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正文

卷第二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二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五经自下。第二同生众。疏谓不动真而成事者。即事理无碍为方便。如涉有不迷于空次。巧以因门契果者。即事事无碍之方便。因果交彻故。
    疏。竖通四上等者。并如世界成就品。略言竖者。即于一处有四上故。以法性之土为三土体。故本遍常自受用土。量周法界。一如法性。他受用土。及变化土。不离上二。犹如物影不离空及日光。而地受用及变化土。随心异见亦如两影互相涉入。故一尘中则有四土。横遍法界。即十方一切差别国土。横竖相融者。以竖融横。则一尘之中有十方国土。以横融竖。则一尘四土常遍十方。结成可知。
    疏。前半颂明总遍别中者。然则能遍所遍不离依正。依正各二。一总二别。全佛身为正之总。一毛孔等为正之别。一佛国土为依之总。一微尘等为依之别。今以前半佛遍尘中。故云总遍别中。言体用无碍者。上句是体。无去来故。下句是用。现诸土故。亦是总遍。总者身遍国故。余可思之。
    疏。如不入海安能得宝。即净名观佛道品。譬如不下巨海。则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疏。经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等者。金如法身。水银如般若。以般若照机真身随感故。天台智者亦用此义。以释法华寿量应用。
    疏。若结跏趺坐身安入三昧等者。等取余偈云。威德人敬仰。如日照天下。除睡懒覆心。身轻不疲倚。觉悟亦轻便。安坐如龙蟠。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惊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即第八论。
    疏。然三世平等下。重释善住三世平等智地。文中三。初指前标举。二且依下。别明义相。三依此释者下。结释善住智地之言。二中即正释三世平等。于中三。初唯约佛。如问明品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等。二唯约生。六道虽差皆三杂染。三若生佛相望下。生佛对说平等之义。于中二。先异时平等。后同时平等。前中先总言等。后此约三世下。别示义相。便引涅槃四出偈释。今先叙彼经。后方释疏。疏言四出偈者。四处出故。亦名四住。一即第十经中出。二即十七经。三即二十七经。四即二十八经。初段即如来性品。南经第九菩萨品。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者。犹有疑心。佛征文殊。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无有差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文殊师利赞言。善哉诚如圣教。我今始解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佛更不说。迦叶便请佛说。如来便为引长者[穀-禾+牛]牛之喻。以况佛性。乳色皆一如性无异。上第一出竟。第二出即第十七经梵行品。南经十五因为迦叶说无所得竟。迦叶领解。更欲请问无所得义。举佛先说本有今无偈。问如来。为答云。本有者。我昔本有无量烦恼故。以烦恼故。现在无有大般涅槃。言本无者。本无般若波罗蜜。以无般若波罗蜜故。现在具有诸烦恼结。此释上半。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有烦恼者。无有是处。此释下半。下略经意有二。一明本有父母之身。无金刚身。本无三十二相。具有四百四病。二云本有无常无我等。今无无上菩提。本无见佛性。今有无常等。总有八段。大意多同。皆明本有有世间妄因。今无无出世真德。本无无出世因。今有有世间妄法结云。我或知言不知。有相言无相。随宜化物耳。上即第二出竟。第三出。即二十七经。南经二十五。师子吼品。因说一切众生定得菩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定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是义故。我说偈云。本有今无等。善男子。凡有有三种。一未来有。二现在有。三过去有。一切众生未来当有无上菩提。是名佛性。一切众生现在悉有烦恼。是故现在无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众生过去之世有断烦恼。是故现在得见佛性。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乃至一阐提亦有佛性。未来有故。如有乳者问言有酥上。即第三出竟。第四出。即二十八经。南经二十六。因明食为命因。非即食为命。故说此偈本有今无等。五叙古人不得论意。释曰。上四处经偈意。大同而用小异。诸公多于第十经中。广释其相。远公引十七经意。释云。上二句自立道理。下二句破他定义。释上二句。一同第十七经。释下二句云。此文语略。亦合云三世无法。亦无是处。意云。于佛烦恼昔有今已断竟。故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涅槃昔无今已证竟。言三世无法。亦无是处。于众生反此可知。故无一法三世定有。三世定无。此意明必互有互无。次通难意云。佛今现证有异二乘。故非无差。彼亦当得。则亦无差别。此答文殊疑。又云。佛今已证。何得难言。后亦无常。释曰。此通纯陀疑。诸公大同此意。则成此偈。但是三世有无之法。如何能通纯陀之难。难意正云。由见佛性而为常者。见既有始。后必当终。如世间物有已还无。今明证见。何能通此。若超悟法师说答疑意。意则善成。是生公意。但是我始会之。非照今有。而其释偈亦多同远公。将偈答难。亦不顺理。荐福即用本有今无。论意出二种疑。释偈下半。亦同远公。不得论意故非尽理。六正会论意。今先出论意。后出经中四出别意。今初。先定本有今无之法。谓烦恼业若是生得名本。解脱圣性是修得是今。释曰。今此正顺十七经本有烦恼。今无涅槃等。故论云。为二乘说。不谤大乘。若为大乘说。是谤大乘。意云。此是随相之法。是三世有法。迷悟之殊是无常法。可化二乘。非是大乘涅槃真性。上定本今之法。次正说偈意。论云。此偈有二意。一破邪义。二立正义。破邪义者。依语言说。立正义者。依于义说。不依语言。然邪复有二。一者外道。二者小乘。上三句。是邪小所立之法。第四句。总非云无有是处。初外道者。谓本有。同僧佉因中有果。本无。同卫世因中无果。三世有。同勒沙婆因中亦有果亦无果。皆有多过故。云无有是处。二破小乘者。如向所说。为小乘说烦恼本有。为大乘者说过三种义。谓若烦恼本有。为真谛有为俗谛有。若真谛有。前后无异烦恼不可断。若俗谛有。俗谛无本何名本有。言本无今有者。若本无者后不应有。若本无法而得有者。空应生华。诸本无法皆应当生。若三世共有。居然不成。三世相违故。故下结云。无有是处。则破小乘说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已破邪义。所言立正义者。本有今有过于三世。是名正义。本有今有者。从初发心至得涅槃。一味无异。不依生因。不依灭因。有则清净。凡夫法不能染污。圣人法不能清净。乃至过一切语言道及一切思惟。不可说不可思惟。摄受因果非因非果。如来一体最极摄受一切妙宝。是大涅槃超过三世。为说涅槃功德乃至常乐我净。复次有二种义。若本有今有。则是常见。若过三世则是断见。若二义相待。成离断常。是中道义。如是俗谛真谛相待故有十二因缘真实。何以故离二边是真十二因缘。若能善解。则见如来现在于世。释曰。此后一段。复融性相令其无碍。余广如论。已知论意。今将论释经之疑。论云。纯陀有二因缘故疑。一纯陀见同相。不见异相故生疑。二文殊见异相。不见同相故生疑。皆是权为物疑。然若别配。初疑即经中纯陀疑。后疑即文殊疑。然此二疑文即影略。实即二人俱有此疑。故云纯陀有二种疑。今初。云何见同。谓纯陀将本无今有疑。同本有今无疑云。佛本不见佛性。后见佛性而得常住。岂非本无今有。本无今有。即是生法。生法必灭。故是无常。即与世同。故云见同。云何不见异。不见如来契无三世异于凡小。故今举异答云。约缘始会。以本无今有。菩提之性不属三世。智契此性。同性是常。何得难言。有始必有终是无常耶。纯陀疑心。自兹遣矣。若通文殊疑者。文殊见异。不见同故疑。谓见三乘迷悟差别。今同二乘无常尽灭即无差别。此名见异生疑。云何不见同。不见同无三世故。今答云。契无三世。一得永常。何得同于二乘无常。无三世性则无差别。会与不会则有差别。上根一闻二疑顿遣。中下未悟。迦叶起悲。梵行品中因无得问。佛举八段。八段之中皆悉结云。三世有者无有是处。斯无得矣。二十七经。因说一切众生定得菩提。是当有义。是故说言有三种有。一未来有。二过去有。三现在有。明此三有。亦约迷悟。佛性菩提岂属三世。二十八经。食为命因。非即是命如佛性为因非即是佛。亦是三世因缘之法。随相而说。若随相取亦无是处。释曰。上来判释四出之偈。理无不尽。次当解释今疏用意。按十七经本有今有。皆约于妄。故本无今无并约于真故。故云我本有烦恼。今无涅槃。本无般若。今有烦恼。所以尔者。约佛昔因故。及二十七经。则云众生过去有断烦恼因缘。今见佛性。则是真法本无今有。故纯陀生疑。正约世尊。因见佛性本无今有为难。是知若真若妄。皆通本有今无本无今有。故疏取经意及彼论意。故约生佛相望真妄并说。又十七经约佛昔说故。即以佛昔时为本。亦以昔时为今。例于众生。则以今时为本。亦以今时为今。如佛昔有烦恼无异。皆是影略。后释疏。今疏。取意。则以昔为本。现在为今。言烦恼。佛则本有今无者。以佛昔为凡夫则有烦恼。今成正觉故无烦恼。言众生则本无今有者。约性净故本无烦恼。约客尘故今有烦恼。
    疏。菩提则众生本有今无者。亦约性净菩提本有。今为客尘之所覆故。迷真起妄无有证得圆净菩提。故云今无耳。言诸佛则本无今有者。约圆净菩提。昔未修成故云本无今已修得故云今有。上来已显彼偈上半。
    疏。约迷悟异下。释偈下半。然准论意三句皆相。第四一句拂去上三。方为真性。今疏以第三句总牒三世。第四句遣之。故云下半显性。取文小异。全是论意。云何约迷悟异等。谓迷时有妄。非是无。真悟时见性。性非今有。故生公云。但是我始会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为大。既云大矣。所以称常。是知迷悟虽异。涅槃之性三世不迁。湛然常住会即符契。同彼性常如始觉同本。无复始本之异。何得难言有始必终。则纯陀之难遣矣。疏若以性净下。第二约同时平等。正是前偈下半之意。以离三世性故现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者。即是论主末后融其性相。令离断常。若相外有性。性为断灭。相是定常故。离迷悟无别真性。因乖常故。有三界无常。因解无常之实性故。成常智二理。不偏照与之符。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经引二鸟意在此也。是故三乘亦有差别亦无差别。即是涅槃。文殊领解性无二故。故无差别。迷悟浅深故有差别。则文殊之疑遗矣。文殊之疑既遣。迦叶之疑亦亡。余如上论。众生寂灭即是法身下。示于亦有差别亦无差别之相。言众生寂灭即是法身者。生不异佛。法身随缘名曰众生者。佛不异生则无差别矣。次言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下。一对。明无差不碍差。寂灭故无差。非无众生故不碍差。恒不异真成上寂灭。而成立言。成上非无之众生。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者。随缘故佛不异生。非有之法身。则不碍异生。恒不异事成上随缘。而显现言成上非有之法身。从是故染净下。总以融结。疏况称性互收者下上但事理无碍。已是难思余经容有。此则事事无碍。唯华严意。如是下结释可知。此上一义乃似傍来。涅槃玄旨于是乎见也。疏九会五周之文等者。指此上一经。一化随宜。则始从鹿苑终至双林。一乘三乘场地顿演。何况如来言说之耶。第七金焰菩萨中十力章。
    疏。下诸经文屡明十力下。
    疏。文分三。初立章所由。二然大般若下。广指他释。三今略以下。开章释文。今初。即七门中初门。恐言当宗贵其名相故。总出斯意。文有五意。一经文多故。解斯一节。余处例然。二是不共德。三佛佛等有。此二是瑜伽二门。四菩萨缘此发心。即十住品。则不识十力。如何发心。五梵行令观。不了十力非真梵行。
    疏。今初立意者。疏文有四。一总显立意。智论即二十七。二如来唯一下。成十所以。三由时下。成多所以。四度人因缘下。说十之由。三中即瑜伽中分别门。然瑜伽亦说七门。与此小异。一自性。二分别。三不共。四平等。五作业。六次第。七差别。前有二门。今有分别。云何分别。瑜伽云。由三分别。当知无量。一由时分别。谓堕三世一切所知。随悟入故。二由品类分别。一切有为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随悟入故。三由相续分别。谓诸有情各各差别。一切相续一切事义随悟入故。四说十之由可思。二释名中瑜伽即四十九。自性中五十七。即决择分。五次第中分四。一通列诸文之次。二且依下。依论明次。三瑜伽多门下。指广在余。四上来下。会经之次。三中言多门者。论云。如来初成正觉。即顿证得十种智力。后方次第逐一现前。谓初起处非处力。观察诸法。建立一切无倒因果。既观察已。次起自业智力。谓有希求欲界胜果。方便为说。令离不善故。若有希求世间离欲之道。教授令趣禅定功德。故起定力。若诸有情希求出世离欲法者。为说出世之道。谓于此中先起根力。观根胜劣。次观彼根。为先所有意乐。次观意乐。为先所有随眠。既知根欲及随眠已。次令于所缘中而得趣入。次由于所缘趣入门。加行摄住心已。净修行已。为说中道令离断常。谓宿命除常。天眼除断。次令永断一切烦恼及诸习气起漏尽力。更有异门次第。恐繁不引。
    疏。七释文中。疏文有三。初总辩宗意。二第一偈下。正释。三然上十力下。重以诸门料拣。二中一一文内。皆分为二。先名义。后释文。名义中或二或三。至文当知。今第一力中有三。一释名。即因果相当名之为处。若不相当名为非处。二其作业者下。即作业。第二偈业力中。初释名。二与初何别下。次辩差别也。初力约所造。自业约能造。此犹未了。云何能所。谓以人望业已杀等竟。此杀等业必招于果。名为所造。此人若行于杀必堕地狱。此名能造。即上自业。各随善恶而感果故。即是作业。第三偈根力中。先释名。及能于彼下。二明作业。其于此正知。向上释智力字。向下释能作业下皆准之。第四胜解智中。初释名。二令舍下。作业。三此与前下。三辩差别。此有二解。一约宿现起别。故智论云。以二种欲作上下根因缘故。十地论中别叹根欲。如有根无欲。能解不乐。有欲无根。虽闻不解。二论云下。二即瑜伽拣依根起乐即是根力。正分别欲乐即名解力。第五界力中。先释名体。二性即种子下。辩差别。于中二。先正释。后解妨。今初。先引智论。于义可知。后引瑜伽。应有问言。胜解力中亦知彼解当成此种与此界性有何别耶。故疏答云。照解起种即是解力。但照种子即是界力。然智度论。即明种现内外之殊。瑜伽即解兼种现性唯种子。
    疏。若习欲成性下。二解妨。此对智论若依性起欲义如前说。若习欲成性。则欲前性后。复云何别。故以宽狭通之。则欲狭性宽。言欲唯大地一数者。此即俱舍颂。通大地十法云。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今即十中第五欲也。言性通诸数者。既有贪等八万四千心所。则广数即心所。次引智论。帖成正义疏。若性即种子下。对根辩异。于中有二。先约宽狭正通。后以信等望果下。通于前伏难。难云。性既宽通。何不名根。答云。特由宽故不得名根。以信等望果。三乘圣道有胜用增上。可得名根。性无此能安得名根。上正显竟。后三善根下。举况以成。三善根是善。尚不得名根。性兼贪嗔等。何可得名根。言三善根者。但是翻三不善根。立三善根名不同信等。体相昭著故不立为根。且依一义。若根通二十二根。则所望不同耳。根约胜用增上。性约不改。
    疏。谓非唯佛智如空等者。此有二种。超胜之相。寻常界力。但以佛智能知能所不同。今云佛智平等如虚空。则众生之界。皆是如来智中之物。此为一胜二者智能包纳。犹是智类。今毛孔顿现。则细色能收。良以色性智性融无碍故。以性融相。为华严宗之界力也。第六至一切处道力中。先释名体。若出离行不出离行者。标也如行有漏下。别显。瑜伽又云。如贪行者修不净观等。名遍趣行。又趣一切五趣之门。或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各各异见品类诸行。或此世他世无罪趣行。名遍趣行。名下之事即为作业。二若知如是下。次辩差别。先对界辩异。意云从性起行。即属性摄。但观其行即属趣行。次初力下。对初力辩异有二义可知。然对他辩自。自亦作业。第七偈禅定力。初释名。瑜伽名为净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佛善知下。结成智力。即为作业。二此与下。二辩差别。此中有问云。自业有三。一罪二福三不动。不动业即是禅定。与此何别。亦应答言。业通定散。今唯约定。居然不同今疏所通是瑜伽意。若唯知定体。即是自业。知定体用便是禅力。第八偈宿住力中。初名兼显作业。二瑜伽下。辩差别也。谓有问言宿住智中知彼修因。则与遍趣何异。答中有三。初依瑜伽正答。谓唯知因是遍趣行。兼能知果。即宿住摄。言名姓苦乐等事者。瑜伽知过去所有自体。有八言说句。一如是名。二生类。三种姓。四饮食。五受苦乐。六长时。七久住。八寿量边际。今但列三。等取余五。二此与智论下。引智论难。三故应通云下。疏家为答。瑜伽为对下。出瑜伽宿住无有因。意。若以等字收之。于理可也。第九偈天眼力。初释名。亦即作业。二知前际下。辩差别可知。文中五眼十眼。并如离世间品。第十偈漏尽力中。初释名。即为作业。二文中下。释文。以漏尽无滥故不辩差别。余习有四。谓贪嗔痴慢。贪习如迦留陀夷。嗔习如身子。痴习如周利槃特。慢习如毕陵伽婆蹉。曾无有教说见疑习气。见有习气不见理故。通说或有耳。
    疏。然上十力下。第三重以诸门料拣。于中二。先会六释。后显功能。前中先总名中。但云智力。即持业释。若云十力。即带数释。二此中宿住下会别名。宿住名邻近者智近于念故。言宿住亦依主者。宿住境之随念故。二然此十力下。辩功能可知。十力略义亦已释周。更欲广引。恐翳玄理。
    疏。佛威神力者。略有三种者。即当瑜伽四十七中。彼有二类。初列三种云。一圣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次又云。复有五种。一神通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四者共声闻威力。五不共二乘威力彼广释相。今疏引三而不依彼次。及至释文二处参用。风不动衣等。即五中俱生。俱生有多。谓佛菩萨常右胁卧。如师子王。虽现安处草叶等蓐一胁而卧。会无动乱。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虽现睡眠而不转侧。大风卒起不动身衣。行如牛王步如师子等。今但云风不动衣等。等取余事。五中望三。神道即圣威力共与不共。但显超胜。疏中皆含二处法威力。疏中云。谓波罗蜜圆满法力。即是语因。从令五根中下。辩其果相。彼法威力中。诸度各有四相。一断所对治。二资粮成就。三饶益自他。第四辩果果各不同。施得大财宝朋党眷属。戒生人天。忍临终之时心无忧悔生于天界。进得爱乐殊胜士夫功业。定得神通生静虑天。慧果能离烦恼所知二种重障。上瑜伽中多是近果。又是别明。今是究竟之果。又是总明。无诸非净即离系果。百节有力是施等果。坚因不坏是戒度果。故普眼长者。以十度因成十身果。言遍十方下。疏以经文会上果义。余义广如论文。
    疏。二有十颂别显下。疏文分二。先总释经文。后十度之义下。立章广释。此中立章。多依唯识第九。
    疏。安住菩萨种性者。若依五性则拣余四性。唯取菩萨种性。今法性宗。约习以成性。非约本有本有平等故。故摄论中。但有六种最胜。无初安住。或云菩提心摄。则知唯约习所成者。然无性引颂。亦似证有安住种性。颂云。麟角喻无有六波罗蜜多。唯我最胜尊。上品到彼岸。此最胜尊义似初一。然依此释。亦是习成非约本有。五疏谓要无相智者。即三轮空也。故离世间品云。三轮清净施。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疏六回向最胜。问既言回向菩提。何异依止。释曰。彼有道心未必一切回向菩提。此乃回向。又依止者。即行前心。今回向者。乃行后愿。
    疏。七清净最胜者。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者。约分说耳。通说清净为离二障。行于六度耳。言谓三时无悔者。此乃大乘法师释论意也。悔即烦恼由不了故。即是所知。又即此悔心障于真智。亦所知也。
    疏。四句分别者。有三四句。一者一一自望种类而有四句。施中四者。一是施非度。不与七胜相应施故。二是度非施。随喜他施具七胜故。三亦施亦度。具七胜施故。四非施非度。随喜他施。不与七胜共相应故。二者不约种类次第修者。以明四句。唯施一种。但有二句。未成余度。阙二句故。谓是度非施。及非施非度。余戒等五。得有四句。前有施度。得为是度非戒等故。谓一是戒非度。谓不与七胜共相应故。二是度非戒。即前施度具七胜故。三亦戒亦度。具七最胜而持戒故。四非戒非度。谓前布施不具七故。忍度望戒。进度望忍。次第如戒。三非次第修者。诸度各得具于四句。如施得望戒忍等度。得有是度非施等句故。可以思准。此上释度。即彼论疏明相门也。谓显波罗蜜多相故。故此论初云。此十相者要七最胜等。
    疏。四建立等者。即彼第四无增减门。疏文有三。一明十无增减。即建立十度之所以也。二立六所以。三重显十义。初中为治十障者。即异生性等十无明也。至下十地具明。今略列名。一异生性障。二邪行障。三暗钝障。四微细烦恼现行障。五于下乘般涅槃障。六粗相现行障。七细相现行障。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若准对法十二云。所知障等。皆度所治。故云为治障故。
    疏。为对六蔽下。第二立六度所以。于中总有六门。一对治六蔽门。即上一句。言六蔽者。一悭吝蔽。二犯戒蔽。三嗔恚蔽。四懈怠蔽。五散乱蔽。六恶慧蔽。亦有师言。离恶慧为五成十度障。大乘法师不许此义。上来十度及与六度。皆是第四无增减门。
    疏。渐修佛法者。即第二渐修佛法门。故唯识云。渐次修行诸佛法故。诸佛法者。谓十力等。摄论云。前之四度不散动因。第五一种不散动成就。第六依是如实觉知。
    疏。渐熟有情者。即第三渐熟有情门也。唯识云。渐次成熟诸有情故。摄论云。由施能摄受。由戒能不害。由忍虽遭苦能受。由勤助彼所作。由定心未定者令定。由慧已定者。令得解脱。
    疏。六中前三增上生道下。第四二道之因门。施感大财。谓多饶财宝。戒感大体。谓尊贵身。忍感眷属。有情归附。由富胜形及多眷属。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道亦即因。言能伏烦恼者。谓修善方便故定熟有情者。依此发通故。慧成佛法者。佛法由慧故。有此三德名决定胜。诸菩萨道唯有此三。若阙一种道不成故。
    疏。又前三种饶益。有情等者。第五利生断惑门。故瑜伽论七十八解深密等说。由二因缘。是故六度不增不减。即其义也。施财摄彼。戒不恼害。忍受彼恼。此三皆通有饶益故。后三言勤修加行者。瑜伽云。由精进故。虽未永断烦恼。永害随眠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动。善品加行。故唯识云。虽未伏灭。而能勤修治善法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断随眠。是故疏云永伏永灭。对法十一亦有此解。
    疏。又由前三者故不住涅槃等者。第六为无住涅槃因故。以前三是大悲饶益有情故。后三是大智断灭诸惑故。故为无住涅槃因也。翻彼凡小之双住也。又复三学摄于六度故不增减。瑜伽四十九说。前四是戒。后二是定慧二学故。由上七义故立六度。此第七义疏略不明。
    疏。后唯四者下。第三重显十义。谓有问言。六度既尔。后四云何。此答意云。四属六摄。义随六异。于中分二。先总明。后方便助前三下。别显。大论七十八云。由前三种。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故。意云。巧用施等以摄物也。
    疏。愿助精进者。大论云。由正愿故能破羸劣意乐。烦恼微薄起精进修。言力助静虑者。深密云。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得上界胜解。名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故。说力度助于定也。言智助般若者。彼经云。若诸菩萨已能闻法因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由此智故。性能引发出世间慧。故说智为慧助。是以后四助于前六。令前六度修习圆满。前六不能助于后四。第五次第门。此曲有四。一引发门。二摄持门。三粗细门。四难易门。兼通结上。今初。疏云。谓由前前引发后后者。即初引发门。谓由行施引发持戒。由持戒故引发于忍等。及由后下。二摄持门者。布施本欲益他。持戒不恼于彼弥令施净等。故云。及由后后持净前前。三又前前下。粗细门者。布施则粗。持戒则细。戒望于忍。戒则为粗。忍则为细等。故云前前粗后后细。前九并为前前。从戒至智并名后后。一一相望故致重言。初一唯前。后一唯后。中间八度递为前后。四易难修习下即难易门。亦结通上三也。上之四门。并如瑜伽对法所辩。
    疏。六相摄门等者。疏文有二。先总明十互相摄。后明六十相摄。前中文三。初总明。次般若论下。引证。三会今意。二中先引般若。后引智论。前中言资生无畏法等者。等取下半云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谓施有三种。一财。二无畏。三者法施。财即资生。正是檀度。故云此中一也。无畏摄二谓尸不恼彼。忍受彼恼。皆无畏相。故云二也。法施摄三。谓进定及慧。决定胜道渐熟佛法。是法施相。故云三也。即十八住中。修行住也。三今此经文下。会释今意。是圆教故。非唯要约相顺相类。以理融故。法尔一摄一切行也。
    疏。若但说六下。第二明六十相摄。若六度摄十度。第六摄后四。若十度摄六度。第六但摄第六。少分有所未尽。不摄后得加行智故。故兼后四。方摄第六。是故疏云若开为十。第六唯摄无分别智。第七修证中五位通修者。谓此一门亦名为位。今云修者。以五位通修故名为修。佛方究竟故名为证。故二十一种功德之中。有波罗蜜多成满功德。然唯识云。五位皆具。修习位中其相最显。通漏无漏。广修行故。故十地中各一圆满。疏十约因位下。即分位分别。显于三劫得名不同。初但名波罗蜜多者。以一行中修一行故。二名近者。一行之中修一切行故。近菩提故。三广大者。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体包博故。然未入劫同于第一。已成佛竟同于第三。
    疏。八约教可思者。谓小乘不成波罗蜜多。无七最胜故。始教要是菩萨种性人方有故。又各有体性。或说俱空。终教一一皆从真如性功德起。顿教一一皆不可说。谓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等一切皆绝。若十若六皆悉亡言。圆教如文。
    疏。九观心可以意得者。谓一念相应心舍则具十度。舍而不取为施。不为取所污即戒。忍可非有为忍。离身心相为进。寂然不动。为定。决了无生为慧。虽空不碍智相为方便。希齐佛果是愿。思择不动为力。决断分明为智。一念方等十度顿圆。纵七最胜亦在一念。可以思准。欲令行者即之于心。是故结云何以意得。
    疏。十释文中一一偈。疏多皆有四。一释名二出体。二辩相。四释文。唯识并在一处出体。云谓施以无贪及所起三业为性。戒以受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以勤所及起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择法为性。为有说是根本后得智故。辩相亦并居一处。今随文配属。以义相映易了知耳。今初施度。初名可知。二即以下出体。无贪即善十一中一法。要由无贪相应思。于自身财方能慧舍故。然三施体大意多同。疏二戒中初名防其未起非。止已起恶故。二即受学下。次出体。大论律义。以七众别解脱戒在家出家戒为体。即唯二业。谓表无表。下说语故。若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所作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以为其体。今疏通三聚及与受随。故云三业。摄众生戒。居然通三。戒有三种下。三释文也。即当辩相。律者法律。仪者仪式。于不善法而能远离及防护故。故摄论名为依持戒。依是能有集诸佛法无罪益生故。疏三忍者。初名二。即以下出体。无嗔精进。即善十一中二。审慧即别境五中慧。所以有此三者。大论云。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相续。是名菩萨耐怨害忍。即以无嗔及三业为性。若安受苦忍。即精进三业为性。若谛察法忍。即审慧三业为性。故三业通于三忍。余三各配其一。故有三耳。三忍亦有三下辩相。四偈言下。释文。然无性云。初忍是诸有情成熟转因。二是成佛因。寒热等法皆堪忍故。三是前二之所依处。堪任甚深广大法故今言色相圆满是前二忍果者。由忍他辱生端正故得依色相。言皆圆满者。究竟成佛具诸相故。故此四字是二忍故。光通智光故是第三。
    疏。精进中名。二以勤下。出体。通三精进。即善十一中之一数也。三亦有下。辩相。被甲即大誓愿。摄善即方便进趣。利乐即勤化众生。四初句下。释文。言通前二者。勤修二字故是摄善。多劫海言。即是被甲。被甲相隐故引论释。
    疏。五禅中初释名。静拣散心。虑无慧。止观均故。二即以下出体。三摩地虽是别境心所之一。今约定说。不通散心故。不说三业。对法论云。所起三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种常安住。即通三业以约用故。三亦有三种下辩相。言安住者。安住现法乐住故。无性云。离见慢等得清净故。言引发者。引神通故。言办事者。成办利有情事故。四既引发下释文。取上辩相以释经文。
    疏。第六般若中。初释名。二此及下出体。以后五体同故。故唯识云。后五皆以择法为体。说是根本后得智故。意云。以根本智为第六体。后之四体皆后得故。此依胜说。若对法及瑜伽四十三。同以出世间加行正智后得为体。唯识下文亦云。十度皆通漏无漏故。依此实义。三亦有三种下。辩相。总有三说。唯识依十度。唯取根本。摄论三智约六度说。缨络三观亦约十度。约兼正说故。有照空照有照中道。是以疏云三观之义至下当明。谓十行当会。四慧导万行下。释文。谓万行不得般若照。体空寂不成彼岸故。因如有目者。智论云。五度如盲人。般若如有眼。故能明见夷途开道万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即其义也。
    疏。七方便中。初释名。二下四下。辩相。先总显下四。此依唯识。若约本业亦各有三。至十行品说。后今初下。别明此度。谓由大智故。回前六度向大菩提。由大悲故。回前六度拔济有情。故无性云。不舍生死而求菩提。三文云下释文可知。
    疏。八愿中初释名二。有义下出体。前虽总出。此一有异故。复别用此三为性。三法正是愿之性故。谓愿者希求。希求即欲。要于前境正信印持。方希求故。其后得智但是所依。依此起愿耳。欲及胜解。别境中二也。三内初下。释文。疏九力者。初名。二亦有下。辩相。三今言下。释文。初即无性释论之言。故摄论下。本论之语。
    疏。十智度初名。二亦有下。辩相此相难见故引论释。但引释论。本论但云。谓由前六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若天亲云。由般若波罗蜜无分别智故。故成立后得智。复由此智成立前六波罗蜜多。由此自为与同法者。受用法乐成熟有情。大意亦同。瑜伽四十九云。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名智波罗蜜多。当知能取胜义名慧。能取安立名智。又三十九云。谓无量智。当知方便波罗蜜多。希求后后殊胜性名愿。一切魔怨不能坏名力。如实觉了所知境名智。大意皆同。然上辩体。约克实性体。若兼助伴。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三经云下。释文可知。若广分别如唯识疏第十及瑜伽四十二。
    疏。恐厌繁文者。谓仁王下卷奉持品中说。伏忍下中上。下忍初贤一僧祇。中忍次贤两僧祇。上忍亚圣三僧祇。初地四僧祇。乃至七地有十。八地千。九地万阿僧祇。十地百万阿僧祇。故地前已经三阿僧祇。经中多说三阿僧祇成佛者。以下中忍位菩萨相隐。上贤之位菩萨相显。所以特言经三僧祇。地前菩萨二乘圣者。见初入地皆谓究竟故。说三祇成等正觉。亦佛随宜故。宝云经云。实经无量阿僧祇劫。华藏品初当广会释。
    疏。得妙观察平等性智故者。由破分别我执。第七不与四惑相应。成平等性已证真如。于多百门已得自在。成妙观察。未舍异熟识体。不得大圆镜智。异熟既存。眼等五根是异熟生故。亦未得成所作智。此二直至佛果方得。
    疏。世间中极者。前三地寄同世间故。
    疏。离身见者。寄出世间初。同须陀洹故。又初地断分别身见。四地断俱生身见。
    疏。十平等心故曰等门者。三十六经。入五地有十心。一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二未来。三现在。四戒。五心。六除见疑悔。七道非道智。八修行智见。九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十教化一切众生。皆有平等清净心。言疏谛法俗境者。良以十重观四谛故。四地出世。五地却入。云观俗境。
    疏。得十空三昧者。即六地末云。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合空。起空。如实不分别空。不舍离空。离不离空。句句皆有三昧之言。结云。得如是等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门皆悉现前。
    疏。今自狭之宽者。娑婆为狭。华藏为宽也。
    疏。诸天重重下。通妨难。难云。既言华藏地动。华藏之地乃在大莲华地面。今娑婆界当第十三重。曾何是地。设若是地是娑婆地。即非华藏故。今通云。乃有二意。一以本该末。谓通举华藏总该利网故。二十重皆华藏内。况第十三下。岂非地耶。二又染净融故下。染净交彻。通摩竭之地便是金刚。染净既融。是故一动一切动也。
    疏。余如别章者。即教义分齐中明。谓智论引长阿含第二云。有八因缘。一大水动时动。二尊神试力时动。三如来入胎时动。四出胎。五成道。六转法轮。七分教。八涅槃时。九依增一二十八。更加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乃至观地无相故令地动。十智论云。授菩萨记。当于此界作佛之时。地神喜故。所以动也。
    疏。地论有四非当今文者。第十二论云。器世间中依四种众生聚。一依不善众生。二依信种种天众生。三依我慢众生。四依咒术众生。为此众生。下中上次第差别故动。乃至吼如十八句。异义应知。如是生信功德。今言非当今文者。始成正觉便演一乘。皆是海会何有不善等。据别行经顺别机故。论为此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二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