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正文

卷第八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四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三约位明入法界者标也。于中有三。初约所入有因有果。次明能入唯渐与顿。后因果既其无碍下双结能所。
    疏。次正释文。然科二会总有四义。从总别圆融下融上四义。一总别圆融融第四总别本末无碍融第一本末二会略无第二因果相即第三渐顿该罗至下末会之初重会释之。从又前即亡修下通正圆融。兼前五对。而前四唯对本会故一时并举。后一通对诸会正宗故别明之。
    疏。西域记云。昔有古老仙人等者。即第六卷。然室罗筏即舍卫国。梵音楚夏耳。疏。多出聪敏博达人物者。总相言耳。然其此城说有四德。一者尘境德。六尘之境多美丽故。二财物德。七宝珍奇无不有故。三圣法德。三藏圣法无不备故四解脱德。人人皆有解脱分善得解脱者实繁广故。具此四德远闻诸国。故人物言为道相耳。亦表此经具此四德。一五种法界皆佛境故。二七圣财宝无不备故。三因果能证皆圣法故。四契入法界真解脱故。广说如来解脱海故。疏。逝多者。梵音华言战胜者。即波斯匿王所生太子。太子初生王战得胜故以为名。表依善友胜出魔军及凡小故。故上文云以表依人。
    疏。给孤独者梵云须达多者。经出太子梵语。疏出长者西音举长者德表具法财。能令一切证法界故。从长者侧金下出双举二人之由。西域记智度论庄严论等皆说只桓记中其事更广。
    疏。一得现观者。大乘唯识有六现观。一思二信三戒四智谛。五智谛边智谛六究竟现观。十地已辩。小乘俱舍有三现观。一见现观二缘现观三事。现观。今此正当见现观也。义兼后二。
    疏。二入正性离生者已见四地。无方便慧已见七地。若有方便不证实际。
    疏。三所学已穷者。谓于其自乘所学之法名为深入。非谓深入甚深法性。故引法华即三乘同入之法性耳。三兽渡河已见八地。
    疏。古人亦将上三等者。疏意云。见修是前三果。今是罗汉正当无学。后必具前理则可通故不言非。
    疏。四生分已尽等者。上即我生已尽。若具大悲留惑润生处有化物。今由阙悲但自速出如獐透围。
    疏。即逮得己利者。己利即证涅槃。有余依者名为有为。无余依者即无为耳。
    疏。六已尽有结者。经云离结使缚故。以九结释经结字。亦已见上。今略示名。一爱结二恚结三慢四无明五疑六见七取八嫉九悭。由此九种数数现起损恼自他。招当苦增偏名为结。十使谓六根本开见成五。此等以为生死因故名为有结。言现行离者故。法华经论此句即诸漏已尽。论为现行异得烦恼是种子故。
    疏。八心善解脱等者。二种解脱亦见上文。今略解云。离定障故名心解脱。离性障故名慧解脱。又离无明贪爱等体名慧解脱。彼相应心得离缚故名心解脱。由证此二获得第五有为无为二种功德。
    疏。十明非定性者。定性二乘非此宗故。言信入佛智者。法华第二汝舍利弗信佛语故。随顺此经非己智分。此经即佛惠故。
    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者。此是第一列众之中。经云。时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入会坐。复有无量百千亿菩萨。下与疏全同。引此明实彰前定迹。
    疏。善入无际际者。深入无际实际故。然皆反上声闻之德类例可如。
    疏。九佛不共德等者。发心品菩萨于佛十力中。虽未证得亦无疑故。
    疏。十一切种智证信入者。证信即初地已上拣异声闻未得此信。十地皆依佛智海故。疏。大文第二请分下。疏犹叶公好龙者。事出庄子。叶公姓沉名诸梁。故春秋注云。叶公子高沈诸梁。食采于叶。僣以称公。亦有云。与楚同姓楚姓芊(绵婢切弭音)即子张见卫君君不全待子张云。公之好士犹叶公之好龙。叶公好龙。井厕之间皆画其像真龙知其好乃现其庭。叶公绝倒不敢视。叶公之好好于似龙。非好真龙。今君好士但好似士。非好真士也。今声闻之请法。若彼好龙不睹希奇若不识真物也。
    疏。以初十句明自体圆著下出所问法为两段所由。以前三十句内唯初十句是所请法。谓佛境等是佛自体圆满著明故。同果海绝言。最后十句化用普周者。然后三十句请随机演有二十句是所请法。以前十是请说往故偏举。后十化用正合开化故。疏故晋本拣择下。释上修在思前。晋经则闻思修不失次也。疏又此十句通有二意等者。谓既唯诸佛加等方知明是显深佛加既知故请佛加而演说也。非器难解有器可闻也。
    疏。一财等有殊者即十自在。谓一财二命三心四业五生六解七愿八通九智十法。广如八地离世间品。
    疏。七与初会名义全同者。则有二事名异义同。有一事此彼互无故有三类。第三类中乃有二意。后意亦是名异义同。
    疏。一因圆果成即佛海下上总明。此下别释。每一句内皆有二意。一当句解释。如云因果成。即经云往昔趣求一切智心一切智即果趣求之心即因。二云即佛海者。二即会同初会十海下诸句皆然。而当句释皆蹑前起如二云成必演法成必二字。蹑果成而起余可思准。九即安立海。大文第三三昧分。
    疏。今初无方大用下疏文有四。一明入定之由。二即以下辩次第。三佛自入下辩能入人。四不言答者下通妨。
    疏。就入因中等者。四悲即因。
    疏。又此四悲亦是从佛向机之渐次者。依悲之体入悲之门。以悲向前为化生之方便也。疏第三正明入定。疏文有三。初总标。二言颦申下释名。三故依古德下释义。二中二先叙昔即刊定意。后然旧经下辩顺违。于中三。初明汉梵非类。如云修多罗修妒路素呾囕。虽则不同声势一类。其奋迅毗实言势天隔故。二涅槃二十五下引二文。证明是此言。三但敌对下纵成引梵为自在义。
    疏。故依古德下第三释义。先略后广。略中三。初二句结前生后。次颦申奋迅下就喻辩相。后总相释下就法辩相。疏若别解者下第二广释。于中二。先总明所据。后开章正释。前中引于二文欲释师子。今初涅槃师子吼品。即南经二十五。若准北经当二十七。言广有喻合者。今当具出。此是师子吼菩萨请问如来。如来对众称赞令敬菩萨。即说其德名之由。故云今于我前欲师子吼。善男子。如师子王自知身力牙齿锋铓四足据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若有能具如是诸相。当知是则能师子吼。释曰。此下即说为十一事经一时合今先别合师子。经云。善男子如来正觉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罗蜜满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为尾安住四禅清净窟宅。释曰。此即具有喻合合师子也。
    疏。又离世间品下二引当经。言为身等者。等取下经。下经云。四谛为其足正念以为颈。慈眼智慧首。顶髻解脱缯。胜义空谷中吼法怖群魔。言未必楷定者。生下喻合不全依于上二经文。又如宝云经第三亦云。善男子。复有十法譬如师子。何等为十。谓无所畏。不畏大众去终不还能师子吼。具足辩才乐处林野在于山窟。摧伏大众具勇猛力善能守护。彼广释之。故此师子与上二经又复不同。明知不必楷定喻合但取义便耳。
    疏。今会取诸文下。第二开章正释先标二章。后今初下别释。但取此中义便故。总取诸意会成一说。结云如此师子随一一毛皆称法界者。即金师子章意。如金师子毛。毛尽金法界师子何非法界可知。
    疏。次言为十一事下释第二章。于中又二。先合十一事而又此中法喻双辩。仍取涅槃之意。以就今经。今先具引涅槃之文。未见彼文难晓会故。彼经喻云。真师子王晨朝出穴。颦申欠呿四向顾望发声振吼。为十一事。何等十一。一为欲坏实非师子诈作师子故。二为欲试自身力故。三为欲令住处净故。四为诸师子知处所故。五为群辈无怖心故。六为眠者得觉悟故。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不放逸故。八为诸兽来依附故。九为欲调大香象故。十为教告诸子息故。十一为欲庄严自眷属故。一切禽兽为师子吼。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伏窟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怖走失粪。诸善男子如彼野干。虽逐师子至于百年。终不能作师子吼也。若师子子始满三年则能哮吼。如师子王。释曰。此下经合喻。先合师子已如上引。次合为十一事云。一为诸众生。而师子吼摧破魔军。二示众十力。三开佛行处。四为诸邪见作归依所。五安抚生死怖畏之众。六觉悟无明睡眠众生。七行恶法者为作悔心。八开示邪见一切众生令知六师非师子故。九破富兰那等憍慢心故。十为令二乘生悔心故。为教五位诸菩萨等生大力故。十一为令正见四部之众。于彼邪见四部徒众不生怖畏等。从圣行梵行天行窟宅颦申而出。为欲令诸众生等破憍慢故。欠呿为令诸众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顾望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四足据地为令众生具足安住尸波罗蜜故。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声闻缘觉虽复随逐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师子吼。十住菩萨若能修行是三行处。当知是则能师子吼。释曰。上两节引经喻合一段义尽。既知彼意今当正合。今此疏文分二。初合十一事。二合随逐略不合颦申欠呿等。以彼经文对观今疏则主客自分。如初摧破诈师子吼故。即是喻文。若云摧破魔军即是合文。此全同彼故无别义。二示众等者。如云示身力故。即是彼喻。若云示众十力即是彼合其神力及等力。即是今经是彼之例非同彼文。此中正明如来入法界定现神力故。故加神力。而言等力者。十力但明十种智力。今等力者。谓法界力。若三昧力若功德力但有力义。即是身力耳。下出所因中即是力相。三中彼经但以开佛行处合令住处净。此经则以净法界土则法合小异。余七同异可以意得。
    疏。又野干下。第二合随逐师子可知。疏。五十七中十奋迅等者。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奋迅。何等为十。所谓牛王奋迅映蔽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诸大众故。象王奋迅心善调柔荷负一切诸众生故。龙王奋迅兴大法蜜云曜解脱电光。震如实义雷降诸根力觉分禅定解脱三昧甘露雨故。大金翅鸟王奋迅竭贪爱水。破愚痴[穀-禾+卵]搏撮烦恼诸恶毒龙。令出生死大苦海故。大师子王奋迅。安住平等大智以为器仗。催伏众魔及外道故。此五有喻下但约法六勇健奋迅七大智八陀罗尼九辩才十如来奋迅一切智悉成满等。广如彼说。
    疏。谓严阁显自体缘起者。法界体上缘起万德。依此自体有为无为中。故此三缘起即光统意。谓破情显法者。约心即事会真约境。疏下之三段兼亦别答前来问中。后二十句者。上来七方唯通答二十句。中前十中一句。此下三方通答二十句中三句。而上下二方兼别答耳。
    疏。九下方毛孔中十句。答前九问者。以前十中神通一问前七方答竟故据下释中既五句答因五问四句答果五问何名答九以神通问重别显故。然则前已广答故但云九疏此句应显趣求者以文云出说一切三世菩萨行方便海音声云故标云答行以互正答行故此一句义显趣求一切智心以是行始言修行耳。
    疏。然问就如来因中等者。通将此中对问辩异。
    疏。其助道下出不答余因句之相上通答方便更加此助道出离。则此下方通答三因别答五因兼上方便又通答二问一本事因缘二所入诸地故具答十因其上方中波罗蜜问义便故重。疏别约初句答入一切众生所住处等者上辩通答因中二句此下别答果中三句前下方有五句问答此有三句并第八问答第十影像及现相答国土故十问具矣。疏其答问中或不次者下料拣次第。
    疏。又皆言下通释本事之言。此约法性宗释文中有三。初正释以法性常住相即性。故相亦常矣。此即与体非异不坏三世。与体非一性相本尔。即德相门。随其令见即业用门故双结二皆得自在。凡但理然不得德相成业用耳。二故密严下引证。先证业用。后乃至云净所依止者证德相门。三若理事别修下拣异他宗。现法体用俱有等即大乘义。况于小乘即有宗义。以彼过未有体无用者出异所以。有宗过去冥伏有未来性有故有体也不同现法事有故无用也。今以体性融故。体用俱有。斯即有即非有非有之有耳。疏亦名三种三业者一名近佛三业。二摄化三业。三神通三业。疏下四倒明四辩者。初句乐说无碍。二得一切下词无碍。三于虚空法界下义无碍。四知一切法下法无碍。大文第五举失分。
    疏。今初舍利弗然诸弟子古今译殊。今多依罗什三藏。言鹙鹭者。大乘法师云。是百舌鸟。亦云春莺。古德引经亦云。其母辩才如彼鸟故。此中是旧梵语。新云奢利弗怛罗弗怛罗即子也。又舍利亦翻为身。母好身品故。或舍利云珠。母之聪利相在眼珠故。并从母之称。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智论四十一。称为如来左面弟子。父名优婆提舍。
    疏。目连梵语即古译义即新译。新梵语云摩诃没特伽罗。然疏约从母氏得名。若从父称此名俱利迦。亦云俱俪多。亦云俱律陀。此云吉占。智论云。舍利弗以才明见贵。目连豪彦最重。智艺相比德行互同。增一云。我弟子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大目连第一。智论四十一称为右面弟子。焚德胜之殿蹴耆域之车。压调达五百之徒。寻佛声过恒河沙界德难称也。
    疏。此云饮光者。真谛等同译为饮光。上古译云龟氏。其先学道灵龟负图应之。因以命族。增一阿含云。罗阅只大富长者名迦毗罗。妇名檀那子名毕钵罗。子妇名婆陀。其家千倍胜瓶沙王。十六大国无与为邻。毕钵罗即迦叶名也。其父祷此树而生故。付法藏传云。毗婆尸佛灭后。其塔中像金色缺坏。时有贫女得金珠请匠打为箔。金师欢喜治莹佛毕立誓为夫妇。九十一劫天上人中。身恒金色恒受快乐。最后为迦叶夫妇。畏胜王得罪减一犁。但用九百九十九双牛金犁。又经云。其家有[疊*毛]最下品者直百千两金。以钉钉入地十尺。毡不穿破如本不异。六十库金粟。一库管三百四十斛。又经云。以麦饭供养辟支佛。恒趣忉利各千返。受乐身三十二相。但论金色耳。剡浮那陀金在浊水底。光彻水上在暗暗灭。迦叶身光。胜于此金光照一由旬。增一云。佛法中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大迦叶第一。言拣余迦叶者。即如十力迦叶优楼频螺等。
    疏。离波多此云室星。其言即古今同释。法华云离婆多。新云颉丽伐多。当梵音轻重。或云所供养者。即音义释也。假和合古今同也。
    疏。即智论二鬼食人之事者。谓此人行涉空亭止宿。见二鬼争尸。皆言我先持来。二鬼共言取其分判。此人实见小鬼持来。及被鬼问。窃自思惟。我随言一持来。彼不得者必当见害我。宁实语而死终不虚诳而终遂如实答小者持来。被其大鬼拔其手足。随而食之。得尸之鬼便取其死尸手足随安。彼鬼食竟拭口而去。及明忧恼不恻谁身言假和合。初常疑云。若我本身眼见拔去。若是他身复随我行住。疑惑犹预逢人即问。汝见我身不众僧见之云此人易度。而语之云。汝身本是他之遗体非己有也。悟此假合因即得道。以常问故。故云常作声也。
    疏。生而室空者。相师占云。是善相故亦云善吉。亦云空生。其义一耳。解空第一得无诤三昧有供养者。现与其福故云善吉。
    疏。阿[少/兔]楼驮等者。亦云阿泥[少/兔]豆。或云阿那律。亦云阿泥噜多。并梵音楚夏。皆云无灭。亦云无贫。言一食之施者。贤愚经说。弗沙佛末世时饥馑。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怜白言。胜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之于地成金人。拔指随生用却还出取之无尽。恶人告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而其所睹即是金宝。乃是现报若是。九十一反即果报也。又其生已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盖空器皿往送拨看百味俱足。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六千。取债一万六千。还直出家已。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即世尊之堂弟斛饭王之次子也。
    疏。难陀等者。即放牛难陀。
    疏。劫宾那者。疏释即音义中大乘及天台等旧译为房宿。然有二义。一以父母祷此宿星感此子生故。二云与佛同房宿故。谓初出家时未见佛。始向佛所夜值雨。寄宿陶师房中以草为座。晚又一比丘寄宿。即推草座与之自在地坐。中夜相问欲何所之。答云觅佛。后比丘即说法辞去豁然得道。后比丘即佛也。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宾那第一。则亦从所知为名。
    疏。迦旃延者。即大乘法师释。谓上古多仙山中静处年岁既久。鬓发稍长无人为剃。婆罗门法要剃发故。一仙有子兄弟二人俱来观父。小者乃为诸仙剃之。诸仙愿护后成仙道。尔来此种皆称剪剃。疏富楼那具云满慈子者。梵语云弥多罗尼子。满愿。是父名。父于江边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遂怀子父愿获满。从此立名。母名弥多罗尼。此云慈行。亦云四围陀中有此品名。其母诵之以此为名。尼者女声也。以母詺子名为慈子。增一云。善能广说分别义理。满愿子最第一。
    疏。如智论及音义说者。音义略说已如上引。智论多说缘起即引四阿含等经。然其列名或从德行胜劣。或从出家先后。如法华阿若憍陈如在初等故。报恩经说。初度五人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次度伽耶门徒三百。次度那提门徒二百。次度身子门徒一百。次度目连门徒一百。今举大数成一千二百五十人。若十二游经兼出其年云。佛成道第一年度五人。第二年度三迦叶。第五年度身子目连。则尔后更多。故法华初有万二千罗汉。后二千学无学等。今此但举五百以从胜劣列之。即法华第三周第一与记者。体德大同故。故成佛名号等亦皆同也。望今本门即皆大菩萨故偏举之。
    疏。多同念请果中初之十句者。神力即前如来力。严好即前如来身。境界全同。游戏即前自在神变亦是三昧。三昧现故。尊胜即如来智。如来智最胜故。妙行即前智行。威德即前无畏。住持即前加持故皆同也。前来心念佛向示之皆不见耳。重阁同空下略示向来神变及游戏相。
    疏。法华游戏神通等者。举法华拣异亦是通妨。今云拣异者。即法华信解品四大声闻自叙云。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即闻而不乐也。下偈兼出不乐所以。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释曰。既了无生故不喜乐。是以结云勿滞冥寂。故八地云。诸法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也。言通妨者。此何令其不闻彼何令其得闻。此义至下释之。既本下结劝修实。
    疏。所无在前者。即前无如是善根故。无如是智眼故等。
    疏。此段亦同法华自释等者。亦信解品。言自释不喜乐者。彼前文心不喜乐。后便云何以故等。如疏意云。世尊昔说声闻有究竟极果。我今已证故。菩萨法非我所学故不乐也。既已得证即住自乘故。虽上根身子乐十力等。而复自嗟我无此物。疏一道者。即释经成就声闻道。言见修等者等取方便及无学也。言断惑集者。集即集谛通于业惑。菩萨无住等者。等取教道证道一道二道乃至无量道。而教证等名二乘亦有。特与异者。即无住道。若约其义教证亦殊。故云等也。第二喻显中先总料拣。次随文释后逆配阙因十句前中二先叙昔总许。后今解有二下申今正义。便弹古义以举今正。拣昔成非故。于中先通中二。一总辩摽通。通有二义。一通因果二通喻诸句。后以合文下引证辩通。文有三节。一正引文证通于菩萨。二又不喻下反以义证。合通菩萨。三又合文中下。正引文证通喻诸德。疏二者别喻等者。亦举正以拣昔非。于中有八。一总出别喻之由即反显也。二然虽别下拣异昔非。三而前九下通明十喻异相。四于前九中下总示别喻德相。五又第一五十下约迷悟之人拣其喻相。六又唯约声闻下别示迷者异相。七且就前九下将欲释文重拣第三诸喻别相。八前九德中下通收通别二意。
    疏。今初鬼对恒河下疏文有二。先总显喻意。后言饿鬼等下牒释经文。十喻皆然。言生分已尽为鬼者。如鬼已舍生人故疏。即是业余者三。余之义已见上文然。总相说以无漏有分别业名为业余。今未得无生未得法界未证真解脱皆分别也。行苦所迁者苦余。即变易生死意生身。此约已入无余者。今约未入无余已得有余余苦依身即苦行也。疏空见为乌鹫下皆是烦恼余。然烦恼余通是无明住地。即是智障。智障有二。一所知之障。即以业障喻所知之障。故云蔽其眼故。二所知即障故。经云智障甚盲冥。谓真俗别执。今于有无作决定解。即真俗别执故。是知障鸟归虚空故喻空见。兽依于地故喻有见。不同法华鸱枭雕鹫等喻界内烦恼。
    疏。虽睹世尊下此明二乘但见自分境界耳。五俱邻等最初受道。岂见世尊始成正觉身遍十方智入三际等。
    疏。不曾已下合裸形等者。无生忍衣法界行食。皆一切智诸善根也。
    疏。及菩萨大会下十一句者。谓一菩萨大会。二菩萨普入。三菩萨普至四普诣五神变六游戏七眷属八方所九庄严师子座十宫殿十一菩萨住处。今文梦往须弥。即普至普诣普入善见大城等宫殿。即菩萨宫殿。城池园林即是住处。天子天女即眷属。开华奏乐即是神变。歌咏戏乐即是游戏。住止周旋即有座矣。
    疏。然此下八喻亦约二乘料拣。以初一喻声闻。但有不得法喜之一德耳。故此下八具于通别。
    疏。喻菩萨所入三昧及观察颦申勇猛供养如喻思之者。然合文自具。若约喻者。伏藏犹如三昧。聪慧分别即是观察。随欲而取即是颦申。有福力即当勇猛。奉养父母即供养也。
    疏。喻菩萨受记等者。不能采取即无勇猛不得受用。即无受记成就义也。
    疏。喻菩萨法身下五句者。即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愿身示现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释曰。五句不出菩萨形相威仪。
    疏。言遍处等者。疏文有三。初释名二会释三会通经意。今初俱舍颂云。遍处有十种八如净解脱。后二净无色缘自地四蕴。论云。谓八自性皆是无贪。若并助伴五蕴为性。又云。有余师说。唯风遍处缘所触中风界为性。言八者。即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如今经辩。论云依第四静虑者。缘欲可见色。如净解脱。后二如次空识二处。若无色为其自性凡缘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性。应知。此中修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此遍处。以后后智胜前前故为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谓观青等一一无边。余如疏辩。言胜处者。颂云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后四如第三。谓前二解脱各分多少有四。后四即青黄赤白。能制伏心缘境处故名胜处。
    疏。然瑜伽智论下第二引论会释。于中五。一双标经论。二先观青等下依俱舍释相。三前八依第四下辩所依定已如上引。四瑜伽十二云下明其建立。于中有二。先问。后由此二种下答问。言色触者。问意云何。以十二处中唯依二处。谓青黄赤白是色处。地水火风是触处。以坚湿暖动是身所触故。答中二。先明立二之由。此有三义次下当知。后从眼等下明于十处不立遍处所以。亦有三节。次第对上。一眼等根色唯属自身者。对上通自他身。二香味二尘不遍一切者。对上遍有色界。以二禅已上无鼻舌识故。亦无香味二尘。三声尘有间者。对上常相续故。声发即闻不发不闻故。有间断言是故不说者。通结上三节。于十色处中不说八色处为遍处也。五无色界下释于后二。可知。
    疏。今已宗别下第三会通经意。于中二。先以经会论。后例此下以论例经。重释前天遍处。谓上论所拣今皆取之例天遍亦可通所拣。
    疏。第九二天随人可知。
    疏。第十灭定不行喻者。然灭定之义六地已略明。今当更说。萨婆多宗此定唯依有顶地起。以下诸地皆名有想。行相粗动难可止息。此有顶地名为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唯有顶有灭尽定。俱舍颂云。灭尽定名体为净住有顶。谓灭尽定以二十二法为体。谓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谓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厌随一为灭定故。有二十二法不相应行替处名为灭定。随灭尔许心心所法为定体也。若成实论第十六灭定品云。问曰。若此中意以泥洹为灭者。是汝先言。九次第定中灭定心心数灭是则相违。答曰。灭定有二。一诸烦恼尽。二烦恼未尽。烦恼尽者在解脱中。烦恼未尽在次第中。一灭烦恼故名灭定。二灭心心数法故名灭定。灭烦恼是第八解脱。亦名阿罗汉果。若唯识第七云。灭尽定者谓有学无学(即罗汉及独觉辟支)或有学(即三果身证阿那含)已伏惑障无所有贪(谓无所有已下诸贪灭)上贪不定(已上贪未灭也)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六识)恒行染污(染污第七)心心所灭(合上二识俱不行故)。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谓有心定令身令心平等安怗和悦为安和今无心定由定前心力能令身心平等和悦如有心定故亦名定)。由偏厌想受亦名灭彼定也(即加行心)。显扬第一云。灭尽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或入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入无想定。或复上进由起暂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缘不恒行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诸心心法灭。余文可知。疏又上十喻从后逆次配前阙因。后之十句者。疏但出三。谓一鬼对恒河喻。喻无法喜法喜为食故。二梦游天宫喻。喻不知菩萨如梦幻故此相甚显。三愚对雪山喻。喻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故。彼合经云。以诸菩萨入智境界。具自在力得见如来神变自在。即如来加被之力。其捕猎者。即无加被也。四伏藏难知喻。喻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力故。谓无福力即阙大愿。五盲不见宝喻。喻本不求超出世间。不共菩提诸善根。故无眼不见于宝即阙不共善根。六净眼无障喻。喻本不得诸菩萨眼所知境故。此喻更显诸人不见。喻于二乘不见净眼境故。七遍处定境喻。喻本不得严净佛刹神通智故。青等遍净即净刹也。八妙药翳形喻。喻本不成就如来出世诸善根故。翳形药即出世善根。九二天随人喻。喻本不修习生一切智诸善根故。二天见之。即一切智人不见天故无此也。十灭定不行喻。喻本在生死流转之时。不劝众生求于最胜大智眼故。诸识不行岂当有眼。故于六境都不见知。是故十喻对前十因。文相甚显令如理思。
    疏。其前十句但通为不见之因者。即前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刹清净功德等别相。不显逆顺配之俱不全似故。但通为不见之因。欲显具于通别义故。疏第三何以故下。征以结成。疏文分二。先正释文。后通妨难。今初言余皆如次者。一如来境界甚深。结鬼对恒河喻。二广大结梦游天宫喻。三难见结愚对雪山喻。四难知结伏藏难知喻。五难测结盲不见宝喻。六难量结净眼无障喻。七超诸世间结遍处定境喻。八不思议结妙药翳形喻。九无能坏者。结二天随人喻。十非是一切二乘境界。结灭定不行喻。六根作业皆不行故。其间文意极相顺故。
    疏。上来法喻下。第二会通妨难。于中三。初结前文以为难本。二难三释。二中引于三经而有二难。一引大品难无现缘。言若智若断者。彼经具云须陀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斯陀含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阿那含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阿罗汉辟支佛皆别之。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下结难可知。疏。又文殊巡行经下。后引二经难不令闻。今此一经略以义引耳若具引者名文殊师利巡行经。以经说文殊遍巡五百比丘房。皆见寂定因以为名。最后难舍利弗。以显甚深般若。问舍利弗言。我时见汝独处一房结跏趺坐。折伏其身。汝为当坐禅耶不耶。答云坐。难云。为当欲令未断者断故坐禅耶等。因此广显性空无得之理也。时五百比丘从座而起。于世尊前高声唱言。从今已去更不须见文殊身。不须闻其名字。如是方处速应舍离。所有文殊一切住处亦莫趣向。所以者何。文殊烦恼解脱一相说故等。舍利弗令文殊为决了。文殊言。实无文殊而可得故。若实无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见等。广为说法四百比丘漏尽得果。一百更谤陷入地狱。后还得道广如彼说。故云五百比丘闻而不信。意云何。以此会不令其闻而不信耶。疏。法华不轻亦令其闻者。引意同前。即第六经常不轻菩萨品。不轻遍礼四众云。我不轻汝等。汝等行菩萨道皆当作佛。即宣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知见平等之理为令闻也。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复于千劫入阿鼻地狱受大苦恼。从地狱出还遇常不轻教化。即跋陀婆罗等菩萨。既二经之中皆令其闻。一时之谤后皆成益今何不尔也。疏答为显不共下。第三会释于中五。一显不共般若。二显化仪不同。三明通局有殊。四约开显有异。五者结成缘起。今初。不共般若已如前引。若准天台意前以通教难于圆别。今以圆别拣异于通。
    疏。又大圣化仪下。第二化仪不同也。于中四。一通上巡行法华之问。二或以威力下。拣外谤显。彼经云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三或令在会下。即通前所难。四然法华下。会释二经此依化仪渐顿二教通释经意法华是渐者化仪渐故。先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故云渐也。非法门为渐。言将收败种者义如前引。谓二乘结断如根败士无利五欲。如燋谷子不能生芽即昔教意。今至法华三根声闻皆得记别。不在此会亦为宣陈则燋谷生芽。盲聋视听死尸再起。寒灰重热。而言将收者尚未广说。先且斥之使在会者自欣多幸故云笃励。是以经云。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关中云。繁柯既亡则贞干存焉。广说之后方复收之。故不在会亦合为说。言此经顿教之始者。初成顿说故未有滞权不须引斥。直彰不共显法难思。在会不闻由无因种。若修因种于何不闻。故云令修见闻种。
    疏。又复大乘该于小乘下。第三通局有殊也。小乘犹如百川不摄大海。大乘犹如大海必摄百川。言小智不知大智者。即庄子意。彼云小智不测大智。小年不测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乘萤光岂知日照。
    疏。又若以开显下。第四开显有殊。法华对昔以权覆实故。今开显万行同归华严。直显一实深玄。须对权令知故如聋哑。于中三。初法说。二其犹下况喻。三是以若约下法合。
    疏。既非其器下。第五结成缘起。即是华严圆教别来之意也。大文第六偈颂分可知大文第七开发分。
    疏。此法句望前方便。即是所用者。此有三重能所。一普贤是能有方便是所有。二方便是能用法句是所用。三法句是能开三昧境为所开。大文第八毫光示益分。
    疏。即此能入亦是所益者。此有两重能所。一遮那光照是其能益。得解等十即是所益。二此解三昧等是其能入。法身色身等即是所入。不因佛光不得能入。不得能入安得所入。故能所入皆是成益也。
    疏。总句即前三昧结中者。前总明所入有十一句。初一是总今不别广。即前三昧结中是广上总。上总云是故皆得入于如来不可思议甚深三昧。尽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今广中三昧结。云菩萨以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三昧。入毗卢遮那如来。念念充满一切法界三昧神变海。是故三昧结即前总句。此下但广前别十句耳。而言不次者。此一即前六。二即前五。三即前四。四即前九。五即前三。六即前一。七即前二。八即前十。九即前八。十即前七。文并可知。大文第九文殊述德分。大文第十大用无涯分。
    疏。故知善财诸友即此会之菩萨者。如独一无侣即德云等。二沙门即海云善住等。三婆罗门即最胜寂静等。四苦行即胜热等。五充盛即善见休舍等。六医王即普眼弥伽等。七商主即无上胜等。八净命亦婆罗门。义当不动具足等。八妓乐者义当婆须等。九奉事天身即大天等。十工合伎术。即自在主童子等故皆同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四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