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经疏部>> 维摩诘经注>> 正文

卷第九

    注维摩诘经卷第九
    后秦释僧肇选
    菩萨行品第十一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肇曰。至人无常所。理会是邻。如来净名虽服殊处异。然妙存有在。所以来往兴化。共弘不思议道也。因遣问疾。所明若上。今将诣如来封印兹典。故先现斯瑞以启群心者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肇曰。大士所为非小道所及。故问其缘者也。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
    什曰。维摩诘劝共见佛。旨可寻也。一者见其诚心欲遂其本意。二者欲令证明香饭多所发悟。三者以其怀胜远游宜令实反。故欲共诣佛所咨请遗法。
    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肇曰。有益时也。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
    什曰。世相迎送。必结驷轻骑。大士迎送。则运以妙通。
    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肇曰。净名置座于地。将先致敬也。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什曰。欲称大士神奇。将以厉狭劣之想也。
    唯然已见于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肇曰。向与文殊俱入不思议室。因借宝座睹其神力。兼食香饭乘掌而还。莫测其变。故自绝于图度。此经大旨。所明不思议道。故往往多显不思议迹也。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什曰。问曰上品香气普薰三千。阿难云何不闻耶。答曰。非分故近而不闻。今有以得闻也。肇曰。如来将辨香饭之缘。故令阿难闻也。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肇曰。彼菩萨众香国菩萨也。所以独言彼者。欲令舍利弗自显一食之香。因明香饭之多益也。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什曰。七日乃消有二因缘。或有人食香饭饭不时消。心必厌舍故不令久也。亦云应得道者。饭气时薰不过七日。必成圣道。如道迹七生。七步蛇啮等势不过七。事不须久故不令过七。肇曰。七日势消饭常力也。若应因饭而阶道者。要得所应得然后乃消也。生曰。不过七日也。
    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
    肇曰。入无漏境。名入正位焉。
    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什曰。见谛十六心也。问曰。食香饭云何得道。答曰。体安心静发未曾有意。饭尚如此。何况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极大信乐深达因果。即解缘起解缘起则见实法也。肇曰。成无著果。名心解脱者。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
    生曰。七日之内。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有二阶进也。止一生补处者。佛无因得故也。无生菩萨及正位之人。岂复假外方得进哉。而今云尔者。以明此饭为宣理之极。备有其义焉。
    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什曰。神足变化。说法度人化之常也。饭本充体而今得道。故叹未曾有。佛以化人为事。凡是化人皆名佛事。以阿难谓佛事之妙。妙尽于此。故下广明佛事。以广其心也。肇曰。饭本充体乃除结缚。未曾闻见也。生曰。佛以应悟为事。而香饭能之。未曾有者也。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肇曰。阿难具香饭所益。谓佛事理极于此。故广示其事。令悟佛道之无方也。此土众生。见佛妙光自入道检。亦有余益。但以光为主下皆类此。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什曰。佛直居宗静默。令菩萨弘道以化人也。肇曰。有佛默然居宗。以菩萨为化主也。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肇曰。有纯以化为佛事。如须扇头比。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什曰。或出华果或出名香或放光明或为说法也。肇曰。佛于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薰。形色微妙随所好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应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此土以树为化之本也。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什曰。昔阎浮提王。得佛大衣。时世疾疫。王以衣著标上。以示众人。归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脱此其类也。肇注同。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肇曰。众香国即其事也。一义饮食以舌根通道。园观以眼根通道也。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什曰。或一相二相乃至众多相。随所应见而为现相。亦云以佛形像。如萍沙王以佛像与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下言佛身全现身也。肇曰。好严饰者示之以相好也。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
    什曰。除却形色廓然无像。令其空心虚静累想自灭。亦如文殊师利灭众色像。现虚空相以化阿阇世王也。肇曰。好有者存身以示有。好空者灭身以示空。如密迹经说也。八相虽在身而身相不一。所因各异故。佛事不同也。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肇曰。所因虽殊。然俱入律行也。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谕而作佛事。
    什曰。于梦中悟感众生也。下六事为现不真形色。令悟深理焉。肇曰。自有不悟正言。因谕得解者。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肇曰。即此娑婆国之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
    什曰。有形色无言教如维摩诘默然成论比也。
    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肇曰。有真净土纯法身菩萨。外无言说内无情识。寂莫无为而超悟于事外。非是言情所能称述。此佛事之上者也。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肇曰。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动足未曾无益。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上略言之也。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
    什曰。烦恼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万一千尘垢属一病。四病故八万四千也。总说则八万四千。别相则无量。今言八万四千。则摄无量故为门也。肇曰。三毒等分此四。烦恼之根也。因一根生二万一千烦恼。合八万四千。因八万四千。出无量尘垢故名门也。
    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佛事有三种。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说法等是也。二无记虚空是也。三以不善八万四千烦恼是也。譬如药师或以良药。或以毒药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烦恼如佛以爱度难陀也。嗔恚化恶龙比也。肇曰。众生皆以烦恼为病。而诸佛即以之为药。如淫女以欲为患。更极其情欲然后悟道。毒龙以嗔为患。更增其忿恚然后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犹良医以毒除毒。斯佛事之无方也。生曰。若投药失所。则药反为毒矣。苟曰得愈毒为药也。是以大圣为心病之医王。触事皆是法之良药。
    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肇曰。若能应会无方美恶斯顺。无事不为。为之无非佛事。乃名入诸佛法门耳。生曰。苟达其一众事皆毕。
    菩萨入此门者。
    肇曰。七住已上豫入此门。
    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阂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肇曰。佛无定所。应物而现。在净而净在秽而秽。美恶自彼于佛无二。曷为自生忧喜于其间哉。是以豫入此门者。见净不贪己分不高。睹秽不阂乖情不没。故能生真净心。知佛平等而应迹不同。此窥[門@俞]之徒非平等信也。自不入佛事门者。孰能不以净秽为心乎。生曰。菩萨既入此门。便知佛土本是就应之义。好恶在彼于我岂有异哉。所贵唯应。但叹应生之为奇也。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
    生曰。无地为空。而地出其中矣。
    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
    什曰。谓化现身也。下言身色等。真报应之身也。
    其无阂慧无若干也。
    肇曰。佛慧如空应形犹地。不以地异而异空。不以空一而释地也。生曰。色身是外应之有。出无阂慧中。而无阂慧无色身也。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姓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生曰。诸佛色身虽复若干。而一一佛无不有之。故无不等矣。
    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觉也。见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梦故言觉也。肇曰。秦言正遍知。见法无差谓之正。智无不周谓之遍。决定法相谓之知。生曰。若不等者。便有所不尽。不得名为正遍觉人也。
    名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亦名如去。生曰。如者谓心与如冥。无复有不如之理。从此中来。故无不如矣。
    名为佛陀。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说故名如也。诸佛以安隐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隐去。此佛亦如是去也。佛陀秦言觉也。凡得道名为觉。觉有二种。一于四谛中觉。二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则非真觉故无觉名也。如佛问舍利弗三问不答。天女问默然无言。此未免于睡也。言遍言如言觉。此三名则是体极之称。足以明诸佛同等异于二乘也。肇曰。秦言觉生死长寝莫能自觉。自觉觉彼者其唯佛也。此三句盖体极之称。若如上佛事。有一毫不等者。则不足以名三号具足也。生曰。于结使眠中而觉。故得心冥如也。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
    生曰。无不知无不能者。岂可穷之哉。言阿难不能尽受。亦何足用美其广。意在以称菩萨能尽受之矣。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
    肇曰。三句之义无穷若此。其道平等理无不极。岂容优劣于其间哉。
    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阿难白佛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肇曰。阿难于五百弟子中。多闻强记第一。今闻佛事。乃自审寡闻也。生曰。阿难岂不知己之多闻本有在乎。自取不达。以申佛之意也。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肇曰。物有于上不足于下有余。不可以下有余而量于上也。
    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
    肇曰。一时即向来所现一时若此。况尽其事。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
    什曰。虽奉圣旨。及见不净劣想自发。由忆念佛教起想微耳。既了平等。诚心自悔也。肇曰。初见秽土生下劣想。谓诸佛菩萨亦有升降。闻此佛事乃自悔责也。
    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什曰。彼亦不必专以香为佛事。故请言教法也。亦将欲遍至十方化不净国。故请杂法也。亦以远游异刹。不宜虚反又以彼诸菩萨。必问其上要。故禀异闻也。亦欲令彼菩萨知恩故请。云何令知恩。彼诸菩萨处清净国。但食香饭自入律行。常乐则亡其乐。亡其乐则亡其所由。所由者佛。而彼昧之。是不知恩也。若闻下二门苦而后得乃悟自然得者因妙而功深也。肇曰。既知佛事之难议。故欲请法而反土。将宣扬如来不思议道。令本国众生念佛功德也。生曰。请还彼土法也。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无阂法门。
    什曰。尽有二种。一无为尽二有为尽。有为尽。无常迁灭尽也。无为尽。智慧断令灭尽也。今言尽门。是有为无常尽也。言无阂于二事不阂也。不尽功德有为。无凡夫阂也。不住无为无二乘阂也。
    汝等当学。
    生曰。欲还彼土。迹在舍此之彼。是自济之怀。于菩萨为缚矣。若解脱之者。是其法也。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
    生曰。有为是无常尽灭之法也。
    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肇曰。有为法有三相故有尽。无为法无三相故无尽。生曰。无为则不尽矣。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
    什曰。谓一切善。是有为功德也。一切有为悉是大累。可以遣累故有宜存。譬如无量怨贼在彼大城。城中有人来降。因是人得破怨贼。故虽是贼亦应供养之。
    不住无为。
    肇曰。有为虽伪。舍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实。住之则慧心不明。是以菩萨不尽有为。故德无不就。不住无为。故道无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净而净不以为欣。处秽而秽不以为戚。应彼而动于我无为。此诸佛平等不思议之道也。夫不思议道。必出乎尽不尽门。彼菩萨闻佛事平等不可思议。所以请法。故佛开此二门。示其不思议无阂之道也。生曰。此土有苦是有为也。彼土无苦是无为也。若缚在欲尽有为住无为者。盖是此土患苦之情。非彼土然也。然则寄还彼土。以明法实得祛此缚矣。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什曰。慈悲佛道根本也。声闻无此故。尽有住无也。欲不尽有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先说也。肇曰。慈悲乃入有之基。树德之本。故发言有之。生曰。菩萨之行凡有二业。功德也智慧也。功德在始智慧居终。不尽有为义在前。故功德不尽之也。住无为义在后。故智慧不住之也。不尽有为。是求理不舍生死之怀。以慈悲为本。故始明之焉。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什曰。志求佛道。其心深固。譬如种树根深难拔。故历劫愈明。不暂失也。肇曰。发心不忘。是众行之中心者也。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别本云。心不厌倦。什曰。恼之者众鲜能无厌。以大悲为本。故涉苦弥勤。虽魔怨逼试。心不生倦。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
    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动。乃名根也。如有一人到舍利弗处求出家。舍利弗观其宿命。八万大劫不种善根。弃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尽皆不受。于是到祇洹门下。悲泣懊恼。佛从外还见而问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种种责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见人根妄轻贱人耶。佛即受其人。赞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门。佛为说法即得阿罗汉。舍利弗问佛。此人何时种泥洹善根。佛言乃往昔过去无央数劫有佛名人可。时有一人。入林取薪虎从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树虎在树下。其人极大恐怖。时佛从空中飞过。其人见已称南无佛。心生信乐极厌生死。深心誓愿愿离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脱。时舍利弗。向佛悔过举身投地深自悲叹。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弃而不取。金师见之知其中有金。即以两囊鼓而出之。众生无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故弃而弗度。如来深见根本。以禅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无有疲厌。
    肇曰。慈悲为根发心为心。然后顺四摄化众生。护正法种善根。以此众德茂其枝条。道树日滋不尽有为也。下诸行愿枝条之流。及其日滋日茂以成不尽义。耳度舍慈悲道树不建。众德损耗自隐涅槃。谓尽有为法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什曰。万善无常随意所成。故须方便回向佛道。如瓶沙王被系在狱。狱孔中遥见佛于山上往来。心大欢喜应生兜率天。在中闻毗沙门天王食香。以饿死故心甚乐著。我今当往生彼食处。即时于毗沙门楼上化生。小既回向大亦宜然。肇曰。方便回向进善之要行。故常安住焉。
    求法不懈。
    什曰。求法不勤。果报未应。则生邪见。谓无所得。是故行者。求法不懈怠也。
    说法无吝。
    什曰。梵本云无师倦。外道师为弟子说法。法之要者则握而不与。菩萨则尽其所怀。故言无师倦也。
    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肇曰。不以结生。曷为而畏。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
    肇曰。未学当学。所以不轻。已学当成。故敬如佛。
    堕烦恼者令发正念。
    什曰。念邪则生累。念正则累消。故化令正忆念。
    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什曰。出家离欲及禅定智慧。离诸妄想。悉名远离乐。假以求道非所贵也。肇曰。独善之道何足贵乎。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别本云。不著己乐。庆于他乐。什曰。凡夫见他乐则生嫉。他苦则心安。自乐则生著自苦则心动。菩萨则不然。见他乐不嫉其心随喜。他苦心动欲令解脱。自乐不著自苦心安。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什曰。禅定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禅生高慢我心。小乘禅独善求证能烧众善坏无上道根。于菩萨则为恶趣。故视之如地狱也。肇曰。禅定虽乐。安之则大道不成。菩萨不乐故。想之如地狱也。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什曰。意存兼济故乐游无畏。肇曰。生死虽苦大道之所因。菩萨好游故。想如园观也。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什曰。本无施意。因彼来求发我施心。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观。有数千乞人。在路侧举手唱声各请所须。王问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陈说。臣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语大臣曰。彼等我大师。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须者。为我说法非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国王。不修布施故受斯报。王今不施后亦当尔。以此故当知是我大师也。肇曰。乞者虽欲自益而实益我。故想为善师也。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什曰。舍诸所有。谓身命及国城妻子悉能弃舍。给施众生。给众生时。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明见因果施而无悔也。肇曰。凡所施与妙期有在。又审因果之不虚也。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肇曰。戒为人护。毁戒则无护。菩萨自己有护。故欲护无护者也。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须。则咨之父母。菩萨所须。则求之六度。取其饶益比之父母也。肇曰。余四度行转深。法身之所由生。故想为父母也。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什曰。助成圣道。令其尊胜。犹人有眷属益其贵也。肇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犹人有眷属相助成者也。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什曰。上说始种善根。今明修习增进。修习增进名为行。万善斯行无所齐限。亦云不以劫数为限也。肇曰。上云种善根。此云无齐限。转增广也。
    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什曰。取彼净国相。然后修行称之故致净国。与彼无异。是名以彼成己也。肇曰。为好饰者。净土。不得不尽净土之美。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肇曰。开四门恣求者所取。无碍大施法也。此施相好之所因。别本云。行无阂施。什曰。或施心足而财少。或财足施心少。二事不具。则不能应无方之求。今二事兼具故。能无所齐限。恣物所求焉。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什曰。身口意净故众恶悉除。因净则果妙相妙之所以具也。肇曰。此明当大施时。诸恶悉除三业悉净。故致净相之报也。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什曰。勇明其有力。上说意净。此说有力净而有力。故大愿果成也。肇曰。生死长久苦毒无量。自非智勇孰能处之。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肇曰。不以佛难及。倦而不修矣。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肇曰。烦恼之寇密固难遣。自非慧剑。无以断除。
    出阴界入。
    什曰。烦恼既尽则随法化生。法化之身超出阴界入也。
    荷负众生。
    什曰。必令究竟不中弃也。
    永使解脱。
    肇曰。法身超三界。阴界入所不摄。故言出。若受阴界入身处情尘之内。则自同羁琐安能济彼。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
    什曰。魔天魔也。肇曰。魔兵强盛。非怠者所能制也。
    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什曰。无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则高慢益甚。是故菩萨求无念智也。肇曰。真智无缘故无念为名。俗智有缘故念想以生。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
    肇曰。不以无欲。而舍世法自异。
    不坏威仪。
    什曰。和而不同。
    而能随俗。
    肇曰。同俗俯仰不失道仪。天下皆谓我同己。而我独异人。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
    肇曰。见形不及道者。非通变无以导焉。
    得念。
    肇曰。正念。
    总持。
    什曰。以念持念。持能持法。故既言念又言持。亦云众念增长。则成持也。
    所闻不忘。
    肇曰。由上二种持也。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
    肇曰。慧也。
    以乐说辩演说无阂。
    肇曰。乐说辩四辩之一也。上云念定持辩。此云念持慧辩。定慧互有其用。迭在四门者也。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
    什曰。以不堪受道故为说法也。肇曰。不为福报修善。名为善净。然为物受报。报在欲界人天也。
    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别本云。四无量令生梵天。什曰。欲使作梵天请转法轮。处尊别物也。亦菩萨自行。自生梵天也。
    劝请说法随喜赞善。
    肇曰。修四等即开梵道也。现为梵王请佛说法。随喜赞善以弘正教。如尸弃之流也。
    得佛音声。
    什曰。是赞善报也。肇曰。经云有八种音。亦云有六十种音。密迹云。佛不思议音。应物无量也。
    身口意善。
    肇曰。如来三不护法也。
    得佛威仪。
    肇曰。凡所举动。一则如来音声。三不护威仪。皆佛事也。菩萨虽未全具。然豫入其境故言得也。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
    肇曰。善法谁不修。贵在深胜也。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
    肇曰。僧徒虽众。所贵大乘。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本。
    肇曰。放逸乃众恶之门。丧道之根。心无放逸则无善不集。善法无量。故略言本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尽有为也夫善有为法变坏物耳。废舍不修则日耗日尽矣。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肇曰。自此下皆无为观行也。观无为必睹恬怕之乐。而能不证涅槃永处生死。名不住无为也。空无相无作。三乘共行。而造观不同。二乘空观唯在无我。大乘空观无法不在。以无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证空。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肇曰。二乘无相唯在尽谛。大乘无相在一切法。二乘无作不造生死。大乘无作万法不造也。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肇曰。诸法缘会而有。缘散而无。何法先有待缘而起乎。此空观之别门也。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什曰。无常则无法不灭。灭而不断故。故修善不厌。亦观无常是泥洹道。泥洹道则背善本。今不住无为故不厌有也。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什曰。无我则众生空。空而非无。故诲人不倦也。
    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肇曰。二乘以无常为无常。故厌有为善法。以苦为苦故恶生死苦。以无我为无我。故怠于诲人。以寂为寂故欲永寂。菩萨不以无常为无常。故能不厌善本。不以苦为苦。故不恶生死。不以无我为无我。故诲人不倦。不以寂为寂。故不永寂也。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什曰。远离有三。一离人众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今观性空远离。而不厌善也。肇曰。远离无为之别称耳。虽见无为远离之要。而身心不离有为善也。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肇曰。诸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归。虽知无归。而常归善法也。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肇曰。虽见无生。而处生荷彼也。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肇曰。凡诸无漏与无为同。体自无相皆无为行也。虽见无漏。而与彼同漏。同漏有二。有为入生死。实未断漏者。有已尽漏而现不断者。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肇曰。法性无业何所修行。虽知无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肇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
    观正法位。
    什曰。谓无生灭。取证法也。
    而不随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观无为取证之地也。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肇曰。诸法因缘所成。虚假无本。以何为实以何为主。虽知如此然本愿未满。不以功德定慧虚假而弗修也。生曰。不住无为。是穷理将入生死之怀。以满愿为极。故终明之焉。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肇曰。备修上法。则不证无为。证谓观无为自证道成。自证道成即住无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
    肇曰。上直明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未释所以不尽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复对而明之。夫德之积也。必涉有津。若住无为。则功德不具也。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什曰。上一门中现一义。今明一门中兼具二义。若不住无则不尽有。不尽有则不住无也。肇曰。智之明也必由广博。若废舍有为则智慧不具。生曰。总翻前也。所以欲住无为者贪其乐耳。福德既具便自常乐复何贪哉。所以欲尽有为者恶其苦耳。智慧苟备已自无苦。有何恶哉。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肇曰。慈悲入生死。岂住无为之所能者也。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肇曰。满愿由积德。岂舍有为之所能。生曰。别翻前也。以慈悲为怀者。不得贪己乐也。欲满本愿者。不得计己苦也。此取功德前句智慧后句。略举二端为备也矣。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
    肇曰。采良药必在山险。非华堂之所出。集法药必在险有。非无为之法所出焉。
    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肇曰。废舍有为则与群生隔绝。何能随而授药。生曰。翻前则是反入生死。必能救众人。故有下四句也。集法药者。使备有诸法理也。为功德意矣。随授药者知其所主随病授也。为智慧意矣。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
    肇曰。习知众生病。必知病所尽岂无为之所能乎。生曰。解其病相。功德意也。
    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肇曰。灭众生病必造有治。岂尽有为之所能。生曰。达病所应。智慧意也。
    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肇曰。二法虽异而行必相因。故对而辩之。明行名有以造用不同也。
    是名尽无尽无阂法门汝等当学。
    肇曰。不尽有为。故无阂德之累。不住无为故无独善之阂。此二无阂门。是菩萨弘道之要路。佛事无方之所由。劝彼令学示其佛事不思议道。令必审诸佛无若干也。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什曰。若自有慧眼。则能玄照不待观形。若无慧眼。则对形而隔。故问其所以。何等观如来。复次观佛有三种。一观形二观法身三观性空。问言汝三观中作何等观耶。下尽以性空答。此章悉用中百观破相义。明如来性空。更无异义。故不疏问耳。肇曰。向命文殊共来见佛。虽复举目顺俗而致观不同。如来逆睹其情将显其来观之旨。以明佛事不可思议。故知而问也。生曰。维摩诘向命诸菩萨。共来见佛。迹在人相佛焉。然见佛者。非谓形接得见便为见也。是以问之以明见焉。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肇曰。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其道虚玄固以妙绝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以像测。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域。处言数之内。而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非无而不可为有。寂寞虚旷物莫能测。不知所以名。故强谓之觉其为至也。亦以极矣。何则夫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则真者同真。伪者同伪。如来灵照冥谐一彼实相。实相之相即如来相。故经曰。见实相法为见佛也。净名自观身实相。以为观如来相。义存于是。生曰。若谓己与佛接为得见者。则己与佛异相去远矣。岂得见乎。若能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不复相异。以无乖为得见者也。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生曰。若以见佛为见者。此理本无。佛又不见也。不见有佛乃为见佛耳。见佛者见此人为佛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故推不见三世有佛也。过去若有便应更来。然其不来明知佛不在过去矣。未来若有便应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来矣。现在若有便应有住。然其不住明知佛不在现在矣。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肇曰。法身超绝三界。非阴界入所摄。故不可以生住去来而睹。不可以五阴如性而观也。生曰。向云不见佛者。或是已不能见非无佛也。故复推无佛可见以尽之焉。人佛者五阴合成耳。若有便应色即是佛。若色不即是佛。便应色外有佛也。色外有佛又有三种。佛在色中色在佛中色属佛也。若色即是佛。不应待四也。若色外有佛。不应待色也。若色中有佛佛无常矣。若佛中有色佛有分矣。若色属佛色不可变矣。色者色之事也。如者色不异也。性者无本为色也。既言其事。事或可改。故言如也。虽曰不改本或不然。故言性也。然则要备三义。然后成色义也。是以如性五事亦不得而殊也。至识皆同之焉。既无所见乃为见实也。以实见为佛。见实所以见佛也。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肇曰。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生曰。向虽推无人相佛。正可表无实人佛耳。未足以明所以。佛者竟无人佛也。若有人佛者。便应从四大起而有也。夫从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于应为有佛常无也。
    六入无积。
    生曰。夫有人佛者。要从六入积而或出也。既无有积。夫有人佛乎。五是四大所造。故就六以明之焉。
    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肇曰。法身过六情。故外入无所积。生曰。上言六入无积故无人佛者。正可无后世人佛耳。未足以明今亦无也。故复即六入云已过也。六入已过者无积为甚久矣。
    不在三界。
    生曰。上言六入已过。容正在有六处。过或不及无六入处也。故复云不在三界矣。
    三垢已离。
    肇曰。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生曰。三垢已离故不在三界也。以无三为不在三矣。
    顺三脱门。
    生曰。顺三脱门。故离三垢也。以三离三也。
    三明与无明等。
    肇曰。法身无相体顺三脱。虽有三明而不异无明也。生曰。顺三脱门则等明无明也。三脱门既三而明。故复就三明言之也。
    不一相不异相。
    肇曰。无像不像故不可为一。像而不像故不可为异。生曰。等者两共等也。两共等者不一不异也。
    不自相不他相。
    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无相之身。岂可以一异自他。而观其体耶。生曰。有自有他则异矣。
    非无相非取相。
    肇曰。既非无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生曰。若无相为一矣。又不可取无一异相也。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
    生曰。顺三脱门则到彼岸矣。若有到则不到也。无到不到然后为到耳。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而化众生。
    肇曰。欲言此岸寂同涅槃。欲言彼岸生死是安。又非中流而教化众生。此盖道之极也。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贤圣也。生曰。夫化众生使其断结离生死至泥洹耳。而向言无三。似若不复化之。故云尔也。然则三不无矣。
    观于寂灭而不永灭。
    肇曰。观于寂灭。观即寂灭。灭而不灭岂可形名。生曰。既云化众生。复似见有众生。故言观寂灭也。观寂灭者。非永灭之谓也。
    不此不彼。
    生曰。若化众生。似复在此在彼也。在此在彼者应化之迹耳。非实尔也。
    不以此不以彼。
    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岂复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此明圣心无有以而同也。生曰。虽云不在此不在彼。或复可以此彼之迹化之矣。此彼是众生所取。非佛以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肇曰。夫智识之生。生于相内。法身无相故。非智识之所及。生曰。既不在此彼。又不以此彼。岂可以智知识识言其尔哉。
    无晦无明。
    肇曰。明越三光。谁谓之闇。闇逾冥室。谁谓之明。然则在闇而闇在明而明。能闇能明者。岂明闇之所能。故曰无闇无明也。生曰。明不在迹为晦矣然理不得在耳非为晦也迹反有明为明矣。然是彼取得可非为之明也。
    无名无相。
    肇曰。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生曰。迹中有名。佛无名矣。相为可名之貌也。
    无强无弱。
    肇曰。至柔无逆谁谓之强。刚无不伏谁谓之弱。生曰。运动天地非为强也。应尽无常亦非弱也。
    非净非秽。
    肇曰。在净而净谁谓之秽。在秽而秽谁谓之净。然则为强弱净秽者。果非强弱净秽之所为也。生曰。相好严身非其净也。金枪马麦亦非秽也。
    不在方不离方。
    肇曰。法身无在而无不在。无在故不在方。无不在故不离方。生曰。东感则东西感则西岂在方哉。然是佛之应。复不得言方非佛也。故言不在不离也。
    非有为非无为。
    肇曰。欲言有耶。无相无名。欲言无耶。备应万形。生曰。若有则有为若无则无为。而佛既无此有。又不无有。何所是有为无为哉。
    无示无说。
    肇曰。非六情所及。岂可说以示人。生曰。应见者示应闻者说也。佛本无示无说耳。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
    生曰。以六度为体。故能有如向之应耳。而度有度者。则不度也。无度不度。然后度耳。
    不诚不欺。
    肇曰。不可以善善。不可以恶恶。生曰。六度以诚实为道也。而诚有诚者则。不诚矣。无诚不诚。然后诚耳。
    不来不去。
    生曰。既度既诚便应有感为来。感尽则去也。若有此来去者。复不能来去也。
    不出不入。
    肇曰。寂尔而往泊尔而来。出幽入冥。孰识其动。生曰。来为出。去为入也。
    一切言语道断。
    肇曰。体绝言径。生曰。稍结之也。言以六度无相为佛。岂可得以言语相说之乎。
    非福田非不福田。
    生曰。以无相为佛故。能使人供养得福为福田矣。若使是者则有相乎。
    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
    肇曰。无相之体莫睹其畔。孰知田与非田应与不应乎。生曰福田则应供养。非福田则不应供养也。
    非取非舍。
    肇曰。取之则失真。舍之则乖道。生曰。福田故应取。非福田故应舍矣。
    非有相非无相。
    肇曰。寂寞无形非有相也。相三十二非无相也。生曰。若是福田为福德人也。福德之人则有相禄矣。
    同真际等法性。
    生曰。无相便是之矣。谓佛为异故言同等。
    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肇曰。无相之体。同真际。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越图度之境。过称量之域。生曰。既同真际等法性。岂可以意而量之哉。过诸称量者。言非所及之谓也。
    非大非小。
    肇曰。大包天地不可为小。细入无间不可为大。能大能小者。其唯无大小乎。生曰。言小则大包天地。言大则细入无间。
    非见。
    肇曰。非色故非见也。
    非闻。
    肇曰。非声故非闻也。
    非觉。
    肇曰。非香味触故。非三情所觉也。
    非知。
    肇曰。非法故非意所知也。生曰。非徒不可见闻觉知。亦无可作见闻觉知者矣。
    离众结缚。
    肇曰。无漏之体绝结缚。生曰。既无见闻觉知。于何生结缚哉。
    等诸智同众生。
    生曰。岂复容智出于群智。自异于众生哉。
    于诸法无分别。
    肇曰。等实相之智。同众生之性。浑然无际岂与法有别乎。生曰。于一切法。都无复分别情也。
    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
    肇曰。无得故无失。无清故无浊。事外之体何可恼哉。生曰。有失为浊。既浊成恼也。自此以下明佛无相理中无之也。
    无作无起。
    生曰。有浊有恼。便是作起后身。
    无生无灭。
    肇曰。法身无为。绝于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灭乎。生曰。既作起后身。则有生灭者矣。
    无畏无忧无喜无厌。
    生曰。若有生灭是可畏法也。便欣生而忧灭矣。忧欣无已故可厌也。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
    肇曰。法身无寄绝三世之有。三灾不能为其患。始终无以化其体。恬淡寂泊无为无数岂容忧畏喜厌于其间哉。生曰。既无忧欣。不复受诸有也。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生曰。都结之也。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
    肇曰。穷言尽智莫能显示。来观之旨为若是者也。
    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什曰。见其神德奇绝。来处必尊。故问其所从也。维摩恐人存没生。故下反问以明无没生。亦云或有谓维摩生分未尽。故问其没生。下答不尽善不长恶。明生分尽也。不直答者。一欲屈声闻。二不欲自显所从之美也。肇曰。上云如自观身实相。实相无生。而今现有生。将成其自观之义。故以没生问之也。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肇曰。逆问其所得。以证无没生也。所得法即无为无相法也。三乘皆以无相得果也。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肇曰。以己所得。可知法相。复问奚为。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肇曰。生犹化存死犹化往。物无不尔。独问何为。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肇曰。先定没生之相也。生曰。是生死之理。而不实也。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什曰。凡夫死时起恶灭善。既生则众恶增长。菩萨则不然。复次凡夫善本尽故。命终长颠倒恶心。然后受生。菩萨则不然。法化清净。随意所之故无此一患。无此一患则虽迹有去来。而非没生之谓也。上先以性空。明无没生。今以法化自在。明无没生。求之二门。则没生无寄。而问没生失之远矣。肇曰。善恶者皆是虚诳相续之相。败坏法耳。然凡夫生则长恶。没则尽善。菩萨生则长善。没则尽恶。没生虽同长尽不一。然俱是虚诳败坏之相。何异幻化耶。生曰。生死尚不实。不应致问。况都无之耶。生死没者。福德尽故也。生者必长诸恶也。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肇曰。上答无生此出生处。应物而唱未始无益。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肇曰。此土方于余国。怒害最多。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什曰。为下欲修净国及往生者。现其刹也。不遥现而接来者。将显维摩神力故也。即事则情悦而悟深故。举令现此事耳。肇曰。既睹大众渴仰之情。将显净名不思议德。故告令现本国。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
    肇曰。屈尊为难。故言乃至。
    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
    什曰。华上或现化佛。或放光明。及说法种种变现。发悟众生也。肇曰。彼菩提树。及妙莲华皆能放光明。于十方作佛事。及华上化佛菩萨。亦于十方作佛事。皆通取来也。
    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
    肇曰。欲天报通。足能凌虚然彼土以宝阶严饰为游戏之路。故同以往反也。
    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
    肇曰。严净之土福庆所集。人天之报相殊。未几。故同路往反有交游之欢娱也。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
    什曰。梵本云如断泥。今言如陶家轮。明就中央断取如陶家轮。下不著地。四边相绝也。
    入此世界犹持华鬘示一切众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
    肇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非三昧之力。无以运神足之勋。
    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
    什曰。断取明不尽来。
    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
    肇曰。大通菩萨逆见变瑞。为众而问其余天人未了。而问。恐畏未尽。故求救护。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寻其因。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
    肇曰。十万为一那由他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
    肇曰。将因舍利弗明圣集难遇经道难闻。故别问汝见不。
    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
    肇曰。因其所见而生愿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
    肇曰。自庆之辞。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肇曰。手得经卷。虽未诵持。如人已得宝藏未得用耳。上直以闻通况。今别结其德品其升降也。
    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
    肇曰。行应于内。护念于外理会冥感。自然之数耳。
    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
    肇曰。是人即佛所护念人。
    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则有如来。
    肇曰。随所止之室。书持此经。当知其室即有如来。书持重于手得也。
    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取一切智。
    肇曰。若闻是经。能随义而喜者。斯人会得一切智故言取。
    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肇曰。明一四句为他人说。其福多于随喜。故言即是受记。前言取者。以会归为言耳。未及记耳。
    注维摩诘经卷第九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