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论疏部>> 成唯识论了义灯>> 正文

卷第四(末)(论第四)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
    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 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 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未资长时但是触食者。望生喜乐及顺益舍可为触食。不尔亦非。故本疏云。名为触食。望一食者非望余生。若望一切有非是食。此意即于所食香.味.触。有不生喜乐等。即非触食 问诸触尘皆段食耶 答不尔。以触通上界故 问若以触对香.味有触非食。以香.味对触。香.味有非食 答香.味唯欲有。但香.味皆食 问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 答据业果说。上界香.味是定果故。或是法处故不为例 问业果上地无。段食唯欲系。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系 答设菩萨等变假无食用。设有实用。据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变香.味.触三。而以为食。亦不取本质故不通上 问何故欲界变段食即许通质.相。定等变段食唯相不通质 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质.相。定起无漏性非食。异界不通质 问定果唯第六变可成无漏。通亦击第八变故应有漏 答第六变者可是无漏。彼自第八缘彼起相即是有漏。然为下食是第六变者非第八变。而第八云前七非八所杖质者。据见分说。设通相分。据业力说。定通不遮 又解设第八变为下食者。为缘起食。而体非食 又解言唯欲系据业果说。若通.定起亦许上系。然法师意取初解正 问如他通等引。即许下识相分上界收今变段食何不尔耶 答虽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无漏不相顺故。设缘彼第八所变之相。亦不随彼。隔无漏故。势分远故。非正能引故。虽然稍难。智者思择 问触食能生喜乐。思食必欲俱。喜乐摄益欲自希望。应受及欲说之为食 答由触起受。由思起欲。举果显因。正由触.思说此为食。故瑜伽九十四云。能顺乐受诸有漏触。能与喜乐为食。由喜乐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乃至云。由能执受诸根大种。并寿及暖与识不离为因而住。是故说识。为彼住因。由彼住故。气力.喜乐.专住.希望依彼而转 此意由识持根大等。喜等依转故识为食 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类触及思能生于彼方有资益故非受欲。亦如净土法生喜乐法体是食非喜乐受。然触能和根.识取境资益唯在触数。思虑益根非希望故 又解不同法食。法食即取喜乐为食。受从因名名法喜乐。前解为正 佛地论云。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既云法味。明法是食。此意由法能生喜乐方名为食。不生喜乐不能为食 问识食以摄持为用。第八能摄持其理极成。眼等说摄持何者是也 答眼等非执持者。以不恒故。非有识时亦不执持。由识取境亦资持根 问触.思生忧.苦此俱不是食。识有忧.苦俱。亦应不是食 答体能摄持长养未来。以招后报故亦为食。故五十七云。能与后后为增盛因令彼得生。九十四文意亦同此 问恶趣非招报。忧苦俱非食 答以识现起依持亦食 问触.思通八俱。六俱胜名食。识体虽八种。第六偏名食 答二解。一不齐解。顺生喜.乐起希望。六识俱胜偏名食 摄持是识食。八俱摄持不唯六。二义齐解。识体有八种。胜食唯第八。触思虽遍俱。六并名胜食 问根由他资发识明盛。根不名食。识由他资方能摄持。何故名食 答根必由段资方能发识不是食。识体设不资。七.八摄持故名食 瑜伽六十六问有七因缘任持诸行。一生。二命。三食。四心自在通。五因缘和合。六三性业。七无障碍。由是七因诸行得住。何故世尊但说有情由食而住。答由五因缘说由食住。一是诸行住多分因。二易取易入。三能令羸损根大增益。又令病愈。四令不中夭。五易入道。由此五因说由食住。五十七同 问由识资根故得名食者。意根过去后识方生。识生之时意根落谢。云何后有法。为前无法食 答不约无间灭。据俱有意资彼名食。故五十七云。云何识与意根为食。答由三资持所任持故。能与后后为增盛因令彼得生 问眠.梵行等皆为长养。余何非食 答五十七云。长养有二。摄受别义及不损害。段食具二胜故名食。余但不损害。劣故不名食 若尔四食应总具二。何故不说在长养中 答虽未见文且为一释。四食且举初说。例余亦为长养。不尔九十四四皆有能长养根大何理不得在长养中 问为与已生法为食。为未生法为食。若已生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无体 答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说为食义 问前难善通。后难未遣 答能令后生有增盛用相续而起即是食义。非是无法故。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作生缘理。唯法引法说为食义。
    论。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说之为食。余解唯能持名食 今谓不尔。亦必长养。且举摄持 问如在灭定经于多日 以何为食 答识.触.思三 何无段食 答传释段食持身正经七日。住定时多故无段食 亦有许此定多时有段食。由定力持得多时住。出定死者自业尽故 要集难云。既许有段食。何故破外不依食住。故相传云。过七日后段食即尽。唯由三食定势力故持身久住。出定无力又无段食故即命终 今谓此说道理有余。定力持身既得久住。何故不能持彼段食令得久住。如外衣发定持不坏。又住定多时出定之后。或有即死有非死者。何者。现见世间病力持身。虽不饮食多日不死药力亦然。何独在定食力即尽出定即终 问既许有段食经何不说 答寿.暖.识三不相离故经即说有。段食非不离故不说有。又如食已即入灭定。岂才入定段食即无。经不说有且作斯理。段食有.不有。出定终.不终。未见大乘文。后当捡决。
    论。然行于法有遍非遍者。身.语.心行各有三种。身行三者。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动发思者是遍行。语行三者。寻.伺二种非遍行。亦思为遍行。如来无寻.伺。有八圣道支正义许说法故。意行三者。谓受.想二及审决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 问寻.伺既非遍行。何故难他寻.伺于语是遍行摄 答就他宗说。实非遍行。能遍起语即是思数 若尔何故第二定已上自地有思得起语言。何假寻伺 答粗思能发语。上细不能发。在佛即得任运语故。然萨婆多及本经部二息非遍。寻.伺是遍而不说思。大乘如前说。末经部师许受.想二亦非遍行。以灭定中有心无所故。寻.伺是遍。三宗差别 问识依根.境起。说识三和生。亦由心行起。应说为四和 答根.境正牵体。说识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说四和起 问意由受.想起。受.想名心行。根.境正牵生。亦说名心行 答受.想是心所。即得说心行。根.境非心所。不得名心行 问何故灭定偏厌受.想 答论云资助心强是故偏厌。又由受为禅增上障。想于定为增上障。由受领下劣定。由想想像故障胜定。又受于苦果增。想于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诸业。由受领苦果故。圣者双厌。外道偏厌。又初静虑望欲以静除散。二禅望初以细除粗。三禅望二以静除动。四禅望三以密除疏。萨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坚密四大闭身隙故。所以无二息。大乘不尔。但以定能除其隙故无出入息。设兼引大亦复无违。但非唯大能闭身隙。
    论。心清净故有清净等。诸部不同。萨婆多云。六界为有情。谓四大.识.空。然心胜故。说心染净。经部由种色.心俱持。色持不遍。心持种遍。故说由心有情染净。上坐部等。心能分别色。色不能分别心故作是说。
    以心为本有漏法。因心而生无漏法。依心住故结无漏心受彼熏下结有漏 又初总句。因心生是有漏。依心住是无漏。后两句释成 又以心为本。谓无为法因心显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住无漏法。以心为本即无为之别句。亦有为之总句。
    论。若无此识至皆应无因者。准摄论破杂染中有三。烦恼.业.生。今此显破生及烦恼。行缘识下兼破业染。此初段中分云。若无此识持烦恼种。界地往还诸烦恼起皆应无因。此约三性心后烦恼起无因。疏引所染初识者。彼计受生必起烦恼。初受生识是染污故。此之识支应无种生。故以烦恼及随烦恼。皆应无因。
    谓从无想等诸地殁者。等取上下诸地。以无想天长时无六识故就显说。
    论。若无此识持业果下。应分其文云。若无此识持业种。一界地往还。后业起应无因。二异类法后。业起应无因。三性心易不受彼熏。故业起无因 破业果亦分二。一界地往还。果起无因。二异类法后。果起无因。摄论中亦云。若异熟断已而更别生。应成别受生失。无漏心后果起无因。又灭二趣如本疏辨。
    问本疏难经部。云行在现在果在未来。或一劫等如何能感者。大乘亦尔何偏难他 答大乘本识持彼种故多劫犹在。彼识间断故不为例。
    又难有部云。识位中色无异熟识可名果识支。如何俱色说行能感。今疑此难。如大乘唯识。岂一切法与识同性。外云分位亦尔。未必与识同性故为业感 答云我言唯识皆不离识。如行缘识皆行所感。汝言行缘识。有识非行缘。故不为例。
    难经部。云未来无故不得云感。但可云熏者何也 解此谈本计。一以悬远故。二识是无故不感。但由行熏。邻次之识相续。得至受生位识。名行缘识。若大乘说。非望现识名为识支。即种子是。故行能感。非悬远故。
    论。又行缘识应不得成者。今更助解。初正破经部熏故名缘。无性摄论第.二云。谓行为缘贪等俱生眼等转识许为识支此不应理 此意六识不是受熏。有间断故。贪俱染识非无记故。不是受熏故。行不熏眼等转识 摄论复云。识缘名色有圣言故。所以者何。眼等诸识刹那速坏久已谢灭。为名色缘不应道理 此意转破识缘名色亦复不成。经部转救。贪等俱识与行相应。熏结生位识名行缘识。亦不得成。结生识起。能熏行等久已灭故。非无体法而为能熏故。亦不成故 无性论云。若畏此失许结生识为识支者。此亦不然。于结生时。福等诸行久已灭故。非从久灭此复应生 若云非熏但说能感。即感故名缘。与有部同。次下双破结生染识非行感故。彼此宗计唯无记法为业所感。彼两宗计结生之识与爱恚俱。染非业感故 无性云。又结生心非无记故。爱恚俱故。既非无记。以行为缘不应道理 萨婆多救如本疏辨。本经部救同萨婆多。以生位色为业熏感。同有部破。
    亦时分悬隔无缘义故。若末经部救云。我有粗细二识。粗者染俱结生。细者无记为业熏感 若上坐部亦二意识虽不说熏亦说为感。二俱许细是异熟性。故无性论云。于母胎中有异熟识。与赤.白和合。乃至谓依异熟识有意识转 若尔即应二识俱转 设俱何过 违圣教故 上坐救云我部不诵无违教过者。即难。应有二眼等识生。六识摄故不许违理。许即自违。不许五识有粗细故 末经部救。熏于识类。类性无记。说为识支。感亦不违者 此如前破。又违经名。经云缘识不云缘识类。所余救.破准例可知。虽无文证理亦不违。
    论去来得等非实有故。兼破正量部不失增长性。故云得等。
    略解依中。疏云如何说依不与七同缘下。此前师难后师。若尔如何下。后师难前师。答两人依别下。前师释。问曰下。后师难前师。彼质答曰。前师文。答而复质。后师文。
    然彼所依总有三种者。问心.心所法起藉四缘。何故但说三种依耶 解云所缘通内外。余三唯在内故但说三 问余识缘内外。不得说四依。第七唯内缘。何不说四依 答三缘生识胜故但说三依。缘依亦外缘。力微不说四 问境界生心劣。故不说四依。所缘引识微。应非二和起 答二和通远近。根.境并为缘。依义据亲近。境疏不说依 又云。不例。三缘依声中说。所缘缘者是于声说 此明所依故彼非例。
    难陀胜子等。立种生现前后异时。引杂集等云。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云。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以非即此刹那。长贯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摄论俱生俱灭者。如疏中会。
    释俱有依中。本判为四。第二即是安惠师等 西明判云。第二火辨 要集疑云。若第二师是安惠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惠既许自证分种傍生十八界。种亦成杂乱。若一自证分义说根.境亦成杂乱。安惠自许第七入见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 今为释之。安惠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 又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许阿赖耶变似色根等 或余师义。设自所许约计情别。亦不杂乱 言第七虽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惠合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惠。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
    就难陀释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识颂有三解。初依见.相别种义解。言识从自种生者。即识见分。似境相转者。既起现行。带境相起似彼所执外境相现。无别五根。即见分种名为五根。所带似境即是五境 二云识者五识相分。不离识故名之为识。从种起现为五识境。实在内识似外而现。为成内外处分种为十 三云依见.相分同种义解。五识见.相合名为识。自种生者。见分从种起现行也。虽无别种亦带相起名似境相转 观所缘缘论三释大同。但互为缘。少有差别。
    论。又彼应非唯有执受等。本疏意云。三业能感。身业是色即有执受。约扶尘说。声离质已即非执受。意业现行及三实业。亦非执受。前云约执令生觉受而说。前第二说种名执受。约同安危说故。今据诸论明十八界中。几有执受。但云五色根。故言应非唯执受等 西明云。此说实能感五识业。说五识依故。唯思种实业。色.声假说。非正感故。由此思种唯非执受。唯非色蕴。唯非内处。违圣教说此三皆唯 集云。感相分种非五识依。能感思业。即非色.声。约生觉受故思非执。无表是假无感果用。故取有释 今谓不尔。有说所释具言假身语业并实思业。论云非唯故通有执等。不云唯非有执受等。颠倒论文故非为正。前第二说。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若谓今据生觉受说者。且五色根为唯取现。为亦兼种。唯现可尔。通种即非唯有执受。若云据现者。何故前难云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与教相违耶。故知五根通于种.现。据生觉受自亦不唯。何但难他。故本释正。
    阿赖耶识于有色界遍依诸根与楞伽同者(后更捡文)。
    论。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本疏说云此令种子有俱有依。论言现识依种者。以所依根通种.现故。故疏言种。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喻过。第八望种非因缘故是俱有依 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义准因缘为例。解云理实不应为例。而净月意。前二师皆不许种亦有所依故。今义准令种识亦有所依。量云种识亦有所依。现种识中随一摄故。犹如现识。虽彼所依因缘.俱有二依不同。而依义齐且引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缘义。异熟望种非因缘故。此意且引为例者。虽成因缘为所依。且取依义。因缘.俱有同是依义。若云因缘依。第八现行望种即非。为避此过云且引义例 今谓不然。若但成依。有为诸法皆杖托依。应成相符。若成因缘。第八望种非是因缘。成作因缘。便有一分违宗之失。故知前师不立种子有俱有依。今立此义违他顺己。不乖圣教故本疏正。
    疏言故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住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意以异熟识中种。即以第八现行为住依。能熏转识望于种子虽是因缘。亦与种俱有。故与诸现行识。俱有依为例。新旧合者释生长义。
    论。俱有所依。护法义简取决定有境为主为所依。简余非所依。
    令心心所取自所缘。此即举果显因所依。若法虽杖托因缘起。而不能取自所缘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缘望彼但得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论唯心.心所名有所依。余不名有所依。若不作斯义门简者法有相滥 然疏云而以义准由少义理。谓自身识为依。非后为前前为后依及他为自依 要集云。此无相滥。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后故。自识不依他根而起已极成故。故唯四义简法已尽 今谓不尔。虽知四义简法已周。论文不显。但且对前诸师异说。辨彼非所依。不显简他及于前后。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须简非前后者。亦应云等无间。明前望后为等无间。何须复云前聚于后。下解开导云于后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须说云谓有缘法。言心.心所岂非能缘。又如熏习。熏自极成。可须复简他身前后。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托缘皆得名依。既论说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亦是自识因他识生。何故不简。前后虽别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别时家。解摄论熏习俱生俱灭。以前后法同有生灭。云俱生俱灭。今前后心异遍计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简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后是俱有依。
    又云。枢要云前三各具四义。若尔决定简法已尽。谓同境即显有境。根本即为主故。由此证知余三无用 今谓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论说俱有依。前明具义。后复云同境.不共.分别.染净.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种于前义中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为所依。何须前义。要具为依。即是前三各具四义。四义随有。即具前义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眼等四识。非彼五种。故非所依 要集云。今解身根为主义简者 今谓不尔。论文本意。为主一义。以王简臣不简身根。若云虽有身根。四根若阙四识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虽有第六。若无身根身识不起。岂许身识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简别身根 又枢要言顺取所缘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义。不解有境义。不得妄难。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约顺取境义。说有境义。若顺不顺皆有境故。智者当察 问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简去种子。岂可种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种应非根。便违圣说眼等五根皆通种.现 答论根通种.现。今护法辨依.所依别。现根用胜名为所依。种根非胜不说所依。若取种根为俱有所依者。自种应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义。故不取种。
    问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识。缘境变相为亲所缘。眼等五根为照相分为照本质。若照本质即不同境。质.相异故。若照相分。本质何遮而不能照 答今二解。一云双照。俱色境故。无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照境故。隔自识相故不照质 问如隔琉璃等尚能见外。自识相分有说非碍。何故能遮 答势分力隔不以相碍前解为胜 问五识变相。为依托质。为不离见。若依托质。应离识取。若不离见。何成离合知。识皆与根不即离故 答虽依托质不离见分。俱悉无过。以能缘见不可说云在此非彼处。以无形碍故 若尔如何名离合取 答以五色根望本质说。不约相分。故成离合。不离识缘。
    问五识何为以第六识为分别根 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缘故。谓极明了故。于彼作意故。依资养故 言明了取者。意虽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无意识五不起故 于彼作意者。由欲得缘彼境界故。即同缘义 依资养者。谓由意识资养。眼等识方得起故。即引发义。
    但说五识依五根者由二义故。言相顺者。一近相顺。即近所依。二相资相顺。五根有漏五识亦有漏。五根无漏五识亦无漏故。
    后开导依。本疏三师。第一难陀等。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此师准文不许五识俱生。亦无二刹那续。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后必意识起。是故五识必用第六为开导依 第二安惠等。第三护法等 西明云。第二净月。安惠师许三位无末那故 要集亦云。定非安惠。论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为开导依。彼许三位无末那故。则不得言相应末那 今谓不尔。准何得知是净月义。既自不识梵本。又非翻译之人 若是安惠前难如何 答准本疏释云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虽即六识转末那得名为第七。实非第七。不通净故。不尔违经。初地初心第七识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释 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 疏外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郑重为斯错判 今又助解。言安惠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惠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 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略而不言。
    第二师文中有二。初纵。后夺。初中有三。一云未自在位可如所说。二遇境位。谓卒尔遇境位可如所说。三遇非胜境位可如所说。上一位字贯于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 若自在位下。夺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夺初位。此师意云。谓互用位多恒缘境。此意破前六尘境至识不并生。以即刹那而便落谢。互用之位如眼识起。虽有余境亦能缘之。何假余识而眼识间断耶。
    问护法等师何性界心得出灭定 答广惠声闻.自在菩萨。随何界地方便善心。若依自地亦通生得。未遍超者。随其所应。或依他地方便善心。若全未超。但依自地方便心出。依方便入故。
    论。又异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无性两释。一云即第六识为染污依。第二同世亲。所谓末那。何故二别 答两论不违。此有二义。一恒相续。二缘内外起增上爱故。无性即据通缘内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亲即据恒相续识常起染污。非无第六。以非恒故隐而不说。无性菩萨据续生时。非无第七。以不外缘故亦不说 然今此师所说染意。或同世亲。或同无性 或可染意依第七说。相应悲愿即第六识。以此为证。证诚第八用第六.七为开导依。以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复第六不证第七 或此师意且据凡夫一分而说。初受生识。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蕴末心。除转轮王必起贪.嗔方得受生。相应悲愿即是二智。
    论。若增盛境等。西明云。此有一句。境胜心非胜。谓率尔心。此中应有等流心.境俱胜。已摄在前等流心中 今谓不然。证五相续。云遇胜境理必相续。定非率尔。率尔之心非多刹那故。若许率尔自类相续。应引瑜伽论云由率尔心。乃至相续而转。何故云决定心后等。前文已证等流翻前率尔 遇胜境下。翻前非胜境。不说唯率尔。前文且约泛尔等流心。即心胜境非胜。此约心境俱胜破 或可。前约心相续趣境破。此约境相续胜逼心俱令心相续。故二文别今准此文当后二心。故俱胜句摄。
    问戏忘愤恚定是何天 答本疏释云。欲四空天。非下二天。西明云。通六天 要集断云。此说近理。以婆沙说在下二天。大小虽殊俱得为证 今谓不尔。四句自体。若不约定人.处而说。但据逢缘可通六欲。若约定人.处。即本疏为正。然准道理据定人处。不尔但应人为他害即非自害。若有自害即非他害。何要戏忘.意.愤恚天及羯剌蓝位。又戏.愤天既属帝释。岂与非天共战之时不为彼害。若为彼害此即不定。即应佛使等有自他害。俱不定故即有杂乱。据无杂乱大乘约定。即本疏正。无相乱失及不定过。又出曜论云四空天。
    论。然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是纵夺言者。释彼论第三云。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已上论文)。破已下结云。但应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无有因缘。今指此文。是纵经师有等无间。夺彼前后为因缘义。若尔何故摄论第一云又经部师不说唯色名为心法等无间缘。此所无故。心及心法四缘定故。释文如疏。
    论。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者。问心.心所法多少起。而得说为缘。何妨诸识多少生。亦复得为缘。质云诸识前后多少起。相望得成缘。色法多少生前后。亦成无间缘。彼复质云。诸识多少起。例同色不成缘。汝诸心所多少生。亦应同色不成缘 解云心.心所法和合似一。共辨一事得互为缘。诸识不然。何得互为缘。
    然诸心所非开导依。问心所望王不开导。心所非所依。心王心所既导生。何妨心所亦成依。解云等无间缘义相引。心所可成缘。开导据胜能。非主不成开导依。
    疏云如摄论第一云。一法未达未遍知者。此引摄论云佛不为小乘说阿赖耶识。外人即引经文为难。若尔何故经中世尊云。我不说一法未达未遍知。而能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我唯说言一切法已达已遍知。方能断惑成阿罗汉。言达无间道。遍知解脱道。此难意云。若不为说阿赖耶识。岂得云于一切法已达遍知。无性为释。此佛密意说不断烦恼。以别相声说总相处。非诸烦恼有各别断。或取共相无常等行故。不为说阿赖耶识 此意以别相名。意诠生空总相义处方能断惑。惑共相无常行。非缘别别色等之智。而能断惑。故言一法未达遍知者。别相之声。说总相智而能断惑。非一一法皆达知尽方能断惑。故不为说阿赖耶识 今瑜伽文亦复如是。意说前各自别识。为后各自别识等无间缘故。于总处说。若彼六识为此六识等。此是别意言声。于总处转故 又此言总意别有三。一会前第三云。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者。若此识及诸识皆是总语。意说各别八识。举此总声。非谓诸识许互为缘。一云解第三意。别说后识定生。简无学最后心。然举于总诸识生声。一云会前又此六识为彼六识。意欲别说各自六识。举彼总声意目别六。非此六言总含八识云言总意别。何者五十二初举诸心.心所无间后诸心.心所生。通诠八识。重复言此六彼六。据三乘通说。故不通八。
    论。为显此识依缘同故。有二解。一云依是不共依。缘是因缘依。以总聚言。不须分别种之与现。种不离识自体分故。云依.缘同 又解以总聚言缘第八识。因缘.增上。种.现虽殊总不离第八。但不说等无间非所缘故。此据染说。若无漏位亦缘无间识 二云依所依。缘即所缘。以因缘.增上俱名为依。缘即所缘。即下许第八自体及种子。如次计为我及我所师义。又前二依有胜用故。所以偏说。非谓为显依.缘同故。以且解依彼转未解缘彼转故。然要集云。或可初释唯俱有依。后释通二 今谓不尔。若初但一。何故论云俱显前二。故说有余。
    论释缘彼。问难陀师计七依本识。亦缘彼相应。何名依彼缘彼。答据执为我名依缘彼。火辨.安惠并准此释。
    问火辨何故不执自体以为我见 答见分作用故执我。自证沉隐故不执之。
    安惠破火辨中。有三番问答。初约定。次变不变时。后约凡夫厌色生上不变色难。不同圣者生上变色。
    问护法正义七缘八为我。自证缘见作何行相 答不同见分。自证思量见分之时。不作内外我非我解。但冥证见体。亦如邪见缘外之时。见之自证缘见之时。但证见体不同邪见。
    问论无一心中有断.常见故。我.我所执不俱起者。何故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等起我我所见耶 答二十句等。虽同依色蕴等不是同时。前后别起故即无妨 问断.常依惠立。二见不并生。二执一惠生。两执不并起 答断.常境别。二执境同。
    思量为性相。问既恒思量所执我相。与我见何别。俱作我解故。复何不名我见 答我见推求并作我解。此作我解而不推求。故不名我见 问何以得知心作我解 答准心所知。既云我爱.我慢等。当尔彼爱等。若不作我解。贪爱于何。又亦不应名我爱等。由此准知。心王亦作我解 若尔心王应取别相 答不尔。即此我境是总相故。领纳属于顺益己相。而贪爱等方为别相。论说唯言故 问我无我等是其差别。何名总相 答准诸法自性差别。名非总相可尔。今心王所取总相。心所所取别相。与彼有别。于彼自性差别之上。各有总相.别相故。不尔王.所境应差别。故知我者即是境之总相。于我之上可意.不可意等方是别相 又有解云。心王亦取别相。辨中边论云。心王亦能取总.别相。今捡彼论第一云。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准此心王不取别相。此论第五亦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不言了别事之别相 问心王既作我解即是我执。云何第八卷护法正义。云执我法者必是惠故。不说所余 答心虽作我相而不执之。执者是惠故 又释云。彼据胜说。及根本说。此据相从。必由于惠方能起执。非于此聚而无有惠可起执者故。言必是惠故。不障相应亦有二执 问贪等皆有执者。疑有执不 答执必见俱。疑非见并。又执必决。疑不决故。疑不是执 问如思相应业之眷属。亦立业名。与见相应见之眷属。何不名见 答业是造作义 俱能造作未来果。及所造事业。故俱名业。见者推求。相应非推求故不名见 又释克性即非。相从亦见。如似智惠相从俱名智惠故 问执我是惠能。同聚俱执我。推求是惠用。相应亦推求 答推求是见。余法不推求。执者坚取义。同聚俱执我。
    问既恒审思量与思何别 答通.别有异。此但思我。彼思一切 问未转可尔。已转如何。已转通缘一切法故 答亦总.别缘。胜劣有异。王取总相胜。所取别相胜。不尔果位王.所二种俱能遍缘。如何取别。然第五云。心王取总相。心所通总.别。且据因说。若在果位。王.所俱能缘一切法取总.别相。但胜劣异。
    西明云。何故释名门但解末那。三性门中即解心所。解云理实于诸门中皆有二义。影略互显 今谓有余。若言诸门皆有二义。释王有覆性。所亦性同。于余门中若皆如是者。心王四惑俱。岂我见等亦四惑俱耶。故思为性相者。但解于王。心所不尔。设心所思 个思量。所余心所非恒思量。又思虽有思量之义。不以思量释思性相。然辨三性门中解心所者。以彼心所有贪.慢等。不知不善为有覆性。王由相应得成三性。所由所依是有覆故双问答。至下更释。此问本意自释第二变。不解心所。不可门门皆相影显。
    问言四惑俱我痴.我见。如论自辨。爱有四种。慢七.九种。是何爱.慢 答是总爱。以缘我故非余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摄。我慢恒起。非九慢类。
    论。及余触等俱。有二师释。初师二解。一四惑余。一无覆性余 若尔后言有覆性摄。岂不重耶 答此师解余有其二义。一遮。二表。今取遮义。五遍行法前与八俱。亦与七俱。恐同于前是无覆性。故余言遮。后言有覆摄者是其表义故无有过。
    简别境五中。问此师第七何无欲耶 答缘未遂境可有欲生。此识缘我恒遂无欲 难七缘境恒遂。不希未遂无欲俱。佛果所缘恒现前。无彼未合欲不起 答佛果悲愿度众生。境界虽现欲无减。因中我法恒现取无愿不希非欲并 又释如疏。余四准此。
    问此师何故七非随俱 答此师意说。二十随惑。杂集论说皆假有故。依根本惑分位立之。此识俱惑恒无间断无分位故不得并。又五十八云。诸随烦恼皆是烦恼品类 若尔何故决择五十五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放逸是假有。余者论说是世俗有耶 答此师意说。假者有二。一相待假。二分位假。前无实体。分位假者而是有体。云实有者据分位说。云世俗者通于假实。以相待.分位俱名为假。
    问实有假有理可易知。世俗有言应须分别。唯识论等说沈.掉等是别有体。如何大论云世俗有 答言世俗有者非谓假有。不同放逸定是假故。不同无惭等四依胜道理别有体用不名实有。此沈.掉等皆他等流。别有体性义非胜显不名胜义有。非体假无名世俗有。
    问论会违云。依二十二随烦恼说者。准百法论二十随惑成于百法。瑜伽论中惑说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应不唯百法。
    答大论中据取别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烦恼等流品类不同说多少别。离彼二位更无别法。百法论等据其体性有差别者但说百法。亦不相违。
    论。言要缘曾受境类者。有二说。一云境类者。缘灭.道时但缘其名名亦为境。此境是灭.道类。二云境体之类。如缘苦.集亲符其体。亦已曾受后复缘时。言缘境类。即前体类。余准此释 又云名是名类。谓先闻缘今复闻缘。二名是体之类。谓先见体今复缘名。三体是体之类。四体是名之类。准前可解。
    问护法正义云。非诸染心皆缘曾受境。及邪简择故忘念.不正知依念.惠者不遍染心。依无明立即遍染心者。如缘现在复非简择。起此忘念.不正知时。与无明俱不。若许俱者。忿等应嗔俱。若不俱者。应非遍染 答义别说之。犹如见.惠。虽不相应可得俱起。以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问如缘曾境及邪简择起忘念等。依二法立。为一忘念等。为有二耶 答疏有二解。后说为正 然要集云。有说两说皆违第六。故第六云。染念.染惠虽非念.惠俱。而痴分者亦得相应。既广破已彼自释云。若无念.惠。唯痴上立。若念.惠起。即与无明各二法立。即自问云。既二并起为一为异。答谓揽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义。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过 今谓此说即是前明。何劳别说 本疏云。惑总依惠.无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云揽二分假立一法。岂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约贪等别。说二相应故。此意放逸虽依贪立。二得相应据余分说。说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应亦尔。何劳更言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失耶 又复彼说自有过失。何者彼云。或可念.惠.无明各别立一。虽有多种相用无别故说为一。二十随惑等但说一故。据实有多。随用立多而体非多。故说事等约体说等。用望于体不说相应。非他性故。若尔不害.无嗔二数应不相应。第六云信等皆遍善心故。解云但云遍善不言相应。亦不言俱故无有过 今难彼云。既云各别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体俱多法故。何得云等。非受.想等有多并故 又云。不害.无嗔彼但云遍不言相应。亦不言俱者。岂许不害.无嗔前后别起言不俱起。故依虽别。取各功能假立为一。名为体等。不害.无嗔虽不相应而许俱起 问且如不翻别境入随惑中。别境染念.染惠。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尔者应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许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与随惑中二法何别 答别境中忘念者。谓于过去曾受境界忘追忆故。随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过去之境 问若尔前善心中。不能记忆曾所受境应非忘念。以非染故 答起善心时。虽有不能忆过去境。而于现境能正念故 问缘现可尔。缘过如何(思之)。若别境中恶惠必邪简择。随中恶惠能恶于惠。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简择。又假.实殊。有无体别。随惑但作用。而无别自体。别境有别体。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