三味各半两 右件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虀汁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嗽。并酒食所伤。
         杏仁七粒去皮尖 巴豆一粒去皮膜 朱砂少许 右件。一处研成膏。丸如黄米大。每服七丸。淡虀汁下。临卧。小儿服一丸。如酒积温酒送下。
         杏苏饮子出杨氏家藏方 治咳嗽声重。胸满气喘。面目虚浮。鼻塞清涕。肢节痠痛。及脚气发动。脚肿脚弱。疼痛寒热。并宜服之。
         紫苏叶四两半 五味子去梗 大腹皮 乌梅肉三味三两 杏仁二两四钱去皮尖 陈橘皮去白一两八钱 覆盆子一两八钱 桑白皮一两半 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右件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黑豆三七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食后临卧。
         皂荚煎余居士选奇方 治嗽神验。
         皂荚一斤揉细用汤一眃打成浓汁 杏仁二百四十枚 天南星二两 半夏二两 右用文武火煎乾。取南星半夏。切作片子。用生姜汁渗拌。焙乾。次用青州白丸子五贴。白糖五块。乌梅肉二十个。隔宿蒸饼半个。虀汁半盏。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煨生姜汤下。睡时枕头放高。
         温肺汤出鲍氏方 治嗽。一服安。
         阿胶半两炙 生姜十片 乌梅二个 甘草一寸 紫苏半两 杏仁七个 粟壳一个净 大半夏三个 五味子十五粒 右以水一大盏。煎六分。任意服。卧时尤佳。
         九仙散出卫生宝鉴 治一切咳嗽。
         桑花 人参 桔梗 阿胶 五味子 乌梅 款冬花以上各一两 贝母半两 米壳八两去顶蒂蜜炒黄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款冬花清肺散出卫生宝鉴 治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卧。
         人参一两去芦 甜葶苈一两生用 甘草一两炒 枯白矾一两 乌梅和核捣碎用一两 米壳醋炒四两 款冬花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汤调服。食后。忌油腻物。及多言损气。
         安肺散出卫生宝鉴 治咳嗽。无问新久。
         麻黄不去节二两 米壳四两去顶蒂炒黄色 甘草一两炒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乌梅一个。煎至七分。临卧温服。
         椒红丸华佗中藏经方 治嗽不止。及补中益气进食。
         川椒拣净二两去目炒令出汗用 乾山药一两 川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右同为细末。以好酒煮淡木瓜和之。再入臼中。杵三五百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泄泻米饮下。如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一两服见效。
         灵应散出卫生家宝方 治一切咳嗽。不问久新轻重。
         钟乳粉 款冬花 枯白矾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 轻粉一钱 桂六钱 右件为细末。入钟乳粉轻粉。同研令匀。每服半钱。用匙挑入喉中咽津。随用茶清压下。每日临卧只一服。小儿或以糖少许和服。
         五味子丸出卫生家宝方 治嗽。
         大罂粟壳去瓤四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 五味子新鲜者去梗二两须北方者为妙 右为细末。拌匀。用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
         调肺散出卫生家宝方 治嗽不问新旧。服之立效。
         麻黄二钱不去节 甘草二钱生用 杏仁二钱不去皮尖 灯心十尺长 湖南蚌粉一块如弹子大 右锉为散。入瓷瓶内。用水一大碗。煮至小半碗。候五更初。再温过。去滓。作一服。滓再煎一服。经年嗽者一二服止。
         圣枣子出卫生家宝方 治老人小儿诸般嗽疾。悉皆治之。
         佛耳草 天南星 半夏 甘草 款冬花 钟乳粉各二两 桂半两去粗皮 井泉石半两研极细如粉 右为末。内用天南星半夏。生姜汁制成饼子。炙黄。次入六味。用好皂角去黑皮。炙捶碎。用虀汁浸一宿。挼取汁。煎成膏子和药。捻枣核子大。如服时。用好枣一枚去核。入药在内。湿纸裹。文武火煨香为度。临卧时糯米饮嚼下。
         无比饮子出卫生家宝方 治一切咳嗽神效。
         罂粟壳四两去中瓤蒂子 杏仁一两去皮尖 山栀子二两去仁用壳 五味子半两生用 阿胶半两麸炒 甘草半两炙黄色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重。用水一大盏。入生萝卜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肺伤汤出卫生家宝方 治远近一切嗽疾。浑身劳倦。胁下疼。时作潮热。饮食减少。
         五味子一两 紫菀一两 熟地黄二两 阿胶二两炒 人参半两 杏仁一两炒去皮尖 黄耆一两蜜炙 川当归二两 桑白皮一两炒 甘草一两炙 款冬花一两 桂一分 枳壳半两去皮瓤炒 乾姜一两半泡 青蒿半两小便浸 黄芩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子乌梅各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一日三服。
         紫苏散出王氏博济方 治咳嗽。坠痰涎润肺。
         紫苏 贝母 款冬花 汉防己各等分 右四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茶碗。煎至七分。温服之。
         人参款冬花膏
         多年咳嗽变为瘕。去节麻黄桔梗加。粉草杏仁葶苈炒。知母贝母款冬花。人参乌梅各等分。捣罗为细莫交差。炼蜜为丸如弹子。含化一丸去根芽。
         治一种咳嗽。直至嗽顿吐饮食。痰物俱出尽。方少定。此乃是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宜以青州白丸子作主料。更加少许木香、丁香、橘红、天麻。全蝎、去头足。僵蚕炒去嘴足。等分。右同为散子大料。煎服即效。出澹寮方
         咳逆方出澹寮方
         莱菔子热汤泡。研取汁。调木香调气散。乘热啜服。
         半夏汤出朱氏集验方 治嗽。
         半夏二十一个每个作四块煨 生姜一块煨 甘草一寸煨 皂角一寸煨无虫蛀者去皮 右为粗末。水二碗。煎一碗服。
         海藻散出朱氏集验方 治咳嗽。胸中不利。痞满短气。心中时悸。手足烦。不思饮食。时恶寒。
         海藻 赤茯苓 五味子各半两 半夏 北细辛 杏仁各三钱半 右口□父咀。生姜煎。食后服。甚妙。
         五味子汤出直指方 治汗下后。气闭咳嗽。
         五味子半两 生姜一钱 枣子五枚 麦门冬 人参 杏仁 陈皮各二钱 右锉。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服。
         华盖散出王氏博济方 治咳嗽。
         麻黄二两不去节 甘草二两炙 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后秤 右先以二味为粗末。后入杏仁。研细拌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日三服。
         橘参散出如宜方一名橘皮汤 治咳嗽。
         橘皮制二两 人参 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姜枣竹茹煎。不拘时候温服。
         杏蜜汤出杨氏家藏方 治停饮咳嗽。开胃思食。醒酒快膈。
         半夏三两汤洗净再用汤一眃入白矾末一钱同半夏浸一宿焙乾 杏仁六两汤浸去皮尖炒令黄 甘草四两炙 白矾六两炒 诃子八枚煨去核 生姜一斤四两去皮切作片子焙乾 右为细末。入盐和匀。每用二钱。入蜜半匙。沸汤点下。
         钟乳丸出十便良方 治肺虚寒嗽不已。宜服此方。
         钟乳粉三两 人参 白术 乾姜 甘草各二两 款冬花 紫菀各一两 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人参丸出卫生家宝方 治肺壅嗽有痰。寒热涕腥。宜服。
         人参半两 枳壳半两去瓤用皂角水浸三日焙乾 半夏半两 南星半两二味白矾水浸三日令乾为细末生姜汁捻成饼子炙乾入药 诃黎勒半两用麸炒去核 木香一分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用生姜汤吞下。
         百花汤出十便良方 治肺气不顺。咳嗽气逆。胸膈不利。
         杏仁四两 生姜四两研取汁与杏仁同研细 白蜜半斤 右同搅拌匀。以瓷器盛。蒸熟。柳木匙捞候成膏。每以沸汤点一匙头。甚妙。温水下。
         八味杏苏散出杨氏方 治肺感风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满。语声不利。面目浮肿。肺气不顺。
         紫苏叶 半夏黡 紫菀 五味子 陈橘皮 甘草各半两 杏仁一两 桑白皮一两半 右捣罗为粗末。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
         蛤蚧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脏内伤。咳嗽气急。积久不除。渐见羸瘦。
         蛤蚧一双炙去口足 诃子煨去核 阿胶蛤蚧粉炒成珠子 熟乾地黄洗焙 麦门冬去心 细辛去叶土 甘草炙以上六味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后含化。
         治肺胃俱虚。咳嗽涎沫。间有血丝。不能食。出澹寮方
         四味理中汤。浓煎北五味子汤调下。五味止嗽。歛阴降气。故虚损若用补肺药。反伤脾胃不和。乾姜等助脾。使土旺生金。肺气安妥也。
         凤髓汤出杨氏家藏方 润肺疗咳嗽。
         松子仁四两 胡桃肉汤浸去皮炙三(二)两 蜜半两炼 右先研烂。次入蜜和匀。每服一钱。沸汤点服。
         润肺散出本草 治肺虚咳嗽。
         阿胶 杏仁各一两 糯米五合炒 右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匕。不计时候。白汤调下。
         七星散 治肺气虚寒。咳嗽不已。渐成痨证者。
         成炼钟乳粉别研 款冬花 佛耳草 肉桂去粗皮以上四味各半两 白矾三钱煅过 甘草三钱炙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分七处。用芦苇管逐一吸之。用温白汤少许送下。食后服。
         如圣饮子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气虚寒。咳嗽喘急。
         人参去芦一两 款冬花一两 乌梅一两捶碎 罂粟壳去瓤二两炙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食后临卧。
         细辛五味子汤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气受风邪。胸膈停寒。头目昏晕。鼻塞声重。咳嗽呕逆。心腹痞满。胁下刺痛。
         五味子二两炒 细辛去叶土一两 陈橘皮去白二两 高良姜一两锉炒 甘草一两锉炒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煨姜汤出十便良方 治肺寒咳嗽。日久不止。并上焦气逆。
         生姜一斤半于星火内煨熟切片 杏仁半斤去皮尖蒸透 甘草四两末 山药三两末 神黡三两末 右先将生姜杏仁同研细。取三件药末。和为饼子。焙乾为细末。着炒盐花五两。滚和沸汤。食后临卧点一、二钱。
         神草汤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与大肠。俱受风冷。咳嗽喘急。不进饮食。大便泄利。时作寒热。
         人参去芦头 白术 白茯苓去皮以上三味各一两 当归去芦头切酒浸一宿焙乾秤一两半 黄耆二两 细辛去叶土一两 五味子二两 乾姜一两炮 陈橘皮去白 肉桂去粗皮一两半 白芍药一两 桑白皮八钱别研 甘草八钱炙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乌梅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紫菀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感寒邪。咳嗽不止。风壅相搏。头疼声重。
         紫菀茸 二桑叶 人参去芦头 甘草炙四味各半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细 桔梗去芦头微炒二味各一两 麻黄去根节汤煮三两沸焙乾秤三两(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麻黄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阿胶蛤粉炒 皂角去皮尖令黄色 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炙 麻黄去节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时用白汤调下。
         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出肘后方
         生姜五两 人参一(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方出肘后方
         用甘草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方出肘后方
         用生天门冬捣取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铜器于汤上煎可丸。丸如杏子大。服一丸。日可三服。
         又方出肘后方 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方见1757页温脾汤)
         麻黄苍术汤秘藏方 治秋冬每夜五更嗽。连声不绝。乃至天晓日高方缓。口苦两胁下痛。心下痞闷。卧而转惊。筋挛肢节痛。痰唾涎沫。日晚神昏呵欠。全不进饮食。
         柴胡根半钱 麻黄八钱 羌活根五分 防风四分 甘草三分 生甘草根四分 炙甘草三分 当归四分 草豆蔻六分 黄芩三分 黄耆一钱半 苍术五钱 五味子九个 右口□父咀。作二服。煎法如常。稍热服。临卧。
         主咳嗽痰饮。出本草
         以枕材煮汁服之。
         治咳嗽。出本草
         以獭肝烧灰酒调服之。一方用獭肉烧灰为末。酒服。
         治嗽出本草
         以棎果未熟者。和蜜食之。
         主消食止咳嗽。虚羸悦人。出本草
         以无漏子久服。无损也。
         治瘦病咳嗽。出本草
         以豚胆和小便。生姜、橘皮、诃黎勒、桃皮煮服。
         治嗽补肺丸出本草
         用杏仁二大升。小者不用。拣却双仁及陈臭者。以童子小便一斗浸之。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并皮尖于砂盆子中研细。滤取汁。煮令鱼眼沸候软。取面糊去皮。仍时柳篦搅令著底。后即以马尾罗或粗布下之。日暴。通丸即丸。服之时。食前后。总须服三十丸、五十丸。任意茶酒下。忌白酒粥。只用米泔饮。自初浸至成。常以纸盖之。以畏尘土也。如无马尾罗。即以粗布袋下之。如取枣穰法同。
         治咳嗽
         用甜瓜蒂不限多少。细研为末。壮年一字。以下老年去半字。早晨井花水下。一食顷。含沙糖一块。良久涎如水出。涎尽。有老痰一块。吐出。布在水上如碱。涎尽食粥一两日。如吐多困甚。即咽麝香汤一盏即止矣。麝香细研温水调下。此药不大吐逆。只出涎水。甚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