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医经原旨
>>
卷一
摄生第一
今时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节饮食以养内,慎起居以养外,不妄作劳以保其天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虚邪,谓风从冲后来者,主杀主害,如避矢石,治外之道也。)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志闲而无贪,何欲之有?心安而无虑,何惧之有?形劳而神逸,何倦之有?)
高下不相慕。
(高忘其贵,下安其分,两无相慕,知止不殆也。)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和,合也,合阴阳之变化。调,顺也,顺四时之往来。)
积精全神,此能益寿而强者也,从则治而逆则乱矣。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万象更新也。)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广,大也,所以布发生之气也。)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缓,和缓也。举动和缓,以应春气,则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后仿此。)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皆所以养发生之德也,故君子于启蛰不杀,方长不折。予、与同。)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应春气者,养生气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逆,不顺也。奉,承也。肝属木,王于春,春失所养,故伤肝。肝伤则心火失其所生,当夏令则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因为寒变。寒变者,变热为寒也。春生既逆,承生气而夏长者少矣。)
夏三月,此谓蕃秀。
(蕃,茂也。阳王已极,万物俱盛,故曰蕃秀。蕃,音烦。)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天地气交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起卧同于春时,不宜藏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长夏火土用事,怒则肝气易逆,脾土易伤,故欲使志无怒,则华英成秀。华英,言神气也。)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夏气欲其疏泄,泄则肤腠宣通,故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应夏气者,养长气也。长,上声。)
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奉收者少。
(心属火,王于夏。夏失所养,故伤心。心伤则暑气乘之,至秋而金气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则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则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 疟。夏长既逆,承长气而秋收者少矣。 ,音皆。)
冬至重病。
(火病者畏水也。余俱仿此。)
秋三月,此谓容平。
(阴升阳降,大火西行,秋容平定,故曰“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风气劲疾曰急,物色清肃曰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避初寒,早起以从新爽。)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阳和日退,阴寒日生,故欲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请。
(皆所以顺秋气,欲使肺金清净也。)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应秋气者,养收气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肺属金,王于秋。秋失所养,故伤肺。肺伤则肾水失其所生,当冬令而为肾虚飧泄。飧泄者,水谷不分而为寒泄也。秋收既逆,承收气而冬藏者少矣。飧,音孙。)
冬三月,此谓闭藏。
(阳气藏伏,闭塞成冬也。)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坼,裂也。天地闭塞,故不可烦扰以泄阳气。坼,音策。)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所以避寒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皆所以法冬令,欲其自重,无妄动也。)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去寒就温,所以养阳。无使泄夺,所以养气。亟,数也。亟,棘、器二音。)
此冬气之应,养脏之道也。
(应冬气者,养脏气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肾属水,王于冬。失所养,故伤肾。肾伤则肝木失其所生。肝主筋,当春令而筋病为痿。阳欲藏,故冬不能藏则阳虚为厥。冬藏既逆,承藏气而春生者少矣。)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春令属木,肝胆应之。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故逆春气则少阳之令不能生发,肝气被郁,内变为病。此不言胆而止言肝者,以脏气为主也。后仿此。)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夏令属火,心与小肠应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故逆夏气则太阳之令不长,而心虚内洞诸阳之病生矣。)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秋令属金,肺与大肠应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故逆秋气则太阴之令不收而肺热叶焦为胀满也。)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冬令属水,肾与膀胱应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故逆冬气则少阴之令不藏而肾气独沉。藏者,藏于中。沉者,沉于下。肾气不蓄藏,则注泄沉寒等病生矣。)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生成之所由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胜之为病也。养生者慎之。)
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能顺阴阳之性,则能浮沉于生长之门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则圣人之能事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9/09 09: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