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证类本草
>>
卷第四
银屑
(银屑_图缺)
味辛,平,有毒。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采无时。
陶隐居云: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皆是生石中。炼饵法亦相似。今医方合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尔。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永昌本属益州,今属宁州。《仙经》又有服炼法,此当无正主疗,故不为本草所载。古者名金为黄金,银为白金,铜为赤金。今铜有生熟,炼熟者柔赤,而本草并无用。今铜青及大钱皆入方用,并是生铜,应在下品之例也。唐本注云:银之与金,生不同处,金又兼出水中。方家用银屑,当取见成银箔,以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已磨取屑尔。且银所在皆有,而以虢州者为胜,此外多锡秽为劣。高丽作贴者云:非银矿所出,然色青不如虢州者。
又有黄银,《本经》不载,俗云为器辟恶,乃为瑞物。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银屑,君。银箔同。主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之病。
图经文具金屑条下。
海药云:谨按《南越志》云:出波斯国,有天生药银,波斯国用为试药、指环。大寒,无主坚筋骨,镇心,明目,风热,癫疾等。并入箔于丸散服之。又烧朱粉瓮下,多年沉积有银,号杯铅银,光软甚好,与波斯银功力相似,只是难得。今时烧炼家,每一斤生铅,只煎得一、二铢。《山海经》云:东北乐平郡党少山出银甚多。黔中生银,体骨硬,不堪入药。又按《唐贞观政要》云:十年,有理书御史权万纪奏曰:宣、饶二州诸山,极有银坑,采之甚是利益。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无所乏少,何假取呼?是知彼处出银也。子母秘录,始娠,卒腰背痛如折。银一两,水三升,煎取二升,饮之。太上八帝玄变经:银屑益寿。青霞子《金液还丹论》:银,破冷除风。
衍义曰:银屑,金条中已解屑义,银本出于矿,须煎炼而成,故名熟银,所以于后别立生银条也。其用与熟银大同。世有术士,能以朱砂而成者,有铅、汞而成者,有焦铜而成者,不复更有造化之气,岂可更入药?既有此类,不可不区别。其生银,即是不自矿中出,而特然自生者,又谓之老翁须,亦取像而言之耳。然银屑《经》言有毒,生银《经》言无毒。释者漏略不言。盖生银已生发于外,无蕴郁之气,故无毒。矿银尚蕴蓄于石中,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言有毒。亦恶锡。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7: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