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七 治体十臣职
-
臣事论
梅曾亮
天下之患。非事势之盘根错节之为患也。非法令不素具之为患也。非财不足之为患也。居官者有不事事之心。而以其位为寄。汲汲然去之。是之为大患。今夫四民之中。士之贵于农工商贾也。较然明矣。使农工商贾。皆汲汲然有为士之心。则方其为农也。田莱必不能辟。其为工也。艺事必不能精。其为商贾也。有无必不能迁。然天下之民。有自乐其农工商贾之业。而以士为畏途者。彼士也有考试场屋之苦。有文字声病之学。违其程度。则又有褫夺扑责之刑以随其后。凡士之所深忧以为大辱者。民皆脱然而无患。彼民也度其身而苦其事。有万不可以尝试者。故甘心绝意。乐其业而不迁。今之为仕者则不然。无愚智贤不肖也。而皆有必为公卿大夫之心。夫吏之迁除。或以年计。或以十数年计。非可朝拜官而夕超擢也。然其身縻于此。而其心去此职而上者。不可以层累计。人有仕宦十年而官不调者。则乡里笑之。而亲交为之减色。忘分苟得。相帅成风。夫爵禄者廉耻之药石也。善用之则起。不善用之则废。廉耻者聪明之堤防也。固其防则盈。而溃其防则竭。聪明竭矣。虽勉强为作。施令布政。与吾民相酬对者。特具文焉而已。故曰有不事事之心。而以其位为寄。汲汲然去之。是之谓大患。虽然。是患也。不成于贱。而成于贵。不成于贵贱之悬殊。而成于治贵贱之不公。大臣者。将帅也。属吏者。士卒也。大军之沮败。非为将者之独奔。而法之加。必自将者始。今夫大吏。其日造请问起居者。属吏也。供刍薪米炭者。属吏也。加声色颐指者。属吏也。听弹劾迁换者。又属吏也。有罪。则曰是属吏所承办也。承审也。大臣者不知。同有罪。则曰是大臣也。不可与小臣同科。科其罪矣。而或降级。或罚俸。不旋踵而复。其罪同。而位卑者则一蹶不可复振。用法如此。固贱者之不能心服也。心不服而隐忍以为之。此其身有不能安。而其职有不能尽者矣。则宜以其位为寄。而汲汲然去之也。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善为治者。所慎重而专任之者。大臣而已。使小臣之事。统责之大臣。而大臣之罪。不可分之于小臣。其大小之罪均。法之加必自贵者始。盖位重而责之者厚。厚不为刻也。位轻而责之者薄。薄不为私也。夫如是贵者难其事而不敢有以位为乐之心。贱者量其力。而无皇皇于冒进之意。乐其职故其心安。安其心故其事成。传不云乎。厚味实腊毒。高位实疾颠。古之人自一命以上。其忧患递相增也。以至于卿相。惟疾人则无忧。悲夫。自三代而下。士之畏富贵而不居者。何少也。使士也无考试场屋之苦。文字声病之学。褫夺扑责之刑。而又无农工商贾之瘁。以获高世之名。则天下有一不为士者。而其心不服。人主尚安得四民而用之哉。或曰。如此则非所以贵贤贱不肖之心。且无以磨厉人于功名之途者也。曰。今之贵贱。非如古之世。其贵贱也。以为不贤乎。则固有时而为大夫公卿矣。以为贤乎。则公卿大夫皆自小臣始矣。且夫人弃贱就贵之心。如水之就下。如丸之走阪。虽贲育之勇。不能抑之。圣人不得已而分利害之数与贵贱参之。而听人能不能者之自处。政之失也。则专其利于所贵而专其害于所贱。夫避贱而趋贵。罪之可也。然使卑贱之忧患。甚于贵富。人孰不避忧而趋乐。是人臣之利也。非国家之利也。然有公忠体国之大臣。则亦不利乎此矣。
因时论二论进退
吴铤
进退者。人主所以养臣之廉耻。而臣所以自全其廉耻者也。古之君子。难进而易退。难进之道有三。时未至而安之。一也。度己所不能而辞之。二也。己虽能是。必辞之而后受。三也。易退之道有四。礼貌未衰则就之。及其衰也则退。一也。言而见信则就之。及其疑也则退。二也。论大事不用。则假小事而行。三也。为内职不用。则乞外职而出。四也。进不为贪位。退不为旷官。为臣子者。岂愿必于如是哉。然而卒如是者何也。则固以自全其廉耻也。为人主者岂必听其如是哉。然而卒听之者何也。则固以养臣之廉耻也。不惑所以为知。不争所以为仁。知耻所以为勇。善让所以为礼合而言之义也。一举而五善备焉。进退之所系诚重矣。后世不知此义。故易进而难退。为人主者。必将曰是固吾所豢养者也。吾有所授于尔。尔当受命惟谨。其有让者。不以为沽名。则以为规避矣。为人主者。又将曰是固吾所奴隶者也。吾有所授于尔。尔当受命惟谨。其有退者。不以为怨望。则以为惧祸矣。为臣子者。因进退之不自主。而幸其足以保位也。亦曰吾固君所豢养与奴隶者也。进退之固当受命惟谨。其有让且退者。不以为矫异。则以为虚伪矣。且夫愚者不察进退之宜动。挟浮沈苟安之习。自失其廉耻。无复向者五善之美。又妄訿廉耻之士为不识时务。呜呼。其亦过矣。夫进退之分易明也。廉耻之心人所自有也。然而卒如是者何也。时为之也。惟豪杰之士为能不拘乎时。而自守其介然之节。其它皆与时为进退而已。其所积渐。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知此。则可谓大臣矣。
张江陵论
亢树滋
大臣之罪莫大于无过。盖至于无过。则必选懦避事。置身利害之外。使天下后世刺之无可刺。非之无可非。而衰乱之祸。乃阴中于国家而不可救止。以吾观有明三百年宰相。若江陵张公者。庶几大臣之有过者乎。今夫医者之治病也。必治其受病之处。当嘉隆以来。卿大夫因循成俗。置国事不理。所谓宰相者。率以圆容隐忍。持禄保位为得计。而二三台谏。习见夫宰相之无所短长。遂恃其讦直强谏之风。互相朋比。以耸动后进。而劫持君相。盖宰相之听命于台谏。而不能有为也久矣。江陵知其如此。乃以精明刚果之资。起而矫之。固救治之药也。然彼台谏诸臣。积习久沿。安能一日为之下哉。其指为专权怙宠。连章攻讦者。岂果实心为国。乃不便其私图而急欲去之耳。非江陵得君之专。其为所逐决矣。然江陵去。宁复有如江陵者。不避嫌怨。不计功罪。而佐其君。厉精图治。使纪纲整。风俗修。四夷宾服。致数十年太平之治乎。呜呼。才臣之当国也。其力足以有为。而身每及于祸。庸臣之当国也。竞为相安无事之说以图幸免。而其实能潜溃其国家。当汉之隆。申屠嘉周亚夫辈。严厉奋发。天下以安。及其末也。张禹孔光之徒。日夜修饰经术。崇尚虚文。而卒致王莽之祸。使江陵当日稍顾身家。依违其际。未必不得美誉。而吾恐上恬下嬉。不待闯献出。而明社之屋也久矣。且吾历览全史。见国家之终于不振者。大率宰相非其人故也。明自三杨而后。仅有一江陵实心为国。一旦身殁祸作。且不免后世之口舌。此固有国者之不幸。于江陵乎何有。顾或者谓江陵之相业。固有足多者。至于夺情视政。忘亲恋位。其亦可恕乎。曰。此尤不足以知江陵也。夫江陵。大臣也。大臣之道。以安社稷为悦者也。但愿其有治世之大功。不愿其有区区之小节。即以为罪。亦祗江陵一身之过。而无关于天下国家之故。诸臣知为江陵计。而不知为天下国家计。其亦昧于道矣。呜呼。三代以下。久无定评。吾所惜者。恐天下后世。或有处江陵之位。值江陵之时与势。相率以江陵为戒。而潜溃其国家者非细也。可不虑哉。
因时论三论谏官
吴铤
谏官之职。莫善乎言人主之得失。大臣之得失次之。政事之得失又次之。最下则敷陈琐辨析毫黍而已。夫人情孰不就安全而避危祸。御史职甚卑。以新进而兼疏远。孤臣无党。又所言与人主之意相反也。足以生其愧而犯其忌。且近于彰主之过焉。夫以小臣而与君争。则危。以新进而与故旧争。则危。以疏远而与亲近争。则危。以孤臣而与朋党争。则危。以相反之意匡扶人主。则危。积愧而成憎。则危。积忌而成怒。则危。彰君之过而自居其名则危。为谏官者。挟此八危之势。直言人主与大臣之得失。而进其苦口之言。将何以胜。而人主与大臣。将起而与谏官角。言之而切。则以为激讦。言之而不切。则以为虚浮。其可以罪去者。则以间散置之。如是。则忠直之士。不能容于时矣。为谏官者。知忠直之不能容于时也。将曰。我而言人主之失以求免于危。是犹以矛刺盾也。必无冀矣。我而言大臣之失以求免于危。是犹以耳求食也。愈无冀矣。惴惴焉惧八危之及于其身。而又恐天下以不言责之也。故敷陈琐。辨析毫黍。以塞其责而已。苏明允曰。末世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不谏之刑缺然。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如是。则必善用其罚矣。然而用不谏之罚。犹且言之而仍无益于国者。何也。则以敷陈琐辨析毫黍故也。上之人固重其罚而使之言矣。然而上之所罚者不言也。而为谏臣者。则即以言避之也。上之既不能体朝廷求言之意。下之复不能使天下国家获言之用。徒因仍其故。以求免乎不言之罚。至人主欲以言责之。而彼犹得以自解。夫是乃明允之所不及料也。呜呼。巧矣。
续苏明允谏论
朱琦
苏明允作谏论。疾士之不谏。欲制刑以劫之。而复商之墨刑。引霍光事为证。余谓士不可以劫也。不如慎赏。慎赏莫如明示以意。先王之世。刑赏并设。然赏从重。刑从轻。待士以廉耻。而不辱以奴隶。按墨刑虽制于商。自虞夏至周无用者。不可以霍光诛昌邑之臣之不谏者为比。且天下之士。勇者怯者。至不一也。勇者常少。而怯者常多。勇能谏。怯不能谏。则天下之能谏者少。而不能谏者多。必如苏氏之言。尽取怯者而刑之乎。则不可胜刑。设有谏者能谏其十。而一之不谏焉。亦取而刑之乎。刑之则不恕。舍又非法。且大臣亦有怯者。刑不可加也。苛于小而纵其巨。不可谓公。如此。则刑之权易穷。故谓不如慎赏而明示以意。慎赏则不僭。怯者不得侥幸。而勇者奋。明示以意。则谏者知其断然必出于赏。而怯亦勇焉。昔者百里奚事虞则默。事秦则智。子臧逊于越而强于威宣。一叔孙通也。始则阿二世取容。已而事汉以死争太子。王珪孙伏伽戴冑之属。卷舌闭口于隋。亢言极论于唐。岂前后若两人哉。盖人臣不从其令而从其意。意之所向。天下奋袂抵掌而赴之矣。诚使今之进谏者。如齐威王之时。明诏廷臣曰。若者上赏。若者中赏。若者下赏。如此而有不谏者。吾不信也。又如汉孝文时。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可采。未尝不称善。不可用置之。如此而有不乐谏者。吾亦不信也。或曰。谏。吾职也。非有所利也。好名。贞士且耻之。况利乎。苏氏亦言士有不悦赏不畏刑者。示之以意而犹不至。则奈何。余谓不然。人情大抵相近。先王之制。为中士设也。且人惟悦赏。故名义可得而诱。司马温公谏院记。谓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夫汲汲于名诚不可。而使人主疑谏者之好名。谏者亦以好名之嫌而自沮。此大不可也。孔子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不以小言受大禄。大言受小禄。世儒或疑其说。而记礼者以此正告天下而不讳。曰。如此则受。否则已。若权衡尺寸之不爽。非惟国之常典宜尔。盖君臣相与之际。本自坦白正大。而无所用其讳也。后世多忌。而疑其于赏也。有上下相蒙而弗及者。又其是非乖异。闇主乱朝。乃至迁其刑于谏。迁其赏于不谏。而士亦矫语曰。吾不悦赏。不畏刑。此岂其情哉。自宋以后。持论愈高。用法日舛。虽欲如苏氏复古之制。增设墨刑。彼既迁其刑于谏矣。谁与执不谏之刑乎。夫赏罚莫若近情。近情则可行。彼明允者。习于纵横之术。期于必售。激而为仪秦以术奸其上者也。怵以猛虎。而限以渊谷。以术劫其下者也。上下以术而非其情。故士亦遂有不悦赏不畏刑者。夫使天下而皆不悦赏不畏刑。天下不可为矣。
进言论
陈尔干
有两人焉。各择一术以处。必其所甚慕者也。既又未尝不悔。而交相为慕。是非真可悔可慕也。从而易之。悔且慕者又将如故。故择术者非于未事之先穷其究竟。鲜不为偶尔之利害所移。古来忠荩之士。殚精竭虑。披心沥诚。以献其所见。一二浅识者往往指其小害以挠之。幸而人主从我。未几小害者见。则挠之者喋喋矜得意。而人主之意亦卒移。夫人虽甚不肖。必不愿国家之荣怀者。非情也。吾虽甚昵乎彼。必捐吾祖宗之业子孙之计以从之。愚者不为也。乃专于任贤者。自古不概见。而苟且旦夕。卒至亡国败家者。相随属。盖天下事莫不有利害。未事之先。各见其所见。既入其中。又震惊其见在故也。夫药之足以生死者。即足以死生者也。无甚害。亦多无济缓急。而待生于药者。骤服之亦未必不见小害。夫药之入口。死生决焉。亦孰冒也哉。有医焉。尝屡已其痁痎之疾。则危急之际亦委之矣。为医者于用药之先。又为言初当瞑眩者若彼。继乃收效者如此。则方累见小害。将转幸再生之有机。一二浅识者。亦将服其言之不爽。而未敢有邪说。故人臣之将进大计也。有以取人君之信于先。又能杜小人之口于后。则几矣。夫人方甘以无济缓急之药。养其锢疾。而医之初奏其技者。并不任瞑眩之咎。则挠阻者奚待多言哉。若夫不知病之所在。姑以快吾意之一试。则诚不如无济缓急者。犹不速其死。且使后世之人。骇峻品之必不可投。委锢疾为必不可瘳也。悲夫。
王阳贡禹论
潘德舆
儒臣之道。明经为本。谏诤为用。虽然。本之中有本焉。心术不。明经谏诤。皆邪慝也。汉王阳贡禹。少并称明经。仕各以谏诤显。然王阳之经术谏疏。董仲舒之匹也。其谏昌邑王也。谓宜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欣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此既万世人主之蓍蔡矣。其谏宣帝也。谓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遭其时。言听计从。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者。其务在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所以牧民者。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独设刑法。以意穿凿。是以诈伪萌生。刑罚亡极。呜呼。三代后二千余年名臣众矣。未闻言此者。虽周召复生。岂有加乎。宣帝迂之。谢病终不召。无足为阳恨。独恨班固寡识。使与贡禹同传。且谓阳禹之取舍同也。夫禹之取舍。岂独不逮阳。阳名臣之冠。而禹邪臣之尤也。何以明之。禹箴元帝。语至密。帝亦屈意信向之。然综其要。不过劝帝裁减服御器物宫女马离宫苑囿。罢采珠玉金银铸钱官。俾百姓壹归于农。儿七岁出口钱。二十乃算。皆俭朴小节。非能沥血陈奸凶。使帝赫然冯怒。奋阳刚。开阴。得经义之大者也。汉之亡兆于元帝。其害莫大于任石显。杀萧望之。斥刘更生。而禹实党显。劾望之更生。其为三公即显荐。汉之罪人。非禹谁也。凡为人臣者。必巧给便佞。作奸揽权。而后为小人。则小人亦易除。惟诸诵习经术。号当代雅儒者。亦内耽利禄。扳附私人。不使其君知贤不肖之辨。而小乃盘固不可去。国随以亡。故昔人以为拂人主易。攻权臣难。若匡衡张禹孔光杜钦谷永之徒。阴护持王凤董贤王莽。交通比周。外假经术谏诤。取重人主。皆师贡禹之故智者也。唐权载之作辨亡论。力斥张禹。于贡禹则恕之。不知二禹心术一耳。皆孔子所谓色取仁而行违。鄙夫患得患失者。乃儒者之下流。乡原之大较。其不幸败露。始为苏威冯道。幸而安居高位。以老寿终。获世清名。身后如贡禹者何限。作史之人。经义不精严。往往以清平之儒臣宽之。岂不谬哉。或疑班史刘向石显传。颇书贡禹阴事。于禹传没之。为史中互见法。不知此大节所系。不可以互见为隐讥也。况王贡两龚鲍合传。皆清节纯直之士。可以禹羼入哉。此即固闇于大义失身权势之由也。吾断禹曰邪臣之尤。使不得与王阳比。为儒臣史臣者。庶悚然于人臣之义。无昧其本心哉。
宋仁宗戒言官说
姚莹
嘉佑五年。殿中侍御史吕诲言。故事台谏官许风闻言事者。盖欲广其采纳。以补朝廷阙失。比来中外臣僚。多告讦人罪。既非职分。实亦侵官。甚者诋斥平素之缺。暴扬暧昧之事。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惩革之。诏戒上封告讦人罪。或言赦前事。及言官事弹劾小过不关政体者。既而御史中丞赵概亦言。比年以来。搢绅之论。多险刻竞浮。宜行戒敕之。复下诏曰。朕乐与士大夫惇德明义。以先天下。而在位殊趋。弗率朕旨。或为危言诡行。务以警众取誉。罔上而邀宠。论事之官。搜抉隐微。无忠恕长厚之风。托于公。而原其本心。实以合党图私。甚可恶也。中书门下。其采端实之士。明进诸朝。察辨矫激巧伪者。加放绌焉。呜呼。宋仁宗可谓仁矣。此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所以前称汉文帝。后惟宋仁宗也。权御史中丞王畴又言。国家开广言路。任用台谏官。比年士大夫乃有险徼之人。挟己爱憎。依其形势。以造浮言。奔走台谏之门。鼓扇风波之论。幸言者得以上达。推原其情。本非公正。止于阴借权力。取快私意。当言之人。率务举职。既所传耳目稍异。则岂敢遂无论列。万一有爱憎不中之论。荧惑紊挠人主之聪明。岂不为听断之累哉。帝嘉纳之。余谓王畴之言。切中后世言官之獘。其托于公以合党。图私者无论矣。即有忠爱之君子。而惑于小人浮说。因之爱憎不中。轻发公论者。亦不可不慎察之。
书姚惜抱翰林论后
许宗衡
惜抱先生之论翰林曰。翰林为天子侍从之臣。当拾遗补阙。唐初设翰林。百工皆入。犹猥下之职。其后益尊益亲。由唐及宋元明。官制因革。而御史有弹劾之责。翰林有文章之任。要皆兼谏争。盖自古然矣。今之翰林。虽不皆亲近居左右。而翰詹立班科道之上。固以其为近臣。拾遗补阙。非为越俎。若惟是以文章为尽职。是犹百工之以技也。亦何与于道哉。嗟乎。宗衡往来京师三十余年矣。编修检讨。既非兼讲官者。不得言。讲读以上。得言矣又卒不言。其直 南斋。与夫居 讲幄。有师傅之责者。皆可备 顾问。不可谓非亲矣。亦无抗疏以拾遗补阙传海内者。时或有之。闻者目笑曰。是何为者。文学侍从。固翰林职也。而先生则曰。君子之职以道。细人之职以技。使世之君子。赋若相如邹枚。善叙史事若太史公班固。诗若李杜。文若韩柳欧曾苏氏。虽至工犹技也。然则由先生之言观之。苟非相如邹枚太史公班固李杜韩柳欧曾苏氏。其人盖并不能以技称。而顾曰文学侍从。则亦犹之百工猥下。冒其名无其实者之所为。且无以解于古所谓工执艺事以谏之说也。是直翰林之佣焉已矣。或曰。是固然矣。然翰林者。既以文学为专职。终不得以谏争责之。然则翰林当何事。自唐人为赋得诗。今沿其制为之独工。又唐选举志。取人之法。三曰书。谓楷法遒美也。今亦恪守无少惑。是二者足尽翰林之职乎。宗衡以为翰林者。他时之宰相也。气骄则学不进。道衰则技始工。何自视之薄也。而况技且未工乎。古之相如邹枚太史公班固李杜韩柳欧曾苏氏。其不可复见久矣。有道之士即奈何为此官。而不思自免于为佣也哉。
书谢御史
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讙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笻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谢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及道光癸巳之岁。河南裕州知州谢兴峣。以卓异荐入都。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者也。引见时。唱陈名贯毕。 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谢振定。历官翰林御史。臣生长京师。 上忽悟曰。尔乃烧和珅车谢御史之子耶。因褒奖兴峣家世。勉以职事。明日。 上语阁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未几。 命擢兴峣叙州府知府。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 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敏树得知其本末如此云。敏树又记在都时。有郎官当推御史者。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郎官谓曰。芗泉负学问文章。又彼时清议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时所重者独官禄耳。御史言事轻则友朋笑。重则恐触罪。一朝跌足。谁相顾盼耶。且家口数十。安所赖耶。余无以进之。嗟夫。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乐者。且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一遭斥逐。终以不振。独气节重江湖间耳。然则先生于烧车之时。亦可谓计虑之不详尽者耶。
书明王少参遗疏后
朱琦
右明王少参疏草遗迹。其裔孙丰谷录一本为副。公之乡人于君庆元携以示琦。前数行断烂不可识。余读而惜之。公是疏凡千余言。其大者以谓人主欲识臣贤否。莫如尽下诸章疏。而明示以赏罚。则有劳者劝。而有罪者畏。是时宰相方恶言者。而持威福自上出之说。以炫惑于上。公益力争。以为言官言之而陛下听之。是即威福自陛下出。如误信谮言。以为小臣挠上之权而屏之。则言者将自此止。后有大奸慝。谁为陛下言者。韪哉是言。可以抉听之獘。而破人主之惑矣。公又尝以倭寇陈十议。明史附于其父恭简公传后。而此疏顾未之载。公名堂。金坛人。万历十七年进士。以检讨屡上疏陈时务。不用。遂乞归。既而以大臣荐。官至福建参政。是疏所言。乃明神宗时事。嗟乎。明之末造。言者纷纷。务为讦激。士大夫至以廷杖为荣。甚者窜斥诛戮而不悔。虽曰名义之重。亦当时风声气习。渐靡使然也。苏文忠公云。弹劾积威之后。庸人亦可以奋扬。风采销委之余。豪杰有不能振起。故同是言也。言之弹劾积威之时。人人能之。虽激切如公此疏。而史不之载。至其风采销委。举世不言。而有言者。世且惊叹以为盛事矣。士固不汲汲于名。卒其所以显晦者。岂不以时哉。此余所以读公是疏而叹也。
明吕新吾先生明职篇序
潘世恩
周礼太宰以八法治官府。二曰官职以辨邦治。明官之务审其职也。职重则难胜。职繁则难理。职轻而简。则又易玩以怠。越职则为侵官职。不办则为旷官。伊古以来。虽辅相如伊吕。执法如皋苏。将兵如颇牧。治民如龚召。推其实不过尽职而已。夫舆台之贱蒙瞍之愚。苟能尽其职。则虽小而有功。否则即以过人之才。居得为之势。而纷纭废弛。何裨毫末。乃或恃其居心之慈惠。植品之端方。持躬之廉洁。辄曰。吾无负于朝廷。吁。朝廷所以课吏者果如此已耶。抑别有所委托而考其功耶。明儒吕新吾先生躬行笃实。本理学而达于政事。所着实政录内。有明职若干篇。为巡抚山西时训诫僚属之文。明畅而不失之迂。切直而不流于激。洵居官之秘钥。从政之良模也。余于退食之暇。删繁录要。付之剞劂。盖欲筮仕者家置一编。日夕省览。以无隳厥职云尔。
覆奏微渐愈勉力办公片
陶澍
再臣于九月二十四日。接到 廷寄。奉 上谕一道。又于本日奉到 批折。以臣感患微。上烦 慈注。谕令安心加意调理。并奉 谕江苏事务繁重或有掣肘作难之事不妨据实陈奏断不可遽思引疾有负委任等因。捧诵之下。不胜感激涕零。伏思臣渥蒙 皇上特达之知。年方四十有九。精力未衰。正宜竭力图报。祗以上年大病之后。适值事繁。失于调养。以致偶感仍发。乃荷 圣主曲体入微。恩同大造。臣何人斯。膺兹 笃眷。自念受 恩之深。此身不敢为臣有。亦惟受 恩之深。此身不敢不为臣有。现在力疾办公。一面服药调治。潮热已退。头目渐清。惟有腰腿未愈。医言积湿受风。深入腠理。尚须由渐疏解。加以补剂。可冀徐瘳。勉图驽策。断不敢稍萌诿卸。致负 鸿慈。至湖河各有专司。一切勘估工程。开闭闸坝。及员弁姓名履历。并不知会臣衙门。无由深悉。本年淮扬水灾。咸言百数十年所未有。被淹甚久。颗粒无收。因思河工虽非臣职。一经决裂。其害即归于地方。若河工一日不安。即地方一日不靖。不敢避越俎之嫌。每有见闻。辄据所知。札商督臣河臣。彼此意见多同。现在王营减坝开后。黄水已落。清水不患不消。但须早蓄。而河流既断。尤须挑穵深通。免致积淤未净。将来又形倒灌。海州安东沭阳各属。虽有损伤。若今腊明正能将减坝克期堵合。当可无误春耕。至灾民前因水深无住。纷纷逃避。经臣饬属设厂分养。均属安静。日内当即汇案恳 恩蠲赈。而漕务为东南一大端。军船回空。已入苏境。尤须整顿章程早为备办。以速河运。仰副 宸廑。
沥陈办事艰难仍恳终制疏咸丰六年
曾国藩
奏为沥陈微臣办事艰难竭蹶。终恐贻误。吁恳在籍守制。恭折奏祈 圣鉴事。窃臣谬厕戎行。与闻军事。仰蒙 圣慈垂注。帱载恩深。凡有奏请。多蒙 俞允。即有过失。常荷 宥原。遭逢 圣明。得行其志。较之古来疆场之臣。掣肘万端者。何止霄壤之别。惟以臣之愚。处臣之位。历年所值之时势。亦殊有艰难情状。无以自申者。不得不陈于 圣主之前。定例军营出缺。先尽在军人员拔补。给予札付。臣处一军。概系募勇。不特参游都守以上。无缺可补。即千把外委。亦终不能得缺。武弁相从数年。虽保举至二三品。而充哨长者。仍领哨长额饷。充队目者。仍领队目额饷。一日告假。实时开除。终不得照绿营廉俸之例。长远支领。弁勇互生猜疑。徒有保举之名。永无履任之实。或与巡抚提督共事一方。隶人衙门。则挑补实缺。隶臣麾下。则长生觖望。臣未奉有统兵之 旨。历年在外。不敢奏调满汉各营官兵。实缺之将领太少。大小不足以相维。权位不足以相辖。去年会筹江西军务。偶欲补一千把之缺。必婉商巡抚。请其酌补。其隶九江镇标者。犹须商之总兵。令其给予札付。虽居兵部堂官之位。而事权反不如提镇。此办事艰难之一端也。 国家定制。各省文武黜陟之权。责成督抚。相沿日久。积威有渐。督抚之喜怒。州县之荣辱进退系焉。州县之敬畏督抚。盖出于势之不得已。其奉承意旨。常探乎心之所未言。臣办理军务。处处与地方官相交涉。文武僚属。大率视臣为客。视本管上司为主。宾主既已岐视。呼应断难灵通。防剿之事。不必尽谋之地方官矣。至如筹饷之事。如地丁漕折劝捐抽厘。何一不经由州县之手。或臣营抽厘之处。而州县故为阻挠。或臣营已捐之户。而州县另行偪勒。欲听之。则深虑事势之窒碍。欲惩之。则恐与大吏相龃龉。钱漕一事。小民平日本以浮收为苦。近年又处积困之余。自甲寅冬闲。两路悍贼窜入江西。所在劫掠。民不聊生。今欲于未经克复之州县。征收钱漕。劝谕捐输。则必有劲旅屯驻。以庇民之室家。而又或择良吏以恤民隐。或广学额以振士气。或永减向日之浮收。或奏豁一年之正课。使民感惠于前。幸泽于后。庶几屡捐而不怨。竭脂膏奉公上而不以为苦。然此数者。皆巡抚之专政。臣身为客官。职在军旅。于劝捐扰民之事。则职分所得为。于吏治学额减漕豁免诸务。则不敢越俎代谋。纵欲出一恺恻详明之告示。以儆官邪而慰民望。而身非地方大吏。州县未必奉行。百姓亦终难见信。此办事艰难之一端也。
臣帮辨团练之始。仿照通例。镌刻木质关防。其文曰 钦命帮辨团防查匪事务前任礼部右侍郎之关防。咸丰四年。臣剿贼出境。湖南抚臣咨送木印一颗。其文曰 钦命办理军务前任礼部侍郎关防。九江败后。五年正月。换刻 钦差兵部侍郎。衔前礼部侍郎关防。是年秋闲补缺。又换刻 钦差兵部右侍郎之关防。臣前后所奉援鄂援皖筹备船肃清江面诸 谕。皆系接奉 廷寄。未经明降 谕旨。外闲时有讥议。或谓臣系自请出征。不应支领官饷。或谓臣未奉 明诏。不应称 钦差字样。或谓臣曾经革职。不应专折奏事。臣低首茹叹。但求集事。虽被侮辱而不辞。迄今岁月太久。关防之更换太多。往往疑为伪造。酿成事端。如李成谋战功卓著。已保至参将矣。被刑辱于芷江县。出示以臣印札而不见信。周凤山备历艰辛。已保至副将矣。被羁押于长汀县。亦出示以臣印札而不见信。前福建巡抚吕佺孙曾专函驰询臣印不符之故。甚至捐生领臣处之实收。每为州县猜疑。加之鞫讯。或以为不足据。而勒令续捐。今若再赴军营。又须另刻关防。岐舛愈多。凭信愈难。臣驻扎之省。营次无定。闲有部颁紧要之件。亦不径交臣营。四年所请部照。因久稽而重请。六年所请实官执照。至今尚无交到确耗。此外文员之凭。武官之札。皆由督抚转交臣营。常迟久而不到。军中之事。贵取信如金石。迅速如风霆。而臣则势有所不能。斯又办事艰难之一端也。兹三者。其端甚微。关系甚巨。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纵能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才。恐终不免于贻误大局。凡有领军之责者。军覆则死之。有守城之责者。城破则死之。此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微臣讲求颇熟。不敢踰闲。今楚军断无覆败之患。省城亦无意外之虞。臣赴江西。无所容其规避。特以所陈三端。艰难情形既如此。而夺情两次。得罪名教又如彼。斯则宛转萦思。不得不泣陈于 圣主之前者也。臣冒昧之见。如果贼势猖狂。江西危迫。臣当专折驰奏。请赴军营。以明不敢避难之义。若犹是目下平安之状。则由将军巡抚会办。事权较专。提挈较捷。臣仍吁恳 天恩。在籍终制。多守数月。尽数月之心。多守一年。尽一年之心。出自 圣主逾格鸿慈。不胜惶恐待 命之至。
恳辞 加恩片同治元年
两江总督曾国藩
再密陈者。现在金陵未复。寇势方张。军事反复无常。正恐利时少而钝时多。臣忝膺重任。日夜忧惶。除浙江已陷。苗练已叛。难遽补救外。即上而皖南江西。下而镇江上海。亦俱有岌岌可危之势。臣分内之事。尚未知成败何若。乃自去秋以来。迭荷 鸿恩。臣既蒙 赏加太子少保衔。又蒙 饬谕节制四省。兹又拜协办之 命。臣弟国荃。既蒙 赏穿黄马褂。又蒙 赏头品顶戴。兹又拜浙江按察使之 命。一门之内。数月之间。异数殊恩。有加无已。感激之余。继以悚惶。诚恐军事一旦疏失。即加倍谴责。犹有余咎。臣本拟恭疏辞谢。以除授参政大典。料难收回 成命。又甫经两次辞节制四省之权。不敢更疏渎辞。近于矫情而钓誉。惴栗旁皇。不知所措。理合据实陈明。恳求 皇上念军事之靡定。鉴愚臣之苦衷。金陵未克以前。不再 加恩于臣家。是即所以保全微臣之功名。而永戴 圣主之恩眷矣。又前此迭奉 谕旨。饬臣保荐江苏安徽巡抚。顷复蒙 垂询闽省督抚。饬臣保举大员。开列请 简。封疆将帅。乃 朝廷举措之大权。如臣愚陋。岂敢干预。嗣后臣如有所知。堪膺疆寄者。随时恭疏入告。仰副 圣主旁求之意。但泛论人才以备采择则可。指明某缺径请迁除则不可。不特臣一人为然。凡为督抚者。皆不宜指缺保荐督抚。四方多故。疆臣既有征伐之权。不当更分黜陟之柄。在 圣主虚衷访问。但求投艰而遗大。不惜舍己而从人。惟风气一开。流獘甚长。辨之不可不早。宜预防外重内轻之渐。兼以杜植私树党之端。其督抚有任可履者。不准迁延不到。亦不准他处奏留。庶几纪纲弥肃。 朝廷愈尊。是否有当。谨一并密陈。伏乞 皇上圣鉴。
请 训责枢臣疏光绪四年
监察御史何金寿
比以灾荒不雨。 皇太后 皇上下诏自责。哀痛恳切。稍有人心者。读之皆为感泣。顾臣伏思 皇上幼冲。 两宫听政。虽 权衡自上。而翊赞则在枢臣。凡用人行政诸大端。必资商榷而后行。枢臣曰可。则 旨以为可。枢臣曰否。则 旨以为否。盖今日之 朝政。固无不自政府出矣。去年晋豫固属巨灾。其余水旱风蝗。被灾者将及十省。总由官无善政。以致 天降奇灾。及成灾以后。疆吏讳灾而养祸。部臣屯膏而殃民。试问内外诸臣之进退。枢臣岂得无援引保护于其闲。能尽诿之于 皇太后乎。考之往代。遇大灾则策免三公。三公亦自请罢斥。今新疆平则枢臣受赏。腹省灾则枢臣独不受罚。且坐视 宫廷下诏罪己。尚不引咎自陈。请予处分。又不于拟 旨时。恳请 切责。灾诿诸 天。过诿诸 上。于心忍乎。窃谓枢臣亦非必有心误 国也。但外虽勤职。中少血诚。各省之年谷。丰则听其丰。荒则听其荒。各省之人民。生则听其生。死则听其死。各省之疆吏。贤则听其贤。否则听其否。行下之 诏令。奉则听其奉。违则听其违。部臣之议奏。准则听其准。驳则听其驳。不知痛痒。委诸自然时局之坏。实由于此。今山西死亡过半。骨肉相食。析骸而炊。河南市鬻人肉。行旅断绝。盗贼蠢动。 畿辅赤地数百里。道殣相望。流民数万。哄集京师。辇毂之下。奸民乘乱结队攫物。此后何堪设想。万一饥民聚为明季之流贼。微特枢臣等谋 国不忠。即自谋亦拙矣。伏恳 训谕枢臣。责以忘私忘家。认真改过。庶可上格 天心。不然。虽 宫廷万分焦劳刻责。而臣下泄沓如故。则感格恐无期也。
与朱干臣书
管同
相别三年。思念不可胜。近闻阁下晋官郎中。执法秉公。无所挠屈。甚慰甚慰。而闻诸道路。或谓且得御史。如其然。则同深为阁下重之。盖古者谏无专官。自公卿至庶人皆得谏。其后乃专设谏官。而百寮之敢于言事者。犹不禁也。今则百寮不复言事。而弹劾谏争之责。一归给事御史。夫为任既专。则为责愈重。为责既重。则当识其大小之分。轻重之序。必实有关于治忽安危。实为国计民生之所系托者。举而陈之。始为克尽其官。而不负 朝廷任使之意。若夫毛举利害。不及大体。虽后之台谏。习此成风矣。而恐非贤者之所宜出也。阁下刚毅抗直。练达世务。其在部中。已卓卓有本末。然则苟为台谏。必大有异于今人。虽然。天下之事。不可枚举。言之矣而不可行。如不言也。行之矣而无补于天下国家之事。如不行也。阁下处今之势。苟为台谏。其将何以为言。同闻之。世事之颓由于吏治。吏治之坏根于士风。士风之衰起于不知教化。然而教化云者。非空文而无实具之谓也。以身训人是之谓教。以身率人是之谓化。同乡者私作议俗一篇。以为当今之风。坏于好谀而嗜利。夫欲人之不嗜利。则莫若闭言利之门。而欲人之不好谀。则莫若开谏争之路。天下之事。夫岂止此。然必先举二端。然后人才勃兴。而法度可以渐讲。顾不知其言果当否尔。今寄上惟采择焉。或谓同子言则近矣。然议俗之说。责难于君。使听者持子言而得祸。则奈何。斯言也。同窃以为悖矣。古之直言得祸者。皆其值主不明。而所遭有不幸也。当今 天子仁恕恭俭。敬天爱民。虽草茅之士。未尝亲瞻日月之余光。而不知 圣质。然近者伏读官箴。则已窥见 九重励精之意矣。而箴于御史。实曰敢谏不阿。忠贞常矢。然则今之求言。比于悬鼗设铎可也。而论者毛举利害不及大体。是 天子欲人之言。而谏官瘖不言尔。而顾以为言恐得祸。毋乃诬乎。无求利之思。无好名之见。本之以至诚。而陈之以恺切。持之以至正。而出之以和平。虽在中主。犹能听受。而况 圣君哉。诚恐得祸。则又未尝无以处。孟子曰。辞尊居卑。又曰。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虑其难而不居其位可也。居其位而稍孤其职则大不可也。同于阁下相契殊深。虽齿德相悬。而亦近乎朋友之当责善者矣。用敢发其狂言。靡所忌讳。伏惟留意省察。幸甚幸甚。
与徐廉峰书
潘德舆
月朔以来。以齿病未相见。忽闻足下被吏议。惊惧不已。然闻足下能建言。又窃喜平日择友不虚也。昨过足下宅。不值而归。心蕴结未解。今日熟寐觉。闻同舍生诵邸钞。知足下蒙 恩复还词垣。跃然而起。喜满颜色。腹中蕴结者。砉然解释。如层冰泮于水。积云散于天。清和晖朗。不可言喻。并齿病亦忘之。已又思吾所喜者。非足下一人之私也。足下入台十余日。即奋然发议论。可喜一也。足下以降黜之官。承优渥之泽。还清华之选。保文学之荣。可喜二也。虽然。喜未大也。足下方被谴怒。 天威忽开霁。复列侍从。虽卑贱如德舆。尚为足下感戴 君恩。欲舞欲泣。则足下必更感激流涕。过于德舆十倍。自兹以往。足下所以焦思竭力。上报 国家者。亦必过于今十倍。虽今之所司。不过文雅翰墨。而方来之日月未有艾。方来之报称亦未有艾。足下德业功名。得此炼冶。益坚贞硕大。而斯世之事。所以收效于足下者。必无穷也。而犹未也。所谓大可喜者。足下方以言罣吏议。镌级至三。而 天子则曰念言官从末减。大哉 圣言。普天之福。生民之利。万世之庆也。何也。言官之言。不能尽当也。亲见足下之言。一不当 圣意。即降黜与卑官伍。继自今默者必多矣。亲见足下之言。已不当 圣意。犹委曲矜全。使不失往者清切之地之职。是 圣天子重言官以辅聪明。德之盛。量之宏如此也。是 圣天子咨求国是。笃念民生。作养敢言之气如此也。继自今言者必多矣。使言官遭遇如此而犹不言是言官负 朝廷。非 朝廷薄言官。诸言官必不然也。夫言官之言诚不能尽当。顾不尽当。而 圣天子必使敢言者多。则言之当者必出。而天下之受益者必众。虽一人一事。其关系为何等哉。德舆江南一穷士。在京师人海中。如浮萍之细。然区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故欣然布之纸墨。齿病差。仍当诣足下罄谈。不宣。
与汤海秋书
左宗植
隔阔频年。始得一聚。春历夏。以昕以夕。别后思念。想同之也。足下高才英气。可百时彦。乡缘言事。仍左计曹。于时流俗。颇用致惜。或忮心者。乃以为快。即海秋自云。有何当袖手版共赋归去来之语。宗植闻之。独笑言贺。以为此乃 圣主造就人才之深心。海秋遭遇之极盛也。假令海秋挟其英情壮志。趾高气扬。即使一日千里。曾不差跌。不过一九衢要人。乘坚策肥。令长安小儿。路傍称羡。转眼之间。不及百年。吾见赫赫海秋。乃浮邱间一丸粪壤耳。岂不大可痛惜乎哉。自古豪杰不世出。抱奇服伟之士。其蓄道德能文章不朽千古者。往往必出于抑塞摧折之余。夫非奇士必期于抑塞摧折也。亦谓非抑塞摧折之遭。不足以收其驰骤溢越之情。而发其感慨奋赴之气。以并入于道德文章之域。而成其不朽千古之才。吾乌知乎抑塞摧折我者之非大有造于我者乎。而胡为郁郁不自得。而撄情于流俗人之意识也乎。受书以来。颇爱贾谊陆贽苏轼之才。以为自圣贤孔孟而外。言文章干用。莫之或先。然之三子者。有遇有不遇。或始遇而终不遇。其为道德文章。各有千古则一也。海秋自视处汉文之世。深谋远画。孰如贾生。处德宗之朝。经纬密勿。论思献纳。孰如陆贽。处元佑之时。文章谏争。孰如苏轼。况长沙之迁谪。忠州之贬斥。儋耳之窜逐。与海秋今日之事。有万此者乎。夫职任者。人臣事君之大分也。予夺者。帝王磨励人才之大柄也。故或知其人之才而亟用之。以表当官之绩或知其人之才而骤用反以为害。则暂抑之。以待他日之用。大君宰执万物。自有深心微意。非臣下所能窥。固不可以尺得喜而寸失忧也。今 天子怒海秋之言事。夺御史。罢章京。又若不欲遽弃吾海秋也者。仍授户部为正郎。 圣主造就人才之意。诚不可知。为海秋者。正宜痛自砥厉。仰答 高厚。辇毂之地。人士众多。足资讲贯。又富有图籍。朝购夕集。以海秋之地。与海秋之年且才。少挫之余。人事简略。举平昔雕虫习华嚣凌竞之气。幡然弃去。并入于敛声就实之中。于以上下古今。深求理乱兴衰之故。与 国家政治得失之大。进可以谋谟庙堂。启赞帷幄。退则昌其议论。箸为文章。以自托于立德立功之次。吾乌能测海秋之所至哉。若论事一不遇。便废然自失。忧愁抑郁。不自振荡。昂藏牢骚。折损春华。是乃柳司马刘宾客辈之所为。非所望于吾海秋者也。南归久不得京中消息。故人天末。深惧吾海秋以少不称意之故。遂阻其远大之业。而不能自返于古人。故反复譬论。布其区区。庶冀吾海秋之悟而听之也。此间惟有荒山怪石。绝少人士。惟日取厨中宦书经史万余卷。尔满案。如春蚕着叶。自为俯仰耳。近作肥国论一篇。附奉大览。祈教之。
复严渭春方伯书
胡林翼
复书恳请集思广益。以图补救。夜久不寐。近日尤甚。 君父之难。闻变已一月矣。奔问官守之义。臣职尚亏。疆场牵拘。按兵未动。此心愧愤。无以自立。进言体要以至诚恻怛条理分明为上。不得慷慨激昂。致违纯厚笃棐之义。人情于患难之际。友朋伉直责善。引绳批根。君子犹或非之。况 君父危难。其忍放言高论耶。明夷艰贞之节。鸱鸮哀悱之词。古人处变。可为师法。异族偪处都城。明年以后。更多反侧。太王迁岐。娄敬入关之议。亦时势所必然。惟仅变一法易一地。谓可久安措于盘石。鄙人尚未深信耳。兄血诚肝胆。忧国至切。敢以质之。
覆黄恕皆侍郎书
曾国藩
承来示。述及佩蘅兄言。敝处尽可施展。勿为人言所挠。仰荷关垂。感甚感甚。窃观古来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直言极谏。惟将帅不可直言极谏。以其近于鬻拳也。凡臣工皆可弹击权奸。除恶君侧。惟将帅不可除恶君侧。以其近于王敦也。凡臣工皆可壹意孤行。不恤人言。惟将帅不可不恤人言。以其近于诸葛恪也。握兵权者犯此三忌。类皆凶于而国害于而家。故弟自庚申忝绾兵符以来。夙夜祗惧。最畏人言。迥非昔年直情径行之故态。近有朱卢穆等交章弹劾。其未奉发阅者。又复不知凡几。尤觉梦魂悚惕。惧罹不测之咎。盖公论之是非。 朝廷之赏罚。例随人言为转移。虽方寸不尽为所挠。然亦未敢忽视也。
和论
龙启瑞
和者。古圣王所慎择而用之者也。古之所谓和者。众贤谋一事而无所违。世之所谓和者。合贤不肖而使之同归于一致。古之所谓和者。真是明而人不得挟私以相戾。世之所谓和者。是非混而责之以必从。夫使混贤不肖。一是与非。而天下之人。遂然平其心。柔其气。相率而归于和。犹之可也。贤与不肖者处。则贤者之气不相下。而不肖亦必不相容。即不肖能隐忍以求合。而贤者决不苟同以邀誉。是强之为和。而适以致其不和也。今将使君子与小人共图一事。君子为义。小人则为利矣。又使君子与小人共讲一学。君子为己。小人则为人矣。其义与为己者是。则利与为人者非。是非生于人心之同然。犹五色之有黑白。五臭之有熏莸也。今黑白为一色。而置熏莸于一器。曰吾但取其和而已。有不为之闭目而弗视。掩鼻而却走者乎。且君子之于天下。亦欲其事之有成而已。假令贤不肖并处。是与非并行。甚则不肖加乎贤。非者逾于是。又甚则以贤为不肖。而不肖反为贤。是者为非。而非者反为是。于是而所谋必成。所行必当。推而放之四海而准。举而措之庶事而安。则贤者亦姑需忍以求济焉。而古之圣贤。犹曰枉尺直寻而利。有所不为。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圣贤之言。其亦不和甚矣。岂不谓如是而直道乃得信于天下。上合乎天理。下顺乎人心。刑赏中而政教修。礼乐兴而大化流。反是。则将为跬步之行。一日之居。而不可得也。然则廉颇蔺相如李光弼郭子仪之事何如。曰此私雠也。非公义也。私仇不可不和。不和则寻衅隙。而废国家之大计。是为不忠。公义不得强和。强和则徇人失己。而终不能有益于事。且独不闻古之人有上殿争如虎。而下堂不失和气者乎。彼之所遇皆贤。所执或有是有不是。而尚不阿意曲从。博和衷共济之美名。而不自讳其争若此。若遇一与己不类者。将庭斥之面唾之犹恐不足矣。而谓可依阿淟涊如谐臣媚子之为耶。古之人有孔光张禹者。知王莽董贤之乱国。而委蛇其身。与之从事。彼其人皆有醇谨之行。诚之质。其于古所谓同寅协恭者。盖优为之。其容身自全。疑若可酿休祥而迎善气者。五代时冯道祖之。遂以其身事数姓而莫之恤。充其所至。彼亦务为和而过者耳。卒之见效如此。后之人主尚安取和臣而用之哉。故古之善用其和者。莫如蔺相如郭子仪。而尤善者莫如刘安世。最不善者莫如张禹孔光。其最不堪者莫如冯道。道固无足议也。禹光之所为。亦世之君子所訾笑之。以为不齿于人类者矣。而其端皆由贤不肖是与非之混淆始。然则用和者。其可不慎所择哉。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