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正文

卷第四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四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七无著行。
    疏。体即方便者出体。下皆释名。于中有二。先依唯识二方便释。后依本业释。前中唯识但列不释。无性释云。方便善巧者。谓不舍生死而求涅槃。是则说名方便善巧(此总释也)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不舍有情。当知即是不舍生死(此释总中不舍生死即唯识拔济方便)若以此善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为证无上佛菩提故。当知即是希求涅槃(此释总中而求涅槃亦唯识回向方便)疏。本业后四下。二依本业释。于中四。一举彼经。二初即回向下。会唯识二方便。三不舍不受下。双出经论有无之因。兼正之义下文当知。四三皆善巧下。正释行名。于中二。先总。后则二不下别。于中三。一合释。前二以二同唯识故。以进趣同回向。即大智故。巧会同拔济即大悲故。此二相即故唯一心。二即一心故不著二。一心即二故不著一心。
    疏。有是幻有下。第二别约巧会有无释无著名。
    疏。有能起用下。第三约不舍不受释名也。
    疏。即圣天梵等后会当广明。
    疏。谓证法毗尼等者。又此证者亦了知义。故梵本具云苏钵唎味底多达磨毗柰耶。释曰。苏者善也。钵唎味底多了知也。而译人拣异上果果。但了知理谛证故。又约其四法但言是理。对上菩提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性净之理。证即已为圆净涅槃故。
    疏。先总观迷四谛故等者。然约二愚迷四谛理。即是迷胜义。愚即四重二谛中第二重二谛。今取第三重中胜义。谓即真如故。与四不同。四谛但是俗故。
    疏。顽嚚即是痴爱。尚书尧典注云。心不则德义曰颂。言不道忠信。曰嚚。故顽即痴嚚是爱也。
    疏。二菩萨行想念生故者。此有二意。一要须想念方能起行。如梦从想。故智论之中。所闻见事多藉思惟念故梦见也。二未大觉。大觉是佛。近而说之七地已前犹为梦行。八地为觉。又八地之中无明未尽亦是梦境。永断梦妄思想念。无复诸大阴界入。唯佛一人。是故如来独称大觉。
    疏。如梦度河即八地经。
    疏。七总结可知者。彼亦释疑。谓有疑云。众生既尔何故菩萨说法赴机。故此释云所说法如实际。即此言说常同实际故。今疏中将初为总。故将后实际以为总结。所以名为略加添改。余义多同但是取意有小异耳。
    疏。既二经小异等者。晋经即云一切法界如幻。诸佛法如电。菩萨行如梦。所闻法如响。一切世界如化。业报所起如摩[少/兔]摩。化身一切众生犹如画像。种种异形皆由心画。所说诸法皆如实际。释曰。此经亦有八喻。唯如画像以经自合。余但有牒法为喻耳。彼之电喻今改为影。彼摩[少/兔]摩喻今改为幻。故有二幻。此亦是改亦是添义。彼业报所起属摩[少/兔]摩所喻。今将合化亦是改处。又后四喻皆经自释。即是添处。经之添改总为小异。添改二字正约疏明。彼释电云。亦有彼闇照明等用。今由为影。改云亦有应质覆荫等义。彼释第四疑云。果行等可使是空。今世界事广此应为实。由经以界为间则世间通三世间故。
    疏。改别彼释第五疑。若世如化何有彼因果。有善恶异。释云业报生如幻生。彼疏释摩[少/兔]摩云。古德释云。摩[少/兔]摩者。重义即是重化。今更问得三藏法师。摩[少/兔]摩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彼身更起化故。释曰。此三藏释亦有重化意耳。但取文别。彼释第六牒疑则同今之疏文。释云如画像随心壁有高下故。
    疏。其中施设下。随难别释。而经云种种生者。
    疏。以易故不广释之。今当重释。即四生等。又缘起经说三种生。经中有一苾刍问言。世尊。如是四种生身之相。由生老死有何差别。释曰。四种生身之相者。谓名色六入触受也。经云。世尊告曰。此四种生身之相。若次第生。若属彼生。若如是生。世尊。云何次第生身之相。世尊告曰。于其最初有下种生(一)从此无间有渐增生(二)从此无间有出胎生(三)从此无间有渐长生(四)既成长已受用言说。能得生即受用生(五)如是品类名次第生。次明属彼生。经云。世尊。此属谁生。世尊告曰。蕴界处生都无有我。所以者何。以诸蕴等渐增长故。其性无常。即无常法有此生相。三明如是生。经云。世尊。云何而生。世尊告曰。由命根力有暂时住分限法故。其性无常。即无常法如是而生。涅槃十二说五种生与上大同。南经十一经云。生者出相。所谓五种。一者初生。二者至终。三者增长。四者出胎。五者种类。彼疏释云。初言生者出相总显生义。下别显中。一初生者识支。是其一报之始故名为初。报起名出。二至终者。名色望前所依说以为终。三增长者。即前名色增为六入。此三胎中。四出胎可知。五种类者出胎已后。乃至老死一报之中。运运新起皆名为生。释曰。然此五生即前次第生。以彼第三为此第四。初生即下种至终即渐增。增长即前渐长出胎名同。种类即前受用。涅槃增长意是胎内。缘起经中在于胎外。小有异耳。经云。种种没者或延或促三性等殊。亦即九种命终。缘起经中说六种死。经云。即于此四生身相中复有六种死差别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别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别相。六者时非时死。彼释曰。究竟死者。谓业尽死。不究竟死者。翻上应知。自相死者。谓识离身诸根灭没。不究竟死分差别相者。谓业不尽中随缘多种。究竟死分差别相者。谓业尽处中随缘多种。时非时死者。谓八万岁至十岁。或依时命终。或不依时命终。涅槃十二云。死者舍所受身。舍所受身亦有二种。一命尽死。二外缘死。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谓正报虽亡依报犹在故。二者福尽非是命尽。谓依报灭坏正报犹在。三者福命俱尽。谓依正俱亡。二外缘死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二者横为他害。三者俱害。又有三种。一者放逸死。谓有谤大乘方等般若波罗蜜。二者破戒死。谓有毁犯去来现在佛所制戒。三者坏命根死。谓舍五阴身。今此菩萨悉并委知。第八难得行。
    疏。各摄上求下化等者。以唯识中有二愿。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释相可知。初即上求。次即下化。故本业有三愿。一自行愿即是上求。二神通愿。今经略无。三外化愿。后二皆是下化愿也。故举上求下化即摄唯识二愿本业三愿。以本业第二外化摄故。
    疏。由得最胜解受难得名等者。此有三释。初以后成前。即后因前果。二亦可由有难得下。以前成后。即前体后用。三又亦以后一下。通相释成亦具前二意。但前别配后遍通耳。故疏结从前义云别配分明。
    疏。合上中流亦言生死者。疏文有三。一依文正释。意以中流亦合上生死故。二非生死涅槃之中下。结弹异释。三会取异释。二中先总非。以自古今皆谓二法中间故。有问云中流不唯属于此岸。何以偏名生死中流。二然晋经失旨不应广引者。即别破刊定。刊定先举向问后引古释。以晋译失意古释岂是。晋经云。譬如河水不至此岸不住彼岸不断中流。故古释非一。苑公今并引之。故今总非恐后误解须知昔非。今抄为引一。苑公云。前不趣二处是离有。后不住中流是离无。谓生死无处名断中流。不住无故云不住中流也。二贤首云。如东流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亦得说言不断北岸。中流以中无别体约岸分故。若尔南岸亦得。何以不言涅槃中流。由所度生在此岸故。所以偏就生死而说。而刊定具引竟云。今助释有二。初会文。后释义。初中新旧经本说喻不同。谓旧经约河水不趣两岸不断中流为喻。喻菩萨以离有无悲智度众生也。新经约船师不住两岸为喻。喻菩萨以无住悲智度众生也。问若尔梵本岂有异耶。答梵本是一。由译者异。谓此梵文虽云河水意属船师。即是于能依声处作所依声说。是译者若善文义则会意译之为船师。若但知文则按文译之为河水。二释义者。即准此文。有二种中流。一者生死中流。谓两岸中间处自别故。此则存二之中名生死中流。如是见者。不绝生死故。二者涅槃中流。谓离此彼岸即为中流更无别处。此则泯二之中名涅槃中流。如是知者。必证涅槃故。今此喻中喻菩萨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悲智唯是一心不住生死时即不住涅槃。以无住故。故但云尔。释曰。上刊定意前会梵本双出二经之意。及其问答结成晋经失旨。以从今经义则善矣。及后释义还同古人。以生死涅槃皆有中流。而以存二岸为生死中流。亡二岸为涅槃中流。由不住故不存二岸。是则住于涅槃中流。则不顺不住中流之义。故疏并非诸释云云文旨显然。
    疏。有以烦恼为中流下。重叙异释。为其义收略有三义。初一生公释维摩意。约其漂溺从因说者。疏为会取。是生死因故与涅槃意同。二云有以贤圣为中流者。即什公释净名意。约受下会释。三有以中道为中流者。肇公意也。约观下会释并不应住。总收诸义意在不住。若住烦恼不证涅槃。岂能度生。住圣涅槃则无增进。亦不能究竟度生。住中道则不契理。安能成佛度生。上三皆属生死故。
    疏。正释理无不该。亦由了其非有故不舍者。即大智不舍生死也。
    疏。已化未化俱有舍著二义者。著已化者言属我故。未化未属故不著也。有著未化者是所应化故。已化竟者故不著之。
    疏。此文昭著而末学之徒下。结弹法相师。已如玄中而云。但谓者。然彼宗中亦有此义但非究竟耳。以生界有二义。一性义即众生是法界义。二者是性分义。谓众生相。若依究竟相即同性。亦理平等。彼但取分义。众生成佛义则有减。但不尽成故言无减。即少分之义。非究竟理故可悲之。
    疏。然初自行下。疏文有二。先总彰大意。后文有五对十句下释文。今初。意云菩萨慈悲重重显悲智无碍收上四段。四段别说。一自行。二化他。三双行。四双拂。今明自行即有自他双行。双行既俱义。必不著即是双拂。从增科之显菩萨悲深耳。今初自行能转生死即自行之实。不舍大愿即利他之权。虽前科为四而今疏文乃有六节。一即第一自行。二而谓多明下。起第二利他。三而多似起用大悲者。亦是第二利他中征释之文。四然其复似悲智二心行有前后。即生第三双行。五而犹虑物二事不融下。生第四段上之四段皆初。一句蹑前起后。六岂唯十行下结叹。叹二菩萨一十行难得行。用心之深即所说行。二即功德林能说之人。重重曲巧说斯悲智。
    疏。且如究竟下。释初一对以为体式。疏文有三。一权实交彻释。二又但言下。拂迹入玄释。唯萧然无寄理自玄会。即肇公百论序前已用竟。三然双非下。又融拂双非。双非即第四段。双照即第三段。融拂二段成玄之又玄。又即此第四段中初权实交彻。释即是双照。后拂迹入玄。释即是双非。双非此二方入玄矣。又既融第三则已具前二故。四门一致方显深玄。故下结云总前诸段理极于斯。下诸句中皆仿于此者。例下诸句诸句多唯明初权实交彻一义。故例令如初句知。
    疏。若弃恶从善魔业摄持故者。即五十八经说十种魔业。中云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又云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即弃恶从善也。第九善法行。
    疏。今初。唯识二力论但列名。梁论云。思择力者。正思诸法过失及功德。此思择力若得增胜。自地惑所不能动。体性坚强故名为力。修习力者。心缘此法住于观行。令心与法和合成一。犹如水乳。亦如熏衣。
    疏。四辩即池之四口者。此中四河四口等皆依十定品。一东恒伽河。从银色象口流出银沙。合以义辩才说一切义。二私陀河。从金刚色师子口流出金刚沙。合以法辩才说金刚句。三信度河。从金色牛口流出金沙。合以词辩说随顺世间缘起。四缚刍河。从琉璃色马口流出琉璃沙。合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无尽辩雨无尽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法等。下别合云云何菩萨四河。一愿智河。二波罗蜜河。三三昧河。四大悲河。并如彼文。
    疏。或各配属下。上即通释故。或一因成四河等。今此别配言同体悲加故。即以他佛外加为大悲河因。二见心性故。即第二自藏离碍故。自藏即如来藏性。此即心性能观心性名为上定故。为三昧河因。三诸度圆故即第三所照法圆故。为波罗蜜河因。四二智圆满故。即第四能照智具故。为愿智河因。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智者即后得智。后得智摄愿故。
    疏。三旋绕中下。疏文有二。先彰大意。初成就等即十定。经文从随顺即是下疏释旋绕之相。二文中下释文中三。一总科。二为五对释。三总相收摄。二中先列五对。后今初明理无不证下。别释细寻可知。
    疏。勒此十身下。第三总相收摄。于中五。初收五不出体用。二体外无用下。融体用为法界。于中言用即智应者。兼融三身以为一体。三随相显十者。出十身之由。四一乘圆融下。通妨难以有难云。地前未证。何得尔耶。故为此答。五更有余义者。指广有本。即是彼十。一即威势身菩萨众中威光赫奕灭诸闇故。二即意生身遍趣生故。三即菩提身正觉无生故。四即福德身福绝三际不可说故。五即智身智契实理故。六即化身随应现故。七即力持身力持不变故。八即法身法界性故。九即相好庄严身。十莲华藏相同于一相周法界故。十即愿身愿转法故。观法无相现相无所不周故。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斯即十地中义。会于离世间十佛同前十地。已会十身然彼约佛身。今约菩萨所得则望彼皆因。以因望果故小有不同。而圆融交彻故得例彼。若不例彼当文自释义亦无遗。又显十身五体五用。谓威势福德智法相好此五皆体。余五为用。体即是真。用即是应。同真应二身融为一味可知。第十真实行。
    疏。初征名如本分释者。即言行不虚故名真实。又称二谛故。故璎珞经云。二谛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为真实。次经即云诚谛之语等即释名也。
    疏。体即下出体。
    疏。今更略释。于中有三。初依唯识二智而论但列其名。无性释云。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谓相教等种种品类。是则名为受用法乐。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此戒此忍进等。如所闻法饶益一切有情之类。是则名为饶益有情智。
    疏。本业有三下。二约本业便会上二智。
    疏。下文云下。三依下经会上经论。先会唯识论。后知十方智下。会前本业。
    疏。诚实审谛即真实义者。次下疏文引下经释。有用金刚四语释。云真语为显世谛故。实语为显世谛修行有烦恼无烦恼。及清净相故。于中实者。此行烦恼此行清净。故如语者。为显第一义相故。不异语者。显第一义修行。有烦恼及清净故。
    疏。二约现修自他二行者。即由实语故所作皆成。如涅槃第三十一说。昔与调达二人入海采宝。船破之后二人不死。调达悲泣我有二珠。分一与之。又贪一珠遂刺我目我时呻吟。有一女人问我。我即具答。女人问言。汝名何等。我即答言。我名实语。彼云。谁信我。即答言。我于提婆达多无恶心者。令我两目平复如故。言讫如故。忍辱仙人亦同此例。同在此卷。又如说能行亦是如语如行。能说即不异语也。
    疏。穷法实相谓如是相性体力等者。即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之十句天台历十法界一一界中复具十界互相摄故。十界便成百界。界各十如即有千如。更分一一界各有三界。一众生世间。二五阴世间。三器世间。便成三千世间。彼宗以此为实法华经枢要最玄。后明知见但举能知耳。思大师三种读此十如。一以如是为头。云如是相为一句。如是性为二句等。即约假观观十别相故。二云。所谓诸法如为一句。是相如为二句等。以如字为空。即成空观。三以如是字为末。云所谓诸法如是为一句。相如是为二句等。以如是为中道观。一家之意理无不通。第七重颂分偈中。第六行二偈中初偈颂前正辩三谛。次偈初半颂依智起悲。后半颂行成益物。然皆有无对辩具三谛义。古将初半为加行。次半根本。后偈后得。然取摄论之文。论依六度似不会教。若兼正明义理。则可通前文。既依本业今颂不可录旧。
    疏。第七四偈颂。无著行。初偈即二方便中回向善巧。三方便中进趣向果。已得灌顶是向果故。次二偈即拔济善巧。次半偈即巧会有无。谓善入文字。是会有也。不分别者是会无也。后半一切法不舍不受。若配经文。初偈颂净菩萨道受菩萨记而无所著。次偈颂悲念众生。后二偈颂前于一切世间成熟众生。前约所化种种音等。此约能化一音随类。前令所化不著。此即能化不著。
    疏。第八安住下。八颂中言颂最胜等十句者。于中初句颂广大解。次二句颂决定解。第二偈除护念一句。颂余七句。后之二偈颂佛护念。以明见故得护念也。二无量下。三偈颂自行。中初偈即能转多劫生死。后二即见者不空。初偈辩不空之果。后偈辩不空之因。由见佛无厌故。
    疏。我为。最胜等二偈。即最胜义。谓善入平等。及达法界不取著故。
    疏。同佛善根者。初偈颂最上。同一佛性是调御故。次偈颂离翳。次三偈颂已办及善变化。后偈颂为依怙与佛化他故。
    疏。颂得佛十力等如文思之者。一偈颂得佛十力。次一超颂转法轮。次二颂无碍解脱。次一偈半颂智慧解脱。后半偈却颂雄猛无畏。次一偈颂了知世间境界。智海法海即智正觉世间。次或现已下四偈。绝生死回流。初二偈八相明绝生死。故方能现生。次一偈非生死身方能现身。次一偈颂入智慧大海。乐观不移是入义故。次于诸下三偈。颂护持正法。初偈神力加持。后二六通护持。其无碍意即他心通神通具足兼宿命漏尽。次其心正定下四偈颂到实相源底。余并可知。
    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
    初来意有三。初正明。次准问下释上问。前却妨二义通之。三然明法下。会差别有二义释。初以位拣。后以前后拣。明法即胜进所成者。是胜进家果故。故经云。菩萨满足如是愿时。即得十种无尽藏。所谓普见诸佛无尽藏。二总持不忘无尽藏。三决了诸法。四大悲救护。五种种三昧。六满众生心广大福德。七演一切法甚深智慧。八报得神通。九住无量劫。十入无边世界无尽藏。后是一位之果者。以是第五回向之果故。经云。菩萨住此回向得十种无尽藏。所谓见佛无尽藏。于一毛孔见阿僧祇诸佛出兴于世故等。其中名有同者亦复优劣有异。
    疏。各有业用者。如信以能除不信浊为业。戒以遮防破戒蔽为业。惭以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愧以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闻以能破无知为业。施以止悭为业。慧以破痴为业。念以治忘念为业。持以治忘失为业。辩以治于謇讷为业。
    疏。然念慧及戒下。上正释名。此下得名。得名有二。一约随相。二若就下约融通。
    疏。然约随相前九自利者。二利分别。
    疏。信为行。下明次第并可知。
    疏。初三三空信所执无相等者。意以前九别约三性后一总融。前中即依三性信无三性。此初信所执即遍计所执性。云无相者。即相无自性性。二依他无生。无生即生无自性性。三圆成无性。无性即胜义无自性性。
    疏。后一总信三性无生下。一句总融前九。文中有三。一指前即第二经。清净功德眼自在天王。得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功用行。解脱门广如前说。二言十皆无生者。一即空是无生义。二无相是无生义。三无愿是无生义。四无作是无生义等。三言并通三性者。此有二义。一空等通三。谓遍计空依他空圆成空等。乃至三性难超越。二者无相无生无性亦通三性。下疏依后义作一重云。如一无生若作无相。应云但信依他无遍计之相。则是圆成之相。若信依他无自然之性。则悟圆成之性。是故结云余例可知。
    疏。若克文取义者。上但当文通释。今对前别释可思。
    疏。二彼诸下释第二意。文有四义。一谓已得未得下约真如本无增减等。亦即就前广无边涯之经。离二边之偏邪。二寂照下。菩萨寂照契如绝戏论故。三但以世俗下。暗引净名证成。四菩萨既坚信下。结成不怯。
    疏。五有正慧故下。释常有根本。于中三。初按文略释。次静法云下。引昔解。后此或应尔下。会通言或应尔。且许昔解。后今以理下。引例会通第二戒藏。
    疏。谓鸡狗等者。涅槃二十四云。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不为生天不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鸡戒牛戒雉戒。乃至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是第三戒。又十住毗婆沙论第三明秽土中。多诸外道有持牛戒者。鹿戒者。狗戒者。乌戒者。象戒者。释曰。此皆外道所持恶禁戒。通由二因生此妄计。一由天眼见有众生。从鸡狗等即生天上故。二由非理寻思妄生此计。婆沙一百一十四。有二外道。一名布剌拏憍雉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剃剌罗栖尔迦。受持狗戒。二人异时往诣佛所。种种爱语相慰问已。时布剌拏先为他问。此栖尔迦受持狗戒。修道已满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汝止莫问复再三请。佛以慈心告言谛听。受持狗戒若无缺犯当生狗中。若有缺犯当堕地狱。闻佛语已悲泣哽咽不能自胜。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须问今果怀恨。时布剌拏白言。世尊不以此人当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长夜受持牛戒。或恐将来亦当尔耶。唯愿大慈为我宣说。世尊告曰。准前狗戒。此等皆由不了真道。婆沙又问云。云何受持猪戒牛戒狗戒名无缺犯。答一如牛法。一如狗法。名无缺犯。
    疏。非如难陀。难陀之缘甚长而人多闻正明。其性多欲染著孙陀罗。佛方便诱引之至于天上。见诸天女端正姝丽过其本妻。见诸天男皆有天女。独于一处见有天女迥异姝丽而无天男。问佛佛令自问。彼女答言。我有夫主即佛弟难陀。难陀答言。我身即是。女言。难陀为僧身披袈裟。闻已便求剃落持戒。本为贪著天女而持禁戒故。阿难讥之。如羝羊相触将前而更却后。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身虽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意云。如羊本拟向前。如汝欲生天上受欲。而更却后。如汝持戒故业不清净(云云)疏涅槃云何故持戒等者。即第二十七师子吼言。何因缘故受持禁戒。佛言为心不悔。何故不悔为受乐故。何故受乐为远离故。何故远离为安隐故。何故安隐为禅定故。何故禅定为实知见故。何故为实知见。为见生死过患故。何故为见生死过患。为心不贪著故何故为心不贪著。为得解脱故。何故为得解脱。为得无上大涅槃故。何故为得无上大涅槃。为得常乐我净故。何故为得常乐我净。为得不生不灭故。何故为得不生不灭。为见佛性故。是故菩萨性自能持究竟净戒。疏家但至涅槃已为究竟故略后三。后三即涅槃中事故。
    疏。五不同调达者。佛说四依为除比丘四恶欲故。调达加一为五。谓加不食酥盐鱼肉。复皆尽形寿说。虽有同本意不善故。四分律第四卷云。调达以五邪法诱诸比丘。尽形寿乞食为一。尽形寿著粪扫衣为二。尽形寿露地坐为三。尽形寿不食酥盐为四。尽形寿不食鱼及肉为五。
    疏。不违涅槃者。非涅槃经以无相持顺寂灭故。
    疏。一非为欲恼众生。先须持戒者。如欲禁龙。曾闻罗汉持戒而能遣龙。遂即持戒是也。
    疏。如马祀等者。即百论中外道计。杀马祀天得生梵天。即逼恼于马。谓为戒等。
    疏。定有定无者。今律学者多计为有。禅学之者说戒如空。定有著常。定无著断。此为邪见。杂于正戒。
    疏。观缘性离者。观缘之相不坏坚持。缘戒性空故不起迷倒。
    疏。又如十住婆沙论说。一矫异者。谓有贪利养故行十二头陀。作如是念。他作是行当得敬养。我作是行亦或得之。为利养故改易威仪。二自亲者。为有贪利养故。至檀越家而语之言。汝等如我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无有异也。若有所须我能相与。若有所作我能作之。不计远近来相问讯。我住此者正相为耳。为求利养贪著檀越。能以巧辩牵引人心。三激动者。谓有不计贪罪欲得财物。现于贪相语檀越言。此衣钵尼师坛好若我得之则能受用。若人能随意施者此人难得。又有谓檀越言。汝家羹饭饼肉香美衣服又好。若常供养我我以亲眷必当相与。四抑扬者。谓贪利养故语檀越言。汝极悭惜尚不能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戚。更有谁能得汝物者。檀越愧耻俯仰施与。又至余家语彼人言。汝有福德受人身不空。阿罗汉等常入汝家与汝坐起语言。欲令檀越必谓我是罗汉。五者因利求利者。谓有以衣钵及僧伽梨尼师坛等资生之物持示人言。此是国王及施主等。并余贵人将来与我。令其檀越心中生念。王及贵人尚供养彼况我不与。因以此利更求余利故以名也。第三惭藏。
    疏。今初然惭愧相别者。此释标章。而双释惭愧。两章之通别言涅槃云惭者羞天等者。即南经第十七。耆婆为阿阇世王说也。经云。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天。愧者羞人。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其成唯识即当第六论云。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谓依自法为尊贵增上。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释曰。言自法者。谓于自身生尊重增上。于法生贵重增上。二种力故崇贤重善此是惭相。论云。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释曰。谓依世间他人讥毁。及自羞恶法而不作等。名依世间诃厌增上。有恶者名暴。染法体名恶。于彼二法轻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弃而不住。由此增上对治无愧息诸恶业。论又云。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释曰。此会显扬。显扬说羞耻为二相者是通相耳。从通假说为体。实是崇拒等是别相故。下疏云是二通相。疏俱舍亦同者。即彼第二疏根品之中。偈云无惭愧不重。于罪不见怖。释曰。不重贤善名为无惭。谓于诸功德及有德人。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即是恭敬所离。对法云。功德者。戒定慧。有德人者。有戒定慧人也。无忌难者。无畏惧也。不随属者。不作弟子礼也。于罪不见怖。释无愧也。为诸善者所诃厌法说名为罪。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翻上即是惭愧之相。谓重贤善等故同唯识。
    疏。若说羞耻下。释二通相先依唯识已如上引。后依今经以一文中皆有不相恭敬故。
    疏。自惟即是内自羞耻者。正同涅槃。兼得唯识依自法力。第四愧藏。
    疏。不觉苦集故无知见者。不知苦果不见集过。
    疏。依顾世间即顺唯识意。
    疏。从淫欲生即种子不净者。疏中先说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三自性不净。四自相不净。五究竟不净。即智论二十一说。梵行品已广其相。但自性不净即三十六物。今当更说。即涅槃十二圣行品云。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一).毛(二).爪(三).齿(四).不净(五).垢秽(六).皮(七).肉(八).筋(九).骨(十).脾(十一).肾(十二).心(十三).肺(十四).肝(十五).胆(十六).肠(十七).胃(十八).生藏(十九).熟藏(二十).大便(二十一).小便(二十二).涕(二十三).唾(二十四).目泪(二十五).脂(二十六).膏(二十七).脑(二十八).膜(二十九).骨(三十).髓(三十一).脓(三十二).血(三十三).脑(三十四).膀胱(三十五).诸脉(三十六)。菩萨如是专念时。释曰。远公不分其中骨有二。脑有二。脑连膜。除二缺二。肠有大小。亦缺其一。余处有胞具三十六。直就经文今具者。复有分垢为一汗为一。则秽字属汗亦具三十六。
    疏。又垢秽形是内污秽不净者。然有二种。一内二外。论云。云何依内污秽不净。谓身中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痔肪膏肌髓脑膜涕唾泪汗屎尿。如是等类名为依内。释曰。此亦三十六物也。论外谓青瘀或复脓烂。或复变坏或复[月*逄]胀。或复食啖或复变赤。或复散坏或骨或锁。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涂。或脓所涂或便秽处如是等类名为依外污秽不净。二苦触不净。论云。谓顺苦受触为缘所生。若身若心。若不平等受。受所摄如是名为苦触不净。三下劣不净者论云。谓最下劣事。最下劣界。所谓欲界除此更无极下劣最极鄙秽余界可知。如是名为下劣不净四观待不净者论云。谓如有一劣清净事。观待其余胜清净事便似不净。如待无色胜清净事。色界诸法便似不净。观待萨迦耶寂灭涅槃乃至有顶。皆似不净。如是等类名为观待不净。五烦恼不净。论云。谓三界所有一切结缚随眠烦恼缠。六违坏不净。谓五取蕴无常故。恒不可保信是变坏法。是故静虑无色皆名不净。释曰。今疏随胜已略配竟。但观所引论文自然明了。第五闻藏。
    疏。闻为本故实则多知者。故大品第六云。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一切法中无碍相应学应知。释曰。即多知之义下。佛答中与此列大同。佛言一切法者。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共法不共法。释曰。此十法但共不共。此中略无以一向是不共般若故。彼经云云何为共法。四禅四无色。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如是等法是名共法。智论释云。凡夫圣人生处入定处共故名为共法。经云。何等名不共法。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不共法。论释云。菩萨分别知此诸法各各无相。是法从因缘和合生故无性。无性故自性空。释曰。此即圣人法不共凡夫。如十八不共等亦不共二乘也。余大同此。
    疏。依生引二门开为四重征释者。然第六地广显其相。今文略引。然此一段疏文有三。一总显生引。二然依杂集下。以三缘生会释经文之意。三正释经文。二中二。先正说三缘生。后会释今文。今初。然杂集论云。云何缘生。几是缘生。何义观缘生耶。问也。谓相故分别支故。释曰。彼有十五义。今略用一二耳。论名相者。谓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是缘生相由此三故薄伽梵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无明缘行乃至广说列也。此有故彼有者。显无明缘生义。等具如疏文。即是释也。然功能差别下。更云如从无明力故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
    疏。然今经中下。第二会释经文也。于中有五。一正明二门。然此有彼有等。亦兼势用正显二相故。指势用在于六地。二然二门下。出其影略。言前后互举者。谓能所引中明无作缘生。能所生中明无常缘生。三前七许同因位下。出生引所以。言许同者。据三世义。初二次五过现不同。约二世义许得同世。但引五种故不名生。四由此能所引中下。出此经中影略之由。以前于能所引中无作义显。而影取无常。能所生中无常义显影取无作。五故集论下。引证生引之相。
    疏。然文有染净下。第三释文。文中三初句标也。有染净观者。六地广明。谓无明缘行等。前能生后生死流转为染。无明灭行灭等。反本还源为清净耳。
    疏。初能引中下。二别释即为四番。初番可知。
    疏。第二约所引下。约所引染净。例前亦合云识有故名色有。前文亦合有无明无故行无。
    疏。以识通能引下释。上亦通能所引义。正义正取识名色为所引义。今释上言通能所引。若识支通能引。名色唯所引。故识与名色是能所引对。于中先反释经文。约染观明。然识通能所引者。若取识种为识支即是所引。若取行种为识支识是能引行是能引故。今举二业初业是能引。以取行习气为识支故。实是行种与识俱故名为识支。即集论意。正取业种以为识支。识种乃是名色支摄而缘起。经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种但是名色所依非名色故。今第二意即是识为能引。云与名色作缘。从谓由识入母胎下。兼显现行二果。然今下。经义通能所故。六地云。于诸行中植心种子即具二也。其二种业言即六地自业助成章中。然彼二业云识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今取其势以能所引而为二业。约持行种即是能引。约其自体即是所引。
    疏。今言识无者。上反释经。今顺释也。反上二义可知。
    疏。第三下。能生所生相对。上爱取有是能生。生老死为所生故。第四可知。
    疏。后之三门下。料拣然第二门识与名色。识虽有能引之义正取所引。故三皆能所相对。先问后答。答意可知。
    疏。又为显能引支下。重显前二相次为一所以。识支是所引则能引唯二。识是能引则能引有三。若识取所引则上四番而为三类。初一唯就能引明第二唯就所引说。三四通能所相对故。显十二一一相望皆得此有彼有此生彼生等。不必要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相对。以明方有此有彼有等故。疏云说者之妙。
    疏。第二有漏五蕴下。文五。一释总名。已见光明觉。杂集藏果等者。即第二论。其藏果义与蕴义大同。重担与阴覆义大同。然彼论云。蕴义云何。答诸所有色。乃至若近若远彼一切略说。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蕴。如是乃至识蕴。释曰。此即藏果义蕴藏色等果法耳。言重担者。论云。荷杂染担故名为蕴。如肩荷担。荷杂染担者。谓烦恼等诸杂染法皆依色等故。譬如世间身之一分能荷于担。即此一分名肩名蕴。色等亦尔能荷杂染故名之为蕴。
    疏。而标名下。二释世间。世有三义。隐覆名世通为无为。如世界成就品下。二唯有为世间。世即是间。持业释也。
    疏。然色等下。三料拣。言通无漏者。诸佛五蕴。况因灭无常色获常色等兼通无为。今但取有漏有为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留于无漏在后段说。
    疏。云何知下。四释知相。即大品意。前文已引初知相中。言色以变碍为相者。俱舍第一中。色有二义。一变坏义。论问云。始自眼根终乎无表。世尊何故说为色耶。答可变坏。故名为色蕴。释曰。变者显刹那无常。坏者显众同分无常。论问云。谁能变坏。谓手触等(云云)故即便变坏广说乃至蚊虻等触。此变坏者。即是可破坏义。二变碍义。论云。有说。变碍故名为色。释曰。变谓变坏。碍谓质碍。若尔极微应不名色无变碍故。此难不然。无一极微各处而住。众微聚集变碍义成。余广如彼。杂集亦二义。一问云。色蕴何相。答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触对变坏者。谓由手足乃至蚊虻他所触对时即便变坏。方所示现者。谓由方所随何相示现。如此色如是如是色等。
    疏。受以领纳者。杂集问云。受蕴何相。答领纳相是受。故领种种净不净业所得异熟。又唯识云。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疏想者取像者。即唯识文。下云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杂集云。构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构了种种像类。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
    疏。行谓迁流者。俱舍云。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杂集云。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释曰。俱舍二义今取迁流欲诃毁故。
    疏。识以了别者。俱舍云。识谓各了别。论云。了别名识。此有六种了别不同。故名为识。杂集云。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
    疏。况知一切法趣色者。即于第三义中傍况此义。亦大品经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及非趣。天台为三观释云。初句假。次句空。后句中。然经文但显性空。今疏引意却取一切法趣色。明事事无碍。一中有无量义故。是名善巧多闻。
    疏。然诸蕴性下。第五解妨。此即以通为别。妨释有二义。初一可知。又摄法多者。第二释也。因此略明五蕴摄法多少。且依大乘百法。识蕴唯摄八识心王。色蕴唯摄十一种色。想受二蕴但摄心所遍行中二数。四蕴但摄二十一法。除六无为。蕴所不摄。余七十三。皆行蕴摄故云多也。百法已见第一疏抄。
    疏。第三无漏中有四。初释总名。二然无漏蕴下。显类别。三欲显戒下。释立总名所以。言理实亦有世间戒等。上五蕴亦有出世间。然世间戒等自有二戒。一者外道共有十善等戒。四禅等定。世智之慧脱下地惑。于中知见。二者正教之中。亦说十善五戒四禅八定。无见慢修欣厌之慧。脱下界缚了见分明。而是有漏故名世间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四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