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诸宗部>> 宗镜录>> 正文

卷第三十六

    宗镜录卷第三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观门略有二种。一依禅宗。及圆教。上上根人。直观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俱观。内外咸等。即无观之观。灵知寂照。二依观门。观心似现前境。虽权立假相。悉从心变。如观经中。立日观水观等十六观门。上生经中。观兜率天宫弥勒内院等。诸章钞释云。言观一字。理有二种。一观瞩。二观察。初观瞩者。如前五识缘五尘境。瞩对前境。显现分明。无推度故。现量性境之所摄故。次观察者。向自识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寻境分剂故。今立观门。即当第二观察。约能观之心。出体有四。一克性出体。唯别境慧。此慧能拣去散乱染无记等。择留善净所变境故。二能所引体。定引慧故。三相应体。五蕴除色。四眷属体。并色五蕴。
    问。相应四蕴心王心所。取其何者为能观察。
    答。先辩心王。次明心所。若八识心王。唯取第六。
    问。前五七八俱能缘虑。何以不取。
    答。且前五识。有漏位中。唯现量缘实五尘境。第八唯现量缘三境故。种子根身器世间境。性唯无记。第七有漏位中。常缘第八见分为境。非量所收。今能观心。因教比知变起相分。比量善性独影境摄故。唯第六有此功能。
    问。第六心王。有其几种。
    答。义说有四。一明了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五尘。分明显了。二定中意识。引得上定。定中所起。三独散意识。不与前五同缘。为拣明了。故立独名。又非定中所起。故名为散。独于散位而生起故。四梦中意识。于睡眠位。起此识故。
    问。四中何者是能观心。
    答。得上定者。定中意识。现量观故。未得定者。独散意识。能为观体。次明心所者。有五十一法。总分六位。且通辩诸识有漏位中相应者。前五识各有三十四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三贪嗔痴。中随二大随八。第六识三界三性。定散通论。具与五十一心所相应。第七识与十八心所相应。谓遍行五。根本烦恼四。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大随八别境中慧。第八识唯与遍行心所相应。此八种识。若成无漏。唯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善法。今明能观心。但唯善性。第六识。其相应心所。随心王说。定中心所唯二十一。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或寻伺中随取一法。即二十二。寻粗伺细。不俱起故。浅深推度。思慧为体。若与散位心王相应。即二十法。于前善中除轻安故。轻安一法是定引故。有定资身。方得调畅。有轻安义。或二十一。于寻伺中随取一故。
    问。能观心于三境之中。此何境。
    答。定散二位皆独影境。变假相故。此假相分从能缘见分种生。自无其种。故名独影。不同性境是实色。心。各有种生。如眼识缘色等。又不同带质境。心缘心时定有质故。中间相分。从质见起。言独影境。自有二类。一有质。即此观心。托彼为质。二无质。缘龟毛等。
    问。既有彼质。何非带质。
    答。带质有二。一真带质。以心缘心。如第七缘第八。第六缘余识。二似带质。心缘色故。即此所观。带彼质故。通似带质。
    问。定散二位。托彼质缘。熏得何种。
    答。唯熏能观心心所见分种子。相分是假。不熏。有漏观心。不熏无漏质种。
    问。三量之中。此是何量。
    答。定位现量收。散位比量摄。不通非量。非正观故。
    问。三性何性。
    答。唯善性故。
    问。四缘何缘。
    答。四缘皆具。第六心王并实心所。皆从种生。此因缘。假相分是所缘。为缘。即前念引后念。是等无间缘。增上有二。一顺。二违。顺增上有二。一有力顺。作此观时。诸缘有力。随顺能观。名有力增上。作此观时。不障余法。虽无力。能不违他。故名无力增上。二违增上。亦有二种。一违背。作此观时。而能违背散乱心心所。又能违背无记性等。二违损。作此观时。而能违损诸染法故。
    问。于三依中。此是何依。
    答。三依皆具。一因缘依。能观心等有自种。子为因缘依。现依种故。亦名种子依。二俱有依。谓六根处。能与诸心心所为依故。今能观第六用七八二识为所依故。亦名增上缘依。三开导依。谓前念心心所。开避引导后念心心所。取前念心王。名开导依。后念必依前念生故。即现在心望后念心。假名前念。亦名等无间缘依。
    问。五果之中。此是何果。
    答。能观心体。非异熟果。唯第八识。是真异熟。二等流果。此能观心心所。从自种生。种现俱善。流类齐等。三离系果。此有漏观。未断障染系缚法故。非离系果。四士用果。有二。一人士用。此人能作此观。人为士用。因观心成就。即士用果。二法士用。作此观时。诸缘法等有力。如世士夫力用。成就观心。即士用果。五增上果。前四果中有不摄法。但于观心有随顺义。即为其因。观心成就。即增上果。
    问。此能观心等。具几缘生。
    答。具五缘生。一作意。警心故。二种子。生现法。三根。即第七识。四境。假相分。五根本。即第八识。若加等无间。即六缘生。如上理事双明。方圆观法。
    问。若境本无生。心常不住。又何烦立观。背自天真。
    答。为未达本无生。而欲向外妄修者。令自内观。冥合真性。如永嘉集云。诫其疏怠者。然渡海先须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此劝守愚空坐。不慕进修者。如欲渡关津。非船靡济。将穷生死。无智焉明。又云。妙契玄原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寰中矣。斯乃得旨之人。奚须言境即届宝所。终不问程。已见玉蟾。宁当执指。故般若吟云。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即心心是佛。何佛更堪成。
    辅行记问云。四句推检。贪欲泯然。但有妙观。无复贪欲。何得复云而起而照。
    答。防于起时理。须照。起不起俱照。照不照俱亡。亡不亡咸泯。泯不泯湛然。如是方成入空之观。故云不见起照。起照宛然。如上所说诸观门。一心之旨。义理昭彰。解虽分明。行须冥合。因解成行。行成解绝。不可一向执解。背道述宗。行解相应。方明宗镜。如首楞严经所明。全为见性修行。不取多闻知解。所以如来。诃阿难言。非汝历劫辛勤证修。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乃至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闇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是以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柰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乃至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危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不断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乃至造十习因。受六交报。十习因者。一者淫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二者贪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三者慢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四者嗔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戮。五者诈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六者诳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诈。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七者怨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八者见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坈。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九者枉习。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覆藏。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六交报者。一者见报。二者闻报。三者嗅报。四者味报。五者触报。六者思报。此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各各招引恶果。临终神识。堕无间狱。见受明暗二苦相。闻受开闭二苦相。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触受合离二苦相。思受不觉觉知二苦相。一一受苦无量。具在经文。是以阿难已悟妙觉明心。知宗不昧。方乃重告善逝。密请修行。故知先悟后修。应须理行冥合。若但取一期知解。不慕进修。欲证究竟菩提。无有是处。故经云。纵得妙悟。皆是淫根。以生死根本不断故。直须保护浮囊。方渡业海。如大涅槃经云。尔时海中有罗刹者。贪等烦恼各别现行。名一罗刹。全乞。喻索交合也。乞半。喻求摩触也。三分之一喻索行事也。手许。喻共坐等也。微尘许。喻衣相触也。若但破四重禁等者。合全乞浮囊也。破僧残者。合乞其半也。犯偷兰者。合三分之一也。犯舍堕及波逸提者。合乞手许也。二罪同篇。共合手许也。破突吉罗者。合乞微尘也。故知微细须持。方全戒体。如虽乞微尘之许。终坏浮囊。岂况全半乎。是以若犯此篇。其过尤重。非唯有障大道。不出尘劳。以恶业相酬。果牵地狱。十习因既作。六交报宁亡。皆是一念恶觉心生。颠倒想起。对境作因成之假。随情运相续之心。不以智眼正观。遂陷凡夫业道。虽则一期徇意。罔思万劫沉身。是以一切如来同宣。审宜刻骨。十方菩萨皆惧。实可惊心。所以华严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嗔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大宝积经云。佛言。迦叶。若有趣菩萨乘善男子善女人等。适闻此法。不能生于如实深信。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修学故证彼菩提。非不修学而能得证。若不修习得菩提者。猫兔等类。亦应证得无上菩提。何以故。不正行者。不能证得无上觉故。何以故。若不正行得菩提者。音声言说。亦应证得无上菩提。作如是言。我当作佛。我当作佛。以此语故。无边众生应成正觉。永嘉集云。心与空相应。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施与劫夺。何得何失。心与空不空相应。爱见都忘。慈悲普救。身与空不空相应。内同枯木。外现威仪。依报与空不空相应。永绝贪求资财给济。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香台宝阁。严土化生。是以若不断四重深愆。欲求一乘妙果。如塞耳大叫。难免他闻。徒灌漏卮。终无满日。又若所行非所说。所说非所行。心口自违。相应何日。似盲画众像。如聋奏乐音。但悦彼情。于己无益。故知。闻之不证。解之不行。虽处多闻宝藏。如王宫冻死。虚游诸佛智海。犹水中渴亡。比况可知。应须改辙。不生惭悔。焉称智乎。
    问。此宗镜录于顿渐两教。真缘二修。云何悟入。如何修行。
    答。今宗镜中依无作三昧。观真如一心。念念冥真。念念圆满。如台教明。修无作三昧。观真如实相。不见缘修作佛。亦不见真修作佛。亦不见真缘二修合故作佛。亦不离真缘二修而作佛。若无四修。即无四作。是无作三昧。岂同尔相州北道。明缘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师。亦多用缘修。亦不同相州南道。用真修作佛。
    问。偏用何过。
    答。道无诤。何得诤同水火。今明用三昧。修中道第一义谛。开无明。显法性。忘真缘。离诤论。言语法灭。无量罪除。清净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宝珠自然现也。见佛性故。即住大涅槃。
    问曰。若尔者。今云何说。
    答曰。大涅槃经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说。岂如诸大乘论师。偏执定说。今以因缘故。亦可得说者。若解四悉檀意。如前四种说则无咎。次明证成者。若观无明见中道者。即是入不二法门。住不思议解脱。故入不思议法门品云。若知无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为入不二法门。若入中道。即能双照二谛。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今依四悉普为群机。于真缘二修中。是无作真修。顿渐四句中。若约上上根。是顿悟顿修。若约上根。或是顿悟渐修。
    问。如何是真缘二修。
    答。若约缘修用智成佛。真如但是境故。约缘修以明自也。真修正用真如一心为佛。万行及智。但是福智庄严。故用真如一心为自。一切福智为他。若直了真如心即成佛者。是圆顿宗。若不了此心妄有修证者。是藏通等教灰断之果。若依此心发行别修者。是别教大乘。与圆教即心便具者。所有行位功程。日劫相倍。故云即心是者疾。发心行者迟。
    问。既即心是。何用更修。
    答。只为是故。所以修。如铁非金。即不可锻成妙器。
    问。如何是顿渐四句。
    答。一渐修顿悟。二顿悟渐修。三渐修渐悟。四顿悟顿修。楞伽经中有四渐四顿。经云。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自心现流。为顿为渐。答中先明四渐。后说四顿。渐经云。佛告大慧。渐净非顿。一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渐除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二如陶家作器。渐成非顿。三如大地。渐生非顿。四如习艺。渐就非顿。上之四渐。约于修行。未证理故。下之四顿。约已证理故。一明镜顿现喻。经云。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所有清净法界。二日月顿照喻。经云。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胜智境界。三藏识顿知喻。经云。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诸报佛。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四佛光顿照喻。经云。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觉圣趣。亦复如是。于彼法相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今取顿悟渐修。深谐教理。首楞严经云。理虽顿悟。承悟并消。事在渐修。依次第尽。如大海猛风顿息。波浪渐停。犹孩子诸根顿生。力量渐备。似曦光之顿出。霜露渐消。若即文之顿成。读有前后。或顿悟顿修。正当宗镜。如华严宗。取悟如日照。即解悟证悟。皆悉顿也。又如磨镜。一时遍磨。明净有渐。今论。明是本明。渐为圆渐。明是本明者。恐谓拂镜非顿。明镜本来净。何用拂尘埃。此是六祖。直显本性。破其渐修。今为顺经明其渐证。随渐渐明。皆本明矣。故云明是本明。即无念体上自有真知。非别有知。知即心体也。渐为圆渐者。即天台智者意。彼云。渐渐非圆渐。圆圆非渐圆。谓渐家亦有圆渐。圆家亦有圆渐。渐家渐者。如江出岷山。始于滥觞。渐家圆者。如大江千里。圆家渐者。如初入海。虽则渐深。一滴之水已过大江。况滥觞耶。圆家圆者。如穷海涯底故。今云。渐是圆家渐。尚过渐家之圆。况渐家之渐。禅原集云。顿门有二。一逐机顿。二化仪顿。一逐机顿者。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闻即顿悟。全同佛果。如华严中。初发心时。即得阿耨菩提。圆觉中。观行即成佛。二化仪顿者。谓佛初成道。为宿世缘熟上根之流。一时顿说性相事理。众生万惑。菩萨万行。贤圣地位。诸佛万德。因该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彻因原。位满犹同菩萨。此唯华严一经。名为顿教。其中所说诸法。是全一心之诸法。一心是全诸法之一心。性相圆融。一多自在。又约机顿渐不同。有云。先因渐修功成。而豁然顿悟。如伐木片片渐斫。一时。顿倒。亦如远诣皇城。步步渐行。一日顿到。有云。先因顿修。而后渐悟。如人学射。顿者。箭箭直注意在的。渐者。久始渐亲渐中。此说运心顿修。不言功行顿毕。有云。渐修渐悟。如登九层之台。足履渐高。所见。渐远。已上皆证悟也。有云。先须顿悟。方可渐修。此约解悟。若约断障说者。如日顿出。霜露渐消。若约成德说者。如孩初生。即具四支六根。长即渐成志气功用。如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三贤十圣。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称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经云。若未闻此法。多劫修六度万行。竟不证真。有云。顿悟顿修者。此说上上智。根性。乐欲俱胜。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若断障说。如斩一籰丝。万条顿断。若修德说。如染一籰丝。万条顿色。荷泽云。见无念体。不逐物生。又云。一念与本性相应。八万波罗蜜行。一时齐用。又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如师子儿。初生之时。是真师子。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何以故。心空故。若除妄念。永绝我人。即与佛齐。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槃。不修顿悟。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故知若不直了自心。岂成圆顿。随他妄学。终不成真。此宗镜录。是圆顿门。即之于心。了之无际。更无前后。万法同时。所以证道歌云。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慈忍力。又若用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又顿教初如华严海会。于逝多林中。入师子颦伸三昧。大众皆顿证法界。无有别异。后乃至将欲灭度。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作大师子吼。显常住法。决定说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究竟涅槃常乐我净。皆令安住秘密藏中。以此教法。本从世尊一真心体流出。亦只是凡圣所依一心真体。随缘流出。展转遍一切处。一切众生身心之中。只各于自心静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显现。于宗镜中。了然明白。起此无涯之一照。遍法界无际之虚空。无一尘而不被光明。凡一念而咸承照烛。斯乃般若无知之照。照岂有边。涅槃大寂之宗。宗何有尽。故如般若无知论云。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此辩智照之用。而曰无相。无知者。何也。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知。无所不知。信矣。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未尝知也。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矣。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所以俯仰顺化。应接无穷。无幽不察。而无照功。斯则无知之所知。圣神之所会也。然其为物。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何者。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圣以之灵故。虚不失照。无状无名故。照不失虚。照不失虚故。浑而不渝。虚不失照故。动以接粗。是以圣智之用。未始暂废。求之形相。未始可得。故宝积曰。以无心意而现行。放光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所以圣迹万端。其致一而已矣。是以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斯则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矣。复何知哉。复何为哉。
    问曰。夫圣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应接无方故。动与事会。物物斯照故。知无所遗。动与事会故。会不失机。会不失机故。有会于可会。知无所遗故。必有知于可知。有知于可知故。圣不虚知。有会于可会故。圣不虚会。既知既会。而曰无知无会者何耶。若夫忘知遗会者。则是圣人无私于知。会。以成其私耳。斯可曰不自有其知。安得无知而以哉。
    答曰。夫圣人功高二仪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弥昏者。岂曰木石瞽其怀。其于无知而已哉。诚以。异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子意欲令圣人不自有知。而圣人未尝不有知。无乃乖于圣心。失于文旨者乎。何者。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斯则知自无知矣。岂待反照。然后无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称净者。则不辩于惑智。三毒四倒。皆亦清净。又何独尊净于般若。若以所知美般若。所知则非般若。所知自常净。般若未尝净。亦无缘致净。叹于般若。然经云。般若清净者。将无以般若体相真净。本无惑取之知。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矣。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是。寂怕无知。而无不知者矣。
    难曰。夫物无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虽非名。果有可名之物。当于此名矣。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隐。而论云。圣心无知。又云。无所不知。意谓无知未尝知。知未尝无知。斯则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然论者。欲一于圣心。异于文旨。寻文求实。未见其当。何者。若知得于圣心。无知无所辩。若无知得于圣心。知亦无所辩。若二都无得。无所复论哉。
    答曰。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斯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今试为子狂言辩之。夫圣心者。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不可为无故。圣智存焉。不可为有。故名教绝。焉是以言知。不为。知欲以通其鉴。不知。非不知。欲以辩其相。辩相不为无。通鉴不为有。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是以知即无知。无知即知。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也。
    难曰。夫真谛深玄。非智不测。圣智之能。在兹而显。故经云。不得般若。不见真谛。真谛则般若之缘也。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答。以缘求智。知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物莫之有故。缘所不能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是以知与无知。生于所知矣。何者。夫知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故中观曰。物从因缘有。故不真。不从因缘有。故即真。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故经云。不见有法。无缘而生。是心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无知。但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缘求智故。以智为知。缘自非缘。于何而求知乎。
    难曰。论云不取者。为无知故不取。为知然后不取耶。若无知故不取。圣人则冥若夜游。不辩缁素之异也。若知然后不取。知则异于不取矣。
    答曰。非无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后不取。知则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难曰。论云不取者。诚以圣心不物于物。故无惑取耶。无取则无是。无是则无当。谁当于圣心。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
    答曰。然无是无当也。夫无当。则物无不当。无是。则物无不是。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故经云。尽见诸法。而无所见者也。
    难曰。圣心非不能是。诚以无是可是。虽不是。是故当是于无是矣。是以经云。真谛无相。故般若无知者。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若以无相为无相。又何累于真谛耶。
    答曰。圣人无无相也。何者。若以无相为无相。无相即为相。舍有而之无。犹逃峰而赴壑。俱不免于患矣。是以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亦不舍于有无。所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尔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者也。
    难曰。圣心虽无知。然其应会之道不差。是以可应者应之。不可应者存之。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乎。
    答曰。生灭者。生灭心也。圣人无心。生灭焉起。然非无心。但无心心耳。又非不应。但是不应应耳。是以应。会则。信若四时之质。直。以虚无为体。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灭也。
    难曰。圣智之无。惑智之无。俱无生灭。何以异之耶。
    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惑智之无者。知无。其无虽同。所以无者异也。何者。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可曰无知。非谓知无。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也。知无。即真谛之无也。是以般若之与真谛。言用。即同而异。言寂。即异而同。同故无心于彼此。异故不失于照功。是以辩同者。同于异。辩异者。异于同。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此圣所不能同。用也。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然。相与俱无。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诚以不异于异故。虽异而不异耳。故经曰。甚奇世尊。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又云。般若与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
    难曰。论云。言用则异。言寂则同。未详般若之内。则有寂用之异乎。
    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主于用也。是以智弥昧。照逾明。神弥静。应逾动。岂曰明昧动静之异哉。故成具曰。不为而过为。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斯则穷神尽智。极象外之谈也。即之明文。圣心可知矣。释曰。般若无知者。是一论之宏纲。乃宗镜之大体。微妙难解。所以全引证明。夫般若者。是智用。无知者。是智体。用不离体。知即无知。体不离用。无知即知。若有知者。是取相之知。即为所知之相缚。不能遍知一切故。论云。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若是无相之知。不被所知之相碍。即能遍知一切。故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以要言之。但是理事无碍。非即非离。如论云。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者。不即事也。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者。不离事也。理非即非离。如事亦然。是以理从事显。理彻于事。事因理成。事彻于理。理事交彻。般若方圆。故能有无齐行。权实双运。岂可执有执无。迷于圣旨乎。所以论云。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何者。此有是不有之有。曷有其名。斯无是不无之无。宁亏其体。有无但分两名。其性元一。不可以有为有。以无为无。故论云。非有。故知而无知者。以知自无性。岂待亡知。然后无知乎。论云。非无。故无知。而知者。以无相之知。非。同木石。无而失照。此灵知之性。虽无名相。寂照无遗。如论云。考之玄籍。本之圣意。岂复真伪殊心。空色异照耶。是以照无相。不失抚会之功。睹变动。不乖无相之旨。造有不异无。造无不异有。未尝不有。未尝不无。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以此而推。寂用何妨。如何谓睹变之知。异无相之照乎。又论云。知即无知。无知即知。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也。故知若云。有之与无。同之与异。皆是世间言语。但有虚名。而无实体。岂可以不定之名言。而欲定其无言之妙性也。今总结大意。般若无知者。但是无心。自然灵鉴。非待相显。靡假缘生。不住有无。不涉能所。非一非异。而成其妙道也。所以先德云。夫圣心无思。名言路绝。体虚不可以色。取无虑不可以心求。包法界而不大。处毫端而不微。寂寥绝于生灭。应物无有去来。鉴彻天镜。而无鉴照之勤。智周十方。而不生二相。森罗万像与之同原。大哉。妙用而无心者。其唯般若无知之谓乎。钞云。然无知之兴。为破邪执。有四。论文。一一破之。一者。或执有知。为常见。二者。或执无知。为断见。三者。亦知亦无知。为相违见。四者。非有知非无知。为戏论见。第一破常见者。惑人闻说般若者。智慧也。智则知也。慧则见也。则谓圣人同于凡夫。有心取相。知见堕于常见。不了般若。论主便则斥云。闻圣有知。谓之有心。为破此执。故云般若无知也。斯则照俗不执相。照真不著空。无执无著。即四句本亡。无种不知。而未尝分别。以无缘之知。照实相之境。智则虽照而无知。境则虽实而无相。境智冥一故。相与寂然。能所两亡。故云般若无知也。故云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又云。将无以般若体相真净。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又云。夫陈有无者。夫智之生也。极于相内。法本无相。圣智何知。故中论云。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此上并破有知之常见也。第二破无知之断见者。惑人闻经云。真般若者。无知无见。无作无缘。便谓般若。同于太虚无情之流。堕于断见。既乖般若。论主破之。故云世称无知者。谓木石太虚无情之流。灵鉴幽烛。形于未兆。道无隐机。宁曰无知。所以论题无知者。为明圣心。无有取相之知。故云无知。非谓则无真知也。何者。般若灵鉴。无种不知。不同太虚。一向无知也。然则断见无知。略明有十一种。论中略言三种。十一种者。一者太虚。一向空故。二者木石。谓无情故。三者聋瞽。谓根不具。无见闻故。此上三种。是论所破。四者愚痴。谓无智慧。于境不了故。五者癫狂。恶鬼惑心。失本性故。六者心乱。境多惑心。不能决断故。七者闷绝。心神闇黑。如死人故。八者惛醉。为药所迷故。九者睡眠。神识困熟故。十者无想定。外道伏惑。心想不行故。十一者灭尽定。二乘住寂。心智止灭故。此上并是惑倒。非般若无知也。第三破亦有知亦无知者。则是学人。闻经所明。或说般若有知。或说无知。不能正解。便生异执。论主而复破之。异执有三种。一者反照故无知。则是学人谓圣人实是有知。但以知物之时。忘却知心。不自言我能知。此只成不私自作知解。非都不知也。二者以般若性空故无知者。则是学人谓言般若实自有知。但以知性空故。则无知。此只成性空故无知。而未是无惑取之无知。第三真谛境净故。叹美般若无知。何者。学人则谓般若能知真谛之境。因境净无相故。则叹美般若无知。此只成境是无知。般若常是有知也。此上三见。并参亦有亦无知。俱乖圣智。论主所以破之也。第四破非有知非无知者。则是惑人。闻经云。真般若者。非有非无。无起无灭。不可说示。人。不能亡言会其玄旨。则谓般若唯是非有非无。便作非有非无之解。此并心量。乖乎真智。论主破之。故云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谓是非有。言其非无者。言其非是无。非谓是非无。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此绝言之道。知何以传。此破非有知非无知也。论若如此。则破四执之理昭然。今题目但云无知者。盖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所以智人闻说无。则不取无。不取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斯则离四句。绝百非。可谓真无知也。论中分明破其四执。人自不见。故云是以圣人处有不有。此破有知也。居无不无。此破无知也。虽不取于有无。此破亦有知亦无知也。然亦不舍于有无。此破非有知非无知也。然上四破。说虽前后。辩之不同。论意只于一句中。则四句理圆。何者。处有不有。即是居无不无。即是不取有无。即是不舍有无。斯则圣心能亡四句。离诸现量。可谓无知。言偏理圆。故云无知也。今更依宗本义意。以释般若无知。亦是一家美也。论明般若无知者。则权实二智。平等大慧也。今则以略摄广。言约义丰。但云般若。则会二智矣。故宗本云。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何者。若唯般若观于实相。而无权智涉有者。则沉滞于空。若唯权智涉有。而无般若达空者。则涉有之时。染于尘累。若能二智圆明者。则真智观真谛而不取空。权智化物而不著有。故论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者。此则真智照真。不取于无也。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者。此则权智涉俗。不取于有也。神无虑故。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者。此谓二智俱能照真。则权中有实也。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矣者。谓二智俱能照俗。则实中有权也。然则权实自在。事理混融。处有不取于尘。居无不沈于寂。真俗双泯。空有两亡。何实何权。谁境谁智。傥然靡据。萧散纵横。不取不舍。可谓平等大慧。故云般若无知也。如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离念者。即是此论之无知。无知之真知。即是本觉。本觉。即是佛一切智也。无所不遍者。即无所不知也。夫一切境界。只于一念心中。一时顿知。无有遗余。真俗并照。不堕有无也。故论云。知即无知。无知即知。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也。知即无知。即是真智遍知。名一切智也。无知即知。即是无种不知。名一切种智也。圣心不殊。以心无二故。唯只一智。但随境照说有二也。二既不二。一亦非一。若约天台。即言直缘中道。名一切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又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一心。即般若无知之智也。以心不属有无。常照中道。即是自性。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故云斯则不知而自知矣。即不假作意。故不知也。自性明照故。而自知也。以神解之性。自然寂而常照。不依他发起也。故信心铭云。虚明自照。不劳心力。又云。若体自无取相之知。故言无知。不是前念起知。至后念妄却知想。然后名无知。若然者。则成无记之心。何名般若无知耶。盖是无缘之智。照无相之境。真境无相。真智无知。境智冥一。理无不尽。鉴无不穷。可谓佛智见性也。又夫有取相之知。则心有间碍。不能垢净同如。有无一旨。照空迷于辩有。知俗乖乎了真。不能圆照万法。故云。有所不知也。永嘉集云。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无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乃至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断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知体既已灭。豁然如托空。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异乎木石。观和尚云。此上无缘之知。斯为禅宗之妙。以彼但显无缘真智。以为真道。若夺之者。但显本心。不随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原。故须能所平等。等不失照。为无知之知。此知。知于空寂无生如来藏性。方为妙耳。然上依教方便。虽分顿渐。不离一心。如有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竞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
    宗镜录卷第三十六
    丁未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