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正文

卷第七十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八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二佛子下。疏文有三。初举数总科。二或略不具下料拣。三细论一相下大科。于中先纵成经次。后今以类例下大科十九。言斯即顺观相海者。观佛三昧海经。观佛相海有二。一总观有三十二等。二别观一一诸相。就别观中复有二义。一从顶至足名为顺观。二从足轮至顶名逆观。故云今是顺观。据普贤言应言顺说。为欲成观是本意故名为顺观。即彼第九经观像品第九。疏若尔余可不然者。上正圆融。此下通妨谓有问言。若表圆融何不诸相皆具三十二耶。答意可知。而文亦三。初正答二故。善生下引证。三此约相好相对下亦是通难。难云。诸经论说伏于人故。说三十二相。伏诸天故。说八十种好故。人中轮王许有三十二相。而无八十种好则好胜矣。故为此通。谓此约相体以对好体。相胜于好。彼约人具则具好为胜亦如世人一尺之面不及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及一寸之目。则相相相望以辨胜劣。若有人有三寸之鼻一寸之目。更无余相。则不及身总具多相为贵人矣。
    疏。一列名名从用立者。谓此名光照一切方等。下辨业用云一一咸放摩尼宝光等。明知从用以立光名。下诸文势皆悉如是。或从用立。或从体得可以意求。疏观佛三昧经云如合拳者。即第四经。引此成上如拳。拳言尚隐合拳即覆拳于顶上有隆起之相也。然此相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故。佛顶尊胜正明于此。即乌瑟尼沙暂念暂观。延善住之寿灭地狱之苦。不受七反畜生水离人间残报疏。即具十楞等者。亦观佛三昧经第二广说观白毫相。彼经先说白毫之因云。从舍心不悭不见前相不忆财物无所封著而行布施(下取意引)持戒忍辱六度十力四无所畏诸妙功德生。次云。我灭度后有诸弟子昼夜六时能于一时中。少分少分之中能须臾间念佛白毫。令心了了。无谬乱想。分明止住注意不息。念白毫者。若见相好若不得见。如是等人除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之罪。佛告父王。如来有无量相好。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诸小相好。如是相好不及白毫少分功德。释曰。故应观察。况依此经如是而观。
    疏。福德人至鼻等者。即智度论文。或至梵世即法华经如来神力品。尔时如来出广长舌相上至梵世。或覆三千。即阿弥陀云。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等。
    疏。无俟观破搏聚者。金刚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释曰。此段论名第十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住处。大意云。众生世界但揽尘成。今从粗至细乃至极微皆无实体。故云世界即非世界。今云无俟观破者。观破但是假想为未了者。若了法本空不待观破。又彼云搏取。今云搏聚是义引耳。故什云欲破极微。觉贤云。以一故众以众故一。微自无性则为空矣。余如前说。
    疏。故佛涅槃四牙不碎者。即后分经圣躯廓润品。
    疏。四中有法乳等三者。论第三十八云。五想听法。一如宝。二如眼。三如明。四大果功德。五无罪想。今云法灯合明眼二义。大果即资法身。无罪总明离过。疏上来略列下结释料拣。于中有四。一总辨名数言译者安置者以晋经无数故。二既不说尽下明立理。欲合盈百故。言既不说尽者。十莲华藏尘不可说尽故。三况此中所列下。重以理成合成百义。四晋经有遗下遮其傍救。恐有救云。如大慧百八岂要圆数。凡立名数多有所表故。故今通难云。此有九十七即有所表。晋有九十四复何所表。昔表为是今表即非。是故不应生情配属。若表亦须成九十八。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疏。二释名中二。先辨得名。言随逐大相者。即观佛经意前品已引。二如来之随好下释名。
    疏。照七地者。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即是初地。四行正行地(从二地至七地)五决定地(八地)六决定行地(九地)七到究竟地(从十地至如来地)疏。如是展转况于诸相等者。上有五重今越中间。故云展转。然其举况亦合五重。谓一以因一光况果一光。所越应云。二果一光尚尔。况果多光。三足下好光尚尔。况余好光。四好光尚尔况于一相。五一相尚尔况于多相。疏文但有初及后句余可例耳。复应更有二重。谓六外相尚尔况于内德。七一德尚尔况于多德。故瑜伽四十九广说举况因。说相好因竟云。又于此中以要言之。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乃至一切所有毛孔随入福聚。能感如来一种随好。乃至所有一切随好随入福聚增至百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相中一相。乃至一切所有诸相随入福聚。除白毫乌瑟腻沙增至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眉间白毫。乃至白毫增至百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其顶上现乌瑟腻妙无见顶相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俱胝百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诸相随好。而不摄余大法螺相。由此法螺随如来欲发大音声。普能遍告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所化有情。如是无量福聚资粮修证圆满。能感如来不可思议无上无等遍一切种极圆满。所摄自体下取意引。又此相随好略由三因说为无量。一时无量。三僧祇修故。二意乐无量。缘无量众生利益安乐故。三品类无量。无量善业差别故。故云无量福聚能起如来诸相随好。释曰。经中说所感之相。论举能感之因而因果相成。此文证知佛德难思。可证前后数节之文。疏文从诸相不及法螺。可证出现圆音之义。前妙严品已略指耳。
    疏。谓虽修乘戒行宽故者。初地已引此下别有一解。以全悟意。往昔亲近众善知识。亲近法华涅槃经等众善知识。心不放逸。显曾修行依诸经修行。后闻此经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便生毁谤故堕地狱。由闻历耳种金刚种。以为宿因。毗卢遮那大威神力以为现缘。因缘相资顿升十地等。据此即非是戒缓堕于地狱故。十地品云。虽此众净广智慧甚深明利能决择。其心不动如山王。不可倾覆逾大海。有行未久(十生五生)解未得(未有华严圆融之解)随识而行不随智闻。此生疑堕恶道。我愍是等故不说。此即是生疑堕地狱。又偈赞品云。如来广大身。究竟于法界。不离于此座。而遍一切处。若有闻此法。恭敬信乐者。永离三恶道一切诸苦难。释曰。定知不是戒缓。又出现品云。如干草[卄/積]等须弥。投芥子火必烧尽。供养如来少功德。必令灭苦至涅槃。何以故。性究竟故。全悟虽是后辈。不忍见疏失于经意。所以扶同拯教异于古人。缘疏已行不可改疏。请后贤审详。
    疏。恶业善根下遮难释文。恐有难言。地狱及身既由恶业。即从恶业中来。前业报成佛即从善根中来。何以并言非十方来。故今释云。正由从业。即是从缘无性来即无来。若不从缘则有定性不得无来。中论云。若法从缘生是即无定性。若无定性者云何有是法。即因缘故空义耳。疏因缘者。名为智慧者。即略暗引涅槃二十一为证。前疏已引。彼经云。智慧之法不从因缘。云何问于因缘。今取此势。汝诸天子何因向疑。何因发此微妙之音。
    疏。先教识受生令舍曲见者。涅槃二十一说。若见如来实王宫生纳妃生子双林灭等。是二乘曲见。疏是知佛化所生非没生也者。即净名经观众生品。舍利弗问天女。汝于此没当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没所生。天曰。众生犹然非没生也。
    疏。先明法身遍而叵见者。叵不可也。故出现品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见取为一切。诸佛境界亦复然。遍于一切非一切。
    疏。非谓得选生处者。本行经说。如来将欲下生。以净天眼观阎浮提何处堪我下生。乃至云唯有净饭王家堪。余家不堪。则似有选生处。无分别智实无选择。即智之悲应物然耳。则选无所选。
    疏。后如法正教此上标章。后夫欲悔过下广释其相。于中分二。先明所治之病。后显能治之药。此即天台止观之意。今初但略彼名。若具云。一自从无始闇识昏迷烦恼所醉。妄计我人。计我人故起于身见。由身见故妄想颠倒。由颠倒故起贪嗔痴。痴故广造诸业。业则流转生死。二者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劝惑我心倍加隆盛。三者内外恶缘既具。能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又于他善都无随喜。四者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下七全同。但八言虏扈者。亦云跋扈。皆不尊敬貌。下结云。是为十种顺生死流。昏倒造恶如厕虫乐厕。不觉不知积集重累不可称计。四重五逆极至阐提。生死浩然而无际畔。
    疏。次起十种下。二显能治之药。彼云。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先正信因果决定孱然业种虽久久不败亡。终无自作他人受果。精识善恶不生疑惑。是为深信翻破一阐提心。二自愧克责。鄙极罪人无羞无耻。习畜生法弃舍白净第一庄严。咄哉。无钩造斯重罪。天见我屏罪。是故惭天。人见我显罪是故愧人。以此翻破无惭无愧心。三怖畏恶道人命无常。一息不追千载长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悠深船筏安寄。圣贤呵弃无所恃怙。年事稍去风刀不奢。岂可晏然坐待酸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诈眠望脱忽闻断头心大惊怖。遭生老病尚不为急。死事不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如阿育王弟坐于御床希大帝王。闻旃陀罗朝朝振铃一日已尽六日当死。虽有五欲无一念爱行者。怖畏苦到忏悔不惜身命。如野干决死。绝无所思念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恶道心。四当发露不覆瑕疵。贼毒恶草急须除之。根露条枯源流倾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迦叶头陀令大众中发露。方等令向一人发露。其余行法。但以实心向佛像前自求改革。如隐处有痈覆讳不治则致于死。以此翻破覆藏罪心也。五断相续心者。一忏已后更不复作。若忏悔已更作者。如王法初犯得轻。若更作则重。初入道场罪则易灭。更作难除。若能吐之云何更啖。以此翻破常念恶事心。六发菩提心者。昔自安危人遍恼一切境。今广起兼济。遍至虚空界利益于他。以此翻破一切处起恶心也。七修功补过者。昔三业造罪不计昼夜。今善身口意策励不休。匪移山岳安填江海。以此翻破纵恣三业之心。八守护正法者。昔自灭善亦灭他善。不自随喜亦不喜他。今守护诸善方便增广不令断绝。胜鬘经云。守护正法摄受正法最为第一。翻破无随喜心。今疏但云随喜他善者。取意对上耳。九念十方佛者。昔亲狎恶友信受其言。今念十方佛念无等慈。作不请友念无等智。作大导师翻破顺恶友心。十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嗔痴之心皆是寂静门。何以故。贪嗔若起在何处。住知此贪嗔住于妄念。妄念住于颠倒。颠倒住于身见身见住于我见。我见则无住处。十方谛求我不可得。我心自空罪福无主。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今此空慧与心相应。如日出时朝露皆失。一切诸心皆是寂静门。乐寂静故。以此翻破无明昏暗。是为十种忏悔。顺涅槃道逆生死流。能灭四重五逆之过。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识是非。云何忏悔。设入道场徒为苦行。终无大益。涅槃云。若言勤修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无有是处。即斯意也。是名忏悔事中除灭重罪。彼止观中更有别忏悔。见罪亦有十心翻破前十。而皆约观行。别历十心大意观罪性空中意。与下经文同。不能繁引。其中释文。此疏不广。及下释经皆已暗用。今皆并引使知来处。亦分疏中主客之言。疏向以起心之次第者。从微至著故翻破则从粗至细。谓先起信心次生惭愧等。如垢衣受垢。先微后著。若洗濯时先去粗垢后除细垢。言此中则以胜劣为言故者。谓菩提最胜等故。
    疏。一发菩提心为忏所依者。依菩提心忏方为真忏。不发心忏非是真善。故五十八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故。从以是行本下通不次妨。义如前说。
    疏。余如别说者。此有二事。一明二障者体下疏更明。二明别说见障。即如向引止观说也。
    疏。一一佛前及众生前者。佛为忏悔之主。凭佛能除众生是所对之境。昔曾恼害故。
    疏。既人天凡圣等者。一一生众中有天。一一佛前即圣。圣天见我屏过。人见我显过故为惭愧。此一段疏用一段经。而有二意。一以遍对翻无惭愧。二从由遍运意下。亦以遍对翻第四纵恣三业。疏兼显妄计我人等者。观罪性空正破妄计而言兼显者。以此有二意故。一兼显所治故下。三事皆是所治。次下一一皆有能治。谓胜义空破妄计我人显非断常。破拨无因果。对十方佛翻外遇恶缘。二者观空正破横计我人。今加后二故云兼也。唯一性空破于三过。
    疏。今初业为报因三障首故下。出别忏业及先忏所以。在文可知。从非先有体下。释经于中有二。先释不从东方等来。无体性故。即是空义。二释从颠倒生。言释空所以者。从因缘生即空所以。以从颠倒生故。成无体性空义。从由业障海下。即普贤观经之文。引此成上二义。即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也。言令此空慧与心相应者。亦即普贤观经文。将此释今经决定明见无有疑惑。空慧相应斯慧决断故。能如是知却释菩萨字。以令天子忏悔乃云菩萨。如是者。由见二空之理即为菩萨故。
    疏。以喻俗有真无者。即中论意。缘生幻有为俗。无性空理为真。
    疏。有无二文三彰影略者。谓说有中略无报障。说无之中略无烦恼。从既无我下会前十心。
    疏。若谓为空诸佛不化者。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疏。故今显非断无下。会上十心以是缘成无性之无故。非断无所以。经言而受其报。亦同净名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疏。定有即常定无则断者。亦中论偈。偈云。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言俱亦是二者。谓有无俱者。则二见相违。亦不离亦断亦常言故。双破二见者。故经云。诸佛不说有断常法。疏故虽空不断下。亦中论偈。论云。虽空亦不断虽有而不常。罪福亦不失是名佛所说。
    疏。令其真念十方诸佛者。若不了唯心见从外来取色分齐岂知即心即佛。若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真念佛。善知识云。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佛无形相心无生灭。心境一致故云真念。
    疏。又业亦如幻者。重幻之义如前已引。从又幻非有无下。上辨性空。此下说中道。
    疏。以三昧力声普闻故者释妨。妨云。此土兜率天鼓说法。云何益及百千亿等刹耶。答意可知。
    疏。今初皆有故字等者。疏文有五一牒经义。言似牒前为因者。则似由闻回向及得十地并得三昧。此三为因见佛为益。二从而前来未有下。出不合加故字所以。三是以晋经下引古经为证。四应言闻说下。正其经文。五上句言位者下释文。位即十地。言下句成行者。即诸力庄严三昧分。得十力下释诸力义。谓十力是佛果德。今言得者即分得耳。
    疏。或迷说成谛等者。即第五地中十谛之义。言十谛者。即是十种观察四谛。谓一善知俗谛。二善知第一义谛。三善知相谛。四善知差别谛。五善知成立谛。六善知事谛。七善知生谛。八善知尽无生谛。九善知入道谛。十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今言说成者。即论经中第五成立谛名也。以其第五观于四谛缘起集成故。偏举之随言显示故。论中名为说成也。
    疏。然二皆有理者。即疏会通并未见文故。未可去取。但以理通。然其前解似喻于烦恼故。后似约业故。又迷十谛惑义多故。
    疏。更有异释如贤劫经者。会通异释九地已引。
    疏。今初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下。疏文有二。先通释清净金网。后别释一恒沙言。前中有三。一引晋经梵本成宝网义。二牒举今经。三引缨络。成上二经。今初。言多个轮王者。即宝网是一。等取金网琉璃等多故。有一恒沙也。言非一轮王之多善者。则以旧经弹于今经。云种清净金网转轮王一恒河沙善根。则一轮王有多善耳。言梵本亦然者。即以梵本成于晋经。
    疏。而言清净金网者。第二牒举今经。
    疏。准缨络上卷下。第三引缨络经成立二经。于中三。一引经。二成晋经。三成今经。今初。言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者。以初地七宝二地八宝三地九宝四地十宝五地十一宝六地十二宝七地十三宝。八地已上不增宝数。故但云大应宝相轮等。
    疏。若顺晋经下第二成晋经。谓今得十地成九地已上善根。白净同白云宝故。从即前香幢云者。引前行经证成晋经。晋有白字前有云字。二经合成缨络白云宝义疏。若然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下。第三会取今经。于中又二。先顺晋经收今经。谓晋经得十地。有九地已下白净宝等诸轮王善。彼云白净宝网等。等即等于金银轮等。若是能等为金网。则十地非金。若以所等为金金等何失。则晋经从九地向下等。今经从十回向当中向上等故。言无失则亦是多个轮王善根。谓得金网等一恒河沙轮王善根故云无失。
    疏。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者。下直顺金网一转轮王多善根义。以三义证成。一以无畏珠为清净义。二以人摄化分齐同十地义。即次行经云。住此转轮王位。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教化众生正同十地摄报果中所化分齐。三故下此王下。以转益文证成。此王转益尚皆得于十地。故知此王即是十地。故彼经云。菩萨安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亦复如是。则金网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缨络虽无。余经或有。故金刚顶经广说金轮佛顶。
    疏。言一恒沙者下。第二别释恒沙善根。虽金轮为所等。能具义则不同。一恒沙善根二经须一。言九地已还者。正顺晋经从白净九地向下等故。
    疏。今经影在后喻合中者。出今经阙光之理。即后得初禅。喻合中经云。菩萨摩诃萨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放摩尼髻清净光明是也。
    疏。若直言得遇斯光下。以理成立。
    疏。犹是牒前合中者。即是前明镜世界喻中合文。文云。菩萨安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亦复如是。若有暂得遇其光明。必获菩萨第十地位。以德依地成下。出重牒所以。不然下反以成立。
    疏。此品之末经来未尽者。以说展转益竟。应须结归本光及随好力并现瑞成益等。今并无此明是未尽。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疏。通谓二品明出现因果等者。疏文有二。先正明。后若尔何以下解妨。先叙妨有三。后即以此义显。是会前下释通。于中二。先出所以答。后经来未尽答。前中亦二。先此上二句总答。后若更别。问下别答三问。初答不问之难。二欲会前故不以瑞隔。通前第二差别果终而无瑞难。三普法希奇下。通第三平等因竟便有瑞难。
    疏。又前应有下第二经来未尽答。以第四十八经终无结束故。此后更合有经。然此但通第二前无瑞证难。
    疏。别谓此品等者。疏文有二。先直就平等因果明。后亦远答下对前问说。于中又二。先正对前问。后前虽已答下解妨。文中分三。初正答重难。谓先若未答应须答之。不思议品已答。何须重答。故为此通。二亦犹下引例。三而妙中之妙下。重通伏难。谓有难言。若例相海等。但是重答。何以别为平等因果。故为此通。古德等者。然平等因果乃是古意。为欲顺古故为此通。若疏正意欲将五品皆答所成果问。已如不思议品初说。
    疏。初通显二品义名下。疏文有二。先约平等释。后约出现释。前中亦二。先约同归一理所以平等。依性起修约因。起用约果。相尽同真所以平等。后又因是果因下。约二事交彻。故云平等。以是得果不舍之因。故云因是果因。依果起果之果。故云果是果果。如空法界二文影略。
    疏。因果俱尽下。二约出现释。
    疏。别则品名下。疏文有二。先总后别。总中言品明所行非说人体者。密弹苑公。以彼释云。普者遍也。贤者善也。行者道也因也。谓若依若正普遍法界尘毛为普。具满众善德海为贤。得道不舍因行为之因行。后便广引普贤三昧品中释普贤身周遍之义。曾不说于行行之相故。又以普属人贤属德。故今弹云。为此以人取行非说普贤之身。
    疏。然普贤行下别释普行。于中三。一标举。二释相。三料拣。今初。言诸经多有其名者。法华经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释曰。此即有名而相犹隐。则受持读诵是事行也。正忆念通智行理行也。普贤观经名观普贤行法经。亦是持经礼忏坐禅皆其行耳。故多有名少辨行相。故今辨之。疏言品中虽广者。长行与偈一一皆是普贤之行。犹散难见故复束之。
    疏。一所求下二释相。
    疏。上之十行下。三料拣。于中二。先融通。谓前有圆融行布事理等殊。今总融为一。若不说事理等异。无可融故。故略述其十。后方总融。二又上十行下约位重拣。兼会六释普贤位者。已见上文。二若独位后下结弹异释。即是前总中所破。然复有二。一破其独用位后普贤故。如前所引疏文。二广释普贤下。结成非说人体。兼示说人之处。
    疏。结缚等名如常所辨者。非唯易故指于常解。然上经文早已频释。恐后学难寻。今更具出。经云。一无智者。即是无明。此通独头相应二种。二作恶者。即诸缠。此有八种十缠。言八种者谓一昏沉。二睡眠。此二障止。杂集第七云谓修止时昏沉睡眠为障。于内引昏沉故。三掉举。四恶作。此二障观。论云。于修观时。掉举恶作为障。于外能引散乱故。释曰。上一举字即是观也。五悭。六嫉。此二障舍。论云。修舍时悭嫉为障。由成就此。于自他利吝妒门中数数摇动行人心故。七无惭。八无愧。此二障尸罗。论云。修净尸罗时无惭无愧为障。由具此二犯诸学处无羞耻故。言十缠者。更加忿覆。俱舍颂云。或十加忿覆。杂集云。数数增盛缠绕身心故名为缠。由此诸缠数数增盛缠绕一切观行者心。于修善品为障碍故。更有五缠。谓爱恚慢嫉悭。经云。结者。杂集第六云。问结有几种云何结耶。何处结耶(此有三问)答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应为颂曰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论云。爱结者谓欲界贪。恚结者。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生损害。慢结者。即七慢等。无明结者。谓三界无知。见结者。即三见。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取结者。谓见取二戒禁取。疑结者。谓于谛理犹豫。嫉结者。谓耽著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妒。悭结者。耽著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释曰。云何结何处结(二问)广答如论。
    疏。故晋经云。起一嗔心等者。以今经译者为顺文令人误解故。引三经以正其义。谓习禅者。闻经不见诸法为大过恶。便云恶本性空故云不见。见则妄想。虽是正理不顺今经。故引三经明是无恶过此。为不见有耳。决定毗尼者。经但一卷。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嗔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痴相应心而犯于戒。何者为重。佛言。若有菩萨如恒河沙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菩萨由一嗔心而犯于戒。因嗔犯者。当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舍众生。乃至云。所有诸结能生亲爱。菩萨于此不应生畏。所有诸结能舍众生。菩萨于此应生大畏。乃至云。大乘之人因欲犯戒。我说是人不名为犯。因嗔犯者。名大过恶。名大堕落。于佛法中是大留难。
    疏。是以大般若中下。证于菩萨起嗔中最重。彼说魔见众生互相是非。亦生欢喜而非大喜。若见菩萨互相是非则生大喜。过于常喜。如二虎斗小亡大伤。二俱无益。菩萨亦尔。自他并损皆失二利故。
    疏。二何等下征列者。疏文有四。初标举。二古人寄位下序古释刊定同此。三此释非不有理下。辨顺违。四又所障下结成正义。犹是古释故有又言。疏意取此不欲局配故为正义。
    疏。亦从前十及次十而成。然有开合者。疏恐文繁今当略配。其中名字有同初十。有同次十。今且如次配于次十。一由知深法了众生心行。众生心行最甚深故。二由近友成胜业报。三由护法故知佛法。四了达空界知深理趣。五深入法界成妙义持。六观无边心即是所诠故。得能诠辩才演畅。七具菩萨行能随心演。八同菩萨善故能普遍。九不著诸劫常现影像。十顺诸佛法具一切智。从次十生既如次第。从初十生义同前说。上依不开若开合者。如初二法皆是深法。则此开前合。若此总持由于近友护法而成。则此合前开。约理无方故云开合。实则如次义已周圆。如三对前二。既然四五承前可以思准。
    疏。第二正显颂中文三。初总科。二此是伽陀者。是孤起偈。拣非祇夜不重颂前。三前是略明下拣二文别。
    疏。此中玄妙宜审思之者。大经文理触途多妙。但文言浩博不能具释。又理玄文易故令思之。既云玄妙。今重略释。初偈法喻双标。能观之智明横周竖永。次偈达二世间假名无实。即是假观。三一偈双离分别及无分别。以成空观。四有一偈解念无念。即中道观。又二即是观。三即是止。四即双运。五不动游刹于器界自在。六融念劫于时自在。上二事理双游。七遣二不二善会中道。通二世间。八结三世间等同法界。九结能遍身。十结能所不二。上半无二遣二。下半复遣无二。若著无二即是于二有能所故。故知无二非二故无所著。
    疏。九一颂知四种说法行者。即三世间及时为四。若时分三世间则成六种。若于三世各三世间。则有九种。总一切说即是十义。从而刹等说者释义。刹及三世此义微隐故。疏释之。言融通者。一尘即摄一切。何得刹中无说。言显理者。如色即显质碍即显缘生即显无常即显无性等。言则触类成教者。证显理义如前教体中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八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