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总集类
>>
全后汉文
>>
正文
全後漢文卷六十八
烏程嚴可均校輯
臧旻
旻。廣陵射陽人。桓帝為徐州從事。辟司徒府。除雍奴令令。靈帝時。為吳郡太守。熹平初拜揚州刺史。遷使匈奴中郎將。徵拜議郎。轉長水校尉。歷中山太原太守。
上書訟第五種
臣聞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計。故季布屈節于朱家。管仲錯行于召忽。此二臣以可死而不死者。非愛身于須臾。貪命于苟活。隱其智力。顧其權略。庶幸逢時。有所為耳。卒遭高帝之成業。齊桓之興伯。遺其亡逃之行。赦其射銘之讎。拔于囚虜之中。信其佐國之謀。勳效傳于百世。君臣載于篇籍。假令二主紀過于纖介。則此二臣同死于犬馬。沈名于溝壑。當何由得申其補過之功。
臧旻 一
建其奇奧之術乎。伏見故兗州刺史第五種。傑然自建。在鄉曲無苞苴之嫌。步朝堂無擇言之闕。天性疾惡。公方不曲。故論者說清高以種為上。序直士以為首。春秋之義。選人所長。棄其所短。錄其小善。除其大過。種所坐。以盜賊公負。筋力未就。罪致徵徙。非有大惡。昔虞舜事親。大杖則走。故種逃亡。苟全性命。冀有朱家之路。以顯季布之會。願陛下無遣須臾之恩。令種有持忠入地之眼。(後漢第五種傳。)
臧洪
洪字子源。旻子。舉孝廉為郎。選補即丘長。靈帝末棄官。太守張超以為功曹。起兵討董卓。眾散。袁紹使領青州。徙為東郡太守。以請救張超不許與紹絕。被圍歷年。城陷見殺。
酸棗盟辭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剪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 、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一力。以致臣節。隕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鋻之。(後漢臧洪傳。袁宏後漢紀二十四。魏志臧洪傳。)
答陳琳書
隔闊相思。發于寤寐。幸相去步武之聞耳。而以趣舍異規。不得相見。其為愴恨。可為心哉。前以不遺。比辱雅貺。述敘禍福。公私切至。所以不即奉答者。既學薄才鈍。不足塞詰。亦以吾子。攜負側室。息肩主人。家在東詶。僕為仇敵。以是事人。雖披中情。墮肝膽。猶身疏有罪。言甘見怪。方首尾不救。何能恤人。且以子之才。窮該典籍。豈將闇于大道。不達余趣哉。然猶復云云者。僕以是知足下之言。信不由衷。將以救禍也。必欲算計長短。辯諮是非。是非之論。言滿天下。陳之更不明。不言無所損。又言傷告絕之義。非吾所忍行也。是以損棄紙筆。一無所荅。亦冀遙忖其心。知其計定。不復渝變
臧旻 二
也。重獲來命。援引古今。紛紜六紙。雖欲不言。焉得已哉。僕小人也。本乏志用。中因行役。特蒙傾蓋。恩深分厚。遂竊大州。寍樂今日自還接刃乎。每登城勒兵。觀主人之旗鼓。瞻望帳幄。感故友之周旋。撫弦搦矢。不覺流涕之覆面也。何者。自以輔佐主人。無以為悔。主人相接。過絕等倫。當受任之初。自謂究竟大事。埽清寇逆。共尊王室。豈悟天子不悅。本州見侵。郡將遘牖里之 。陳留克創兵之謀。請師見拒。辭行被拘。使洪故君。遂至淪滅。區區微節。無所獲申。謀計棲遲。喪忠孝之名。杖策攜背。虧交友之分。揆此二者。與其不得已喪忠孝之名。與虧交友之道。輕重殊塗。親疏異畫。故便忍悲揮戈。收淚告絕。若使主人少垂古人孝恕之情。來者側席。去者克已。不汲汲于離友。信刑戮以自輔。則僕抗季札之志。不為今日之戰矣。何以效之。昔張景明親豋壇喢血。奉辭奔走。卒使韓牧讓印。主人得地。然後但以拜章朝主賜爵獲傳之故。旋時之閒。不蒙觀過之貸。而受夷滅之禍。呂奉先討卓來奔。請兵不獲。告去何罪。復見所刺。濱于死亡。劉子璜奉踰時。辭不獲命畏威懷親。以詐求歸。可謂有志忠孝。無損霸道者也。然輒僵斃麾下。不蒙虧除。僕雖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實且欲一統山東。增兵討讎。懼戰士狐疑。無以沮勸。故抑廢王命。以崇承制。鋻戒前人。困窮死戰。僕雖下愚。亦嘗聞君子之言矣。此實非吾心也。乃主人招焉。凡吾所以背棄國民。用命此城者。正以君子之違。不適敵國故也。是以獲罪主人。見攻踰時。而足下更引此義。以為吾規。無乃辭同趨異。非吾子所為休戚者哉。吾聞之也。義不背親。忠不遺君。故東宗本州。以為親援。中扶郡將。以安社稷。一舉二得。以徼忠孝。何以為非。而足下欲使吾輕本破家。均君主人主人之于我也。年為吾兄。分為篤友。道乖告去。以
臧旻 三
安君親可謂順矣。若子之言。則包胥宜致命于伍員。不當號哭于秦庭矣。苟區區于攘患。不知言乖乎道理矣。足下或者見城圍不解。救兵未至。感婚姻之義。推平生之好。以為屈節而苟生。勝守義而傾覆也。昔晏嬰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筆以求生。故身著圖象。(袁宏紀作篆。)名垂後世。況僕據金城之固。驅士民之力。散三年之蓄。以為一年之資。匡困補乏以悅天下。何圖築室反耕哉。但懼秋風揚塵。伯珪馬首南向。張楊飛燕。膂力作歎。北鄙將告倒懸之急。股肱奏乞歸之記耳。主人當鋻我曹輩。反旌退師。治兵鄴垣。何宜久辱盛怒。暴威于吾城之下哉。足下譏吾恃黑山以為救。獨不念黃巾之合從邪。加飛燕之屬。悉以受王命矣。昔高祖取彭越于鉅野。光武創基兆于綠林。卒能龍飛受命。中興帝業。苟可輔主興化。夫嫌哉。況僕親奉璽書。與之從事。行矣孔璋。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親。吾子託身于盟主。臧洪策名于長安。子謂余身死而名滅。僕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悲哉。本同而末離。努力努力。夫復何言。(魏志臧洪傳。又後漢臧洪傳哉此少四百四十餘字。共多出者亦四十餘字。今合錄之。又略見袁宏後漢紀二十八。)
寇榮
榮。上谷昌平人。雍奴侯恂曾孫。桓帝時為侍中。延熹中坐罪亡命誅。
上書陳情
臣聞天地之于萬物也好生。帝王之于萬人也慈愛。陛下統天理物。為萬國覆。作人父母。先慈愛。後威武。先寬容。後刑辟。自生齒以上。咸蒙德澤。而臣兄弟獨以無辜。為專權之臣所見批抵。青蠅之人所共搆會。以臣婚姻王室。謂臣將撫其背。奪其位。退其身。受其勢。于是遂作飛章。以被于臣。欲使墜萬仞之阬。踐必死之地。今陛下忽慈母之仁。發投杼之怒。尚書背繩墨。案空劾。不復質确其過。寘于嚴棘之下。便奏正臣罪。司隸校尉馮羨佞邪承旨。廢
寇榮 四
于王命驅臣等。不得旋踵。臣奔走還郡。沒齒無怨。臣誠恐卒為豺狼橫見噬食。故冒死欲詣闕。披肝膽。布腹心。刺史張敬。好為諂諛。張設機網。復令陛下興雷電之怒。司隸校尉應奉、河南尹何豹、洛陽令袁騰。並驅爭先。若赴仞敵。罰及死沒。髡剔墳墓。但未掘壙出尸。剖棺露胔耳。昔文王葬枯骨。公劉敦行葦。世稱其仁。今殘酷容媚之吏。無折中處平之心。不顧無辜之害。而興虛誣之誹。欲使嚴朝必加濫罰。是以不敢觸突天威。而自竄山林。以俟陛下發神聖之聽。啟獨睹之明。拒讒慝之謗。絕邪巧之言。救可濟之人。援投溺之命。不意滯怒不為春夏息。淹恚不為順時怠。遂馳使郵驛。布告遠近。嚴文剋剝。痛于霜雪。張羅海內。設罝萬里。逐臣者窮人跡。追臣者極車軌。雖楚購伍員。漢求季布。無以過也。臣遇罰以來。三赦再贖。無驗之罪。足以蠲除。而陛下疾臣愈深。有司咎臣甫力。止則見埽滅。行則為亡虜。苟生則為窮人。極死則為冤鬼。天廣而無以自覆。地厚而無以自載。蹈陸土而有沈淪之憂。遠巖牆而有鎮壓之患。精誠足以感于陛下。而哲王未肯悟。如臣犯元惡大 。足以陳于原野。備刀鋸。陛下當班布臣之所坐。以解眾論之疑。臣思入國門。坐于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而閶闔九重。陷井步設。趾觸罘罝。動行絓羅網。無緣至萬乘之前。永無見信之期矣。國君不可讎匹夫。讎之則一國盡懼。臣奔走以來。三離寒暑。陰陽易位。當煖反寒。春常淒風。夏降霜雹。又連年大風。折拔樹木。風為號令。春夏布德。議獄緩死之時。願陛下思帝堯五教在寬之德。企成湯避遠讒夫之誡。以寍風早。以弭災兵。臣聞勇者不逃死。智者不重困。固不為明朝惜垂盡之命。願赴湘沅之波。從屈原之悲。沈江湖之滀。弔子胥之哀。臣功臣苗緒。生長王國。懼獨含恨。以葬江魚之腹。無以自別于世。不勝孤死首丘之情。營魂識路之懷。犯冒王怒。觸突帝禁。伏于兩觀。陳訴毒痛。然後豋金鑊。入沸湯。爢爛于熾爨之下。九死未悔。悲夫久
寇榮 張儉 五
生。亦復何聊。蓋忠臣殺身以解君恕。才子殞命以寍親怨。故大舜不避塗廩浚井之難。申生不辭姬氏讒邪之謗。臣敢忘斯議。不自斃以解明朝之忿哉。乞以身塞重責。願陛下 兄弟死命。使臣一門頗有遺類。以崇陛下寬饒之惠。先死陳情。臨章涕泣。泣血漣如。(後漢寇恂附傳。又見袁宏後漢紀二十一。有刪節。)
張儉
儉字元節。山陳高平人。舉茂才不就。延熹末為東部督郵。建寍中以黨禍亡命。至中平初。黨事解。大將軍三公並辟。又舉敦樸。特徵拜少府。皆不就。建安初徵為衛尉。卒官。年八十四。
舉奏中常侍侯覽罪釁
覽貪侈奢縱。前後請奪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頃。起立第宅十有六區。皆有高樓池苑。堂閣相望。飾以綺畫丹漆之屬。帛度重深。僭類宮省。又豫作壽冢。石槨雙闕。高廡百尺。破人居室。發掘墳墓。虜奪良人妻。略婦子。及罪釁。請誅之。(後漢書宦者侯覽傳。 案。篇末二語。蓋范史約文。今并錄之。梅鼎祚文紀不取范史。別載張璠漢紀云。儉為東韶督郵覽家防東。儉劾覽云。中常侍侯覽。起第十六區。皆高樓四角。連閣洞門綺井蓮花。壁柱絲畫。魚肉臺苑。擬諸宮闕。)
又奏
覽母生時。交通賓客。干亂郡國。(後漢書同上。)
郭泰
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累辟公府。皆不就。
荅友勸仕進者
吾晝察人事。夜看乾象。天之所廢。不可支也。方今運在明夷之艾值勿用之位。蓋盤桓潛居之時。非在天利見會也。雖在原陸。猶恐滄海橫流。吾其魚也。況可冒衡風而乘奔波乎。未若巖岫頤神。娛心彭老。優哉游哉。聊以卒歲。(抱樸子正郭篇。又袁宏後漢紀二十三與此略同。又後漢郭泰傳有首四語。)
郭泰 徐稚 六
與陳留盛仲明書
足下諸人。為時棟梁。(文選袁宏三國名臣贊注。)
蘇不辜方伍員論
子胥雖云逃命。而見用強吳。憑闔廬之威。因輕悍之眾。雲怨舊郢。曾不終朝。而便鞭墓戮屍。以舒其憤。意無手刃後主之騺。豈如蘇子。單特子立。糜因靡資。強讎豪援。據位九卿。城闕天阻。宮府幽絕。埃塵所不能過。霧露所不能沾。不辜毀身憔慮。出于百死。冒觸嚴禁。陷族禍門。雖不獲逞。為報已深。況復分體斷首。以毒生者。使暠懹忿結。不得其命。猶假手神靈。以斃之也。力唯匹夫。功隆千乘。比之于員。不以優乎。(後漢蘇章傳。)
徐稚
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
與郭林宗書
大木將顛。非一繩所維。何為棲棲。不違寍處。(後漢紀。)
戴良
良字叔鸞。一云字文讓。汝南慎陽人。舉孝廉。再辟司空府。俱不就。(案。吳志士變傳。黃武五年孫權分交阯已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蓋即此。)
失父零丁
敬白諸君行路者。敢告重罪自為社。積惡致災天困我。今月七日失阿奓。念此酷。毒可痛傷。當以重幣用相償。請為諸君說事狀。我父向山區體與眾異。脊背傴僂捲如胾。脣吻參差不相值。此其庶形何能備。請復重陳其面目。鴟頭鵠頸獦狗啄。眼淚鼻涕相追逐。吻中含納無齒牙。食不能嚼左右蹉。似西域□駱駝。請復重陳其形骸。為人雖長甚細材。面目芒蒼如死灰。眼眶白[白當作臼]陷如羹桮。(御覽五百九十八。)
戴良 范冉 七
范冉
冉或作丹。字史雲。陳留外黃人。桓帝時除萊蕪長。遭母喪不到官。後辟太尉府。議者欲以為侍御史。逃去。遭黨錮十餘年。後辟三府。應司空命。自劾退。又辟太尉府。以疾不行。中平二年卒。年七十四。
遺令敕子
吾生于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濟時。死何忍自同于世。氣絕便斂。斂以時眼。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斂畢便穿。穿畢便埋。其明堂之奠。干飯寒水飲食之物。勿有所下。墳封高下。令足自隱。知我心者。李子堅王子炳也。今皆不在。制之在爾。勿令鄉人宗親有所加也。(後漢書范冉傳。)
楊喬
喬字聖達。會稽烏傷人。桓帝時為尚書。數上書陳政事。詔妻以公主。固辭不聽。遂閉口不食。七日而死。
上書薦孟嘗
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區區破心。徒然而已。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斡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科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耤壟次。慝景藏采。不揚華藻。實羽翮之美用。非徙腹背之毛也。而沈淪草莽。好爵莫及。廊廟之寶。棄于溝渠。且年歲有訖。桑榆行盡。而忠貞之節。永謝聖時。臣誠傷心。私用流涕。夫物以遠至為珍。士以稀見為貴。槃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眾之所貴。臣以斗筲之姿。趨日月之側。思立微節。不敢苟私鄉曲。竊感禽息。忘身進賢。(後漢孟嘗傳。)
上諫
臣聞之。曾子扣舷易水。魚聞入淵。鳥驚參天。(□□□□引會稽典錄。)
楊喬 陽球 八
陽球
球字方正。漁陽泉州人。桓帝時舉孝廉。補尚書侍郎。出為高唐令。建寍初辟司徒劉寵府。舉高第。拜九江太守。遷平原相。熹平末徵為議郎。光和中歷將作大匠尚書令。遷司隸校尉。徙衛尉。為中官曹節所誣。下獄誅。
奏罷鴻都文學
伏承有詔。敕中尚方為鴻都文學樂松江覽等三十二人圖象立贊。以勸學者。臣聞傳曰。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案松賢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依憑世戚。附託權豪。俛眉承睫。徼進明時。或獻賳一篇。或鳥篆盈簡。而位升郎中。形圖丹青。亦有筆不點牘。辭不辯心。假手請字。妖偽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蟬蛻滓濁。是以有識掩口。天下嗟歎。臣聞圖象之設。以昭勸戒。欲令人君。動鋻得失。未聞豎子小人。詐作文頌。而可妄竊天官。垂象圖素者也。今太學東觀。足以宣明聖化。願罷鴻都之選。以消天下之謗。(後漢陽球傳。)
奏劾王甫段熲
中常侍冠軍將軍王甫。奉職多邪。奸以事上。其所彈糾。皆由睚眥。勃海之誅。宋后之廢。甫之罪也。太尉段熲。以征伐微功。位極人臣。不能竭忠報國。而諂佞幸。宜並誅戮。以示海內。(袁宏後漢靈帝紀中。光和二年。)
遷平原相教
相前蒞高唐。志埽姦鄙。遂為貴郡。所見枉舉。昔桓公釋管仲射銘之讎。高祖赦季布逃亡之罪。雖以不德。敢忘前義。況君臣分定。而可懷宿背哉。今一蠲往愆。期諸來效。若受教之後。而不改姦狀者。不得復有所容矣。(後漢陽球傳。)
敕中都官從事
且先去大猾。當次案豪右。(後漢陽球傳。)
陽球 何休 九
何休
休字邵公。任城樊人。桓帝時拜郎中。辭病去。太傅陳蕃辟參政事。蕃敗坐廢。後辟司徒俯。拜議郎。遷諫議大夫。有春秋公羊解詁十一卷。公羊謚例一卷。公羊條例一卷。春秋漢議十三卷。左氏膏盲目十卷。公羊墨守十四卷。穀梁廢疾二卷。
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序
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此二學者。聖人之極致。治世之要務也。傳春秋者非一。本據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說者疑惑。至有倍經任意。反傳違戾者。其勢惟問。不得不廣。是以講誦師言。至于百萬。猶有不解。時加釀嘲辭。援引他經。失其句讀。以無為有。甚可閔笑者。不可勝記也。是以治古學貴文章者。謂之俗儒。至使賈逵緣隙奮筆。以為公羊可奪。左氏可興。恨先師過聽不決。多隨二創。此世之餘事。斯豈非守文持論敗績失據之過哉。余竊悲之久矣。往者略依胡毋生條便。多得其正。故遂隱括。使就繩墨焉。(唐石經本。)
朱
字公偉。會稽上虞人。桓帝時仕郡。後為主簿。熹平中舉孝廉。再遷除蘭陵令。光和初拜交阯刺史。封都亭侯。徵為諫議大夫。中平初拜右郎將。進封西鄉侯。遷鎮賊中郎將。拜右車騎將軍。還為光祿大夫。更封錢唐侯。加位特進。母喪去官。起為將作大匠。轉少府太僕。出為河內太守。復拜光祿大夫。轉屯騎。尋拜城門校尉河南尹。獻帝西遷。為洛陽留守。棄官東屯中牟。徵為太僕。代周忠為太尉。錄尚書事。興平初免。尋拜大司農。奉詔和郭氾。留不遣。發病卒。
奏上靈懷皇后尊號
春秋上義。母以子貴。宜改葬皇妣。追上尊號。如穆宗薛宗故事。(袁宏後漢紀二十七。興平元年二月。太尉朱 、司徒 于嘉、司空張喜奏。)
朱 王允 十
王允
允字子師。太原祁人。桓帝時為郡吏。後為州別駕從事。三府並辟。以司徒高第為侍御史。中平初拜豫州刺史。為宦官所誣。再徵下獄。事得釋。變姓名亡命。少帝時。大將軍何進請為從事中郎。轉河南尹。獻帝初拜太僕。再遷守尚書令。代楊彪為司徒。封溫侯。初平三年為李傕等所殺。
奏行六隱事
太史王立說孝經六隱事。令朝廷行之。消卻災邪。有益聖躬。(袁宏後漢紀二十六。)
復奏
立學深厚。此聖人祕奧。行之無損。(同上。)
董卓
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為州兵馬掾。桓帝末補羽林郎。拜郎中。遷西域戊已校尉。坐事免。後為并州刺史河東太守。中平初拜東中郎將。以軍敗抵罪。起為中郎將。拜破虜將軍。進前將軍。徵為少府。又拜并州牧。皆不就。少帝即位。何進謀誅宦官。召入朝。遂行廢立事。獻帝即位。遷太尉。領前將軍。封郿侯。進位相國。拜太師。初平三年伏誅。
被微少府上書拒命(中平六年)
涼州擾亂。鯨鯢未減。此臣奮發效命之秋。吏士踴躍。戀恩念報。各遮臣事車。辭聲懇惻。未得即路也。輒且行前將軍事。盡心慰卹。效力行陣。(魏志董卓傳注引靈帝紀。)
斨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廩賜斷絕。妻子飢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後漢董卓傳。)
被璽書拜并州牧復上書拒命
臣既無老謀。又無壯士。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樂為國家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陲。(後漢董卓傳。又魏志董卓傳引靈帝紀。)
董卓 十一
到澠池上書請收張讓等(典略作表。)
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一作慆。)慢天常。操擅(一作擅操。)王命。(後漢董卓傳魏志董卓傳作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袁宏紀濁作汨。)父子兄弟。並據州郡。一書出門。便獲千金。京畿諸郡數百萬膏腴美田。皆屬讓等。至使怨(一作變。)氣上蒸。妖賊蜂起。臣前奉詔討于扶羅。將士飢乏。不肯渡河。皆言論欲詣京師。先誅閹豎。以除民害。從臺閣求乞資直。臣隨尉慰。撫以至新安。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勝如養肉。(後漢董卓傳作勝于內食。)及溺呼船。悔之無及。(自篇首至此並典略。)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恰。今臣輒鳴鐘鼓如洛陽。請收讓等。以清姦穢。(魏志董卓傳注。後漢董卓傳注。並此典略。又見後漢董卓傳。魏志董卓傳。馭略見袁宏後漢紀二十五。)
署教
司徒掾士。壹不得除用。(吳志士變傳注引吳書。)
策廢少帝(案。後漢董卓傳。遂脅太后策廢少帝。蓋卓喬董太后策也。)
孝靈皇帝不究高宗眉壽之詐。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污宗廟。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在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之大者。陳留王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魏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又後漢董卓傳載此策云。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又議。太后 迫永樂太后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無孝順之節。遷于永安宮。 案。此蓋卓矯董太后策也。范書袁紀並稱卓逼何太后為廢帝策。)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6 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