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类>> 蜀中广记 四库本>> 正文

卷五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五十三
    明 曹学佺 撰
    蜀郡县古今通释第三
    上川东道属
    重庆府【管三州十七县】
    周巴子国秦使张仪灭巴立巴郡遂城江州二汉因之献帝时巴分为三江州实永宁郡理梁改楚州以地隣乎楚也隋改渝州以江受渝水也唐天宝之南平郡宋崇宁之恭州又因而屡改矣後以光宗潜邸始陞府名重庆重庆者以介乎顺绍二庆之间也绍庆府为今之彭水县
    巴县
    水经注云巴水至江州城下与岷江合也江州实县名秦汉至南齐皆因之永明初移置僰溪口始有巴名
    江津县
    地居江之津也南齐移江州县於僰溪口即此西魏曰江阳後周又增置七门郡改阳为津自隋始
    南川县
    唐初割渝州东界置六县其一也以地枕僰溪南云
    长夀县
    长夀山名寰宇记云山下有老人村也县国初置实秦汉之枳唐之乐温地矣 志云县东北五十里有乐温滩即故县址元立涪陵巡检司於此
    大足县
    唐乾元二年与昌州同置取丰足之义也或云县之宝顶山有巨人迹
    永川县
    亦唐乾元置地枕侯溪水山川濶永故以为名
    荣昌县
    乾元间於此立昌州及昌元县今名洪武四年改介於荣州也 府志旧州埧有昌州巡检司又云荣昌治西昌元里即唐昌元县址亦尝充静南军使
    綦江县
    夜郎之境古綦市也旧隶南平军明玉珍始置今县国朝因之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叛入其郛踰月乃复此县旧名宾化属南平军元时为綦江长官司
    壁山县
    寰宇记云界有孤山壁立西北险峻东南削平号为重壁唐至德初置县於此因以为名
    合州【管铜梁定远二县】
    在涪汉二水会合处秦汉及晋之垫江县也今州西魏始置而垫江之名徙入忠州矣 废涪陵郡隋大业置志云今州治即隋之涪陵郡盖与州同理者 废石镜县魏恭帝置志云涪江中有石镜如月水落时高可三丈有唐人题刻 废汉初县隋大业置寰宇云即魏之清居郡也 废赤水县隋开皇置寰宇云界有赤水之源也 志曰废赤水址在州西北百三十里废汉初址在州西北百九十里
    铜梁县
    蜀都赋外负铜梁唐武后长安三年置县以界有是山也 废巴川县寰宇云唐开元年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置巴川县以地在巴川为名至元并入铜梁今县有宋时巴川社仓碑
    定远县
    本合州之石镜县地宋开禧中增置河溪县元立武胜军行河溪安抚事寻改名定远言永远安定矣後改为县国朝因之
    安居县
    周武之柔刚县也隋改今名属安居郡以其地可安居矣唐宋属普州国初并入铜梁成化中复析置 废隆龛县在县西二里隆龛山下唐避讳改隆为崇此县与安岳各有其半乃旧安居云
    忠州【管酆都垫江二县】
    二汉之临江县梁改为郡兼置临州矣唐改今名取巴蔓子严顔之节也乐子正曰地边巴徼当怀惠而忠信矣宋以度宗潜邸陞咸淳府盖在改元之初云 本志治东百里北?有临江城元置临江镇巡检司今仍又云东南二百里废龙渠县宋置元省入
    酆都县
    本巴郡枳地也汉永元二年分枳置平都县盖山名云改平为丰自隋始丰傍加邑国初始 废南宾县唐武德置以属南宾郡者郡并忠州而县并酆都也今县治前有南宾渡
    垫江县
    古垫江今合州是後魏恭帝三年始置於此取汉之旧名也垫下也与昬垫同仰水下流皆得称之蜀中见者凡三一为合州蜀志先主自垫江入涪是也一为劒州汉书地里志云梓潼江水南流四里至垫江入涪水是也一为今县县界有桂溪乃唐桂溪县址
    涪县【管武隆彭水二县】
    集韵涪沤水泡也水出牂柯费州外南至黔江入州本汉涪陵县西魏置合州乃移今州名矣按涪水咅声在十一尤韵而七虞无此字虽古韵相通蜀人舍本从他不知何谓 郡隋废为镇唐武德初复
    武隆县
    汉枳地唐武德初置县因山名曰武龙国初易隆
    彭水县
    彭皷声峡水澎湃似之隋开皇中与黔州同置宋绍定间陞为绍庆府以庆云见於境也太宗时事盖追改云废洪杜县洋水县俱唐武德置今之洪杜溪洋水乡
    是 废信宁县隋大业置即今之信宁巡检司也 废都濡县唐贞观置即黄山谷所称都濡月兎茶也
    黔江县
    秦黔中郡地隋开皇中於此置石城县唐天宝中改名因郡旧也
    酉阳宣抚司
    秦得楚地因置县於大酉山之阳属黔中郡汉置郡为武陵牂柯矣唐徙治婺川县盖今思州是黄巢之乱酉阳内讧驸马冉人才征之留守其地即今理也宋元陞州冉氏世知州事国初改今官隶重庆府以石耶洞属
    石耶洞长官司
    其洞有大石也宋宣和中杨昌安者太原杨业之裔也讨平蛮乱蛮人畏服因世其地元时尚称土知府国初归附隶酉阳後
    邑梅洞长官司
    邑以树称在酉阳之内宋末有杨光甫者亦杨业後据其地元改为柫乡洞矣明玉珍改邑梅军民府国初改今官隶酉阳永乐初改隶重庆
    平茶洞长官司
    吴之黔阳县地也五代没於番宋政和中得之置平茶洞犹乎葭萌以茶氏矣元改今官隶思州安抚後立军民府授杨大雷为世官国初改今官属酉阳改隶重庆
    下川东道属
    夔州府【管一州十二县】
    春秋时子国秦汉巴郡地也献帝初平中置固陵郡寻为巴东矣唐初曰夔天宝至德之载皆称云安郡乾元以後复称夔至今按山海经岷山多夔牛注尔雅犩牛即犪牛也肉数千斤出蜀山或地有此兽或山形似之如犍为之类 江关都尉两汉立汉书地里志云江关都尉理鱼复是也 白帝城公孙述立郡国志云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因号鱼复为白帝城是也 永安郡蜀先主立三国志云先主伐吴不利自夷道还改白帝为永安郡是也 三巴校尉宋太始年立寰宇记云山峡险隘多盗贼乃立三巴校尉以镇之是也 信州梁天监年立方舆云梁置信州治白帝城周移治永安宫南是也 其後王孟二蜀以施夔忠万置镇江军後唐改宁江军节度使宋因之南渡後陞为帅带归峡州兵甲司公事 今下关城即江关瞿唐右所设白帝城学宫即永安宫址而材官屯戍皆隶楚以示犬牙相制之义
    奉节县
    春秋时鱼邑汉晋鱼复县也西魏易为鱼人属信州唐贞观中改今名州废而节存不忘信矣
    巫山县
    楚为郡秦汉为县皆曰巫矣加山字自隋始治南有山如其字也晋曾置建平郡於此
    大昌县
    本巫地晋置建昌县寻改泰昌矣今名後周以避讳也後周宇文泰
    大宁县
    晋北井县周并入大昌矣宋开宝中始以盐井地置大宁监与治侧永安城相对取安宁之义也宋陞为州领县五其一为大昌国朝降县与大昌俱隶夔其四县割入陕之汉中
    云阳县
    朐?旧县地在缙云山之阳也宋张灏记形胜东有瞿塘西有缙云矣後周为云安县宋置军监元改今名
    万县
    梁置万州於宣汉县云其地有万顷纪数也 蜀汉之南浦县以浦名後周之万川郡以川名俱在县治距治西百二十里武宁巡检司则隋武宁县之故址
    梁山县
    西魏有鱼泉县分胊?所置今县又分自鱼泉矣以高梁山为名张载所谓岩岩梁山者也尾入岷江
    开县
    今理旧汉丰县亦析胊?置也後魏末年置开合二州以对待立义矣其曰盛山郡者以山名曰开江县者以江名曰万岁县者以谷名曰新浦县者以浦名 盛山开江俱在治前万岁新浦相距两舍
    新宁县
    宕渠之地西魏废帝始置取宁静之义也
    建始县
    汉巫县地吴孙休改巫为建平郡始置今县依郡立名也唐以後隶施州本朝隶夔
    达州【管东乡太平二县】
    宕渠之东界朐?之西界其地居四逹矣後汉之宣汉县梁之万州西魏隋唐之通州通川郡更迭为称宋改今名以别於淮南之通州也 废井州废石城县俱後魏废帝立 废永睦县废三冈县俱梁大同立井州石城即宣汉地永睦三冈相距百里
    东乡县
    梁有新安县析宕渠西界置西魏再析而为今县与汉中西乡分界故别之县有巴渠里即旧巴渠县址
    太平县
    国朝正德十年割东乡之太平里置因以为名
    石砫宣抚司
    汉属牂柯郡後周以之置施州矣唐改曰清江郡重庆志以为宋之南宾县也景定中有马什用破元兵授镇国上将军石砫安抚领铜牌铁印世守其地国朝初改为宣抚按宋地志南宾县旧属忠州寰宇记牂州有宾化建安二县宾化无事迹建安下载石潼柱蒲二关其殆合之以成义耶砫字韵不载疑即柱隶夔州府
    遵义道属
    遵义军民府【管一州四县】
    汉夜郎且兰二县地属牂柯郡唐贞观始置郎州寻改播州乾符中没於南诏太原人杨端收复之遂世有其地曰安抚司宋大观改遵义军取唐县名也元陞播州宣抚司国朝改宣慰万历二十六年杨应龙反荡平改府仍取唐名
    遵义县
    唐贞观中与郎州同置初名恭水再改而为今名即元之播州镇抚也国朝改长官司万历二十六年平杨酋改置
    桐梓县
    亦平播置唐武德中以梓潼县为充州开元改夜郎县即此也县曰桐梓存其半驿曰夜郎仍其旧
    真安州
    唐贞观中置播川镇寻改珍州以界有降珍山也宋乾德中刺史田迁乞改为西高州元复珍州明玉珍据蜀改为真州自讳也国朝因之为长官司播平改流加安字
    绥阳县
    隋大业中置属思州宋大观中於此置承州宣和中州废地隶珍州今县荡平後置志云治在筋竹里又云黔之龙泉县有绥阳场名本此
    仁怀县
    唐贞观五年置芙容县从山名也地有仁水今县从水名
    蜀中广记卷五十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