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古今医统大全
>>
正文
卷之九十七 制法备录
卷之九十七 制法备录
[卷之九十七] 制法备录
医之治疾,制药以待用,正如将之制敌,练兵于平时。仓卒急用,所以收奇续而成全功也。
今见医者救急之际,切以知方,顾无成药,奈何可以济困而持危?亦惟束手待毙而已,可谓医师之良乎?韩语公曰∶青芝赤箭,玉札丹砂,败鼓之皮,牛溲马勃,蓄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甫谓蓄药颇易,制药为难。市缠坊肆惟有生药,而凡制练之精要者,为尤难得。若非医家从容制炼,以备仓卒之需,又安能解倒悬之厄耶?不然则如临阵用兵,总非素炼,曷以取胜?春甫目击斯弊,故悉考制法,裒集成帙,以为好生者共焉!
[卷之九十七] 药剂丸散汤膏各有所宜不得违制
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过越。
汤者,荡也,煎成清汁是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研成细末是也,去急病用之。膏者,熬成稠膏也。液者,捣鲜药而绞自然真汁是也。丸者,缓也,作成圆粒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也。渍酒者,以酒浸药也。有宜酒浸以助其力,如当归、地黄、黄柏、知母阴寒之气味假酒力而行气血也。有用药细锉如法煮酒密封,早晚频饮,以行经络或补或攻,渐以取效是也。
称剂分两,轻重多少,皆须甄别。若用得其宜,与病相合,入口必愈。若冷热乖戾,分两违舛,汤丸失度,当差又剧,喻如宰夫以鳝鳖与专羹食之,更足成疾,岂充饥之可望乎!故仲景云∶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仲景言锉如麻豆大者,与咀同意。夫咀,古之制也。古人无铁刀,以口咬细。今如麻豆,为粗药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肠中,则易升易散。今人以刀锉如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咀之,取其煎熬得出药汁,易行经络。若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湿以生姜,补元气发散风寒以葱白,去膈上痰以蜜,开痰结以生姜汁。凡诸汤用酒,临熟加之。细末者,不循经络,止去胃中及脏腑之积,及治肺疾咳嗽为宜。气味浓者,白汤调;气味薄者,煎之和渣服。
凡药去下部之病者,极大而尖且圆;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极小面糊丸,取其迟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取其收敛。凡半夏、南星欲去湿者,以生姜汁稀糊丸,取其易化也。汤泡蒸饼又易化,滴水尤易化。炼蜜丸者,取其迟化而气循经络也。腊丸者,取其难化而迟取效也。凡修丸药,用蜜只用蜜,用饧只用饧,勿交杂用。且如丸药用腊,取其能固护药之气味,势力全备,以过关膈而作效也。今若投蜜相合,虽易为丸,然下咽亦易散化,如何得到脏中?若其更有毒药,则便与人作病,岂徒无益,而又害之,全非用腊之本意。
凡炼蜜皆先掠去沫,令熬色微黄,拭水不散,再熬二三沸。每用蜜一斤,加清水一酒杯,又熬一二沸作丸,则收潮气而不粘成块也。冬月炼蜜成时,要加二杯水为妙。《衍义》云∶每蜜一斤,只炼得十二两是其度数也。和药末要乘极滚蜜和之,臼内用捣千百杵,自然软熟,容易作条,好丸也。
凡丸散药,亦先细切曝燥乃捣之。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其润湿之药如天门冬、地黄辈,皆先切曝之,独捣,或以新瓦慢火炕燥,退冷捣之,则为细末。若入众药随以和之,少停回润,则和之不均也。又湿药欲燥,皆蚀耗,当增分两称之。
凡筛丸药,用密绡令细,若筛散药,尤宜精细。苦捣丸必于臼中捣数百过,色理和同为佳。
凡药渍酒,皆须切细,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漉出,不须待酒尽也。渣则曝燥微捣,更渍饮之,亦一散服之。凡合膏,或以醋或酒或水或油渍,令淹浃密覆。至煮膏时,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热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下之要沸静,良久乃上之。如有薤白在中者,以两段渐焦黄为度;如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黄为度。绞膏要以新布,若是可服之,膏滓亦可以酒煮饮之。可药之膏渣,亦则宜以敷病处。此盖欲悉尽其药力也。凡汤酒膏中,内诸石药皆细捣之,以新绢裹之内中。
《衍义》云∶石药入散,如钟乳粉之属,用水研末极细,必要二三日乃已。以水漂澄极细,方可服饵,岂但捣细以绢裹之为例耶!凡煎膏中有脂,先须揭去革脂子,方可用之。如猪脂,勿令经水,腊月者弥佳。凡膏中有雄、朱砂辈,皆当另捣研如面,俟膏毕,乃投入,以物杖搅之,不尔沉聚在下,不匀也。凡草药烧灰为末,如荷叶、柏叶、茅根、蓟根,十灰散之类,必烧焦枯用器盖覆以存性。若如烧燃柴薪,成死灰,性亦不存而罔效矣!凡诸膏腻药,如桃仁、麻仁辈,皆另捣如膏,乃以内成散中,旋次下臼,合研捣,令消散。
[卷之九十七] 药剂分两
古之药剂,锱铢分两,与今不同。云一升者,即今之一茶盏也。云两铢者,六铢即二钱半,二十四铢为一两也。云三两者,即今之二两也。云一两者,即今之六钱半也。凡散药有云刀圭者,有云方寸匕者,有云一字者。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方寸匕者,作匕方正一寸,抄散取不落纸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为一勺。一字者,即今之二分半也,如一钱有四字之义。二字者,即今半钱,为五分也。
凡丸药云如细麻者,即胡麻也。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如大麻子者,准三细麻也。如胡豆大者,即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是也。如大豆者,以二小豆准之。如梧桐子大者,以一大豆准之可也。
[卷之九十七] 煎药则例
凡煎汤剂,必先以主治之为君药,先煮数沸,然后余药文火缓缓熬之,得所勿揭盖,连罐取起,坐凉水中,候温热服之,庶气味不泄。若遽乘热揭封倾出,则气泄而性不全矣。煎时不宜烈火,其汤腾沸耗蚀而速涸,药性未尽出而气味不纯。人家多有此病,而反责药不效,咎将谁归?发汗药,先煎麻黄二三沸,后入余药同煎。止汗药,先煎桂枝二三沸,后下众药同煎。和解药,先煎柴胡,后下众药。至于温药,先煎干姜,行血药先煎桃仁,利水药先煎猪苓,止泻药先煎白术、茯苓,止渴药先煎天花粉、干葛,去湿药先煎苍术、防己,去黄药先煎茵陈,呕吐药先煎半夏、生姜,风药先煎防风、羌活,暑药先煎香薷,热药先煎黄连。凡诸治剂,必有主治为君之药,俱宜先煎,则效自奏也。
凡汤用麻黄去节,令通理。碎锉如豆大,先另煮二三沸,掠去上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余剂,不尔令人烦。
凡用大黄不须细锉,先以酒浸,令淹浃密覆一宿,明旦煮汤,临熟,乃内扬中,煮二三沸便起,则势力猛,易得快利。丸药中微蒸之,恐寒伤胃也。
凡汤中用阿胶、饴糖、芒硝皆须待汤熟起去渣,只内净汁中煮两三沸,溶化尽仍倾盏内服。
凡用干枣、莲子、乌梅仁、决明子皆擘破研碎入药煎。凡用砂仁、豆寇、丁香之类,皆须打碎,迟后入药煎数沸则起。不尔,久久煎之,其香气消散也,是以效少。凡汤中用犀角、羚羊角,一概末如粉,临服内汤中。然入药法,生磨汁煮亦通。凡诸药子仁,皆用汤泡,去皮尖及双仁者,亦有炒令黄色者,生用者并捣碎入剂煎方得汁出。凡用沉香、木香、乳、没,一切香末药味,须研极细,待汤热先倾汁盏,调香末服讫,然后尽饮汤药。
凡煎汤药,初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根据方多少,大略药二十四两,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然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小取汁。服汤宜小沸,热则易下,冷则呕涌。
[卷之九十七] 服药序次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及下部,宜空腹而在旦;病在头目骨髓,宜饱满而在夜。虽食前食后,亦停少顷,然后服药。食不宜与药并行,则药力稍为混滞故也。《汤液》云∶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稍消则服药,药气稍消则进食。所谓食先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又有酒服者、饮服者、冷服者、暖服者。服汤有疏有数者,煮汤有生有熟者,各有次第,并宜详审而勿略焉。
清热汤宜凉服,如三黄汤之类;消暑药宜冷服,如香薷饮之类;散寒药宜热服,如麻黄汤之类;温中药宜熟而热,补中药皆然;利下药宜生而温,如承气汤之类。
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
凡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势力相及,并视人之强弱、羸瘦,病之轻重为之进退增减,不必局于方说,则活泼泼地也。云时,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者。
[卷之九十七] 服药禁忌
服柴胡忌牛肉。服茯苓忌醋。服黄连、桔梗忌猪肉。服乳石忌参术,犯者死。服丹石不可食蛤蜊,腹中结痛。大黄、巴豆同服,反不泻人。服皂矾忌荞麦面。服半夏、菖蒲忌饴糖、羊肉。
服白术、苍术忌雀肉、胡荽、大蒜。服天门冬忌鲤鱼。服牡丹皮忌胡荽。服常山忌葱。服鳖中忌苋菜。服商陆忌犬肉。服地黄忌萝卜。服细辛忌生菜。服甘草忌菘菜。服粟壳忌醋。服芫花、甘遂忌盐忌甘草。服荆芥忌驴肉、黄颡鱼。服柿蒂忌蟹,犯者木香汤能解。服巴豆忌芦笋。服诸药未消化,不可食河肫鱼,食鱼后服药者,口鼻流血而死。(《医说》)。服藜芦忌狐狸肉。服蜜及蜜煎果忌。疮毒未愈不可食生姜、鸡子,犯之则肉长突出作块而白。
[卷之九十七] 当禁不禁犯禁必死
张子和云∶病肿胀既平,当节饮食,忌盐、血、房室,犯禁者,病再作,乃死不救。病痨嗽忌房室、膏粱,犯者死。子和案云∶一小儿病痢,用车载数十里,就某寺调理,入门而则死。痢疾,下坠病也。以车载之,药而又下坠也。所谓落井而又下石,安得不死乎!病患远行,不宜以车载、马驮,病已扰矣,甚者多死不救。一人为犬所啮,大痛不可忍,偏痒燥,自云载至家二十里,一夕而死。时人皆不知车之误也。扰动则邪气益盛,是以死也。
伤寒之后,忌荤肉、房事,犯之者不救。水肿之后忌油盐。肚脾胃伤者,节饮食。滑泻之后忌油腻。此数者决不可轻犯也。唐尧臣,东人,在北吏部当该,缘家富,平素嗜膏粱,数伤脾胃。时长夏,因过食伤脾作泻而腹满。求予治,以补中气兼消导而悉愈。随即速欲食肉类,食复伤又胀而泻。子治之,又愈。竟数日断荤,切欲食肉,命家人烹牛肉和酒食之,惟饱闷而烦躁,求予消导之,不愈。自云数日不大便,恐后闭所致,欲通之。予以屡伤脾胃,元气未复,何敢通?道不信,别求医通利,不一日口干躁,心烦而死。原病伤食而又犯之,原病下泄,今又犯之,犯之又犯,其死必矣。
时病新差,食蒜者,病发必致大困。时病新愈,食犬羊肉者,必作骨蒸热。时病新愈,食生枣及羊肉,必作脂上热蒸。时病新愈,食生菜,令人颜色终身不平复。病患新愈,饮酒食韭,病必复作。
[卷之九十七] 不必忌而忌之过
张子和曰∶脏毒、酒毒、下血、呕血,妇人三十以下血闭,六七月间红痢,妇初得孕择食者,以上皆不禁口。凡久病之人,胃气虚弱者,忽思尝茹,亦当少少与之,图引浆粥,谷气入胃,此权变之道也。
若专以淡粥责之,则病不悦而食减不进。胃气斯所以难复,病所以难痊。此忌之之过也,智者通之。
[卷之九十七] 因时用药例
《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迎之。凡用药须看时令,如常用调理药,春加川芎,夏加黄芩,秋加茯苓,冬加干姜。如解肌发表,春温月用辛凉药,川芎、防风、荆芥、柴胡、紫苏、薄荷之类;夏暑月用甘辛寒药,干葛、石膏、甘草、薄荷、升麻、柴胡之类;秋凉月用辛温药,羌活、防风、苍术、荆芥之类;冬寒月用辛热药,麻黄、桂枝、干姜、附子之类。若病与时违,勿拘此例。如温暑月治热病、疫疠病,不可用辛温热药,宜温凉辛甘苦寒之药,升麻、柴胡、干葛、薄荷、石膏、黄芩、黄连、甘草、芍药之类。
治咳嗽,春多上升之气,用川芎、芍药、半夏、黄芩之类;夏多火炎逼肺,用黄芩、山栀、桑白皮、石膏、知母之类;秋多湿热伤肺,用苍术、桑白皮、黄芩、防风之类;冬多风寒外来,用麻黄、桂枝、干姜、半夏、防风、羌活之类。若病与时违,不拘此例。如治泻泄,冬寒月用辛苦温药,干姜、砂仁、陈皮、浓朴之类;夏暑月暴注水泻,用苦寒酸寒药,黄连、山栀、茵陈、芍药之类。若病与时违,不拘此例。如伤冷食,腹痛或霍乱吐泻,虽夏暑月,可用辛热温中药,干姜、茱萸、砂仁、浓朴之类。如酒客病,或素有热证,虽在寒凉月,可用清凉药,芩连、干葛之类。
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化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为四时之宜,但言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泻秋收冬藏之药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之以酸苦寒凉之剂,并淡味渗泻之药,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肾也。用药者,因此法度则生,逆之则死,其不死者,必危困矣。
[卷之九十七] 炮制十七法
雷公药性论药之有方,犹乐之有调也。乐备众调,始和其音;药备众方,始和其剂。方剂十七法如曰炮、曰、曰爆、曰炙、曰煨、曰炒、曰虾、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曰、日曝、曰露是也。然则用者,各尽其宜。
[卷之九十七] 诸药制法
白术
去皮梗,去湿利水,用麸炒微黄色,补中用净土炒黄色,补脾胃制水,其味甘而气浓,利水燥湿,宜用各处山术,其味淡而能渗,医不可不审也。
苍术
去皮用米泔水浸一宿,切片曝干,淡淡盐水微炒黄色,再曝干贮之,久而不吐霜汁可美。盐水制过,其燥之烈性颇纯,不伤真液。出茅山,紧小沉重为佳。
陈皮
消痰理气,用福州红色者,谓之橘红,其味辛而性燥,要去白穣净而力愈大。
若和中补脾胃,不必去白,惟去粗穣而已。用广州者宜,其味甘辛而性温和,所以善和中而益脾也。今观广皮浓和软润,福皮薄而刚燥,从可知矣。炒则气耗而力微。
青皮
温水浸一时去穣,切片用麸炒。疏肝气积泠用醋炒。
枳壳
热水浸一时取起,壳干,慢火煨透,然即起切片用。破至高之气,消食去积滞用麸炒。不尔,气刚恐伤元气。
半夏
用滚水入明矾或皮硝同泡,泡之时勿得动,一俟汤冷,又易滚汤泡之,泡五七次者为佳。切片,仍以生姜捣汁拌,微炒过用。去风痰、湿痰皆用此。若理脾止泻,加六君子汤。中用者,宜半夏曲,曲之性不甚燥而得中和故也。其造法在后。
天南星
用陈久者,滚汤、明矾同泡,如半夏例,亦以姜汁拌和。其惊风、风痰,小儿方中用者,以泡过者为末,装入腊月黄牛胆汁中,透风处阴干用之。
人参
去芦,其芦能上涌吐痰。无制,惟用黄亮结实者,其力大,松放轻虚者无力。
辽东本地名清河者,最取好参。
黄
北地如箭干者佳,削皮劈开,用蜜水涂之,慢火炙过,用补中益气如是。苦实腠理以固表,须酒炒。
当归
去土,劈开用酒浸洗,晒干切片。
生地黄
用无灰酒洗过,晒干。用鲜地黄捣汁,熬膏用木石臼,忌铁器。胃弱者,用姜汁炒。脾气滞而膈间痞闷不能服阴药者,须用之,以砂仁水湿同生地黄炒,则皆无碍也。
熟地黄
用无灰酒洗,晒干用。若作丸,以酒浸烂,木石臼中捣如泥。若蜜丸,先以和蜜匀,然后入众药,则不患不均矣。
芍药
热水泡半日,切片酒炒过,则不患酸寒伐生气。行血分,得酒制尤力大。脾胃不足呕哕者,有用姜炒。
茯苓
无制,惟拣云南结实而雪白者为佳。去皮净,若清浮肿、水肿、肿病不必去皮,五皮散单用茯苓皮是也。四君子汤中用,必须南苓。五苓散中用,必须西苓方可。论淡渗,西苓尤速也。
猪苓
锋刀削去黑皮,一水泡透,用槌打实,切之成片。
泽泻
削去毛,热水浸半时,切片。
黄连
酒炒,去头目之火。姜汁炒,去痰火、胃火,不伤脾胃,去实火。三黄解毒汤中用,不必制,只要去毛净。
黄芩
治头目疾,须酒炒。去肺火生用,去虚痰火姜汁炒。治上病用片芩,治下病用条芩。
黄柏
酒炒,肾家用盐水炒。
栀子
破,微炒,去浮火,连壳用,泻小肠火。独用仁,炒过研破煎得味出。凡仁入煎,俱要碎。
知母
治嗽酒炒,入肾盐水炒,去毛皮净。
牛膝
去芦,酒洗,干切。
杜仲
去粗皮切,姜汁炒,断丝,其丝不断又复炒。孕娠用糯米同炒之。
破故纸
微炒香。
巴戟天
煮水泡透,以木槌打碎,擘去心。
小茴香
微炒,入煎药研碎。
滑石
拣去粗者,择细腻者,研为极细末,水飞入药。今粗入煎汤,皆不作效。
石膏
研极细,调入药尤效。作散者,熟。入煎剂半生半熟。
麦门冬
熟水泡一时,透去心用,如不去心服,反令人心烦躁闷。
天门冬
制同麦门年,入丸药酒浸极烂,捣如泥,调和众药。
浓朴
去粗皮,切片,姜汁炒。
白扁豆
炒熟去壳,微捣碎用。
薏苡仁
炒微黄色。
桃仁
泡去皮尖及双仁者,云双仁能杀人,纵不杀人必有毒。
杏仁
制同上,入煎剂,研如泥用。
栝蒌仁
打去壳,取仁研碎入煎。
大黄
陕西庄南卫者有力,不作腹痛。川者力迟而痛。泻实者生用,虚弱者酒蒸熟用。
朴硝
冬天度一次者尤妙,未度择净,定分两入盏,以热水泡之。同入煎众药,渣中渗去而力不全。
葶苈
纸炒,研碎入煎。
车前子
微炒,研碎入煎。
海藻、海带、昆布、海粉、青盐
之类,俱热水洗冷,晒干入药。
木香
不得见火,惟为末入煎、磨汁,内熟汤中服。
沉香、檀香
同上法。
丁香、砂仁、白豆蔻
俱宜为末,调入汤煎剂,必待煎半熟,方可入也。不尔香气皆泄散去,所以不作效。
三棱
热水泡浸一时,慢火煨透切。
莪术
制同上。
何首乌
干者,米泔水浸透,竹刀刮去皮切片,用黑豆以水浸透,同首乌蒸之,豆熟为度,九次者佳。
白蒺藜
炒研去刺,研碎入煎。
山茱萸
热汤泡软,剥去核。
吴茱萸
热汤泡,去头水,晒干用。
巴豆
去油净。本草云∶生温有毒,熟寒无毒。今之去油,生用为避寒也。殊不知寒不足避,当避其大毒。
况《本经》全无去油之制法。陶氏煮令黄黑,然亦太过,不如去其心膜者,五度换水,各煮一沸为佳。《局方》化滞丸而巴豆不去油,只以巴豆煮熟用之,深得其性也。
牵牛
微炒,捣取头末有力。
斑蝥
去头足,同糯炒,令黄。有以牡蛎同炒之。
穿山甲
同蛤粉炒黄色,研末调入药。
蜈蚣
慢火炙去头足,研末入汤。
桑螵蛸
当中破,慢火炙之。
甘遂
面包煨熟,去面。
阿胶
打碎如豆大,用蛤粉同炒成珠用,入汤药,不可众药同煎,必药熟起去渣,复以同阿胶入净汤中化清服。
腽肭脐
内滚水泡,去毛净,切片,新瓦上下,慢火炕干,入药。
紫河车
用热米泔水洗净,然后用麝香汤洗,上下新瓦炕干,入药。有鲜煮食,必用椒姜。
使君子
慢火煨香,熟用。
肉豆蔻
面包煨,去油,熟切入药。
茯神
去木,研细,水飞过用。
阳起石
用火透红,研极细面入药。
硫黄
用芭蕉捣汁煮之,后以甘草汤煮之方无毒。
牡砺
火淬醋,盘中又又淬五七次为佳。
蚕白
微炒,研末入药。
皂角
去皮弦,慢火炙黄用。
藿香
洗去土净,晒干用。
干漆
用新瓦上下合定,火黑烟尽方可用。以其性气大悍,服之大伤血气。若去烟而用之,止破瘀血而不伤元血,若血晕不醒人事者,即烧烟熏之,立苏,足可以见其悍也。
砒霜
凡入药剂如喘丸、三品丸、斩儿丹亦不能舍之不用也。用之者不知制度,其不杀人者几希。
每将砒石一两打碎,用明矾一两为末,盖砒上贮罐中,入明火一,以矾枯为度,砒之悍气随烟而去。驻形于矾中者,庶几无毒,用之不伤也。凡用砒霜,即用矾霜是也。
黄丹
凡用丹入药,如生肌膏、生肌散皆必用之。缘丹性寒,得火炼形,而阴中之阳,有坎离之义集之,生肌去毒者也。今市肆售利,牵假河沙混之,其不飞澄沙石,用之必然无效。凡丹须冷器,以水飞过,仍炒干用入剂。
桑白皮
刮去红皮,切碎用,酒炒微黄色为度。
常山
用酒浸过宿切用则不吐。
大腹皮
擘去垢黑,用温水洗净,又用酒洗用,有用大豆汁洗方可用。孙真人云∶鸠鸟多栖此树,遗屎在皮上,不净恐有毒。今人用之不制,曾有人服之而致死者,其可忽诸?
青盐
温水洗,去尘土,火过用。
蛤蚧
用酒洗温净,慢火炙熟,研入药。
白硼砂
用口含过,得温用。
炉甘石
用倾银罐红,倾出在三黄汤内三五七尤佳。然后用三黄汤悬饴煮干,露一夜焙干用。
珍珠
豆腐内蒸过,铁臼内捣末研用。有用火,非其制也。一说入目,贵乎生用。
玛瑙
犬肉内煮之,火红,醋淬用。
琥珀
用细布包,内豆腐锅中煮之,然后灰火略煨过。一云安心神俱宜生捣,入目制过用。
血竭
用灯草同研则成粉。
磁石
火淬过。
砂
成块者,槌碎,乳汁浸一宿,瓦器烙干,乳用。
石蟹
火煨,醋淬过。
白丁香
入目者,三黄汤煮,干焙用。
针粉
用隔纸,有用火黄色。
石燕
火,醋淬用。
石决明
火,童便淬。
龙胆
水化开点目,焙干研为末入散。
龙骨
火。
巴豆
去油净,成粉,用白绢包,甘草水煮,焙干用,方可入目。
海螵蛸
用湿纸包,煨过方用。
鹰条
用三黄汤飞,甘草汤煮一次,焙干用。
罂粟壳
用热水泡软擘去筋膜,切成丝。用蜜水微炒,晒干用。忌蒜、醋、胡椒。
蕤仁
去衣,绵纸包,研去油。
花蜘蛛
醋浸死,瓦上烙干,去足用。
翠白
用倾银罐如膏,醋中淬,焙干。
香附子
舂去毛,用净米、童便浸一宿,取起用净水洗过,炒干用。妇科以醋复燥之。
玄参
用酒洗去尘土,切片晒干用。玄参行表治浮游无根之火,得酒气而力愈健。
运翘
择去枝根及心,研碎火煎。
蔓荆子
舂以酒炒过入煎,今人往往不研不炒而用之,多不作效。
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
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
若不碎,如米之在壳,虽煮之终日,米味岂能出哉!
干姜
生用发表汗,炒过温脾而守中,胃间热虚甚者,如补中益气汤中加之,当慢火煨焦黑。
紫菀茸
用酒洗去土,晒干用。
桂
有谓肉桂则浓桂,以滋肾者也。当刮去粗皮,惟存其肉而用之,故曰肉桂。其余行血循经,止用薄桂。
违志
热水泡浸一时,破肉去梗,和甘草煮半伏时,去草不用。
枇杷叶
治咳嗽,去毛,不净反令人嗽。本草云∶四月采叶曝干,用时须火炙,以布拭去毛,去毛不尽,以栗秆作刷刷之,令尽。有用甘草汤洗,有用姜汤洗,有以酥涂炙用。初采湿者,一叶重一两,干则三叶重一两方好。
石斛
用酒洗,炙干或蒸过,焙干用俱可。
甘草
凉药中生用,温以补脾,必须炙熟。
仙茅
糯米泔水浸三宿,用竹刀刮去皮,木砧上切片,阴干用。
续断
酒浸一宿,捶碎去筋膜,晒干用。
松香
用明净者,名沥清。入滚水煮三炷香,捞起放凉水缸中拔之一时,复入锅煮三炷香,次入凉水拔,如此七次。微入灰汤并酒,量水一石,入灰汤、酒各一斗,煮之再拔,便晒干,听用。
此药最要制法极精,稍有不精,服之杀人。《续医说》有人制造不精,服之肠塞而死。然则制药之法,可不慎哉!
[卷之九十七] 秋石阴阳二炼法
阴炼之法,用童便不拘多少,每一石用缸一只盛之,搀入清水一石和之,用皂荚煎汤一盏加入,以竹杖搅之数百回为止。候其澄静片时,倾出上面清的一石,又加净水一石,如前搅之。澄倾之法,一次一次其澄下者渐浓,必至十次之后,如澄样凝结成霜雪,乃已去水。以布帛上加纸灰食干,收起秋石曝干,再研。或加男乳调和,日曝夜露,七七任用,或散或丸,服之一年,堵寿一纪,此阴炼之法。虽涤去咸味,凡质固脱,所谓先天之气混泄,固不能无化痰降火之功,亦不能若咸味之疾速也。补益之功,可以并言。今人多有彼此优劣之议,予故有阴阳之辨。
阳炼之法,备新缸数只,采取童便十余石,采法惟于童蒙学堂中,用一人看守药缸,另置一小缸于药之傍,童生来便先试其色之赤白,始出色赤,盖有火邪以混之,弃而勿用。惟清白者取之,积有十石,移置僻处,用大锅煮炼,干则加添,必尽十石,俱完干枯为度。收起如铁如石,谓之丕胎,将此丕胎入士釜,明炉火,黑烟、秽气去尽为度,谓之退阴符。取出用小银锅将新汲泉水煮之。(无银锅,铜锅可。)溶化无形,泸过滴下净药如净泉,复入银锅熬干,则成白雪洁滢无埃,任加乳汁、红铅散,服丸药无不宜也。若将白雪之药入鼎,明炉用火炼,清溶霞光,焖土结成灵丹如璧如玉,于此可见人身之宝不诬矣,服者得无效乎!
[卷之九十七] 秋石阴阳二炼辨
秋石阴阳二炼之法,不可以优劣加之。夫何世不烛理,有谓阳炼咸味不去,凡性犹存;有谓阴炼清阳混泄,正气不足。是二者之议皆过也。殊不知二法盖由咸味取舍之施,理势之必不可偏废也。然欲存其味者,必阳炼,乃阳中之阴;欲去其味者,必阴炼,乃阴中之阳。苟舍二法不可以成秋石也。何则?阳炼用火存形,其味咸,其质重,除病之效速。集其咸味,重体,而有化痰降火滋肾生水之功,则如药性所用海石、青盐一理也。阴炼以水涤体,其味淡,其质轻,益养之功纯。集其淡味,轻体,而有还精补脑助气调神之绩,则如药性所用茯神、琥珀一理也。又谓阳中之阴以象离,阴中之阳以象坎,有必合两家之作而并用之,以为坎离交媾之义,则优劣之辨昭然矣!予故并将阴阳二炼之法录入于集,以备养世者之取正云耳。
[卷之九十七] 制玄明粉法(冬月可制)
用明净川皮硝十斤,水一斗,萝卜四斤,切片同煮烂为度,去卜,硝水用纸滤瓷中,露一夜,次早另倾浮水置一器中,块沉底者取起,复以萝卜、清水量入同煮,如前露澄。又次日取起,用防风二两、甘草二两煎汤十碗,用玄明粉煮化滤过,露一夜,次一日倾出,甘防汤同煎二次,萝卜汤煮一沸,露一夜。余硝俱澄同前,硝风吹干,入罐升打火如秋石法,任用。按制旨,盖硝味特咸,以萝卜制解之。其性善降下,若下头目之火,恐或不能达上而降,以防风导引上行,甘草和缓为佐。惧其寒凉,久服伤胃,故以火,则得阳长阴消之义,而无寒袭脾胃之伤,有掣上掣下之功。
[卷之九十七] 制鹿角胶霜法
取新打大鹿角或一二幅,以米泔水浸三日夜,以瓷片刮去黑垢,锯为寸半长截,用新砂锅以流水浸没鹿角,炭火或桑柴火三日夜,另置一罐。烧熟水不时频加锅内,勿使锅干鹿角露。炭火要匀,锅中蟹沸为度。夜间须要添水,火候足,捞起角晒干收贮。其角汁不退火,量加麦门冬、熟地黄入内,烹至三分过二之干,滤去二药,将胶倾取净器内。若不甚稠,再熬少刻,置土地上一日夜,去火毒,任用众妙方中。加桑白皮、黄腊,不过欲其成膏,然不若门冬、地黄为愈也。
[卷之九十七] 青礞石法
云南青礞石有金星松放者,打碎如豆大,每一斤用火硝半斤,和勾入罐封口,置百眼炉上。
先文后武,炼二炷香,得透里通红,住火冷定,取下和硝研为末。用时乳极细和药为佳。
[卷之九十七] 制钟乳粉法
钟乳石取明洁长四五寸者,中空光润轻松为佳。每八两用沉香、藿香、零陵香、甘松、白茅各一两,以水煮过一伏时炼出,又用甘草、紫贝、天葵各二两,再煮一伏时,漉出拭干,缓火枯之。捣筛仍用水飞,澄以绢笼之,晒干,又研万遍,瓷器收贮用。苦炼研不精,服之令人成淋。
[卷之九十七] 升阳起石法
拣选真正好阳起石,打碎,用好烧酒浸一宿,捞起每两入樟脑二钱,同研一处,入固济阳城罐内,上用灯盏封口牢密,入百眼炉上,用水注盏,先文后武,打火二炷香,冷定取开。升盏者可用,沉重在底者勿用。
[卷之九十七] 炼青金法
水银一斤,用净硫黄四两先入锅内溶汁,即倾水银入汁内,急以棒搅匀如饭,以铁铲铲起,冷则成青土块,收用。镇坠药之最有力者,如灵丹以之坠痰,颠病以之镇祟,盖不可无也。
[卷之九十七] 打灵砂法
用青金或一斤或二斤入固济罐中,量有半罐,上用铁灯盏坐口,存一口如筋大出烟。先用文火渐加武火,盏内着水,炼一日住火,次日取开,灵砂尽结灯盏之下,一饼明如朱砂,是为灵砂。
[卷之九十七] 炼银朱法
用灵砂钵内乳细,入胶水同乳飞在罗底绢内。不过绢者,复入乳之,久又飞入绢内,直以过尽为度。煎乌梅汤,乘滚泡入朱中,则澄而红,去水成朱。
\r图\ps127a116.bmp\r
[卷之九十七] 炒黄丹法
用黑铅十斤,锅内化开,炒成粉,再入焰硝一斤,同炒极红则成丹。
[卷之九十七] 升轻粉法
用水银一斤,明矾、焰硝、皂矾、食盐各二两,同研一处,以不见汞星为度。用乌瓷盆二个,以药铺盆内,上用一盆合定,以盐泥、石膏、蜜、醋调封盆口,勿令泄气。下盆底用铁钉三脚支住,四五寸高。用炭火先文后武蒸半日,次日冷定,轻轻取起上盆,则轻粉尽腾于上,以鹅翎扫下听用。此为真正轻粉,生肌立效。市肆便搀寒水石、银母石、石膏之伪物而获利,计真正仅有十分之一分,如之何而求效哉!
[卷之九十七] 造雷火针法
用猪牙皂角、威灵仙、细辛、羌活、白芷、川芎、草乌、白蒺藜、本、天麻、苍术、独活、良姜、官桂、雄黄、乳香、没药、麝香少许,余各等分为末,用熟艾薄铺绵纸上,少以药末掺艾上卷作条子,如筋大长五寸。遇痛针痛,其效如神。女人隔衣,衣上用纸三层,将火针灯上烧燃,竟就纸上蒸之,良久火息痛止,不欲发泄,只蒸一壮;欲发泄者,任蒸三壮五壮,自然药气冲入经络,如着肉灸火一同。
[卷之九十七] 制金银屑法
用金银锉为细末,以水银少许研成泥。
[卷之九十七] 制风化硝法
川皮硝十斤,萝卜四斤,水一斗同煮过,取起卜,用水置瓷樽中澄之,过宿去清水,以沉下硝滤起风干,则成霜粉,是为风化硝。
[卷之九十七] 花蕊石法
花蕊石黄淡色者打碎,每十两用硫黄二两和之,以土罐大火如粉,研极细用,敷金疮神效。
葛可久治吐血,用之止血,能化血为水,效果神速。
[卷之九十七] 取竹沥荆沥法
用取新鲜金竹锯尺许,中留节,两头去节,劈两开,不拘多少,用砖二块架定,竹两头出砖二寸许,各以瓷盘置于下,候其沥滴其中,用烈火熏逼,则两头滴沥于盘中,竹将自然沥则尽矣。就将滴过沥竹为薪,又架新竹于砖上,如前烧逼,任取多少。
荆沥法如竹沥法同,但荆条要大者去枝,用大条截作一样长,排架砖上,下亦烈火,两头滴沥。
[卷之九十七] 升粉霜法
用水银(二两)、盐(一两)、明矾(一两)、皂矾(一两)、硝(五钱),共研一处,以水银不见星为度,用固济罐一个,装入前药,罐口用铁灯盏固封密,铁线缠紧,安百眼炉上,先文后武火炼三炷香,灯盏注水,冷定取下。升在盏下者,扫下为粉霜;坠下者,可以洗疮毒敷肿毒。
[卷之九十七] 炒铅粉法
铅不拘多少,入铁锅炒化铅,下烈火,铅化,用木柴炒之,久则成灰。以无活铅,却用大火烧锅,红枯铅又炒百度,退火冷,再研极细熬膏妙。
[卷之九十七] 制玉露霜法
用好真正干豆粉,以指捻之fsfs声者,又罗过,每粉一斤,用真苏州薄荷叶半斤,略喷微湿,与豆粉和匀,装瓷瓶中,松松勿实,密封瓶口,坐汤中煮一饭时。过宿开取,择去薄荷,将净粉加白糖半斤,研匀服。
[卷之九十七] 取蟠桃酒法
凡女人十六岁以上而天癸至者,俟其癸至,先十日与通乳饮,空心煎服,后用小儿口咂两乳,久之乳汁自来。取法宜于未经来之先,不宜既经之后,乳至每日以猪蹄煮烂作糜食之,不时饮葱椒汤,可服酒汁,不可饮茶及食煎炙物,忌房事。
通乳饮
并治养子妇人无乳者,可服,及未行经,可以反经作乳。
川当归(一钱半)王不留行(一钱半)川芎(八分)穿山甲(七片,炒研末)木通(一钱)漏芦(一钱)升麻(一钱)甘草节(一钱)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稍热服,随饮酒数杯以助药。
[卷之九十七] 取红铅法
用清俊体浓室女将行经时,以橐收之。有谓惟取初经,再经不用,此亦难也。盖初经为先天一气,而后经亦后天之元,亦未可谓殊无用也。凡取此药在择鼎器调和之功,而先后天皆可用也。
催铅方
补气和血,凡经过期者服之。
牡丹皮红花当归(各一钱)肉桂槟榔沉香(磨汁)乳香(末调入)青皮(各五分)丁香(七粒)麝香(一分,调入)上水钟半煎八分,空心稍热服。
前后尖弯,深约一寸,长约四寸,外用细帛缉护于边沿,两头系带。
\r橐式\ps127a117.bmp\r
[卷之九十七] 取蟾酥法
长夏时捉取癞大虾蟆,用蛤蜊壳未离带者,合蟆眉上用力一捻,则酥出于壳内,收在油明纸上,干收贮用。虾蟆仍活,放去之而酥复生。
[卷之九十七] 收秋露水法
交白露节,先日未时将田禾以净水泼过,次日寅时以洗白布拖展禾头露水,搅下用新瓷瓶收贮。久留不坏,香甘止渴,治诸热燥最佳。养道家谓之无为油,服食以瓮盆置方诸于中取之。
[卷之九十七] 收腊雪水
腊月以净瓶收贮净雪筑实,密封瓶口,置于阴室中,不见日色。暑天遇烦躁热渴取饮之,甚解热毒,尤胜凉药。凡人家不可不收也。
[卷之九十七] 收澡丝汤法
煮蚕茧丝汤,以瓷瓶收,密封,埋净土地中,任经数年,久而愈妙。大能治瘟疫及热病消渴不能止者,凉饮数次即止。
[卷之九十七] 熬金樱膏法
霜降后,采金樱子不拘多少,以粗器微捣去毛刺净,复捣破去子,约有一斗。用水二斗煮之一饭时,漉起清汁,又入白水煮之,又漉起,又入白水煮,三次之后,其滓淡而无味去之止。将净汁复以细密绢滤过净,锅熬之如饴乃止,收贮瓷樽中,坐凉水内一宿,用其膏。大能固精,良方二仙丹即此膏加入芡实粉。至于止嗽止泻,补脾补肾,非医不知。
[卷之九十七] 造百药煎法
用文蛤不拘多少,为末,每一斤用糯米粉三合和匀,用温水拌得所,捻作饼子,以黄荆叶之,三日退去,凉一日复盒,干收用。止嗽生津,其功甚速。造时要六月为妙。
又法六月间用文蛤,每五斤芽茶二两,磨细为末,不必罗,用新木桶一个,将二味入其中,用凉水浸过一掌为度,上用木盖固之。一七月水干,面上长出白毛,用木杵捣烂,又盖住。数日后用手捻无滓方好,捻作饼子,晒干听用。
[卷之九十七] 造半夏曲法
半夏不拘多少,用滚汤泡过宿捣烂,每一斗入生姜一斤,同捣之,作饼子,用干稻秆或粟麦秆之,如曲法,干久收取用。
[卷之九十七] 造神曲法
六月六日为诸神集会之晨,故名神曲。如过此日造者,非神曲也。法用白虎白面(一百斤)、勾陈苍耳自然汁(三升)、腾蛇野蓼自然汁(四升)、青龙青蒿自然汁(三升)、玄武杏仁(四升,泡去皮尖,捣烂入面)、朱雀赤小豆(三升煮熟,去皮汤捣烂禾曲一处匀。)一如造酒曲法。
又三伏中甲寅、戊寅、庚寅乃三奇也。
[卷之九十七] 制艾叶法
用糯米浓饮揉艾叶成饼,晒干或瓦炕干,一研成粉。
款冬花、佛耳草(制法同上。)
[卷之九十七] 制灯芯法
将灯芯用瓦砾同研细,清水泛之,浮者灯芯晒干用。又法与艾叶制法同。
[卷之九十七] 制黄精法
黄精鲜者,用水煮,勿动盖,直煮烂熟,滤起晒干,复蒸之,久晒。若果九蒸九晒,食之可以延年,久服令人飞升。
[卷之九十七] 制菟丝子法
用菟丝子温水淘去砂土净,用酒煮一日夜,捣作饼晒干,然后复研方细。一法以白纸剪条同研易细。
[卷之九十七] 制铁砂法
每铁砂一两,加辰砂一钱,同研即如粉。
[卷之九十七] 研犀角法
时法用水磨之,甚费力。又屑入药,其汁终粗。古法锯成小块如豆,极薄纸包,内怀中贴肉顷时,乘暖急投臼中捣之,应手如粉。
[卷之九十七] 制乳香没药法
先将乳、没为粗末,以箬炙之,去油冷定,用纸包内壁缝中,良久研如粉。一法以灯芯同研,一法研时口念玄胡索即成末。
[卷之九十七] 制附子法
生附子、天雄之类,久收必用锻石同罐不腐,制熟须用童便一时,去皮、脐,顺切成片,复又黄连、甘草各钱许,同煮数沸,晒干收则久留不坏。
[卷之九十七] 粉铜法
用荸荠、胡椒和铜,研铜能成粉。以死茈入水同煮,则铜可雕刻。
[卷之九十七] 粉铁法
用铁末同辰砂、肥皂角、荔枝同研,铁成粉。
[卷之九十七] 粉锡法
锡溶化入水银,同擂,锡为末。
[卷之九十七] 死硝法
用深砂锅盛硝,先滴水数合于炉火中,便放硝锅于上,瓦盖口,不令灰入,顷刻成水。却用甘草截长一寸投入,有焰无烟,绝则硝死出之。
[卷之九十七] 死盐法
用砂锅一个,安杏仁一个在底,却入盐八分,按实瓦盖,大火溶作汁,倾入铁槽成锭。
[卷之九十七] 死砒法
用砒、硝各一两为末,入锅大火作汁,瓦口候无烟,倾入槽,净有一两五钱。
[卷之九十七] 制硫黄法
硫半斤,用龙尾蒿、紫背天葵二味不拘多少,取二碗,再加东流水二碗,入锅煮干为度,再用百部、甘草各一两,煎汤入硫,复煮干为度,取出研万匝入剂。
[卷之九十七] 取铁华粉法
用钢铁作片,藏于盐醋中,日久取出,自然生华。用刀割下为铁华粉。大能强志治健忘、破结、癖及敷竹木刺,其功优于铁粉多矣。
[卷之九十七] 制古铜钱法
古钱其形碎而烂者是,用火微红,淬醋中用之。人目者磨用,入散者同胡桃研成粉。治心腹痛、五淋、口疮皆神效。目科用古钱以醋淬七次方用。
[卷之九十七] 取人中黄法
其法春分日,用大猫竹锯段,两头留节,批去青皮,一头取孔容一指,入单枝甘草去皮,五寸长,内孔中仍以木屑屑紧,用腊封密,系砖沉厕中,至来春取起,于长流水中浸一日夜,复埋净地。凡遇时热、发狂、大渴、大热者,凉与之,一服而渴止热退,极效。若于厕二三年者尤佳。
其甘草即名人中黄。
[卷之九十七] 制亚芙蓉法
取鲜罂栗壳不拘多少,捣烂,以净水砂锅内熬漉起汁,又入水熬之。榨极干,渣不用。只以二汁慢火熬干如膏,加入炒黑文蛤末调和成饼,阴干。凡遇久嗽吐血、脱泄、崩中、久泻不止,用之如神。世人不知,有谓粟壳之药劫病而已,殊不知久泻而诸药不效,至于待毙,命在须臾,非粟壳一劫之功,其孰能解千钧一发之危也?医之用药,正犹时之常变,而行道者宜用之,以经权一理也。然则劫药亦犹管仲之于霸也,宁不与于夫子乎!
[卷之九十七] 造乌梅法
四月间取青梅或一石或五斗,微拌因煤一二日稍软,砖炕上用柴或草烧熏二昼夜,干湿得所,收起铺折上,冷,向日中暴干,即成乌梅。其物怕水怕湿,即发热如火而焚焦枯,惟光核而已。如有一篓,若着半杯水,则一篓俱焚而无用矣。缘乌梅之在药,有生津止渴、止嗽、收汗、止泻、止痢之功,或不可以无焉。
[卷之九十七] 造淡豆豉法
大黑豆不拘多少,甑蒸香熟为度,取出摊置笊篮中,乘温热放在无风处,四围上下用黄荆叶或青穣紧护之,数日取开,豆上生黄衣已遍,取出晒一日。次日温水洗过,或用紫苏叶切碎和之,烈日曝十分干,瓷器收贮密封。
[卷之九十七] 江西淡豆豉法
六月六日用黑豆水浸一宿,蒸熟摊席上,以簸扁盖之。三日一看,黄衣遍,晒干,簸去其黄衣,再用水拌得所,入瓶内筑实,桑叶塞口,泥封口。日中晒七日,开曝一时,又以水拌入瓶内,如此七次再蒸,映去火气仍入瓶筑实,泥封则成矣。桑白皮(二寸半)、土瓜根(三寸)、大枣(七枚)同研为细膏,早起化汤洗面及手,大去皱纹。
又法以黑豆煮烂,捞起铺楼板上,三寸浓,干草密盖二七干尽起黄衣,揭去草取豆饼,干七日然后用。
六月六日五更时,用河水洗去黄衣,乘温入木桶内之,五日取出晒极干,再以净器贮之任用。
[卷之九十七] 造楂糕法
用大山楂蒸熟,杵去子,加锭粳米粉,砂糖量加,捣和成剂作饼子。不拘寺壬意当果子食之,能去积、消食、消痰饮。
[卷之九十七] 造枯蒌饼法
用黄熟栝蒌取穣和子,置石臼中。用蛤蜊蚬壳如粉,和入栝蒌穣中得斫。连子捣成饼,晒半干,细切过,复捣匀作饼子。晒干收用,或为散为丸。止嗽清痰,其功甚速于仁也。
[卷之九十七] 取清明水制明目膏法
先清明节制下眼药,诸剂按清明交接时刻,取东方上井泉水煮药煎膏,如紫金锭、黄连膏、碧云膏之类,诚心精制,无不神效。有节日不暇制药,只按节汲水,贮净瓶中,密封瓶口,涂以泥头,埋净地中。暇日取清明水修制,是亦同也。
[卷之九十七] 收青鱼胆法
腊月取青鱼胆,用鸭嘴胆矾为末,装入鱼胆内,悬风处干。每遇喉痹、咽痛、单双乳蛾,取胆矾为末,用芦管吹半分许入喉即愈。
[卷之九十七] 制旱莲椹子膏
四月桑椹黑熟。先采旱莲草不拘多少,用大者去根、茎、叶,洗净晒干。用瓷樽微撒盐腌半日。晒干入甑内,蒸熟曝干捣末,或三五升。然后取桑椹汁和之,作饼暴干,再研细末。每晨用酒调三钱空心服。大固精神,滋阴补肾,黑须发尤效。若修补丸中,任意加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3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