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正文

卷第七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六大胜分。
    疏。一入自在者。即经云如是入已牒前十自在也。二成就智。即经云如是成就已。即牒前为不思议智者等。
    疏。故经云随行智为导首故者。经文但有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论经云智慧为首随顺转故。
    疏。具用二句之意。以智先导释其随行。初智导起起已不失于智即是随行故。
    疏。二中十句依七种功德。谓依此七种功德。宣说彼所住功德法故。此段名所住功德大也。
    疏。后二慈悲利他者。余处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今悲不舍众生。慈却救护世间。以慈悲皆通与乐拔苦故。言后三愿行相符等者。愿即第八。行即第九。佛护即第十。第七释名分。
    疏。一地释名。约法明位者。广明此地有不动德故。二约人者。广明住此地菩萨有不动德故。法即本有此德如于菩提。人由得地故成胜德。犹如觉者。今初十句论摄为六者。初二四六皆摄二故。疏文有三。一总科。二依论释。三顺经释。今初。初二自分。前一离过毕竟。后一所证深玄。余句可知。
    疏。言为六下二依论释。初染治中功用。小愿魔业。皆是业染。第七地功用之心。名功用行。第六地中乐空之心名小乘愿。前五地中著有之心。名诸魔业。亦可。七地中所起行修。名功用行。二乘之心名小乘愿。凡夫之心名诸魔业。今离功用治功用行。远离有无间隔过故。治小愿魔业故名不动。此一为总。故诸经论皆立此名。疏三有二句发行清净者。即胜进中发修离过。前句发修之时离功用过。名为发净。后句修行之时。离不成过。名为行净。随意成故。论经名王子者。经云。名为王子地离家过故。远公释云。如世王子生在王家。无有营农等过。菩萨如是。生在佛家无有修行功用之过。释曰。观经之意但取离过。
    疏。四次二句下。兼第五门。即胜进中因修成德。德义不同有其二种。一者有作。即教道功德。本无今有方便修起。故名有作。即第四门。二者无作。即证道功德本有今显。非从修起名为无作。即第五门。与加分中有作善法净无作法净相似。今明第四中功德名世间。智慧名出世间。前中随世有作释经名为成地。自无所作。释经更无所作故。下句中以智慧善分别故。即是论经。智障净故是论释。上善分别言皆决定义。疏将彼经及论。皆就今经决定之言。
    疏。五有一句下。即证道也。即经名为变化地。随愿成就故。今经但有其用。论经云名为涅槃地。善起大愿故。远公云。涅槃地者即无作体。体寂灭故。善起大愿故者。即无作之用。以用显体。非小涅槃故。
    疏。释云。化不滞寂成无住涅槃。
    疏。六有二句分位过前者。即远公依德成位。上句可知。下句胜七地有功用。此地报熟名无功用。言先已成就者。论经云善起先道故。远公就诸地中分别有三。一不起先道。谓前六地当地别习不兼前行。二起而不善。谓七地念念修起一切佛法。前六地中所有诸行。至此皆起。而功用心起不名为善。三亦起亦善。谓此八地前七地中所修诸行。是其先道。至此地中报熟现前。名起先道。报熟现前非功用生。故名善起。疏意顺经先已成就即是七地之中修无功用。为先已成就。故今无功。此意是总。易故不释。疏今更指文者。第三顺经释。但是指文义不异论故。疏云则似论家阙指明据。疏智者释名中。一向不动是胜进行也。一体不动是自分行。先明胜进者。举彼胜求显于自分从上满也。
    疏。今初文有四句皆含二义者。谓一向一体。以远公将此总属于一向不动则此四句明一向义。后十方明不动故。疏案定云皆含二义。谓由入佛境故。一向上顺亦与菩萨同一体性。下三句准之。以论先释四句竟。方云是中一向不动者。如经日夜常为善识加诸佛加等故。疏将此四句为总。三者近者由其前二故近佛也。
    疏。谓金刚等现形卫故者。此前七地亦有但冥卫耳。如来常有八金刚神列其八面。此地菩萨随分得之。前三自分者。即三轮也。谓身口意。疏论云一向不动故者。论释结文如是通达。如是通达故一向不动义耳。疏一智不坏者。论经云善思量大乘道故。即是证智法智通者。以论会经既云智大。经云获大神通明是法智通也。即十通第九。于六通中漏尽开出故。亦证智。二教智三不住。上三自利下六利他。初句净土行。后五化法益物于中前三自分即意身口。称三际说者。先际生死后际涅槃。中际圣贤也。后二胜进。坐道场称佛方便成正觉者。成佛度人前中泛明坐道场。略有三说。一就法门即万行道场。二就实成约金刚三昧一念成佛。三约化相菩提树下。今正约后。然经但言普伏一切魔邪之道。而论云坐道场。坐道场即降魔故。伏魔亦三。一约法门。一切生死涅槃皆是魔道。修一切智则伏其道矣。二约实说。无明习气以为魔道。金刚喻定方能摧之。三约化相。菩萨树下降于天魔。今亦据后。
    疏。九正觉不坏者。上入佛境同佛觉故。即是一切法如实觉故同无障碍智。余如初地中说。第九善慧地。
    疏。言善慧下。二释名。总有九释。一摄论当第七论。从即下文下。
    疏。会经二庄严论。即第十三颂云。四辩智力巧。善说称善慧。今疏即是彼论长行。此同下文即疏会经。三金光明。即第三卷。从此兼下疏会释。四深密意者即第四卷。经云获得广大无碍智慧。五瑜伽住品。即四十八论。上文来意亦同此卷。论云。由此地中。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清净。逮得菩萨无碍解慧。由此善能宣说正法。是故此地名为善慧。六十住论亦当第一。论云其慧转明调柔增上故。七成唯识亦当第九。论云。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从文词下。会上三论。八仁王下亦即下卷。九智论可知。疏故所离下。第三离障亦唯识文。具云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此总标也论自释云)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一也)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二也)于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辩才自在愚。辩才自在者。谓辩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释曰。此用能障无碍解所知障种以为体性。以八地已上六识中所知障无现行故。金光明亦云。一说无量名句味。无量智慧不能持无明。二四无碍辨未得自在无明。释曰。此则第二愚。亦许通四。但上能持。此约能说即说上三耳。梁论云。一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味。难善巧言自在陀罗尼无明。二于四无碍解决疑生解无明。释曰。第二愚亦通四无碍解。本论名离不能利众生障。释曰。唯识不欲此论不能。不能故不欲耳。疏但撮略以对论文广狭可知。互相映发。
    疏。论俱易疏故所证下。四所证如亦唯识文。摄论名同。无性释云。谓此地中得无碍解所依止故。分证得智波罗蜜多于一切法不随其言。善能了知诸意趣义。如实成就一切有情受胜法乐。释曰。无碍解等释自在义。分证得等释于智义。中边论云。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自在(即相自在)二净土自在。三智自在。四业自在。法界为此四种所依止义。第八地唯能通达初二自在所依止义。后二如次在后二地。
    疏。便成善达下。第五成行庄严。论云四辩自在成熟众生(即此经自在说法)无边总持广受法行(即此经善达法器)。
    疏。梁论云下第六得果。初即成熟众生果。后即总持法义果。
    疏。如月普现前地有故者。偈云。譬如日月住虚空一切水中。皆现影。住于法界无所动。随心现影亦复然。从此法师下。即九地之德。下文广具。
    疏。第二正说文三。一总科。二四中初一下。会三心。三然第八地中下。显地别相。此是论文亦是通难。恐有难云。第八地中于三世间已得自在。普与众生身心同事。复能多身多音说法利乐众生。何以此地方名法师。有说。成等故为此通。从成就一切相下。辨胜过劣。
    疏。前得二谛等智故者。二谛即是净土分中。等者。等取诸佛劝起无量智慧。思量观察即是思修。若准论经云无量智慧善思量智。远公云。广谓无量。深曰善思量。上佛劝与无量智即是广也。净忍即是深智。然不出二谛故。疏但以二谛等之。
    疏。初句利他等者。此依论主有两对二利。疏意更有二意。一为三节以合初二为自利故。二者十句皆通二利。然远公云自分所成以用化人。胜进所成未堪化人。业未熟故但可自利。疏意云。更求胜进岂无利他。
    疏。三依根熟下。五门利他。言根熟者。阿含行成堪能入证。绝念修行可利生故。四不观智性尽为邪念。五未知令知。六邪归依者。即诸外道取信耳目故。以通化。七诸佛净土超过诸天。无退转故。上五下结上。以利他竟故。后三易知。第二智成疏不二即无记者。不同前二。故云不二。净即是善顺理清升故。染即不善违理杂秽故。疏。于净法中开漏无漏者。俱舍云。有漏无漏法。除道余有漏。于彼漏随增。故说名有漏。四谛之中苦集二谛是有漏法。漏即烦恼漏过无穷故。漏法于彼苦集随增。苦集有彼漏故名为有漏。论云。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由其道谛是有为无漏故于有漏除于道谛。今疏中云与漏相应即漏随增义。言施戒等取相心修者。以于善中开出漏故。举其施等。等取忍进禅慧。今漏于彼施等善法而随增故。相心修善是集谛摄三界因故。言无漏反此者。即离相心修漏不随增。即属道谛。俱舍云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约于见道分世出世。前来频有思不思议。乃有二意。前约圆融行布。地前地上对明。后约教证二道。唯就地上。疏彼有漏思议等者。以思议通二义。今明定能证入。意取地前思议故。兼取有漏之善。言定能证入者。大乘之中。种性坚固。名之为定。为缘所动名为不定。故仁王受持品云。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定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十重等。若通诸乘说。小乘忍心已去名定。余必不定。五总上诸善开出三乘者。三乘皆有漏无漏世出世教证二道定不定等。故云皆通。
    疏。六于三乘下。先举论。后此是下疏释于中二。先辨。次二灭谛下正释。然为无为及漏无漏。如十藏品。世及出世教证二道初地已广。今随三乘略明为无为等。灭谛即是小乘无为小乘四谛三是有为故。缘性即是中乘无为。逆顺观等皆是缘相。缘性离是名无为。彼岸真理大乘无为。大约六度故云彼岸彼岸有二。一是涅槃修六度因。得涅槃果居然无为。二穷行究竟即同无为。又真理言通于三乘。同入二空之真理故。道谛已下三乘有为对前可知。如来无为前已频释。
    疏。三乘圣人下释上论文依顺行言。然有二意。一依起行。二亦依无为成差别位。第三入行。
    疏。一众生心者是总故者。疏文有二。先随文释。后释总名。前中此言总别通有三意。一约本末即如今文心为本是总。十林是别。然本末容可知。由一生多总别要一具多。是经宗意。二就末中。三杂染为总。余七是别。此约依本开末。七不离三故。三以三聚为总。根等为别。此约以时该于法故。今初心为总者。论云。依共者。论唯二字。以通为下。
    疏。释先释共字。共染净共依。但释共字。菩萨依此下。方释依字。
    疏。余十是别不出三杂染者。即第二重总别义也。言生是苦果今当第九者下。是总释论。然论经今经已前是因。生是苦果。皆当第九。论以三是总故以生居前后。习气三聚俱通因果。
    疏。论释余七云下。二释余七。于中四。一总释七林。二重释根等。三例释三聚。四会二名殊。今初有三。初句标举。二依共染下举论。三谓次根等下疏释。然上论七林总有四节。一依共字。摄根解性欲四林。二染字即随眠林。三烦恼染净等。即习气林。四依定不定时即三聚林。四节皆合有其依字。初一后一有依。中二略无。以初依字该于中二。若具应云。依共依染依烦恼染净依定不定时也。今释四节文亦有四。初释共字。谓根解性欲同是业故。二随眠即烦恼种下。释染字故。三地中显超烦恼名贪嗔痴。显超随眠名为染也。以常随心令心秽浊无时暂净。故名为染。然论经名使如下当释。三受生即生如前已说者。此非释论。以经次第至于生故。指前总中故。前云不出业烦恼生也。四从余二通三故不出三下释论。第三四节习气三聚二稠林也。于中二上二句总释。言余二通三者。二即是习气。及三聚林通三杂染故。不出者。随眠是烦恼。根等是业。今二复通。故上标云不出三杂染也。疏二云何通下二别释二林。此句微问。后谓习气下。释前论第三云。烦恼染净等是习气林。染摄烦恼故。疏略无烦恼之言。又欲将染净通根解性欲。而言等者。等取生杂染。以三杂染皆有习气故。故下释中。有烦恼习气业习气道差别。习气即是生故。不言心习气者。心是总故为十依故。
    疏。三聚但是约时定不定故者。释上论第四节。依定不定时是三聚林故。疏论又别释下。第二重释根等相似之义。即重释上依共之言。以言共者。共是于业复相似故。于中四。一生起论文。二彼复定不定时下举论。三由下经文。下彰释所以由相似故。经举根林以例三林。论上云共故。今显共相似之义。四亦须约时下正释论文为四。展转相生皆征上起下。而文分五。一释彼复定不定时云。亦须约时蹑上四义。但云亦须约时。合云根等四林。亦须约时。亦者。释论复字。以前释三聚约时。今重约时故云亦也。二约何论时下第二节征于上句释下根等次第三云何次第下征上第二释下根等相似。四似何等下。征上第三释下信等二字。五如宿习下。显上相似次第之义。唯初根解。此二相望。有于次第及与相似以性欲但明相似之义。次第可知。故略无之。疏若相似未熟下。第三例释三聚。三聚亦由上四生故。是故上云三聚为总。疏论经詺解下。第四会二名殊。可知。疏十皆名稠林下。第二释总名。于中三。初正释稠林。二论经十林下会释二经。三然此下指广辨异。第二依章释。心意及识六种别故者。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然有通别。已见问明。今更略释。大乘法师云。心积集义。意思量义。识了别义。积集有二一集行相二集种子。初通诸识。后唯第八。思量有二。一无间觉。二现思量。初通诸识后唯第七。了别有二。一细二粗。细通诸识粗唯前六。疏此八缘境许得齐起者。唯识第七云。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释曰。此有二门。初句六识共依门。下三句六识俱转门。此中正是后门。论云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释曰。此释第一句。举阿陀那通至佛果故。若言赖耶位局染故。但言六者。第七识缘恒时具故又此正明六识义故。言为共亲依者。共依即是现行本识。识皆共故。亲依即是彼种子识。各别种故。次释下三句六识俱转门。论云。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由此或俱或不俱等。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如水涛波随缘多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释曰。言种类相似者。一俱依色根故。二同缘色境。三俱缘现在。四俱有间断。言谓作意等即眼具九缘等。经初已说。言广如经者。即解深密云。广慧如大瀑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乃至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诸识亦尔。然彼更有净明镜喻。恐繁不引。
    疏。极少犹有遍行五者。即如第八心所俱门。谓唯与触及作意受想思俱。余识心所多少之义广。如彼论。论云住异生灭行者。住释上轻。异释上转。生释于生。灭释不生。疏云何离者。从初至不可得。唯除此句假征。余皆论文。从身者下。疏释言心体离念等者。等取虚空界。法界一相皆无形义。疏取境不同故名为自者。此下疏释八识缘境有同有异。前五转识缘五尘境。是现量故。第六意识缘一切法。通三量故。第七末那缘赖耶为境。是非量故。第八赖耶缘于三境。种子根身器世间故。亦现量摄。广如唯识。疏上之四下结前。言心之空性者。空如来藏故。涅槃云空者。所谓生死故。后四净心随缘者标也。次由第五下总释也。随现烦恼故。有第六随烦恼种故。成第七故。论云第六七心染不染故。心缚解故。此二句烦恼染示现第八。双随业生染故。论云。第八句心随道故生染示现。以随业受生故。云随业生缘。菩萨幻生亦菩萨业。
    疏。谓第五清净下当句别释。此即自性清净心。对前空性是不空。性是则相。辨真空性为妙有也。不染染等前已频释。疏随因受生者。通释二句。菩萨以下。别释二句。幻所作相同于摩耶大愿智幻耳。第二释烦恼稠林。摄为三种事者。一即远入相。二难知相。三染相。一远入者明分齐。深至于有顶故。四住拣于无始无明。现惑拣种故。弹古云下至金刚自约种说。远公见偈云。禅定境排仍退转。金刚道灭方毕竟。便释有顶云。谓至十地金刚顶故。今弹云。彼颂随眠稠林约俱生种。何得证此。
    疏。二无边引起者。论云二难知无量善根等修业行故。余如疏释。言恒沙等上烦恼者。以善无边一一善上皆有烦恼故。亦即所知未尽。则无法之上而无惑也。
    疏。三俱生下先总释。后初三句下别释三段。就此三中。初句既总。即能所缚。即二为能缚。三即所缚妄心。今初论自释随所缚。云迭共同事。迭共相依。不相离故。今疏取意开展释之。以论同事释经俱生。言生即是事者。然有二义。一夫言俱生必有二物。烦恼是一与何物俱。即妄心事同时生也。二生即生杂染。则烦恼与生事俱也。从然离惑下。以论相依释经不舍。疏二眠起一义者。别明能缚。如世缚贼。为用绳耶为用锁等。云以何缚。从谓使为能缚下。出能缚体。从现行由使下。释其缚义。烦恼缚心使缚烦恼。如毛绳缚人。由入水故令绳缚急。然下辨使等者。通相滥妨。此中使同下使故。答意云。此约使为惑因。后正显使故不滥也。远公云。使有二义。一系缚义。通性及起。二随逐义。局在性成。今约系缚亦是一理。而下随眠亦有系缚。故但依疏。疏三与心相应下。即别举所缚。然虽别显能缚所缚而必互有。如绳缚人。若言以何物缚。是单说能。而必有所缚之人。不尔者何得缚名。如说何人被缚必有能缚之物。故下二句各兼能所。而二正取能。三正取所。思之。疏事即真心者。出所缚体。即自性清净心。若被下即被缚相。因无明风动不守自性。成其染心也。染而不染云心性净。言示可解脱者。若定是染则不可脱故。中论云。集若有定性。先来所未断。于今云何断。疏二随趣下。谓就生杂染中明于烦恼。先举论总释。从苦报下释论。从上句下。以经对论道界因。道界因言彰惑之过。
    疏。三爱见下先总明。初句下别释。释初句中先牒论。言三分下疏释。三即爱见痴是业之因。疏文委具。而文有四节。一以二求释三分业。二慢通上三下。会通经论。经有四惑。论但说三故。又三求中唯说二故。通意可知。三上三俱障下。以论障解脱言。释经如箭深入过患。四亦可知下。疏别立理。疏下句下释三业因缘不断相。疏结中八万至贤劫经中亦有其相者。然随好品正明烦恼。贤劫自说八万度门。而取所治亦是烦恼。故复引之。此经具名贤劫定意经。有十三卷。第二卷末有喜王菩萨。宴坐七日。过七日已诣佛咨请。行何三昧能悉通达八万四千诸度法门。佛告喜王。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行菩萨行时。便能通达诸度法门。诸度法门者。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功德各修六度为因。然彼第二卷末。喜王菩萨起请。如来初列章门。第三卷初。喜王再请。一一解释。至第九卷经方终其三百五十度中。最初名修习进行法修度无极。其度无极言。即波罗蜜义。乃是三百五十之总名。其光耀度乃当第二。其分布舍利是最后度。其间诸相随好力无所畏十八不共三十七品。五眼六通等皆是所成。即以六度为二千一百。其一一各有六度。随事各各不同。而初言二千一百竟。即云是二千一百。其中别有一百度无极主。除四大六衰令无有余。独步三界。亦可。将此都成前度。言如是二千一百诸度无极。及是百度无极。是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贪欲恚痴等分四事。二千一百合八千四百。各有十事合八万四千。不言十事是前四大六衰。及至第九经总释竟。即云是八千四百。一度为十。合八万四千诸度无极亦不言十。对四大六衰。次云此八万四千诸度。除八万四千众垢尘劳。遂成八万四千三昧门。立八万四千空行。设以义取。应以四大六衰成八千四百。而人以四大六衰成二千一百。似非经意。又此皆是菩萨所修之法。亦非如来一代经如是多度多会说法。下诸卷广说千佛名及因缘。然不说四大六衰之相。第十三卷末云三毒五阴十二牵连四大六衰诸蔽睡眠。则义当四大六尘。六尘衰损善法故。经中但言一度为十。经既不释。今以义推。乃有二义。一如古释四大六衰成之。二义推。如一施度下经具十。余五亦然。则八千四百。既一一具十。斯理无失。亦有云。四大者贪嗔嫉妒及众生想。此能障四无量故。六衰者。悭嫉放逸不忍懈怠散乱愚痴。能障六种波罗蜜故。此乃理求未有所出。难以取凭。又经中既云于其一百对四大六衰。若如向说。则尽对四大六衰。又有云。若依大乘菩萨藏说。贪嗔邪见及慢为四种。各二万一千。有唯贪香味触法色不贪声等。有唯贪声不贪色等。有俱贪香味触法。当知亦尔。色中多种。有贪外色不贪内色。有反此者。亦有俱者。外色中有多差别。十形四显八差别等。各别俱贪或少或多或遍贪著。声香味触各亦多门。是故贪行二万一千。嗔邪见慢当知亦尔。释曰。非无所以。未详所据。第三业稠林。然论有二。先正解后重分别。今疏将下重分别。文合在前文。正解中用九句分二。前八对果辨业。后一明定不定。就前八中远公摄为三对。初三一对次三一对后二一对。三对之中皆初对果明业为因。后就业体随义分别。
    疏。初一因者。此即对果明业。疏文有二。先通三性感五趣果。后唯善恶。今初引业。唯善恶者。俱舍业品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释云。引业谓总报业。但由一业唯引一生。若许一业能引多生。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若此一生多业所引。应众同分。分分差别。以业果别故。注云分分差别者。谓数死数生。多业能圆满者。别报业也。谓一生身圆满庄严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后填众彩。一色图形喻引业一。后填众彩喻满业多。是故虽同禀人身。于其中间有支体色力庄严缺减。
    疏。各有三品二地已说者。彼经云。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意明。下品十善是人因。中品十善是欲天因。上品十善是色无色界因。下辨三乘。除如来因。皆同上故。其十恶业略有三种。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皆三品也。
    疏。满业通三性名言熏习亦通三性许为因种故者。唯识第八云。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下二习气六地广明。其名言习气问明已释。为明三性故。复重举论。释名言习气云。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名别因缘。彼疏释云。名言熏习即三性法。各目亲种。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者。拣无诠声彼非名故。然名乃是声上屈曲。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然因名起种名名言种。谓因于名令心了知而成种故。今经从因起之义。乃显境名言故。云许为因种。疏又俱舍十七以三性因对五种果。无记亦能招果故。论通以三为道因者。彼疏第五初论云。前所言果有五种。此中何业有几种果。颂曰。断道有漏业。具足有五果。无漏业有四。谓唯除异熟。余有漏善恶亦四。除离系。余无漏无记三。除前所除。释曰。断道即无间道也。广配如彼。彼中第二三性相对。论云。已总分别诸业有果。次辨异门有业果相。于中先辨善等三果。颂曰。善等于善等初有四二三。中有二三四。后二三三果。释曰。上善等即业。下善等即法。初即善业以善法为四果。谓除异熟。异熟唯无记。以不善为二果。谓士夫增上以无记为三果。除等流离系故。云初有四二三。言中有二三四者。中即不善业。以善为二果。谓增上士用。以不善为三果。加等流。以无记为四果。谓除离系。言后二三三果者。后即无记。以善为二果。谓士用增上。以不善为三果。除异熟离系。以无记为三果。亦除异熟离系。解曰。既无记望善恶无记有二三三果。明有果也。况别不离总为因无失。
    疏。或既不招异熟等。二明道因唯是善恶。谓既曰无异熟总报果体。即无果义。论主言总明三为道因。别意但取善恶为因。
    疏。二有表示等者自性差别。此下二句唯就业体随义差别。云自性者造作之义。是业自性。论初释中但云自性差别。从论云此有二种下。此是论主后重释文。论主但云一筹量时。二作业时。从此在意地下。疏释初义。言在意地者。未形身口。言有审虑决定二种思者。今言唯有审虑一种思者。正明论中未作之意。虽在意地未有决定。未成业道。未受报故。如六地业有二义不受果报。一未作业。上引瑜伽已广显示。
    疏。二作业时者。此句论文从释经作字下。疏释通三业也。言决定思者即是意业。至决定思方成业道。能招报故。言若在身语下。辨余二业成唯识下引论证成。彼论第一广破外宗表无表色竟。小乘引经问言。世尊经中说有三业。拨身语意岂不违经。故论答云。不拨为无但言非色。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动作意故。说名意业。释曰。此出三业体。然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然初二思是发身语远近加行。然发动思正发身语。即二业体。然初二思与意俱故。作动意故。名为意业。故总以思为三业体。释曰。故意业中要具二思。方成业道如上已明。今约成业。但云决定故。晋经云分别不可分别相。
    疏。然今既云有表示下。但顺经文而非论意。表即表彰相可见故。无表反此。俱舍业品云。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释曰。谓有问言。世从何生。初句答云。从业而生。次句示二种业。一者思业。二者思已。即下二句开二为三。然其意业约等起立业。既是思与意相应。意等引起名为意业。言身业者。约所依立身。谓色身业依身起故名身业。言语业者。约自性立语即业故。次开二业成表无表。偈云。此身语二业俱表无表性。释曰。论释此二其文繁广。今当略示。初立有宗正理云。身表许别形。故形为身表。如合掌等。许有别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为身业。次破正量部云。非行动为体。行动即是有为。有为有刹那后有尽故。此之灭法更不待因。身表是果。果必待因故。论主次复破有宗云。形色非实有。应二根取故。谓依多显色假立长等。无别极微故假非实。若言有实。显是眼境形可身取。今显即形应二根取。形虽是表而非是业。业是思故。依身行门故名身业。次立语云。语表许言声。谓且许之。以其言声为语业体。业体亦以发语之思以为语业。语门行故。语之业故。则分同大乘。言无表者。俱舍云。无表虽以色为其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又颂云。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故。由此说无表。上依小乘次下依大乘。明表无表。然唯识示正义云。然心为因。令识所变示色等相生灭相续转趣余方。似有动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然因心故识变。似声生灭相续。似有表示假名语业。释曰。唯识但约心变。即异小乘。次明无表云。表既不实无表宁真。然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理亦无违。次下大小乘对辨也。然俱舍意。唯身语二俱表无表。而唯识意。无表既依表上假立。是故疏云表则三皆是思。若以非色非心而为无表。则意亦有矣。故瑜伽五十三云。云何表业。略有三种。一染污。二善。三无记。若于身语意十不善业道。不离现行增上力。有身语表业。名染污表业。所治三也。若即于彼誓受远离。所有身语表。名善表业。此身语善表也。若诸威仪路工巧处一分所有身语表业。名无记表业。此身语无记表业。若有不欲表示于他唯自起心。内意思择不说语言。但发善染污无记法。现行意表业名意业。释曰。此显意业亦具三性。自能晓了。我今造作如是事业别表。于后意俱之表名为意表。意为无表。如理思之。释曰。故知大乘三皆有表。广如别章。大乘法师法苑中。十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假实分别。四具支多少。五得舍分齐。六依他有无。七四大造性。八应成差别。九先后得舍。十释诸妨难。广如彼说。疏方便差别者。心为起业之方便故。经云。与心同生不离者。业共心生。生已不离。此言业行常依心王也。
    疏。与等起意识共生者。俱舍云。等起有二种。因及缘刹那。如次第应知名转名随转。引论解释已如六地。然今此中正同缘等起也。与所起业同刹那故。故云意识共生。言随其善恶生已即熏成名言等种者。此文影略。若善恶熏即成业种。意识等熏成名言种。由上有意识共生故。然要由业熏心。方成种故云尔耳。疏中等言。等于业种。言种似能熏亦有二义。一似善恶。恶生苦果善生乐果。二似名言。所熏第八成异熟种。能熏七识等。成名色等种。上二并言不别生果。言即不离义者。结归于经。谓业种不离心。得果不离种也。
    疏。四尽集果者。此下第二对三句。前二句对果论业。后句约业差别。前中此句明业得果不失坏也。而言得持至果者。即俱舍得得连持义。论偈云。得谓获成就。非得此相违。得非得唯自。于相续二灭。然此得得以持此业。如券持债故。古经论名不失法。中论云。不失法如券业如负财物。然大乘虽立有得。不许有实。而云熏习成种。前句已引。
    疏。前念虽灭下。释经次第之言。然有二意。一即就上因灭果生。以明次第。二亦是因即顿熏下。唯就果中以明次第。如六地明。
    疏。论云已受果等者。此句明业得报迟速言过去生报业现在已受者。且约一相随近以明。若今世受更是前前所造之业。即亦得是后报之业。名为已受。是则后报之业已润有报。未润无报。亦应云已熟已受未熟未受。
    疏。更有一理者。上是六地缘生中。护外三过中。此通业无报难。上论答云。业有三义故不受报。一未造。二未润。三得对治。前即第二义。今即第三义。未造之业即前未作是也。
    疏。初二黑白相对等者。释论对差别。然其论经具有四句。云黑业白业黑白业。非黑非白业。论释云。黑业对白业。白业对黑业。不黑不白对二业。二业即是第三黑白业也。故云。后二漏无漏业。无漏即亦黑亦白业故。又今黑黑之言。全依俱舍。次下当引。疏四中初一因果俱恶下别释。然以恶释于黑。乃是通义。别者因恶染污果恶鄙秽不可爱乐。通以善释于白。别亦不同。因白体不染污。果白则可爱乐故。然上黑是因。能招黑果故。下黑是。果能酬黑因故。白因白果例此可知。
    疏。谓诸无漏业无异熟故者。无白异熟故曰非白体。非染污故曰非黑。今以无漏非染义可知故。但云无异熟耳。然俱舍论云。此非白言非密意说。以佛于彼大空经中告阿难陀。诸无学法纯善纯白一向无罪。释曰。既言纯白明非白者。是密意说。为成四句。致非白言故。疏云对上黑白二业立双非名。若准杂集。但言非黑白业。无两非字故。论云。非黑者离烦恼垢故。白者一向清净故。然上四业前二因果。共立黑黑白白。第三唯就因中立名。第四亦双就因果立名。因明非黑果明非白。
    疏。上三有报者。由约异熟名报。无漏无异熟故说有三报。若约果名报。无漏既有四果。则上之四句皆名有报。
    疏。若俱舍意等者。为生后释不许善恶同时故。此指俱舍。明约相续非约自性。然上四句全俱舍意故。彼论云。又经中说业有四种。或有业黑黑异熟。或有业白白异熟。或有业黑白白异异熟。或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依黑等有殊。所说四种业。恶色欲界善。能尽彼无漏。应知如次第。名黑白俱非。释曰。上来疏文用论已周。细寻自见。谓初二句总标。次句即前三业恶是欲界恶业。色是色界善业。欲是欲界善业。能尽彼无漏。即第四业。彼即前之三业以为所治。无漏能治之。谓能尽彼前三是无漏业。后二句结可知。
    疏。余广如杂集第八等者。俱舍之义上已。具用杂集之义。大同俱舍。今更具出论云。复次有四种诸业差别。谓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白黑异熟业。非白黑无异熟业。能尽诸业。黑黑异熟业者。谓不善业由染污故。不可爱异熟故。白白异熟业者。谓二界善业不染污故。可爱异熟故。黑白白黑异熟业者。谓欲界系杂业善不善杂故。云何一业亦善不善。此中不约生刹那相说一种业亦善不善。然约意乐及方便。总说一业。是此经意。约此二种。若黑若白互不相似。建立一种黑白业故。或有业意乐故黑。方便故白。或有业方便故黑。意乐故白。意乐故黑。方便故白者。如有一人为欲诳他。先现其相。令信己故行于惠施。乃至出家方便故。黑意乐故。白者如有一人欲令子及门徒远危处安。由怜愍心现发种种身语粗恶。遂于此时发生杂染。非黑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于此方便无间道中。诸无漏业以方便无间道。是彼诸业断对治故。非黑者。离烦恼垢故。白者一向清净故。无异熟者生死相违故。能尽诸业者。由无漏业力。永拔黑等三有漏业与异熟习气故。释曰。在文易了。但云非黑者非烦恼垢。此拣前黑黑业。一向清净者。拣前有漏善业。为烦恼所发。言由无漏业力永拔者。即苗加行无间二无漏智。同时思业从智慧说故。言永拔所拔即三有漏业习气也。余义与上所引俱舍。一而无二故。疏总指。疏因缘差别者。彰业能为缘。容因种故。
    疏。随田高下有殊令种亦多差别者。上句单约喻。下句双含法喻。又云令种差别者。且约喻明。如谷子随田肥瘦。非令种谷而生豆芽。若约江南为橘江北为枳。则亦少有变种之义。然亦疏类非全差别也。若约法说。识种无异。由业善恶识招苦乐。即令种异也。
    疏。出世未集等者。约凡未能集圣法故。以释经文凡圣差别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