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医家类
>>
经方一百首
>>
正文
005、甘草干姜汤
[组成用法]
炙甘草12~24 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
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现代应用]
1.以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清稀无味为特征的疾病。如小儿流涎、唾液分泌过多症、尿失禁、遗尿、腹泻、过敏性鼻炎、夜尿症、老年虚弱尿频、萎缩肾,劳淋、花粉症、鼻渊,口疮。
2.血证。如鼻衄、吐血、崩漏、咯血等。
3.其他疾病。如呕吐、吐酸、胃脘痛、眩晕、咳喘、肺气肿、肺不张、胃溃疡、消渴。
[经验参考]
本方广泛用于虚寒性出血。《仁斋直指方》以之“治男女诸处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元,无以收约其血。”《朱氏集验方》谓本方为二神汤,“治吐血极妙,治男子女人吐红之疾……”“火神派”四川名医郑钦安也有类似经验,谓无论吐衄血、牙血、二便血,先不分阴阳,都先止其血,大剂甘草干姜汤加血余炭,屡用屡效。岳美中曾治一鼻衄患者,衄血势如涌泉,历5个多小时不止,出血量达半铜盆。患者面如白纸,近之则冷气袭人,抚之不温,问之不语,脉若有若尤,神志已失,急疏甘草干姜汤:甘草9g、于姜9g,煎服。2小时后手足转温,神志渐清,脉渐起,能出语,衄亦遂止,翌晨更与阿胶12g,水煎日服2次,后追访未复发(《岳美中医案集》150页)。赵守真治王某,素有吐血痼疾,服清凉涩止药辄愈,至夏复发,进前药不应,后杂进温补及消瘀药亦不应。赵氏诊时血尚零星未止,色黯而稀,又不时微咳,频吐清涎,口淡,食纳不佳,小便黄。舌润滑无苔,脉濡缓。赵氏以六君子汤加炒侧柏、焦荆芥之属,五进而血仍吐,久思不得其解。旋忆及陈修园三字经吐血章“温摄法,草姜调”之言,予炙甘草18g、干姜(炮成炭用)9g,水煎温服。4剂吐血少间,再3剂血全止,后用饮食调养,未另服药(广东中医,1962;9:13)。根据诸多医家的经验,本方治疗血证时干姜多用炮姜。
在《伤寒论》中,甘草干姜汤是作为“以复其阳”的救逆剂来使用的,原文治误用桂枝汤的汗后伤阳。临床上误服下剂及凉药而伤阳者也同样可用本方。荒木性次氏《古方药囊》中载了两个治验。一女孩,感冒发热,因大便不通,与调胃承气汤,服后下利数次,随即突然手足冷,烦躁闷乱,恶寒战栗,得得打战,呈危笃状态,急予甘草干姜汤作—次服,危症立愈。另一例女孩,发热,心情不佳,饮食不进。初予小柴胡加石膏,服2~3次后手足发冷,咽干,痴呆无神,烦闷,急予甘草干姜汤很快治愈。指出本方治疗因服下剂及石膏剂所致之腹中冷,手足厥逆,烦闷不适者有神效。
在使用本方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虚寒的体质状态,即患者代谢低下、恶寒明显、面色白,舌体淡白,苔润,手足冷,脉迟、弱、缓。在方证的识别方面,分泌物及排泄物明显增多,清稀而无臭秽气味是重要的着眼点。不过,当出现“咽中干、烦躁吐逆”时易误珍为热证,宜注意;治消渴时要与白虎加人参汤相鉴别,后者代谢亢进,脉有力;用于小儿遗尿时,要先摄x片以排除隐性脊柱裂等器质性病变。本方为温阳之剂,但与附子类方相比,阳虚层次尚浅。本方证的进一步发展可为附子证。本方运用常加味。治血证多加血余炭、阿胶;治遗尿多加益智仁、麻黄;过敏性鼻炎加白芷、防风;胃脘嘈杂、吞酸,伍左金丸;咳喘伍细辛五味子、茯苓、半夏;本方加附子即为四逆汤,加人参、白术即人参汤,加白术、茯苓即肾着汤。
[原文点睛]
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29)
2,肺瘘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道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金匮要略》第七篇第五条)
甘草四两(炙)、干姜;两(炮),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注论精选]
尾台榕堂:老人平日苦小便频数,吐涎短气,眩晕难起步者,宜此方(《类聚方广义》)。
奥田谦藏:阳气已虚之人而复发汗,汗出则其阳更虚,于是手足厥冷,咽中干燥,并有烦躁吐逆等证的药方。此方主要在缓其急迫,复其虚而助其阳气(《伤寒论阶梯》)。
莫枚士:此诸温中方之祖。加附子为四逆,加参、术为理中汤,是四逆,理中皆此力‘之属。依全书通例当云干姜甘草汤。经方例凡经误下者,皆用干姜,不独治烦、吐也。《备急》正作干姜甘草汤,姜二分、甘一分,治吐逆、水米不下神验(《经方例释》)。
吴仪洛:甘草干姜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嗽,腹痛便滑,外内合邪,难于发散,或寒药伤胃,合用理中,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若夫脉陈畏冷,呕吐自利,虽无厥逆,仍属四逆汤。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4/11/24 0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