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本草纲目
>>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槲实
(音斛。《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附此。
【释名】槲 (音速),朴 (并《尔雅》)、大叶栎(俗)、栎 子。
时珍曰∶槲 ,犹觳觫也。栗子绽悬,有颤栗之象,故谓之栗;槲叶摇动,有觳觫之态,故曰槲 也。朴 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 故也。俗称衣物不整者为朴,本此。其实木强,故俗谓之栎 子。《史》言∶武后挂赦书于槲树,人遂呼为金鸡树云。
【集解】颂曰∶槲,处处山林有之。木高丈余,与栎相类。亦有斗,但小不中用耳。不拘时采。其皮、叶入药。
宗 曰∶槲亦有斗,木虽坚而不堪充材,只宜作柴,为炭不及栎木。
时珍曰∶槲有二种∶一种丛生小者名 (音孚,见《尔雅》)。一种高者名大叶栎。树、叶俱似栗,长大粗浓,冬月凋落,三、四月开花亦如栗,八、九月结实似橡子而稍短小,其蒂亦有斗。其实僵涩味恶,荒岁人亦食之。其木理粗不及橡木,所谓樗栎之材者指此。
仁 【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时珍)。
槲若 【修治】颂曰∶若即叶之名也。入药须微炙令焦。
【气味】甘、苦,平,无毒。
【主治】疗痔,止血及血痢,止渴(恭)。活血,利小便,除面上 赤(时珍)。
【附方】旧五,新三。
猝然吐血∶槲叶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滓服。(《简要济众》)
鼻衄不止∶槲叶。捣汁一小盏,顿服即止。(《圣惠方》)
肠风血痔热多者尤佳∶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饮调服。
未止 冷淋茎痛∶槲叶,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七寸,煎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二 孩子淋疾∶槲叶三片。煎汤服一鸡子壳,小便即时下也。(孙真人方)
蝼蛄漏疾∶槲叶,烧存性,研。以米泔别浸槲叶,取汁洗疮后,乃纳灰少许于疮中。(《圣惠方》)。
鼻上 出脓血者∶以泔水煮槲叶,取汁洗之,拭干,纳槲叶灰少许于中,良。(《圣惠》)
腋下胡臭∶槲若三升。切,水煮浓汁,洗毕,即以甘苦瓠壳烟熏之。后用辛夷、细辛、杜 木皮 (俗名赤龙皮)
【气味】苦,涩,无毒。
【主治】煎服,除蛊及漏,甚效(恭)。煎汤,洗恶疮,良(权)。能吐瘰 ,涩五脏(大明)。止赤白痢,肠风下血(时珍)。
【附方】旧四,新六。
赤龙皮汤∶治诸败烂疮、乳疮。用槲皮(切)三升。水一斗,煮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温用 附骨疽疮∶槲皮烧研,米饮每服方寸匕。(《千金方》)
下部生疮∶槲皮、榉皮煮汁,熬如饴糖,以导下部。(《肘后方》)
一切 疾∶《千金》∶用槲树北阴白皮三十斤(锉)。以水一石,煮一斗,去滓,煎如饴;又取通都厕上雄鼠屎、雌鼠屎各十四枚,烧汁尽研和之,纳温酒一升和匀。瘦人食五合,当有虫出也。崔氏《纂要》∶用槲白皮(切)五升。水八升,煮令泣泣,去滓,再煎成膏。日服 小儿瘰 ∶槲树皮,去粗皮,切,煎汤频洗之。(《圣惠方》)
蛊毒下血∶槲木北阴白皮一大握(长五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空腹分服,即吐毒出也。《千金及翼》赤白久痢∶不拘大人、小儿。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 久痢不止∶槲白皮(姜汁炙五度)一两,干姜(炮)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 久疮不已∶槲木皮一尺,阔六寸,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入白沙糖十挺,煎取一升,分三服,即吐而愈。(《肘后方》)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3 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