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家类>> 道医学入门>> 正文

第三章 疾病的内因机理

    道家学说中的疾病机理分为本因、内因、外因三大类,前面我们探讨了本因,全息因果律。现在继续探讨疾病的内因机理。疾病的内因机理,为了适应修真学的整体性特点,我们从物源性、质源性、玄源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利于学习研究和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这一理论系统。
    现代中医学按照道家的阴阳学说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只是有一部分内容,特别是玄源范畴的疾病机理,已经少见这方面的阐述和说明。在传统的中医学典藉中,玄源病因是有大量阐述的,这一因素也是病因机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加以研究和探讨,在传统中医学中就缺乏其本来的完整性和体系性。我们在研究疾病的内因和外因时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玄源病因作出探讨。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这种相争的过程破坏了人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或者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者使气血功能紊乱,或者使人体全息信息阴阳制约失衡,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个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总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经络和脏腑功能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疾病的概念
    疾病与健康是一对阴阳,这两者之间是相对而言。当人体生理组织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隐显各类物质和全息信息都相对稳定,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处在“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中时就是健康。当人体在某种隐态或者显态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隐显物质和全息信息平衡制约被破坏,气血的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干扰,而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了各种临床症状,就称之为发生了疾病。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原因常常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如果运用阴阳理论为纲进行分析,不外乎是人体小宇宙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动态变化过程。正气,是指人体的整体的和全息的机能活动包括全息信息、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恢复阴阳平衡的能力,简称为“正”。至于邪气,是泛指各种显态和隐态的致病因素,简称为“邪”。疾病的发生和变化,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因素下邪、正在内外环境中斗争的反映。
    如果运用道家一气含三学说进行探讨,分析疾病的内外成因因素,都不离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中的物源、质源、玄源这三大范畴,以及这三大范畴中各自阴阳不同属性的非正常性生理变化。
    一、玄源致病内因
    玄源致病内因,分为阴性玄源部分和阳性玄源部分。玄源是非肉眼可见的、微观的、隐态的、全息性的、主导和质元性的生理组织和质能物质以及全息整体。玄源阳性生理组织主要由后天主观意识,识神这一系统隐态情志的活动组成。玄源阴性生理组织则主要由元性、三魂、七魄这三大类隐态全息性物元和质元组成。
    玄源阳性致病内因
    1 、七情内伤
    中医学研究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这种情志变化是一种隐态物质作用于人体机体,是玄源类的一种致病因素。一般都理解成七情是指机体的精神状态。严格进行释意,应是人体精微物质意识识神的变化状态。七情的展现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不超过生理阈值,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产生。只有在突如其来、量级较大或者长期持久地处于这类情志刺激状态,此七情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产生现在尚不知名的毒素和干扰素,被自己再吸收,就会导致人体的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学中又将它称为“内伤七情。”
    2 、七情与内环境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志生成的基础是五脏的一种气化而成,其形成过程是损耗五脏的精气的,而人体内环境的正常功能活动主要是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生成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反过来影响五脏精气的聚集和储存。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这说明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同样会影响情志的变化。例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中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所以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这种双向性的影响和变化,是可以受到整体性的调节的,并不是不可调控。这个调控的枢纽就在玄源神运范畴中,可以通过炼己修心,陶冶情志,通过炼功调节五脏精气,由隐态玄源的全息体调节控制这种内环境的平衡,心神不动则情志自化。
    《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怒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它脏腑,修炼心神就可以制约情志,调和内环境。
    3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是三因中的内因,七情致病的特点不同于外因致病的六淫。六淫侵袭人体时,是经由皮肤及口鼻而进入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疾病的早期都是先见到表证,但是七情是一种“内伤七情”,是一种凡俗情志的自我损害损伤,六欲七情的非正常活动,都能产生毒素和干扰素,这些毒素和干扰素是直接作用和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内环境阴阳失衡,从而导致各种病变的发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曾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这就说明内伤七情是一个由内至外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是一种“自作自受”的病因。直接损伤内脏:七情致病可以直接损伤内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同情志的生发刺激,能够对各脏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症。
    现代医学界对情志活动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最近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不久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他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温度是摄氏零度。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吸时所收集的气水,在试管中是澄清透明,无色无杂质的。悲痛时收集的气水中有白色的沉淀,悔恨时有蛋白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三千米的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映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很难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
    这位美国科学家告诫人们: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否则孩子会中毒,轻者长疮生疖,重者生病。动物在被屠宰时是非常气愤的,体内也会生出毒素,加上来自饲料污染的毒素,吃肉多的人因此会“吃肉积毒”,医学上的一些难治的怪病,与此关系密切。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是气血生化的本源。所以情志所伤的病证,一般以心、肝、脾三脏以及气血失调较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能出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者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肿瘤等症。
    情志内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还可以化火,也称为“五志化火”,可因化火而导致阴虚火旺等症或者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4 、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内环境中气的正常活动和发挥功能。《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超常的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则可见其出现气逆而面红耳赤,或者呕血,甚至昏厥休克。《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逆于上,使人昏厥。”《素问·举痛论》中也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餮泄。”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这种“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以及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情志的紧张状态。从而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是《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涣散而不藏。”这也就是说如果暴喜过度,却又能阳极生阴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而狂乱等症状。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的悲忧而导致气的消耗。《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和纱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可见过度的悲能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而导致肾气不固,气泄而下。临床上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因为恐惧不解而伤精,发生骨竣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到惊吓而出现气机的紊乱,以至神无所归,心无所倚,虑无所定,举止失措。炼内功中的惊功,就属于这类现象。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而导致神伤脾损的气机郁结。前贤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所以如果思虑过度没有节制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气结能导致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会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能导致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而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情志的剧烈异常波动,可以导致病情的突然加重,或者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总结,可以看出许多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生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明显加重,或急剧恶化。
    例如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如果因遇事恼怒,就会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脑血管血栓形成,脑溢血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可以因情志明显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玄源阴性致病内因
    人体的生理基本组织结构分成三大部分,这就是物源生理组织结构、玄源生理组织结构、质源生理组织结构。这三大生理组织结构中又各自分阴分阳,成为独立不同的系统。玄源阴性生理组织主要是指形体中的基础全息性体,也可称之为本体全息性体。本体全息性体是生命的基本组织成分,是性命中的性,与命概念的形体躯壳共同维系生命的正常活动。本体全息体又由阴性本体全息体和阳性本体全息体共同组成。
    玄源阴性致病内因,是指本体阴性全息体中的元性、三魂、七魄的病理性变化,以及客居于形体内的外源性阴性全息体对生理正常活动的干扰破坏。研究全息体的致病机理,必需学习和掌握人体全息体系统的生理组织结构,人体内环境中的本体全息体是全息体学说中的基础部分,它们在人体内环境中既是分散而独立存在,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传统中医学将元性、三魂、七魄的集合整体生理功能称为“神”或精神。这种“神”的概念就是对人体内全息体的一种总称,这一“神”的概念在修真界是低层次的,它只是内全息的一种生理功能的自然集合,并不具备修真界所研究的各类各层次神的质性,但对常人而言却是生命和健康的主宰。
    元性致病内因
    元性是内环境中人体生命的基本玄源元素之一,修真界在高维空间的微观中发现它的客观存在,传统上也将它称为:“一点灵光”。元性是在人出生时,才以一点灵光的物质运动方式,进入胎儿体内的。元性在时空中的存在转换和运动有三种方式,一类是逐层向下顺行运动,由高层次逐步向低层次进行进出生物形体的转换,这种转换将使灵光的能量逐步减少,活力下降。第二类是灵光在从高层高维时空一次性下落后,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逆返性完成进出生物形体的转换,这种运动方式的灵光,其能量和活力将逐步升质,直至复返高层次高维空间。第三类是反复升降式地进行进出生物形体的转换,这类灵光的质量存在着反复损耗又反复补充,时升时降的特点。
    元性在进入形体后,先居于人体天心一窍中,下丹田气穴内。继而很快经脐中这一窍,与从父母精血中所全息复制的阴性信息遗传密码相结合,生阴生阳组成人体内的全息信息:本体阴阳性体。
    这一过程是灵光的物质能量一部分散布在婴儿全身各脏腑器官中的过程,其余相当多的一部分则进入颅内的脑组织和脊髓腔内。师传丹经中所谓:“一点元阳落窍中,散在五行不相逢。”就是此意。
    ①遗传携带性:由于元性是先天本性,它在由隐合显,由合显分离又入隐的过程中,与生物的微观特性相同,具有信息物质的全息复制、遗传、携带的玄源物质生理特点。这一特点是遵循自然全息因果律的特性,善恶都是全息性携带,再由自然大道总规律所调控,完成自然因果律的一次运作过程。在完成自然因果律的人生过程中,这些全息性遗传“因性”全息信息,将会由于条件成熟而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就会转换成健康干扰素,引起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这也就是所谓尝果受业报。
    ②能量损耗性:元性是以灵光这种物质形式进行转换运动的,这种特殊光质的元性既具有全息性,也是物质性的,物质的能量损耗和增加都因具体运动形式而定,逆向获能,顺向则耗能。能量损耗过多,能量过低则易引起发病。
    ③先天不足:灵光本身在进入躯体的运作过程中,就会有明显的损耗,如果原来本身能量不足,经此消耗后,进入躯壳的能量质量就更低,如果这一能量低于正常阈值,就是先天不足,先天不足将引起形体内整体性的主导性神运功能障碍,或者某些脏腑功能障碍。导致后天体质差,禀赋不足,或者精神性和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疾病。
    2 、三魂致病内因
    肝属木,肝藏魂。肝为脏属阴,魂属阳。这一对阴阳共同构成肝脏的隐显阴阳生理组织结构。
    这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完成肝脏的生理功能。三魂是指三个全息的性体,既能分别独立地主持内脏的生理功能,也能集约地主持某一内脏的生理功能。
    ①残缺遗失:分为先天残缺和后天遗失,先天残缺包括元性的全息复制功能障碍和以父母为本的全息遗传功能障碍两大类,这种残缺将引起先天遗传性疾病和整体性或者局部性生理功能障碍。
    遗失,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三魂中某一全息体或者全部逸出形体之外,形成丢失现象。由此而导致内脏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内部的神运缺如,将产生精神性病症,以及生理功能障碍。
    ②能量损耗:由于某些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三魂个体和全体能量的过量损耗,不能维系内脏中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功能性疾病。
    3 、七魄致病内因
    肺属金,肺藏魄。七魄是体内全息系统中的阴性神运全息体,与三魂互为阴阳,共同组成体内的全息信息系统,完成内环境中全息神运的主导功能。
    七魄,是指七个既独立存在又能集合发挥功能的阴性全息体。它们既藏于肺又能分布于腑内主持六腑的生理功能。
    ①残缺遗失:分为先天残缺和后天遗失,先天残缺包括元性的全息复制功能障碍和以父母为本的全息遗传功能障碍两大类,这种残缺将引起先天遗传性疾病和整体性或者局部性生理功能障碍。
    遗失,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七魄中某一全息体或者全部逸出形体之外,形成丢失现象。由此而导致脏腑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内部的神运缺如,将产生精神性病症和功能障碍。
    ②能量损耗:由于某些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七魄个体和全体能量的过量损耗,不能维系内脏中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功能性疾病。
    4 、寄生性全息体致病内因
    寄生性全息体,是由于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携带,或者后天不注重生态平衡产生新的业因,从而导致外界某种或者某些全息体客居于形体之内,干扰和破坏内环境的生理功能造成疾病。
    外界全息体在体内的寄生,其一是先天携带, 其二是乱杀乱伐, 其三是“病从口入”, 因贪口味而招致一些高低不同品位的全息体客居于形体之中。
    二、质源致病内因
    人体内的质性物质是气和血两大类,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质性物质,气为阳,血为阴,气是隐态的,血是显态的。这两大类质性物质共同构成阴阳,与物源性的组织器官、经络系统,玄源性的生理情志、全息系统共同维系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气血失常,是概括气和血这两类质源性物质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体的气和血循环于全身内环境,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但是,气和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引起脏腑本身的气血失常,而且还会影响波及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气或血的病理变化。所以,气血失常的病机,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
    质源阳质性致病内因
    传统中医学以“气”高度概括隐显生命精华物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本原因,中医的病因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能够卫外固内,病邪就难以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素问·评热病论》中说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性地虚弱时,不能卫外固内,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才可能乘虚而入,使人体的阴阳出现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发生疾病。《灵枢·百病始生》中曾说:“风主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由此可见在疾病的生成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主要原因。
    中医学认为邪气是发病的主要因素,用邪气一词高度概括疾病的内因和外因。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不排除邪气对疾病产生的特殊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外部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邪气甚至可能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高电压、高温、低温、枪弹、毒剂、毒蛇虫咬伤等情况下,即使正气是旺盛的也难免被伤害而产生疾病。其次还有疫疠之邪,烈性传染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指出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说明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是一种能量较强大的邪气,对人体能产生强作用力,因而《内经》中指出应当“避其毒气”,趋吉避凶,进行预防。防止疫疠类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和大面积的传播。
    正气的盛衰,正邪相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产生和不产生。正邪相争,是指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的斗争,这种正邪的斗争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而且还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在正邪的斗争过程中,如果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时,邪气胜于正气,就会使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经络阻滞,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正能胜邪就不会发病,当邪气侵袭时,正气能立即调动起来抗邪,如果正气强盛,抗邪能力强,那么病邪就难于侵入机体内,或者虽然被侵入,但是短时间内就被正气及时消除,未能产生病理反映,就不会发病。自然界中实际上广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邪气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这就是正能胜邪的结果。修真养生具有强大的预防和治疗功能,正是前人洞察了正气在生命中的关键作用,以气为根本环节,重视精、气、神三元素的培生和转换,因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能较全面地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
    1 、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导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变化。
    气虚,是指元气过量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防御抵抗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失养,或者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导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原因产生。例如:精神萎顿,倦怠,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都是气虚的具体表现。
    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波及血和津液,导致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或无故流失,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性变化。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
    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心肾的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以及肝主升和肺主降等等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都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的具体体现。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方面功能的协调平衡。如果气机失调,可以涉及到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多种病变。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
    气滞,就是指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内郁,神运无力,或者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障碍。如果气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引起胀满、疼痛,典型时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滞不仅可见于肺气壅滞、肝郁气滞,或脾胃气滞。而且,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的障碍也能形成气滞。
    气逆,指气机的升降失常,脏腑气逆上的病理变化。多由情志所伤,或者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阻滞等原因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如果在肺,则引起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逆于上,使人晕厥”。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以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这都是因虚而气逆的病机。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机体内脏功能的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所以,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由于“人受气于谷”,气生化于脾,脾主升,而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气虚时,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为中气下陷,中气是脾胃之气的合称。还可伴随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症。
    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厥、脱等重证。气闭,大都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极甚,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例如,接触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闭厥,突然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受阻而导致气闭。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原因,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2 、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灵枢·五变》中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致病因素外邪的存在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先决条件,正气不足或相对不足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据。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对于外邪也有强弱不同的易感性。一般来说,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出,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前圣已经认识到先天禀赋的不同决定着个体差异的存在。禀赋强者常体质比较壮实,因而脏腑功能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其正气充足。体质虚弱者,大都伴有脏腑功能减退,精、血、津液不足,其正气也减弱。体质的强弱与先天禀赋,后天的饮食调养和身体锻炼有关。一般说来,禀赋充实的,体质多壮实,要注意后天的养护;禀赋不足的,体质大多较虚弱,但是还要看后天的弥补,结合后天饮食营养和养生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和必需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饮食量的不足,缺少必要的营养,就会影响气血的化生,可以导致体质虚弱。但是如果暴饮暴食,也会损伤脾胃。饮食偏于某类嗜好,就会使体内某些物质偏盛过多,某些物质未能摄入而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增强体质。养生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使人体的气血畅通,体质增强。但是过度的安逸,也可以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导致体质虚弱。
    3 、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疾病的生成,内在原因主要是人体内的各种精华和隐显之全息信息不能守于内,而是逸于外,纷扰外耗,内部气机则乱,病由此生。精气神的状态是受后天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的。情志舒畅,心无妄想,精神愉快,就会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如果情志不畅,心妄意乱,精神抑郁,就会导致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修心定意,保持思想上的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就能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所以,调摄精神,修心养性,除妄安内,就可以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说来,人体小宇宙中生理组织物源系统,生理组织质源系统,生理组织玄源系统,三位一体共同形成的正气,是正常生命机能的基础。正气的强弱则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据。体质和先天后天的精、气、神状态,可以影响正气的强弱。体质壮实,情志舒畅,精气神旺盛,就能使正气充足,抗病力增强,邪气也就难于入侵,即使受邪气干扰,病邪也容易被祛除,病程将明显缩短。例如练内功者可能偶有感冒发生,但是与常人比较,则具有病程时间短、症状轻、用药少、易康复等特点。
    这就说明正气的强弱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内在根据。
    质源阴质性内因
    质源阴质性物质,在人体生理中主要是指体液中的组织液和血液两大类质性物质,中医学以痰饮论组织液性病变,以瘀血论血液性病变。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这些病理性产物形成之后,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所以又属于致病因素中的内因之一。
    1 、血的失常
    包括血液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等耗损血液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致血虚;由于血热而导致血行加速;血的循行迟缓而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者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或者因为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导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导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①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邪热入血所致,它可以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度化火而导致。由于血得温则行,故在血热的情况下,血液运行就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又可煎熬血的津液。所以,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为其特征。
    ②瘀血:瘀血的概念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中断了循环运行,包括离开经脉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或者脏腑内和组织器官间隙中的血液,统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内在因素。
    ③血瘀:血瘀可导致瘀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行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一种原因。血瘀反过来又可加重气机的阻滞,从而形成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导致气滞的恶性循环。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类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发生凝滞。气行则血运,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者由于寒邪客入血脉中,使经脉挛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者由于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都可以形成瘀血。二方面是由于内外伤损、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④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内脏发生淤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果瘀阻于心者,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者,则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胃肠者,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者,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者,可致发狂;瘀阻胞宫者,可见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者,可形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者,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斑块。
    瘀血的病证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临床的表现归纳起来则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点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痞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瘀血的血色多呈紫暗色同并伴有块状。在望诊方面,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浅表微细血管曲张形成血丝,舌质暗紫,或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 、津液失常
    定的基本条件。津液的代谢失常,是指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耗散和排泄过多,以致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变化。
    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简要地说: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功能。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津液的升降出入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气的气化功能健旺,津液才能正常地生成、输布和排泄。所以,气的运动和气化功能,实际上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从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来说:津液的生成,离不开脾胃的运化,以及三焦的通调。这些脏腑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津液代谢的调节机制,维持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或是肺、脾、肾等有关脏腑和有关生理功能中,任何一脏或任何生理功能的异常,均能导致津液的代谢失常,形成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津液在体内的滞留,从而内生水湿或痰饮。
    ①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其濡润滋养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多由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或发热、多汗、呕吐、多尿、失血,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等引起津液耗伤所致。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津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则充盈血脉,润泽脏腑,外则达于皮毛和孔窍,易于耗散,也易于补充。如炎夏而多汗,或因高热而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常口、鼻、皮肤干燥;大吐、大泻、多尿时所出现的目陷、螺瘪,甚则转筋等,均属于伤津为主的临床表现。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是以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脑髓、脊髓,滑利关节为主,一般不易损耗,一旦缺损则亦不易迅速补充。如热病后期或热病伤阴,所见到的舌光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引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手足震颤蠕动等,均属于阴液枯涸以及动风的临床表现。但须指出,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虽然有所区别,但津和液本为一体,二者之间在生理上互生互用,因为病理上互有影响,一般说来,伤津时并不一定伤阴脱液,而在脱液时必兼有伤津。
    ②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功能障碍,虽然各有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原因。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涉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等各个方面。肺失宣散和肃降,则痰壅于肺;脾失健运,则运化水湿和散精功能减退,津液环流迟缓,而生湿酿痰;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而致津液停留,为痰为水;三焦的水道不利,不仅直接影响着津液的环流,而且也影响着津液的排泄。津液的输布障碍,虽然有上述多种成因,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上下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主要是肺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主要是肾的蒸腾气化功能。肺和肾的功能减弱,虽然均可引起水液潴留,发为水肿,但是肾的蒸腾气化则起着主宰排泄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肺失宣发,腠理闭塞,汗液排泄障碍的情况下,津液经过代谢后的废液,仍可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不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反之,如果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障碍,则必致水湿泛滥而为水肿。
    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应当指出,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二者虽然有别,但亦常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其结果导致内生水湿,酿痰成饮,引起多种病变。
    ③痰饮:痰和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一般以较稠浓的称为痰,清稀的则称为饮。痰的概念不仅是单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器官内和组织间隙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这种痰称之为“无形痰”,临床上是通过其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来确定是否属于痰。
    饮,是指水液停留于人体组织中的局部,由于所停留的部位以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例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各种命名的区分。
    ④痰饮的形成:痰饮的生成大都是由于外感六淫,或者内伤饮食及七情内伤等原因而形成。由于这些原因导致肺、脾、肾以及三焦等脏腑气化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发生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形成。由于肺、脾、肾以及三焦对水液的代谢过程关系密切。肺主宣降,能调水道,敷布水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的道路。所以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都可以聚湿而生成痰饮。当痰饮形成后,饮一般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可以随气机的升降而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
    ⑤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所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就并不一样,阻滞于经络的,就影响气血的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就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痰的病症特点是:阻滞在肺者,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者,因心血不畅,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者,则可导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部者,可见眩晕、昏眩;痰气凝结于咽喉者,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类之症。
    ⑥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者,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者,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者,则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者,则见于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中医判断痰饮病证,除了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之外,还要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体证全面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阴阳质性内因的相互病理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属于阳,血属于阴,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波及血。修真养生贵在养气,营卫气、水谷气、肾气等真气保持充沛。如果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而统摄功能减弱,则血必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滞出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同样,在血的虚衰和血的运行失常时,则必然影响及气。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临床上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
    气滞和血瘀,常同时存在。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而形成气滞血瘀,也可由于闪挫外伤等因素,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在一般情况下,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次,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则大多先出现血瘀而后导致气滞。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多见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包块等病症。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其中,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逸,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在临床上,可同时见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之症。
    气血不荣经脉,是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如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都是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
    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如上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和气的升降出入,而气之循行亦以津液为载体,通达上下内外遍布于全身。同时津液的充足,亦是保持血脉充盈、运行通畅的条件。因此,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协调,乃是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重要方面。一旦津液与气血失其协调的关系,则可出现病理变化。
    津停气阻,津停气阻主要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潴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阻滞,表现为肢体沉重胀痛等临床表现。
    气随液脱,主要指津液丢失太过,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呕吐耗伤津液等所致。《伤寒论·阳明病篇》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此即汗出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之亡失的病理变化。又如《景岳全书·泄泻》说:“若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亦指出:“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此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亦可使正气随津液的耗伤而脱失。人体内无形的质元物质“气”与有形的质源物质是一对阴阳,相互依存,互根互作,损此必伤彼,此乃带共性的一般规律。
    津枯血燥,是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若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因失血脱液,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会导致津枯血燥,表现为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
    津枯血瘀,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多由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所致,津液大量损耗,则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可发生血瘀之病变。在原有津液不足的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临床表现。故周学海《读医随笔·卷三》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此即说明了热灼津枯导致血瘀的病理过程。
    三、物源性致病内因
    物源性是指人体的显态器官组织系统和隐态组织经络系统,显态器官组织系统包括全身解剖学范畴内的各系统。隐态组织经络系统,则是指全身非解剖可见的一类隐态存在的经络系统。这两大系统由于功能的失调、损伤而导致疾病产生,就称为物源性致病内因。
    阳性物源性内因
    阳性物源性内因,是以显隐关系而定阴阳属性,将可解剖类生理组织定为阳性物源。阳性物源性内因,以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为主进行探讨。
    脏腑病机是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造成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病机,在病机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
    五脏的阴阳失调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但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说来,脏腑的阴阳,代表着各脏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是上升或发散还是下降或闭藏。脏腑的气血,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不仅具有推动和温煦各脏生理活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固摄作用。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又均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虚亏,又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说,各脏的阴阳失调和气血之失调,并不完全相同,尚存在的一定的差异。
    还须指出,由于各脏的生理功能各有其特点,故在发生阴阳或气血失调的病变时,各脏亦不尽相同,而各有所侧重。兹将各脏阴阳、气血失调的主要病机,阐述如下:
    脏腑失调的病机学说,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以及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脏腑疾病传变的“顺”或“逆”。张仲景以此理论为依据,具体应用于防治脏腑疾病的传变,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点,为脏腑失调的病机理论奠定了基础。
    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前者在藏象学说中有所论及,后者则是本节论述的主要内容。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在脏腑中是一个重要的内脏,有“君主之官”之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见心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改变等病理表现,这些病理表现的出现,均是心之阴或阳、气和血的失调所致,因此,心的阴阳、气血失调,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由于阴和阳、气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因而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等不同病机,即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1 )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脏的阳气偏盛和心脏的阳气偏衰两方面。
    ①心的阳气偏盛
    心脏的阳气偏盛,即是心火。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多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多属实。但心的虚火和实火之间,常可转化,实火可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虚火亦挟杂痰热、邪热。虚火和实火的成因虽然有所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各异,但对于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还是比较近似的。
    心脏的阳气亢盛( 绝对的或相对的) 对其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躁扰心神:阳气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凡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乱等病理表现。
    血热而脉流薄疾:阳盛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症;甚则可以导致血热妄行,而见各种出血等病理表现。
    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出现品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等病理表现,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火不移,即是沿经脉而下移至小肠,可见小便黄赤、灼热疼痛等病理表现。
    ②心的阳气偏衰
    心脏的阳气偏衰,即是心脏的气虚的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逐步发展而成。常见者如宗气不足,贯心脉而行气血的功能减退;肾阳虚衰,水气凌心;脾虚气弱,痰浊内生,郁阻心脉,以及血瘀气滞等,均能累及于心,而致心脏的阳气偏衰。心脏的阳气虚损,还可在某些急性病的危重阶段出现,多因邪气炽盛,正不敌邪,阳气暴脱所致。
    心脏阳气虚衰,有心气虚和心阳虚之分,但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故常合并阐述。其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
    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的振奋,以致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之阳气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寒从中生。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遏心肪,形成心血瘀阻病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晦滞青紫,心悸怔忡,胸口憋闷、刺痛,自汗,甚则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数、或结代等。
    此外,心脏阳气虚衰亦常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如心脏阳气虚,可由肺气不足所致;而心脏的阳气虚损,亦能影响肺气而使呼吸失常,故在心脏阳气不足时,则常同时伴有咳逆上气,甚则端坐呼吸而不得平卧等症。这是由于宗气不足,同呼吸功能减退或失调所致。肾阳是心阳之本,心肾阳虚常能互相影响而同时并见,故在肾阳虚水泛凌心时,可导致心阳虚;而心阳虚时亦能损及肾阳,从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症。
    (2 )心阴、心血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阴不足、心血亏损和心血瘀阻等方面。
    ①心阴不足
    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于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等所致。心阴虚则阴不制阳,心阳偏亢,阴虚阳盛,则虚火内生,而见五心烦热;由于阴的宁表作用不能收敛阳气的浮动,影响心主神志,可见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影响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可见脉细数,舌赞同红。营阴不能内守,津随阳泄,则见盗汗等病理表现。
    ②心血亏损
    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难以集中专一,甚则神思恍惚;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等病理表现。
    ③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阴,是指血液运行不利,痹阻心脉和病变。阳气不足,血脉寒滞,可导致心血瘀阻;痰浊凝聚,血脉郁阻不畅,亦可导致心血瘀阻;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阳气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瘀血痹阻于心脉,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心胸憋闷、疼痛等。若心脉为瘀血所阻,气血凝滞而不通,则可见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等。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以助心之行血。因此,肺的阴阳、气血失调,均可出现呼吸的异常、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障碍等病理表现,同时亦可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调。
    但是,肺在病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肺阳的升散作用,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肺的阳气不足,即指肺气虚,而不再单论肺阳虚。肺具有朝百脉之功能,百脉之血,均朝会于肺,故肺之血虚极为罕见,多论及肺阴不足,而少涉及于血。所以,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侧重于肺气和肺阴失调两个方面。兹分述于后:
    (1 )肺气的失调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同呼吸,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又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和水液代谢,因此,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及肺气虚损两方面。
    ①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失常,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别,但常互为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等因素所形成。
    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主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影响,造成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症,也可致卫气郁滞,腠理闭塞而无汗。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
    肺气失于肃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和肺阴,而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②肺气虚损
    肺气虚损,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肺气不足,则呼吸机能减退,体内外气全交换出入不足,可出现呼吸气短等症。影响津液的输布代谢,则聚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或肺气虚损可导致卫阳虚弱,腠理疏松而不固,卫外功能减退,而致表虚自汗。
    ③肺阴的失调
    肺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可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主统血。脾的运化功能,是以脾的阳气为主,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也就是由于脾的阳气虚损,失于升清,失于运化所致。而脾的阴血不足,对于运化功能的影响,则远逊于脾的阳气。此即是脾阴阳失调病机的特点。脾的统血功能,实际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因此本节主要阐述脾之阳气失调。
    (1 )脾阳、脾气的失调
    脾的阳气失调,多为脾的阳气虚损、健运无权,气血生化无源,或为水湿内生,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中气下陷,而致内陷下脱;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
    故脾的阳气失调就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方面。兹分述如下:
    ①脾气虚损
    脾气虚,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止眩晕,中可见脘腹胀闷,下可见便溏泄泻等病理表现;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可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②脾阳虚衰
    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脾阳虚则寒从中生,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脾阳虚,则湿化水湿无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或水泛肌腠为肿。
    ③水湿中阻
    水湿中阻,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脾虚湿滞,或成痰饮,或为水肿。
    由于脾阳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又易于感受外湿,内外合邪,交阻中焦,形成虚实挟杂之症。水湿中阻,从寒化而会伤脾阳,以致湿盛而阳微;从热化而酿成湿热。中焦湿热,熏蒸肝胆,胆热液泄,可见面目俱黄之黄疸。
    (2 )脾阴的失调
    脾阴失调,是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而形成。脾气虚,脾失健运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津液不足可见口舌干燥,舌红少苔等症。脾阴不足,则胃阴亦虚,胃失脾助,和降失职,其气上逆,又可见干呕、呃逆之症。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动、主升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为不足,这是肝的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兹分述如下:
    (1 )肝气、肝阳的失调
    肝气、肝阳的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少见肝的气虚和阳虚。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相对亢盛所致,此内容放在肝阴、肝血失调之中阐述。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等方面。
    ①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多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在气机郁滞的部位,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或痰气或气血互结,在其结滞的局部出现肿块:如气滞于肝,则两胁胀满或右胁疼痛;肝气阻滞,或痰气、或气血互结于肝之经络,则上可发为瘿瘤、梅核气;中可发为两乳胀痛或结块;下可发为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甚则经闭等。另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甚则脘痛;横逆犯脾,则痛泻交作。
    ②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肝火上炎,为肝之阳气升发太过,故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等病理表现。肝的阳气升动太过,郁火内灼,极易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则易出现咯血、吐血、衄血;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
    (2 )肝阴、肝血的失调
    在肝的阴血失调病机中,均以不足为其特点。由于阴虚则阳亢,故阳气升动无制所致的肝风内动,亦多与肝之阴血不足有关。因此,本节着重于阐述肝血虚亏、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的病理机制。
    ①肝血虚亏
    肝血虚亏,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以致肝血不足。
    由于肝为藏血之脏,一般说来,血虚则首先及肝。故肝血虚亏不能濡养筋脉,则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则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血虚又易化燥生风,而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目闰、疒契疒从等病理表现。
    ②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多由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因精神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由于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亦常导致肝阳上亢。肝的阳气亢逆,多见眩晕,耳鸣,面红升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带数等上盛的病现表现;同时,由于肝肾之阴不足,故还可见腰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的临床表现。
    ③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的范围很广,如邪热炽盛,则热盛动风;肝阳升腾无制,则阳化为风;肝的阴血耗损太过,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的阳气升动太过者为多见。可见手足震颤、抽搐,或为筋惕,肉目闰、或为手足蠕动等“风胜则动”的病理表现,甚则可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痉厥等。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肾中精气,内寓真阴真阳,称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和主水液。肾的阴阳气血失调,则必然影响及肾的藏精功能,或为失于闭藏,或为精气不充,皆可导致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不良。若影响肾的主水功能,则可导致全身的水液代谢障碍,出现尿少,或水肿,或多尿、小便清长等。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亦有其明显的特点。这是由于肾中精气是肾阴肾阳之本,肾阴肾阳又是全身阴阳之根。因此,在肾往往只言精气之不充,而无气血的失调。为了有别于肾的阴阳失调,故分别从肾的精气不足和肾的阴阳失调两个方面阐述。
    (1 )肾的精气不足
    以精气分阴阳,则精属于阴,气属于阳,但决不能与肾阴、肾阳等同。这是因为,肾中精气,是互生互化的,共同组成肾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和肾气,并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肾阴与肾阳,则是肾的生理活动中两类相互制约的功能活动和状态,因而与肾精、肾气有所区别。
    肾的精气不足,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肾精亏虚
    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肾精不足,在婴儿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可影响“天癸”的至,而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在壮年时期,则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而见滑泄、阳萎等病理表现。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②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而致。肾气不固对肾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是肾失封藏和对二便失于固摄、肾失封藏,则肾中精气易于流失,而见遗精、滑泄等病理表现;影响肾的纳气功能,可见气浮于上,动辄气急等病理表现。对二便失于固摄,则可见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肾的阴阳失调
    肾阴和肾阳,是全身阴阳之根本。肾阴,即是真阴,又称元阴,亦即是命门之水;肾阳,即是真阳,又称元阳,亦即命门之火。肾阴和肾阳,分别代表肾的生理功能活动中的寒和热、静和动、降和升、入和出等对立的状态,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才能维持肾的生理功能,进行正常的活动。
    肾的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于肾阴亏虚与肾阳不足等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多由久病伤阴所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不仅可损耗各脏之阴,日久必耗肾阴而致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则肾阳( 命门之火) 失制,相火亢盛,以至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也可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进而耗损肾阴,而致阴虚火旺。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等病理表现。
    ②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实际上即是命门火衰,但在临床辨证中则有程度轻重之别。肾阳不足,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劳过度,肾阳损耗所致。阳虚则阴寒内生,因而有明显的寒象。
    肾阳虚损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殖机能的减退或水液代谢机能的减退,而见阳萎、精冷不育,或水肿等病理表现。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病理表现。
    (二)六腑的功能失调
    1 、胆的功能失调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可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直接引起;出多见于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的气机所致。胆汁的排泄障碍,不但可进一步加剧肝郁气滞,阻碍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可导致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此外,胆经郁热挟痰,痰热上扰,可影响心神,而出现心烦失眠等病理表现。
    2 、胃的功能失调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饮食和腐熟水谷,而以降为和。因此,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是受纳障碍和腐熟水谷功能的异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致脘腹胀满疼痛,进而可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逆等病理表现。
    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有胃气虚、胃阴虚、胃寒和胃热( 胃火) 四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胃气虚,多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换节,损伤胃气所致。因禀赋素虚,或久病元气不复等,也均能导致胃气虚。胃气虚,则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则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等病理表现,甚至胃气上逆,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病理表现。
    ②胃阴虚,主要是指胃的阴液枯涸而引起的胃的功能失调。胃阴的枯涸,多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胃阴虚时,胃的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功能已极度衰退,可见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如镜面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见脘腹胀满之虚痞,频频泛恶、干呕等胃气上逆的病理表现;甚则胃气衰败,可出现口糜等病理表现。
    ③胃寒,多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克伐药物,损伤胃之阳气。或素体中寒,均可导致胃寒。
    胃寒,则腐熟水谷的功能明显减退,多见食入不化的病理表现;胃寒,则气机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收引脉络而致脉络绌急,故多出现较剧烈的脘痛,痛得温而减等病理表现。
    ④胃热( 胃火) ,热和火同类。胃热炽盛,郁而化火上炎,即是胃火。胃热、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由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梁厚味,助火生热;或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其它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能引起胃热,胃火。胃热,胃火,均能引起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喝引饮、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甚则伤阴耗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病理表现;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呕血。
    3、小肠的功能失调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因此,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则失于受盛,而见食下腹痛、泄泻,或是呕吐等病理表现;不能化物,则可见食入腹胀,完谷不化等病理表现;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司,清浊混淆,可见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病理表现。由于在藏象学说中,将小肠的生理功能分别隶属于脾之升清和胃的降浊,所以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也归属于脾胃的病变。此外,小便淋浊、刺痛等病理表现,多由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在藏象学说中称作小肠火。
    4、大肠的功能失调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化失司,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可见大便干结、便秘等病理表现。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而见泄泻、便溏等病理表现。若积滞和大肠之气血相搏,则可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等病理表现。若因中气下陷、肾虚不固,则可见久泄、滑脱、脱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5、膀胱的功能失调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所以膀胱的功能失调,是要是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膀胱的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由于气化失常所致。如因邪实,或肾的阳气不足,而致气化不利,即可出现排尿障碍、尿闭等病理现象;如因肾失封藏,气失固摄,则气化无权,即可出现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理现象。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不癃,不约为遗尿”。
    6、三焦气化失司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升降出入之道,故一般以三焦的气化来概括全身的气化功能。
    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心的行血;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和胃、肠的运化、升降;肝和胆的疏泄;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和泄浊等等生理功能,无一不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所以也可归结于三焦的气化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三焦是气和津液的信道,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括了肺、脾、肾等脏器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所以,将肺失通调,归结于上焦气化失司;将脾胃的运化水液、输布精微、升清降浊等功能失常,归结为中焦气化失司;将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升清泄浊,肠的传化糟粕等功能失调,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所以,三焦气化失司,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
    (三)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
    1 、脑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因此,脑的病变即可出现上述种种生理功能的障碍或失调。但是,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所以,肾中精气亏虚,精不生髓,脑髓空虚,即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见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可见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理表现。由于脑位于人之首,全赖于阳气的升腾,所以阳气不升,可见头目眩晕,耳目失聪等病理现象。
    2 、髓和骨的功能失调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骨为人体之支架。髓由精生,髓充于骨而养骨。髓和骨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和松脆易折。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和骨的软弱、松脆等病变。
    3 、脉的功能失调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信道。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或血瘀,又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脉道还能使营气和血,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于外,此功能,实际上即是气的固摄血液的功能,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表现。
    4 、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是子宫。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
    女子的月经来潮、胎孕、产育和授乳,均以血为用,故有“女子以血为本”之说。但血之为用,全赖于气。气血和调,血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气血不和,必然影响及胞宫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种种病理变化。
    如因于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能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见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现。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即是“倒经”。
    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或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疒征瘕等病表现。
    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质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所致。
    (2) 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及胞宫功能失调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仅可引起气血的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能失常。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肾精亏损,“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宫功能失常,均可见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表现。
    (3) 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为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很多,但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均足以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而致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阳明脉衰少,冲、任二脉的气血难以充盈,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而致失常。
    总之,胞宫的生理功能,是全身生理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胞宫的功能失调,亦与全身生理功能的状况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失调,常是相互影响着的。特别是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病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亦是非常繁复的。
    阴性物源性内因
    经络病机经络,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信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内外,调节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等作用。经络病机,即是指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等方面。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正如《灵枢·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经气虚实时所说:“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又说:“足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此即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或虚或实所引起的病变。因此,经络的气血盛衰,可直接影响着与其相络属脏腑的气血盛衰。
    2、经络的气血逆乱
    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经络的气血逆乱,多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为厥逆。如《素问·厥论》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目旬仆。”厥,即经气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厥逆,由于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于络脑,故足太阳经的经气逆乱,则气血循经上涌而致头重肿胀。足太阳经其下行之脉合月国中,贯月山而内,其经气逆上则下虚,故足不能行走,甚则发为眩晕跌仆,昏不知人。
    经络的气血逆乱,又可导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如《灵枢·经脉》在论述太阴之别的功能逆乱时说:“厥气上逆则霍乱”,即是说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以导致脾胃功能的紊乱,以致清气不升,下为泄泻,浊气不降,上逆为呕,清浊混淆,发为霍乱吐泻。另外,经气的逆乱,又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如气火上逆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实质上也与经气上逆有关,如肝火犯肺所致的咯血,实际上即是通过肝经的火热引发经气逆乱,上犯于肺所致。阳明热盛时的鼻衄,也是阳明经的经气逆乱所致。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的主要原因。此外,经气不利,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又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原因。故《难经·二十二难》说:“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这就是说,在经络病变中,最早出现的是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然后才会导致血瘀等病变。
    4、经络的气血衰竭
    经络的气血衰竭,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有特点。
    脉的功能失调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信道。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或血瘀,又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脉道还能使营气和血,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于外,此功能,实际上即是气的固摄血液的功能,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表现。
    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见上节。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