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宗教,派别即杂,佛兴,乃超宗教意义而进入哲学领域,以其俗故,不能脱离宗教形式,故至今仍称佛教。今言佛教有大、小二乘,中土所传,皆大乘义。此由有部诸义,正如此土惠施、公孙龙之谈,早被扬弃(观《庄子·天下篇》可见)。而东晋玄学,已涉空境,故非大乘,无由接受耳。佛之言觉也,所觉者平等一味,然印度严峻阶级,此理不可得现。于是悬想西方,乃有乐土;期诸彼觉,能相接引。至其悬想乐土,七宝庄严,亦由印产多宝,王侯盛饰,以是循思,当有此状。而诸经为文,乃如实有,此由印度为文,每以想境,写如实状。亦犹此土书言钟鼓虚饰,竟曰:“鸟兽跄跄”矣。古代东方文辞,盖有此格,而愚者不悟,则谓实有西方乐土,且得彼佛来接于临命终时矣,所谓痴人前说不得梦也。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2/01 1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