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家类>> 千金要方>> 正文

卷八 治诸风方

    <篇名>卷八治诸风方
    属性:(凡八类)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论杂风状第一
    属性:(论二十五首)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根据 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说,其最重也。
    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甲乙经》云∶温卧取汗则巨取之。)
    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风懿者,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巢源作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先源作眼下及鼻人中左右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
    风痹、湿痹、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胞痹,各有证候。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
    凡风多从背五脏俞入诸脏受病。肺病最急,肺主气息又冒诸脏故也。肺中风者,其人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者,肺风之证也。视目下鼻上两边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急灸肺俞百壮,服续命汤,小儿减之。若色黄者,此为肺已伤化为血矣,不可复治;其人当妄言、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寻缝,如此数日死。若为急风邪所中,便迷漠恍惚、狂言妄语,或少气、不能复言;若不求师即治,宿昔而死。即觉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数十壮,急服续命汤可救也。若涎唾出不收者,既灸当并与汤也。诸阳受风亦恍惚妄语,与肺病相似,然着缓可经久而死。
    肝中风者,其人但踞坐不得低头,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者,肝风之证也。若唇色青、面黄尚可治,急灸肝俞百壮,服续命汤。若大青黑,面一黄一白者,此为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
    心中风者,其人但得偃卧,不得倾侧,闷乱冒绝汗出者,心风之证也。若唇正赤尚可治,急灸心俞百壮,服续命汤。若唇或青或白、或黄或黑者,此为心已坏为水,面目亭亭时悚动者,不可复治,五六日死。(一云旬日死)
    脾中风者,其人但踞坐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出者,尚可治。急灸脾俞百壮,服续命汤。若目下青、手足青者,不可复治。
    肾中风者,其人踞坐而腰痛,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粢大者,尚可治。急灸肾俞百壮,服续命汤。若齿黄、赤鬓、发直,面土色者,不可复治。
    大肠中风者,卧而肠鸣不止。灸大肠俞百壮,可服续命汤。
    贼风邪气所中则伤于阳,阳外先受之,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入传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中成病。归于六腑则为热,不时卧止为啼哭。其脉坚大为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也。经络诸脉旁支去者,皆为孙脉也。
    凡风之伤人,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贼风。故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四季戊己伤于风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伤于风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伤于风者为肾风。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酒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房中风则为肠风。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焉。是知风者,善行而数变,在人肌肤中,内不得泄,外不得散,因人动静,乃变其性。有风遇寒则食不下,遇热则肌肉消而寒热。有风遇阳盛则不得汗,遇阴盛则汗自出。肥人有风,肌肉浓则难泄,喜为热中目黄。瘦人有风,肌肉薄则常外汗,身中寒目泪出。有风遇于虚,腠理开则外出,凄凄然如寒状,觉身中有水淋状,时如竹管吹处,此是其证也。有风遇于实,腠理闭则内伏,令人热闷是其证也。
    新食竟取风为胃风,其状恶风颈多汗,膈下塞不通,食饮不下,胀满形瘦,腹大失衣则愤满,食寒即洞泄,新热食竟入水自渍及浴者,令人大腹,为水病。
    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喜渴,近衣则身如火烧,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情不欲自劳。
    新沐浴竟取风为首风,其状恶风而汗多头痛。
    新房室竟取风为纳风,其状恶风,汗流沾衣。
    劳风之为病,法在肺下,使人强上而目脱;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候之三日及五日,中不精明者是也;七、八日,微有青黄脓涕如弹丸大,从口鼻出为善,不出则伤肺。
    风邪客于肌肤,虚痒成风疹瘙疮。风邪入深,寒热相搏则内枯。邪客半身入深,真气去则偏枯。邪客关机中即挛,筋中亦然。邪淫于脏,梦脏大形小。淫于腑,梦脏小形大。邪随目系入脑,则目转眩。邪中睛,则散视见两物。风邪入脏,寒气客于中,不能发则喑哑,喉痹舌缓,不时服药针灸。风逐脉流入脏,使人猝喑缓纵噤痉致死。风入阳经则狂,入阴经则癫。阳邪入阴,病则静。阴邪入阳,病则怒。
    若因热食,汗浴通,腠理得开,其风自出则觉肉中如针刺,步行运力欲汗亦如此也。
    凡觉肌肉中如刺,皆由腠理闭,邪气闭在肌中因欲出也,宜解肌汤则善。
    夫目 动、口唇动偏 ,皆风入脉,故须急服小续命汤。将八风散摩神明白膏、丹参膏根据经针灸之。
    诸痹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其风最多者,不仁则肿,为行痹,走无常处。其寒多者,则为痛痹。其湿多者,则为着痹。冷汗濡,但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则为周痹也。在肌中更发更止,左以应左,右以应右者,为偏痹也。
    夫痹,其阳气少而阴气多者,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者,则痹且热也。诸痹风胜者则易愈,在皮间亦易愈,在筋骨则难痊也。久痹入深,令营卫涩,经络时疏则不知痛。
    风痹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腹中股 淫泺,烦心头痛。伤脾肾时呕眩,时自汗出。伤心目眩。伤肝悲恐,短气不乐。伤肺不出三年死。(一云三日。)
    太阳中风,重感于寒湿则变痉也。痉者,口噤不开,脊强而直,如发痫之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臾十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易得之者,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大人凉湿得痉风者皆死。温病热盛入肾,小儿痫。热盛皆痉,痉、喑、厥,癫皆相似。故久厥成癫,宜审察之。其重者,患耳中策策痛,皆风入肾经中也。不治流入肾,则喜卒然体痉直如死,皆宜服小续命汤两三剂。若耳痛肿,生汁作痈疖者,乃无害也。惟风宜防耳,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诸风第二
    属性:(方二十九首,灸法三十六首)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小续命汤
    属性: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芍药 甘草 川芎 杏仁(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一枚)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喑。〔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急》无川芎、杏仁,只十味。延年无防风。)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小续命汤
    属性:治中风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四肢缓急,遗矢便利。此与大续命汤同,偏宜产后失血并老小人。
    麻黄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生姜(五两) 人参 川芎 白术(前方用杏仁) 附子防己 芍药 黄芩(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录验》无桂心,名续命汤,胡洽《千金翼》同。)
    又方 治风历年岁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语无所不及方。
    麻黄(三两) 人参 桂心 白术(各二两) 芍药 甘草 防己 黄芩 川芎 当归(各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汗。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大续命汤
    属性:治肝疠风猝然喑哑。根据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
    麻黄(八两) 石膏(四两) 桂心 干姜 川芎(各二两) 当归 黄芩(各一两) 杏仁(七十枚) 荆沥(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两沸,掠去沫,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荆沥煮数沸,分四服,能言。未瘥后服小续命汤。旧无荆沥,今增之,效如神。(《千金翼》有甘草。)
    又方 治大风经脏,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痒不自知方。
    独活 麻黄(各三两) 川芎 防风 当归 葛根 生姜 桂心 茯苓 附子 细辛甘草(各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老小半之。若初得病便自大汗者减麻黄,不汗者根据方。上气者,加吴茱萸二两、浓朴一两。干呕者,倍加附子一两。 者,加橘皮二两。若胸中吸吸少气者,加大枣十二枚。心下惊悸者,加茯苓一两。若热者,可除生姜加葛根。初得风未须加减,但且作三剂,停四五日,以后更候。视病虚实平论之行汤。行针根据穴灸之。
    又方 治与前大续命汤同,宜产妇及老小等方。
    麻黄 川芎(各三两) 干姜 石膏 人参 当归 桂心 甘草(各一两)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外台》名续命汤,范汪同云,是张仲景方本欠两味。)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西州续命汤
    属性:治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
    麻黄(六两) 石膏(四两) 桂心(二两) 甘草 川芎 干姜 黄芩 当归(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黄,再沸掠去上沫,后下诸药,煮取四升。初服一升犹能自觉者,勿熟眠;可卧浓覆,小汗出已渐减衣,勿复大覆,可熟眠矣。前服不汗者,后复一升。汗后稍稍,五合一服,安稳乃服,勿顿服也。汗出则愈,勿复服。饮食如常无禁忌,勿见风。并治上气咳逆。若面目大肿,但得卧,服之大善。凡服此汤不下者,人口嘘其背,汤则下过矣,病患先患冷汗者,不可服此汤。若虚羸人,但当稍与五合为佳。有辄行此汤与产妇及羸人,喜有死者,皆为顿服三升,伤多且汤浊不清故也。但得清澄而稍稍服,微取汗者,皆无害也。(胡洽方《古今录验》名大续命汤)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大续命散
    属性: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起止颠倒;或卧苦惊如堕地状,盗汗、临事不起,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脏,甚者恐怖,见鬼来收摄;或与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忽欲走方。
    麻黄 乌头 防风 桂心 甘草 蜀椒 杏仁 石膏 人参 芍药 当归 茹(《翼方》作川芎) 黄芩 茯苓 干姜(各一两)
    上十五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再后加,以知为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续命煮散
    属性:治风无轻重,皆主之方。
    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杏仁(各三两) 桂心 附子 茯苓 升麻 细辛 人参 防风(各二两) 石膏(五两) 白术(四两)
    上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绝,慎风冷。大良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 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排风汤
    属性:治男子妇人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其肝风发则面青,心闷乱,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 而卧。其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张目呼唤。其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其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其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疼,诸有此候,令人心惊,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脏腑、诸风疾悉主之。
    白藓皮 白术 芍药 桂心 川芎 当归 杏仁 防风 甘草(各二两) 独活 麻黄茯苓(各三两) 生姜(四两)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覆取微汗,可服三剂。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大八风汤
    属性:治毒风顽痹 曳,手脚不遂,身体偏枯,或毒弱不任。或风入五脏,恍恍惚惚,多语善忘,有时恐怖。或肢节疼痛,头眩烦闷。或腰脊强直不得俯仰,腹满不食,咳嗽。或始遇病时猝倒闷绝,即不能语便失音,半身不随不仁沉重,皆由体虚恃少不避风冷所致方。
    当归(一两半) 五味子 升麻(各一两半) 乌头 黄芩 芍药 远志 独活 防风 川芎麻黄 秦艽 石斛 人参 茯苓(各一两) 杏仁(四十枚) 黄 紫菀(各一两) 石膏(一两) 甘草 桂心 干姜(各二两) 大豆(一升,《翼方》云二合)
    上二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四升,强人分四服,羸人分六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八风散
    属性:治八风十二痹。猥退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燥,皮肤 动,或筋缓急痛不在一处。猝起目眩,失心恍惚,妄言倒错,身上 瘰,面上起 或黄汗出,更相染渍,或燥或湿,颜色乍赤乍白,或青或黑,角弓反张,乍寒乍热方。
    麻黄 白术(各一斤) 羌活(三斤) 黄芩(一斤五两) 大黄(半斤) 栝蒌根 甘草栾荆天雄 白芷 防风 芍药 天冬 石膏(各十两) 山萸 食茱萸 踯躅(各五升) 茵芋(十四两) 附子(三十枚) 细辛 干姜 桂心(各五两) 雄黄 朱砂 丹参(各六两)
    上二十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初每日一服,三十日后,日再,五十日知,百日瘥,一年平复,长服不已佳。先食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小八风散
    属性:治迷惑如醉,狂言妄语,惊悸恐怖,恍惚见鬼,喜怒悲忧,烦满颠倒,邑邑短气不得语,语则失忘。或心痛彻背,不嗜饮食,恶风不得去帷帐,时复疼热,恶闻人声,不知痛痒,身悉振摇,汗出,猥退,头重浮肿,抓之不知痛,颈项强直,口面 戾,四肢不随不仁偏枯,挛掣不得屈伸,悉主之方。
    天雄 当归 人参(各五分) 附子 天冬 防风 蜀椒 独活(各四分) 乌头 秦艽细辛 白术 干姜(各三分) 麻黄 五味子 桔梗 山萸 柴胡 莽草 白芷(各二分)
    上二十味治下筛,合相得。酒服半方寸匕,渐至全匕,日三服,以身中觉如针刺状,药行也。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乌头汤
    属性:治八风五尸恶气游走胸心、流出四肢,来往不住,短气欲死方。
    乌头 芍药 干姜 桂心 细辛 干地黄 当归 吴茱萸 甘草(各二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苍耳散
    属性:治诸风方。当以五月五日午时干地刈取苍耳叶,洗曝燥捣下筛,酒若浆服一方寸匕,日三。作散,若吐逆可蜜为丸,服十丸,准前计一方寸匕数也。风轻易治者,日再服。若身体有风处皆作粟肌出,或如麻豆粒,此皆为风毒出也。可以铍针刺溃去之,皆黄汁,出尽乃止。五月五日多取阴干之,着大瓮中,稍取用之。此草辟恶。若欲看病省疾者,便服之,令人无所畏。若时气不和,举家服之。若病胃胀满、心闷发热即服之,并杀三虫。肠痔,能进食,一周年服之佳,七月七、九月九皆可采用。
    治心风虚热,发即恍惚烦闷、半身不仁挛急方∶
    荆沥 竹沥(各五升) 枸杞根白皮 麦冬(各一升) 香豉(三合) 人参 茯苓 栀子仁黄芩 川芎 桂心 细辛 杏仁 防风 白藓皮(各二两) 生姜 石膏 甘草(各三两)
    上十八味 咀,以水二斗,和竹沥、荆沥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凡五剂间三日服一剂。(一用防己三两)
    治虚热恍惚惊邪恐惧方∶
    荆沥(三升) 竹沥(三升) 香豉(三合) 牛黄(十八铢) 麦冬 人参(各三两)升麻铁精(各一两) 天冬 龙齿 茯苓 栀子(各二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牛黄、铁精,更煎五六沸,取一升七合分五服,相去十里久。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地黄煎
    属性:治热风心烦闷及脾胃间热不下食冷补方。
    生地黄汁(二升) 枸杞根汁(三升) 生姜汁 酥(各三升) 荆沥 竹沥(各五升)天冬人参(各八两) 茯苓(六两) 大黄 栀子仁(各四两)
    上十一味捣筛五物为散,先煎地黄等汁成煎,次纳散药搅和。每服一匕,日再渐加至三匕,觉利减之。
    又方 黄芩 干蓝 芍药 鼠尾草(各三两) 栀子仁 生葛(各六两) 羚羊角(五两)豉(一升,绵裹)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治积热风方∶
    地骨皮 葳蕤 丹参 黄 麦冬 泽泻(各三两) 清蜜 姜汁(各一合) 生地汁(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生地汁更缓火煮减一升,纳蜜及姜汁又煮一沸,药成,温服三合,日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大防风汤
    属性: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腹急痛、大小便不利方。
    防风 当归 麻黄 白术 甘草(各十八铢) 黄芩(三十铢) 干地黄 山茱萸 茯苓附子(各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一服七合。大小便不利纳大黄、人参各十八铢、大枣三十枚、生姜三两,煮取三升,分三服。(深师加天冬一两。)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大戟洗汤
    属性:治中风发热方。
    大戟 苦参(等分)
    上二味为末,以药半升,白酢浆一斗煮三沸,适寒温洗之,从上下寒乃止立瘥。小儿三指撮浆水四升煮洗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金牙酒
    属性:疗积年八风五疰,举身 曳、不得转侧、行步跛 、不能收摄。又暴口噤失音、言语不正、四肢背脊筋急、肿痛流走不常、劳冷积聚少气、乍寒乍热,三焦不调,脾胃不磨饮、结实逆害、饮食酢咽、呕吐、食不生肌、医所不能治者方。
    金牙(碎如米粒,小绢袋盛) 干地黄 地肤子(无子用茎,苏恭用蛇床子) 蒴 根 附子防风 细辛 莽草(各四两) 羌活(一斤,胡洽用独活) 蜀椒(四合)
    上十味 咀,以绢袋盛,用酒四斗于瓷罂中渍,密闭头,勿令泄气。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酒成去滓,日服一合。此酒无毒,及可小醉,常令酒气相接不尽,一剂病无不愈,又令人肥健。酒尽自可加诸药各三两,惟蜀椒五两用酒如前,勿加金牙也。冷加干姜四两。服此酒胜灸刺。起三十年诸风 曳神验。(《肘后》、《备急》用升麻、干姜各四两,人参二两,石斛、牛膝各五两、不用蒴 根,为十四味。苏恭不用地黄,为十三味。一方用蒺藜四两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常山太守马灌酒
    属性:除风气、通血脉、益精华、定六腑、聪耳明目、悦泽颜色、头白更黑、齿落更生。服药二十日力势倍,六十日志气充盈,八十日能夜书,百日致神明。房中强壮如三十时,力能引弩。年八十人服之亦当有子。病在腰膝,悉主之方。
    天雄(二两,生用) 商陆根 踯躅 蜀椒(各一两) 乌头(一枚大者) 附子(五枚) 桂心白蔹 茵芋 干姜(各一两)
    上十味 咀,以绢袋盛,酒三斗渍,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去滓。初服半合,稍加至两三合。捣滓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以知为度。夏日恐酒酸,以油单覆之下井中近水,令不酸也。(《千金翼》无商陆、桂心,为八味)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蛮夷酒
    属性:治久风枯挛三十年着床及诸恶风眉毛堕落方。
    干地黄 独活 丹参 石(各一两) 麦冬 附子 甘遂(各二两) 赤石脂(二两半)干姜 芜荑 芫花 柏子仁(各一合) 苏子(一升) 苁蓉 茯神(一作茯苓) 金牙 薯蓣白术 杜仲 石南 牡荆子 山萸 款冬(各十八铢) 白芷 乌喙 乌头 人参 野狼毒 蜀椒防风 细辛 矾石 寒水石 牛膝 麻黄 川芎 当归 柴胡 芍药 牡蛎 桔梗 狗脊(《翼》作枸杞) 天雄(各半两) 石斛 桂心(各六铢)
    上四十五味 咀,以酒二斗渍,夏三日,春秋六日,冬九日,一服半合,密室中合药,勿令女人、六畜见之,三日清斋乃合。(《千金翼》无川芎,云加大枣四十枚更佳)又方 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随、宿食久寒虚冷、五劳七伤及妇人产后余疾、月水不调皆主之方。
    石 桂心 白术 野狼毒 半夏 石南 白石脂 龙胆 续断 芫花 代赭 白石英茹 石苇 元参 天雄 山萸 防风 桔梗 藜芦 卷柏 寒水石 细辛 乌头 踯躅蜀椒 白芷 秦艽 菖蒲(各一两) 矾石 附子 远志(各二两) 石膏(二两半) 蜈蚣(二枚)
    上三十四味 咀,以酒二斗渍四日,服一合,日再。十日后去滓,曝干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以知为度。(胡洽四十二味无桂心、细辛、乌头、踯躅、蜀椒,而有芒硝、恒山 黄芩、黄连、大黄、麻黄、地黄、前胡、甘草、菟丝子、芍药、紫菀各一两、杏二十枚同捣筛,绢袋盛,用水三斗、面三斤、黍米三斗作饭,根据酿酒法以药袋置酿中,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三日,酒成服半鸡子壳,日三服,曝药为末,酒服方寸匕,以身体暖为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鲁王酒
    属性:治风眩心乱、耳聋目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齿瘰 、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胛痛、手不能上头、不能带衣、腰脊不能俯仰、脚痹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贼风咽喉闭塞、哽哽不利或如锥刀所刺、行人皮肤中无有常处。久久不治,入人五脏,或在心下,或在膏肓,游走四肢,偏有冷处如风所吹,久寒积聚风湿,五劳七伤,虚损,百病悉主之方。
    茵芋 乌头 踯躅(各三十铢) 天雄 防己 石斛(各二十四铢) 细辛 牛膝 甘草柏子仁 通草 桂心 秦艽 茵陈 山茱萸 黄芩 附子 瞿麦 干地黄 王不留行(胡洽作天冬,《翼方》作王荪) 杜仲 泽泻 石南 防风 远志(各十八铢)
    上二十五味 咀,以酒四斗渍十日,每服一合加至四五合,以知为度。(《千金翼》名此为鲁公酒,有干姜。胡洽无防已,以绢囊盛药,用水二斗、法曲二斤,同渍三四宿,出药囊,炊二斗黍米纳汁酿之,酒熟饮如鸡子大,日二,稍饮,以知为度。)
    又方 治风偏枯半死,行劳得风若鬼所击,四肢不遂、不能行步、不自带衣、挛 五缓六急,妇人带下、产乳中风、五劳七伤。
    干姜 踯躅 桂心 甘草 川芎 川断 细辛 附子 秦艽 天雄 石膏 紫菀(各五两) 葛根 通草 防风 柏子仁 巴戟天 石斛 石南 山萸 石龙芮(各四两) 牛膝天冬(各八两) 乌头(二十枚) 蜀椒(半斤)
    上二十五味 咀,以水五升渍三宿;法曲一斤合渍秫米二斗,合酿三宿;去滓,炊糯米一斗,酝三宿。药成先食服半合,日再,待米极消尽乃去滓,曝干末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独活酒
    属性:治八风十二痹方。
    独活 石南(各四两) 防风(三两) 附子 乌头 天雄 茵芋(各二两)
    上七味 咀,以酒二斗渍七日,每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诸风第二
    <篇名>灸法
    属性:扁鹊云,治猝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急灸足大趾下横纹,随年壮立愈。若筋急不能行者,内踝筋急灸内踝上四十壮,外踝筋急灸外踝上三十壮立愈。若眼戴睛上插灸目两 后二十壮。若不能语灸第三椎上百壮。若不识人灸季肋头七壮。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灸阴囊下第一横理十四壮,灸猝死亦良。治久风猝风缓急、诸风猝发动不自觉知,或心腹胀满,或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涎唾自出、目闭耳聋,或身冷直,或烦闷恍惚、喜怒无常,或唇青口白戴眼角弓反张,始觉发动即灸神庭一处七壮,穴在印堂直上发际是。次灸曲差二处各七壮,穴在神庭两旁各一寸半是。次灸上关二处各七壮,一名客主人穴,在耳前起骨上廉陷者中是。次灸下关二处各七壮,穴在耳前下廉动脉陷者中是。次灸颊车二穴各七壮,穴在曲颊陷者中是。次灸廉泉一处七壮,穴在当头直下骨后陷者中是。次灸囟会一处七壮,穴在神庭上二寸是。次灸百会一处七壮,穴在当顶上正中央是。次灸本神二处各七壮,穴在耳正直上入发际二分是穴(又作四分)。次灸天柱二处各七壮,穴在项后两大筋外入发际陷者中是。次灸陶道一处七壮,穴在大椎节下间是。次灸风门二处各七壮,穴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次灸心俞二处各七壮,穴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次灸肝俞二处各七壮,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次灸肾俞二处各七壮,穴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次灸膀胱二处各七壮,穴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次灸曲池二处各七壮,穴在两肘外曲头陷者中屈肘取之是。次灸肩 二处各七壮,穴在两肩头正中两骨间陷者中是。次灸支沟二处各七壮,穴在手腕后臂外三寸两骨间是。次灸合谷二处各七壮,穴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陷者中是。次灸阳辅二处各七壮,穴在外踝上绝骨端陷者中是。次灸昆仑二处各七壮,穴在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是。
    治风灸上星及百会各二百壮,前顶二百四十壮、脑户及风府各三百壮。一云治大风灸百会七百壮。治百种风。灸脑后项大椎平处两厢量二寸三分,须取病患指寸量,两厢各灸百壮得瘥。治风耳鸣。从耳后量八分半,里许有孔,灸一切风得瘥,狂者亦瘥,两耳门前后各灸一百壮。治猝病恶风欲死、不能语及肉痹不知人。灸第五椎名曰藏输,百五十壮,多至三百壮便愈。心俞穴在第五节,(一云第七节)对心横三间寸,主心风腹胀满,食不消化,吐血酸削,四肢羸露,不欲饮食,鼻衄目眩,kt kt 不明,肩头胁下痛,小腹急,灸二三百壮。大肠俞在十六椎两边相去一寸半。主风腹中雷鸣、肠 泄利、食不消化、小腹绞痛、腰脊疼强,或大小便难、不能饮食,灸百壮,三日一报。掖门在腋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阳阴,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绝骨在外踝上三寸,灸百壮,治风身重、心烦、足胫疼。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贼风第三
    属性:(论一首 方二十九首 灸法六首)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桂枝酒
    属性:治肝虚寒,猝然喑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
    桂枝 川芎 独活 牛膝 薯蓣 甘草(各三两) 附子(二两) 防风 茯苓 天雄 茵芋杜仲 蒴 根 白术(各四两) 干姜(五两) 踯躅(一升) 猪椒叶根皮(各一升)大枣(四十枚)
    上十八味 咀,以酒四斗渍七日,每服四合,日二,加至五、六合。肝风占候其口不能言,当灸鼻下人中。次灸大木椎次灸肝俞,第九椎下是,五十壮、余处随年壮。眼暗灸之得明,二三百壮良。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大定心汤
    属性:治心气虚悸恍惚方。(见十六卷小肠腑中。)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干姜附子汤
    属性: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 邪斜方。
    干姜 附子(各八两) 桂心 麻黄(各四两) 川芎(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三日后服一剂。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侧子酒
    属性:治心寒或笑或呻口欹方。(见前七卷香港脚门中)。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芎汤
    属性:治猝中风,四肢不仁、善笑不息方。
    芎 (一两半) 黄芩 石膏(一方用黄连) 当归 秦艽 麻黄 桂心 干姜 甘草(各一两) 杏仁(二十一枚)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荆沥汤
    属性:治心虚寒、阴气伤、寒损心惊掣悸,语声宽急混浊,口 冒昧,好自笑、
    荆沥(三升) 母姜(取汁,一升) 麻黄 白术 川芎(各四两) 防风 桂心 升麻茯苓远志 人参 羌活 当归(各二两) 防己 甘草(各二两)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煎麻黄两沸,去沫,次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下荆沥、姜汁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白术酒
    属性:补心志定气。治心虚寒,气性反常,心手不随,语声冒昧。其疾源疠风损心,具如前方所说无穷。
    白术(切) 地骨皮 荆实(各三升) 菊花(二斗)
    上四味,以水三石,煮取一石五斗,去滓澄清取汁,酿米二石,用曲如常法。酒熟随能饮之,常取半醉,勿令至吐。
    治心风寒方∶
    灸心俞各五十壮,第五节两边各一寸半是。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根据源麻黄汤
    属性:治脾虚寒疠风所伤,举体消瘦,语音沉涩如破鼓声,舌强不转而好咽唾,口噤唇黑,四肢不举,身重如山,便利无度方。(见别卷中。)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半夏汤
    属性:温中下气治脾寒,语声忧惧,舌本卷缩,嗔喜无度, 闷恍惚胀满方。
    半夏 大麻仁(熬研为脂) 生姜(各一升) 芍药 茯苓 五味子 桂心 橘皮(各三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下大麻仁脂,更上火一沸,分三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当归丸
    属性: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治脾虚寒身重不举、语音沉鼓、疠风伤痛、便利无度
    当归 酸枣仁 干姜(各八两) 川芎 干地黄 天雄(各六两) 黄 地骨皮(各七两)大枣(二十枚) 吴茱萸(五合) 甘草 秦椒叶 浓朴 秦艽(各四两) 桂心 防风 附子白术(各五两)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再服。
    脾风占候声不出或上下手,当灸手十指头,次灸人中。次灸大椎。次灸两耳门前脉,去耳门上下行一寸是。次灸两大指节上下各七壮。
    治脾风方(脾风者,总呼为八风。)
    灸脾俞挟脊两边各五十壮。凡人脾俞无定,所随四季月应病,即灸藏输是脾穴,此法甚妙。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根据源麻黄续命汤
    属性:治肺虚寒疠风所中,嘘吸战掉,声嘶塞而散下,气息短备,四肢痹弱,面色青黄,遗矢便利,冷汗出。
    麻黄(六两) 大枣(五十枚) 杏仁 白术 石膏(各四两) 桂心 人参 干姜 茯苓(各三两) 当归 川芎 甘草(各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黄,去沫,次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旧方无白术、茯苓,今方无黄芩,转以根据经逐病增损。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八风防风散
    属性:治肺寒虚伤、语音嘶下、拖气用力战掉,缓弱羸瘠、疠风入肺方。
    防风 独活 川芎 秦椒 干姜 黄 附子(各四十二铢) 天雄 麻黄 五味子 山茱萸 石膏(各三十六铢) 秦艽 桂心 薯蓣 细辛 当归 防己 人参 杜仲(各三十铢)甘草(十一铢) 贯众(二枚) 甘菊 紫菀(各二十四铢)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每服方寸匕,酒调进至两匕,日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温中生姜汤
    属性:治肺虚寒羸瘦缓弱、战掉嘘吸、胸满肺痿方。
    生姜(一斤) 桂心 橘皮(各四两) 甘草 麻黄(各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煎麻黄两沸去沫,然后入诸药合煮。
    治肺寒方∶灸肺俞百壮。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肾沥汤
    属性:治肾寒虚为疠风所伤。语音蹇吃,不转偏枯、 脚偏跛蹇、缓弱不能动。口 ,言音混浊、便利仰人。耳偏聋塞、腰背相引,随病用药,根据源增损方。
    羊肾(一具) 黄 川芎 桂心 当归 人参 防风 甘草 五味子(各三两) 元参茯苓 芍药(各四两) 磁石(五两) 地骨皮(二升,切) 生姜(八两)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羊肾,取七升下诸药,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可服三剂。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茵芋酒
    属性:治耳聋口欹等病(方见七卷香港脚门中。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干地黄丸
    属性:治肾虚呻吟、喜恚怒、反常心性、阳气弱、腰背强急髓冷方。
    干地黄 山茱萸 天门冬 桂心 续断(各一两半) 柏子仁 杜仲 牛膝 苁蓉(各四十二铢) 茯苓 天雄 钟乳(各二两) 松脂 远志 干姜(各三十铢) 菖蒲 薯蓣 甘草(各一两)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加至四十丸。
    治肾寒方∶
    灸肾俞百壮。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大岩蜜汤
    属性:治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主少阴伤寒方。
    栀子(十五枚) 甘草 干地黄 细辛 羊脂(青羊角亦得) 干姜 吴茱萸 芍药(《小品》用 川芎) 茯苓 当归 桂心(各一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脂令烊,分三服,温服,相去如人行十里顷,若痛甚者加羊脂三两、当归、芍药、人参各一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三两。(胡洽不用栀子、羊脂、茯苓、桂心,名岩蜜汤。)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小岩蜜汤
    属性:治恶风角弓反张、飞尸入腹绞痛、闷绝往来、有时筋急,少阴伤寒、口噤不
    大黄(二两) 雄黄 青羊脂(各一两) 当归 干姜 桂心 干地黄 芍药 甘草 细辛(各四两) 吴茱萸(二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重者加药,用水三斗,煮取九升,分十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排风汤
    属性:治诸毒风邪气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及身体疼烦、面目手足暴肿者方。
    犀角 贝子 升麻 羚羊角(各一两)
    上四味治下筛为粗散,以水二升半纳四方寸匕,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杀药者,以意增之。若肿,和鸡子敷上,日三度。老小可斟酌加减神良。亦可多合备用。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乌头汤
    属性: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腹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叫呼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
    乌头(十五枚,《要略》用五枚) 大枣(十枚) 甘草(二两) 芍药(四两) 桂心(六两)老姜(一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五物,取三升,去滓;别取乌头,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减五六合,纳汤中煮两小沸,去滓。服一合,日三间食,强者三合,以如醉状为知,不知增之。
    治贼风所中腹内挛急方∶
    麻黄(四两) 甘草(一尺) 石膏 鬼箭羽(一名卫茅,各鸡子大)
    上四味 咀,以东流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论曰∶夫历节风着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变成癫病,不可不知。古今以来,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治之虽有汤药而并不及松膏、松节酒。若羁旅家,贫不可急办者,宜服诸汤,犹胜不治,但于痛处灸三七壮佳。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防风汤
    属性:治身体四肢节解如堕脱肿,按之皮陷、头眩短气,温温闷乱欲吐者方。
    防风 白术 知母 桂心(各四两) 川芎 芍药 杏仁 甘草(各三两) 半夏 生姜(各五两)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古今录验》无半夏、杏仁、川芎。用附子二枚)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羌活汤
    属性:治中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不遂、及产后中风方。
    羌活 桂心 芍药 葛根 麻黄 干地黄(各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五两)
    上八味 咀,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五合,日三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防己汤
    属性:治风历节四肢疼痛如槌锻不可忍者方。
    防己 茯苓 白术 桂心 生姜(各四两)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乌头(七枚)
    上八味 咀,以苦酒一升、水一斗,煮取三升半,一服八合,日三夜一。当觉焦热痹忽忽然,慎勿怪也。若不觉复合服,以觉乃止。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翼方》不用苦酒。
    治风湿体痛欲折、肉如锥刀所刺方∶
    附子 干姜 芍药 茯苓 人参 甘草 桂心(各三两) 白术(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一方,去桂心用干地黄二两。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大枣汤
    属性:治历节疼痛方。
    大枣(十五枚) 附子(一枚) 甘草(一尺) 黄 (四两) 生姜(二两) 麻黄(五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犀角汤
    属性: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方。
    犀角(二两) 羚羊角(一两) 前胡 黄芩 栀子仁 射干(各三两) 大黄 升麻(各四两) 豉(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石膏汤
    属性:逐风毒方。
    石膏(鸡子大三枚) 鸡子(二枚) 甘草(一尺) 麻黄(三两) 杏仁(四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破鸡子纳水中烊,令相得,纳药煮取一升。服之覆取汗,汗不出,烧石熨,取汗出为佳。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松膏
    属性:治历节诸风百节酸痛不可忍方。
    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酒煮十遍,不能五十遍,二十遍亦可,炼酥三升,温和松脂三升,熟搅令极调匀。旦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数数食面粥为佳,慎血腥生冷物、醋、果子,百日以后瘥。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松节酒
    属性:治历节风四肢疼痛犹如解落方。
    松节(三十斤) 猪椒叶(三十斤,碎锉,各用水四石煮,取一石)
    上二味澄清合渍,干曲五斤候发,以糯米四石五斗酿之,根据家酝法四 ,勿令伤冷热,第一 时下后诸药。
    柏子仁 天雄 萆 川芎(各五两) 秦艽(六两) 人参 茵芋(各四两) 防风(十两)磁石(十二两末) 独活(十五两)
    上十味 咀,纳饭中炊,如常 法, 足讫封,头四七日压取清,适性服之,勿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松膏酒
    属性:治历节风方。
    松膏一升,酒三升,浸七日,每服一合,日再,数剂愈。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篇名>松叶酒
    属性:松叶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日五六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偏风第四
    属性:(方十二首 针灸法五首)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防风汤
    属性:治偏风甄权处疗安平公方。
    防风 川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 白术(各一两) 羌活 葛根 附子(《外台》作人参) 杏仁(各二两) 薏苡仁 石膏 桂心(各三两) 麻黄(四两) 生姜(五两)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剂觉好,更进一剂,即一度针,九剂九针即瘥。灸亦得。
    针风池一穴、肩 一穴、曲池一穴、支沟一穴、五枢一穴、阳陵泉一穴、巨虚下廉一穴。凡针七穴即瘥。
    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敕,针环跳一穴、阳陵泉一穴、巨虚下廉一穴、阳辅一穴。凡针四穴即能起行。
    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行,针上 一穴、环跳一穴、阳陵泉一穴、巨虚下廉一穴。凡针四穴即能跪起。
    库狄钦患偏风不得挽弓,针肩 一穴即得挽弓。甄权所行。
    治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方∶
    杏仁去双仁及皮尖三斗洗,入臼捣二斗令碎,研如寒食粥法,取汁八升,煎取四升,口尝看香滑即熟,如未及此,则为不熟,唯熟为妙,停极冷。然后纳好曲一斗六升,煎取八升,第一遍 也。次一炊,复取杏仁三升研取一斗二升汁,煎取六升,第二 也。次一炊,准第二 取杏仁汁多少为第三 也。若疑米不足,别更取二升杏仁研,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斟酌炊米 之。若犹不足,更研杏仁二升,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 之,以熟为限。一石米杏仁三斗。所以节次研杏仁者,恐并煎汁酢故也。若冬日任意并煎,准计三斗杏仁取汁一石六斗,煎取八斗四升渍曲。以分之 酒熟封四七日,开澄取清,然后压糟,糟可干末,和酒服之,大验秘方。
    又方 蓖麻子脂一升、酒一斗铜钵盛,着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
    又方 灸百会 次灸本神 次灸承浆 次灸风府 次灸肩 次灸心俞 次灸手五里次灸手髓孔 次灸手少阳 次灸足五里 次灸足髓孔 次灸足阳明各五百壮。
    治大风半身不遂方∶
    蚕砂二石熟蒸,分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热盛一袋着患处,如冷即取余袋一根据前法,数数易换,百不禁瘥止,须羊肚酿粳米、葱白、姜、椒、豉等烂煮热吃,日食一枚十日止。
    又方 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葛根汤
    属性:治四肢缓弱、身体疼痛不遂、妇人产后中柔风及气满方。
    葛根 芍药 桂心 干地黄 羌活(各三两) 麻黄 甘草(各二两) 生姜(六两)
    上八味 咀,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五合,日三。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麻子汤
    属性:治大风周身四肢挛急,风行在皮肤,身劳强服之不虚人,又治精神蒙昧者方
    秋麻子(三升,净择,水渍一宿) 防风 桂心 生姜 石膏(碎绵裹) 橘皮(各二两)麻黄(三两) 竹叶 葱白(各一握) 香豉(一合)
    上十味 咀,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令极熟,漉去滓,取九升。别煮麻黄两沸掠去沫,纳诸药汁中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空腹服。当微汗,汗出以粉涂身,极重者不过两三剂,轻者一两剂瘥。有人患大风贼风刺风,加独活三两,比之小续命汤,准当六七剂。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仲景三黄汤
    属性: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方。
    麻黄(三十铢) 黄芩(十八铢) 黄 细辛(各十二铢) 独活(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斗,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两服大汗。心中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六铢,气逆加人参,心悸加牡蛎,渴加栝蒌各十八铢,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白蔹薏苡汤
    属性:治风湿挛不可屈伸方。
    白蔹 薏苡仁 芍药 桂心 酸枣仁 牛膝 干姜 甘草(各一升) 附子(三枚)
    上九味 咀,以淳酒二斗渍一宿,微火煎三沸,每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五合。(《翼方》有车前子。)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独活寄生汤
    属性: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独活(三两) 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风川芎 干地黄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各二两)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风虚下利者,除干地黄。服汤取蒴 叶火燎浓安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卧之佳。其余敷熨不及蒴蒸为愈也。诸处风湿亦用此法,新产竟便患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肘后》有附子一枚,无寄生、人参、甘草、当归。)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菊花酒
    属性: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方。
    菊花 杜仲(各一斤) 防风 附子 黄 干姜 桂心 当归 石斛(各四两) 紫石英
    上十五味 咀,以酒七斗渍五日,一服二合,稍加至五合。日三(《千金翼》不用干姜。)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偏风第四
    <篇名>杜仲酒
    属性:治腰脚疼痛不遂风虚方。
    杜仲(八两) 石南(二两) 羌活(四两) 大附子(五枚)
    上四味 咀,以酒一斗渍三宿,每服二合,日再。偏宜冷病妇人服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风痱第五
    属性:(论二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风痱者,猝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治之以伏龙肝五升为末,冷水八升和搅,取汁饮之,能尽为善。(《肘后》此方治心烦恍惚,腹中痛满,绝而复苏。)自此以下九方皆主此风,用之次第宜细寻之。
    论曰∶凡欲医此病,当知先后次第,不得漫投汤药以失机宜,非但杀人,因兹遂为痼疾。已既得之,当进三味竹沥,饮少似有胜于常,更进汤也。竹沥饮子,患热风者,必先用此制其热毒。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篇名>竹沥汤
    属性: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方。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讫觉四体有异似好,次进后汤方∶
    竹沥(一升) 生葛汁(五合) 川芎 防己 附子 人参 芍药 黄芩 甘草 桂心(各一两) 生姜(四两) 羚羊角(二两) 石膏(六两) 杏仁(四十枚) 麻黄 防风(各一两半)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减半,纳沥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取汗,间五日更服一剂,频与三剂,渐觉少减,仍进后方。
    竹沥(三升) 防风 升麻 羚羊角 防己 桂心 芎 (各二两) 麻黄(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两日服一剂。常用加独活三两最佳,此方神良,频进三剂。若手足冷者加生姜五两、白术二两。若未除更进后方。
    竹沥(一升) 甘草(一本作葛根二两) 人参 川芎 独活 升麻(各一两) 防风 麻黄枚)
    上十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减半,纳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更服。若有气者,加橘皮、牛膝、五加皮一两。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篇名>煮散
    属性:凡风痱服前汤得瘥,讫可常服此除风方。
    防风 防己 独活 秦艽 黄 芍药 人参 白术 茯神 川芎 远志 升麻 石斛牛膝 羚羊角 丹参 甘草 浓朴 天门冬 五加皮 地骨皮 黄芩(《翼方》作薯蓣)桂心各(一两,一云各四两) 干地黄 橘皮 生姜 麻黄(各三两) 槟榔 本(《翼方》作附子) 杜仲(《翼方》作麦门冬) 乌犀角(各二两,《翼方》作山茱萸) 薏苡仁(一升石膏六两,一云三两)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粗散,和搅令匀,每服以水三升、药三两煮取一升,绵滤去滓,顿服之,取汗,日一服。若觉心中热烦、以竹沥代水煮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篇名>荆沥汤
    属性:凡患风人多热,常宜服此方。
    荆沥 竹沥 生姜汁(各三合)
    上三味相合,温暖为一服,每日旦服煮散,午后进此,平复好瘥乃止。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篇名>独活煮散
    属性:治诸风痱方。
    独活(八两) 川芎 芍药 茯苓 防风 防己 葛根(各一两) 羚羊角 当归 人参桂心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磁石(十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上十六味各切锉,分为二十四份,每份入生姜、生地黄切一升、杏仁二七枚,以水二升,煮取七合。或日晚、或夜中、或日一服,或间日服,无所忌。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篇名>五补丸
    属性:凡风服汤药多患虚热翕翕然,宜除热方。
    防风 人参 苁蓉 干地黄 羚羊角 麦门冬 天门冬(各一两半) 芍药 独活 干姜白术 丹参 食茱萸(一云山茱萸) 甘草 茯神 升麻 黄 甘菊 地骨皮 石斛 牛膝五加皮 薯蓣(各三十铢) 秦艽 川芎 桂心 防己 生姜屑 黄芩(各一两) 附子(十八铢) 石膏(三两) 寒水石(三两)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生姜蜜汤服二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论曰∶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今人临急造次搜索,故多不验。所以欲用方者,先定其冷热,乃可检方,用无不效,汤酒既尔,丸散亦然。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故有竹沥、葛汁等诸冷药焉。后之学人,不能仔细识其方意,故有兹论具而述之。其人无密室者,不可与疗风。强人居室不密,尚中风邪,况服药之人乎。
    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方∶
    度病者手小指内歧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开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开上令三合,其状如倒作“ ”字形。男度左手,女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风懿第六
    属性:(论三首 方二十三首 针灸法六首)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独活汤
    属性: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方。
    独活(四两) 桂心 芍药 栝蒌根 生葛(各二两) 生姜(六两) 甘草(三两)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论曰∶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
    治中风口噤不能言方∶
    防己 桂心 麻黄(各二两) 葛根(三两) 甘草 防风 芍药(各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喑哑不语皆治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石南汤
    属性:治六十四种风注走入皮肤中如虫行,腰脊强直、五缓六急、手足拘挛,隐疹搔之则作疮、风尸身痒,猝风面目肿起,手不出头、口噤不能言方。
    石南 干姜 黄芩 细辛 人参(各一两) 桂心 麻黄 当归 芎 (各一两半) 甘草(二两) 干地黄(十八铢) 食茱萸(三十铢)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大汗勿怪。
    治中风口噤不知人者方∶
    芥子(一升) 酢(三升)
    上二味煮取一升,敷头以布裹之,日一度。(《肘后》以治猝不得语。)
    又方 豉(五升) 吴茱萸(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渐饮之。(《肘后》以治不能语。)
    又方 白术四两,以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又方 服荆沥一升。
    又方 服淡竹沥一升。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针灸法
    属性:中风口噤不得开,灸机关(《翼》名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灸五壮,即得语,又灸,随年壮。僻者逐僻,左右灸之。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先灸天窗五十壮,息火仍移灸百会五十壮,毕还灸天窗五十壮者。始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会佳。一灸五十壮悉泄火势,复灸之,视病轻重,重者一处三百壮大效。凡中风服药益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之三壮,无不愈也。
    论曰∶风寒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风邪所为也,入脏皆能杀人。故附之于治风之末。凡尸厥而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针百会入三分,补之,炙熨斗熨两胁下,又灶突墨弹丸大,浆水和服之。又针足中趾头去甲如韭叶,又刺足大趾甲下内侧去甲三分。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桂汤
    属性:治猝失音方。
    浓煮桂汁服一升,覆取汗。亦可末桂着舌下,渐渐咽汁。
    又方 浓煮大豆汁,含亦佳,无豆用豉。
    治猝不得语方∶
    酒五合,和人乳汁中半分,分为二服。
    论曰∶夫眼 动口唇偏 ,皆风入脉,急与小续命汤、附子散、摩神明膏(见前七卷脚气门)、丹参膏(见二十四卷痈疽门),根据穴灸之,喉痹舌缓亦然。风入脏,使人喑哑卒死,口眼相引,牙车急,舌不转 僻者,伏龙肝散和鸡冠血及鳖血涂,干复涂之,并灸吻边横文赤白际,逐左右,随年壮报之至三报,三日不瘥,更报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附子散
    属性: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 僻方
    附子 桂心(各五两) 细辛 防风 人参 干姜(各六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甘草汤
    属性:治偏风积年不瘥,手脚枯细,面口 僻,精神不定,言语倒错方。
    甘草 桂心 川芎 麻黄 当归 芍药(各一两) 人参(二两) 附子 侧子(各二枚)独活 防己(各三两) 生姜 石膏 茯神(各四两) 白术 黄芩 细辛(各一两) 秦艽防风(各一两半) 菊花(一升) 淡竹沥(四升)
    上二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取七升,纳竹沥及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服三服讫,间一杯粥后,更进一服,待药势自汗。慎风冷醋蒜面乳酪鱼等。
    治中风面目相引,口偏着耳,牙车急,舌不得转方∶
    独活(三两) 生地黄汁 竹沥(各一升)
    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即愈。又方 牡蛎 矾石 附子 灶下黄土(等分)
    上四味为末,取三年雄鸡冠血和药敷其上,持镜候之,才欲复故便急洗去之,不速去,便过不复还也。(《千金翼》云,偏右涂左,偏左涂右。)
    又方 竹沥(三升) 防风 防己 升麻 桂心 川芎(各二两) 麻黄(四两) 羚羊角(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一升半,分三服,日服一剂,常用效。
    治口耳僻方∶防风 附子 葛根(各二两) 柏实 麻黄(各三两) 独活 生姜(各四两)杏仁(三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酒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 青松叶一斤捣,令汁出,酒一斗渍二宿,近火一宿。初服半升,渐至一升,头面汗出即止。
    又方 酒煮桂取汁,以故布拓病上,正则止,左 拓右,右 拓左,此秘方不传,余常用,大效。
    治卒中风口 不止方∶
    取空青末如豆大一枚。含之即愈。
    又方 炒大豆三升令焦,以酒三升淋,取汁顿服。(《肘后》以治口噤不开。)
    又方 大皂荚一两去皮子下筛,以三年大酢和,左 涂右,右 涂左,干更涂之
    又方 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并艾烧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耳病亦可灸之。
    又方 灸手交脉三壮,左灸右,右灸左,其炷如鼠屎形,横安之,两头下火。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
    <篇名>枳茹酒
    属性:主诸药不能瘥者方。
    枳实上青刮取末,欲至心止,得茹五升,微火炒去湿气,以酒一斗渍,微火暖,令得药味,随性饮之,主口僻眼急大验。治缓风急风并佳。(《肘后》以治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枳树皮亦得。)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角弓反张第七
    属性:(方六首)
    治卒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得食,或不用食,或大小便不利皆疗之方∶(《古今录验》名八风续命汤)
    人参 桂心 当归 独活 黄芩 干姜 甘草(各十八铢) 石膏(一两半)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 咀,以井华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汗,不汗更合加麻黄五两合服。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角弓反张第七
    <篇名>仓公当归汤
    属性: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痉者方。
    当归 防风(各十八铢) 独活(一两半) 附子(一枚) 细辛(半两) 麻黄(三十铢)
    上六味 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者,格口纳汤,一服当苏,二服小汗,三服大汗。
    又方 酒一斗,胶二斤,煮令烊,得六升,每服一升,稍服得愈。
    又方 单服荆沥良。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角弓反张第七
    <篇名>秦艽散
    属性:治半身不遂、言语错乱,乍喜乍悲、角弓反张、皮肤风痒方。
    秦艽 独活(胡洽用乌头) 黄 人参 甘菊(各二两,胡洽用蜀椒) 茵芋(十八铢,胡洽用 草) 防风 石斛(胡洽用萆 ) 山茱萸 桂心(各二两半) 附子 川芎(胡洽用桔梗)细辛 当归 五味子 甘草 白术 干姜 白藓皮(胡洽用白蔹,各三十铢) 麻黄 天雄远志(各一两,胡洽用防己)
    上二十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再,渐渐加至二匕。又云治风无新久并补。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角弓反张第七
    <篇名>吴秦艽散
    属性:治风注入肢体百脉,身肿,角弓反张,手足酸疼,皮肤习习,身体尽痛,眉毛堕落,耳聋惊悸,心满短气,魂志不定,阴下湿痒,大便有血,小便赤黄,五劳七伤,万病皆治方。
    秦艽 蜀椒 人参 茯苓 牡蛎 细辛 栝蒌根 麻黄(各十八铢) 干姜 附子 白术桔梗 桂心 独活 当归(各一两) 黄芩 柴胡 牛膝 天雄 石南 杜仲 莽草 乌头(各半两) 甘草 川芎 防风(各一两半)
    上二十六味治下筛,盛以苇袋,食前温酒一升服方寸七,日三服,急行七百步许,更饮酒一升,忌如常法。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
    <篇名>风痹第八
    属性:(论一首 方九首)
    论曰∶血痹病从何而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形如风状。(巢源云其状如被微风所吹。)但以脉自微涩,涩在寸口,关上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痹第八
    <篇名>防己黄汤
    属性: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方。
    甘草(二两) 黄 (五两) 汉防己(四两) 生姜 白术(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痹第八
    <篇名>黄汤
    属性: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方。
    蜀黄 人参(《要略》无) 芍药 桂心(各二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服七合,日三服,令尽。
    治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大易方∶
    萆 薯蓣 牛膝 泽泻(各二两) 白术 地肤子(各半两) 干漆 蛴螬 车前子 狗脊天雄(各十铢) 茵芋(六铢) 山茱萸(三十铢) 干地黄(二两半)
    上十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丸,日三,后稍加。
    治游风行走无定,肿或如盘大,或如瓯,或着腹背,或着臂,或着脚,悉主之方∶
    海藻 茯苓 防风 独活 附子 白术(各三两) 大黄(五两) 当归(一本作当陆)鬼
    上九味 咀,以酒二斗渍五日,初服二合,渐加,以知为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痹第八
    <篇名>铁精汤
    属性:治三阴三阳厥逆寒食,胸胁支满,病不能言,气满胸中急,肩息,四肢时寒热不随,喘悸烦乱,吸吸少气,言辄飞扬虚损方。
    黄铁(三十斤,以流水八斗扬之三千遍,以炭烧,令赤,投冷水复烧七遍,如此澄清,取汁二斗煮药) 人参(三两) 半夏 麦门冬(各一升) 白薇 黄芩 甘草 芍药(各四两)石膏(五两) 生姜(二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味 咀,纳前汁中煮取六升,服一升日三服,两日令尽。
    治诸风痹方∶
    防风 甘草 黄芩 桂心 当归 茯苓(各一两) 秦艽 葛根(各二两) 生姜(五两)大枣(三十枚) 杏仁(五十枚)
    上十一味 咀,以酒水各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痹第八
    <篇名>白蔹散
    属性:治风痹肿,筋急展转易常处方。
    白蔹(半两) 附子(六铢)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半刀圭,日三。不知增至一刀圭,身中热行为候十日便觉。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痹第八
    <篇名>附子酒
    属性:治大风冷痰癖胀满诸痹方
    大附子一枚,重二两者(亦云二枚),酒五升渍,春五日。每服一合,日再,以瘥为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痹第八
    <篇名>麻子酒
    属性:治虚劳百病,伤寒风湿,及妇人带下,月水往来不调,手足疼痹着床,服之令人肥健方。
    麻子(一石) 法曲(一斗)
    上二味先捣麻子成末,以水二石着釜中,蒸麻子极熟,炊一石米顷出滓,随汁多少,如家酝法,候熟,取清酒,随性饮之。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