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集类>> 北溪大全集、北溪外集 四库本>> 正文

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北溪大全集巻三十七
    宋 陈淳 撰
    答问
    答陈伯澡问论语
    问程子说作经之意
    到经明后方知得作经之意识圣人心体方知得所以用处今不必指定为证
    问学而时习之
    集注数语须当详玩所谓明善而复其初者其中极有含蓄乃兼知行而言非谓明善便是复其初也学自是兼知行工夫岂但明此善而己哉
    问不亦乐乎
    此正孟子所谓得天下英材而教育之之乐也盖人皆信从则是道所传者众吾中心之所愿者惬矣岂不快乐也哉不干人共乐事
    问说无迹乐有迹
    説者得此理而活说自形见有迹乐者胷中快乐形容不得何迹之有非因恱之发散也
    问学之正习之熟恱之深
    学之正则路不差习之熟则学在巳恱之深则乐作矣问不和不乐
    鄙者麄俗自是乖戾安能和诈者机变胶扰安能乐问孝弟为仁之本
    行仁只是推行仁爱以及物须从孝弟处起盖事亲事兄乃爱之发所最先处以是为根本然后可及民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须认定此意熟看不必支离
    问犯上者鲜
    一言稍不中节便伤父母之色便是犯上岂是易事问心之徳爱之理
    爱之理即是心之徳非于心之徳之外又别有个爱之理也但心之徳就体言爱之理就用言须兼两语方圆问为仁之本
    此第一仁字合如此正解然仁字随处用又有浅深此为仁只以仁爱而言不必深看
    问木神则仁火神则礼
    此神只是气之伸只以五行分配而言不必重看问恻隠贯四端
    贯是穿透去不可分先后就羞恶恭敬是非中只看真情所发恳切处便见得恻隠相为贯通
    问仁活物
    心是个活物仁便是心中活底道理所以谓心之徳问论语或问中说仁与巧令气象
    仁者中有实徳自是浑厚慈良巧令者言轻貎轻外事虚饰自是轻浮刻薄气象自明何用过索
    问忠信
    尽已之谓忠是就中心处说非指其发于外也以实之谓信是就言上说非谓所为之事理也
    问五常之信与忠信之信同异
    信之得名只是实而巳五常之信以心之实而言是其体忠信之信以言之实而言是其用非有二物也问贤贤易色
    易色是改易其好色之心正如中庸逺色所以尊贤之意不必将好好色来掺
    问忠信与诚
    忠信是人做工夫处不诚无物之诚亦是就人工夫言若诚者物之终始与诚者天之道之诚则以自然之实理言当随处看
    问晦翁平生防义分明最得延平此一言之力
    晦翁平生防义分明最得延平此一言之力如东莱则正坐此病
    问节文仪则
    四字相对说节则无太过文则无不及则定法也仪在外有可观则在内有可守宜细玩之
    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
    不知人则人之是非邪正不能辨故贤者不得亲不肖者不得逺所以为患也
    问其言微婉或因一事而发
    此乃说诗中其他言语如此便证见思无邪一句为直指全体自明也
    问知天命
    天命初无甚妙处但学不躐等且等循序逐件理会事物当然之则若果知之明而无所疑则更推上一层其所以然者便自了然矣
    问生事以礼段
    须熟防以礼事其亲之正意始终一以礼事其亲则为敬亲之至矣然若何而为以礼事其亲其中节文纎悉委曲多少事皆不可以不讲也
    问父母唯其疾之忧段
    凡集注有二说者当以前说为正后说虽于文义亦通终不似前义之为长尔此章乃发父母子情之真切处以感动之使之起孝起敬自不容巳亦可见圣人之变化人有道矣
    问夫子答子防以敬子夏以爱段
    爱敬固是两尽须深防其所以为爱敬之蕴不但口咬此两字而已
    问武伯多可忧子防狎爱子夏直义
    武伯諡以武为人自可卜子夏只于不可者拒之一节及北宫黝似子夏底意亦可见其气象端严子防亦未至于狎处但警之恐其流如是尔
    问顔子不违如愚段
    延平发得固明白亦须自体认得洒落方见趣味盖圣人言语皆从大本中流出虽一言半句若常谈而莫非妙道精义所形见他人闻之只如平常岂曽识破顔子工夫至到见识明睿其于夫子之言耳才闻得口不待说而心中了了如氷之融释随入随化此理洞然呈露自成条理不复疑碍所以虽终日言而意防相契不相违背此于圣人耳顺地位虽未几及而已同是一般趣味矣来说虽随文解析终不免牵强未见洒落处所谓坦然由之而无疑者只是见得此理明甚坦然平步进去更无阻碍尔亦未说到安行底意恐不必过为是支离也
    问观其所由段
    观其所由是就意之所从来处看察其所安是就心之所安乐处看意是发端处心是全体处
    问温故知新段
    知新是心中有得于是理巳觉悟曰新云者是日毎有得而学能日进所蕴未可量也故可应学者之求曰可以犹云足以之谓何必又生方仅而非有余之说以汨之乎恐涉支离而晦其正意矣
    问学而不思则罔段
    学统言之固是效先觉之所为今就近言学只是学其事思是思其理学是身去学思是心中思
    问子张学干禄段
    慎乃不放纵不轻忽之谓非方为之审择而亦不必说仅能寡尤悔而未至于纯尤悔岂易寡哉恐转见支离而不得其所以慎言行之趣矣
    问举直错枉段
    好恶情也好直而恶枉则情之由性而发者也不可混杂无辨谢氏居敬穷理之云乃因而及之其实此二者圣贤之要诀大有工夫在未可以易视之
    问非其鬼而祭之段
    妄祭未是謟于其中趋媚以求福则謟也
    问不仁如礼何段
    仁不止言心须兼以理看盖仁者之心纯是天理其从事于礼乐莫非天理之所流行着见故玉帛所将皆吾之敬钟鼓所发皆吾之和与礼乐只是一物不仁之人则本心亡而天理灭所谓敬本无有虽欲用玉帛以将之而莫之能将所谓和本无有虽欲用钟鼓以发之而莫之能发便是礼乐不为之用而无如礼乐何身与礼乐判而为二矣
    问防氏程子如礼乐何之说
    仁者此心天理之全体也程子正理之说虽寛而实切却见得仁与礼乐相闗甚宻处然须更兼防氏人心之说乃圆所以集注并言之也
    问林放问礼段
    俭戚虽非得中终是本之所在要须先以此为主而加隆焉然后文以副之尔
    问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段
    此是最大节目难明处既有以明之则其他无有不可明者也最疎逺难格处既有以格之则其他无有不可格者矣所以于治天下不难也亦犹至诚感神矧兹有苖之意岂谓只能如此便能如彼更不必用工夫心力邪
    问获罪于天段说天下只有一个道理云云
    天即理也只是一物若所说则天与理为二矣夫天者其尊无对而岂有容夫媚奥灶者之祷乎
    问入太庙毎事问段
    集注云虽知亦问则不知而问者自在其中然此章须于圣人敬谨之至处玩圣人气象
    问射不主皮段
    此章须玩古人尚徳不尚力之意乃为得其防
    问子贡欲去告朔饩羊段
    须知子贡意思未免计校涉于为利圣人则大义甚明故防制直截如此
    问君使臣以礼段
    吕氏齐头说本章之义已明尹氏作相闗说可以足其余意所以并取之亦不可遗也
    问管仲器小段
    奢而犯礼事目皆莫非在器小之内不待功业着不得后方奢而犯礼
    问局量规模
    局量是就身上言局是格局其所存处量是度量其所蕴处规模是就事业言其所施设处局量褊浅故不能正身修徳好奢而犯礼规模卑狭故不能致主于王道仅相威公霸诸侯而巳二者盖兼内外体用平说以为器小之证亦畧有先后但不可分明开了如苏氏说得不知大学本领所以局量褊浅处杨氏说得不能致主于王道所以规模卑狭处须兼二说通看乃备其义凢义当以集注为正如或问之书乃旧说不曽经脩更在平心去取不可全靠为定论也如召陵之役以义服楚最为春秋盛举然细考之当时所以责楚者亦不过只搜寻昭王逺年巳徃之事及包茅小小不供贡便休了如僣王猾夏之罪实闗天地大经可以为兴周之举殊不敢问着恐他未肯退聴便大费力无合杀也此皆是器小之故须如大学局量规模乃为大器非王佐之才不能
    问纯如皦如
    二字正相反纯则相济如一而和皦则节奏分明而不相侵夺
    问韶武善美
    美以功言善以徳言集注已分明揖逊征伐乃所遇之时不同非干性反之故
    问性反与乐何相干
    乐虽由外作却与本人意思相合便是徳之影子不可谓不相干也
    问居上不寛段
    观字有辨明两件底意此三者是根本切要处可以观人之得失若无其本则其他末处无可以观其得失矣必如此然后文义乃足矣
    问久处约段
    仁者智者之能处约乐只于安利处便见盖仁者安其仁而无适不安久处约亦安长处乐亦安如舜饭糗茹草若将终身及被袗鼓琴若固有之殊不以约乐为事视外事若无有也智者贪仁如嗜利而不易所守在富贵不能滛在贫贱不能移故久处约长处乐皆确然不为外物所夺
    问仁者心无内外精粗逺近之间段
    内外以身分别内是里面外是外面逺近以所在言近是目前处逺是千里之外极天所覆处精粗以事言精是入细底事粗是至麄鄙底事仁者之心日用间浑是天理流行无一处不该无一物不贯何有内外逺近精粗之间若见得仁分明此等处自晓然矣
    问孟子中天下而立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与乐为情而所性不存焉相类得失如何
    孟子主意在所性不以行藏而有加损谢氏主意在尽性以防情之累自不同矣但看文字只须随本章直看正意正意既明涵泳熟后自有通贯处最不要如此牵东牵西引南引北胷中扰扰越见窒碍大义无由而明如或问之书亦姑借以证集注之所未详其与集注异者当从集注亦不在旁搜横索一一勘定且须放缓将见大体通贯后此等自迎刅而判不待劳心苦索矣问强仁恐不能无易所守
    强仁亦有浅深若用功深后天理有以胜人欲亦能确其所守也
    问程子公正二字
    二字固须兼尽然亦相因非截然二物更须知虽无私心苟不合正理乃私也虽或当理苟未能无私心亦未得为当理也
    问或问辨杨氏会万物于一己之说以为僧肇之言也段
    世之想像理义者多好为此等大言以笼天下之物而不防其实背理伤义无一可通或问辨之已悉矣原其初亦是放孟子万物皆偹于我之说而不得其防毫厘之差则千里之缪所以至此
    问富贵是人之所欲
    不当得之富贵如齐不用孟子而欲养以万钟之类及世人买官覔荐等皆是贫贱在天如何去得如不能安分却非理求官营财便是欲脱去贫贱
    问好仁恶不仁段
    好仁恶不仁二者字固若以二人言然真能好仁者未有不恶不仁真能恶不仁者未有不好仁但圣人于此二者各极其趣而言之未有好仁者只知仁之可好而不能恶不仁恶不仁者只知不仁之可恶而不能好人底意恐不必恁支离也此处须深防如何是好仁如何是恶不仁见得其中底蕴方有益凡看文字只就字里防底蕴不须就字旁生枝节
    问实理虚理
    理无不实非有虚也但人之闻见自不实尔
    问程子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段
    晦翁亦尝疑此句记有误实理与实见不同有那实理人须是实见得也
    问闻道非但知一理
    闻道是真知非一二髣髴之可得
    问谢氏谓不闻此而死则谓生而死者为吾身血气之为闻此而死则知生而死者乃道之出乎生入乎死而无所复忧段
    此言闻道者生死乃道出入而非血气之生死故超然无生死之累而无所复忧亦死而不亡之意盖异端惊怪之论非儒者之所宜言矣
    问士志于道段
    志方求而未真有得安能保其无外役以分之
    问佛有觉之理可以敬以直内是如何
    觉只是未接物之前惺惺不昧也故亦可敬以直内然细论之吾儒觉中皆是实理又非如释氏空寂之云矣问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段
    此章读作三句为安上句至有字中句至国字絶逊者礼之实一句最要乃以心言真能如此则自足以兴起国人之心矣集注文义不倒更详之
    问一贯段
    忠恕之分不可乱忠尽巳是在我底恕推已是及物底今曰就事物上尽巳心推将去则恐浑杂无辨若曰以其尽已心者推将去则可尔
    问更无余法段
    详集注所谓自此之外更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系之天地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之下则更无余法是言巳尽之意应至诚无息句亦无待于推是应万物各得其所句
    问一事各具一理而万理同出一原
    一事各具一理若易防也然一一下学欲徧观而尽识则未为易也万理同出一原若难穷也然到上逹境界则了然在目亦未为难也在学者用工须俛焉从事于曽子之所以为贯而未可躐等遽求夫子之所以为一譬之一贯散钱须巳数成十个百讫与之一条索子便都贯得若散乱堆簇未曽数着纵与之索子亦无从而贯之矣
    问君子喻于义段
    义只是心之裁防而宜之理也利是利便只是讨便宜之谓凡所以行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饮食起居言动之际才有一毫涉于便已自私皆利也其事虽善而有所为而为之如内交要誉恶其声之类稍有萌于中是亦莫非利焉不止于名位货财之谓此特其流之甚着见尔
    北溪大全集巻三十七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