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论疏部>> 俱舍论记>> 正文

卷第二十八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八
    沙门释光述
    分别定品第八之一
    分别定品者。专注一缘名之为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次明定品者。贤圣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缘。缘望果疏故次明定也 又解依定发智故次明定。
    已说诸智至今次当辨者。就此品中。一明诸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论宗旨。
    就第一明诸定功德中。一明所依诸定。二明能依功德 就第一明所依诸定中。一明四静虑。二明四无色。三明八等至。四明诸等持 此下第一明四静虑。将明生起 就生起中。一总结生起。二别生起定。三问起颂文 此即第一总结生起。于先所辨共功德中。已说诸智所成无诤等功德。余静虑等功德今次当辨。
    于中先辨所依止定者。此即第二别生起定。
    且诸定内静虑云何者。此即第三问起颂文。
    颂曰至后渐离前支者。就颂答中。初颂出体。后半颂显差别。此中言乐。乐有二种。若初.二定乐轻安名乐。若第三定乐乐受名乐。以乐名同。颂总言乐。若不尔者。宁得通前三静虑耶。余如长行释。
    论曰至静虑差别者。明先说意。
    此总有四至五蕴为性者。释初颂。此四静虑各有二种。谓定及生。生即如前世品已说。定静虑体。总而言之是善性摄。能令心王住一境性。克性出体。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相应.俱有。五蕴为性。
    何名一境性者。问。
    谓专一所缘者。答。专一所缘名之为定。
    若尔即心至余心所法者。经部难。若专一缘即此心王。专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应别有余心所法说名等持。经部依心假立定故。
    别法令心至非体即心者。说一切有部释。别有心所令彼心王于一境转。名三摩地。非体即心。
    岂不诸心至皆一境转者。经部复难。岂不诸心刹那.刹那前后灭故皆一境转。心王之外何用等持。汝若谓等持令彼心王于第二念不散乱故须有等持。即于刹那相应心王等持无用。经部复难。汝立余心.心所。由三摩地故于一境转。此三摩地复由谁故于一境转。汝即解云还即由此余心.心所令三摩地于一境转故 牒破云。又由此余心.心所故三摩地成。宁不即由此余心.心所法故。心于一境转。何用等持令心一境。此文稍隐。应善思之。又三摩地是大地法。遍与一切三性相应。应一切心皆一境转。皆应名定。
    不尔余品等持劣故者。说一切有部救云。不尔。余散品心性虽有等持。体性劣故不名为定。
    有余师说至即四静虑故者。有余经部师说。即心一境前后相续转时名三摩地。离心之外无别有体 契经说此定为增上心学故。显定即心。
    心清净最胜即四静虑故。显心即定。故知离心无别定体。依何义故立静虑名者。问名。
    由此寂静至以慧为体者。说一切有部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审虑即是实了知义。从用及果为名故名静虑。如契经说心若在定能如实了知 印度造字声明论中有字界.字缘审虑梵云振多。是字缘。于振多义中置地界故。地是梵音。复以余声明法助此振多地界。变成驮南。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有余部计审虑是思。为简彼说故言此宗审虑以慧为体。又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
    若尔诸等持皆应名静虑者难。若寂静审虑名静虑者。诸八地等持皆应名静虑。
    不尔唯胜至亦得日名者。答。不尔。唯胜方立此名。如世间言发光名日。非萤.烛等发于劣光亦得日名。
    静虑如何独名为胜者。问。
    诸等持内至独名静虑者。答。八等持内唯此四种。一摄受静虑支。二止.观均行最能审虑。三得现法乐住。四得乐通行名。故四等持独名静虑。余定不尔。
    若尔染污宁得此名者 问。
    由彼亦能邪审虑故者。答。由彼染定发得邪慧能邪审虑亦名静虑。
    是则应有太过之失者。难。若能令慧邪审虑故名静虑者。是即应有太过之失。一切三界诸惑相应慧。皆能邪审虑与彼相应定亦应名静虑。
    无太过失至有恶静虑者。答。无太过失。要与善静虑相似义中方名染静虑。余非相似不名静虑。生芽名种。败种名种。似生种故立以种名。等谓等取涸池.死人等。此即引喻。世尊亦说有恶静虑。即味静虑。此即引证。
    若一境性至初二.三.四者。释第五.第六句。问。若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差别不同。
    具伺喜.乐至分为四种者。答。具伺.喜.乐建立为初。由此已明亦具寻义。以此三法必与寻俱。如烟与火必定俱行。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影显可知。颂不别说。定通四定不约彼明。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但有喜.乐二种立第二定。离伺.喜二但有乐一立第三定。具离伺.喜.乐三种立第四定。如次配释。但言离伺。亦定离寻不别说也。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已辨静虑无色云何者。此下第二明四无色。结前问起。
    颂曰至昧劣故立名者。就颂答中初句及四蕴明体性。离下地约生分四。次两句显除色想。次一句释总名。次一句释妨。后四句释别名。
    论曰至随转色故者。释初句及四蕴。此四无色与四静虑。数同。自性同。谓数有四。自性各二。生如前说。即世品说由生有四种。定无色体总而言之。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依此数.性.同故。颂中说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有余四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
    虽一境性至非非想处者。释离下地。约生不同分四。虽一境性四无色定体相无差别。离下地染生彼上地。约生不同故分四种。谓若已离第四静虑染生上地时。立空无边处。乃至已离无所有处染生上地时。立非想非非想处。
    离名何义者。问。
    谓由此道至离下染义者。答。谓随由何道解脱下地惑。是离下染义。
    即此四根本至起色想故者。释第三.第四句。因解无色明除色想 缘下地色。谓第四定色。余文可知 无色虽亦缘下六地类智品道俱生戒色。今据有漏言除色想。
    皆无色故立无色名者。释第五句。空等四处皆无色故立无色名。
    此因不成许有色故者。大众部.化地部等出过。皆无色故立无色名。此因不成。我许彼界亦有色故。
    若尔何故立无色名者。问。
    由彼色微至亦名无黄者。大众部等答。由彼色微故名无色。引喻可知。
    许彼界中至亦遮有故者。说一切有部责破大众部等 许彼界中色有何相。此即总责。下牒计破。若言彼界虽无余色。唯有身.语律仪。破云身.语既无。律仪宁有。夫有律仪。谓于彼地容起身.语。于无色界身.语既无。律仪宁有。又无大种何有造色。夫所造色由大种造。彼无色界既无大种。何有造色身.语律仪 若谓如有无漏律仪。虽无无漏身.语大种。而有无漏律仪。随身大造。彼界虽无身.语大种。何妨得有身.语律仪。随身大造。破云。不尔。无漏律仪是不系故。虽无无漏身.语大种。而有无漏律仪。随所依身。有漏大造。无色律仪体是有漏。是界系故。不可说言彼界虽无身.语大种。而有律仪随身大造。又彼定中不但遮彼无漏律仪。亦遮有彼有漏律仪 又解谓彼定中不但遮彼身.语大种。亦遮有彼身.语律仪。言无色故。律仪宁有。
    若许于彼至此有何理者。又纵许牒破 若许于彼无色界中有色根身。破云。如何可言彼色微少 若谓于彼身量小故名无色者。破云。水细虫极微。亦应名无色。小不可见故 若谓身极清妙故名无色者。破云。中有.色界应名无色。亦清妙故 若谓彼身清妙中极故名无色。中有.色界。清妙非极不名无色。破云。应唯有顶得无色名。清妙中极故。如定有胜.劣上.下不同。生身亦有胜.劣上.下不等。故有顶最胜 若言彼色非下地眼见故名无色。破云。又生四静虑所有色身。非下地眼所能取故。与彼无色何异不名无色。此即以下同上 若谓欲.色随义立名。实有欲.色名欲.色界。无色不然。非随义立。虽实有色。而名无色。此有何理。
    若谓经说至有色理成者。牒大众部等所引四经证无色界有色。一若谓经说寿.暖和合。彼既有寿。明知有暖。暖即色故。二又经说名色与识相依。如二芦束相依住故。既许彼界识体非无。是则亦应许有名色。三又经说名色识为缘故。彼界既有识。明知有名色。四又经说。遮离色.受.想.行四。识有来.去。故彼界既有识。明知亦具有色.受.想.行。故婆沙云。复说离色.受.想.行。不应说识有去.来。住有死有生。无色界中既得有识。亦应具足有四识住(已上论文)。故总结言。由此无色有色理成。
    此证不成至为遮离一切者。说一切有部。总非劝思。通前引教。且初经言寿.暖合者。为约三界说如汝异执。为约欲界说如我所宗。理应约欲说。若通上二界不应言暖。据暖显相。且言约欲不言色界。若隐显合论。暖亦通色界 通第二经云.名色与识相依住者。为约三界说如汝异执。为约欲.色说如我所宗。理应但约欲.色说也。若通无色不应言色 通第三经云。所说名色识为缘者。为说一切识皆为名色缘如汝异执。为说名色生无不缘于识如我所宗。理实亦有识唯生名不能生色 通第四经云。遮离色乃至行。识有来.去者。于四蕴中。为遮随离一识有来.去如汝异执。于四蕴中为遮离一切识有来.去如我所宗。理实无色亦有离色有余三蕴。识有来.去。言无去.来。遮离一切。
    若谓契经至应有段食者。说一切有部牒救破。若谓契经言无简别。不应于此更致审思。此说不然。太过失故 破第一云。若经无简别。无色有寿亦有暖者。经无简别。谓应外暖亦与寿合 破第二云。若经无简别。无色有识亦有名色。相依住者。经无简别。又应外名色与识相依 破第三云。若经无简别无色有识与名色为缘者。经无简别。又应外名色以识为缘。此文双破第二.第三 破第四云。若经无简别。言四识住能持于识。无色有识亦有色识住。经无简别。说四食能持有情。色.无色界既有有情。应有段食。故说四食如四识住。言四识住。即是彼引第四经文。遮离色乃至行识。四识住经。
    若谓经说至超色想等者。牒救征破。汝若谓经说有一类天超段食故。又说彼天喜为食故。说段食上界非有。无斯过者。则无色界不应有色。汝引二经证上二界无有段食。我引三经证无色界而无有色 契经说彼无色界中出离色故。若彼界中犹有色者。何名出离 又契经云四无色解脱。最为寂静超诸色故。既云超诸色。明知彼无色 又契经说无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断缘色贪名超色想。或据四根本及上三边既超色想。明非有色 若无色界如汝所执实有色者。定应彼色自相可知。如何可言超色想 等。等取前二经。
    若谓观下至彼界无色者。又牒救破。若谓无色观下欲.色界粗色故。说超色想等。则于段食亦应许然。应超下粗段食有细段食 又四静虑超下粗色。亦应可说出离色言。是则四静虑亦应名无色 又亦应说无色界中出离受等。彼亦超下粗受等故。经既不说无色界中超受等言。知无色中遍超色类非超受等。由此定知。彼界无色。
    然契经中至非永出故者。说一切有部通大众等伏难。伏难意云。经中既言有不出有。明知无色有不能出色有。若能出者应言有出有。为通此伏难故释斯经 然契经中说三有不能出三有者。为自地惑之所缚故。故言于自地有不能出故。但离八地非离有顶故。故言非遍出故。凡夫断惑后还退故。故言非永出故。是故经言有不出有。不言无色有不能出色有。
    又薄伽梵至无不成过者。复引经证无色界无色。如文可知。破讫结言。故所立因皆无色。故立无色名。无不成过。
    在彼多劫至色从何生者。释第六句。问。在彼无色经于多劫色相续断。后没生下欲.色界时。色从何生。
    此从心生至从彼心生者。论主以经部义答。正释颂文后色起从心此色从心生。非从色起。谓昔所起感色果因。熏习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时欲.色界色。从彼无色界心中色种生。
    彼无色身心依何转者。大众部等问。
    离身何不转者。说一切有部反责。
    下曾不见故者。大众部等答。下欲.色界。曾不见有离于色身。心得转故。
    色界无段食至心转所依者。说一切有部反责。色界无段食。身复依何转。下欲界中。亦不见色身离段食转故。又先世品。说彼无色心转所依。谓依命根众同分转。
    已释总名至得别名耶者。释后四句。结前问起。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下三无色至建立三名者。释前三无色从加行立名。故正理七十七云。若由胜解思惟无边空。加行所成名空无边处。谓若有法虽与色俱。而其自体不依属色诸有于色求出离者。必应最初思惟彼法。谓虚空体虽与色俱。而待色无方得显了。外法所摄其相无边。思惟彼时易能离色。故加行位思惟虚空成时。随应亦缘余法。但从加行建立此名。若由胜解思惟无边识。加行所成名识无边处。谓于纯净六种识身能了别中。善取相已安住胜解。由假想力。思惟观察无边识相。由此加行为先所成。随其所应亦缘余法。但从加行建立此名。若由胜解舍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无所有处。谓见无边行相粗动为欲厌舍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中不复乐作无边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住故(已上论文) 立第四名至是立名正因者。释后无色。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谓无下七地明胜想故。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不同二无心名非非想。虽加行时亦作是念。前七定诸想如病.如箭.如痈 或初二定喜想如病。三定乐想如箭。四.五.六.七地舍想如痈 若想全无如二无心。便同愚痴黑闇。相似无所觉知。唯有非想非非想中与上相违寂静美妙。于加行中厌想厌无想。应名非想非非想 而不就此加行立名。以若诘言何缘加行作如是念。必应答言以于彼有顶根本处想昧劣故。所以加行随彼根本作如是念。由此根本想昧劣故。是立非想非非想名正因。故从根本立名。不从加行立名。又正理云。此四无色皆言处者。以是诸有生长处故。
    已辨无色至无漏谓出世者。此下第三明八等至 就中。一总明八等至。二别明八等至 此即总明八等至。结问颂答。
    论曰至无无漏故者。释初颂。可知。
    初味等至至此得味名者。释第五句。初味等至。谓爱相应。爱能味著净定故名为味。等至与彼相应故。此等至得味名。又婆沙云。问何故但说与爱相应。非余烦恼。有说此中说相似者。谓爱与定相似。非余烦恼。所以者何。定于所缘流注相续。爱亦如是。广如彼说。
    净等至名至得名为入者。释第六.第七句。净等至名。目诸世间有漏善定。与无贪等自性善诸白净法相应起故。此等至得净名。即是第一味相应所味著境。此净定无间灭。彼味定生。缘过去净定深生味著。不缘现在。以必不观自性等故。不缘未来。未曾领故。过去曾领故偏说过去。尔时虽名出所味定。于能味定得名为入。
    无漏定者至非所味著者。释后一句。如文可知。应知味.净.无漏三种名入.出者。于五入.出中是异类心入.出。故婆沙一百六十一云。此中入出者。入出有五种。一地。二行相。三所缘。四异类心。五刹那。地入出者。谓初静虑等无间。第二静虑现在前时。名入第二静虑出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等。无间。非想非非想处现在前时。名入非想非非想处出无所有处。如顺次入出。如是逆次入出。及顺逆超入出亦尔。行相入出者。谓无常行相无间。苦行相现在前时。名入苦行相出无常行相。余行相亦尔。所缘入出者。谓缘色定等无间。缘受定现在前时。名入缘受定出缘色定。缘余定亦尔。异类心入出者。谓欲界心等无间。色界或不系心现在前时。名入色界或不系心出欲界心。色界心等说亦尔。如欲界等心。学等心亦如是。余善等心随应亦尔。刹那入出者。谓初刹那等无间。第二刹那现在前时。名入第二刹那出初刹那。余刹那亦尔。
    如是所说至非诸无色者。此下第二别明八等至 就中。一别明静虑。二明三等至 就第一别明静虑中。一明静虑支。二明静虑支体性。三明染无支。四明名不动。五明生受异。六明起下心。此即第一明静虑支。故先标宗 如是所说八等至中静虑摄支止.观等故。非诸无色止增.观减。由此未至及中间定。亦不立支。观增.止减。
    于四静虑各有几支者。问。
    颂曰至舍念中受定者。颂答。就此颂中。略作二门分别。一明诸地通局。二明支数不等 言诸地通局者。四静虑支总有十八。大例有三。一是所依定。此有四种。即四定体。此与诸支为所依故。故通诸地无劳问答 二地法应有。此有六种。谓初定寻.伺.喜。二定喜。三定乐。四定中受。此之六种地法应有。故于诸地或有。或无。无劳问答 三别缘建立。此有八种。谓初定乐。二定内净乐。三定舍.念.慧。四定舍.念 略依第三问答分别。婆沙八十意解云。问轻安.行舍一切地有。何故初.二立轻安非行舍。三.四立行舍非轻安。复次初.二轻安用胜。性举治惛沈。三.四行舍用胜。沉静治掉举。复次为治五识及所引身粗重故。初定立轻安。为治初定三识及所引身粗重故。第二定立轻安。二.三定中无粗识身及所引身粗重可对治故。三.四不立轻安为支。既无轻安故立行舍。复次三定舍极喜四定舍极乐。故立行舍。初.二定不立行舍。故立轻安 问信通诸地何故唯于二定立支 婆沙意云。复次初定寻.伺如火。身识如泥。令心相续热恼浊乱。信不明净。如热泥中面像不现。二定无如是事。信相明净。如清冷水面像得现。第三静虑有极悦受。第四静虑有胜舍受。覆心相续信相不现。复次诸瑜伽师。得第二定初生胜信。既于界.地俱能分离。乃至有顶后必当离。初定未生定信。后二而非是初起。复次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坚固。第二静虑有极胜喜。故唯此立内等净支 问慧通诸地。何故唯于第三定立 婆沙意云。顺三定故。复次第三定有极适悦受。为耽此乐。不欣上地胜法。能为自地留难。对治此故立正慧支。故世尊说。应以正慧觉了此乐。上.下地中无有自地极乐留难如此地者。复次初定有粗寻.伺。二定有极喜跃。四定有胜舍受。以胜。舍受是无明。正慧是明。明.无明分互相违害。由寻.伺等覆障正慧。不于彼立。第三定中无有如彼覆正慧法 问念通诸地。何故唯于三.四立支 婆沙意云。念顺后二。复次第三定为第二定胜喜所漂溺。第四定为第三定胜乐留碍。由为下地所留难故。于自地染不能出离。是故世尊劝住正念。复次初定有粗寻伺。犹如暴风。二定有极喜跃。如水涛波。覆障正念。后二即无此过 二明支数不等者 问何故初.三等五。二.四齐四 婆沙解云。复次欲界诸恶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初静虑建立五支。为牢强对治。第二静虑重地极喜。难断难破难可越度。第三静虑建立五支。为牢强对治。初及第三俱无是事故。二.四唯四。复次为对治欲界增上五欲境贪。故初立五为治。二定五部重地喜受故三定五。初及第三俱无是事故。二.四各四。复次为欲随顺超定法故。谓从五支定超入五支定。复从四支定超入四支定。以支等者易可超故 问若从第三静虑超入空无边处。复从第四静虑超入识无边处。彼俱无支云何随顺 答诸外.内事初作时难。后成辨时不假随顺。且外事者。如遮诺迦与臣坏月。十二年中学造金法初成一粒如扩麦量。便师子吼。我等今者能造金山。言内事者。如瑜伽师修神境通。初学离地如半巨胜。后离地如一巨胜。如是渐渐半麦一麦乃至一寻彼后成时。随心欲往色究竟天。自在能往。超定亦尔。初时难故假支齐等。后时易故设不立支。亦能超入(已上论文) 论曰至义如前释者。释初两句。此中等持颂说为定。等持与定名异体同。故契经说。心定及平等定名正等持。经既以定释正等持。明知等持与定名异体同。此等持亦名心一境性。义如前释。
    传说唯定至非静虑者。毗婆沙师传说。唯定是静虑亦静虑支。余四支是静虑支非静虑。
    如实义者如四支军者。论主述经部义。如实义者象.马.车.步名四支军。别即是支。总即是军。揽别成总。军即是假。静虑五支。应知亦尔.别即是支。静虑是总。以别成总。静虑是假。
    余静虑支应知亦尔者。余三静虑各作两释。应知亦尔。
    第二静虑至四等持者。释后六句。如文可知。又婆沙八十一云。问下地亦有无漏舍.念。何故但说第四静虑舍.念清净。答第四静虑舍.念俱离八扰乱事。故名清净。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为八扰乱事。此中皆无独名清净。广如彼说。
    静虑支名至总有几种者。此即第二明支体性。牒前问起。
    颂曰至喜即是喜受者。就颂答中。初句总显体数。下三句显异外宗。
    论曰至足前为十一者。释初句。此支实事唯有十一。谓初五支寻.伺.喜.乐.定。即五实事。第二静虑喜.乐.等持三支。如前增内净支。足前为六。第三静虑等持。如前增余舍.念.慧.乐四支。足前为十。第四静虑舍.念定三支如前增非苦乐支。足前为十一。此中别说喜.乐.舍三。故言十一。若据种类。唯有九种。喜.乐.舍三同是受故。所言九者。谓念.定.慧.受.信.轻安.行舍.寻.伺 今于此中略作二门分别。一废立。二问答 言废立者 问七十五法中何故唯九立静虑支。余不立耶 解云若顺净偏胜与定同缘立静虑支。不尔不立。第一色法十一不立支者。非与定同缘故不立支。无表虽定俱有。非定同缘故不立支。故正理云。何缘无表非静虑支。诸静虑支助定住境。彼不缘境故不立支。第二心法不立支者。婆沙八十云。心顺流转。定顺还灭。故心不立为静虑支。复次心胜如王。诸心所法皆如臣佐。定是心所故不立为静虑支。如诸国王不事臣佐。第三四十六心所法中。唯九立支余不立者。大不善地法二。大烦恼地法六。小烦恼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贪.嗔.慢.疑。体皆是染非顺定故并不立支。大地法十中虽并通善。唯四立支余不立者。念.定.慧三。顺净偏胜故立为支。受于杂染.清净分中。势用俱胜是故俱立。由此流转缘起分中立为受支。及于还灭清净分中立为受支。据顺净边立为支也。又正理七十一云。有余师说。受于杂染虽是增上。而为净品作饶益事亦有功能。如旃荼罗性虽卑劣。能与豪族作饶益事。故于静虑为饶益事。菩提分中立觉支号 问何故五受唯三非二 解云与定同缘立静虑支。忧.苦唯欲故三非二。想.思.触.欲.作意.胜解不立支者。婆沙云。想.思.触.欲皆顺流转作用偏胜。定顺还灭故不立为静虑支。作意唯在欲界散地对境用胜。非诸定地故亦不立为静虑支。胜解唯于无学位胜。静虑遍于一切位胜。故彼不立为静虑支。大善地法十虽并是善。唯三立支。余不立者。信.舍.轻安顺净偏胜故立为支。信是一切众行初基。或如清水珠。置心品中令心澄净故立为支。无始时来惛.掉乱心不能得定。轻安治惛沈。行舍治掉举。由此得定。或掉举定障。行舍能治。惛沈是慧障。轻安能治。此二能治定.慧重障。是故别立。余七虽善顺净非偏胜。婆沙云。问何故精进非静虑支。答诸静虑支顺自地胜。精进于顺他地为胜。谓初静虑精进。顺第二静虑为胜。乃至无所有处精进。顺悲想非非想处为胜。故彼不立为静虑支。复次精进损害三摩地因。三摩地因即是胜乐。如契经说乐故心定。勤精进者。身心多苦。修三摩地身.心多乐。是故精进非静虑支 又云。问何故惭.愧.无贪.无嗔.不放逸.不害等。非静虑支耶。答非极随顺诸静虑故。此诸善法。多于欲界散地恶法为近对治。势力增强。非于定地。是故不立为静虑支 问何故欣.厌不别立耶 解云精进等七。恒与心俱尚不别立。何况欣.厌定不俱起而立为支。不定地法中寻.伺.恶作.睡眠。虽并通善。二立。二不立者。寻.伺二法顺净偏强。能助等持制策于心。令离粗.细。对治欲恶故并立支。恶作.睡眠不立支者。支唯加行唯在定地。此二生得唯在欲界。是故不立 第四十四不相应行非静虑支者。助定同缘立静虑支。此非相应故不立支 第五三无为不立静虑支者。夫立静虑支要须起用与定同缘。此非起用故不立支 言问答者。婆沙云。问何故伺.乐受.舍受。不立菩提分法耶。答被覆损故。谓伺被正思惟之所覆损。乐受被轻安乐之所覆损。舍受被行舍之所覆损故不立为菩提分法。问若尔何故立静虑支。答菩提分中为策正见。立正思惟为菩提分。伺行相细。策正见中为寻覆损。立静虑支。为遮下地恶不善法不相覆损。菩提分中轻安.乐受。同一刹那有相覆损。静虑支中地别建立无覆损义。菩提分中行舍.舍受。同一刹那有相覆损。静虑支中。对治.利益支用各别不相覆损 精进非静虑支。问答如前 问何故正语.正业.正命非静虑支 答静虑支者。谓与静虑相应住境。必有所依.所缘行相。及有警觉乃名相应。正语.业.命无如是义。是故不立为静虑支。由此四相.及诸得等不相应法。皆不应立为静虑支。非助等持往一境故(已上论文) 问何故精进等四是菩提分 解云菩提是慧其性勤勇。精进亦勤勇性相随顺策精进马而趣菩提。正语.业.命以戒为体。为成八正法轮毂故。此四皆顺菩提强胜。故皆立为菩提分法。
    由此故说至如理应思者。初对第二。四句可知。以初对三.四。以二对三.四。以三对四。思之可知。故言余支相对如理应思。
    何故第三说增乐受者。释第二句。此即问也。
    由初二乐轻安摄故者。说一切有部答。由初.二定乐轻安摄故。所以第三说增乐受。
    何理为证知是轻安者。问。
    初二定中至及四支故者。说一切有部答。虽初定有三识乐。正在定中无乐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乐。正在定中无五识故。亦无心受乐。以说有喜故。喜即喜受。无一心中喜.乐二受俱行故无乐受。不可喜.乐受更互现前。说初静虑具五支故。第二静虑具四支故。
    有说无有至所摄乐根者。述经部解。有说无有心受乐根。前三静虑中说乐支者。皆是身受所摄乐根。此即标宗。
    若尔何故至身心乐受者。说一切有部难。经既说心。明知亦有心受乐根。
    有余于此至为有何德者。经部师通。有余说一切有部师。于此经中增益心言。诸部经中唯说身故。又第三定所立乐支。契经自说为身所受乐故。汝说一切有部师。若谓于此经中说意为身。说意名身。为有何功德。
    又第四定至胜前二故者。经部复难。又第四定轻安倍增初.二静虑。而不说彼有乐支故。汝若谓初.二定中轻安。要顺乐受方名为乐。约三受说言初.二喜名乐受也。破云第三静虑轻安既顺乐受。应是乐支。汝若谓彼三.四轻安。或彼三定轻安。为行舍所损故立行舍不立轻安。破云不尔。行舍同是善法增轻安故。非损轻安。又彼三.四轻安。或彼三定轻安。胜前初.二定轻安故何不立支。
    又契经说至非即轻安者。经部又引经证初二乐非是轻安。又契经说。若于尔时诸圣弟子。于离欲染生喜身中。证得此定具足成就安住彼定。彼于尔时已断五顺下分法。或已断五盖法。修习五法。皆得圆满究竟。广说乃至问答可知。此经轻安与乐别说故。初.二定乐非即是轻安。
    若言定中至许生无过者。经部又牒说一切有部难破。汝若言定中宁有身识起身受乐者。破云有亦无失。我经部宗许在定中有轻安风触。从胜定所起。顺生身识相应乐受。遍触身根故。汝若谓起身识是外。散故应失坏定者。破云无如是失。此轻安风触从胜定生。引内身识相应乐受。还能顺起意识相应三摩地故。不失坏定。汝若谓起身识应名出定者。破云此难不然。由前因故。前因即是此轻安风。从胜定生引内身乐。还能顺起三摩地故。不名出定。或可。因是所以由前相顺所以不名出定汝若谓依止欲界身根。不应得生色界触.色界识。以彼身.触即自地故。破云若从散心依欲身根。不发身识缘色界触。若在定内顺起轻安。许依欲身。生彼定内缘轻安身识。故无有过。
    若尔正在至成违理失者。说一切有部难。若尔正在无漏定中。轻安风触.及与身识。应成无漏。勿所立轻安支少分轻安风触是有漏。少分意识相应轻安心所是无漏。成违理失。或勿所立支轻安风触少分是有漏。意识相应小分是无漏。成违理失。或勿所立支轻安风触.及身识乐少分是有漏。意识相应少分是无漏。成违理失。
    无违理失者。经部答。
    所以者何者。说一切有部征。
    许说身轻安至蜜意说故者。经部答言。汝说一切有部亦同许经说身轻安是觉支摄故。何须难我。虽复意说身识相应轻安心所。然身轻安名同经故。汝若谓身轻安实非觉支。顺彼觉支名觉支。无漏亦应许如是说触及身识顺无漏故名为无漏。无少分有漏少分无漏失 又解经部师云。我宗许说身轻安触是觉支摄故。汝若谓身轻安实非觉支。顺彼觉支故说觉支。无漏亦应许如是说实非无漏。顺无漏故名为无漏。有何违理。汝若谓许说触及身识是无漏者。便违契经。此经意说十五界全皆有漏故。通云无违经过。此经意约余散位触。及余散位身识蜜意。说彼十五界全皆是有漏。不约定位。非尽理说故言蜜意。
    如何无漏至少支无漏者。说一切有部难。如何无漏静虑现前。触.及身识乐少支有漏。意识相应少支无漏。此约体难。
    起不俱时至不能说过故者。经部答。于前.后位起不俱时或说有漏。或说无漏。斯有何失。汝若谓意喜.及身识乐不俱起故。初定应无五支理。二定应无四支理者。此亦无过。一地前后约容有说有喜.乐支。如有寻.伺虽一地有二不俱起。汝若谓寻.伺亦许俱起。于彼喜.乐不俱起法。为喻不成。经部救云。此非不成。心之粗细互相违故。不应俱起。又于寻.伺不俱起法。汝说一切有部不能说过故。既不能出过。为喻还成。
    由此可说至不说想等者。经部依宗自释。由此可说。依初五支减寻.伺二立第二定。减寻.伺.喜三立第三定。减寻.伺.喜.乐四立第四定。即由此道理初定说五支。拟渐离前支建立后定故。无渐减故。所以不说想等为支。
    或应说何故至胜寻.伺故者。经部又难。或应说何故初唯立五支。汝若谓此五资初定胜立为支者。此不应理。念.慧能资初定胜寻.伺故。应立念.慧为支。
    虽有一类至共施设故者。经部师言。虽有一类毗婆沙师。作如是说初定等支。然非古昔经部诸轨范师共施设故 又解说一切有部师言。虽有一类经部作如是说初定等支。然非古昔说一切有部诸轨范师共施设故。
    应审思择至名内等净者。释第三句。此即问也。
    此定远离至如河有浪者。经部师答。此第二定能远离彼寻.伺鼓动。定体相续清净寂静转。名为内等净。若有寻.伺鼓动。此定相续不清净。不寂静转如河有浪。不名内等净。
    若尔此应至内等净名者。说一切有部以已宗难。若此定体远离寻.伺即名内等净者。此内等净应无别体。如何许有十一实事。难讫述宗。是故应说此内等净即是信根。谓若证得第二静虑。于定地染亦可离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得初定时。离散地染复虽生信。离定地染犹未生信。故于初定不立信支。后离初定染复于定地信。故于二定立以信支。信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鼓动定内等流故名内等。净而内。等故立内等净名。
    有余师言至皆无别体者。有余经部师言。此内等净.等持.寻.伺皆无别体。
    若无别体心所应不成者。说一切有部难。
    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者。经部答。于心分位殊假建立。故亦得名心所。
    虽有此理非我所宗者。说一切有部言。汝经部师虽有此理。非我所宗。
    如上所言至知决定然者。释第四句。外人征问。如上颂言喜即喜受。以何为证知决定然。
    汝等岂言喜非喜受者说一切有部反责。
    如余部许我亦许然者。外人答。
    余部云何许非喜受者。说一切有部征。
    谓别有喜至其体各异者。外人引余部答 或余部言显上坐部。谓别有喜。是心所法非是喜受。前三定乐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体各异。
    非三定乐至是喜非乐者。说一切有部破。非前三定乐皆可名喜受。二阿笈摩分明证故 阿笈摩。此云传。谓三世诸佛所传说故。旧云阿含讹也 第一经云。渐无余灭忧等五根。于初定中无余灭忧。第二定中无余灭苦。第三定中无余灭喜。于第四定中无余灭乐。既喜.乐别灭。明知第三定乐非是喜受。婆沙八十一释云。如契经说初静虑忧根灭。第二静虑苦根灭。问离欲染时断忧及苦。契经何故作是说耶。答依过对治故作是说。谓离欲染位虽断苦根。而未名为过苦对治。于初静虑得离染时。过苦对治故说苦灭。苦对治者谓初静虑 复次依过族姓及苦所依故作是说。谓离欲染位虽断苦根。而未过苦所依.族姓于初静虑得离染时。过苦所依及苦族姓故说苦灭。所依.族姓。谓诸识身。问离欲染位虽断忧根。而未过彼对治.所依.及彼族姓。不应说忧初静虑灭。答忧根对治.所依.族姓皆在意识。既与忧根同在意识。故正断时即说彼灭。苦根所依.及苦族姓。不与对治同在一识。故过对治.所依.族姓方说苦灭。有作是说。第二静虑苦根灭者。谓寻.伺灭。以诸贤圣于寻.伺中发生苦想。过诸异生厌地狱苦能生苦想。故名苦根(已上论文) 第二经云。第四静虑断乐断苦。先离第二静虑染时喜没。先离欲染时忧没。此经既说乐后断喜先没。故知第三静虑必无喜根。但是其乐。由此二经证知。喜受是喜非乐。婆沙八十一释第二经云。断乐者。问得第四静虑时。总离第三静虑诸有漏法。何故但说断乐耶。答以乐为上首。总离第三静虑诸有漏法。故偏说乐。复次以乐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偏说之。复次以乐多诸过患炽盛坚牢。是故偏说。复次以乐离第三静虑染时。极为障碍系缚留难如暴狱卒。故偏说之。复次诸瑜伽师。专为对治乐故修第四静虑。是故偏说。复次诸瑜伽师。憎厌乐故总离第三静虑。故偏说之。复次乐上地无。余法容有故偏说乐。由如是等种种因缘唯说断乐 断苦者。问离欲染时修观行者已断苦根。何故今离第三静虑染时乃说断苦。答此于已断说名为断。谓于远事而说近声。如已来者亦说今来。如说大王从何处来。复次依双法尽俱说断声 言双法者。谓苦与乐。离欲染时虽苦已尽而乐未尽。今离第三静虑染。已苦.乐俱尽俱说断声。复次断乐者。谓断第三静虑乐根。断苦者。谓断彼相应心.心所法。复次断乐者。谓断第三静虑乐根。断苦者。谓断第三静虑入.出息。谓贤圣者于入.出息生于苦想。过诸异生于无间狱所起苦想。复次断乐者。谓断第三静虑乐根。断苦者。谓即断彼乐根。如说无常故苦。先喜忧没者。离欲染时忧根已没。离第二静虑染时喜根已没。是故说今先喜忧没。
    如是所说至为皆有不者。此下第三明染无支。牒前问起。如是所说诸净.无漏静虑十八种支。染静虑中为皆有不。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余说无安舍者。颂答。
    论曰至非皆具有者。此即总标。如上所说诸净.无漏静虑支。染静虑中非皆具有。
    且有一类至而得生故者。有二师释。此下初师解。此明初染无喜.乐支有寻.伺.定支。故正理七十八云。且有一类随相说言。初染中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虽染污定亦喜相应。非因离生故非支摄。此不唯说离欲生喜。亦说因离自地染生。以契经中先作是说。离诸欲恶不善法已。复作是言离生喜.乐。此中重说离生言者。为显亦有喜离自地惑生。为显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与乐合说。轻安相应必是善性故。由此染定必无喜支。故初染支唯有三种(已上论文)。
    第二染中至所扰浊故者。此明二定染无内等净。乐同初定故不别简。有喜.定二。故正理云。第二染中无内等净。彼为烦恼所扰浊故。虽诸世间说有染信。而不信摄故不立支。乐是轻安唯善性摄。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种。第二染定许有喜支。初染中无。以何为证。以初定喜说从离生。第二中无离生言故。
    第三染中至所迷乱故者。此明三定染无念.慧二。行舍理无。同第四简故不别说。但有乐.定。故正理云。第三染中无正念慧。彼为染乐所迷乱故染污定中虽有念.慧。而得失念.不正慧名。故此二支染中非有。行舍唯是大善法摄。例同第四故此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种。
    第四染中至所染污故者。此明第 染定无舍.念二。有中受.定。故正理云。第四染中无舍.念净。彼为烦恼所染污故。由此第四染唯二支。有余师说至大善摄故者。此是第二师解。有余师说。初二染中但无轻安。初染有四支。第二染有三支。后二染中但无行舍。第三染有四支。第四染有三支。以轻安.行舍大善地摄故。内等净是信。信通染.不染。故第二染说有三支。正理云。有余师说。初二染定但无轻安。后二染中但无行舍。大善摄故。彼说染中喜.信.念.慧皆是支摄皆通染故。婆沙一百六十亦有此论两解。又云。此中有作是说。诸染静虑皆不立支。而唯说无喜.乐等者。随明了义说。谓初静虑离生喜乐。有离生言故。第二静虑内等净。有净言故。第三静虑正念.正知。有正言故。第四静虑舍念清净。有清净言故。此皆于染明了相违故偏说无。而实染中一切支皆非有。有说随胜者说。谓初静虑出欲界重苦。利益支胜。上三静虑于胜妙离染。对治支胜。是故于染静.虑随胜者说无。然其余支于染静虑亦不建立(已上论文) 问何故名离生喜.乐等 解云离欲恶不善法。生喜.乐故名离生喜乐。离寻.伺故信名为净。由离喜故念.慧名正。离八灾故舍.念名清净。故随四地相显别标。
    契经中说至四受入出息者。此即第四释经不动。依经问答。
    论曰至灾患有八者。释上两句。
    其八者何者。释下两句。此即问也。
    寻.伺四受至说为不动者。答可知。
    然契经说至喜.乐所动者。此依经释。然契经中蜜作是说。第四静虑不为寻.伺.喜.乐所动。但约支说不言非支 又解经非尽理。论尽理说。故正理云。然经唯说第四静虑。不为寻.伺.喜.乐动者。经蜜意说。论依法相。以薄伽梵。有处说言断乐断苦。先喜.忧没。具足安住第四静虑。又说彼定身行俱灭。入息.出息名为身行。故知此定非唯独免寻.伺.喜.乐四动灾患。
    有余师说至照而无动者。有余师说。第四静虑如蜜室灯照而无动故名不动。喻经说故。
    如定静虑至生亦尔不者。此即第五明生受异。问。如定静虑所有诸受。初.二有喜。第三有乐。第四有舍。生静虑亦尔不。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受有差别者。释第二静虑无有乐受。无余三识故。心悦粗故。但名为喜不名为乐。余文可知。
    上三静虑至及起表业者。此即第六明起下心。问。生上三定无三识身及无寻.伺。如何生彼能见.闻.触。及起表业。
    非生彼地至但非彼系者。答。非生彼地无有三识及与寻.伺。但非彼系。
    所以者何者。征。
    颂曰至以下劣故者。释。生上三地起下三识。及发表心。皆初定系。生上起下。如起下地化心。故能见.闻.触。及发表。此四皆是无覆无记。不起下染已离染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无记虽劣非是正厌。中庸故起 问生上起下无覆无记。四无记中是何无记 泰法师解。云然眼.耳.身识虽非化心无记。是化心类。定他系故。总名禅果心。故杂心定品云。不起欲界非禅果故。然变化心亦名禅果。故杂心择品广心中。解无色界有四心。无变化心无威仪心云。离禅果.威仪余四在无色 以此文证。起三识身。是化心种类故禅果无记摄。若起语业唯变化心。故前论云。若化若所化人。在三定上则以初定心语。色界无工巧心。不可以工巧心语。以声无行.住.坐.卧相。不可以威仪心语。以前论云四识缘威仪故。以此理推。身生三定但以化心语。若起身表业通威仪.变化 问何故得知。化心起身.语表 答如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生初静虑成就欲界一。谓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总缘色等为境起故。有说彼成就三。谓色.声.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缘所起身表。即有缘色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起语表。即有缘声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变化事以总缘故。即有缘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 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诸识。若起下身识。唯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眼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耳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唯是似威仪心。若起下发业心。若泛尔发身.语业者是威仪心。威仪心尚得通缘十二处。能发语业理亦应得 又空法师章解威仪五蕴中云。色聚有五谓五尘。问若说威仪具有五尘。何故婆沙.俱舍。并说唯有四尘除声。解云行.住.坐.卧名威仪。声非威仪正体。所以二论说无。今据威仪心发声义所以说有(已上空解)。若上地化人发非身.语业。即起下通果心发。非变化心。泰法师。若将修得天眼.天耳二识是化心类同名通果容有此理。若将泛尔起眼.耳.身.识名通果心。良谓不然。准诸论。二十心中通果心唯与定心相生。岂有泛尔起下三识皆入定耶。杂心云。不起欲界非禅果故者。今更委检杂心定品。身生上地起初定三识不起欲界中。云非欲界非修果故。不言禅果。此即误引证。言修果者。定地系故。总名修果。若言修果即禅果者。定地系故总名禅果。不同化心名为禅果通果心摄。又引婆沙证化心发身.语业者。还是未达通果心宽。变化心狭。谓诸通果皆是化心。处处文中作斯异解。于先已破。义便复来 又空法师云。生上三定起初定威仪三识。及威仪发业心者。亦非尽理。若据泛尔起者。无有妨。若据二通及化人发业皆名威仪。此即不然。准前应破。
    如是别释至初得云何者。此下第二明三等至。就中。一明初得等至。二明等至相生。三明顺.四分定。四明修超等至。五明等至依身。六明等至缘境。七明等至断惑。八明近分差别。九明中定不同 此即第一明初得等至。结前问起。
    颂曰至染由生及退者。颂答。
    论曰至无由生故者。释上两句。八本等至随其所应。若全不成而获得者。诸净等至由二因缘。一由离染。二由受生 言离染者。谓在下地离下地染得上地净 言受生者。谓从上地生自地时得自地净。八等至中下七皆然。有顶不尔。唯由离染有离染得。由无从上生下地故。无受生得。正理论云。此中但说本等至者。以诸近分未离染时。有全不成由加行得。
    遮何故说全不成言者。问。
    为遮已成至应如理思者。答。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顺决择分等 等。谓等取顺胜进分。所以不等住.退分者。以先得故。谓先得退分.住分。后由加行得胜进分。或得决择分。此不名得。以此四分同净定故。及由退离自染时得退分。以先得住分.胜进分。或决择分。今虽更得退分。不名为得。以此四分同净定故。即依此义毗婆沙论作是问言。颇有净定由离染得。由离染舍。由退得。由退舍。由生得。由生舍。为问亦尔。答曰有谓顺退分。且初静虑顺退分摄。离欲界染时得。离自地染时舍。退离自地染时得。退离欲界染时舍。从上生自初定时得。从自生下欲界时舍。余地所摄应如理思。
    无漏但由至如理应思者。释第三句。无漏但由离染故得。谓圣离下地染得上地无漏。此亦但据根本静虑。全不成者今时创得。若先已成。余时亦得。谓尽智位更得无学道。于练根时更得学.无学道。或由加行修得当地胜无漏法。或由有退得当地无漏法。皆如理应思。如是等法。皆悉非是先时不成今时创得。是故不说。以此中约根本地。说先全不成今时创成方名为得。先成少分今虽更得。皆不名得。
    岂不由入至无漏等至者。问。岂不由入正性离生。亦名初得无漏等至。何故但言无漏由离染得。不言入正性离生时得。
    此非决定至决定得者者。答。入见道得此非决定。虽超越人依根本地入见道者。亦得根本无漏等至。以次第者入见道时。尔时未得根本定故即非决定。此中但论决定得者。故正理云。圣离下染必定获得上地根本无漏定故。
    染由受生至得此地染者。释第四句。染由受生.及退故得。谓上地没生下地时得下地染。及于此地离染退时。得此地染。必非离染及加行得。故正理云。无由离染及加行得。如是二时能舍染故。
    何等至后至染生自下染者。此即第二明等至相生。问及颂答。
    论曰至并自地二者。释上两句。无漏等至次第生自地.上地。下地善。善言具摄净及无漏。极相违故。必不生染。然于上.下各至第三。远故无能超至第四。故于无漏四静虑。三无色.七等至中。从初静虑无间生六。谓自地.二地.三地。各净.无漏。无所有处无间生七。谓自地二。下地四合有六。上地唯净总有七种。第二静虑无间生八。谓自地二。上地四合有六。并下地二总有八。识无边处无间生九。谓自地二。下地四合有六。并上地三。谓无所有二。非想一总有九。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各无间生十。谓上地四。下地四合有八。并自地二。总有十。
    类智无间至依缘下故者。简差别。于静虑中类智无间能生无色。法智不然。依下欲界身故。缘下欲境故。超有二种。一者超定。二者超缘。此二种超俱至第三。不至第四。以法智缘欲界境。无色等至缘无色境。不可顿超色界四地故。法智无间不生无色。故婆沙一百六十五云。问云何观行者于所缘超答彼由不念作意以初静虑于九地一一别缘。于中唯能超缘一地。谓缘欲界无间。能上缘初静虑。或第二静虑非余。缘初静虑无间。能下缘欲界。上缘第二静虑。或第三静虑非余。缘第二静虑无间。能下缘欲界或初静虑。上缘第三静虑或第四静虑非余。缘第三静虑无间。能下缘初静虑。或第二静虑。上缘第四静虑。或空无边处非余。如是乃至缘非想非非想处无间。能下缘识无边处。或无所有处非余。如依初定。如是依余定。随其所应于所缘缘皆应广说。如不能越二地所缘。超定亦尔。故不入第四。问若尔何故说净解脱次起五心。净解脱心缘于欲界。第四静虑遍行随眠。能缘自.上乃至有顶。岂非能越二地所缘。答说不染心不能超二。彼心是染故不相违。问如苦法智缘欲界无间起苦类忍。乃至缘有顶。云何说不染污心不能超二。答彼但是总缘不名为超。亦俱缘余地故是故非难 解云五心谓五部心。
    从净等至至余生十一者。释第三.第四句。从净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以净等至上参无漏。下接染污故。有顶净无间生六。谓自净.染二.下无所有处.识处.净.无漏四。从初静虑无间生七。谓自地三.上地四.无所有处八。谓自地三.上地一.下地四。第二定九。谓自地三.上地四.下地二。识处生十。谓自地三.上地三.下地四。余第三定.第四定.空处。皆生十一。谓自地三.上地.下地各有四种。
    从染等至至生次下净者。释第五.第六句。如文可知。正理论云。极相违故不生无漏。
    若于染净至从染生净者。问意可知。
    先愿力故至便能觉悟者。答亦可知。
    无漏与染至故三有别者。简差别。无漏与染必不相生极相违故。净俱相生。在中间故故三有别。
    如是所说至未离下故者。释后两句。如上所说。净.染生染。但约在定净.及染说。生彼地得名生净.生染。生净谓生得善。生染谓彼地散惑。若生净.生染能生染者。其理不然。谓命终时从生得善净。一一无间。生自.上.下一切地染。若从生染一一无间。能生自地.一切下地染。不生上者未离下故。
    所言从净至皆能生耶者。此即第三明顺四分定。牒前问起。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生二三三一者。颂答。
    论曰至顺胜进分摄者。释初颂。举数列名。于前七地各有四分。有顶唯三。除胜进分无上地故。婆沙十一同此论说。有顶地但有三分。除胜进分 问若尔何故。婆沙业蕴说有顶地有四分耶 解云此论及婆沙十一。据有顶地更无上地可欣趣故。故说彼地无胜进分。婆沙业蕴。据当地中更有胜德可欣趣故。言有胜进。故正理七十八云。就胜进分总有二种。一者自地殊胜功德。二者上地殊胜功德。若能牵引彼名顺胜进分(已上论文) 故说有顶或有或无。各据一义。
    于此四中至唯从此生者。释第五.第六句。如文可知。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净生无漏中云。此但从顺决择分。有说亦从顺胜进分。虽无评家以前解为正。故正理七十八云。应知此中决定义者。谓诸圣道必此无间生。非此无间必能生圣道。若异此者是则应说。唯世第一法名顺决择分(已上论文) 又诸论皆言顺决择分能生圣道 问无漏复能生几分耶 解云生后二分。故正理七十八云。无漏无间何分现前。有说通三除顺退分。理实唯二谓后二种。又婆沙一百六十五无漏生净中云。如是说者。渐次入时亦与胜进分为等无间。超越入时唯与顺决择分为等无间。问何故超越入时。唯顺决择分与无漏道互为等无间缘。余时不尔。答于超越时唯有猛盛坚固善根。能相引发顺决择分猛盛坚固。余分不尔 问若顺退分能顺烦恼。如已离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舍从何生惑 解云从住分生。故正理七十八云。若顺烦恼名顺退分。诸阿罗汉宁有退理。非彼犹有顺退分定可令现行。离染舍故。虽有此难。而实无违。谓顺住中有顺退者亦得建立顺退分名。从彼有退。如前已说 又婆沙一百六十五云净定等。无间烦恼现在前者。当知此从顺退分.或顺住分起。由已离未离自地染者。起自地烦恼有差别故 以此文证故知。有从住分亦生烦恼。
    此四相望至谓自非余者。释后两句。此四相望互相生者。初能生二。谓顺退分及顺住分。不生后二以隔远故。诸论皆同。第二生三除顺决择。亦隔远故。诸论皆同。第三生三除顺退分。以隔远故。婆沙十一.正理.显宗皆同此论。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即有异说。故彼论云。顺胜进分与顺退分。有说。但为所缘.增上。顺胜进分无间顺退分不现前故。如是说者。亦现在前。是故与顺退分为三缘。除因缘以彼劣故。与顺住分亦尔。婆沙两说后说评家俱舍等前师不正义。但生三种。评家生四种。既有评文。即以后师为正 或论意各别。俱舍以理为正。非以婆沙评家为量。夫净相生理应邻次。何容超越。第四生一谓自非余。以欣无漏不生余故。
    问顺住.胜进能次生前。何故决择非生胜进 解云决择欣无漏不生次前。住与胜进非欣无漏容次生前。或胜进相欣求上法。性非止息故。决择分不生胜进。住.退二分性有止息。可从胜进生住住生退分。正理.显宗皆有两说。一说同此论。又一说云。有说亦生顺胜进分。然无评家。后家意说。如住.胜进能生前一。顺决择分亦生前一。若依婆沙十一。同正理后师。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云。顺决择分与顺住分。有说。但为所缘.增上。以顺决择分无间 顺住分不现前故。如是说者。亦现在前。是故与彼为三缘除因缘。与顺胜进分亦尔。前说同正理后师。能生二分。后正义家能生三分。
    问何故婆沙后唯生一。前有超一 解云起胜生难故唯生一。起劣生易有能超一 问诸论不同何者为正 解云婆沙既有评家。生三为正。余论并是述异师义 或论意别。俱舍以理为正。非以婆沙评家为量 问味定生净定四分之中生何分耶 解云若味生自净。婆沙云。有说。味相应等至无间。唯起顺退分现在前。有说。亦起顺住分。然无评家。若味生下净。婆沙云。有说。起顺住分以易起故。有说。起顺胜进分。防护上地故(然无评家)。
    如上所言至三洲利无学者。此即第四明修超等至。牒问颂答。
    论曰至越一名超者。释初两句可知。
    谓观行者至超入第四者。释第三句。总有六种。前五加行。后一超成。如文可了。
    修超等至至修超等至者。释第四句。正理云。修超等至唯欲三洲。除北俱卢。然通男.女。不时解脱诸阿罗汉要得无诤妙愿智等边际定者。能超非余。定自在故。无烦恼故 又云胜解作意。不能无间修超等至。势力劣故。
    此诸等至至起下尽余惑者。此即第五明等至依身。牒问颂答。
    论曰至可厌毁故者。释上两句。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无容起下。一上地起下无所用故。二上地自有胜定故。三下地势力劣故。此上三种通净.无漏等至。四已弃舍故。五可厌毁故。后二唯净等至。以无漏定非是弃舍可厌毁故。
    总相虽然至尽余烦恼者。释下两句。此简差别总相虽然。若委细说。圣生有顶从自净定。必起无漏无所有处。为尽自地所余烦恼。自地无圣道欣乐起下故。就起下中唯无所有最邻近故。起彼现前尽余烦恼。故正理云。离无漏道。必无有能断彼余惑成阿罗汉。是故有顶。无漏无所有处依九地身。有漏无所有处依八地身。有漏无漏识无边处依七地身。空无边处依六地身。乃至初定依二地身谓自及欲。
    此诸等至至不缘下有漏者。此即第六明等至缘境。牒问颂答。
    论曰至应成善故者。释初句。味定缘自。不缘下.上.及无漏法。
    净及无漏至非无漏境者。释第二句。无记无为非无漏境。非谛摄故。余文可知。
    根本地摄至必缘下故者。释下两句。根本地摄善无色定。不缘下地诸有漏法。已厌离故。定狭劣故。准义应知。随其所应。缘下无漏.自及上地有漏.无漏一切诸法无不能缘。虽亦能缘下地无漏。缘类智品道。不缘法智品。故正理云。以但能缘自全治故。法非全治如先已说。又法品道于无色界虽能对治。是客非主既不能缘下地有漏。亦不能缘下地有漏法上择灭.非择灭 问既缘下地类智品道。亦缘彼道非择灭耶 解云亦缘下地类智品上非择灭。故婆沙第十解非我行相中云。四无色地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缘一切法。谓空无边处非我行相。缘四无色彼因彼灭。一切类智品道。及四无色非择灭。一切类智品道非择灭。并一切虚空无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尽能缘。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非我行相。缘非想非非想处彼因彼灭。一切类智品道。及非想非非想处非择灭。一切类智品道非择灭。并一切虚空无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尽能缘。此当婆沙评家义。以此准知。四无色定亦缘下地类智品上非择灭也。无色近分亦缘下地。彼无间道必缘下故。
    味净无漏至断诸烦恼者。此即第七明等至断惑。此即问也。
    颂曰至亦不能断者。诸无漏定皆能断惑 本净尚无能况诸染能断。以胜况劣。谓本净定不能断下地。已离染故。不能断自地惑。以自地惑所缚故。不能断上地。以胜己故。若净近分亦能断惑。以皆能断次下地故。又婆沙一百六十二云。问何故有漏道不能断自地。及上地。无漏道则能断耶。答以无漏道是不系法。于有漏法无非是胜。是故能断。又有漏道作六行相。厌下地欣自地故唯断下。无漏道作十六行相。厌背一切地故能遍断。问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断。答彼虽学作圣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断烦恼。如师子子未能害兽(已上论文) 若中间摄净亦不能断。如根本说。
    近分有几至初亦圣或三者。此即第八明近分差别。一问近分有几。二问何受相应。三问于味等三为皆具不。颂答可知。
    论曰至为入门故者。释近分八。可知。
    一切唯一至未离下怖故者。释舍。一切近分唯一舍受相应。此近分定起时。艰辛作功用转故。未离下染情怀怖故。非喜.乐相应。
    此八近分至具有三种者。释净及下句。此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近分亦通无漏。未离欲者依近分定起圣道故。故正理云。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已上论文) 皆无有味是离染道故。起艰辛故。不生贪爱。以彼味定非离染道生故。是容预道生故。近分地中虽亦有道非正离染。助离染故。离染类故。非容预故。不生贪爱。虽近分心有结生染。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说。近分无味。唯在根本。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以未起根本亦贪此定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于彼近分不生贪爱。故不说有。此即叙异说也。
    中间静虑至为亦有殊者。此下第九明中定不同。此即问也。
    义亦有殊至具三唯舍受者。答。义亦有殊。谓诸近分为离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非离下染非入初因。是初果故。复有别义。
    论曰至无如此故者。释初句。初定根本及初定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根本.近分皆无寻.伺。唯中间静虑有伺无寻.故与近分差别不同。由无寻故胜初静虑。由有伺故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由此上地无中间静虑。一地升降无如此故。
    此定具有至可爱味故者。释具三。此中间定具有味等三种相应。以有大梵殊胜功德可爱味故。有味相应。
    同诸近分至苦通行摄者。释舍受。此中间定同诸近分。唯舍相应非喜相应。由自勉励功用转故。由此说是苦通行摄。亦无有乐.无三识故。故正理云。无三识身故无乐受 准正理文。中定无三识。
    问何故无耶。解云五识定与寻.伺相应。彼无寻故。
    此定能招至为大梵故者。别显中定能招胜果。若多修习为大梵王。不多修习便为梵辅。同一处故。
    已说等至云何等持者。此下第四明诸等持。就中。一明寻.伺等三。二明单空等三。三明重空等三。四明修四等持 此下第一明寻.伺等三。就颂前中。一总。二别。此即总结前问起。
    经说等持至其相云何者。此即别依经问起。
    颂曰至非非想摄者。答文可知。平等持心至境故名等持。
    契经复说至无漏三脱门者。此即第二明单空等三。依经起问。及与颂答。
    论曰至相应等持者。释初句。此空对治有身见故。故婆沙一百四云。对治故者。谓空三摩地是有身见近对治故。问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有身见有我.我所二行相。此中以何等行相。对治何等行相耶。答以非我行相对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对治我所行相(广如彼释) 无相三摩地至三有为相者。释第二句。住滥无为故不说住。余文可知。
    无愿三摩地至相相似故者释第三.第四句。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苦.集.道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十行即是非常.及苦。因.集.生.缘。道.如.行.出。非常及苦此是苦谛。苦中四行二是二非。是故别标。因显集谛。即是因.集.生.缘。或举初显后。苦.集二谛皆是有漏可厌患故。道虽无漏。加行位中并作是念。道如船筏必应舍故。能缘彼定得无愿名。皆为超过现前所对。苦.集.道境可厌舍故。空.非我相非是所厌。非是所舍。以与涅槃相似故。故此二行相不得无愿名。由前期心不愿此故立无愿名。故婆沙云。期心故者。谓无愿三摩地诸修行者。期心不愿三有法故 问彼于圣道亦不愿耶。答虽于圣道非全不愿。而彼期心不愿三有。圣道依有故亦不愿。问若尔何故修圣道耶。答为趣涅槃故修圣道。谓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趣证。思已定知必由圣道。故虽不愿而要修之。如越暴流要凭船筏(广如彼说)。
    此三各二种至为入门故者。释后两句。正理论云。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上七定边无胜德故。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非诸有漏法是真解脱门。性住世间违解脱故。三三摩地缘境别者。若有漏空缘一切法。若无漏空唯缘苦谛。无愿能缘苦.集.道谛。无相唯缘灭谛为境。
    契经复说至离上七近分者。此即第三明重空等三。依经起问。及与颂答 重谓二也。
    论曰至空空等名者。释名。
    空空等持至胜非我故者。明空空等持。又显宗三十九云。空空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顺厌胜非我故。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五取蕴思惟空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思惟空相。于空取空故名空空。如烧死尸以杖回转。尸既尽已杖亦应烧。如是由空烧烦恼已。复起空定厌舍前空。重空等持空行相后起。即复还与空行相相应。唯此最能顺厌舍故。非我行相则不如是。见非我者。于诸有为法起厌背心。不如见空故。诸有已见诸法非我。而于诸有犹生乐着。以于诸行中不审见空故。由此空定虽二行相俱。而但名空不说为非我。空于厌舍极随顺故 又婆沙一百五云。如人在道独行遇逢一伴。虽知非属于己而不太愁。后若别时便极愁恼。故空行相于厌生死胜于非我。由是此定不作非我行相。
    无愿无愿至为厌舍故者。明无愿无愿等持。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集.生.缘非无漏相故。圣道非苦不取苦相。圣道不能招三有故。不取因.集.生.缘四相。不取道.如.行.出。为厌舍故。以彼道等是欣观故。若缘道等应欣圣道。不应厌背故十相中但取非常 又显宗云。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五取蕴中思惟非常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缘前无学无愿三摩地思惟非常相。于无愿不愿名无愿无愿。举喻显示如前应知。重无愿等持。非常行相后起。即复还与非常行相相应唯此可能缘厌道故。非苦行相能缘圣道。圣道非苦趣苦灭故。苦法不能趣苦寂灭。亦非因等四能缘圣道。以圣道不能令苦续故。非道等四者此厌舍道故。非欣行相能为厌舍 岂不如无愿不愿圣道。而作道等四。此亦应然 此例不然。无愿正厌有。兼于圣道起不愿心故。谓前无愿正厌于有。圣道依有故兼不愿。虽望意乐说不愿道。而于圣道非正憎厌。故亦能作道等四种。无愿无愿正憎厌道。故以非常观道过失。道等行相无容厌道。是故于此不作彼四。
    无相无相至非离系果故者。明无相无相三摩地。无相无相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所以不即缘前无学无相三摩地者。言无相者。无十种相。彼三摩地。虽无色等五相.及男.女二相。是有为故有三有为相。是故不缘。以无漏法无择灭故。唯观非择灭不缘择灭。于非择灭但取静相。非灭.妙.离恐滥非常灭故不作灭行相。故婆沙一百五云。问何故此定不作灭行相耶。答灭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无常灭。若作灭行相则不知缘何灭 问若尔亦应非静行相。谓静亦有二种。一非择灭。二择灭。若作静行相。则亦不知缘何静。答有处说二灭。无处说二静。故不应例。复次灭义滥多。静义滥少。谓灭有三。静唯二故。若复不作静行相者。此更作何行相(已上婆沙) 问缘择灭时。亦应不作彼灭行相。滥无常灭故 解云择灭谛收圣心现证。虽作灭行。而无有滥。不同非择灭是无记性故。不作妙行相。非离系果故。不作离行相。又显宗云。无相无相。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但取静相非灭.妙.离。谓彼先起无学等持。于择灭中思惟静相。从此后起殊胜善根相应等持。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思惟静相。于无相灭复观为无相。名无相无相。举喻亦如前应知。重无相等持。静行相后起。即复还与静行相相应。唯此能观非择灭故非妙行相。境无记故非离行相。以虽证得彼非择灭。犹缚随故。非灭行相。以非择非永解脱一切苦故。又若观灭滥非常故。所言静者。唯显止息故非择灭得有静相。以修圣道经久劬劳。于彼息中便生乐相。故重无相取静非余。
    此三等持至无漏不然者。释有漏此三摩地唯是有漏.厌圣道故。无漏不然。若缘圣道是欣非厌。又显宗云。重三等持唯是有漏。以于圣道生厌舍故。非无漏定厌舍圣道。亦缘圣道。取空。非常理可名为厌舍圣道。无相无相。但缘无为作静行相。何名厌道 此欣无学无相等持不转之因故名厌道。谓彼定起而作是言。无相等持不生为善。此既欣赞圣道不生。如何不名厌舍圣道 前无相定非此所缘。如何此名无相无相。或应许此定不缘非择灭。但缘无学无相不生 此亦不然。准前释故。谓缘无相之非择灭。此非择灭亦离诸相。缘无相无相故得无相无相名。缘无相境作静行相。是故此定从境立名。
    唯三洲人至重三摩地者。释人不时。显宗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寿故。唯无学位。以有学者但欣圣道未能厌故。此亦非一切。唯不时解脱。以时解脱爱圣道故 又婆沙一百五云。答圣者能起非异生。无学能起非有学。不时解脱起非时解脱。所以者何。若于定得自在及无烦恼身。方能起此三摩地故。一切异生及信胜解二事俱无。见至虽于定得自在。而身中犹有烦恼。时解脱虽身中无烦恼。而于定不得自在。故皆不能起此定。唯有不时解脱具二事故。能起此定(已上论文) 依十一地至中间者。释后句。显宗云。依十一地除上七边。以上七边无胜德故。若在欲界。从未至摄圣道后起。若在有顶。无所有摄圣道后生。余皆自地圣道后起。就总类说。此从法.类.苦.灭四智无间而生。若就别说。欲界摄者非类后生。上界摄者非法后起。前二非灭后起。第三非苦后生。余行相后起此定故。应得此者。皆尽智时由离染得。后由加行方起现前。唯我世尊。不由加行。顺趣解脱起此现前。于道尚厌。岂欣诸有。此后亦起圣道现前。然厌道故非无间起。欲界摄者是思所成。余修所成依定起故(已上论文)。
    契经复说至修金刚喻定者。此即第四明修四等持。依经问起及与颂答。
    论曰至乃至广说者。此即引经。显宗释云。此经所说。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义差别者。为欲显示习修.得修.所治更远如其次第。
    善言通摄至便不住故者。释初两句。住现前法乐名住现法乐。经但说初。举初显后。理实通余上三静虑。余文可知。
    若依诸定至殊胜知见者。释第三.第四句。若依诸定。修天眼通便能获得殊胜知见。知见即是清净眼识相应胜慧故法蕴足论第八解四修中云。清净眼识相应胜慧说名为智。亦名为见。谓天眼识相应胜慧。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智见。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若修三界至得分别慧者。释第五.第六句 此亦可知。
    若修金刚至依自说故者。释后两句。若修金刚喻定便得诸漏永尽。理实修此金刚喻定通依诸地。而经但说第四静虑得漏尽者。毗婆沙师传说。世尊依自说故。以佛世尊但依第四得漏尽故于六通中但说二者。天眼通能观生死。漏尽通能得涅槃经偏说。
    俱舍论记卷第二十八
    保延元年七月十九日于田原里大道寺点了
    觉树
    一挍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