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类经
>>
十九卷 针刺类
十二、内外揣
(《灵枢·外揣篇》全)
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授其调,颇得其意。
(调,法度也。言颇得其详也。)
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
(始于一终于九者,尽天地之大数也。针数应之,故小则无内,大则无外,深则无下,高则无上,其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无所不合,故散之则杂如毫毛,约之则浑束为一。一者,欲得其要也。)
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至大至小,至浅至深,无不有道存焉!故治国有道,治针亦有道。必知乎道,乃可合万变而为一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道本无形,何从察之?在明其理,得其情耳。故如日月之于影,水镜之于形,鼓之于声,有动则有应,有应则可知,惟其至明,故能尽得其情。)
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
(道者一也,一生二,阴阳而已。不失阴阳,则昭昭之明不可蔽矣。)
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
(合而察之,参合阴阳而详察也。切而验之,从其切要而辨证也。故可见可得,如清水明镜之无所失也。)
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
(五音五色见于外,因脏气而彰明也。五脏之气藏于内,因形声而发露也。外之不彰不明者,知内之波荡也。即如鼓非桴也,得桴而后鸣;响非声也,得声而后应;影非形也,得形而后见,是皆内外相袭而然。袭,因也。桴音孚。)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
(揣,推测也。司,主也。远者主外,近者主内,察其远能知其近,察其内能知其外,病变虽多,莫能蔽吾之明矣。揣,杵水切。)
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内外远近无所不知,以其明之至也,阴阳之道尽于此矣,天地虽大,又安能出于是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