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藏经-论藏-诸宗部>> 大乘义章>> 正文

卷第一(草书惑人伤失之甚传者必真慎勿草书)

  大乘义章
    隋 慧远撰
    大乘义章卷第一(草书惑人伤失之甚传者必真慎勿草书)
    远法师撰
    义有五聚(一者教聚 二者义聚 三者染聚 四者净聚 五者杂聚)。
    教聚之中别有三门(一众经教迹义 二三藏义 三十二部经义)。
    众经教迹义三门分别(一叙异说 二辨是非 三显正义)
    言异说者。异说非一。晋武都山隐士刘虬说言。如来一化所说。无出顿渐。华严等经。是其顿教。余名为渐。渐中有其五时七阶。言五时者。一佛初成道。为提谓等。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说三乘差别教门。求声闻者。为说四谛。求缘觉者。为说因缘。求大乘者。为说六度。及制戒律未说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宣说大品空宗般若维摩思益。三乘同观。未说一乘破三归一。又未宣说众生有佛性。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经。辨明一乘破三归一。未说众生同有佛性但彰如来前过恒沙未来倍数。不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临灭度。一日一夜。说大涅槃。明诸众生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其了义。此是五时。言七阶者。第二时中。三乘之别。通余说七(此是一说)又诞公云。佛教有二。一顿二渐。顿教同前。但就渐中。不可彼五时为定。但知昔说悉是不了。双林一唱是其了教(此是二说)又菩提流支。宣说如来一音。以报万机大小并陈。不可以彼顿渐而别(此是三说)。
    次辨其非。刘虬所云。佛教无出顿渐二门。是言不尽。如佛所说四阿含经五部戒律。当知非是顿渐所摄。所以而然。彼说被小不得言顿。说通始终。终时所说。不为入大。不得言渐。又设余时所为。众生闻小取证。竟不入大。云何言渐。是故顿渐摄教不尽(此是一非)又复五时七阶之言。亦是谬浪。若言初时为提谓等。说人天法。不论出道。何所依据人天教门。如来一化。随诸众生。有宜便说。岂局初时。又提谓经说。诸众生吾我本净。吾我本净。是众生空。又说诸法皆归本无。诸法本无。即是法空。又复提谓。为众忏悔五逆等罪。悟解四大五阴本净。阴大本净。亦是法空。二空即是出世直道。云何名为人天教门。又说法时。提谓波利。闻法获得不起法忍时。四天王得柔顺忍三百贾人。得成信忍。三百龙王。得信忍根。阿须轮等。发菩提心。山神树神水火神等。皆得十善。作菩萨道。二百贾人。得须陀洹。不起法忍者。是七地已上无生忍也。柔顺忍者。四地已上所得忍也。信忍在于初二三地。信忍之根。当应在彼解行终心。菩提心者。解行之初。言得十善作菩萨者。当应在彼种性已上。亦可在彼贤首已去。须陀洹者。小乘初果。此皆成就出世正道。云何名为人天教门。又普曜经明。佛与彼提谓波利二人授记当得作佛。号曰密成。明知。所说非人天教。又提谓等。闻法已去。不向鹿苑。憍陈如等。未豫斯会。云何以此与后作渐。是大难解。第二阶。云如来于彼十二年中。唯说三乘差别教门。依何文证。经中但云求声闻者为说四谛。求缘觉者为说因缘。求大乘者为说六度。何曾说言在十二年。又若众生。于余时中乐闻是法。或在此时乐闻余法。佛岂不说。判无斯理。然实别教。如来一化有宜便说。不得定言在十二年。云何得知。如四阿含五部戒律。是小乘法。戒经说言。释迦如来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略说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增一阿含。亦同此说。明知。戒律始终通制。又长阿含游行经者。佛涅槃时。方始宣说。明知。经法始终通说。不止在于十二年中。又佛于彼五年之中。说十万偈摩诃般若。明诸法空。七年之中。为诸菩萨。说般周经。亦说色心一切法空。云何而言十二年中未明空理。以斯准验。人言定谬。第三阶。云三十年中。宣说大品空宗般若维摩思益。未曾破三以归一。又未宣说众生有佛性。言义未了。是故彼法华为渐。然般若经。佛成道已五年便说。云何定言在三十年。又大品经往生品中。诸比丘等。闻说般若赞叹檀度。遂脱三衣。以用布施。龙树释言。佛制三衣。不畜得罪。何故不重尸波罗蜜。犯戒行施。以此在于十二年前佛未制戒。是故不犯以是证文。非局在于三十年中。维摩思益三十年者。依何文证故知。但是妄情安置时分且尔。若言般若说三同观浅法华者。涅槃经中亦言。此经出声闻故名声闻藏。出辟支佛故名缘觉藏。出菩萨故名菩萨藏。又师子中说十二缘。下智观故。声闻菩提。中智观故。缘觉菩提。上智观故。菩萨菩提。上上智观。阿耨菩提。彼经亦说三乘同观。应浅法华。又胜鬘中说。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彼经亦应浅于法华。彼既是深。大品同观。何为独浅。若言般若不破三乘浅法华者。大品经中舍利弗问。若都不退。空复不异。何故得有三乘差别。不唯一乘须菩提答。无二无三。若闻不怖。能得菩提。此与法华无二无三。其言何别。而言非是破三归一。又龙树云。当知。般若于华手经法华经等无量经中。最以为大。云何言浅。若言般若不说佛性浅于涅槃者。经说佛性。亦名般若波罗蜜。亦名第一义空。大品所说般若及空。即是佛性。云何说言不明佛性。又大品中。宣说真如实际法性。龙树释言。法名涅槃。不戏论法。性名本分。犹如黄石金性白石银性。一切众生。有涅槃性。此与佛性有何差别。而言不说佛性。既齐浅深之言无宜暂施。又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斯乃十解脱中。初解脱门。当知。此是顿教法轮。云何言是不了义经。思益亦尔。第四阶。云四十年后宣说法华。破三归一。未明佛性。又说如来前过恒沙未来倍数。犹是无常。是故与彼涅槃为渐。经中实说。佛成道已过四十年说法华经。然与大品前后难定。何故如是。龙树菩萨释大品经云。须菩提闻说法华。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是故今问退不退义。以此文证。前后不定。若言法华破三归一深于大品。此如前破。若言法华未说佛性浅于涅槃。是义不然。如经说性即是一乘法华经中辨明一乘。岂为非性。又法华中不轻菩萨。若见四众高声唱言。汝当作佛。我不轻汝。以知众生有佛性。故称言皆作。但言皆作。即显有性。若言如来前过恒沙未来倍数未明常者是义不然。当知。彼说踊出菩萨所见之应。前过恒沙未来倍数不论真身。若论真身。毕竟无尽。云何得知。是应非真。经言我成佛已来。说法教化。踊出菩萨。复言我常在灵鹫山及余住处天人所见。明知。是应。此应何故未来倍数。以其所化踊出菩萨。于未来世过倍数劫。皆悉作佛。不假佛化。如来尔时。息应归真。故言倍数理实佛化毕竟无尽。问曰。若言前过恒沙是应非真。何故论中说为报佛。释言。约化显实。故尔来多时明真久矣。彼既说应未来倍数。何得。此疑真不了。又涅槃中。叹涅槃经有大利益。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授记莂。成大果实。得益既齐。所明宁异。如龙树云。法华经者。最为甚深。以说声闻得作佛故。是故余经。皆付阿难。唯法华经独付菩萨。准验斯文。不得言浅。第五阶。云如来垂终说大涅槃。独为究竟了义之唱。然实涅槃垂终。所说未必垂终。偏是了义。如双林前。宣说胜鬘楞伽法鼓如来藏经鸯掘摩罗宝女经等。皆是圆满究竟了义。何独涅槃偏是了义。如佛初年说宝女经及尼揵子。二年宣说广博严净。五年宣说摩诃般若。七年宣说般周三昧。九年宣说鸯掘摩罗及法鼓经。十年宣说如来藏经。如是等经。皆是圆满究竟了义。何独涅槃偏是了义。诞公所言顿渐之言。义同前破。然佛一化。随诸众生。应入大者。即便为说。随所宣说。门别虽异。无不究竟。何独涅槃偏是了义菩提流支言。佛一音以报万机判无渐顿。是亦不然如来虽复一音报万随诸众生。非无渐顿。自有众生。藉浅阶远佛为渐说。或有众生。一越解大。佛为顿说宁无顿渐。辨非如是。
    次显正义。于中两门。一分圣教。二定宗别。圣教虽众要唯有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三有善法。名为世间。三乘出道。名出世间。就出世间中。复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为声闻说名声闻藏。为菩萨说名菩萨藏。故地持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彼文复言。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菩萨所行为菩萨藏。龙树亦云。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圣教明证。义显然矣。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教别如此。言定宗者。诸经部别。宗趣亦异。宗趣虽众。要唯二种。一是所说。二是所表。言所说者。所谓行德。言所表者。同为表法但法难彰。寄德以显。显法之德门。别无量。故使诸经宗趣各异。如彼发菩提心经等。发心为宗。温室经等。以施为宗。清净毗尼优婆塞戒。如是等经。以戒为宗。华严法华无量义等。三昧为宗。般若经等。以慧为宗。维摩经等。解脱为宗。金光明等。法身为宗。方等如门。如是经等。陀罗尼为宗。胜鬘经等。一乘为宗。涅槃经等。以佛圆寂妙果为宗。如是等经。所明各异。然其所说。皆是大乘缘起行德究竟了义。阶渐之言。不应辄论。教迹之义。略之云尔。
    三藏义七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开合广略三 制立四 大小有无五 三藏次第六 料简宽狭七)
    第一释名。言三藏者。谓修多罗毗尼毗昙。修多罗者。中国之言。此方释者。翻译非一。或名法本。或复翻为真说语言。或名契经。或翻名綖。人家所以翻为经本。盖依仁王百论。故尔如仁王中。佛告大王。经本偈经乃至论义。一切皆如。以彼经中名修多罗为经本故。人即执此用为翻名。又百论中。名其经本为修妒路。或云经本。人复执此定为翻名。盖乃随义以名经体。非正翻名。何者本义。本义有四。一理教相对。教为理本。故名为本。二就教中经论相对。经为论本。故名为本。三就经中自有本末。本自三义。一总为别本。二初为后本。三略为广本。是义云何。修多罗中。义别有三。一总修多罗絯摄十二。莫不皆成一修多罗。故涅槃云。始从如是终至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二别修多罗。就前总中。开分十一。余不收者。还复摄在修多罗中。名之为别。三略修多罗。十二部中。初略标举一切。通名为修多罗。后广解释。说为十二。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修多罗部。谓十一种青黄等色。是其广释修多罗部。如喻经中。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即是喻说略修多罗。其宅朽等是其广释。譬喻经摄。如是一切。此三种中。总修多罗。望别十二。总为别本。故名为本。别修多罗。望彼祇夜重诵之偈。及望譬喻论议之经。初为后本。故名为本。望余非本。略修多罗。望广十二。略为广本。目之为本。四就论中。自有本末。有二种。一略为广本。如迦旃延所作之论。与毗婆沙广论为本。二广为略本。如毗婆沙。与阿毗昙及杂心论以为本等。本义如是。彼仁王中。所云本者。就经以说总为别本。故名为本。初为后本略为广本。亦名为本。彼百论中。就论以说略为广本。故名为本。此等乃是。随义傍翻。非正翻名。人复所以翻为直说。依成实论故为此释。彼文说言。修多罗者。直说语言。人即执此。以为翻名。盖乃是其辨释之辞。非正翻名。诃梨跋摩。作论解释十二部经。对彼祇夜伽陀偈经。故指序言修多罗者直说语言。如似说言热者是火。岂是翻名。何故偏对祇夜伽陀。以此二种一向别故。人复所以翻名契经。依彼增一阿含序故。便作此释。彼言。契经是第一藏。毗尼第二。毗昙第三。明知。契经是修多罗。又依杂心业品之文。彼文说言。断律仪者。如契经品。乃其所指。是修多罗品。人即执此以为翻名。斯乃随义。以名其经。非是翻名。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为契。此既方言。何用私情种种图度。若正相翻名之为綖。何以得知。今此且以三门释之。一准定方言。二以义解。三以文证。准方言者。外国之人。正名世人缝衣之綖。为修多罗。那得异翻。言义解者。诸法星萝散周法界。所以次第显理在世不坠不失。良以圣教贯穿故。尔贯法之能。如綖贯华。故名为綖。言文证者。如律中说。如种种华散置案上。风吹则落。何以故。无綖贯故。如是种种名种种性种种家出家。令佛法疾灭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经教摄取法故。故目圣教以之为綖。佛法如华。所被众生三业如案。造过非如风。由过灭法如华零落。若无言教记持彼法。法则隐灭。良以言教记持。在世人虽造过。法常不灭。以有此能故说如綖又杂心言。修多罗者。名曰结鬘。能贯诸法。贯法犹是綖之义也。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名木叉。三曰尸罗。四名为律。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名灭。外国说灭凡有三种。一者涅槃。二尼弥留陀。谓四谛中灭谛名也。三曰毗尼。此三何别。若通论之。体一名异。其犹眼目。外国之言。一法十名。此三即是十中数也。若别分之。非无差异。异相如何。涅槃弥留。当体立称。是二何异。义释有三第一义云。所灭不同。如涅槃释。诸经火灭名为灭度。此即是其弥留陀灭。离诸觉观称曰涅槃。第二释云。通局有异。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灭义通因果。是故灭谛有灭皆收。第三释云。通别以分。随事别灭。说为涅槃。通相三灭名尼留陀。约对品异名为事别尽止妙出四义。宽通名为通相。此二虽异。当体是灭。若论毗尼。体非是灭。有为行德。能有所灭。故名为灭。又能证得寂灭之果。故说为灭。何故戒行名曰毗尼。有其两义。一者戒行能灭业非。故称为灭。二能得彼究竟灭果。故说名灭。何故律教得名毗尼。亦有两义。一能诠于毗尼之行。从其所诠故号毗尼。二能生于毗尼行德。从其所生故称毗尼。言木叉者。此名解脱。解脱有二。一者无为二者有为。无为解脱直名木叉。有为解脱名毗木叉。是故相续解脱经言。涅槃解脱名为木叉。五分法身有为解脱。名毗木叉。何故戒行名为解脱。有其两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是以经言。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也。何故律教名为解脱。释有两义。一能诠于解脱行德。故名解脱。二能生于解脱行德。故名解脱。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何故律教名之为戒。亦有两义。一诠戒行。故说为戒。二能生戒。故说为戒。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毗尼之教。诠此律行。故称为律。又生律行。故复名律。阿毗昙者。名别有四。一名优婆提舍。二名阿毗昙。三名摩德勒伽。亦云摩多罗迦。此正一名。传之音异。四名摩夷。优婆提舍。此正名论。论诸法故。阿毗昙者。此方正翻。名无比法。阿谓无也。毗谓比也。昙摩名法。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据行辨。言就教者。三藏之中毗昙最。为分别中胜。故曰无比。言就行者。毗昙诠慧。慧行最胜故曰无比。毗昙之教。诠此胜行。故名无比。又能生彼无比之慧。故曰无比。摩德勒伽。此方正翻。名行境界。辨彰行仪。起行所依。名行境界。言摩夷者。此名行母。辨诠行法。能生行故。名为行母。与前境界。其义相似。此三之中。各有苞含蕴积名藏。三藏名义。略之粗尔。
    第二门中。言体性者。三藏皆用教法为体。何者是教。音声字句。与法相应。是其教也。声是声入。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名字句等。诸论不同。依如毗昙。是其法入。三聚法中。非色非心不相应摄名字句等三种。何别长短屈曲高下之法。说之为字。摄字表法。说以为名。拘挛名字。共相属著。以成文颂。说之为句。直说音声。表法便足。何用字等。若直音声。不与字法和合相忘。不成言语。与风铃等音声无别。要与字合方成言语。虽与字合得成言语。若当不与名法相应。不得以此表呼前法。良以与彼名法相应故曰表法。虽得表法。若当不与句法相应。名字分散不成文颂。良以与彼句法相应故。摄字等得成文颂偈句差别。依如成实不相应品。广非前义。彼论不说声外别有非色非心字等可得。彼说字等。是其声性。即彼声上表召之业。说为字等。理不相离。声恒是实。字等恒假。其犹色与色业之别。当体是色。色上相续动作是业。色性恒实。业恒是假。以此类彼义在可知。不劳说其韵数多少。此三何别。即就声上。音韵屈曲。说之为字。召法曰名。众多名字。说以为句。大乘法中所立字等相同成字。故地持论云。字者所谓恶阿等音。不说声外别有非色非心字等。又大智论句义品云。天竺语法。众字成语。众语成句。字句语等。增减为异。即声为语。字等与语。增减为异。宁得异声。三藏体性。略辨如是。
    第三门中。广略不定。或说为一。所谓一切三藏之法。通名内论。或分为二。谓经与论。一切本教。通说为经。随顺释者。斯名为论。若随人别亦分为二。谓声闻藏及菩萨藏。或分为三。三有三门。一三藏分别。谓修多罗毗尼毗昙。二三乘分别。所谓一切三乘法也。三随大小渐顿分别。所谓局教渐教顿教。一切小法。名为局教。大从小入名为渐教。大不从小名为顿教。或分为四。四有两门。一修多罗毗尼毗昙及以杂藏。分为四种。三学别论。即以为三。三学杂说。名为杂藏。二随人分四。所谓三乘凡夫法也。或分为五。谓修多罗毗尼毗昙杂藏及与菩萨藏也。前四小乘。后一大乘。或分为六。大乘三藏小乘亦三。或分为八。小乘之中有修多罗毗尼毗昙及与杂藏。大乘亦尔。或分十二。谓十二部。如地持说。大乘之中唯一方广。小乘十一。大小通论。故有十二。大小隐显。备如十二部经中释。或分十八。小乘有九。大乘亦尔。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缘譬喻论义。大小各九。故有十八。有无所以。广如十二部经中释。或复分为二十四部。大乘十二。小乘亦尔。或复分为八万四千。随别广论。数别难穷。开合之义。略辨如是。
    第四门中。差别有三。一随教本末。二约法辨异。三就行以分。言本末者。经律是本。论是其末。但就本中。经律两分。末中亦二。所谓毗昙摩德勒伽。泛释法相名阿毗昙。辨宣行仪名摩德勒伽。亦云摩夷。以生行故。本末如是。于中随义分别有三。一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泛宣理事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就彼末中释修多罗。名阿毗昙。解毗尼者。名摩德勒伽。亦名摩夷。第二就彼化行两教。集善义边。名修多罗。化行两教离恶义边。名曰毗尼。释此二中。所有化教。名阿毗昙。释此二中。所有行教。名摩德勒伽。第三直取集善行教。为修多罗。离恶行教。名曰毗尼。于此二中。泛尔分别止作之义。为生物解。名曰毗昙辨其修相。为起行心。名摩德勒伽(此一门竟)。
    言约法者。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三藏皆是如来本教。于中随法分为三种。若言闻法归依三宝。修习诸行。如是之义。名修多罗。分别一切戒行轻重。持犯得失。如是之义。名曰毗尼。分别一切情理虚实诸谛差别因缘法相五明处等无量义门。名阿毗昙(此二门竟)。
    言就行者。行别有三。谓戒定慧。诠定之教。名修多罗。诠戒之教。名曰毗尼。诠慧之教。名阿毗昙。三藏之中。皆明三学。何故如是别配三行。毗婆沙中。释有两义。一以义分。随彼一切圣教之中。诠定之义。斯皆摄之为修多罗。诠戒之义。以为毗尼。诠慧之义。判为毗昙。第二隐显互相助成。修多罗中。虽明戒慧。助成定行。毗尼藏中。虽明定慧。助成戒行。毗昙藏中。虽明戒定。助成慧行。以隐显相从故为此判。分相。虽然义犹难解。何故如是。以修多罗直彰法体令心正住。生定义强。故名诠定。阿毗昙者。广开法义。令心照知。生智义强。故名诠慧。毗尼诠戒。义在可知。
    第五门中。明其大小有无之义。通而为论。大小皆具。小乘三者。四阿含等。是修多罗。五部戒律。是其毗尼。毗婆沙等。是阿毗昙。大乘三者。华严等经。是修多罗。清净毗尼等。是其毗尼。大智论等。是阿毗昙。若别论之。小乘具三。大乘不具。何以得知。如大智论龙树释云。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又法华云。不得亲近三藏学者。名习小乘。为三藏学。准验斯文。定知小乘备明三藏。大乘不论何故如是。此就如来本教故尔。如来所化。小乘众生。钝根难悟。闻说经律。不能广解。是故如来。重以毗昙分别开示。方能悟入。故有三藏。如来所化。大乘众生。利根易悟。闻说经律。即能深解。不假如来重以毗昙分别解释。是故不具。以不具故。不说三藏。其犹大乘九部经中无论义经。与此相似。以义细推。如来本教。亦得具有。但无部别。所以不论。若通末代。并具不疑。末代之中。虽有众生听受大乘。不能悟入。是故菩萨。为之作论。解释佛经。故有大乘阿毗昙也。大小有无。略辨如是。
    第六次第略有四门。一起说次第。佛初成道第六七日。仙人鹿苑。为陈如等。转四谛法。是故先明修多罗藏。若依大乘。第二七日。宣说华严修多罗也。依僧祇律。五年已后。广制戒律。若依四分。十二年后。因须提那广制戒律。故次第二明毗尼藏。如来后于毗舍离国。因于跋耆诸比丘等本末因缘。遂为比丘。说五怖畏。所谓杀生乃至饮酒。故次第三明毗昙藏。第二明其结集次第。经论不同。智度论中。明佛灭后摩诃迦叶。先令阿难诵修多罗。次优婆离诵出毗尼。后令阿难诵出毗昙。阿育王传。次第复异。彼文之中。先令阿难诵修多罗。第二迦叶自诵毗昙。后优婆离诵出毗尼。五分律中。次第复别。先优婆离诵出毗尼。次令阿难诵修多罗。复令阿难诵出毗昙。本事应一。传者不同。故有此异。第三明其化益次第。毗婆沙云。为初入者。说修多罗。以其教化令生信故。为已入者。宣说毗尼。令其受持起修行。故已受持者。为说毗昙。令其依行生正智故。第四明其行修次第。先明毗尼。令其学戒。次修多罗。令其习定。后明毗昙。令修智慧。戒定智慧义次第故。
    第七门中。宽狭义者。三藏相望。不辨宽狭。今以三中修多罗藏。对十二中修多罗部。辨其宽狭。十二部中修多罗部。义别有三。一总修多罗。二别修多罗。三略修多罗。备如前解。此三种中。总修多罗。一向是宽。统苞十二。该括三藏。略修多罗。其义次宽。十二部经。及三藏中。皆通有之。别修多罗。望三藏中修多罗藏。互有宽狭。三藏之中。修多罗藏。具摄十二。是故言宽。不摄毗尼阿毗昙藏。故名为狭。十二部中。修多罗部。不摄其余之十一部。故名之为狭。该通三藏。是故名宽。虽不具足全摄三藏。三藏之中。通皆有故。良以是非差别虽分。今以四句相对辨之。一者是其修多罗藏。亦得名为修多罗部。谓初藏中修多罗部。二者是其修多罗藏。而不得名修多罗部。谓初藏中。余十一部。三者非是修多罗藏。而得名为修多罗部。谓彼毗尼阿毗昙中。修多罗部。四者非是修多罗藏。而复非是修多罗部。谓彼毗尼阿毗昙中。余十一部。三藏之义。略辨如是。
    十二部经义五门分别(翻名解释一 体相二 约时分别三 通别四 总别五)
    第一释名。所言经者。就喻名法。圣人言说。能贯诸法。如经持纬故名为经。经随义别。故有十二。十二名者。谓修多罗祇夜伽陀乃至末后优婆提舍。修多罗者。是外国语。此翻名綖。圣人言说。能贯诸法。如诞贯华。故名为綖。与前经义。大况相似。第二祇夜。此翻名为重诵偈也。以偈重诵修多罗中所说法义。故名祇夜。第三名为和伽罗那。此名授记。行因得果。目之为记。圣说示人。故称为授。第四伽陀。此翻名为不重颂偈。直以偈言显示诸法。故名伽陀。第五名为忧陀那经。此翻名为无问自说。不由咨请。而自宣唱。故名无问自说经也。第六名为尼陀那经。此翻名为因缘经也。籍现事缘。而有所说。名因缘经。第七名为阿波陀那经。此名譬喻。如百喻等立喻显法。名譬喻经。第八名为伊帝越多伽经。此名本事。宣说他人往古之事。故云本事。第九名为周陀伽经。此名本生。陈已往报。称曰本生。第十名为毗佛略经。此名方广。理正曰方。义备名广。教从旨因名方广经。若依小乘。语正称方。言多曰广。第十一者名阿浮陀达摩。此翻名为未曾有经。青牛行钵。白狗听法。诸天身量。大地动等。旷古希奇。名未曾有。说此希事。名未曾有经。第十二者名优婆提舍。此名论义。问答辨理。名论义经。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广略不定。据体唯一。莫不皆是音声言教。言教之体。如三藏中具广分别。就相分二。所谓长行及以偈诵。制名有三。彼修多罗祇夜伽陀。就体制名。名彼教体。为修多罗祇夜伽陀。方广一部。从理立名。理是方广。从之名也。余之八部。随事立名。随彼授记无问事等。以制名也。定名有四制定。何别而分两门。制者所谓立名所依。定者所谓定其名相。定之云何。十二部中初修多罗。从喻为名。以圣言说能贯法故。说之为綖。祇夜伽陀。当相为名。论义授记无问自说。此三部体事合。论是体也。义是事也。授是体也。记是事也。自说体也。无问事也。名中含此。是故说为体事合目。余之六部。随事受称。大小隐显。离为十二。大乘中。唯一方广。小乘十一。合有十二。故地持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开藏。涅槃亦言。十二部经。唯方广部。菩萨所持。余十一部。二乘所持。理应齐具。何故如是。盖乃是其隐显门也。大乘之中。虽有十二。同为显其方广之理故。从所诠同名方广。小乘之中。亦具十二。但小乘中。方广经者。直以语广。名为方广。非显广理。隐入余中。故有十二。又复大小有无互彰。离为十八。小乘有九。大乘亦然。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去授记无问自说及与方广。小乘之中。不明行因作佛之义。故无授记。法浅易咨。故无无问自说经也。未显广理。故无方广。大乘九者。除去因缘譬喻论义。大乘众生。利根易悟。不作因缘譬喻论义。方始悟解。故无此三。但有余九。若就大小具义论之。各具十二。合说通有二十四部。广则无量。体相如是。
    第三门中。约时别者。十二部。本生本事。唯说过去。授记一门。唯说未来。方广一部。所说之理。不属三世。理平等故。若从诠别。得通三世。自余八部。所说一向。通于三世。
    第四门中。言通别者。十二部中修多罗者。义别有三。一总修多罗。统包十二。二通修多罗。通遍在于十二部中。于十二部中。初略标举一切。通名为修多罗。三别修多罗。就前总中。开分十一。余不收者。还复摄在修多罗中。名之为别。别修多罗。望余十一。有通有别。今先就彼别修多罗祇夜陀二部相望。并对余部辨其通别。此相望。一向是别。无相通理。望余九部。义有通别。通而论之。余部之中。长行直说。斯皆是其修多罗摄。若别分之。唯取直说阴界诸入十二因缘四部等法。为修多罗。余九部中。长行直说。悉皆摄入余九部中。祇夜亦然。通而论之。余九部中。有重诵偈。一切皆是祇夜所摄。若别分之。唯取重颂别修多罗所说法者。以为祇夜。余九部中。重颂偈者。悉皆摄入余九部中。伽陀亦尔。唯不重颂以为异耳。
    次就授记本事本生三部相望。及对余六明其通别。此三相望。一向是别。以其时异自他别故。若望余六。义有通别。通而论之。授记之中。具余六部。若别分之。授记之中。虽有因缘譬喻等事。悉成授记。无其余义。向言通时授记之中具余六部。云何得具。籍现事缘。与人授记。即是因缘。以喻况彼未来所得。即是譬喻。无问自说。即是自陈。彰彼未来所证之理。即是方广。说彼未来所有神变。名未曾有。问答辨宣未来三事。即是论义。具足如是。授记望余。通别既然。本生望余。通别亦尔。通而论之。本生之中。具余六部。具相云何。类前授记。义在可知。唯时别耳。若别分之。本生之中。虽有余义。悉成本生。无其余义。本事望余。通别齐然。唯有自他。以为别耳。次就无问及与论义二部相对。及望余四。辨其通别。无问论义二部相对。一向是别。无相通理。何故如是。论义经者。因问起答。无问经者。不由问起。是故不通望余四部。义有通别通而为论。无问之中。得有因缘譬喻方广及未曾有。论议之中。亦具此四。差别分之。无问之中。设有余义。摄成无问。无其余义。论义之中。别亦同尔。次就方广及未曾有。二部相对。并望因缘譬喻二部辨其通别。方广未有二部相望。一向是别。事理异故。望余二部。义有通有别。通而论之。方广未有二部之中。皆有因缘譬喻之义。籍现事缘。而说方广。或说未有。即是因缘。借喻况彼方广之理未曾有事。即是喻经。若别分之。方广之中。虽有因缘譬喻之义。摄属方广。未曾有中。因缘譬喻。属未曾有。自斯以外。所有因缘譬喻言说。显示一切阴界入等诸法相者。判属因缘譬喻经也。次就因缘譬喻。二部相对。以辨通别之义。此二相望。义有通别。而论之。于因缘中。亦有譬喻。故涅槃中。解因缘义。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水盈大器。即是譬喻。成因缘经。譬喻之中。亦有因缘。如因现在事相因缘而兴喻况。是譬喻中因缘经也。若别分之。因缘之中。设有譬喻。摄属因缘。譬喻之中。设有因缘。判属譬喻。如佛制戒。因于比丘犯过因缘起说义强。假令立喻。判属因缘。百喻经等。为使众生因喻知法。纵因现事而说譬喻。喻显法强。判属喻经。通别如是。
    第五门中。言总别者。小乘法中初修多罗。亦总亦别。统摄十二。莫不皆是一修多罗。是故名总。就中随义开分十一。余所不收。还复摄在修多罗中。是故名别。余之十一。一向是别。大乘法中修多罗部。望余十一。义同前释。方广望余。亦总亦别。统摄十二为一方广。是故名总。于中开出余之十一。余所不收。还复摄在方广部中。是故名别。余十一部。一向是别。问曰。若使修多罗中统摄余别。令修多罗具余别部。合为十二。就涅槃中开分四相。何不总别合为五相。如是类难法门非一释言。齐类亦得无伤。但经论中。彰法不同。不可一类。云何不同。不同有六。一唯总门。如说一乘一实谛等。统摄三乘。以为一乘。统收二谛。为一实谛。故名为总。如是一切。二唯别门。如阴界入十二因缘四真谛等。三总别通门。如六度等。如大品说六波罗蜜。一一为主。皆收余五。故通名总。分相各异。故皆名别。总别之义。彼此齐有。是故名为总别通门。大乘行德。多皆同尔。四总别异门。如经中说。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异六法。言六法者。五阴及我。我唯是总。五阴唯别。又如三谛。一实唯总。二谛唯别。总别不通。故名异相。如是一切。五亦总亦别。及一向别门。如彼十力五眼六通三聚戒等。于十力之中。是处非处。亦总亦别。余九唯别。五眼之中。佛眼一种。亦总亦别。余四唯别。至佛之时。统收四眼。皆名佛眼。名之为总。分出余四。唯取见实。为佛眼者。名之为别。六通之中。神通一种。亦总亦别。余五唯别。三聚戒中。律仪戒者。亦总亦别。余二唯别。是等门中。并有斯义。是故名为亦总亦别及一向别。如是一切。六非总别门。废诠亡对。以论道理。理非总别。体非假集。是故非总。更无所成。是以非别。如上所说。涅槃四相。乃是第二一向别门。今此所论十二部经。乃是第五亦总亦别及一向别门。法门不同。有此差异。宁可一类。问曰。若使十二部中修多罗部亦总亦别。三藏之中修多罗藏。得如是不释言。亦得一切圣教。统摄皆是一修多罗。就中开出十二部经。修多罗部。亦总亦别。还即就此总修多罗。分为三藏。是故得说修多罗藏。亦总亦别。余二唯别。十二部经。辨之粗尔。
    义法聚此有六门(佛性义 假名义 入不二门义 二谛义 二无我义 如法性实际义)。
    佛性义五门五别(释名一 辨体二 料简有无内外三世当现之义三 明因义四 就性所以五)
    第一释名。佛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觉。返妄契真。悟实名觉。举佛树性。故明佛也。所言性者。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所言种者。众生自实如来藏性。出生大觉与佛为本。称之为种。种犹因也。故经说言。云何名性。性者所谓阿耨菩提中道种子。大智论中。亦云性者。名本人分种。如黄石中所有金性白石银性。一切众生。有涅槃性。斯文显矣。二体义名性。说体有四。一佛因自体。名为佛性。谓真识心。二佛果自体。名为佛性。所谓法身。第三通就佛因佛果。同一觉性。名为佛性。其犹世间麦因麦果同一麦性。如是一切当知。是性不异因果。因果恒别。性体不殊。此前三义。是能知性。局就众生。不通非情。第四通说。诸法自体。故名为性。此性唯是诸佛所穷。就佛以明诸法体性。故云佛性。此后一义。是所知性。通其内外。斯等皆是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不改有四。一因体不改。说之为性。非谓是因常不为果说为不改。此就因时。不可随缘。返为非因。故称不改。故经说言。若杀众生。丧灭佛性。无有是处。又复说言。因不改者。得果之时。因名虽改。因体不亡。因体即是。如来藏性显为法身。体无变易。非如有为得果因谢。就体以论。故名不改。二果体不改。说名为性。一得常然。不可坏故。第三通就因果自体不改名性。如麦因果麦性不改。以不改故。种麦得麦。不得余物。如是一切。佛性亦尔。佛因佛果。性不改故。众生究竟。必当为佛。不作余法。经说佛性旨要。在斯第四。通说诸法体实不改名性。虽复缘别内外染净。性实平等湛然一味故曰不改。此是第三不改名性。四性别名性。性别有四。一明因性别异于果。二明果性别异于因。第三通就因果体性别异非情故。经说言。为非佛性一切草木石等。说于佛性。四就一切诸法理。实别于情相虚妄之法。名之为性。故经说言。如来藏者。非我众生。非命非人。又复经言。佛性虽住阴界入中。而实不同阴界入也。以此界别故。名为性。佛性名义。庶判如是。
    第二次辨性之体状。然佛性者。盖乃法界门中一门也。门别虽异。妙旨虚融。义无不在。无不在故。无缘而非性。无缘而非性故。难以定论。是以经中。或说生死。以为佛性。或说涅槃。以为佛性。或说为因。或说为果。或复说为非因非果。或说为空。或说为有。或复说为非空非有。或说为一。或说为异。或复说为不一不异。或说为有。或说为无。或复说为非有非无。或说为内。或说为外。或复说为非内非外。或说为当。或说为现。或复说为非当非现。或说色心以为佛性。或复言非。或说一切善恶无记以为佛性。或复言非。如是一切无非佛性。虽复异论。莫不皆入一性门中。性义既然。执定是非。无不失旨。经说摸象喻失在此。斯等诸法。云何名性。为性之义。备如初门。良以诸法无不性故。诠题异辨。广略难定。或立为一。乃至众多。所言一者。虽复缘别染净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虚空。故云一也。或分为二。二有四门。一约缘分二。缘有染净。染谓生死。净谓涅槃。生死涅槃。体皆是性故。涅槃中师子菩萨问于佛性。如来赞言。师子菩萨具二庄严。能问一二。佛具二严。能答一二。一谓涅槃。二谓生死。二体用分二。废缘论性。性常一味。是其体也。随缘辨性。性有净秽。是其用也。三能所分二。一能知性。二所知性。能知性者。谓真识心。以此真心觉知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知。远离无明。便为正智。如似世人以有报心觉知性故。与昏气合使起梦知。远离昏气使起正智。若无真心觉知性者。终无妄知。亦无正知。如草木等。无智性故。无有梦知。亦无悟知。此能知性。局在众生。不通非情。故经说言。为非佛性说于佛性。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又经说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此等皆是能知性也。所知性者。谓如法性实际实相法界法经第一义空一实谛等。如经中说。第一义空。名为佛性。或言中道。名为佛性。如是等言当知。皆是所知性也。此所知性。该通内外。故经说言。佛性如空。遍一切处。四对果分二。一法佛性。二报佛性。法佛性者。本有法体。与彼法佛体无增减。唯有隐显净秽为异。如矿中金与出矿时体无多少。亦如冻水与消融时体无增。报佛性者本无法体。唯于第八真识心中。有其方便可生之义。如矿中金有可造作器具之义。非有器具已在现中。如树子中未有树体唯有方便可生之义。若无生性。虽以无量百千方便。佛不可生。如燋种中树不可生。如胜鬘说。如来藏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如来藏经说。众生中。具足如来一切种德。马鸣论说。从本以来。具足一切性功德法。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心微尘中。具无师智无碍智广大智等。。如涅槃说。众生身中。未有德体。如树子中未有树体。箜篌之中未有声体。如是等言当知。皆是报佛之性。问曰。向言法佛之性本有法体。其相云何。如妄想心。虽未对缘现起烦恼。体是一切过恒沙等诸烦恼性。真心如是。虽未从缘现成诸德。体是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脱陀罗尼等一切德性。是诸德性。同体缘集不离不即。不异不脱。二相如是。或分为三。三有四门。一约缘分三。如涅槃说。一不善五阴。二善五阴。三佛果五阴。不善阴者。佛性集成外凡五阴。阴即是性。如冻是水。故经说言。生死二法。是如来藏。言善阴者。佛性集成三乘圣人无漏五阴。阴即是性。言果阴者。佛性集成佛果五阴。阴即是性。如汤是水镮钏是金。二约缘就实。以分三种。一者染性。二者净性。三非染净性。性在生死。名为染性。性在涅槃。名为净性。此二约缘。就实论性。性外无缘。可随变动以不变故。古今一味。是故名为非染净性。三体相及用以分三。如马鸣说。一者体大。谓真如性。二者相大。谓真如中。具过恒沙性功德法。三者用大。谓真心中。备起法界染净之用。此三如后八识章中具广分别。四对果论三。一者法佛性。二报佛性。三应佛性。法报两性义。如前释。应佛性者。应佛有二。一者法应以得现化法门力故。普门皆现。二者报应以本大悲大愿力故。随物异示。法应家性。本有法体。如来藏中。现像起法门。是其体也。报应家性。本无法体。唯有方便可生之义。或说为四。如涅槃说。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二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三二人俱。四二人俱。是义云何。佛性有四。一不善阴。二善五阴。三佛果阴。四是理性。四中前三。随用以分。后一就实。不善阴者。凡夫五阴。真妄所集。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阴生。摄阴从妄。唯妄心作。如梦中身昏梦心作。如波风作。摄阴从真。皆真心作。如梦中身皆报心作。如波水作。从真义边。说为佛性。与胜鬘经生死二法是如来藏。其义相似。善五阴者。地上之身。通而论之。地前亦有。此阴真心缘治合成。摄阴从缘。缘治所造。如庄严具模样所作。摄阴从真。真心所为。如庄严具真金所作。真作义边。说为佛性。佛果阴者。是佛果德。与前善阴。大况相似。满不满异。言理性者。废缘谈实。实之处无缘。以无缘故。真体一味。非因非果。与涅槃中非因果性。其一也。四中初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第二善阴。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第三果阴。二人俱无。第四理性。二人俱有。通而论之。三人俱有。佛亦有故。四种如是。经中或复说性为四。一是因性。二是果性。三是因果性。四非因果性。言因性者。所谓生死十二因缘。能与菩提作因缘。故名为佛性。是以经言。譬如胡菰能与热病作因缘。故名为热病。因缘亦尔。问曰。因缘是虚妄法。云何能与菩提作因。然彼生死十二因缘起。由妄情托真如立。故经说言。十二因缘。皆依真实第一义心。就妄论之。虽是虚构。据真缘摄。斯无不实。穷缘悟实。便成大觉。是故因缘能为佛因。故经说言。因者所谓十二因缘也。言果性者。谓大涅槃如来藏性。体虽净从缘说染。染时为因。复随对治。息染为净。净相始显。说之为果。果德寂灭。名为涅槃。故经说言。果者所谓无上大般涅槃也。是因果者。所谓观察十二缘智。未满为因。满足为果。此是方便有作行德。故经说言。是因是果。如十二缘所生之法。非因果者。如实法性。旨通染净。而非因果。故经说言。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废缘谈实。就体指也。又如经中说性为五。如涅槃说。一者因性。二因因性。三者果性。四果果性。五非因果性。言因性者。谓十二缘。能与涅槃为本因故。问曰。因缘是生死法。云何能与涅槃作因。释言。因缘真妄集成。摄缘从妄。妄心所为。虚诳无法。不名佛性。摄缘从实。皆真心作。故地经言。十二因缘。皆真心作。由真作故。穷之得实。便名涅槃。故得为因。因故名性。义如前释。言因因者。谓菩萨道。道起必由十二缘生。从因起因。故曰因因。然此通说。证教两行。以为因因。非独教行。言果性者。谓大菩提。言果果者。谓大涅槃。前言果者。方便菩提有作之果。此果者。性净涅槃。无作果也。通而论之。性净方便。俱是菩提。并是涅槃。为别两门。异名互说。此之二果。虽复同时。随义分之。得以菩提显彼涅槃。菩提能显义。说为因。涅槃所显义。说为果。然彼菩提。返望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果。故云果果。云何因中因缘之理。单说为因。所生行德。名为因因。乃至果中方便菩提。单名为果。性净之体。名为果果。以彼因中始终方便依理起行。是故理本。直名为因。行为因因。果据终极。摄德归体。德名为果。体名果果。然彼果中。方便菩提。说名为果。性净涅槃。别为果果。何故因中。证教两行。通为因因。以果类因。因中教行。应名为因。证为因因。但彼因中。位分参差。义别前后。凡时生死。就本说因。圣道之中。证教虽殊。同依前起。但名因因。果无先后。故就同时。体德分二。随义左右。隐显言耳。非因果者。释不异前。又准经中。乳酪等喻。分性为六。喻相如何。一杂血乳。二出血乳。三者是酪。四者生苏。五者熟苏。六者醍醐。以此况性差别有六四门分别。第一依彼迦叶品中。凡夫佛性。如杂血乳。须陀斯陀。断小烦恼。所有佛性。如出血乳。那含之人佛性如酪。罗汉佛性。如似生苏。缘觉菩萨性。如熟苏。佛如醍醐。第二依彼如来性品说。凡夫佛性。如杂血乳。声闻佛性。如出血乳。缘觉如酪。菩萨佛性。如生熟苏。七地已还。如似生苏。八地已上。如似熟苏。佛如醍醐。第三通说。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所有佛性。如杂血乳。种性解行。如出血乳。初地如酪。二地已上乃至七地。如似生苏。八地已上。如似熟苏。佛如醍醐。第四门中。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所有佛性。如杂血乳。初地佛性。如出血乳。二地已上佛性如酪。八地已上性。如生苏。后身佛性。犹如熟苏。佛如醍醐。此后两门义有文无。或复随义分性为七。如经中说。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异六法。不即六法。以之为一。不异六法。即以为六。通前说七。言六法者。所谓五阴及以我也。何者是我。五阴和合。假名集用。说名为我。真性缘起。集成此六。六即是性。故云不异。性体平等。妙出名相。称曰不即。又如经说。涅槃河中。有七众生。不离性水。性随人别。亦分七种。七众生者。一是常没。二是暂出还没。三出已即住。四住已观方。五观方已行。六行已后住。七水陆俱行。然此所说差别有五。一常没人。喻一阐提常没三涂。暂出还没。喻彼外凡乃至小乘燸顶之人。虽作善业。以不坚固还堕三恶。故名还没。亦可取彼求有凡夫乃至念处以为还没。燸顶已上。圣性成就。迳百千世。必得解脱。成为住人。出已即住。喻彼忍心世第一法。此人毕竟。永出三途。故说为住。亦可燸顶俱名住也。观方喻于须陀洹人。观察四谛。行喻斯陀。住喻那含。水陆俱行。喻阿罗汉缘觉菩萨乃至如来(是一门竟)。
    第二常没。喻外凡夫常没三有。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圣性未成。还复退故。住喻燸等。圣性成就必得涅槃。故名为住。余皆如前(此二门竟)。
    第三常没。喻外凡夫。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住者喻于四贤忍心。观方喻于四沙门果。观已行者。喻于缘觉观四谛已趣入因缘。行已住者。喻于菩萨。舍离烦恼。故名为行。为化众生。不舍三有。因之为住。水陆俱行。喻于如来(此三门竟)。
    第四常没。喻外凡夫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住喻燸等乃至大乘解行之人。言观方者。喻于初地。观已行者。喻二地上乃至七地。行已住者。喻八地上乃至十地。水陆俱行喻于如来(此四门竟)。
    第五常没。喻于一切凡夫二乘。常住凡夫二乘地故。暂出还没。喻彼大乘善趣之人。分决定。容有退失故名还没。住喻于彼种性解行。观方已后同前第四。此等差别。随义左右。莫不依性。性随此等故有七种。又随人别分性为八。当体为一。通前为八。如宝性论说性为十。一者体性.二者因性.三者果性.四者业性.五相应性.六行性.七时差别性.八返处性.九不变性.十无差别性。彼论偈言。体及因果业。相应及与行。时差别遍处。不变无差别。初体性者。论释有三。一如来藏。染时之体。二法身。净时之体。即前藏体显名法身。此二唯就众生以说三真如体。旨通染净内外诸法。体融一味故说为如。随义辨体。名乃无量。且随隐显理实论三。此三乃是诸法之体。故名体性。言自性者。性从缘起。集成行德。行德未圆。说之为因。因行虽众。且论四种。一者信心二是般若三是三昧四是大悲。故彼论言。信心与般若三昧大悲等。以治四障。得四果故。且说四耳。言四部者。如彼论说。一阐提谤法。二外道著我。三声闻畏苦。四缘觉舍心。舍诸众生。对治此障。故说四因。信大乘故。断除谤法。般若实照远离著我。三昧空定。除灭畏苦。大悲随物对治舍心。得四果者。谓得如来净我乐常。以有此能故说四因。就因辨性。故名因性。是以经言。佛性者名大信心。名般若波罗蜜。名首楞严定。名大慈悲。斯文显矣。言果性者。佛性之体。缘起成德。德满名果。果德虽众。且论四种。一净二我三乐四常。故彼论云。净我乐常等。彼岸功德果。以翻四倒除灭四障对四因故。说果为四。翻四倒者。声闻计佛无常无乐无我不净。同凡夫法故。说如来净我乐常。除四障者。一者缘相。谓无明地对除彼故。说果为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以有此业。能招变易不得自在。对治彼故。说佛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是苦法故。不得真乐。对治彼故。说果为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不得真常。对除彼故。说果为常。对四因者。信治谤法得其净果。慧除妄我得佛真我。定除畏苦得佛真乐。以大悲心不舍有。故得佛真常。然此四果体相各二。净中二者。一是因相。本来无染。二是胜相。离染清净。此方便净。我中二者。一离外道虚妄著我。二离声闻倒见无我。乐中有二。一离诸苦。二除烦恼。常中二者。一离有为断边。二离无为常边。斯等差别。同皆是果。就果辨性。故言果性。言业性者。业性有二。一者厌苦。二求涅槃。故彼论言。厌苦涅槃。欲愿等诸业。依性起作。故名为业。业即是性。故名业性。是以经言。若无如来藏。不得种种厌苦乐求涅槃也。然上因性。在于善趣。今此业者。种性以前。大乘善趣忻厌心也。相应性者。明因及果。即性而起。与性相应。如庄严具与金相应。名相应性。因相应中。义别有三。一信大乘为法身因。二者定慧为佛智因。三悲心与彼如来大悲为因。此等皆悉与性相应。果相应中亦有三种。一者五通。二知漏尽。三漏尽无垢。此之三果。不离于性名果相应。就相应义以辨性。故名相应性。言行性者。行别有三。一妄见凡夫起颠倒见。二实见圣人离妄相心。三者如来无戏论习。三行虽殊。性体不二。其犹种壳牙茎等异。壳性无别。就行辨性。故云行性。故彼论言。不见实者。说言凡夫。圣人及佛。能见众生如来藏中真如无差别。时差别者。有三种时。一不净时。位在凡夫。二净时所谓菩萨。三善净时。名为如来。故彼论言。有不净有净及以善净等。如是次第。说众生菩萨佛。就时差别。以分性故。名差别性。言遍处者。处别有三。一者凡夫。二者菩萨。三者如来。三处虽殊。性无不在。如器虽异空无不在。故名遍处。就遍处义以辨性。故名遍处性。故彼论言。如空遍一切而空无分别。自性无垢。心亦遍无分别。不变性者。就前三时明性不变。一凡夫时。性体不变。不变有三。一耶念。风不能吹变。二业结。水不能渍变。三病死。火不能烧变。二菩萨时。性体不变。不变有二。一生不变。二灭不变故。彼论言。菩萨佛性不生不灭。三就佛时性体不变。不变有四。一生不能生。二老不能老。三病不能病。四死不能死。是以如来。常恒清凉体真不变。就不变义以辨性。故名不变性。无差别者。明其众义。体无差别。故彼论言。法身及如来。圣谛与涅槃。功德不相离。如光不离日。当知此等随门异辨。而体不别。故经说言。佛即涅槃。涅槃即是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即是实谛。实谛即佛性。如是等也。就无差别义以辨性。故名无差别性。又随人别。或时分性。为三十三。何者是乎。如涅槃说。如来佛性义别有七。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五真六实七名为善。后身佛性义别有六。一常二净三真四实五善六少见。我是佛义。不得同佛究竟自在。故不说我。乐涅槃义。分相涅槃唯在佛果。不得永安。故不说乐。理实通有九地佛性义。别有六。一常二净三真四实五善六可见。六七八地佛性有五。一真二实三净四善五者可见。然向九地。闻见之穷。十地眼见如来究竟。故说为常。八地已还。未得同彼。略隐常义理实有之。从初欢喜。乃至五地佛性有五。一真二实三净四者可见五善不善。以其未得般若空。但能除粗惑微障未遣。名善不善。地前佛性。略无分别。此则初地乃至如来。二种五种。两种六种。一种七种。都合有其二十九种。通彼凡夫声闻缘觉大力菩萨四人佛性。则有三十三种佛性。随缘广分性。乃无量。故经说言。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当知一切善不善者。斯名佛性。
    第三门中。差别有四(一明有无二明内外三就世论四辨当现)言有无者。义有两门。一约缘以论。二就体分别。言约缘者。经说有四。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二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三二人俱有。四二人俱无。义如上辨。今重论之。阐提有者。有不善性。佛性缘起。为不善故。不善之法。即是佛性。此不善性。阐提则有。善人无也。善根人有。阐提无者。谓善性也。佛性缘起。三乘无漏。名之为善。善即是性。故名善性。此性圣有阐提无也。二人有者。同有理性。二人无者。同无果性。言就体性辨有无者。佛性之体。亦得说有。亦得说无。亦得说为非有非无。所言有者。如来藏中。缘起法界恒沙佛法。说之为有。所言无者。解有两义。一离相名无。如净醍醐体虽是有。而无青黄赤白等相。亦如一切众生心识体虽是有。无有大小长短等相。佛性亦尔。体虽是有。而无一相。无相之义。如后八识章中具辨。二无性名无。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别守自性。如说诸法以之为常。离诸法外。无别有一常性可得。诸法齐尔。故说为无。有无如是。非有无者。非谓有无两法。并说为非有无。亦非无除舍有无二法为非有无。亦非有无合为一法为非有无。亦非有无二法之中。别立一法为非有无。当知说彼无法为有。有则非有。还即说此有法为无。无则非无。是故为名非有非无。故经说言。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遣相论之。妙绝四句。何等为四。一者非有。二者非无。三者非有非无。第四非是非有非无。缘起诸法。皆无自性。以无性故。说无为有。无为有故。有即非有。无无性故。说有为无。有为无故。无即非无。还即说彼有无之法。为非有非无。有非无。亦无自性。故经说言。乃至如离性也。还即说此非有非无。为有无故。有无之法。亦不可得。是即佛性。理绝形名。心言不及。无取无舍。正智所知。圣慧巧悟。妙在其中(此一门竟)。
    言内外者。义别两门。一随相以分。二情理相对。言随相者。众生为内。山河大地非情物等。以之为外。若当说彼因果之性。局在众生。得言是内。若说理性。性通内外。虽复约彼内外相辨。而体平等。非内非外。言情理者。即彼妄想阴界入等。以说性故。得言在内。而真平等。妙出情妄。名之为外。故经说言。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又经复言。性虽住在阴界入中。而实不同阴界入也。以不同故。名之为外。不同情取。亦得说为非内非外。故经说言。众生佛性。非内非外(此二门竟)。
    言就世者。论其性体。古今常湛。犹若虚空非三世摄。故经说言。佛性非是三世摄也。随缘辨性。有是三世。有非三世。相状如何。今先就佛辨其性相。如来佛性。据因以望。得说未来。对因辨果。得为现在。舍对论之。非三世摄。良以如来体穷真性悟法本如。非先有染后息为净。德同法性。故非三世。又复所得。常不生灭。故非三世。故涅槃经迦叶品云。如来佛性。非是过去现在未来。后身佛性。据前以望名为未来。就佛返望。名为过去。形前对后。说为现在。随所得处。分离生灭。契合如理。亦得说为非三世摄。若非三世。何故经。言后身佛性现在未来。少分见故名为现在。具见在当名为未来。此亦不违非三世言。盖乃对果说之为现。对因名果。说为未来。舍对论之。则非三世。九地菩萨下。至初地论其行。实与十地同。然经中。说九地以还闻见佛性未眼见故。一向是其三世所摄。种性解行所有佛性。穷实如言。分显之处平等离相。亦非三世。但今为判地前皆凡。佛性一向三世所摄。下至阐提佛性同尔。随相流转。名三世摄。体非生灭(此三门竟)。
    言当现者。若就凡说。因性在现。果性在当。若就佛论。果性在现。因性过去。语其理性。旨通当现。体非当现(此四门竟)。
    第四门中。就性辨因。于中两门。一缘正分别。二生了分别。言缘正者。亲而感果。名为正因。疏而助发名为缘因。佛性望果。是何因摄。经说。正因其法佛性。还望法佛。以为正因。如矿中金与出矿金为正因矣。其报佛性。还望报佛。以为正因。如彼树子不腐不坏有可生义。与树作因。缘正因如是。若就菩提总为一果。佛性本体。起果义强。故说正因。诸度等行方便助发。说为缘因。若分果德。性净方便二种差别是则缘正差互不定。若望性净菩提涅槃。是则佛性同体。相起以为正因。诸度等行。名为缘因。若望方便菩提涅槃。诸度等行。同类生果。名为正因。佛性理资。说之为缘。缘正之义。粗咒如是(此一门竟)。
    言生了者。望方便果。报佛之性。是其生因。真心体上从本已来。有可生义。生彼果故。故涅槃云。佛性虽无。不同[少/兔]角虽以无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以可生故。名为生因。问曰。何故[少/兔]角之无。无而不可生。佛性之无。无而可生。释言。[少/兔]角于四无中。是毕竟无。故不可生。望性净果。法佛之性。但是了因。非是生因。云何得知非是生因。如涅槃说。涅槃因者。所谓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非生因。是义云何。性净因果。体一无别。随时分异。在染为因。出缠为果。据因以望。因外更无果体可生。据果以望。果外更无因体能生。故非生因。但是了因。是义云何诸佛之性。是真识心体有。从本已来。有可显了成果之义。故名了因。如瓶中灯有可了义破瓶则见。以有如是可了义故。涅槃说云。佛性虽有不同虚空。虚空虽以无量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可见犹是可了义矣。以可了故。名为了因。问曰。何故虚空之有。有而叵见。佛性之有。有而可见。释言。虚空说无故有叵见。佛性之有。说有为有。故有可见。因义如是。若就果德。总以为一。是则佛性说为生因。同一体性。转变相起。义说为生。不同有为因果。互与异体相辨。因谢果起。说为生也。诸度等行方便显了。说为了因。是以经说。佛性如乳。方便之行。喻以醪暖乳能生酪。名为生因。醪暖等缘显了于酪。故名了因。若就果德分其性净方便差别。是则生了二相不定。若望性净菩提涅槃。诸度等行。是其了因。故彼金刚般若论言。檀等波罗蜜。于实为了因。斯文显矣。佛性望彼性净之果。但是正因。非生非了。言非生者。佛之体隐时名因。就因以望。因外更无果体可生。显时名果。据果以望。果外更无因体能生。故非生因。是以经言。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涅槃之法。不从因生。更复说言。生因所起。名为无常。了因所起。名之为常。涅槃但因所得。不从因生。故名为常。言非了因者。佛性据体。非是方便显了之行。故望涅槃。不名了因。若言佛性随缘转变。籍前起后。满足涅槃。亦得名生。但非异体。无合掌有。名之为生。又复佛性。在诸地中。从缘显了。满足涅槃。亦得名了。但非异相显了涅槃。故言非了。若望方便涅槃菩提教道之。亦生亦了。言生因者。籍修诸度起彼报果。故名为生。是以经言。复有生因。谓六波罗蜜阿耨菩提。言了因者。前诸地中。所成方便教道行德。与体相应。德体虽成。望后犹为闇障所覆。不得显了。成大菩提中。有所修方便诸行。遣除闇障。了前诸德。成大菩提。故名了因。是以经言。复有了因。谓八正道阿耨菩提佛性。望彼方便之果。亦生亦了。言生因者。即性起彼方便果德。如从真金起庄严具。故名生因。是以经言。复有生因。谓首楞严定阿耨菩提。首楞严定。即是佛性。故经说言。佛性名为首楞严也。言了因者。佛性为彼方便行显。体则明了。明了之性。资成果德。故名了因。是以经言。复有了因。所谓佛性阿耨菩提。辨因差别。略之粗尔。
    第五门中。辨明经论说性所以。经多说空。破诸法性。说诸法空。今此何故宣说佛性。然彼清净法界门中。备一切义。诸法缘起。互相集成。就空论法。无法不空。据性辨法。无法非性。空之与性。各是一门。门别既殊。所为亦异。说空为破执有众生。说性所为。经论不同。涅槃经云。为令众生不放逸故。宣说佛性。若不说性。总心自轻。谓己不能成大菩提。无心趣道。多起放逸。故说众生悉有佛性定必当成。令舍放逸随顺趣向。宝性论中。所为有五。一为众生于己自身生怯弱心。谓己无性自绝不求故。说佛性众生同有当必得果。如矿石中有其金性消融必得。木有火性。攒之必生。乳有酪性。缘具便出。增其勇猛。求佛之心。此之一义。与涅槃同。二为轻慢余众生故。宣说佛性。彼当作佛。云何可轻。是以经中。不轻菩萨。若见四众。高声唱言。汝当作佛。我不轻汝。以知众生有佛性故。三为妄执我众生故。宣说佛性。不同情取。故经说言。如来藏者。非我众生。非命非人。四为执著虚妄法故。宣说佛性。不同所取。五为诽谤真如佛性。谓是则断灭。故说佛性。是真是实常乐我常。亦可为于怖畏断灭乐实众生故说佛性。佛性之义。略辨如是。
    假名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假名有无二 辨相三)
    第一释名。言假名者。释有四义。一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贱人假称富贵。如是等也。二假他得名。故号假名。如假诸阴得众生名。假楝梁等得屋宅名。如是一切。又复大小长短等事。假他得名。大假小故。得其大名。小亦如是。长假短故。得其长名。短亦如是。如是一切故曰假名。三假之名称曰假名。世俗诸法。各非定性。假他而有。名为假法。树假之称。故曰假名。四者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义云何。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如一色法。同体具有苦无常等一切诸义。随义分别。苦无常等诸法之外。无别有一色之自性。假施色名呼集彼法。彼法随名集成一色。色相方立是故色法。假名而有。还即说此色无常等。以之为苦。随义分别。色无常等诸法之外。无别有一苦之自性。假施苦名呼集彼法。彼法随名集成一苦。是故苦法假名而有。乃至宣说色苦无常空无我等。为非有无。随义分别。色等法外。无别有一非有非无自性可得。假施非有非无名字。呼集彼法。彼诸法义随此名字。集成非有非无之法。亦假名有。色法既然。诸法同尔。假名有之。故号假名。名义如是。
    第二次辨假法有无于中两门。一总解释。二别分别。总而论之。假法不定。云何不定。寻名取法。集用异本。非无假法。得言有体。据实以分。假无自实得言无体问曰。假法若有体者。何故经言但名但用但假施设不说假体。释言。经说但假施设。即是假体。假体非实。是故说言但假施设。总相如是。次别论之。假法有三。一体二用三者名字。于中义别乃有四种。一摄名用。从体说无。随别以求。非直假体空无所有。名用亦无。如彼众生。随阴别求。生体叵得。既无生体。知复就何施名。起用设有所作。但是阴用。如是一切。是故就实体用及名。一切皆无。第二分名异于体用。就实以求。但无体用。非无假名。何故如是。随别以分。假体不立。故无假体。用必依体。以无体故。用亦不有。故无假用。名依相生。不依体发。故得有名。如贫贱人虽复无其富贵体用。亦得假名说为富贵。如是一切。三分名用异于假体。就实以论。但无假体。非无名用。何故如是。体据自实随别求假。假无自实。是以无体。用谓集用。诸法和合。相假成用。故有假用。如以一缕独不制象众多相假便有制能。如是一切。既有假用。依用立名。名亦非无。四摄体用以从其名。非直有名。亦有体用。依和合相而起名字。故有假名。用此假名。统摄别法。皆成一总。故有假体。依体施用。故有假用。是故三种俱皆是有。有无如是。
    第三辨相开合不定。总唯一假。以一切法因缘集起相假成故。或分为二。二有两门。一生法分别。二就因和法和分别。言生法者。假有二种。一众生假名。二法假名。众生假名。从内立称。名不尽法。云何不尽。假通内外。内是众生。外非众生。经中直言众生假名。外法不论。所以不尽。亦可众生内外通因。内外法中。总相集起。斯名众生。众生虚集。名众生假。相状如何。分别有三。一内外分别。揽内五阴。以成众生。名之为内。揽外四大。成草木等。以之为外。二粗细分别。内中揽阴以成假人。名之为细。人成军众。以之为粗。从细立称。是故偏言众生假名。外中揽大成草木等。以之为细。草木集成丛林等事。以之为粗。三染净分别。染谓凡夫。净谓贤圣。生死法中。五阴成人。以之为凡。涅槃法中。五阴成人。以之为圣。法假名者。就通为目。法物事有。诸法通名法。体虚假名法假名。相状如何。分别有三。一内外分别。内谓六根。外谓六尘。二粗细分别。因和为粗。法和为细。此如后释。三染净分别。染谓生死。净谓涅槃。生死涅槃。经说不定。或有宣说生死假名。涅槃非假。生死不真。虚假而有故名为假树假之称。故曰假名。涅槃体真。非是假名。以非假故。涅槃之号。非是假名。良以生死是假名。故维摩经说。出离生死。名超假名。或有宣说涅槃假名。生死非假。涅槃无名。假为施名。故曰假名。是以经言。涅槃无名。强为立名。如恒罗婆夷。实不食油。假言食油。生死法体。是有为法。非是假立。故非假名。或有宣说生死涅槃二俱假名。生死涅槃。皆非定性。因缘假集。故说为假。树假之称。故曰假名。亦可生死涅槃之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故地持言。色假名乃至涅槃一切假名。或有宣说生死涅槃俱非假名。废名求法。法离名故。故地持言。一切诸法。离名自性。问曰前说生死涅槃二俱假名。今言皆非。有何所以。释言。将名以呼诸法。法随名转故皆假名。废名求法。法皆离言。是故一切皆非假名。今就第三故。说生死涅槃之法。为法假名(此一门竟)。
    次就因和法和分别。言因和者。是因和合假。言法和者。是法和合假。是二云何。于事分齐。揽别成总。以细成粗。名因和合假。揽别成总。如阴成人。以细成粗。如似细色成粗色等。于法分齐。无常苦空无我等义。同体相成。名法和假。成实论中。因和合空名为生空。法和合空说名法空。大乘法中。亦有此义。浅深为异(假如是)或分为三。如大品经三假品说。一者受假。二者法假。三者名假。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其名。二辨体相。三观入次第。先释其名言受假者。总含多法。故名为受。受假多法聚集而成。故曰受假。言法假者。自体名法。法体虚集故云法假。言名假者。显法曰名。依法依想假以施设。故曰名假(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受法二门相对分别。如龙树说。假法是受实法是法。总相虽然。义犹难解。于中略以两义分别。第一直就因和合中。随义分别。一切受法。揽细成粗。摄别成总。皆名为受。随别细分皆名为法。如人成众。众名为受。人一是法揽阴成人。人复是受阴复是法。如是一切。受法虽异。同籍缘成。假集义一。故通名假。二就因和法和分别。一切因和。揽别成总。斯名受假。一切法和苦无常等诸法相成皆是法假。受法如是。言名假者。论释有二。一就通以释。前受及法二种名字。通为名假。故论说言。用其名字。取前二法。是其名假第二唯取受假之名。以为名假。法假之名。判属法假。故论释言。于多名边更有名生。说为名假。如五阴名边有众生名生。根茎枝叶华果名边有树名生。众树名边有林名生。如是一切说名为假。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观入破遣次第。如论中说。先破名假。良以名字。依法依想。假以施设。浮虚易破。故先破之。次破受假。受依法成。虚集易分。故次破受。后破法假。法是根本微细难觉。难可分折。故后破之。破法云何。泛解有八。一责情破。如说痴盲贪著于我。三界虚妄但妄心作。如是一切。二推智破。如说智者不得有无明法无性。如是一切。三推因破。如推阴因破众生性。推其往因破现常性。如是一切。四推果破。如当果破现无因。如是一切。五推对破。如说有我则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又如经说。有缚有解。无缚无解。如是一切。名推对破。六推理破。如说诸法性自虚等。七推名破。如说乳时不得酪名。明无酪性。如是一切。八推实破。如人夜闇见绳为蛇。言但是绳见如来藏。以为生死。言但是藏本无生死。如是一切。以斯八种破坏诸法。名破法假。破法假已到法实相。法实相者。即是法空(三假如是)或分为四。始从因生乃至相续。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其名。二辨其相。三约时类。彰假差别。四辨宽狭。五对三假。苦相收摄。第一释名。名字是何。一因生假亦名缘生。二因成假亦名缘成。三相待假亦名相形。四相续假。言因生者。从因生果。别体相起。故曰因生。生假因起。名因生假。生托缘集。名缘生假。言因成者。法有总别。别为总因。总为别果。揽彼别因而成总果。果假因成。名因成假。又揽别缘而成总果。是故亦名缘成假也。相待假者。长短大小高下等事。相形分别。相待名别。名相待假。相续假者。有为迁流。籍前生后。前后两边。谓之为相摄对名续。所言假者。前后两边。互以相望相假成续。名相续假。亦可相续以成一法。一假续成。名相续假。名义如此(此一门竟)。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就初假中。名别有二。一名因生。二名缘生。就此二中四门分别。一随法异论正因生果。名因生假。如善恶业起苦乐等。缘因得报名缘生假。如从烦恼生苦乐等。二摄缘从因。一切诸法异体相起皆名因生。不简亲疏。故地持中。宣说十因生一切法。以一切法十因生故。皆名因生。三摄因从果。一切诸法果体相起。皆名缘生。不简亲疏。说四缘生一切法。以一切法四缘生故。皆名缘生。四者因缘共显诸法。一切诸法。别体相起。皆号因生。亦名缘生。是故经中。十二因缘通名因缘。因缘通故所生之法。齐号因生。同名缘生。问曰。向说正因起法名曰因生。缘因起法说为缘生。因缘既殊。何不分二。乃合为一。释言。别立理亦无伤。但以此二别体起法。其义相似。故合为一。又如向说因生缘生亦有其义故为一矣。第二假中。名亦有二。一名因成。二因缘成。就此二中。辨义不同有四门。一随法异论。就彼揽别成总法中。同类之法。以细成粗。名目因成。如以细色成粗色等。异类相成。名曰缘成。如以五阴成众生等。同类亲故。说作因成。异类疏故。说为缘成。二摄缘从因。一切诸法。但使揽别而成总者。斯名因成。对彼别体疏远法故。说为因矣。三摄因从缘。一切诸法。揽别成者。斯名缘成。对彼过去亲生因故。四因成缘成共显诸法。一切诸法。揽别成者。齐名因成。同号缘成。问目。向说同类相成名因成假。异类相成名缘成假。因缘既殊。何不别分。乃合为一。释言。别立理亦无伤。但以此二揽别成总。其义相似。故合为一。又如向说因成缘成亦有共显诸法之义。故说为一。第三假中。诸法非一。其中长短大小高下。彼此往来贵贱好恶。如是一切皆是相待。如一丈物不对五尺。长相不生。长名不起。由对五尺。长相始分。长名得起。名相待假。如是一切。第四假中法亦非一。但令诸法从前起后。次第相接。皆名相续。问曰。此续为在于前。为在于后。既云相续。宁容偏在。又问。此续云何名假。释有两义。一据两边。迭相假籍。得成续义。故说为假。相状云何。如前念法。假后念故。前得成续。后念之法。假前念故。后得成续。相假成续名相续假。此是一义。第二义者。两边虽异。续成一法。一法假彼前后两边。相续而成。故名为假。问曰。若尔与彼前后缘成何别。释云。一体随义分异。分取揽别成总义边。说为缘成。分取前后相续义边。说为相续。又更分别。亦有少异。异相如何。缘成则宽。相续则狭。如续缘成中。揽十二时。合成一日。十二时中。寅申相对卯酉相生时。虽隔绝不相接续。而得和合共成一日。故说为宽。相续假中。虽复宣说十二时分续成一日。于中寅申卯酉相对。时中隔绝。不得说为相续成目。唯相邻者。得说为续。故名为狭。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第三门中。约就时类彰假差别。因生假中。差别有四。一者同类同时因生。如天上日生水中日。如面生像。如声发响。如因香树生孤游香。如是一切色声香等。当分相生。故名同类。一时相起。称曰同时。二者同类异时因生。如麦生麦谷生谷等。三者异类同时因生。如从眼色生于眼识。如钟生声。如岩发响。如是一切。四者异类异时因生。如过去世业与烦恼生今苦乐。斯乃缘生。同名因生。缘成假中。亦有四种。一者同类同时缘成。如以细色成于粗色。众多小声成于大声。如是一切。二者同类异时缘成。如十二时合成一日。如是一切。以时成时。故名同类。前后合成。称曰异时。三者异类同时缘成。如大乘中五阴成人。毗昙亦尔。所谓四大。成诸根等。四者异类同时异时和合缘成。如成实中。五阴成人。阴与人别名为异类。色心并故称曰同时。四心前后故云异时。若依余论。五阴成人。一向同时。斯乃因成通名缘成。相待假中。亦有四种。一者同类同时相待。如现在世人人相形天天相比。如是一切。二者同类异时相待。如以今人比劫初人。如是一切。三者异类同时相待。如现在世色心相形空有相待。如是一切。四者异类异时相待。如对过因宣说今果。如是一切。相续假中。亦有四种。一者同类同时相续。如现在世同类色物互相接续。以绳相接。如是一切。二者异类同时相续。如现在世异色物迭相接续。以梨接杜。如是一切。三者同类异时相续。如从前色生于后色。如是一切。四者异类异时相续。如从过因续生今果。如是一切。时类同异。略之云尔(此三门竟)。
    第四门中。辨其宽狭。于中有二。一就有无辨其宽狭。二就常无常辨其宽狭。就有无者。四假之中。相待缘成及与相续。通于有无。因生一种局在于有。问曰。相待通于有无。义在可知。缘成假中。云何通有无。此如经说。大涅槃中。总摄一切智断功德。智断功德。缘成涅槃。智是其有。断是其无。是故缘成。得通有无。又地持说。二断二智。以成菩提。此亦缘成。得通有无。问曰。相续云何通有无。释言。相生相续之义。局在于有。接对之续。义通有无。如涅槃法接续生死。就常无常辨宽狭者。四假皆通常与无常。云何皆通。因生假中。句别有四。一者无常还生无常。谓世间中。从无常因生无常果。二者无常生常。谓从世间无常之善。生彼出世菩提常果。故涅槃中佛答阇提。汝法之中。从其常性生无常果。我佛法中。从无常因生于常果。竟有何过。此则无常生于常也。三常还生常。谓从佛性出生菩提。故经说言。复有生因。谓首楞严阿耨菩提。首楞严定。即是佛性。四常生无常。谓依真识发生妄识。依于常身起化生灭。缘成假中。句别有三。一者无常还成无常。谓世间中。揽五阴成人。人成众等。二常还成常。谓出世中。常住五阴。成佛菩萨。三常无常和合缘成。谓以八识合成众生。前七无常。后一是常。相待假中。句亦有三。一者无常还待无常。谓世间中。长短相形。大小相比。二常还待常。谓佛菩萨上下相形。如是一切。三无常待常。谓待生死。宣说涅槃。如是一切。相续假中。句别有四。一者常还续无常。谓世间中有为相续。二常续无常。谓彼出世常住果德。接对生死。三无常续常。如成实说。从于灭定起后心识。四常还续常。谓以常因续生常果。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问曰。常法则无迁变。云何说续。释言。常法无迁变。故不就一法起尽说续。但说后起接于前德。故名为续。如二地中常德起时。接于初地。如是一切。又就一法随缘转变。得说续。如地持说。六入相续。即其事也。宽狭如是(此四门竟)。
    次对三假共相收接。言三假者。如上所说受法名也。接相云何。释言。法中通具四假。如一色法从前起后。是因生假。过因所起。亦是因生。以细成粗。是缘成假。苦无常等诸法相成。亦是缘成。大小相形粗细相比。是相待假。前后相接。是相续假。受假之中。亦具四假。如说众生。以之为受。众生各从过因而生。是因生假。揽阴而成。是缘成假。尊卑相形贵贱相比。是相待假。起尽相接是相续假。如是一切。四中缘成。是其正义。余三是傍。何故如是。夫言受者。缘成假中。接受多法。故名为受。是故受义。正当缘成。余非受义。故说为傍。名假之中。亦具四假。依如成实。名是声性。从于四大击发而生。是因生假。依于余论。名是非色非心之法。从于想生名因生假。故地持云。建立施设地等假名。是名地想。故知。名字从想而生。依如成实。名是假声。揽彼实声和合而成。是缘成假。依如余论。名是非色非心之法。然此有为。一念之顷具生住灭。以生住等四相合成。名缘成假。多少相形善恶相比。是相待假。前后相接是相续假。若依成实。此四种中。缘成相续。是其正义余二是傍。何故如是。彼说名字是其假声。揽彼实声。前后续成。是故正当缘成相续。余不正成。故说为傍。若依余论。因生缘成及与相续。是其正义。相待是傍。何故如是。彼说名字是非色非心依想而生。又生住等四相合成。前后续成。故说因生缘成相续。以为正义。相待非是亲成名。故说之为傍。问曰。成实亦说。名字依四大生。何故彼宗不说因生以为正义。释言。有以。彼成实中。宣说四大和合生声。是声和合。方得成名。疏挟一重。是故因生不名正义。地持等中。宣说名字。亲依想生。故说因生以为正义。不类譬斯。问曰。何故法假之中。四假皆正。名受二中。有正有傍。释言。法通四俱是正。名受局故有正有傍。随法异论。假乃无量。假名义。略辨粗尔。
    入不二门义三门分别(释名一。辨相二。约说分异三)
    第一释名。入不二门。如维摩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问曰。诸法有一二三乃至众多。翻彼说理。理应不一不二不三乃至不多。以何义故偏言不二。释言。不一乃至不多。经有说处。故涅槃云。除一法相。不可算数。华严亦云。众多法中。无一法相。于一法中。亦无多相。但今且就一不二门而辨道理。余略不论。良以二者彼此通谓。是故偏对而说不二。又复二者别法之始。今此为明理体无别。故偏对二而说不二。虽说不二。不一不三乃至不多。悉入其中。是义云何。若立一相。以一对多。即是其二翻对彼二。故名不二。若立多相。以多对少。还即是二。翻对彼二。故名不二。又立多相。于多法中彼此相对。亦即是二。翻对彼二。故为不二。以是义故。遣多悉入不二。多少既然。遣染遣净。遣缚遣解。遣有遣无。类亦同然。若立有相。以有对无。即是其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若立无相。以无对有。还即是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翻若当定立非有无相。以非有无对有对无即复是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乃至建立不二门相。不二对二。还复是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是故不二。有相皆遣有理悉收。故偏名之理体名法。又为心轨。亦名为法。此不二法。形对佛性空如等义。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又能通人。趣入名门。舍相证会。名之为入。名义如是。
    第二辨相。此不二门。是法界中一门义也。门别虽一。而妙旨虚融义无不在。无不在故。一切诸法。悉是不二。诸法皆是。岂有所局。但维摩中。且约三十三人所辨。以彰其异。所辨虽异。要摄唯二。一遣相门。二相双遣名为不二。非有所留。二融相门。二法同体名为不二。非有所遣。遣相门中。曲复有三。一就妄情所取法中相对分二。翻除彼二故名为不二。如维摩说。我我所二。因有我故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不二。如是等也。二情实相对以别其二。翻对此二名为不二。是义云何。据情望实。情外有实。将实对情。说之为二。据实望情。情本不有情。既不有实。亦亡对故云不二。如维摩说。实不实二。其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如是等也。三唯就实。离相平等名为不二。是义云何。就实论实。由来无异。异既不有一。亦亡对故曰不二。维摩默显义。应当此遣相。如是融相门中。义别亦三。一就妄情所起法中。义别分二。二法同体名为不二。如经中说。无常即苦。苦即无常。是苦无常同体无别。名为不二。如是一切。二真妄两别。名之为二。相依不离。名为不二。如维摩说。明无明二。无明性即是明。名为不二。如是一切。三就真中义别分二。二法同体。名为不二。于此门中。曲分有四。一直就真体。随义分二。如来藏中。具过无量恒沙佛法。彼法同体。名为不二。又如经说。空即无相。无相即无愿。名为不二。如是等也。二就真中体用分二。如依真心缘起集成生死涅槃。用不离体。体用虚融。名为不二。如经中说。佛性如来。无二无别。如是等也。三就真体所起法中。相别分二。如经中说。佛性之性与不善。俱名为无明。明与善法。俱名之为明。如是等辈。彼二同依一佛性体。名为不二。故涅槃云。明与无明生于二相。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相即是实性。如是等也。又如经说。一实谛中开分二谛。二即一实。亦当此门。四就真性所起法中。相别分二。如依佛性缘起集成一切行德。德别名二。于彼德中。门别相即名为不二。如维摩说。佛法众三。佛即是法。法即是众。名为不二。如是等也。不二虽众。要不出此。言其入者。义别有四。一就信明入。于此不二。信顺不违。故名为入。二就解说入。于此不二。解观相应。名之为入。三就行论入。依定照见。明了现前。不见二相可以住中。名入不二。不见二相。即是止也。明了不二。是其观也。四就证辨入亡情契实。名之为证。于得证时。不见如外有心能证。既无有心。宁复心外有如可证。不见能证。妄想不行。不见所证。虚伪不起。如不离心。妄想不行。心不离如。如心不异。是即真名入不二门。入不二义。辨之略尔。
    次第三门。约说分异。如维摩中。义别三阶。一维摩问诸菩萨等。以言遣相。明入不二。二诸菩萨。问文殊师利。以言遣言。明其不二。三文殊问彼维摩诘。以默遣言。而显不二。此三皆是化益方便分齐。息相教入。之阶降也。若论自觉相应境界。不可言彰。叵以默显。何故如是。据实以求。法外本无音声文字。何言能彰。法外亦无形相可得。谁用默显。无言能彰证处亡语。非默能显证处绝相。诠相悉无他所莫测是故名为自觉境界。对处无他。自亦亡对。问曰。维摩阐玄之极。亦使默外犹有自觉相应境界。何故不论。释言。为化极于言默。言默之外。不复可陈。不可陈处。从来未辨。岂独今哉。不二之义。辨之略尔。
    二谛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第一释名。言二谛者。一是世谛。二第一义谛。然世谛者。亦名俗谛。亦名等谛。世名为时。事相诸法。生灭在时。就时辨法。故云世谛。若尔无为非生灭法。应非世谛。释言。有名不尽诸法。何谛之中。该摄有为无为之法。有为是世。无为非世。从有立称。故云世谛。与前众生假名相似。又云世者。是其世人。一切事法。世人所知。故名世谛。故涅槃云。世人所知。名为世谛。问曰。世法圣人亦知。何故偏言世人所知名为世谛。释言。圣人虽知此法。随世故知。是故犹名世人所知。又复圣人。就彼世人所知法中。知其虚假。虚假是其世法之实。故名世谛。若尔圣人。亦就凡夫生死法中。知其苦集。所知苦集。应名凡谛。然彼苦集。虽是凡法。圣人知故得名圣谛。世谛似彼。何缘偏就世间之人。说为世谛。释言。互从皆得无伤。但经论中。为明苦集非圣不知故名圣谛。又知成圣。亦名圣谛。世法虚假。虽是圣知非精上。故非第一。非第一故。判入世中。言俗谛者。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言等谛者。等谓齐等。统摄之义。世法非一。不可别论。等举诸法。故云等谛。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真即可实。世法虚诳。云何名谛。言虚诳者。对真辨义。然于世法。事实不无。故得称谛。又复世谛实是虚诳。故名世谛。然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者。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不可一一返对。是故事法。且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且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谛者犹是真实之义。何故二种并得称谛。不得并说为真谛乎。释言。今此谛门辨义。故通名谛。为分真俗。是故世谛不得名真。若当就彼真实门中。以论诸法。是即理事俱名为真。故地持中。事实二性同名真实。今据谛门。二俱名谛。二谛名义。略之云尔。
    第二门中。差别有二。一分宗别。二约宗辨谛。言分宗者。宗别有四。一立性宗亦名因缘。二破性宗亦曰假名。三破相宗亦名不真。四显实宗亦曰真宗。此四乃是望义名法。经论无名。经论之中。虽无此名。实有此义。四中前二是其小乘。后二大乘。大小之中。各分浅深。故有四也。言立性者。小乘中浅。宣说诸法各有体性。虽说有性。皆从缘生。不同外道立自然性。此宗当彼阿毗昙也。言破性者。小乘中深。宣说诸法虚假无性。不同前宗立法自性。法虽无性。不无假相。此宗当彼成实论也。破相宗者。大乘中浅。明前宗中虚假之相。亦无所有。如人远观阳炎为水。近观本无。不但无性。水相亦无。诸法像此。虽说无相。未显法实。显实宗者。大乘中深。宣说诸法妄想故有。妄想无体。起必托真。真者所谓如来藏性。恒沙佛法。同体缘集。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此之真性缘起。集成生死涅槃。真所集故。无不真实。辨此实性。故曰真宗。此四宗中别乃无量。且据斯义以别宗耳。前之两宗。经同论别。后之二宗。经论不殊。随义分之。前二宗中。言经同者。据佛本教。同显在于四阿含中。无别部党。言论别者。小乘众生。情见未融。执定彼此言成诤论。故有毗昙成实之别。后二宗中。言经同者。据佛本教。随就何经以义分之。不别部帙。是曰经同。言论同者。大乘之人情无异执。言无诤竞故无异论。有人一向言无四宗。是所不应。四中前二不分自异。不待言论。后之两宗。经中处处。且有斯义。何须致疑。如胜鬘中明如来藏。有其二种。一者空藏即是不真。二不空藏即是显实。又如鸯掘摩罗经中。彼诃文殊不知真法妄取法空。所取妄空即是不真。其所不知真实法者。即是显实。又涅槃中。见一切空即是不真。不见不空。不空之实即是真宗。经说非一。何得言无。又人立四别配部党。言阿毗昙是因缘宗。成实论者是假名宗。大品法华。如是等经是不真宗。华严涅槃维摩胜鬘。如是等经是其真宗。前二可尔。后二不然。是等诸经。乃可门别浅深不异。若论破相。违之毕竟。若论其实。皆明法界缘起法门。语其行德。皆是真性缘起所成。但就所成行门不同故有此异。华严法华。三昧为宗。诸部般若。智慧为宗。涅槃经者。以佛果德涅槃为宗。维摩经者。以不思议解脱为宗。胜鬘经者。一乘为宗。如是诸经。宗归各异门别。虽殊旨归一等。勿得于中辄定浅深。众经宗别。分之粗尔。
    第二约宗辨谛相。门别有四。一约宗分法。二以深摄浅。随义具论。三历法分别。四辨即离。约宗分者。约宗之中。事理相对。事为世谛。理为真谛。阴界入等。彼此隔碍。是其事也。苦无常等十六圣谛。通相之法。是其理也。第二宗中。因缘假有以为世谛。无性之空以为真谛。第三宗中。一切诸法。异相之有以为世谛。无相之空以为真谛。此与前宗假名无性有何差别。前宗之中。观因缘相。破法自性。此宗之中。观诸法性。破因缘相。言法性者。妄想诸法。以无为性。故观法性不取缘相。前宗破性。观法假有。如土木城虽无定性。不无假城。此宗破相。观法如似乾闼婆城。无城为城。即非城。城喻既然。幻化等譬类亦齐尔。第四宗中。义别有二。一依持义。二缘起义。若就依持以明二者。妄相之法以为能依。真为所依。能依之妄。说为世谛。所依之真。判为真谛。然彼破性破相宗中。有为世谛。无为真谛。今此宗中。妄有理无。以为世谛。相寂体有为真谛也。若就缘起以明二者。清净法界。如来藏体缘起。造作生死涅槃。真性自体。说为真谛。缘起之用。判为世谛(此一门竟)。
    第二门中。以深摄浅。随义具论。初宗之中。随义具论。凡有七种。一情理分别。二假实分别。三理事分别。四缚解分别。五有为无为分别。六空有分别。七行教分别。言情理者。妄情所立。我众生等。以为世谛。无我之理。说为真谛。问曰。我等情取为有。于法本无。说何为谛。释言。凡夫取阴为我。阴随情取名为我人。说为世谛。非全无法。其真谛者。圣人知阴非我我所。阴从圣解说为无我。名为真谛。亦非无法。言假实者。人天男女舍宅军众。如是一切。有名无实名为世谛。阴界入等事相诸法。有名有实说为真谛。故杂心云。若法分别时。舍名则说等。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言理事者。阴界入等事相差别说为世谛。十六圣行通相之理。以为真谛。十六圣行。后四谛中具广分别。言缚解者。苦集缚法。说为世谛。灭道解法。名为真谛。言有为无为者。苦集及道三谛。有为判为世谛。灭谛无为寂止胜法。说为真谛。言空有者。十六行空与无我理中胜。故说为真谛。余名世谛。言行教者。三藏言教。以为世谛。三十七品。说为真谛。故杂心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品。是名第一义。初宗之中。具此七种。虽有七种。事理二谛正是宗归。第二宗中。世谛有二。一有二无有。中随义分为三种。一事相世谛。谓阴界等。于事分齐。真实不虚。故称为谛。此同初宗世谛事也。二法相世谛。谓一切法苦无常等。法之实相。故称为谛。此之一门。是初宗中真谛法也。三理相世谛。谓法虚假因缘集用。世法实尔。名为世谛。此之一门。不同前宗。所言无者。五阴之中。无彼凡夫横计我人。世谛法中。实无此我。故名世谛。此空无我。毗昙宗中。一向说为第一义谛。成实论中。义有两兼。若就五阴事法之中辨此无我。摄入世谛。若就性空第一义中。无彼妄情所立我人。即是真谛。今就初义说为世谛。真谛之中。义别有二。一因和合中无性之空。法和合中无性之空。以为真谛。二就性空第一义中。无彼凡夫所立我人。以为真谛。第三宗中。世谛亦二。一有二无。有中随义分为四种。一者事相。谓阴界等此。同初宗世谛事也。二者法相。苦无常等。此同初宗真谛法也。三者假名集用之相。此门同前第二宗中理相世谛。四者妄想。所谓世法道理。悉是妄想之有。如阳炎水。此之一门。不同前宗。所言无者。随义有二。一者阴上。无彼凡夫横计我人。以为世谛。若就无相。第一义中。无彼凡夫横法我人。即是真谛。今就五阴因缘法中。无彼我人。判入世谛。然此世谛。同前初宗真谛法也。二就五阴假名法中。无彼妄情所取自性。世谛法中。实无此性。故云世谛。故地持云。非有性者。世谛无性。此之无性。第二宗中。说为真谛。今入大乘破相宗中。义有两兼。若就五阴因缘法中。无彼凡夫所取自性。判属世谛。若就无相第一义中。无彼性者。即是真谛。今就初义说为世谛。真谛之中。义别有三。一者毕竟妄想空寂。以为真谛。二此空中。无彼凡夫横计我人。以为真谛。三此空中。无彼凡夫立自性。以为真谛。第四宗中。世谛有二。一有二无。有义不同。差别有六。一事相有。谓阴界等。此同初宗世谛事也。二法相有。苦无常等。此同初宗真谛法也。三假名有。此门同前第二宗中世谛理也。四妄想有。此门同前第三宗中世谛理也。五妄想有。辨明心外毕竟无法。但是惑心妄想所见。六真实有。谓如来藏缘起。集成生死涅槃。此后两门。不同前宗。上来六种。世谛有也。所言无者。随义有四。一者阴上无彼我人。此同初宗真谛理也。二者假名因缘法中。无性之无。同第二宗真谛理也。三妄想无。同第三宗真谛理也。故彼六地因缘观中。逆观因缘空寂之义。名世谛观。四妄想无。不同前宗。此之四种世谛无也。真谛之中。义别有二。一有二无。有者所谓如来藏性恒沙佛法。无中有五。一者真实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体缘集。无有一法别守自性。名之为无。二此真中。无彼凡夫横计我人。故经说言。如来藏者。非我众生。非命非人。三此真中。无彼凡夫取立自性。四此真中。无彼二乘取因缘相。五此真中。无彼妄想空如来藏。此五通就如来藏体第一义中。随义分别。同是真谛(此二门竟)。
    第三门中。历法辨者。诸法虽众。不出无有。有中随义差别有六。无中有五。有中六者。一阴界等事相之有。二苦无常等法相之有。三者因缘假名之有。四者诸法妄想之有。五妄想之有。六真实有。此六之中。初事有者。四宗之中同为世谛。第二法相。初宗之中用为真谛。后三宗中说为世谛。第三假名。初宗未说。后三宗中说为世谛。第四妄想。初二宗中。未说此义。后二宗中说为世谛。第五妄想。前三宗中未说此义。第四宗中说为世谛。第六真有。前三宗中未说此义。第四宗中。分为二谛。体为真谛。用为世谛。无中五者。一者阴上。无彼凡夫横计之无。二者假名因缘法中无性之无。三离妄想无。四离妄想无。五者真实寂灭之无。此五之中。第一无者。初宗之中说为真谛。后三宗中义有两兼。就世辨者。判属世谛。就真辨者。判属真谛。第二无者。初宗未说。第二宗中说为真谛。后二宗中义有两兼。就世辨者。判属世谛。就真辨者。判为真谛。第三无者。前二宗中未说此义。第三宗中说为真谛。第四宗中义有两兼。就世谛辨说为世谛。就真谛辨摄入真谛。第四无者。前三宗中一向未说。第四宗中义有两兼。就世谛辨。判为世谛。就真谛辨。说为真谛。第五无者。前三宗中亦所未说。第四宗中。一向说之为真谛也(此三门竟)。
    第四门中。明即离者。就初宗二谛相望。即离不定。三句分别。一者世谛即第一义。如说阴界十二入等。事相差别以为世谛。即此法中。所有谛理说为真谛。二者世谛。不即真谛。谓非数灭虚空无为。三者真谛。望彼世谛。不即不离。谓空无我。即就阴上明空无我。名为不离。然彼但无横计我人。不空阴法。故名不即。第二宗中所说。二谛形对不定。对前宗中阴上无人。得说性空即于世谛。今说性空即阴无性。不同前宗阴上无人。若对后宗。得言不即。后宗之中。即指妄想虚诳之法。以之为空。故名为即。今此宗中。就假名因缘法中。说无定性。不空假名因缘之相。故曰不即。第三宗中所说二谛。一向相即。彼说诸法妄想虚诳。体是无法。其犹幻化。幻化之有。喻彼世谛。幻化之。无喻彼真谛。然彼幻有。无别体性。说无为有。无为有故。世谛即真。幻化之无。亦无别体。指有为无。有为无故。真谛即世。世谛即真。色即空也。真谛即世。空即色也。色即空故。有即非有。空即色故。无即非无。故地持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第四宗中。两种二谛。一者依持。二者缘起。备如前辨。若就依持二谛相望。不即不离。依真起妄。即妄辨真。得说不离。真妄性别。得云不即。故经说言。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名如来藏。若就缘起二谛相望。得言相即。即体起用。用即体故。二谛之义。厥趣如是。
    二无我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约宗分异三 就人辨定四)
    二无我者。一人无我。二法无我。人无我者。经中亦名众生无我。亦名生空。亦名人无我。亦名人空。亦名我空。众法成生。故曰众生。生但假有。无其自性。是故名为众生无我。众生性相。一切皆无。说之为空。寄用名人。无我与空。义同前释。性实名我。阴中无我故曰我空。法无我者。亦名法空。自体名法。法无性实。名法无我。诸法性相。一切皆无。名为法空。此即二种。俱名为空。齐号无我。若别分之。空与无我。隐显互彰。若依毗昙。阴非是我。名为无我。阴非我所。说之为空。成实法中。众生空者。名之为空。法体空者。名为无我。故彼论中。观生空者。名为空行。观法空者。名无我行。问曰。何故众生空者。说为空行。不名无我。释言。众生着我之中。有十六种。所谓我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如是一切。若说空行。通摄十六我人等空。故名空行。若言无我。不摄余空。为是不论。若依维摩。众生空者。名为无我。法体空者名之为空。故彼经言。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法空。故空与无我眼目之异。左右名之皆得无伤。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生法二空。相对辨异。各有四门。一辨惑情。二对情彰理。三显法实。四对实彰用。先就生空四门分别。言惑情者。计我心也。计我之心。开合不定。或总为一。谓五见中。我见心也。或分为二。二有两门。一总别分二。总就众生计有我人。名为总计。别计诸阴以为我人。名为别计。二即离分二。就阴计我。名之为即。计有常我遍一切处。名之为离。又就向前即阴计中。复有即离。指色为我。名之为即。余为我所。名之为离。如是一切。或分为四。一者即阴。如优楼佉所计我也。指阴为我。阴灭我亡。二者离阴。如僧佉人所计我也。离阴有我。阴灭我存。若说离阴计我者。何故经言众生计我终不离阴。彼傍阴。故说不离。然不指阴以为我。故说为离也。三亦即亦离。如先尼计常我离阴。犹如虚空遍一切处。阴灭我存。作我即阴。阴灭我亡。四不即不离。如彼犊子道人所计。五阴和合更有我生。就阴辨我。故云不离。而我非阴。故曰不即。然今世人。建立有体假名之我。大况似此。彼亦取其佛经之言。故为此计。如经中说。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异六法。言六法者。所谓五阴及与我也。彼依此言故说有我。然佛法中。所说我者。诸阴和合。假名集用。故名为我。彼立定实。所以是患。或随阴别说之。为五人计不同。或有宣说色阴为我。或受或想或行或识。或说十六。如大品说。一我.二众生.三寿者.四命者.五生者.六养育.七众数.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见者。此义如后十六我中具广分别。又随阴别所立不同分为二十。如一色中。人计不同。差别有四。有人计云。即色是我。此是一也。或有计云。色非是我。色是我所。此是二也。说何为我。而云色者是其我所。彼乃指其受等四阴。以之为我。未须分别我所起处。分别起处。在后六十五种我中。今此且可总相言耳。或有计云。色者是其我之窟宅。我居其中。此是三也。或有计云。我者是其色之窟宅。色住其中。此是四也。四中初一。是其我见。余三是其我所见也。如色既然。受想行识。类亦齐尔。五阴各四。四五便有二十种计。此二十中。五是我见。十五是其我所见也。若具分别所起处者。便有六十五种计我。如一色中有其十三。即色是我。以之为一。色是我所。离分为四。有人计彼受阴为我。色阴是彼受我所有。如人有物。如是差别。乃至有人计识为我。说色以为识我所有。如是说色与彼受想行识之我以为所。故便分四种。通前为五。或有说色。与彼受想行识之我以为窟宅。复分为四。通前为九。或有宣说受想行识四阴之我为色窟宅。复分为四。通前十三。此十三中。初一我见。后之十二是我所见。如色十三。乃至行识类亦同然。五阴之上。各有十三。通合有其六十五种。六十五中。五是我见。即阴而计。六十我所。异阴计也。绮互相望。以为异阴。非全阴外。多人别计有六十五。非是一人。惑情如是(此一门竟)。
    次对惑情。以辨道理。圣慧观察。知但是阴无别我人。故地持云。声闻缘觉。见阴离阴。我不可见。诸行缘起。生灭和合阴与离阴。无我人性。即是理也(此二门竟)。
    次辨其实。见阴生灭。即是实也。故维摩言。既除我相。当起法相。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生灭是其法之实相。故云实也(此三门竟)。
    所言用者。依前五阴假名集用。便有人天男女等别。此之假用有而非患。是故圣人。常随世俗。说有我人众生寿命。上来四门。辨其生空。次明法空。于中四门。先辨其情。于前生空分齐之中。所立法实及以假用。执相取。望彼法空。悉名惑情。以此同是法著我故(此一门竟)。
    次辨其理。菩萨正观知前所取毕竟无法。不但无性。相亦不有。无法即是遣情之理(此二门竟)。
    次辨其实。既空情情相。妄想心息。便见真实如来藏性自体法界秘密法门。是其实也(此三门竟)。
    次辨其用。依前真实如来藏体。缘起集成生死涅槃。是其用也。如经中说。十二因缘。皆一心作。又云。三界一心作。复言。法身轮转五道。名曰众生。此是真实起生死也。又如经中。如来藏性。显成法身。如是等义。起涅槃也。无我体相。粗况如是。
    第三门中。约宗分异。于中有二。一定其宗别。二约宗辨异。言宗别者。宗别有四。一立性宗。二破性宗。三破相宗。四显实宗。此四如前二谛章中具广分别(此一门竟)。
    次约宗辨异。初宗之中。但明生空。不说法空。虽说生空。但说阴上无彼凡夫横计我人。目之为空。未说众生因缘虚假无性之空。第二宗中。具明二空。五阴及生。揽别成总。是因和合。因和合中。空无定性名众生空。不同前宗阴上无人名众生空。苦空无常等。集成诸法。名法和合。法和合中。空无定性。是其法空。问曰。五阴因和无性。云何得名众生空乎。释言。五阴是我所法。从内作名。故曰生空。又复一切总因别起。通名众生。彼生无性。故名生空。第三宗中。亦具二空异于前宗。言生空者。前宗直就因和合中虚假无性。名众生空。不空假生。今此宗中。假生亦无。故名生空。如似空中无事见人。当知。彼人无人为人。人即非人。不待以阴离分破坏方为无人。如是一切。故维摩云。菩萨观生。如第五大第六阴等。言法空者。前宗之中。但说诸法苦无常等和合无性。故名法空。不说空无假名诸法。此宗所说。假法亦空故云法空。如空中华。无华为华。华即非华。不待以彼苦无常等离分破坏方为无。诸法如是。故维摩云。如燋谷互须陀见等。不但无性。相亦非有。第四宗中。亦具二空。与前复异。于中且以两门分别。一依持门。二缘起门。若论依持。妄想法空。名众生空。所依真寂。名为法空。良以妄想众生所起。故妄想空名众生空。所依真实。是法自体。法体寂。故名为法空。若就真实缘起门。说真如体寂。名为法空。缘用寂灭。名众生空。真体寂者。真实法界。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集成无别自性。故曰体寂。如说诸法以之为常。随义分别。诸法之外。无别常体。我乐净等一切诸门类。亦同尔。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是故诸法一切皆寂。此法体寂名法空也。缘用寂者。彼如来藏缘起。集成生死涅槃一切诸法。用相寂灭。名众生空。良以作用缘集在人。是故用寂名众生空。宗别如是。
    第四门中。就人辨定。人谓声闻缘觉菩萨。菩萨之人。具解二空。声闻缘觉。经论不同。毗昙地持十地论等。说声闻人但得生空。缘觉亦尔。成实论中。说声闻等有得二空不简利钝。大智论中。说利根者具解二空。如先尼等钝根之者。单解生空。是义云何。释言。此等各有所以。于中略以三门释之。一明如来所说不同。二明声闻根有利钝所解各异。三正会其言。所说不同者。如来于彼立性宗中。唯说生空。后三宗中。具说二空。如上所辨。根利钝者。声闻人中。根有三品。谓下中上。此三品人。闻彼初宗立性之教。但解生空。以此教中未曾宣说法体空。故闻第二宗破性之教。钝者但能悟解生空。中上二人。通解二空。闻第三宗。中下二人。但解生空。利人俱解。闻第四宗。三品之人。同解生空。不解法空。以彼但于众生所起情相法中悟解空故。次会其言。阿毗昙者。据彼初宗。是故宣说一切声闻但解生空。成实执彼第二宗中中上之人能解二空。过分说言。一切声闻。莫问利钝。同解二空。成实有此过分之失。大智论中。据第三宗。说彼钝者但解生空利解法空。此乃中下。同名钝根。十地地持据第四宗。是故宣说声闻之人但解生空。妄想法中而得空故。亦可从彼初宗为言。无我之义。略判如是。
    如法性实际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大小有无三)
    第一释名。如法性实际义。出大品经。此三乃是理之别目。故龙树言。如法性等。实相异名。所言如者。是其同义。法相虽殊。理实同等。故名为如。言法性者。自体名法。法之体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于中有三。一通就二谛以别三门。二唯就真谛以别三门。三就观入以别三门。就初门中。论释有二。一通就诸法空有二义。以别三门。二通就诸法九义差别。以别三门。言就空有以别三者。世谛为有。真谛为空。如法性等。皆通此二。相状如何。如论中说。如有二种。一各各相如。谓地坚相水湿相等。问曰。此等事相各异。云何名如。良以诸法皆有自相。自相齐通。彼此相似。故名为如。又就地中有多种地。同皆是坚。坚义相似。故名为如。水等亦尔。亦可所说地等诸法如其体实。不如狂人颠倒所见。故名为如。二真实相。如论自释言。于彼相中。求实叵得。即是空义。此之空义。诸法同等。故名为如。言法性者。论释有二。一事法性。谓地坚性水湿性等。故论说言。用无著心分别诸法。各各自性。名事法性。二实法性。诸法实相名实法性。此二法性与地持同。言实际者。论言。法性即是其实。如亦是实。据后为言。证处名际。此就空有。以别三门。次就九义。以别三门。先辨九义。然后就之以别三门。何者九义。如论中说。一各各体。谓一切法各有自体。如彼眼根四大所造净色为体。如是一切。二各各相。相谓相状。一切诸法。各有相状。故名为相。三各各力。力谓力用。一切诸法。各有力用。四各各因。谓一切法各有所因。五各各缘。谓一切法各有所缘。因缘何别。盖乃亲疏以别二门。亲生曰因。疏发名缘。六各各果。谓一切法各自有果。七各各性。性谓三性。一切诸法无出善恶无记三性。故名为性。此非体性。若言体前体中摄。八者诸法各有限碍。谓一切法各有分齐。如阴唯五不得为多。如是一切。又如色法。唯有十入及一少分。不得有余。如是一切。名为限碍。九开通义。谓一切法义相开通。如似色义通于十入及一少分心通六识。如是一切。九义如是。如法性等。皆通此九。所言如者。论释有三。一者下如。谓前九义。各各差别。既言差别。云何名如。以一切法同有此九故。名为如。二者中如。谓前九义。皆是无常生灭之法。三者上如。谓前九义。皆非有非无非生非灭究竟清净。言法性者。论自释言。九法中性。名为法性。于中有三。谓下中上。义如前释。所言异者。向前直取相似为如。今此明其法之体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论自释言。九中证果。名为实际。于前所说如及法性。穷证名果。一义如是。又论复言。此九法中。有相名如。空名法性。于中得果名为实际(此一门竟)。
    次就真谛以别三门。于中有四。一遣生死涅槃之相。以别三门。二遣三世差别之相。以别三门。三就空理总别之义。以别三门。四就实性有无之义。以别三门。言遣生死涅槃相者。如论中说。观察生死涅槃皆空。名之为如。问曰。经说生死是其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涅槃是其常乐我净。云何言空。论言。为破颠倒心故。宣说生死苦无常等。不欲令人著无常等。以实相中无常苦等不可得故。又为破人颠倒心故。宣说涅槃常乐我净。不欲令人著常乐等。亦以实中常乐净等不可得故。良以诸法皆不可得。故故名为如。言法性者。入彼如中。舍离所观染净法相。不见生死涅槃可得。此不可得法性自尔。故言法性。故论说言。譬如小儿见水中月谓为实有。入水求之。求之不得便生愁忧。智者谓之水中无月。法性自尔。法性如是。故云法性。言实际者。如与法性。是其理实。此之理实。圣所证处故。名为际。言遣三世差别相者。如论中说。观三世法。不生不灭寂静平等。名之为如。斯乃三世空同曰如。言法性者。如论中说。法名涅槃。不戏论法性名本分。如黄石中金性白石中银性。一切法中有涅槃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如向所说。法性名实。如亦是实。据后为言。入处名际。言就空理总别分者。随诠辨空。空有差别。说之为如。故论说。空有差品名为如矣。问曰。差品云何名如。以诸法中同有空义故名为如。言法性者。废诠论理。理是一味。一味之理。是法体性。故云法性。是以论言。总为一空名为法性。言实际者。论自释言。如及法性。名之为实。证处名际。言就实性有无分者。如经中说。如来藏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是诸佛法。同一体性。互相集成。无有一法别守自性。虽无一性。而无不性。无有一性。即是如义。而无不性。即是法性。言实际者。彼如法性。即是其实。证处名际(此二门竟)。
    次就观门入以别三门。于中有二。一就观入息染分别。二就观入舍净分别。言息染者。如论中说。何者是如。诸法实相常住不动。以有无明诸烦恼故。转变邪曲。后息妄染。得于实相。如本不异。故名为如。言法性者。论言。实相体虽清净。与烦恼合名为不净。息除烦恼得本清净。净是一切诸法体性。故云法性。言实际者。如与法性是其理实。菩萨知此广大无边微妙最胜。更不余求。安住其中。住处名际。言舍净者。如论中说。菩萨观察实相法中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舍离凡夫常乐我净。亦舍是观。实相如本。故名为如。论自为喻。如水性冷从火变热。是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诸法如是。实相平等。如水性冷。随观转变。如水变热。观心息灭。实相如本。如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准验斯文。妄想缘智决定灭尽。言法性者。实相常住不变不动。法性自尔。故云法性。言实际者。若得证时。彼如法性。即是实际。体相如是。
    第三次明大小有无。大乘具有。广如上辨。小乘亦具。云何得知。如龙树说。杂阿含中。说十二缘是如法相法住法位。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即是如义。又复如彼杂阿含中说。舍利弗善达法性。即是宣说法性之义。言实际者。龙树释言。小乘法中无其说处。虽无说处理实有之。云何知有。论言。涅槃即是实际。小乘法中说涅槃故。即是宣说实际之义。但涅槃法有种种名。或名为止。或名为妙。或名为离。或名为出。或名实际。是故涅槃即是实际。问曰。虽知小乘法中具此三义。相别如何。龙树释言。声闻法中。观法生灭名之为如。灭离诸观得法实相。名为法性。彼名涅槃为实相矣。即此法性。圣所证处。名为实际。如法性实际义。略辨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一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