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类经
>>
十五卷 疾病类
三十八、厥逆之治须其气并
(《素问·腹中论》)
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膺,胸之两旁高处也。颈,项前也。)
岐伯曰:名厥逆。
(膺肿颈痛,胸满腹胀,皆在上中二焦,此以阴并于阳,下逆于上,故病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喑,失音也。石,总针石而言。)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
(阳气有余于上而复灸之,是以火济火也。阳极乘阴,则阴不能支,故失声为喑。)
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
(阳并于上,其下必虚,以石泄之,则阳气随刺而去,气去则上下俱虚,而神失其守,故为狂也。)
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气并者,谓阴阳既逆之后,必渐通也。盖上下不交,因而厥逆,当其乖离而强治之,恐致偏绝。故必须其气并,则或阴或阳,随其盛衰,察而调之,可使保全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