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六十五 礼政五学校下
-
学校篇上
汤成烈
孔子论政。富而后教。此王道施行之本。自尧舜禹汤文武相承为治。未有不以学校为先务者也。孟子云。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记曰。党有庠。州有序。家有塾。是校庠序者。乡学也。学。国学也。古者八岁就傅。十五而入乡学。学成而升之国学。其所为学。三物六行。记于周官。礼乐诗书。详于王制。是皆寻绎其义。非徒玩索其文。处则见之躬行。出则措诸实用。故由修齐以至平治。在在皆由学校中来也。三代以后。汉犹近古。西京尚文。董子独求实学。其太学博士诸生。研求六经。承师说。不敢异同。及登显位。国有大政。及大疑大狱。类举经以断。天子卿相。侧席而听。奉以施行。非托于空言也。东汉光武明章之世。学校之制大备。稽古之儒。尊为师傅。四姓小侯。胜衣就学。故其时治道隆而风俗醇。迨乎其季。犹敦尚气节。守死不变。虽避世避地。而讲授不衰。非学校之流风与。唐贞观之治。崇尚文艺。不求实学。词章之徒进。禀经之儒退。终一代三百年祸乱相寻者。此。学校不修之过也。宋世讲学风盛。儒道大兴。使非王安石变乱法度。新学祸世。则靖康之变不作也。使非韩侂胄恐儒者为己患。严禁学徒。则德佑之变不作也。然其时太学生上书。力争国是。陈东抗节于前。六君子擅名于后。此学校修明之效也。自明科举之法兴。而学校之教废矣。国学府学县学。徒有学校之名耳。考其学业。科举之法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科名之外。无他志也。其流獘至于经书可以不读。品行可以不修。廉耻可以不讲。以剿袭为揣摩。以钻营为快捷方式。其初既有苟得之心。其后遂为患失之计。持禄幸位。委蛇朝阙。容头过身。承顺奸权。朝政猥杂。国是日非。君子患之。退而讲学。于是立书院以救学校之失。此首善东林之所由盛也。当其时名德主席。贤才尚慕。赴之如水。惟恐或后。不求心性之说。惟求义理之明。于圣贤学问。既为亲切。而措之日用。自有实功。是以争尚气节。兼事经济。或处或出。言行无违。在朝在野。成为风气。此讲学诸君子之功。足以救学校之阙也。然而坏于佥壬无耻之徒。窃妇寺之权以倾正人。假钩党之说以覆善士。人之云亡。而国亦随之。良可悲矣。岂非学校不修。而败类出于其中。以祸人家国乎。盖自科举之法行。人以科目为苟得。而患失之心胜。一切依阿隐淟之术。取媚当世。见有端人正士。必与之为难而力排之。不黜不死不止。而生民之疾苦。天下之安危。即至祸乱丧败。终不一顾焉。是诚何心哉。故昆山顾炎武有废今日生员之叹也。盖今日之生员废而后学校可兴也。
学校篇中
汤成烈
然则今日之生员。无可与立之人乎。曰。是在上所以道之而已。夫士之欲见用于世也。古今无异情也。古者道之以道德。则人务躬修实践。以待上之明扬。道之以察举。则人务经明行修。以待上之征辟。后世道之以功利。则人习为管晏。道之以名法。则人趋为申韩。道之以词章。则人习为诗赋。道之以制艺。则人趋为程墨矣。以制艺程墨之易为也。故趋之者众。趋之既众。上因渐广其额。其始必高等。方廪膳于学为生员。浸而增广。浸而附学。其员既众。司训者贪其贽仪。宽其程课。名列于学中。 钦颁书籍。未尝或窥。四子九经。未尝卒读者多矣。夫学额既多。举额苦少。其沈潜者。寝食于程墨以求其合。其高明者。转吐弃经籍以专其趋。久而得之。心志满足。老者血气已衰。精力已消。苟得一官。俯仰随人。妻子丰赡。方幸书不负我。奚暇他谋。少壮者意气方盛。才力可为。然科名之所由来。平昔之所肄业。制举之外。别无他学。虽有通儒正言。告之以义理之学。经济之学。若何敷政临民。庶期有济。彼不笑以为狂。即以为迂矣。返而求之古人之实学哉。此制举之所以祸天下也。矧得之者。百之一耳。失意之士。愿者犹循谨自爱。不敢为非。而无术谋生。口食不充。体衣不完。事畜无资。妻子冻馁。穷而无告。志没齿。亦可哀已。黠者遂弃其所学。务为变诈。舞文逞志。结交胥吏。小则恃衿护符。为害闾阎。大则出入官府。挟持短长。咀嚼善良。比比然矣。国家设立学校。而以科举道之。故教化不行。教化不行。故人不事学业。以不事学业之人。又无恒产以资其生。则其心之放辟邪侈。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于是乎学校多游民矣。故曰。科举之法兴。而学校之教废也。昔之书院。为名贤讲学之地。非徒设科举制举之业也。诱掖后进。务为有用之学。以期出而济世。故伟人间出。自相磨砺。风节懔如。事功亦着。足以补学校之阙也。今也不然不问品学。但以处京秩之居忧。及甲科之归林者。每月一课。一文一诗。批校竣事。即索修脯。未尝进一士与之讲贯。考其诵习何书。讨论何事。孰狂可以裁成。孰狷可以节取。储材毓秀。以为 朝廷他日之用也。其主讲之得名者。大抵揣摩风气。决取科名已耳。是书院之于学校。犹之以水济火也。庸有愈乎。
学校篇下
汤成烈
然则教必如之何而可进于古也。学必如之何而可济于世也。曰。学必有本而后有文。其本不立。其文不行。人生十年曰幼。始学。古者少仪弟子职。童而习之。洒扫扶持。躬亲为之。以劳其手足。稍长习射御。以固其筋骸。春诵夏弦。以启其心志。习先王之法言。循先哲之懿行。以端其趋向。则本立矣。而后习为文艺。以应府县之试。分为四科。曰道德科。曰文辞科。曰力行科。曰名法科。先行后文。取其行优学粹者。县上之府。府上之学。使拔其尤而进之学。大县进六七人。中县四五人。小县二三人。道德之科。专治一经一史。文辞之科。令治书论笺奏。杂以诗赋。名法之科。令读国家条例。兼习书判。力行之科。入孝出弟。由乡里月旦。月再校于司训。一校于县。岁一校于府。别优劣。优者旌。劣者惩。三岁校于学使而黜陟之。然后试之于省。分科而校之。善则登其名于贤书。以上礼部。简文行素着之大臣。督试其能否。然后选其魁异以进于廷。而试之策论表判各一。取通达周详明于政治者升之。毋以骈丽词采为贵。于是试之丞尉之职。以察其能否。然后简其贤能。内备顾问。入掌翰林。外试民牧。出宰百里。名法之良。备员郎位。力能纯粹。教化成均。如此则其选也慎。其进也难。上以实求。下不敢以虚应。而人才于是出矣。故必学校崇实学去浮靡。令博士弟子服习有素。研之六经。以复性善之初。参之史鉴。以察治乱之理。一旦居官临政。才识既定。投以艰巨而不眩。处以困阨而不移。可以烹小鲜。可以临大节。不负所学。斯不负于国耳。学校修而人才盛。虞夏商周之治所以隆也。使常为处士。笃志善道。言矩行坊。为乡闾之师表。后进秀髦。咸知矜式。是有功于士林。斯无玷于学校。国家宜给廪糈以终其身。必养士之廉耻。则人心正而风俗厚。有必然者矣。至于师儒之职。宜征聘不宜签选。必求经明行修之儒。年五十以上。久为物望所归。由县以上之府。府以上之大府。用古征辟之礼。元纁羔雁以将之。蒲轮以迓之。优其品秩。奉为师儒。齿德既尊。威仪严肃。弟子景慕。士庶祗承。所谓师严道尊。教化乃行。古之博士。讲学修业。仰赞庙堂议论。施之政事。非若后世以迂腐占哔之俦。为朝廷不甚爱惜之官。政教不与。训诲不事。乃谓之师。岂不名与实违哉。是故欲学校之修。必先严弟子之教。欲严弟子之教。必先重师儒之职。教必以孝弟忠信为主。而经史诸子以辅翼之。不必心性之空谈。惟求义理之实要。则其本既立。而文之可行。处为端士。出为名臣。良非虚矣。故曰。王道施行之本。必由学校始也。
因时论五论士
吴铤
世之为士者多矣。要其为学之端有二。有异于儒者。有同于儒者。异于儒者。曰黄老家。刑名家。法术家。纵横家。阴阳家。凡为家五。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此其獘也。同于儒者。曰道学家。考证家。训诂家。文章家。凡为家四。记曰。诗之失愚。书之失诬。易之失贼。乐之失奢。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此其獘也。自诸家而论之。各自为术。而不相通晓。可谓多矣。然自一家而论之。累而十。累而百。累而千。推之以至于无算。将何以定为学之归乎。吾观世之为士者。而冠。正而履。言尧言。貌舜貌。峣然自异于众。曰吾士也。人亦曰彼士也。士之名甚尊。天下然争之。争之者多。宜必循乎其实矣。今之为士者不然。争乎其名。弃乎其实。率粉饰多诵先古之言。不察治乱之原。不反身心之要。言无定指。行无常轨。无所有而掩取之者。袭也。不能必而冒为之者。诬也。今之为士者。非袭则诬。故为之者多。为之者多。则士不足贵。士之名固甚尊也。至于不足贵。奚赖乎士哉。世人不知。以为士多则风俗盛。不知此乃游民也。士非民。今且为游民矣。何以言之。古者士皆养于学。后世士皆野处。权不操诸上。此一病也。古者士皆以德行相高。后世士率以文辞相尚。致难参验。此二病也。古者士皆授田。有常业。后世士无常业。以教授自给。此三病也。士之为学。不出于九家。以九家之众。重以三病。人主不加参验而重督之。故天下皆冒为士。士安得不为游民。人主取士。不考其行。而试以无益之文辞。文辞不足定其行。故易为冒。冒之者多而士滥。则为士难。幸而为上所取。率十数年得一官。亦或终身不得官。则为士难。终身不得官。拙者不足以给身家。巧者游扬声誉。谒达官贵人为宾僚。亦或不足以给身家。则为士又难。三病之后益以三难。士安得不为游民。然则救之如何。曰。使之不冒为士而巳矣。为士者岁试于学。取其明通者列上等。给以饩廪。余皆罢之。使各有常业。因事而考其能。授官而责其功。贤者尽其材而课程。智者敕其法而澄虑。如是则庶乎其可也。
士论
亢树滋
天下之坏。坏于民风者半。坏于士习者亦半。民风士习。有天下者。不可不急为讲究也。然民风之坏。在上者苟力行节俭。崇尚敦笃。久之可循至于治。至于士习之坏。则非一朝一夕之故。虽有贤君宰相。极力振作。卒归于势之无如何。三代之际。礼教昌明。人知自重。为士者。莫不循循谨饬。从事诗书六艺。以备当世之用。其有不帅教者则屏诸远方。终身不齿。故其时风俗忠厚。贤才众多。及乎战国。学校废而游说兴。井田改而士无恒产。于是孟尝春申之属起。而以养士名天下。而士归之如流水。所习者机械。所争者功利。所尚者财贿。遂至邪说横议。交乱四国。甚者以一人之喜怒。词组之从违。而动连天下之兵。以逞其恣雎。日积月累。相引成风。此孟子所谓无父无君。流入于禽兽者也。是岂教化所能维系。法制权术所得朝令而夕改者乎。而于是秦始皇出。激而为焚坑之祸。议者动以坑儒为始皇罪。而不知彼所坑者。固卢生辈乱道之儒。盖有所不得已也。且天下之被其祸。已非一朝夕之故。天殆假手于始皇。而使之芟夷荡灭之也。汉兴。高帝任用三杰。文景崇尚黄老。士风不振。及武帝亲策董仲舒。下诏表章六经。而士稍稍向用。其初尚能引文饰义。以求赴上之意。然班氏已谓利禄之道使然。迨王莽摄政。而称功颂德者。太学生至四十二万人。其效亦可矣。光武中兴。尊贤使能。吏治蒸蒸。而士习亦翕然丕变。及其末也。习而为朋党。激而为放言高论。其势不及于祸不止。魏晋以来。清谈乱政。益无足取。至南宋而卑鄙龌龊。不异王莽时。降及元明。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习。于是庸下者。则习为无耻之事以肥身家。而雄骏者。又恃其精悍桀杰之气排斥异类。引援同党。怙势作威。惟其所欲。甚至以庠序而举黜大臣。以草野而专揽朝政。当其积重而难返。虽以天子之威。有不能令行禁止于下。而国事遂不可为。如明之末造是已。然则国家日以养士为心。而非但不收其效。且显受其敝。历二千余年而不变。岂果无术以救之乎。夫木必培植也。而后可胜栋梁。土必垦辟也。而后可艺黍稷。士必劝导也。而后可励廉耻。今司教者。既无造士之才。而大府亦漠不加意。岁课月试。以区区之微利。而殿最之。视士不一钱值。而于是士之自视亦不一钱值。呜呼。三代造士之法。至今日而澌灭殆尽矣。欲望士习之翕然丕变。岂可得哉。吕叔简曰。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吾谓欲变士风。当精择一郡中聪明好学为同学所推者若而人。别设书院。聘德望着闻之儒。为之师以教之。尊其礼貌。丰其廪饩。不与凡为士者等。而相与讲论实学。推究治术。俾知修己治人之道。其尤要者。在严义利之辨。而动其耻心。使有所不为。行之既久。庶为士者。有所感愧奋兴。而一变其积习乎。此若而人者。既学有根柢。喻义而不喻于利。则进可备公卿大夫之选。退亦可为一郡一邑之师以淑斯世。而谓国家不收养士之效者。未之有也。
史记儒林传论
杨绍文
记曰。无为而为仁者。天下一人而巳矣。余谓此非孔子之言。传之者之妄也。夫学者以立志为本。昔者孟子著书明王道。务在去利。崇仁义。夫不去利而能为仁义者。未之有也。天下因利而行仁义者有矣。君子病之。以为久假而不归也。况以利而诵仁义之言。而绝不为之者乎。余读史记儒林传曰。嗟乎。儒术之坏。自此始矣。古之养民也。立庠序学校以教之。升之司徒司马以宠荣之。然必考之以孝友睦任。进之以智仁圣义中和。范之以礼。而和之以乐。使其心知道之实有可乐。而非以为荣宠也。其所以荣宠之者。亦为取其所有余。以治民之不足。而非特为之报也。故学者多有廉耻之节。而士大夫无相冒之行。汉兴几百年。历文景之治。而后学校立。寖寖乎固一时之盛也。然其所举者。治六经之说已耳。非有古者三德六行之选也。而方汲汲乎以利诱之。为博士弟子。为郎中秀才异等。释奠舍菜诵弦。书礼之教。盖无闻焉。而自布衣为天子三公者。乃公孙宏等。而申公韩生董仲舒。皆以抗直黜去。则是风天下之为学者。治章句以为荣宠之资。而争为阿謏之术。以取宰相卿大夫。抗颜而为儒林而不知愧也。当周之衰。攻战从横之术行。然孔子之门。弟子游夏之属。各有徒数十人。后百余年而有孟子荀卿。秦始皇尽烧天下之书。杀戮诸儒。然陈涉起而孔甲从。伏生之徒。犹守其遗经以至汉。岂非先圣人遗风流俗犹有存者。而无为而为仁者。人之良心未尽泯哉。汉之举贤良孝弟。古庠序之法也。较唐宋为盛。其使天下骛于功利。而背乎先王之道。则学校之失也。公孙宏之曲学阿世。诸儒诋之。学校兴而幸进之徒。得所资而起。而老师宿儒。不得复以道正其失。其有异己者。共挤而排之。而汉遂无儒矣。太史公叙云。建元元狩之间。文辞可观。伤儒林之徒有文辞。自此始也。故学校不坏于周之废。而坏于汉之兴。则公孙宏之罪也。孔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叔孙通制礼。而先王之礼亡。公孙宏崇儒。而先王之教亡。其遗害百世。曷可道哉。
重儒官议
冯桂芬
先儒言师道立则善人多。师儒之盛衰。人才升降之原本也。今郡县莫不有学。学莫不有师。诸生以百数。仅识面者廪生耳。增附皆陌路。岁时敛学租。候伺学使者按部。争新生之贽。诸生获谴。为州县典守如狱掾。此外无事。绝无所谓教育人才之意。呜乎。师道之不讲久矣。无他。位既卑。权亦微。流品近益杂。汉成帝诏所谓为下所轻。非所以尊道德者也。今天下惟书院稍稍有教育人才之意。而省城为最。余所见湖南之岳麓城南两书院。山长体尊望重。大吏以礼宾之。诸生百许人。列屋而居。书声彻户外。皋比之坐。问难无虚日。可谓盛矣。独惜其所习不过举业。所治不过文艺。而楚南多才。往往发迹其中。矧能由是而进于经史道德也哉。考宋史晏殊知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盖书院也。厥后因其制为学校。然则学校之初固如是。后乃陵夷衰微以汔于今也。朱子曰。须是罢堂除及注授教官。请本州岛乡先生为之。陆氏世仪曰。教官不当有品级。亦不得谓之官。盖教官者。师也。师在天下则尊于天下。在一国则尊于一国。在一乡则尊于一乡。无常职亦无常品。惟德是视。顾氏炎武曰。师道之亡。始于赴部候选。又曰。教官必聘其乡之贤者以为师。而无隶于仕籍。昔贤论说如彼。今时情事如此。愚以为惟合书院学校为一。而后师道可尊。人材可振也。移书院于明伦堂侧。建精庐可容一二百人。郡县主之。省会则督抚学政主之。春秋祀事及学政试事。归州县。出纳琐。领以城绅。合通学之人而教之。举贡愿至者与焉。同其甲乙。童生则简其尤者与焉。异其甲乙。择师之法。勿由官定。令诸生各推本郡及邻郡乡先生有经师人师之望者一人。官核其所推最多者聘之。不论官大小。皆与大吏抗礼。示尊师也。厚诸生廪饩。居院者为内课。使足以代训蒙。不能居院者为外课。半之。月官课一。亲诣以重其典。有事则改日。师大课一。小课一。家远又不能居院者为课。季一课。不给饩。非游学连三季不至者。山长告于学政而黜之。有败行亦然。小过降童舍。期而复之。笃疾给冠带。愈而复之。其黜涉略用宋元明三舍积分法而变通之。法以大课名次并计。以得数少多为先后。造积分册。随课升降。岁终简其积分居最而品行亦优者数人。送学政参定之。以次贡入太学。经岁科十试。凡十五年而出书院。愿留者仍听。行之数年。文风不日上。士习不丕变者。未之闻也。或曰。文风固进矣。士习何与焉。曰。亦在择师得人而已。师得其人。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芳臭气泽之所及。有潜移默化于不自知者。夫闻风犹将兴起。况同堂乎。且夫观人之法。不惟暂惟常。不惟显惟微。不惟矜惟忽。而能见于常于微于忽。独有朝夕与居之人。责之以保举。其有滥焉幸焉者鲜矣。岂与夫一人之荐牍。一日之文字。所可同年语哉。于是太学中人。皆天下之选。非一百八金之流可比。司成诸职。必极天下之选。始足副人望。亦宜由诸生公推翰林官请简。列屋以容千人为率。廪之如郡县。居监读书三年。与之官。所谓天下文章莫大于是。彬彬乎盛矣哉。
学官论
王宝仁
古无所谓学官也。古无人不学。无官不与于学也。唐虞契敷五教。又有典乐后夔。其所教皆学之事。则契与夔皆可谓之学官也。周礼司徒掌邦教。以佐王扰邦国。其属有乡师乡大夫等官。宗伯兼掌礼乐。大司乐及大胥小胥隶之。自王公卿大夫之子以达于士。无一自外于教。下而州闾族党之民。亦皆有官教之。故曰无人不学。无官不与于学。而非别有所谓学官也。此古之制也。后世则不然。内官六部九卿而外。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仿古司成之职。其属有助教学正学录。直省则督抚司道府州县。而专主学校事宜者。有提督学政。其府州县别设学官。曰教授。曰学正。曰教谕。曰训导。教授学正教谕训导。不得干预地方公事。专管学中诸生。故人统称之曰学官。夫官以学名。必其学无不通。而后可当此职矣。学无不通而当此职。则虽不得干预公事。而凡府州县所司。莫非其学之所及矣。乃为学官者。不尽从事于学。第乐其职之闲。不厌其分之卑。阘无能之士。以及耄老不堪者。俱得乎其列。其曾任有司而不称职者。或贬之使居此官。于是人辄相訾曰学官学官。而为学官者。亦不思官之何为系以学。与夫学之谓何。竟若学官之本自尔尔者。毋乃不自顾重。而忘乎吾学之固有在也。嗟乎。古非学官。而无乎不学。今虽学官。而无所为学。然则世之居官而名不符其实者。岂独学官乎哉。
采风札记各卷小序
李联琇
圣贤之垂训远矣。六经语孟及宋五子之书。于修己治人之道。何所不具。吾今日在官。所为朝以考政。昼以职。夕以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者。即匡居诵读之时。由是而朝以考德。昼以修业。夕以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者也。似不必别有所谓官箴。若夫前事之师。亦备见于名臣言行录矣。而吾为采风者告。则不必远取。而第于近人绪论。采其有关于教化之司者。辑之以为训。而家修不与焉。涉夫他职者亦不与焉。惟其近而切也。抑有不能不取诸近者。提学之职。非古有之也。着官箴。 考试之为政。日聚千人而出入之。欲使人人情伪昭陈。日进千卷而分合之。欲使卷卷妍媸毕见。夫亦心剿而力瘵矣。而乘其隙。利其疲。以作奸而牟利者。大都即其所任用之人也。吾孤立于上。牢闭于内。彼同而我独。彼暇而我劳。彼闇而我彰。彼活而我窒。察之不易察。防之不胜防矣。惟先定其规模以从事。使立程不易。而妙用随时。则察之有由。防之无扰。善乎诸葛君之言曰。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夫考试独可无制欤。着立程。 学政全书。参之礼部则例。载在功令。成法共遵矣。然有治人无治法。天下人皆奔役于名利两途。而伺应官府之人。则并不为名而专为利。惟其知法。愈以玩法。而情獘丛于其间。安得所谓治人而信任之。惟深悉其獘。则有以密防其罅。而非躬行心得。亦不能烛照数计也。说命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惟由行而知者。言之亲切而有味。虽胪举琐谈。皆非无用。罗致诡状。皆非无实。随地可资以厘剔也。迁地可借以印证也。初任者以为先事之告语也。久任者以为不时之提撕也。着条说上中下。 批判之所出。号令之所积。书吏掌之。糟粕也。筌也。然非多储以备用。熟练之在心。则有施之不当者矣。学政非必曾任是邦之官。而胥吏皆经数任。凡吾设一法。创一议。以为己所独出昔所未经者。实则前人皆已筹及试行。为彼所习闻默喻。而不以明告者也。况幕中皆文士。无通晓政务之友。相助为理。又不宜设此一席。使干政而通外间消息。致隳诸友阅文关防。故阅文以外。无事不凭独断。噫。可勿慎哉。必也。任之初。尽取旧籍阅之。而录以为式。乃能用人而不用于人。着杂式。
送张小轩督学安徽序
凌
道光三年。岁在鹑火窒阳。辟从王之候。太常卿张小轩先生奉 命视学安徽。将行。同郡某再拜而送之。且言曰。自汉至隋。惟孝廉与秀才常行。自隋唐至宋。惟进士明经常行。至荆公改取士之法。进士独存而明经亦废。明太祖始定文武科取士之令曰。应文举者。察之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以观其能。策以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先之以谋。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戊辰亲策试举人。赐进士九十七人。立石题名。始着为令。而更定岁贡生员例。府学岁一人。州学二岁一人。县学三岁一人。易世而后。亦骎骎滥矣。论者遂谓帖括之学。闭隘而不闳。延移而无具。而主乡会试者。又索之冥冥之中。其人之邪正。并其素所储蓄。不可得知。其可得知者。惟督学使者而已。然魏敏果公以为文运不昌。病在有情面而无文章。有文章而无德行。拂天下大公之望。抑孔门首重之科。请托公行。廉耻道丧。俾人才所从出之地。既无真秀才。安得有真举人真进士耶。此公第为不肖者言之耳。不肖者任之。知亦獘。不知亦獘也。今先生之学问文章。与性情之廉洁。才识之详明。受知于 当宁夙矣。盖天下有廉洁而无才识。具才识而愧学问文章者。鲜克从容斯任。先生则从容任之。济济者从而折衷之。吾知闭隘延移之习。一洗而为通经致用之才。自后之登进士榜者。得贤公辅若而人。必尽出自先生门下也。夫各直省非乏材也。经传子史根柢之学。又非功令所禁也。其由县州达府由府达院者。非滥入戾霉黧之辈也。其复核至再至三。及儒师之月课而岁计者。又非止于场屋课试之蓺也。且优者必有赏。劣者必有罚。孝弟节烈之可表者必有旌。将贡于 朝廷之上太学之中者。必先自学臣拔之将付索于冥冥不可得知之所者。必先自学臣决之。然则先王观风设教之权。于是乎寄。汉之所谓孝弟贤良孝廉茂才明经射策特举辟召童子补试诸科。唐之所谓生徒乡贡贤良方正俊士博学秀才明字诸科。于是乎该。诚得如先生之性情才识学问文章。丕克振率。嘉与诸令守学官约。凡德行著称无间言。枕今汲古不求虚誉。及奇材异等专门名家有裨实用者。署其真。丹之于策。或荐之督抚。或旌其里闬。或奖以文章。其或有所论譔。由各属得以上闻。所至加以访察。申明条教。行检不饬则褫之。浮诞不经则责之。荒隋不习剿窃不耻则黜之。更于发落时别白其尤者。示劝惩以励其余。试竣。延其人品学问如前所云者。优礼而拂试之。从容论述。各尽其所欲言。并分验其所心得而后止。使人人道可传。惑可解。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读。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得之于心。征之于事。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如是而经术不明。人心不正。治化不行者。未之有也。不数年后。天下当不复谓进士浮薄不通经史。若杨绾所云者矣。况宰辅大器。半出大江南北。今日所取。异日将转以取人。师师相承贤贤相继。先生之流泽远矣。则今之所以拳拳向往者。更不仅于汉唐得人之盛已也。若夫不挠于埶。不溺于情。不惑于利。读书自好者优为之。又庸敢喋喋于先生左右哉。
送江小帆视学湖北序
曾国藩
今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大抵以刑强齐之耳。任蚩蚩者自为喙息。喜怒一不顾问。至其犯法。小者桎梏。大者弃市。豪强者漏网。愚弱者糜烂苟以掩耳目而止。原 国家所以立法之意。岂尔尔哉。盖亦欲守土者。日教民以孝弟仁义之经。不率而后刑之。其率教而有文者。则以进于学使者而登之庠序。既登之矣。则以授于校官而常饬之。故古者饮射读法。在今日则守令之职。而今之学政也者。不过因文艺以别士之优劣。因士之优劣。以知守令教民之勤惰。故巡抚者。 天子所使以察守土者养民之善与否也。学政者。 天子所使以察守土者教民之善与否也。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而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而所谓校官者。类多衰疾晚暮之徒。其禄不足自赡。往往与学宫弟子争锥刀之末。不特不克助宣教化。或转餂言以蔽学政之耳目。彼学政者。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貌敬而神拒之。日惫精于文字。而角机智于千百诡獘之场。而欲以余力教民以仁义孝弟之经。其不亦难矣哉。然则如之何而可。獘之除也。先其甚者。利之兴也。先其易者。其可矣。自功利之说中于膏肓。学者求速化之方。束发而敝精于制艺。穷老而不休。六经至不能举其篇目。何有于他书。今欲稍返积习。莫若使之姑置制艺而从事经史。奖一二博通之士以风其余。于覆名扃试之外。别求旁搜广采之术。凡郡县莫不有书院。大率廪给其才者。而绌其不能者。名曰膏火。所以济学校之不及也。学政下车之始。则牒各县令曰。明年吾视某县学。当以某经试士能背诵否。某史试士能言否。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牒校官曰。吾按临之始每县当选诸生人说书。有不至惟女罚。及其按郡。招诸生来前。果使背诵某经。说某史某卷大指。能诵说者。予以书院之廪资。尤能者倍之三之。尤能者牒送省会之书院。亦倍其廪资。其不能者。廪生削其饩。附生惩辱之。每县试以三四人。则余者惧矣。自六经外。如史汉庄骚说文水经文选宋五子及杜韩欧苏曾王专集之属。每县使习一部焉。岁试使习者。科试则易之。覆名试以制艺。以彰 朝廷之公令。面试说书。以鸣使者之私好。二者并行而不悖。皆善矣。则拔而贡之成均。使彼邦之人。晓然知吾好博通之才。庶几由文以溯本。举一以劝百。然后孝弟仁义之教。可以渐而兴也。乘传所经之地。有书院焉。则入而诏诸生以大义。彼邦有搢绅多闻者。则礼而荐之。为郡县书院之长。于是。其亦可以树之风声矣。同年友江君小帆之视湖北学也。所以讲求职思者甚备。余乃别思一搜采之术。无启獘之窦。而有补教之旌者。于是以戋戋之说进焉。
送钱调甫之任赣榆教谕序
叶裕仁
予为诸生几三十年矣。与博士先生。邈然不相接也。而博士先生者。亦无所以教诸生。其勤者。不过考校文字之得失。以为吾之职止于是而已。予尝欲参考汉唐以来学制。及先儒治事经义之式。紫阳岳麓之教规。推明 国家建学明伦作养人材之至意。勒成一书。以讽晓当世。谓教官之为秩虽卑。而为职甚重。非品端学粹敦笃廉静之士。不足以居之。亦非品端学粹敦笃廉静之士。不乐于居之。甚矣。教官之难其人也久矣。 国家定制。府州县学官。恒以待举人之不为他官。与士之贡成均者。嘉庆朝推广捐例。士之饩于庠者。得入赀为教官。道光中。增广附生员亦得入赀为之。其途亦杂矣。军兴以来。有司辄以教官无所事事。委以巡徼训练之责。而为教官者。方杂厕于武夫营弁之中。而沾沾自喜。使其练习战攻守御之法。足以备 国家爪牙干城之选。固无嫌于其越俎。儒者明体达用之学。固无施不可也。乃徒冒越俎之嫌。而曾无一割之用。彼有司者。直以为饮食之而已。驱策之而已。则其轻之已甚矣。夫以教官之自轻。而有司遂得以轻之。诚使教官不自轻。则有司即能以其秩之卑而轻之。而教官之所以不轻者固在也。钱君调甫。以景山教习选为赣榆教谕。调甫为中丞颐叟先生伯子。擩染庭训。庶几品端学粹敦笃而廉静者也。其居是官必有以自处矣。于其行也。举向之所见为言。亦甚媿予之久困诸生。不获自振也。
书宝应训导张君遗像后
包世臣
江苏州县。居大江南北者各半。江以南利在浮收钱漕。江以北利在冒销抚赈。州县之浮收冒销。皆取成于胥役。胥役势日张。家日裕。于是庠序之不自爱者起而与之争。庠序与胥役争。则事连州县。州县不得不助胥役。州县助。则庠序常不胜。于是公愤起。而读书自爱之士。不得不与不自爱者比以求其直。庠序之力集。则州县不能敌。而求救于封圻。封圻之视州县。犹州县之视胥役也。胥役能自达于州县而左右之。州县能自达于封圻而左右之。故胥役之所欲。常可必得于封圻。而无所窒碍。予游江苏卅年。见封圻十数。自觉罗长文敏公会稽陈公大文桐城汪公志伊而外。大都为胥役仇庠序。而无暇分别其自爱不自爱者矣。于是不自爱之甚者。遂至与胥役为鹰犬。以鱼肉闾阎。虽足以快州县之意。 国家养士。诚亦何赖于若人也耶。主庠序者曰校官。与胥役事无所涉。而不能不仰给州县。故州县之仇庠序也常藉手于校官。偶有不昧初心。与州县微抗。则封圻示之意指。无不从风而靡。霍邱张君为宝应训导。宝应之为政也。右胥役以及乡地。故庠序常被轹于乡地。而君能力为之直。使州县不得助乡地以虐庠序。故君官宝应十五年。以病自劾归。归半年而卒。卒后又五六年。而遗爱不衰。楚桢。故君所举优行士也。以君之遗像及其状来乞题辞。楚桢学行。予所爱重。其言常可信。询之他士。为说佥同。则君固校官之杰。又幸其出于吾乡也。故为书后。君讳鼎。字爱吾。庶几能顾名思义者。
冷斋勘书图记
钱泰吉
亭林先生述陆文裕之言曰。元时州县皆有学田。所入谓之学租。以供师生廪膳。余则刻书。工大者合数处为之。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又谓宋元刻书皆在书院。山长主之。通儒订之。学者互相易而传布之。故书院之刻。有三善焉。山长无事而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板不藏官而易印行。三也。今读元西湖书院刻文类公文。及庆元路玉海指挥。知文裕之言。信而有征矣。宋元书院山长。往往以教授兼之。今则院长延士大夫退居者。教官尟兼任。然其职闲无事。不离文字之役则一也。岁丁亥。泰吉始为海宁州训导。先世遗书万余卷。尽携之学舍中。取仇山村官冷身闲可读书之句。以名其斋。既以病废。谢绝科举之业。精神遐漂。不能为深沈思。因假友朋所藏旧刻。日校数叶。为静坐养性之助。八九年来。财数百卷。而于两汉书元文类用力稍多。两汉书校本。则假之梅里李君遇孙武林汪君远孙。李君今司训括苍。汪君下世。欲如亭林所谓互相易而传布者。恐不易得。乃写冷斋勘书图。而以所校诸书跋语录于后。传示同志。冀各出善本相假俾无事之岁月。不至惰弃。且以告我良友之为院长教官。及久任校雠之职。如刘中垒颜秘监其人者。力于一书。当不若明时书帕本。祗供馈之用也。或曰。学校之官。当讲明道德启迪生徒。乃为称职。否则融贯经史之大义。勒成一书。亦不得行其志者。思所以诏来学也。皆不出此。徒从事于一字一句之间。见其小而忘其大。得其浅而遗其深。坐耗居诸。不亦惜哉。斯言也。余深愧之。
请整顿宗学疏
王榕吉
窃维 国家设立宗学。所以为国储才。亦以明亲亲也。学分左右两翼。每翼宗学额设教习官四员。总管二员。副管八员。复有总理之王公统司其事。又 钦派科甲出身三品以上之京堂二员专司稽察。法至密。意至深也。诚以宗室子弟。生长富贵。派衍天潢。必使之入学肄业。扩其闻见。以免固陋。陶其性情。以化骄矜。逊志时敏。破除世胄习气。乃可以长保富贵也。教习官三年俸满。须查有实在功效。方由稽察大臣加具切实考语。送宗人府带领引见。请 旨施恩录用。奖其勤劳。即以严其督课。 国朝宗室。代有伟人。莫不仰荷 列圣之所教育。迄于今而宗学几成虚设矣。臣自同治九年奉 命稽察左翼宗学。当向该管官切实致属。课程务须认真。初次入学。尚有教习数员。肄业生二十余人。在学接晤。此后时复前往。则日形疏懈荒署。或无一人。稽察教习者。难得与宗学生晤面。出题课试。交卷亦复寥寥。诘其何以如此。据该管官佥称。宗室之废学。大都皆贫所累。餬口无资。实有万难认真者。缘宗学肄业生。向章每名月给米三斗。纸笔墨按时给领。夏季以冰。冬季以炭。自经费不敷。月米裁减。又改为折色。向之领米三斗者。今领米不及二升。其它更无论焉。每月所领。仅敷两日之食。欲责令常常入学读书作文。势必有所不能。是宗学之设。有名无实矣。其充裕之家。亦或自行延师课读。然力能延师者十之一。不能延师者十之九。诚恐乃逸乃谚。既不知稼穑之艰难。又不得诗书之进益。坐误聪明。大为可惜。在各学教育。不过敷衍岁月。藉为出身之阶。而职司稽察者。扶同隐忍。实觉负疾于中。臣在顺天府尹任时。于金台书院考课之期。遇有宗室子弟应试者。必酌予奖勖。拔置一二等。俾稍分膏火之资。爱其才。又怜其贫也。伏思我 皇上谊笃亲亲。推恩锡类之仁。无所不至。独入学读书之子弟。月米未复旧规。似无以示优异而昭激劝。且两翼宗学。每年所撙节者。不过粳米五六百石。地方水旱偏灾。一经奏报。 朝廷不惜截漕十万石二十万石。立予 恩施。即京师之普济堂功德林。及通州之王恕园。每冬尚蒙 恩赏仓米五六百石及三四百石不等。岂以宗室子弟培养所关。而稍有靳惜耶。可否请 旨饬下宗人府王公妥议。整顿章程。肄业生月米。应如何复旧。勤学与不勤者。应如何分别劝惩。教习官应如何专以责成。傥俸满并无实效。应否再留数年以观后效。奖勤警惰。庶教习专心以纳诲。学者崇德而象贤。将见宗室子弟。经明行修。大可为桢干之才。小亦不失为圭璋之品。则 圣朝之恩明谊美。历久弥光矣。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理合恭折具陈。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请增设举监疏光绪十一年
国子监祭酒王先谦
窃维臣监六堂。向以各直省贡监生汇送考试。入监肄业。而举人例不与焉。惟求立法之意。盖以 国初仕路疏通。儒生一中乙科。即登官籍。不应更身太学。致妨贡监生甄用之途。康雍以还。科目日盛。铨选因而拥挤。伏读乾隆七年 圣训。已有举人日积日众。需次多年不得一官之旨。至今日而劳绩捐纳。充满天下。铨法愈滞。士子名登甲榜。始为筮仕之期。举人非由大挑教习得官。誊录议叙。及兼藉他途出身者。鲜不皓首一经。困穷终老。此亟宜加意者一也。学人既列贤书。已出贡监生之上。进掇巍科。则内朝班。外膺民社。莫非为国任事之人。正当及尚未释褐之时。使之肆力简编。养成器识。乃以限于成格。转不得与贡监等同沐 圣主之教思。既无当于育才。亦非所以劝学。此亟宜加意者二也。明代学校之制。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有贡监。有荫监。有例监。有举监。即举人也。洪武初。择年少举人赵惟一等入学。永乐中举人会试下第。辄录其优者。俾入学以俟后科。嗣后遂为定例。 钦定明史选举志。可考按也。今举子春闱报罢。其欲留京者不少。资生乏术。觅馆维艰。无不愿历事上庠。一沾廪饩。以为奋志潜修之地。若不加以收录。实不足作士气而顺情。此亟宜加意者三也。如一体入监肄业。厥有三便。自捐例减成。粟监且盈天下。于是太学重地。恒贡少而监多。其潜心问学者。固不乏人。而射利者流。惟图窜名入籍。得以沾润。直隶山东两省监生。重名代替。寔繁有徒。每值考录住学。几于防不胜防。诘不胜诘。举人则皆系本身。凡入监者。取同乡官认识印结为凭。可无蒙冒之獘。考选既得其真。稽察尤易为力。便一。监生多在本省应试。无事来京。虽有通材。何从广为罗致。举人则三岁计偕。毕萃辇毂。拔尤宏奖。易收英才乐育之效。便二。明初历科进士。多出太学。洪武朝戊辰辛未。廷对第一者。皆太学生。撰题名记立石监门。进士题名碑。由此相继不绝。 国朝进士立碑。尚沿故事。而其由来。无复深考矣。诚令举人入监。则明经饬行。孰不争自濯磨。贡举之年。必多成就。人才鼓舞之机。端在于此。便三。臣等伏惟成法贵于遵循。而时宜必当参酌。矧立教培才之道。不厌精详。果于学校有裨。敢不权衡变通。上副 圣主作人之化。为此合词具奏。恳 恩将臣监肄业生。增设举监名目。准以各直省举人入监肄业。即于贡监生员额内通融录补。以广甄陶而资鼓励。出自逾格鸿施。
会议广敷教化疏
贺长龄
窃臣等准礼部咨开。道光十九年四月十一日。内阁奉 上谕。御史焦友麟奏请广敷教化整饬风俗一折着各直省督抚会同各该学政妥议具奏钦此等因。钞录原折知照前来。臣等伏维 国家建立学校。原于教士之中。兼寓教民之意。定例府县教官。不令经手钱粮词讼。所以使之专心课士。非置之闲曹也。为生员者。平日果能率教。自能以礼义廉耻化其乡闾。故士者待教之人也。以教官教士者。 国家之法也。因教士以教民。法外之意也。臣等查原折内称。守令日不暇给。教职向属闲曹。请令专司稽查劝谕。再择品学兼优之生员。每乡数人。将 圣谕广训直解按期宣讲。仍着教官考察。傥有偷惰废弛。立予戒饬。如查有习教烧香者。许会县拏究。傥有扶同隐匿。生员连坐。教官参处等语。臣等以为各学教官。令其协同劝谕则可。专司稽察则不可。采访利病以补地方官耳目所不及则可。责成会拏则不可。恭查宣讲 圣谕广训直解。久已载在 功令。凡州县教职等官。必实力奉行。方许卓荐。旷误者黜退。立法本极周详。我 朝二百余年以来。化行俗美。海内乂安。闲有邪说诬民。旋即殄灭。诚以渐摩既久。觉悟易生。虽煽诱百端。而邪不胜正。此诚宣讲 圣谕广训之明效也。各有司果能协恭训迪。自可渐致敦庞不必因职业繁简。遂分畛域也。查教官每月有课。又随时接见生徒。以每学一二教官。为一学数十百人之师。果能穷经考业。必将继晷焚膏。恐无暇稽查他务。其教官中之毫无所事者。乃昏庸阘茸之员。急宜罢斥。尤不当付以稽查之责也。至教官偶尔访闻邪教。止应密告同城州县。俟其确查办理。若径令会县拏究。必将添募胥差。广招告讦。其无能者。听信浮言。轻举妄动。其不肖者。捕风捉影。扰害闾阎。且恐藉稽查匪类之名。巧卸其训迪生徒之责。非 国家所以设官教士之意也。至各学生员。贤否不一。令其随时随地劝谕乡愚则可。必分派各乡按期宣讲则不可。至于连坐一条。尤有未便。查 国初有约正值月之设。以司宣讲。其始令举贡生员充当。旋经礼部议准。此项宣讲之人。不拘士民。不论人数。诚以人地不能强齐也。生员中果有品学兼优众所信服之人。用以宣讲劝谕。则一乡大受其益。然亦祗能随地随时。不可强为限制。盖一学中品学兼优者。大率不过数人。或书院肄业。或设馆授徒。藉其膏火束修。赡家餬口。若乡派数人。月讲数次。远近不一。往返需时。废诗书而事奔走。恐非所以示体恤也。再查 钦定卧碑。生员不许干预他人词讼。今于习教烧香有扶同隐匿者。予以连坐。势不能不准以讦告。由是疑误诈索。百獘丛生。且邪教之人。诡秘难测。正学之士。迂拙易欺。稽查不周。即同隐匿。连坐不已。必及无辜。遂使读书守分者视学校为畏途。见事生风者藉讦告为利薮。于士气之屈伸。人才之清浊。关系尤巨。臣等以为民风之纯驳。固视士气为转移。而端本澄原。实由吏治。若能实心整饬。不必多设科条。相应请 旨饬下部臣核议。可否仍照旧章。申明诰诫。于宣讲 圣谕广训各条。责成守令教职。无分彼此。协力奉行。并严饬各道府不时稽查。偷惰者立予罢黜。其各学生员。有能正己率物化及一乡者。许守令教官不时举报。以待奖励。其行止有亏。以致乡曲效尤贻害风俗者。立即褫革。该管官徇隐不报严加参处。总期默运潜移。使吏治士习民风。蒸蒸日上。以仰副我 皇上久道化成之至意。所有臣等会议缘由。是否有当。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 训示遵行。
请购刊经史疏
鲍源深
臣伏查学政全书。各省府州县学。向有尊藏 御纂钦定诸书。并于雍正乾隆初年。迭经奏准令直省抚藩。将颁发 御纂钦定经史诸书。敬谨重刊。并听坊间印售以广流传。又议准督抚将十三经廿一史诸书购买。颁发各学收管。令士子讲习等因在案。仰见 列圣右文稽古嘉惠士林至意。近年各省因经兵燹。书多散佚。臣视学江苏。按试所经。留心访察。如江苏松常镇扬诸府。向称人文极盛之地。学校中旧藏书籍。荡然无存。藩署旧有恭刊 钦定经史诸书。版片亦均毁失。民间藏书之家。卷帙悉成灰炉。乱后虽偶有书肆所刻经书。俱系删节之本。简陋不堪。士子有志读书。无从购。苏省如此。皖浙江右诸省情形。谅亦相同。以东南文明大省。士子竟无书可读。其何以兴学校而育人才。臣拟请 旨将殿板诸书。照旧重颁各学。诚恐内存书籍无多。 武英殿书板。久未修整。亦难刷印。因思由内颁发。不如由外购求。敬请 敕下各督抚转饬所属府州县。将旧存学中书籍。设法购补。俾士子咸资讲习。并筹措经费。择书之尤要者。循例重加刊刻以广流传。现在江苏省城。已设局刊刻四书五经。惟所刊皆系学中读本。于经史大部书。尚未遑及。窃维士子读书以穷经为本。经义以 钦定为宗。臣伏读 世祖章皇帝御注孝经。 圣祖仁皇帝御纂周易折中。 钦定书经春秋三经传说汇纂。 世宗宪皇帝御纂孝经集注。 高宗纯皇帝御纂周易述义诗义折中春秋直解。 钦定三礼义疏。皆阐发精微。权衡至当。足使穷经之士。不淆于众说。得所指归。以上各书。请 旨敕下各抚藩先行敬谨重刊。颁发各学。并遵旧例。听书估印售以广流传。庶使僻壤穷乡。皆知研求经学。至穷经之外。读史为先。全史卷帙浩烦。现在经费未充。重刊匪易。恭请 敕令先将 圣祖仁皇帝御批通鉴纲目。 高宗纯皇帝御批通鉴辑览。敬谨先刊。分发各学。士子读之。已可贯串古今。赅通全史。其余各书。再行陆续刊刻。或疑现在各省经费支绌。筹饷艰难。似购书刊书。无暇遽及。夫戡乱则整武为先。兴学则修文宜亟。况购书刊书经费。每年不过筹饷中百之二三。筹捐尚易。诚令学校经史重完。士子深于经者。窥圣学之原。深于史者。达政事之要。体用兼赅。益卜人才蔚起。于以光 列圣右文之治。广 皇上教育之仁。岂非黼黻中兴之盛举哉。臣愚昧之见。谨缮折具奏。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奏设味经书院疏
陕西学政许振祎
窃惟风俗之盛衰。视乎人才。而人才之隆替。由乎学校。学校者。教士之地。实养士之地也。士人有廉耻。而后乡里有风化。庠序有秀异。而后在官有循良。其始仅章句诵读之为。其究则生民休戚之寄。故一人为之。众人从而效之。方正邪僻。分类殊趋。谓之风气。一人倡之。众人遵而后行之。学问议论。先入为主。谓之师承。其源甚微。其流甚大。不可不谨也。夫欲有所用以收得人之效。则必有所养以为储才之基。臣伏见 国家作育人才。府县设学。复听所在举行书院。法良意美。得人称盛。惟奉行日久。教官往往视为具文。平时因循居半。迨学政按临。所驻不过旬日。而又不逐日校艺。即有所牖迪。亦不过布条教。举大纲。至于教士之实。窃以为莫如书院。若书院山长得人。而谓不能挽回风气振兴人才者。未之有也。伏查近日书院之獘。约有二端。一由山长为绅士退休之资。其延订也。或论名位。或循情分。官场以为一岁之应酬。绅士以为一家之取给。评点甲乙。苟简从事。而于学问人品。概未之及。如是者不得谓之教。且经费悉官吏。凡印官兼辖书院。往往虚领其名。而未查其实。其款项生息支发。一切皆书吏主之。积年既久。侵蚀失计。日见支绌。士无所藉。难以栖止。如是者不得谓之养。臣自抵任以来。因查西安有关中宏道两书院。培植两省。规模稍大。关中督抚主之。宏道学政主之。惟自军兴以来。士多苦贫。不能自食。又不能从师。虽欲闻经明行修之要。其道无由。况甘省流寓于此。殊不乏人。臣愚以为似当添一书院。以收两书院之所不能容。因择两书院适中地方。于泾阳城内设一味经书院。其规模与关中宏道相等。臣捐廉为之倡。而各属绅士好义急公者。大率皆醵金襄事。业已设立讲堂号舍。开课举行。其定章有不同他书院者三。他书院专课诗文。味经之设。则要以实学为主。令诸生逐日研究 钦定七经及通鉴史汉大学衍义文献通考等书。引之识义理。稽故实。手抄口诵。日渐淹贯。匪惟腹笥可充。即政事亦差知大略。其设课也。则合制艺论策经解诗赋法戒录。分课一一为之。使知学古之为贵。他书院除阅课外。师弟不常接见。今山长日登讲堂。传集诸生。将经史大义及小学诸条讲贯。察其课程。阅其札记。别其勤惰。严其出入。令其由严惮以生清明。本讲贯而得服习。使之知植品之为先。他书院属之于官。官有迁移。则法必中变。官有职务。则事难兼涉。即如宏道书院。归学臣董理。如臣终年在外按试。相隔千里。何能稽查。今味经之设。臣悉择一方之望。以之共理一方之学。虽创始由臣。而日久经理。究以责成绅士为当。盖权不归官。则延师可免徇情敷衍之獘。非物望素孚学品兼优者。必不能居此席。费归实用。则经理可免侵蚀支绌之虞。非廉介自持乡里推服者。必不能与其事。力维持。思培子弟。使之知成法之可继。此臣倡建味经书院之初意如此也。
臣查陕甘人望所归。得保升同知前平利县教谕史兆熊。学有本源。体用兼备。延为书院山长。订期十年。而以城固训导姚劭諴澄城教谕王贤辅协理讲席。兆熊品端学粹。游其门者多所成就。前在兴安劝办一府堡寨一千数百余所。贼犯兴安。不能逞志。全活甚多。历经大吏保荐。兆熊每为学徒攀留。不能出仕。其恬淡而有实用如此。劭諴长于经学。志在诱迪。贤辅澹然无欲。留心风化。此皆关中方闻之士。正学之选。置之训迪。必有可观。记称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臣之责以十年者。亦准斯义。如造士无效。臣请受谬举之咎。其承管经费课程膏火。责成绅士候选知县怡立方。教职张枢杨彝珍吴乙东谢洪猷。从九牛兴宗等。立方廉正勤恳。才识素优。历年筹地方。久着成效。其余诸人。亦皆物论推重。以之经理书院。不仅培养人才。日有起色。即义仓蚕桑诸事。亦可次第举行。不动公家纤毫之款。而又兴地方无穷之利。似教养可收实效。臣观诸人俱誓必竭力愿任培植。不求保奖。不居成功。良由关中风俗之厚。士习之美。以之责成经管。实足垂久远而无流獘。合无恭恳 皇上天恩。饬下陕甘总督学政臣各立案。嗣后督抚学政及各衙门分月轮课。其山长堂课规条。即乞照臣所议办理。一并责成绅董承管。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劝置学田说
张之洞
养民养士。经传恒言。不养而教。未之前闻。夫养民之道。岂能众济人悦。惟在上者。不夺其生理。不扰其生计。斯即养之之术也。养民固尔。养士亦然。今日士多而贫。即使书院义学宾兴之属。百计培植。犹惧不济。况忍重剥削之乎。川省学校事体。使者于所当为所得为者。竭力图之。独有一端。蒿目疚心。寝馈不适。莫如新生覆试。计较束修一事。曩年川省风气。新进谒师。贽币丰腆。实缘生理富饶。学额矜贵。沿为成例。动必取盈。常有一朝进学。毁家大半。负债终身。虽甚孤寒。亦索常例。结费之券未剖。扣除之牌已悬。通省习贯而视为固然。使者少见而骇为怪事。每至覆试之日。终日旁皇。如芒在背。若操之过蹙。则恐狡黠生童。藉词挟制。若听其迟缓。更恐贪恶书斗。逼勒孤寒。操纵皆非。无从亭决。故使者不以昼夜考校不寝不食为劳。而以覆试日为苦。由衷之言。有如皦日。试思童生应试。蹑屩担簦。三旬九食。欲谋一馆。艰如移山。终岁修脯。不供事蓄。甚者寄食无门。敝履无下。幸而获隽。安得多金。即或饘粥粗给。而博一青衿。遽责其破家弃产。亦可谓忍情拂理。伤心惨目者矣。特是广文一席。自唐代以来。即号冷官。束修自行。尚非在礼法之外。若必此禁绝。何以自存。送考办公。资粮用度。于何取之。其富而好礼者。自愿致敬。亦将不许乎。且将令其藉案讹诈。勾结劣生。属托公事。因以为利乎。夫校官子弟。亦望游庠。诸生之家。岂无司铎。何乃不平不恕。惟务责人。使者按部所到。不惮严切禁戒。多方督催。今日诸校官。固多能砥厉廉隅。自甘刻苦。然不肖书斗。造言剔嬲。设谋串陷。变怪百出。又岂人意料所及。尤可患者。由今之道。书斗利舞獘幸进者之一切从丰。必致包庇串合。无所不为。而陆续送覆。随棚带覆。单身补覆。下届补覆诸獘。终亦不能禁绝。顶替鬻贩。百獘伏焉。试事安望澄清。真才安望吐气。此川省积年之痼疾。已然之明事。皆士类所目击之。身受之。搤腕拊心而历历言之者也。若不思一两利经久之方。仍为本省师生终古之累。今日止有一策。汝等可自为之。川省尚称殷实。各州县公局义举。款目甚多。士民乐善急公。捐施恐后。夫四民以诸生为翘楚。地方以读书人为元气。此之不讲。好善何为。若得各处绅宦粮民。感发集议。公捐一款。置买学田。计其三年收获之租。足敌两考束修之数。各学丰歉不同。须就本处历届情形酌议之分年匀给。送考时酌加资斧。如此。则远郡署事者。即不遇送考。亦不至困踣难归。取进后。限定止以千钱为贽。一切书斗小费认号转案补廪帮增出贡举优报丁起复录遗诸费。取办于此。陋款概为湔除。士民定议于下。然后禀请长吏督率行之。官吏劝捐则滋獘。士民筹办则可行。由本州岛县详明立案立石。永永不得变革。若不能筹此买田巨款者。或每年仿照他项公事之例。酌议定数。按年捐助。或别筹他款。取息给用。惟地所宜。不必一辙。其瘠土狭乡不能办者听之。不愿办者听之。仓卒不能办者徐图之。通省办。则通省之士林利。一县办。则一县之士林利。斯则贫士不病。冷官不饥。诸生宽然无累。然后可壹心而读书。学师廉介无求。然后可抗颜而训士。岂惟庠序之乐。抑亦化导风俗之源也。
夫川省公举之费亦多矣。然饱衿棍。饱衙。不如饱寒畯之为得也。三费局之设诚善矣。然恤捕衙。洫汛官。不如恤学师之为要也。三费大是善政。不可挹彼注兹。如或吝财惜费。则更有说以喻之。要知富室大户。孰无子弟。孰不望其成名。既有公款。则异日子弟入学。不致受无名之抑勒。费无益之唇吻。就云自谋。亦复甚善。纵使家无儒士。可决其后必昌。既擅乐施之令名。兼获济物之美报。况此日之孝秀。即他日之搢绅。此日获助于乡人。他日必思造福于桑梓。无往不复。更非他项捐资。所可同年而语者也。如校官者。虽非本县人士。要是同省寒儒。即云于彼有益。亦是楚弓楚得。并非波及局外。此举在他省则甚难。在川省则甚易。在他省则可缓。在川省则甚切。比者南川县令文昌黄君际飞即持此议。设法劝捐。有志竟成。置买学田千有余亩。计其所入。足与往岁相当。章程皆与右所说同。前年岁试招覆时。师生同欢。确有成效。黄君之贤能爱士。南川士民之好义知本。使者敬之奖之。愿通省百六十州县效之。若欲查照南川县办法者。准赴本衙门钞案。语云。富者赠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使者庸愚。不能别画一养士之策。敢以此一隅小补之言进。可乎。
安康县兴贤学仓志序
路德
难矣哉。师之强人以学也。上士贫而学。中士疗其贫而学。下士虽疗其贫不学。常林之带经耕鉏。王尊之牧羊窃学。阳城之为吏窃读。匡衡之凿壁引光。承宫之牧豕听经。之数君子者。不嗜利。不忧贫。其视颓垣败屋。荒馗古原。皆黉舍也。断虀画粥。糠麧麸屑。即月饩也。有书院而学。无书院而亦学。有膏火奖赏而学。无膏火奖赏而亦学。贫而学者也。上也。吾闻诸昔。未于今。下焉者。嗜利而已。忧贫而已。虽有贤父兄弗能禁。有良有司弗能劝。惟驱诸农工商贾之中。使之勤手足谋衣食。无为闲民无为莠民足矣。学非其事也。中材之士。亦不能不嗜利。不能不忧贫。加以市井之哤聒。流俗人之濡染。沈溺深。精神敝。亦终于下而已矣。风俗日以颓。人才日以少。斯天下之大患也。有投以所嗜者。俾以嗜利之心变而嗜学。学进则利不足嗜矣。有为之释其忧者。俾以忧贫之心转而忧道。道明则贫不足忧矣。不忧贫。不嗜利。则上矣。官司之所督。师儒之所勉。书院之所收。学田学仓之所养。凡以化天下之中材。进于上而不流于下也。名儒良吏。蔚然兴起于学校之中。处则为乡闾式。出则为国家用。今日之计。盖未有急于此者。安康无书院。有学仓学田。创于明嘉靖中。盛于万历。淆于崇祯之末。稍厘正于我 朝康熙五十五年。全失于乾隆四十八年。兴复于道光二十二年。复学仓。更捐廉增置者。今浙江盐运司前分巡陕安兵备道蔡公琼也。请复者。为邑岁贡生前泾州训导赵祥。先后图成者。举贡生监暨武进士武举耆老百十人。其中竭虑殚精部署一切者。今仓长张补山孝廉鹏飞也。补山之为仓长也。勤以诲人。廉以持己。誓不受修脯。以节经费裕仓储。又捐经史子集四百余种。墨刻八十余册。及房舍器用。部署定。蔡公命撰仓志。用垂久远。杜浸渔。志分十六门。谋深虑远。思患豫防。既成。专使捧书至宏道。属作弁言。幸斯事之有成也。又虑掣肘者多。不克复其旧规也。又虑兴复之难而废坠之易也。余谓天下之患不胜防。尽其在我者而已矣。有人才。然后有世运。有教育。然后有人才。有经费。然后有教育。仓无谷则空仓也。田不得租。则石田也。安康旧无学仓。自前朝丁公致祥郭公元桂李公天麟前后为关南道而学仓立。乡贤刘公宇屠公凤翔王公道荣踵其事而学仓盛。至流寇躏城邑肆杀掠而学仓坏。州牧吴六鳌与邑中八大家鬻书院吞学田而学仓亡。今诸公得请于观察蔡公而学仓复。谓自今以后。学仓久存。更无吴六鳌八大家其人乎。吾不敢谓其必无也。谓争夺之后。沦胥以败。更无修废举坠解纷纠繁如昔之丁郭李三公今之蔡公昔之刘屠今之举贡生监武进士武举耆老诸人乎。吾又决其必无是理也。天道有屯亨。人事有臧否。学仓之盛衰因之。盛者或有时而衰。兴者必不可终废。偶有外患。局内人同心捍之。虽有锯牙钩爪。彼其奈我何哉。窃有一言。敬告诸公。仓正司仓田正司田斋长司斋各司其事。且互为稽察。立法周详。吾无以易之。训课诸生总稽诸事者仓长也。今之仓长得人矣。学于仓者骎骎乎进于上矣。今之仓正田正斋长并得人矣。外患信不能入矣。能保后来者尽如今之人哉。计惟有禁忧贫嗜利者。潜伏其中。外结人。内恣侵蚀。心腹之疾。郁积不发。发则溃散决裂。虽卢扁不能救药矣。此又不可不慎也夫。
桐乡书院四议
戴钧衡
择山长
山长之名始于宋。及元时与学正教谕并列为官。选于礼部及行省宣慰司。近世则不然。省会书院。大府主之。散府书院。太守主之。以科第相高。以声气相结。其所聘为山长者。不必尽贤有德之士。类与主之者为通家故旧。或转因通家故旧之请托。降而州县书院。则牧令不能自主。其山长悉由大吏推荐。往往终岁弗得见。以束修奉之上官而已。夫为子弟延师。必将使朝夕与居。亲承讲画。瞻仰其容止起居以资效法。而顾令远隔数百里不相闻问。以是为教。虽孔子不能得之于七十子也。窃谓山长必不可无。而所以举其人者尤不可忽。择一人为童子师。尚必审其学行可宗与否。矧以书院之重。士类之繁。将合数百十人奉为范。苟非道德文章。足以冠众而慑世。则人岂乐从之游。今天下山长所以教士者。津津焉于科举文章。揣摩得失。剽窃影响。而罕有反而求之于实学者。 国家以制艺取士。士子之有才异能者。不由此无以自见于天下。于此而曰舍之。势与理皆有所不能。虽然。制艺者所以发明圣贤之言也。欲言其言。则必通其经。明其道。讲求其典章法度。而实体之于身心。而后言之有物。其发之也为有本。不此之务。而徒从事于揣摩得失。剽窃影响之为。则吾未见其出而实有裨于世也。为山长者。必时本此意为诸生恳恳言之。俾事事求之于实。则虽日取科举以课士。亦未尝不可以验心得而收实效。如其不然。则虽有山长。已无与于风俗人才之故。而况复以之为应给上官之具。则书院何为者哉。新议章程曰。山长由董事及诸生议请经明行修老成硕德之士。不由官长推荐。非轻官长而故拒之也。夫亦以官长主之。终且有不能为官长所主者矣。
祀乡贤
世俗多崇祀文昌魁星。建阁居像。岁时敬礼。以谓主文章科第之士。昔之通儒已辨其谬。昭昭然不可诬矣。桐乡书院。先议于朝阳楼后楣祀乡贤。既以地弗称。将有待也。钧衡乃作议以证之。古者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其余各学。亦四时有释奠先师之典。是非徒以尊德尚道也。其将使来学者景仰先型。钦慕夙徽。以砥砺观摩而成德。而亦使教者有所矜式。而不敢苟且于其间。今天下郡州县莫不有书院。类莫不有崇祀之典。其大者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如各郡县学宫故事。其小者多各祀其地先贤。吾以谓孔子大圣。 朝廷既已祀之学宫。无取乎书院之渎祀。惟各就其地奉一大贤以为之主。其余以次从列。山长春秋择日率诸生行祭。又于月吉月望相率冠带拜谒。登堂瞻仰。慨然想见其为人。是岂文昌魁星之祀。所可同日语哉。吾乡唐宋以前。儒者罕见。自明正德之世。下逮 国朝。讲正学敦实行者凡数十辈。其尤著者数人。曰何省斋先生。桐人知学。自先生始也。曰方明善先生。曰方望溪姚惜抱二先生。明善讲学四方。当时赖以成学者众。望溪学行笃实纯粹。惜抱生当干嘉。海内考证家方盛。出奴入主。漂程焚朱。悖害道义。先生独卓识不为所惑。折衷论断。一归和平。数先生者。名在当时。功垂奕。是急宜奉以崇祀者也。独其中不能专推一以当主祀之人。因念桐城属安庆。于朱子故乡为邻郡。以天下省会隶之。朱子亦在乡贤之列。而吾所称数先生者。又皆奉朱子为依归。则主祀者。莫若朱子宜矣。朱子学。孔子者也。书院祀孔子。则疑于僭。专祀一二乡先生。则不足以重祀典。惟奉朱子主之。则祀朱子。即所以祀孔子也。而又有乡贤之谊。则于吾乡为亲切。而所以尊慕观法之者必殷。而又祀之于书院之中。则诸生以时致礼也易。而无疏远阔绝之嫌。以此复三代四时释奠先师之制。即以正世俗文昌魁星之祀。而杜学者苟且儌幸之心。吾知必为君子之所许也。
课经学
方正学有言。立教有四。一曰道术。二曰政事。三曰治经。四曰文艺。四者。各就其才之所能。性之所近。以教之而底于成。余谓道术政事文艺。皆必由治经而入。何则。治经者。格物穷理之大端也。盖自尧舜以来相传之道。所以自治与所以治人之法。无不毕具于经。学者苟不能深穷其旨。求得古圣人之心。则凡所以行之于身。措之于世。发之为文章者。皆无其本。治经非徒通其训诂章句名物典章而已。陆行者资乎车。水行者资乎舟。然而水陆之行。必皆有所欲到之处。苟茫无定向。第飘摇转徒于天地之间。而靡所归止。则舟车徒为苦人之具。训诂章句名物典章者。治经之舟车也。治经而不求得圣人之心。亦何异飘摇转徙于天地哉。虽然。舟车不具。无以行也。治经者。舍训诂章句名物典章。亦无由以入。乃自科举之法行。人期速效。十五而不应试。父兄以为不才。二十而不与胶庠。乡里得而贱之。读经未毕。辄孜孜焉于讲章时文。迨其能文。则遂举经而束之于高阁。师不以是教。弟子不以是学。当是时。不惟无湛深经术明体达用之儒。即求一二明训诂章句名物典章者。亦不可多得。古者经学重师承。稽之汉代。诗书易礼春秋。各有专家。或屡世为之。其学始显。今之学者。动言五经。夫五经数十万言。虽明敏之儒。不能一二年而遂通其故。而试士者。又多视经义为赘疣。以故习科举者。轻之不求。其求者又患难辄止也。处今之时。而欲修明经学。非徐而引之。渐而入之。其势不能以骤转。今与诸生约。人各专治一经。以岁时会课书院。山长发问。每经举数事。各就所能言以对。对一事者奖若干。数事倍之。通全经者岁给膏火常金。通二经者倍之。多者以次倍增。十年之内。天才优者。必能举数经。中才必能通一二。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身不得。余之约诸生专治一经也。求三年之艾之说也。一经不治。则终身不畜矣。病其可得而起哉。或曰今之世。不有博辨经而归于无用者乎。则应之曰。然。是所谓飘摇转徙于天地者也。古之治经者。学与行合。即通一经。而终身用之有余。今之治经者。学与行分。或通经。而不可试之以一事。是又在乎治经者之有志于古也。
藏书籍
三代之初无载籍。人以心法治法相传授。所习者礼乐政刑之事而已。迨其季也。人不皆知学。学不皆知道。圣人忧之。乃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垂教。而后经之名以起。由是而托著书以自见者。则遂有诸子百家。书日以多。而学日以杂。虽然。昆仑之山。发行中国。万干千枝。靡有纪极。善游山者。但观之乎泰华之高。览之乎崧恒霍之大。旁及乎峨嵋太行匡庐天台之胜。而天下之大观。已尽是矣。不善游者。登眺乎邱陵。媻乎培塿。终其身不知有五岳峨嵋太行匡庐天台之境。夫为学之道。亦若是而已矣。昔在秦政。燔灭圣文。汉兴诸儒。补残收佚。班书艺文志所载。凡万三千百余卷。自时厥后。递有衍增。沿及于今。浩若烟海。学者于此。欲以一人一家尽得古今之典册。势与力必有不能。而即令得之。亦必不能尽读。即令尽读。而泛而无统。久之遂汨没其性灵。而于道义之是非。人事之得失。且懵莫能辨。夫农夫之殖五谷也。将以为食而养生。红女之务蚕丝也。将以为衣而暖体。今五谷蚕丝之不务。而惟蔬菜刺绣之是急焉。岂所以养生暖体之道哉。故吾谓人不患不能读书。患所读之非其书。盖尝计之。大都学者必不可少之书。凡数十种。而此数十种者。购之每不下数百金。有力者吝而弗求。无力者求而弗得。以故乡曲一二有志之士。多苦贫不能聚书。而世家之有书者。子弟多蓄而不观。而又弗肯以公于寒士。呜乎。此天下所以鲜读书人也。昔乾隆之初。 朝廷诏颁书于各郡县学宫。俾单寒之士。无力购书者。就近观录。今窃欲取此义。奉行之于书院之中。昔宋太宗真宗之世。凡建书院。有司必表请赐书。江述之于白鹿洞。李允之于岳麓皆是也。然则书院之所以称名者。盖实以为藏书之所。而令诸士子就学其中者也。近世第以为课士之地。而罕有谋藏书于其中者。呜乎。是不惟无以成夫贫而有志之人。亦岂书院所以称名之意哉。
河北精舍学规
陈宝箴
三代之所以造士者至矣。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由明德而亲民。体用备焉。士无等差。而皆教之穷理尽性。修己治人。嗟乎。何其待士之厚。而忧世之深远也。晚周学校。仅存虚名。先王良法美意荡焉。汉唐以来。体用遂分而为二。 国家学校之外。广建书院。纳髦于经籍。因明制而加详焉。降及末流。考所为教。率不出经艺试帖。盖利禄之锢蔽乎人心久矣。干嘉之际。士稍以为陋。一二巨人长德。相承为考证之学。仪微阮文达公遂创建诂经精舍学海堂于浙江广东。余尝览其学规。盖亦勤密矣。然数十百年间。考据辞章之士多出其中。而能以道德经纶世变者。渺焉寡闻。是果天之生才有数耶。抑教者与学者。皆相感以类耶。嗣是江苏湖北四川陕西。渐设精舍。而俱不出学海堂之制。精庐之开。或数十人或百人。日从事训诂名物。辨白考订。余姚朱夫庶子提学湖南。踵设校经堂。博选俊异。厚给廪俸。因文达学规而扩之。经训之外。令学者并究心宋五子书。而务持平于汉宋家之说。视他加慎焉。然其规模制度。成于仓卒。于造士之本原。或阙焉而未备。夫世运之盛衰。人才为之。人才之盛衰。学术为之。为国家得人。不如为国家树人之用之广也。养之一州一府。而天下用之不尽。养之一世。而数世十世用之有余。古硕达君子规画宏远者。则有然矣。国家设官。予之民而责以教养。而任教民之责者。往往忽之于无事之时。一遇变故。辄委任无人。而以庸驽当之。造致坏乱。乃叹人才之难得。是果人才之难得乎。嘉谷不种则不生。良木不溉则不美也。晚近之人才。可谓乏矣。约而计之。亦有四端焉。曰义理。曰经济。曰辞章考据。辞章考据。虚美无用。姑无论已。为义理之学者。专言心言性。以记诵语录为能。泥古而贱今。卑事功而薄名实。执理甚坚。而才不足以应变。持论似正。而知不足以料远。言经济者。动以正以诚意为迂。不知本不立者标不治。未有不治其心。而能不流于功利者。未有以忽君子忽小人之心。而能终为君子不为小人者也。其平居抵掌忠义。激昂慷慨。率皆意气为之。意气馁而忠义竭矣。故气节自学问存养出者。可以造次。可以颠沛死生。其出于意气者。谓之客感焉。鼓之则动。再而衰。三而竭矣。此今世人才之大病也。故曰。源不清者流浊。本不固者枝窳。 国家之法。重于更改。各行省精舍。足以得经生。不足以得通才。体用之不明。而本末混淆故也。夫立法之先。规画不宏者陋矣。宏而不精杂矣。不陋不杂。獘且百出。况陋且杂乎。然则若之何。曰义理为体。经济为用。辞章考据为文采。文采不必尽人责之也。体用则不可偏废焉。本义理而发为事功。因之以立言。则学术不至于偏杂。人才不至于苟简。教必先本而后末。学必同条而共贯。君子观于体用一原之故。知贤哲之去人不远矣。谨撰学规若干条列后。诸肄业生得备览焉。
一读书总期明体达用。今参酌景迂曾文正课程用之。经以四子书为主。易书诗三礼春秋辅之。史以司马氏资治通鉴毕氏续通鉴夏氏明通鉴为主。二十四史辅之。为主者。日月不可离。为辅者轮次诵习。要在随时体认。以古证今。以人证我。经则由训诂以探义理。由平实以诣精微。史则博通古事以求其要。参究时势以穷其变。
一诸生诵习经史而外。或旁及诗文天文算学。各从所好。期于不荒正课而止。至盐漕地舆水利农田兵法河工屯牧船。尤用世之士所宜急讲。所置诸项书籍。宜以次恣览。与经史课程。月按籍一考。省其敏钝。察其勤惰。天文算学。本与地舆相表里。以功用繁琐费时。恐荒正课。又非易专精。姑不列焉。
一诸生所读之书。或有发明。或有指驳。不论当否。无妨存录日记册中。山长考课。得以就正。其平日师友讲论。亦宜注记。以备遗忘。至身心微过。笔之于书。尤资悚惕。不得以日记当呈师长。遂揜而不着也。生人通病。中材以上不免。唯在勇于自改。过何害焉。凡过与人共观者。其心必光明。不与人共观者。其心必黯昧。光明黯昧。即君子小人之分也。况师长精识者。自能鉴别。读小人闲居一章。可以爽然矣。
一成德成材。本属一贯。后人歧而视之。遂致学术不古。肄业诸生。或文才可观。而于孝弟本原上不能尽职。虽有一切聪明才辨。适足以成为小人而已。孔子谓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庭闱多阙。则异日之致君可知。故大学谓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其有内行肫笃。而于经世大务。荒秽不治。但取浅近语录。奉为师资。则亦不足以成大器。精舍之设。原欲合体用为一。为国家树千百孝子忠臣贤相良将。所以望诸生者厚矣。山长于考察课程外。咨访诸生平日所以事亲事长之道。如内行不敦。斯宫墙有玷。即不得士礼相待。诸生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学以心得为主。近世汉宋门户之习。专党同伐异。是已非人。以至公至大之事。而存自私自小之见。谁为戎首。大雅所讥。窃谓骄矜二字学问中断不可有。即使诚正如程朱。精博如马郑。祗可谓尽吾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无所为骄矜也。其党同伐异。是己非人。皆未尝博观而深求之。此世儒之陋。有志之士。所宜深戒。况骄矜则不能集思广益。长傲饰非。百病皆由此生。夫子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则不足观。有以也夫。
一考较高下。所以启人争心。故伊川非之。学海堂之制。年定四考。黄君彭年条议天津精舍规例。以稽课代考。此意甚美。湖南校经堂。则于日记中第其高下。优给奖赀。山长初到。未审成规。发题试士。品次甲乙。起讙哗。盖各人用力所在不同。山长取录。或赏其意。或采其辞。断不能人人餍心。反使子衿有慢师之过。长者受不明之讥。今仿参其意。不定考试。惟稽课程。有褒贬而无等第。非仅免争。亦以崇厚。至谓此法足以塞钞袭代替之獘。杜利欲之门。勿论然否。亦断不忍以此心薄待多士也。
一诸生于四书通鉴。都注籍诵习外。各治一经。或诗或书。各治一史。或史记或汉书。其兵农盐漕各政。听本人专习兼习。在昔孔门教士。政事言语。不必同科。虞廷用才。教稼明刑。各专厥职。诚以人生才力有限。与其博而不精。不如专而能一也。至精力过人者。原可兼收并蓄。
一日课按学海堂规制。分句读评校钞录著述四者。句读钞录。按日无阙。评校著述。一听本生。不列课程。文达所定读经日二十叶。似为过多。 国朝汉学诸公。穷竟日之力。不过五叶。盖为参考众说。故稽时日。今课程经史并重。又与专治经籍者不同。定以五叶。繁简合宜。四子书不定叶数。通鉴以三十叶为度。史汉或一卷为限。要之课程但能使归画一。诸生宜视为切己一事。勿仅以具文视之。斯授者尽其心。受者获其益。不然。虽条例繁密。终无补也。
一诸生功课。每月一稽。稽时。诸生将所读书敬呈山长。质疑问难。所有评校著述。留山长处。静候评订。即或评订不当。本生之心。亦宜敬受。断不可便生轻薄。师之于弟。君父而外。此为最重。情义周洽。原无形见存。间有训正。或因病下药。或杜渐防微。或借彼攻此。无非化育陶成之心。傥稍加指驳。即形怨怒。不惟弟职有亏。亦德器不广矣。
一出入必讥。似非待士之道。若漫不省察。则绝无限制。在好学君子。原不须此。然众人之勤。难保无一人之惰。则讥固所以制惰者也。况出入无节。必至友朋此往彼来。虽诸生性厌酬接。亦无辞以谢之。有门籍注记。正可藉塞其路。昔邴原勤业。口不饮酒。仲舒读书。目不窥园。纷纷接纳。徒荒日力耳。颜渊壮岁。盛德焕发。邓仲华周公瑾英年。功名震宇宙。静夜自维。则有欲征逐而不遑者矣。何待讥焉。
一师道有教无类。人才愈多。则成就愈众。他日之敷施愈宏。精舍本不为一州一县起见。自应来者不拒。然绌于经费。不得不限以定数。其调充额者。未必人皆高才。不须观听过深。其未调充额者。或限于见闻。不无遗珠之叹。其有自备膏火。愿来附学者。待视无二。但不宜妄相菲薄。私立党羽。山长视诸生如子弟。断无厚此薄彼之心。诸生宜深体此意。敬业乐。傥稍有隔阂。恐启末俗侈肆凌驾之习。所关世道人心。实非浅鲜。
一每月朔望。山长率诸生衣冠谒圣。谒圣既毕。诸生以次诣谒山长。此虽仪文末节。然古人一拜一跪。精意存焉。常人之情。晏居深处则肆焉。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惰者恭。侈者敛矣。悬古大人君子于胸中。则世俗委琐之见顿消。故监观陟降。贤者以之凝心神而束筋骸也。三日不见叔度。则鄙吝复生。见君子而后厌然。有道之不可不日亲也如是夫。诸生慎勿视同繁文。托故不诣。其明理者。尚宜先为之倡。若依违观望。则自外于名教矣。
一夙兴为学者第一要务。舜之徒鸡鸣而起。孳孳为善。故朝而受业。士之职也。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古人谓此时求道则易悟。为事则易成。良有以也。诸生宜黎明即起。温诵四子书。反复涵泳。果能澄心静契。则本日神志自敛。放心自收。虚灵自澈。大学知止而后有定一节。尤用功切要语。宜时玩味胸中。此心有主。则本日任读何书自有要领。不然。虽多奚为。
一钞录宜分三项。所以内体而外用也。诸生平日读书。凡遇学术精深渊微之处。录入内篇以厚本原。典章政事。崇论宏议。远略壮猷。录入外篇以广措施。权谋术数。兵机诡道。录入杂篇以应急变。斯为本未兼该。细大不遗。
一近人著述。必以注经注子当之。否则不得与。斯殆亦时贤习气。注经注子。非真有所得。足以补前贤而牖后学者。慎勿轻为。其轻为者。或铺张门面。藉欺流俗。或自忘浅陋。敝帚千金。终为雅识所讥也。此次精舍。实欲为 国造数有体有用之才。非可仅以博闻强识塞责。诸生匡坐。或论古人之贤否。或辨学术之是非。或议政事之得失。皆可谓之箸述。不必如各省精舍。例以解经若干条。考订制度若干篇也。然古昔制度。通才岂可不知。要在重本轻末。由大及小而已。诸生识之。
讲书议
陈澧
吾粤老师宿儒。教授生徒百数十人者谓之大馆。其来久矣。此风气大可用也。论语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大馆者。一变而可以至于道者也。省城及近县大馆师十余人。弟子千余人。所讲授者四书五经。朝一讲。暮一讲。仿古人鼓箧之法以集众。师升讲堂。南面坐讲。弟子两旁坐听。美矣哉。古人授经讲学。何以异此。此天下所罕有也。然则学术日衰人才日少何也。但为作时文计。而非欲明圣贤之书故也。夫讲圣贤之书而但视为时文计。学术安得不衰。人材安得不少。然欲兴学术。作人材。何以兴之。作之。以教官欤。以书院欤。教官不讲书也。书院不讲书也。就令讲书。一学讲之。各学不讲。一书院讲之。各书院不讲。欲其成为风气。断断难也。幸有十余大馆。讲书久成风气。兴学术。作人材。不望之大馆而更何望耶。今欲大馆讲书。勿专为时文计。必使学者。知此书为圣贤教我治人之法。非为我取科第之物。以朱子集注章句之道理。切实而讲明之。且不可急急而讲。今大馆限一年讲尽四书。太急矣。讲论语必二年而毕。大学中庸孟子一年而毕。使其学者。三年而通四书。而后进而讲五经。夫能通四书与能为时文者。相去不可道里计也。且能通四书。又断无不可为时文者也。即使弟子祗为时文而来。然而数十百人中。必有数人气质稍清。见识稍高。可以引而进之者。况讲书者自讲书。讲时文时仍讲时文。亦何害于其作时文也哉。如此。则变讲时文之风气。为授经讲学之风气。其有益于学术人材者甚大。但恐时文风气。牢不可破。闻此言而笑之。以为迂阔。且有以为相诋诃者。所谓夜光之珠。以暗投人。必遭按剑。则非澧所敢知矣。
乡塾读书法序
李兆洛
古之教弟子。无所谓读书也。朝夕学幼仪而已。比其少长而知识开。于是乎学乐然后诵诗。学礼然后读书。而所谓书者。非国家之典章制度。即古帝王贤圣之彝训善言也。盖其少也。止求驯调其血气。防闲其心志。迨乎心志渐明。血气渐固。则以义理养之。法度闲之。故中材者易以成。而不材者不至于自弃也。自战国而后。书策稠浊。汉兴而折衷夫子。定六艺之科。于是乎学者以读书为事。则稍骛于文词矣。今之学者非读书也。读文词而已。六七岁而入塾。即梏绳之以义理。义理稍明矣。则竭于文词。而并其义理而弃之。呜呼。其汨没人材也久矣。此亦非独为父兄者之过也。习俗之锢人。而法制未尽善也。泉南先生病其若斯。取程氏端礼读书分年日程。括义类。兼采昔贤养蒙训学之遗言附之。题曰乡塾读书法。条其体例。问序于予。予虽未获见全书。而其勤拳审择。立规措矩。亹然有志于本。约可窥见。以推之天下可也。乡塾云乎哉。爰为推广其意而言之。
金山张堰镇义塾记代
张文虎
古者闾里之塾。设之于官。由是以达于庠序。既立之师矣。自闾胥以至州长。又各以其期属民读。考其德行道艺。善则书之。恶则纠之。而又于庠序之中。行兴贤序宾正齿位之礼。使人知尊卑长幼之谊。衣冠揖让之文。诚以为化民成俗。莫先于学也。后世制不如古。而义学之制。犹近于古之里塾。然贫人所求。数与方名而已。而或者犹讳入义学。忍使其子弟。日游隋以入于不肖。夫徒以贫为讳。而不知不肖之可耻。此俗之所以日坏也。昔原伯鲁不说学。而闵子马知周之将乱。不学之敝。其至于此。张堰镇距金山治南三十里。士商工贾。萃而处。盖二百年于斯。挽近俗靡。敝习日甚。往往有弃其恒业而嬉于淫博者。顽犷之徒。攘臂巿肆。以强陵弱。童稚习于闻见。效为谑浪。亦遂有聚嚣。睥睨自雄者。于乎。不有以维持之。其流失败坏。未有所底止也。咸丰五年。钱广文熙泰捐资创置义塾。延吴江征举孝廉方正董君兆熊为之师。凡贫无力者。皆得就学。又设立赏罚以示惩劝。广置经籍。以备成材者观览。意使编户之子。稍知字义。易于就业。而不为游手好闲。其有可造之材。则亦不至于湮没。广文之用心。可谓厚矣。抑予有进者。乡饮酒之礼尚矣。乡官讲约。即周礼属民读之意。今既久不行。宜略仿其意。而酌减其仪节。以时行之于塾。俾有所观效。又约凡往来于塾者。衣冠端肃。言行必择。如是耳濡目染。恍然知尊贤之可慕。而礼节之不可失。奇之可耻。而刑罚之不可冒。其能读书为士者。于此始基。或罢而为农工商贾。亦不至入于不肖。则一闾里之塾而转移风俗之机在是矣。记有之。君子尊让则不争。絜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辨。而无暴乱之祸。夫事固有作于数十年之前。而效见于数十年之后者。广文其有意乎。广文介海宁李善兰茂才属为之记。予老且病。而胸中怦怦时有不得已于世者。遂略言之。若夫究其端绪。则茂才其闻之矣。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