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证类本草
>>
卷第十
羊踯躅
(羊踯躅_图缺)
味辛,温,有大毒。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邪气鬼疰蛊毒。一名玉支。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三月采花,阴干。
陶隐居云:近道诸山皆有之。花、苗似鹿葱,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故以为名。不可近眼。唐本注云:玉支、踯躅一名。陶于栀子注云:是踯躅子,名玉支非也。花亦不似鹿葱,正似旋 花,色黄者也。今注其苗树生高三、四尺,叶似桃叶,花似山石榴。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树生高二尺,叶似桃叶,花黄似瓜花。三月、四月采花,日干。今所在有之。药性论云:羊踯躅,恶诸石及面,不入汤服也。
图经曰:羊踯躅,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今所在有之。春生苗似鹿葱。叶似红花,茎三、四尺。夏开花似凌霄、山石榴、旋 辈,而正黄色,羊误食其叶,则踯躅而死,故以为名。三月、四月采花,阴干。今岭南、蜀道山谷遍生。皆深红色如锦绣。然或云此种不入药。古大方多用踯躅。如胡洽治时行赤散,及治五嗽四满丸之类,及治风诸酒方皆杂用之。又治百病风湿等,鲁王酒中亦用踯躅花。今医方挪脚汤中多用之。南方治蛊毒下血,有踯躅花散,甚胜。
三种海药余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