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概说]
    太阳病的下篇,承上篇、中篇而来,和中篇是有联系的。中篇是讲到了太阳的腑证,太阳病传给少阳经的证候,到下篇太阳之邪还往哪传?表证的问题解决了,腑证的问题也解决了,往少阳传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还往哪儿走啊?邪气还往哪一经,哪一个部位发展啊?第一个内容,下篇就提出来结胸的问题。栀子豉汤证是太阳之邪由表陷胸,由表往里来先到了胸,热郁结了但是没有痰水一类的实质性的邪气,只是一个火热,所以就叫做虚烦。虚烦治疗用栀子豉汤,现在介绍的结胸,也是由太阳之表误下之后,或者说是不误下,表的邪热郁到胸了,从胸往下发展到心下,但是热邪和水液互相凝结,它就有一种实性的物质。实性物质是什么?就是水,是热与水结,这个病古人就叫结胸证。这个结胸证有不同的类型,有在上的,有在中的,有连及于下的,就有大结胸证、小结胸证、寒实结胸证。
    第二个内容就是要介绍一些结胸的类似证。类似证就是像结胸,但是不是结胸,譬如脏结、太阳少阳并病、热入血室等证,这些证症状有点儿类似像结胸,所以张仲景把这些内容排在结胸证的后边,对比、鉴别、发挥,提高辨证论治的效率。
    第三个内容就是继结胸以后,由于误下伤了脾胃的中焦之气。中焦之气受伤以后,阴阳升降就发生了紊乱,出现了心下痞。
    第四个内容是太阳之邪传入阳明,热邪弥漫,充斥表里,还没有炼结成实的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中篇挂少阳,下篇挂阳明,以反映太阳表邪和少阳、阳明都是有联系的。
    下篇50多条,主要就论这么四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掌握住要点,下边一看就是一目了然。它分四个重点。
    一个讲结胸,第二个讲类证,结胸的类证,第三个讲心下痞,第四个讲邪传阳明的白虎汤证。当然还有些别的条文,概括而谈,不能一条一条都说出来。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C136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C136这一条张仲景的文法是用了问答的形式,还用结胸和脏结对比的形式来阐明结胸、脏结的特点以及二者的鉴别要点。这个结,脏结也好,结胸也好,就是凝结。就结胸而言,胸为阳,太阳之邪传于胸中,由胸往下到心下,因为它来路是从胸里进来的。胸就像一个门户,所以阳热之邪遇水凝结,就要出现疼痛,是一个实证。按之痛,一按着它就疼痛,为什么疼痛呢?因为它是个实证。
    脏结,脏就是五脏,脏属阴,和胸不一样,胸居于上,脏居于内,脏居于里,脏是属阴的。如果寒邪、寒气和内脏之气互相凝结,寒邪不是热邪,结胸是热邪,脏结是寒邪。结胸热与水结,脏结是寒邪和脏器凝结,所以它也有疼痛。”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也有疼痛,就像结胸的症状,实际上它不是结胸。这两个病机是不同的,结胸邪气是由胸到心下,连脏腑还都没进到。而脏结是里边的脏器和寒邪凝结,当然是脏器阳虚而被寒所凝结了。一个是实热之证,一个就是个虚寒之证。一个是在脏,一个是在胸的阳,这是不同的。但是这两个症状都有疼痛,脏结也有点儿像结胸的症状。
    从脉象来看,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邪气是由表经胸入里,寸脉是浮的,这个浮言其来路;关脉是沉的,沉者是水也。古人说脉有的时候是以脉代病理,代病机。
    如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脉里代病机。《伤寒论》、《金匮要略》论脉都有这样一个体裁。总之,结胸的脉是见沉的,底下就说得很具体了,为什么还加个寸脉浮?寸是主胸,邪从胸向里发展而来,热与水结了所以加上一个寸脉浮。主要是在关脉沉,脉沉而紧,这才是热与水结的实证。下边第C143条结胸三证,脉沉而紧,心下痛,接之石硬者,就具体化了。
    开头说邪气从胸来,所以加上寸浮。何谓脏结?脏结的脉又是个什么脉?脏结的脉,因为也是太阳之邪误下之后,邪气由表入里,所以也带一个寸脉浮,寸脉浮是说它的来路。它的本质是什么?关脉小细沉紧,紧主寒结,小细就代表脏气的不足、正气虚衰。结胸关脉是沉紧的,是热与水结实证,脏结脉小细而沉紧,是正气不足、脏器虚寒。寸脉浮言其来路,都是由于误下之后,寒邪内结,一个是热,一个是寒,这是两个证脉上的不同了。
    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还有。结胸为实证,胸中结硬,一般食欲不太好;而脏结是个虚寒性的病,所以它的饮食如故,饮食还没受到很太大的影响。结胸饮食不好,因为它有热,胸膈以上有热,热在上所以不乐意吃东西。结胸大便有点儿秘结,而脏结是个虚寒证,所以时时下利,时时刻刻的就要拉稀。这反映一个是虚寒凝结,一个是实热凝结,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从舌苔上看,是舌上白苔滑者难治。结胸舌头上发黄,热与水结有黄有热;脏结舌苔是舌上白苔,还很滑,反映阳气虚而阴寒凝结不化。寒邪凝结舌苔是白的,这是张仲景第一次论舌苔。反过来,结胸舌苔是白苔滑的吗?不是,是黄色而燥的舌苔。这个病难治,怎么难治?难治不等于不治,这个病还能治,但是比较困难,得费力量。因为它在里之阳不振,郁结之邪已深,就是从外边进来的凝结之邪已经很深了,深到什么程度?叫脏结,寒邪都结于五脏。
    这样,一个阳气不振。一个寒邪凝结又深,结邪非攻不去,寒邪的凝结非攻不去,而五脏又虚,又不可攻,故曰难治。
    这一条是宾主的笔法,其实是论结胸的。何以见之?因为它底下就有结胸的治法了,有大陷胸汤啊,大陷胸丸等治法,脏结就不提了,没有什么治疗的方法,所以这一条的重点在论结胸。论结胸为什么把脏结给拉上?这好啊,这样写就比单纯写结胸意思更加突出,辨证观点就更加清晰,一有对比,才看出来寒、热、虚、实的特点。这叫假宾定主之法,用这个宾格来把主题的思想突出出来,是古代写文章的一种方法,问答式的。现在咱们学了《伤寒论》,它的文章到现在已经学了三个法了。一个是条文式的,就是一条一条写的;一个是四言联句,四言一句话,四个字到底;再一个是问答的方法。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C137这一条承接上条,补述脏结的症状和治疗禁忌。脏结和结胸不一样。脏结无阳证,什么叫无阳啊?”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汤。”“此无阳”指不是太阳的麻黄汤表实证。这个地方也是这个精神。脏结病要排除的问题:一个是无阳。什么无阳啊?不是阳虚,阳虚不能叫无阳,无阳指没有太阳的表证,就是说这个病不发热也不恶寒,和太阳无关的。
    “不往来寒热”,又加个”不”字,”不往来寒热”和少阳经证也没有关系,不是六腑的病。”其人反静”,邪气在里,一般人都烦躁,因为里边有凝结,他还凝结,”反静”,这个人神气很安静,不乐意活动,没有烦躁,这个人也没有阳明证。没有阳经的问题,三阳经排除在外了,等于干姜附子汤”不呕不渴无表证者”,把三阳经都排除以外了,剩下的是什么病?六腑的阳证都排除在外了,这个病是脏结,和腑没有关系,是病发于阴,而不是病发于阳,脏的阳气虚而寒气凝结。
    根据”舌上胎滑者”,就是上边说的”舌上白胎滑”,是阳虚而寒邪凝结不化,所以津液就凝结,苔就白滑。”不可攻也”,就是说是难治,上边说”白胎滑者难治”,现在说。”不可攻也”,继上文而说。虽然是脏结,肚子也疼得很厉害,是一个五脏气虚寒、阴寒凝,又不可以用攻下之法,就很困难了。寒邪凝结,非下不去啊,而阳气不振,脏气虚衰,正虚而邪实,所以”不可攻也”。
    不能用攻下之药,那怎么办?张仲景也没有方。我查了些资料,有一些注家就提出了一个方子,就是理中汤加枳实。它有”时时下利,不欲饮食,脏气还凝结”啊,所以用理中汤先补太阴的中焦的阳气,固后天的阳气,加点儿枳实散散结。这是后世的医生的一个意见了,供大家参考了。脏结这个病很厉害,有的时候还抽,病因是”胁下素有痞,连带脐旁”,痛发能把男性的阴茎都抽进去,那个病还挺厉害,因为它寒邪凝结。这是上面这两条,阐发结胸和脏结的各自不同的症状、脉象和治疗。脏结不能攻,结胸非攻不可。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C138这一条介绍了结胸和心下痞的成因,也有一个结胸和心下痞对比的意思。”所以成缩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是一个括弧句子,张仲景的自注之词。
    “病发于阳”,发于阳经。什么叫”阳”?”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比如在表的太阳病,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为什么加个”反”啊?不应该下吧,”病发于阳”,病在表,又用泻下之法,这是错误的,造成什么问题?”热入”,在阳经里的邪化热入里了。怎么进来的?”而反下之”,一泻下,引贼入室,引邪入里,”因作结胸”。结胸证的成因,往往有误下而来的,由于误下之后,在表的邪热因之误下,而热入里,热与水结,构成结胸。
    后边还讲心下痞,不是光结胸。结胸为实,心下痞为虚。”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病发于阴”是病发于里。”阴”代表里,不是在阳、在表,而是在里。在里是不是都可以下?那要具体分析,在里有可下的,有不可下的。阳明燥热成实,可以泻下。如果不是燥热成实,甚至还有脾虚、虚寒,那就不能泻下。如果泻下,就犯错误,要伤了脾胃之气,”因作痞”,”因”就因为误下脾胃之虚,使脾胃的升降失调,就出现心下的痞塞的病。痞,就是气塞,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气阻塞了。也可以说”痞者结也”,气凝结了,”痞者塞也,结也”,气堵住了。痞者是气痞,和结胸不一样。结胸是热与水结;痞,是由于误下,脾胃虚,升降失调,心下之气痞塞。”病发于阴,而反下之”,能不能说出一点儿理出来,举出点儿证啊?哪一条是”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大家体会体会,也有注家给提出来了。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太阴之为病,肚子胀满而吐,”食不下”,吃不下东西,”自利益甚”,大便还腹泻,”时腹自痛”,有时候肚子还疼,这是太阴脾胃虚寒证,是病发于里,病发于阴。如果”而反下之,必胸下结硬”,胸下结硬就是心下痞、心下痞硬。这是一个。
    第二个是少阳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证虽然是阳经的病,但是已经半表半里。少阳病误下之后,出现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那就是半夏泻心汤证啦,所以它这个”病发于阳,而反下之”,没加”热入”,头一个”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有”热入”两个字,是有表热入了。这个病本来是在里证,还怎么”热入”啊,所以它没有”热入”两个字,而是伤了脾胃自身的阴阳之气升降失调,所以”因作痞也”。不是一个什么外邪的问题,是伤了脾胃之气了,所以它不加”热入”两个字。
    “其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为什么构成结胸病?因为”下之太早”的缘故。结胸病非得要下,”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立颇疗”,甘遂、芒硝、大黄都是泻下的,非下不可,不下不能好。问题”以下之太早故也”大结胸证是应当下的,但是你下早了,就是成结胸了,因为它还是”病在阳”,还没完全解离胸中、心下,要是下得太早,邪气不入里了吗?就是”热入”,就”因作结胸”了。
    这样构成的是”继发性的结胸证”。
    前面这三条,一个问答题,一个脏结,一个是结胸和心下痞,是下篇一个总的概论。
    131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C139大陷胸丸方结胸项强如柔痉 下之则和大陷胸半升杏葶硝八大 杏仁熬黑再熬葶大葶捣筛芒杏研 和散取如弹丸用别捣甘遂一钱匕 白蜜二合水二升顿服一升一宿下 不下再服见下停大黄半斤 葶苈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这一条讲结胸病的治疗和分类。”结胸者,项亦强”,项亦强(jiàng)也行,项亦强(qiáng)也行。”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这一条是论结胸邪在高位的证治。结胸是热与水结,太阳之邪入到里边来,和里面的水互相凝结,就构成了结胸的病证,但是热和水结的部位有高、低的不同。”结胸者,项亦强”,结胸必然是心下硬满而痛,”项亦强”,脖子后边的项部也强硬啦,强到什么程度?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那个”强”吗?不是,有点儿厉害,”如柔痓状”,就像柔痉。咱们这本叫”柔痓”,赵本叫”柔痉”,意思一样,就是痉病。痉病分两类,一种叫做刚痉,一种叫做柔痉。”痉病项强背反张”,是这个病的特点。”有汗为柔无汗刚”,有汗的叫做柔痉,没有汗的叫做刚痉。结胸,心下硬满疼痛,脖子发强,能仰而不能俯,同时还出汗,就像”柔痉状”那个样子,为什么这样?因为热与水结偏于上,结胸偏于上,影响项背的经脉,所以就能仰而不能俯。阳气已经内陷,偏于高位,热的蒸腾,所以就汗自出。
    既然是热与水结,津液不运,颈背经脉失其所养,项背拘紧不和,说”下之则和”,得用这个大陷胸丸泻下热和水的凝结。”和”,也指”柔痉”的”痉”字而言的,因为痉,它不和了,因为痉是经脉聚集,”项亦强”了,”强”就是不和之貌,用了大陷胸丸把热和水给泻下去,津液能够流通畅达,经脉得其所养,项背就不强了,它就柔和了,心下的硬满疼痛也就好了。
    大陷胸丸这个方子要求背下来。大陷胸丸以大陷胸汤为基础,大黄、芒硝、甘遂,这是大陷胸汤。大黄是苦寒的,能够泄热结。大黄和黄连、黄芩不同点在什么?因为它是能够泻下热的凝结,有破结的作用,所以它才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现在的问题是热与水结,所以用大黄以破热之结。芒硝是咸寒之药,有软坚化结的作用。因为热与水结的势力还是很牢固的,光有大黄还不行,还得要配上一个芒硝。大黄、芒硝这两味药是治邪热坚固凝结的,所以大承气汤要用,大陷胸汤、大陷胸丸也都用。甘遂是泻水邪的一个峻剂。”大戟芫花甘遂平”,这三个药对比之下,甘遂泻水的作用比其他的泻水药要峻烈。这三个药合在一起,相须相成,能够泄水热之凝结,荡涤水邪,排出体外,所以这三个药是大陷胸汤之方。
    大陷胸丸以大陷胸汤的方子为基础,又加上了葶苈、杏仁,为什么加上这么两味药?因为它是水热凝结在高位,不是光心下啦,包括胸部、胸脯,甚至上至于项背,胸胁硬满疼痛、短气也是可能出现的,所以要利胸膈、泄肺气。
    肺气一利,胸膈之气一利,再加上大黄、芒硝、甘遂的攻逐,这样才能够使在上的水邪和水热荡涤无余。葶苈是泄肺的,杏仁是利肺的,利肺就是利胸,所以治胸中之水邪。
    大陷胸丸这个方子是个峻利之药,攻下的力量很峻。为什么?不峻利,你怎么能够下这个水热的凝结?我们看一看它的剂量,学理法方药,一定要看剂量。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这些药,取如弹丸,弹是一种武器,打弹弓子那个丸,这么大一个弹丸,一回就是吃一个。捣甘遂末用一钱匕,然后还用”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它那个意思就像吃大陷胸丸的那个方法。”温”,药不能凉吃。一次把这个丸都吃下去,连汤带渣都吃下去。
    这个药是峻烈的,但是它的剂量又是比较小,充其量才一个弹丸那么大,甘遂就是一个钱匕。钱匕就是古代的一种衡量药的一个比尺,叫方寸匕。”白蜜二合”,加上白色的蜂蜜,蜜有白蜜,有黄蜜,这是白色的蜂蜜,”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从这来看,这个方子是个峻利之药,但是用量是比较小的,又加上这个甜药白蜜的火炼,甜就是缓,甘而缓之,它能够恋,使大黄、甘遂、芒硝泻下的作用而恋于上、缓其泻下,使泻下的作用不要太猛,不要太快,不要太急,所以是”一宿乃下”,过一个晚上它才能够泻下。
    这就具备了以下几个意义:一个就是病在上,泻下而不可急。病在上,”项亦强,如柔痉状”,高位之邪,泻下太快了,就有遗邪于上的问题,邪气不能够彻底排泄出来。
    不能下得太快,药量要小,药量大了,下得就快;同时又加上白蜜,拖着它的劲,在上焦发挥泻下的作用,然后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治上焦病,往往就有这么个方法,加上点儿甘草,这不能加甘草,因为甘草反甘遂,所以用点儿白蜜,使它在上焦的作用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儿,治疗上焦的高位的水邪。”药虽峻而用在缓”,药是峻利的,而使用它的方法比较缓和。为什么?因为吃的量一个弹丸大,又加上白蜜,变峻攻为缓攻,是治疗上焦水热凝结的一个策略。”如不下”,因为剂量很小,如不下,”更服”,再吃,以下为度,”取下为效”,”下之则和”,下之了,这个病项背强就和了。这是治结胸病的第一个方子,叫做大陷胸丸。
    什么叫”陷胸”啊?这名字叫得很特别,这个”胸”啊;是高位有邪了,这时候治疗就”陷下以平之”,用”陷”字,是取它陷下高位之邪之义,以平邪气。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C140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C141这两条是讲结胸证的预后的问题,两条要合在一起体会,才有意思。这个”亦”字是承上边的,那个”下之则死”的意思,承上文而言的。
    结胸证,脉见浮大,脉浮是谓邪在表,还未完全入里,虽然是结胸了,因为结胸的邪从太阳之表来的,”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脉浮就是反映了邪气在表。脉”大”说明里还不实。这样,虽然有一些疼痛,脉证不符,就不可下,禁用太陷胸汤。如果误下,则引邪入里,使在表之邪就往里来,正气先虚,邪盛正衰,这样的结胸病就不大好治了,所以”下之则死”。
    治病就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从邪气,一个就是从正气。正与邪是标与本的关系,所以就怕正气虚衰。脏结病为什么会难治啊?就是它正气虚,结胸误下,正气先衰,邪气复结,这个问题不好办,有危险。这一条就是说明结胸证不能下之太早,用大陷胸汤,或者大陷胸丸的时候,脉得见沉紧,沉主里,紧主实,浮大与沉紧是相反的,浮大是正气未虚,邪气还未入里,所以下之过早,那是危险的。
    这样人家又产生了一种思想,”结胸病,下之太早,可就死了,这个问题太严重了”,那么对于结胸病,我就观望、等待吧。结胸病是一个大证,如果已经具备了大陷胸汤的可下之机,而不因势而泻下之,结果邪气凝结而成实,正气虚弱而不足,”结胸证悉具”,所有这些重要的证候完全都出现了。邪气固结,势力已成,而正气就难治了,所以出现烦躁,在结胸证悉具的前提之下出现了烦躁不安,正气散乱,正不胜邪。这个烦躁和结胸病本身的烦躁是不同的;是在结胸证悉具、邪气势力已成的时候出现,”亦死”,那也是个不好的。是下之早就”则死”,下之晚了也死。早也不行,是晚也不行,什么时候行啊?就是恰如其分。前面失之于猛啦,不应下而下之;第二条犯的错误是过于小心翼翼了,跟不上治疗的形势,同样也是犯错误。从这两条我们吸取一个教训,”应下者,则下之”,掌握病机,掌握病情,这样就不会出现了”下之或早”、”下之或迟”的后果。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C142大陷胸汤方一钱甘遂一升硝 六两大黄力颇饶日晡潮热腹痛满 胸前结聚此方消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这一条讲太阳误下而致结胸或发黄的变证。分三段来理解。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这是第一段。”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这是第二段。”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这是第三段。
    第一段,从脉证来分析,知道表邪未解。用大陷胸汤治结胸,最怕表邪不解,怎么知道表邪未解?这里有个关键的症状,”而反恶寒”,”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恶寒是为表不解的一个关键症状。
    第二段论误下之后,表不解。用了大陷胸汤误下之后,太阳的表邪内陷,”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有上冲的就有内陷,阳邪内陷,心下硬而疼痛,”则为结胸”,就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用大陷胸汤治疗。
    第三段的意思,如果不结胸,误下之后,热和湿结,不是和水结,热与水结才谓之结胸。热与湿纠缠着,热不得越,所以就”但头汗出,剂颈而还”。湿被热所引,而不能够排泄,所以小便不利。这样湿热熏蒸,就要发生黄疸。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太阳病,脉浮是对的,浮为在表,”而动数”,这个”动”不要当作”动脉”讲,不是《濒湖脉诀》所说的”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的动脉,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它脉浮而躁动,跳得很快,因为脉搏的躁动不是一般的,脉跳得很快,就是脉数急者,所以叫做”动数”。浮就主于风,数就主于热,表有风热。
    浮动和数脉合在一起,那表还未解,必定身体、体表有所疼痛。”数则为虚”,这个”数”也是概括,就是脉浮而动数,邪气在表,里无邪,里还是虚的,表有邪,虽然是脉跳得动数,有点儿要传经往里来,但是还是浮数,还是在表,还未到里边去,所以说”数则为虚”。
    “头痛发热”,是邪气在表。微微又有点儿盗汗出,意味着邪气有点儿要往里来,邪气由表要入到半里,因为它是风热之邪,所以它往里一来,人阳气盛,一睡觉地时候阳欲入阴,就有点儿微盗汗出。底下又加一句,是不是完全都入里了?是”微汗出”,微微有点儿汗出,还未完全入里,大局来说还是在表。”而反恶寒者”,虽然是微盗汗出,像是里热,但是”而反恶寒”的,还有恶寒,说明表还是仍未解。
    “伤寒一日,太阳受乏,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个”脉浮而动数”有传经的企图,要看到这一点儿,”微盗汗出”有传经的趋势,这也要看到了。但是”而反恶寒者”,脉浮还没变的,表未解也,还得解表。解表用什么方子?根据一些注家的意见,有说是用柴胡桂枝汤,因为它有点儿半表半里啦,表邪还有点儿,里边还有点儿微盗汗出,因为”微盗汗出”的情况,往往都属于少阳。邪气往里来,往哪儿去?少阳有盗汗的症状,所以用柴胡桂枝汤。
    总之,邪气未入里,医生就不知道这样的”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认为”盗汗出,脉数急”,已经入里了,而”亦反下之”,反倒用下法啦。”动数变迟”,动数之脉,现在一变就变成迟脉,为什么?邪气入里,动数之脉就变成迟脉,变成了凝结之脉,热入因作结胸,热与水结,脉跳得反倒要慢了。这个变迟要活看,脉跳得很数,躁动而数,现在误下之后脉变得慢了,理解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不见得说是脉跳三下,不要看得那么死。
    动数变迟了,浮脉变没变?成无己就说未变,认为脉浮还未变,就跳得慢了,这个观点是错的。为什么?你不要看成无己大家,是注解《伤寒论》的第一者、创始者,难是难在第一位注解《伤寒论》了,他在这个问题上是错误的。对于注家,我再三跟大家说,你得有个人的观点,不要跟他跑,他好的你就要学,他错误的地方你得看出来。
    为什么?他底下说:”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未听说是脉浮的时候还用大陷胸汤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你敢用吗?脉浮而大者,下之则死。前面不有一个结胸证脉浮,那个是说它的来路。是张仲景以脉代病理,拿这个做理由。有些注家就批判成无己,说成氏因为浮脉还不变的。这是他的错误。
    我个人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不可能还有浮脉,因为什么?”膈内拒痛”,因为邪气入到内里,正气和邪气相依拒、剧抗,所以就疼痛。”胃中空虚”,误下之后胃中空虚,客气就是邪气,客者对主而言也,不是正气,正气是叫主气,外来邪气动犯胸膈,就出现”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四个字一句,就成结胸了。
    这里有结胸的病机,结胸为什么”心下硬”,为什么出现”短气躁烦”、心中还”懊憹”?就这么来的,”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短气,气有所阻碍,不是少气,少气是虚啊,短气是热与水结。”躁烦”是有热,”烦”是心烦,”躁”是身体不安,这是结胸病本来有的躁烦,和实证的”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也死”那个不一样,这个轻,那个重。用”大陷胸汤主之”,主治这个病。
    如果它不结胸,不是热与水结,而热与湿互相纠缠,湿热互相纠缠,湿也出不去,热也出不去,热打算外越,从汗而解,但是不行,困为它湿以引之,热里有湿来牵引住这个热,所以”但头汗出”。”但”就是有局限性,”但头汗出”就是头上出汗,出在什么地方?”剂颈而还”,这个”剂”改成那个”齐”也行,齐者就是齐耳,就在这个地方,到脖子梗这就回来了,底下就没有汗。”余处无汗”,浑身没有汗,说明热气不能宣发。热气宣发,浑身出汗,浑身一出汗,热气就出来了,但是热气出来,它也伤津,就容易构成阳明的燥热证。大汗出,余处无汗,热气不能够发越在外。湿热纠缠,热牵引于湿,湿也不能够从小便而泄,小便就不利。热不得越,则头汗出,湿不得泄,则小便不利。湿热纠缠、蕴蒸,结果就要”身必发黄”,出现黄疸。水热凝结是大陷胸汤证,水湿蕴结就是茵陈蒿汤证,或者说是茵陈五苓散证,要看具体的情况。
    大陷胸汤这三味药,成无己解释甘遂为什么能泄水?为什么甘遂名叫”甘遂”?《周礼》里有句话,”夫间有遂”。
    “夫”,因为我对这个古书念得少,是不是这么个意思,古代的农民都有一些田地,农民得种地,这个种地,一家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甚至多个,所以用个”夫”字代表一个单位,代表一个人。种地的时候得有水利,我们现在说就叫”水渠”,古代人管它叫”遂”,是通水的水道,”遂”是为了灌溉田地用的,同”遂”是相通的。”遂”宽三尺,坚三尺,还不小。甘遂这个药,为什么管它叫”甘遂”?它能够利水、通水、行水,所以就取用了这么一个字。”甘遂若夫间之遂”,这句话是成无己引证《周礼》的”夫间有遂”,就像田间的那个遂。
    这个方子,”上三味,以水六升”。这三味药先煮哪个药?先煮大黄。”先煮大黄,取二升”,六升水煮取二升,蒸发了四升,”去滓”,把大黄去掉了,还有二升水,”内芒硝”,把芒硝放里了,”煮一两沸”,开一两趟,入甘遂面以后就不用再煮了,”温服一升”,就吃一半,二分之一,”得快利,止后服”,大便拉得很痛快,就不让吃第二顿,这人就好了。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C143这一条是承上节来叙述大结胸的证候和它的治疗的方法。这一条有三个代表证,就叫结胸三证,一个是脉沉而紧,一个是心下痛,一个是按之石硬者,这个要求记下来。
    “伤寒六七日”,这个病是未经误下。上一条是”医反下之,动数变迟”,是由于误下以后邪气由太阳之表热结于里,成为大结胸证。第C143条未经泻下,由于太阳之邪六七天不解,时间比较长,未能够及时治疗,在表之邪不解,就要往里传入,传到里边,热和水互相凝结,就成了一个结胸。结胸是个证,热实是它的病理,突出一个热,突出一个实,突出一个结胸,就是它的来路。脉沉而紧,因为表邪已经入里,已经是热实了,所以脉就沉,就不浮了。这个证是一个实证,是一个水证,同时还有疼痛。
    沉脉主里,沉脉又主水,说”沉潜水蓄阴经病”,沉脉、实脉主水;紧,一个反映实,一个反映疼痛,这个病疼痛还很重的。”脉沉而紧”反映了结胸热实、水热凝结的实证,而且还有疼痛。证候是”心下痛”,心下就作痛,”按之石硬”,这是腹诊,要求医生见到这样的脉,见到这样的症,应当用手按一按上腹部,按一按他的心下。”石硬者”,”石硬”是夸张的意思,腹肌硬了,现在说是叫”板状腹”,很硬的,不柔和了,同时也有疼痛。
    这是什么病?这个就是结胸病。热和水凝结在心下,在心下的什么地方?是在胃里?不是。是在腹肌,腹肌里有一些水液的渗出,根据近代医学,有一些医家就认为这是一些急性腹膜炎一类的病。所以”脉沉而紧,心下疼痛”,这个痛还比较厉害,心下按一按是石硬的,这个就是大结胸证了。用”大陷胸汤主之”,其他的药物是不行了,得用大陷胸汤泻热破水,使水热的凝结荡涤无余,这个病才能够好。第C139条讲”结胸者,项亦强”,邪气在高位;这一条”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在中间,”心下”是个中,结胸病理变化的部位在心下、在中,下边还有在下的,部位有上、中、下之分。这个是大结胸证,用大陷胸汤来治疗。
    这三个症,”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要把它记下来。
    为什么要记下来?记下来就是一个熟练的过程,到时候才能够反应出来,才能够指导临床。因为我们学的东西还是本本、条文,是继承古人的经验,把它们变成我们个人的东西,能够辨证论治实际应用,这里还有一个吸收、消化、体会、理解、认识的过程。记不住它,印象模糊,到时候反应不上去,在诊断上头带来了损失。这个病这三个证很简单,古人叙述症状就抓要点,不是很复杂的,好记。这里说明一个问题,这些病,腹部的一些疾患,现在说是急腹症,一定要用手摸肚子,这是中医的传统,何以见之?《伤寒论》不就说了”按之石硬者”,你不用手按,怎么知是”石硬”?看一看、问一问就知道”石硬”了吗?现在的中医看病,有的就摸摸脉,寸关尺一摸,蜻蜒点儿水一摸完了就开方子,这不符合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的方法。有一些病得用手摸一摸,不摸是不知道的。《伤寒论》”绕脐痛”、”心下硬结”、”拒按”,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C144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C145第C144条是结胸而像少阳,第C145条结胸而似阳明,这两条就带有一定的复杂性了,和”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的单纯不能够同日而语。
    第C144条就是结胸有点儿像少阳。条文里举出三个问题,一个是”热结在里”,一个是”复往来寒热”,一个是”但结胸”。”伤寒十余日”,就是这个病的过程,交代一下这个病的过程,伤寒、发烧之病到了十多天啦,病好没好?没好。没好是个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了?这个病到什么样的阶段了?是”热结在里”,太阳的表邪化热已经是入了里了,”在里”,还加个”结”字,结者是凝结、聚结,热聚结在里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意在言外,有大便秘结、不通之意,所以加上个”热结”,是热结在里,是一个阳明的胃家实证。”复往来寒热者”,”复”当作”反”字讲,说它热结在里吧,它还反见一阵阵冷,一阵阵烧,寒来而热往,热来而寒去,出现少阳的往来寒热的症状。这是个什么意思啊?这是阳明热结,而旁连少阳,也可以说是少阳、阳明的相互为病。这样的一个热,还没有完全的炼结成实,因为它还见有少阳,就不能够用承气汤。”与大柴胡汤”,那么就要给他吃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既泻阳明之实,又解少阳的半表半里之邪。
    我们读古人的书要有推理,要推敲,既然是热结在里了,它应该有所反应,比如心下急,肚子疼痛,应该联想而知的。阳明有热实,大柴胡汤不还有个心下急,急是什么?难受啊,胀满疼痛的意思。”往来寒热”就是少阳之气不和,枢机不利了。意在言外,除”往来寒热”,也应该有”胸胁苦满”。如果有这样的症状在里,心下也疼,胸胁也闷、也疼、也难受,像不像大结胸啊?它为什么这一条和结胸合在一起来说?就有一点儿像大结胸证。
    怎么样和大结胸加以区分?”但结胸,无大热者”,这个”但”字用得好极了,写文章就这一个字就把问题划清楚了。如果是结胸,”但结胸”,没有其他的问题,这个”但”就有局限性。那么,有没有往来寒热啊?没有。结胸怎么会能有往来寒热啊?这是没有的。那么,结胸病有没有像阳明病那样的一些大热?也是没有的。为什么?”结胸者,是热与水结也”,它是水中有热,有些发热,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结胸也是发烧的,但是和阳明病的”蒸蒸而热”是不同的。所以”但结胸,无大热者”,这是它和阳明、少阳的一个鉴别点,既没有”往来寒热”,也没有阳明的大热,但是这个就是有热的,同时还有心下硬满、疼痛。这个病是”此为水结在胸胁也”,和大柴胡汤证不一样,大柴胡汤是热与气的凝结,这是”此为水结在胸胁也”,热与水在心下,旁边连于胸胁,即使它也有胸胁疼痛,心下硬满疼痛。
    同时,”但头微汗出者”,因为热与水结,热被水所郁遏,热在水中,热就不得越,所以浑身没有汗,仅是在头部上头很小的、很微少的有那么一点儿汗,这是热气不能够外越的一个反映,也是水热结胸的一个反映。这个症状是阳明病也好,少阳病也好,都没有这种情况,这是一个鉴别的证候。”大陷胸汤主之”,这个就不要吃大柴胡汤了,大柴胡汤证有往来寒热、心下急、胸胁苦闷,但是它心下不硬,大柴胡汤证有往来寒热,或者说是热结在里的阳明蒸蒸之热的大热,水与热结的结胸没有这个,只有用大陷胸汤治疗。这一条是说结胸病和大柴胡汤证有点儿相似,在临床的时候应该有所区分,要有所比较,从热型、疼痛的性质、按诊、腹诊的腹肌软硬来比较,是不难分辨的,结胸疼得厉害,这是结胸而似少阳。
    第C145条就是结胸有似阳明。这个病是由太阳病发展而来的,是”重发汗”也好,发汗太重也好,又反下之,一个是伤了津液,一个就使表邪入里。”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伤了津液,热又入里,胃肠就燥了,五六天未解大便,大便就秘结,”舌上燥”,”燥”就是没有津液,”而渴”就是要喝水,因为缺乏津液,就是要喝点儿水,引水自救。看看像什么?像阳明病吧。
    “日晡所小有潮热”,下午三点钟左右叫”日晡所”,”小有潮热”,小者微也,微微地发了那么一阵热,叫”小有潮热”。阳明病有潮热是很厉害的,发热发得是很重,因为阳明是个多气多血之腑,它和邪气斗争的势力是强大的,到下午的时候,阳明气旺,利于邪争,所以它那个热势、那个潮热不是”小有”啦,而是很壮大的。现在虽然是有潮热、像阳明,而”小有”又不像阳明,这是它的发热、大便、口渴。然后就得看肚子了,诊断的依据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在后边这几句话。
    “从心下至少腹”,从心的下边一直到小肚子,到耻骨上方,都是”硬满而痛”,”硬”是摸之、按之而硬,”满”是胀满,病人觉得胀满而疼痛。”不可近者”,肚子疼得厉害,患者就是怕疼,不可以叫人近他跟前,摸一摸、碰一碰都不得了,”不行!我这疼!离我远点儿,不要碰我,肚子疼啊”。看一看,这是不是现代的叫腹膜刺激征、腹膜炎这一类的病。这是阳明燥结,抑或是水热聚结的大结胸证?这个病这两个问题都有,有”不大便”,有”舌上燥而渴”;还有”日晡所”,还有”潮热”,有阳明,为什么?太阳病发汗发得太多,又泻下,所以邪热入里,胃肠成燥又与水结,肠胃以外的腹部里热邪和水就凝结,它的范围是整个腹部,从心下到少腹,面积是比较广,又硬满又疼痛、不可近,这样来分析,就不是一个阳明病的”绕脐痛”、”痞满疼痛”,都不像啦。
    为什么?阳明病是腑气不利,它有范围,不可能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它没有那么大的范围。”阳明胃家实”,肠燥、有燥屎的肚子疼,是围绕肚脐的上下、左右疼痛,不可能从心下至少腹那么厉害。它是结胸,结胸的面积是大的,热与水结,整个的腹部、腹膜。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阳明病的潮热是壮大,这个是”小有潮热”,说明势力还在水热,燥热有一些,但居于次要的地位。阳明有没有热?有热。和这个热与水结的势力孰大孰小?热与水结的力量大,所以这个就是结胸而像阳明证。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关于大结胸证有一个医案。大结胸证,老先生开始认为是阳明证,因为这个地方很容易和阳明相混,就用了一付大承气汤。吃了药之后见好不见好?大便就拉下来,大黄、芒硝、厚朴、枳实也是泻的,泻了以后松快一会儿,觉得肚子比未吃药的时候是觉得舒服,但是解决不了问题,还是疼。他说是剂数小,再来一付吧,因为张仲景的大承气汤有那么一句,”一下未了,可以再下一次”,再下还不行,以后这个老先生一辨,再一体会,这是结胸似阳明,应当用大陷胸汤,后来一吃大陷胸汤,这病就好了。为什么吃大承气汤解决不了?为什么吃大陷胸汤就能解决了?因为大承气汤泄这个燥热,只限于肠胃,不能够把胸腹的水热凝结荡涤下去,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
    用大陷胸汤既下水热之结,因为它有大黄、芒硝,又兼下阳明之燥,可一举两得。从这里说第C145条这个大结胸,说为什么管它叫”大结胸”?它的病变的范围是如此之广,”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疼得也厉害,面积也大,这就是它的特点。把结胸病的这几条,从大陷胸丸开始到在中(心下)的结胸三证,这个类似阳明的第C145条到了小肚子,这个结胸结到哪儿去啦?这叫联系、发展,就是到了小腹了,上、中、下部位有高有低、有深有浅、有轻有重。临床辨证结胸,第一个是脉沉紧有力,第二个是硬满疼痛,疼痛的面积和性质严重,同时也说明大结胸证大便也是秘结的。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C146小陷胸汤方正在心下按始疼 脉见浮滑邪结轻半升半夏一两连 大个栝蒌要先烹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个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一条承接上—条论述小结胸的证治。这两条是有紧密联系的,小结胸是相对于大结胸而言的。”小结胸病”,其他的本子叫”小结胸者”,小结胸与大结胸的证候比较,它的症状、范围和治疗的药物为小,所以叫小结胸,用小陷胸汤。
    小结胸的病位是”正在心下”,”正”者就是正正当当的、不偏不倚的,大结胸是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它这是正在心下,这个部位就小了。小结胸无论怎么样发展,都是”正在心下”,就是在胃脘,不往下边延展。它的疼痛,因为结胸病主要以疼痛为主的,是”按之则痛”,和”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又是为小、为轻。”按之则痛”,意在言外,不按它就不是那么很疼了,但是这个话要活看,临床上小结胸证也有不按也疼的,但是疼得轻,不像大结胸那么严重。
    大结胸”脉见沉紧”,小结胸的三证是”脉浮滑者”,脉见浮滑,浮者是有热而浅,滑者是有痰而结,痰热相结部位比较浅。大结胸”脉沉而紧”,水热相结,部位深,这病邪就深。所以”大结胸,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就看出来小结胸病是热结而浅,不发展到胸胁、小腹,是有局限的,脉浮滑,不沉紧。既然是小结胸,治疗就不能够用大陷胸汤,”小陷胸汤主之”,用三物小陷胸汤来治疗。
    大结胸的大陷胸汤是三物,小结胸的小结胸汤也是三味药,但是有轻重缓急轻浅的不同。小陷胸汤是”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梧蒌实大者”,注意”大者”,用大栝萎,小栝蒌可不行,用一个,就这三味药。为什么用黄连、半夏、栝萎实?因为小结胸是热与痰结,不是热与水结,热与痰结而凝结于心下,所以它也有疼痛,也要清热,清热就用黄连。黄连清热的作用就不如大黄了,大陷胸汤的大黄,大黄是泄热破结的,黄连只是泻热而已,泻热作用轻于大黄,所以叫”小”。半夏治疗痰饮的,和甘遂去痰水来比较,它是缓和得多了。半夏去痰去饮而缓于甘遂,所以这也是”小”了。栝萎实是一个润利之药,有点儿泻下的作用,要和大陷胸汤的芒硝来比,泄热破结软坚,也比不上的。说栝蒌实的运利泻下的作用和芒硝来比,它也是缓和的,不是那么太峻烈的。去热的黄连、去痰饮的半夏、运下热结的栝萎这三味药和大陷胸汤的大黄、甘遂、芒硝比较,其力量为小,所以就叫小陷胸汤。这个方子就三味药,希望大家把它记住,是中医的一个常用的方,温病也用小陷胸汤。
    用小陷胸汤要注意看它的煎服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得要先煮栝蒌,因为栝萎在这三个药里起主导作用,它剂量大,有泻下的作用。拿现在的剂量来说,如果一两是30g,这一个大栝萎接近二两,得60g、70g,要不先煮它,那就不行了。痰热的凝结,用黄连以清之,半夏以散之,栝萎以润下之,大便泻下一些黄色的黏涎、黏液,病就好了。
    要先煮栝萎。栝蒌外面有层皮,皮还比较厚,整个栝萎往药锅里一放,就炖这个栝萎,那多长能把它炖透了,所以当医生的得要把括萎用剪子给它剪成条,然后再煮,这个力量就下来了。小陷胸汤的栝蒌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对这个栝萎的性能应该有一个了解。一般,《伤寒论》、《金匮要略》用栝萎都有一些止疼的作用,比如栝萎薤白散、栝萎薤白半夏汤、栝萎薤白白酒汤,治胸痹的。胸痹包括现在的冠心病在内,有疼痛,”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你看这事很怪,它是疼痛,是心脏的心血管里有一些问题,疼痛,中医说”不通则痛”,也不用红花、丹参,也不用什么破血药,就用一个栝蒌,它怎么就止疼?这个道理就是包括小陷胸汤在内了,也是有疼,所以栝蒌不是单纯的祛痰、泻下、润下,同时还有活血的作用。
    栝萎能够活血通滞,何以见之?说几个根据,供太家参考。妇科病乳痈,就是乳腺炎,红肿疼痛,体温高,一阵冷一阵热,中医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子,就是用栝萎。我在临床也用过,大栝萎一个,酒当归五钱(15g),白芷6g,乳香、没药各3g,萱草10g,甘草10g,用一半黄酒一半水煮,效果很好。这样来看,就是栝萎这个药有消炎的作用。陈修园将小陷胸汤做了一个方歌,”按之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栝萎整个要先烹”,”脉络凝邪”,”脉络”就是血脉、血络,就是有点儿血瘀了,它才疼痛,所以栝蒌有活血的作用。
    李东垣有一个治跌打胁下瘀血疼痛的复元活血汤,那里也用栝蒌。我在门诊上治过一个肝破裂术后遗留后遗症的,一逢阴天下雨,右胁肋肝区疼得就受不了,像刀切的那么疼,怎么治也不好,后来我就是用李东垣的复元活血汤,吃了几付就止住了。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C147这一条争议很大,我认为是论述素有水饮的太阳病,误下以后变成结胸或协热利的证候。
    “太阳病,二三日”,时间不算太长,表邪也就是两三天,不是八九日,出现个什么证候?”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这个人躺不下,就乐意起来活动活动,走一走,坐一坐,心里就舒服啦。为什么要起来?因为”心下必结”,心的下边必有所凝结,如果一躺下,这个凝结就厉害,就胀满难受,所以要起来活动活动,缓解缓解这个心下之结。
    这样来看,这个人就有两个病,第一个是”太阳病,二三日”,是表证已经有两三天,第二个就出现一个”心下必结,不能卧,但欲起”,这是一个里证。
    看看脉,”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太阳之病应该是脉见浮,现在”脉微而弱”,”脉微弱者”是一个相对之词也,不是说是这脉微弱了,不要那么体会,太阳病,二三日,脉就微弱了,就见了少阴脉了,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我们过去讲三个小汗法。”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汤”,按那个去体会,是说太阳的表证,两三天以后,寒邪有点儿化热,脉就不紧了,脉相对的说就微弱了,有化热入里之向。”但欲起,不能卧,心下必结”,这又是个什么病?”此本有寒分也”,这个”本”是早,原来的、以前的,咱们现在说是个老病,这个人在未得太阳病以前,他本来就有”寒分了。”寒”就是水饮之类,这个人他内里有水饮,水饮之邪就叫做”寒”。张仲景讲气分、水分、寒分,这是他那个时候的术语,《金匮要略》里就有,有气分。说这是一种寒饮之证,里有饮,外边还有表邪,表邪还有点儿化热。”反下之”,应该解表、化饮,现在光看到”心下结,不能卧,但欲起”,光看见里,未顾虑到太阳还有表邪的问题,所以不应该下而下之,加个”反”字。
    这一泻下,引邪入里,就有两种情况。一个是邪上结的,一个是邪下注的。结于上的,”若利止,必作结胸”,泄完了以后,拉稀,腹泄完了,止住了以后,热和原来的水饮互相凝结,热与水结,所以”必作结胸”。
    这是结于上,如果热顺着泻下,热下注,未与上边水结,就不成结胸,所以下利就未止者,就随着这个泻下以后,泻下未止住。因为是二三日那个时候,三天以后用的泻下,到四天头上大便还”复又下利”,大便不止,”此作协热利也”,这个就是叫”协热利”。什么叫”协热利”?就是协同表邪而作下利。这一条是这么个体会,这么样理解。不要这么体会,说”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把这个”脉微弱”和”寒分”两个合在一起了,这就讲不通。
    “脉微弱者”,是虚寒、脉微弱,泻下怎么能得大结胸证啊?岂有此理,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有一些注家这么解释,我是不同意的。所以这个”太陌病,三三日,脉微弱者”,是说寒邪有化热的倾向,脉由紧而变成微弱,微弱是相对而言的,脉不紧了,”脉微弱者,此无阳也”就那个意思.。
    这一条反映一个什么理?学这一条有什么意义?结胸证有的原来就有水饮,是”本有寒分也”,本来就有水饮,因此误下之后是一拍即合。和前面所说的那个就有点儿不同了,那个就不存在”本有寒分”太阳病误下以后也好,或者太阳病几天以后也好,热与水结,这是原来有个病根,”本有寒分”。另外一个意思,说这个病不能下,虽然是”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因为它有太阳表邪未解,不能”下之太早”,下之太早不是结胸,就是协热利。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了。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C148这一条是论述太阳病误下后,”以脉测证”之法。”以脉测证”在《伤寒论》里常有这种情况,但是”以脉测证”和”以脉定证”是不一样的。什么叫”以脉定证”?就是说这个人出了一些病,到底是什么病?最后一切脉,”脉浮者,病在表也”,就是不论是什么,”脉浮者,病在表也,当先发汗,与桂枝汤”,就得先发汗了,这个叫”以脉定证”,带有纲领性的问题。这样的脉就起主要作用,在辨证里叫”舍证从脉”,以脉为主。今天这些条所说的”以脉测证”,去推理,和那个纲领性的”以脉定证”就不同了。为什么?它的话说的什么”必结胸”、”必两胁拘急”、”必欲呕”,要是看得太死了,有的时候反倒不符合实际的意义了。这一条解释的方法很多,按照原条文来解释虽然也能解释通,但是有些牵强、不自然;《医宗金鉴》把它改了几个字,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一条再讲、再读、再学就比较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一些。因此今天咱们讲这一条,就以《医宗金鉴》的观点为主。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促’改‘浮’字),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浮’改‘促’,两个颠倒过来),必结胸也;脉紧者(‘紧’改‘细数’),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细数’改‘紧’字),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浮滑’改为‘滑数’),必下血。”根据《医宗金鉴》稍微动一动,比较好理解。太阳病误下之后,有很多变化,带来很多后果,下边就是”以脉测证”。”太阳病,下之后,其脉浮”,浮者就是说是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是邪热未往里陷入,所以它就不结胸,”不结胸者”。可见表邪的势力也不太重,”未欲解也”,脉浮还在表,这个病就有欲解的希望。
    “未欲解”,也不是就好了,表邪很轻,太阳之邪还能向上向外,所以这个病不是太厉害。”若脉促者”,误下之后,脉促而有力,和咱们”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那个”促而无力”是不同的,这脉促,跳得还有劲,这是阳热太盛,邪气就要入里,说”必结胸也”,从这个发展来看,恐伯是要发生结胸,热与水结。要是”脉见细数”,就是伤阴,”细”是阴伤,”数”是有热,这个人嗓子要疼,伤了阴了,少阴之津伤了,少阴的经脉走于牙,所以嗓子要疼,有虚热了。”脉弦者”,出现了少阳之脉了,所以”必两胁拘急”,少阳之脉不和了,胸胁必拘急。”若脉紧者”,脉还是见紧的,”紧”主寒,太阳的表寒还没有去,原来的头痛还未止,就是表寒还有。如果”脉沉紧”,寒邪就入里了,里有寒了,胃里有寒,胃气上逆作呕就要”欲呕”。若”脉见沉滑”,”滑”是主热,表邪误下而见沉滑,是必要”协热利”,要协热下利。要是”脉见滑数”,那就里有热,热伤阴络,大便就要下血。所以这一条就是”以脉测证”之法,也不失好理解,大致的精神掌握就可以了,就按照《医宗金鉴》的意见,把个别字调整调整,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些。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C149文蛤散方水噀原逾汗法门 肉中粟起更增烦意欲饮水还不渴 文蛤磨调药不繁文蛤五两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白散方巴豆熬来研似脂 只须一分守成规桔梗贝母各三分 寒实结胸粥一杯桔梗三分 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上件三味为末,内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这一条通过水结于表,与水结于里的结胸证相对比,寒实结胸与热实结胸相对比,以体现水结有表、里、寒、热不同的证型。
    条文中的”小陷胸汤”和”亦可服”都是衍文。
    这一段的意思主要是论水结于表。结胸是热与水结在里,这是结在表。这是一个了。第二个意思就是说寒实结胸,寒实结胸和热实结胸就作个对比。同时,这一条也说出了一个水疗的问题,过去我们讲的是火疗,这个讲水疗,都是古代的物理疗法。
    “病在阳”,”阳”就是指表,应该有发热恶寒。。”应以汗解之”,应当用发汗之法来解除表邪。”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医生未用发汗之法,反倒用凉水”潠之”,潠者是喷也,”灌之”是灌溉,是洗的意思,用了水的退热的一些方法。因为这个人发烧,所以用凉水喷一喷,或者用凉水洗一洗来降温,这种治疗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所以加个”反”字。结果是”其热被却”,在用这个冷水喷也好,洗也好的,暂时这个热被却了,赵本说”劫”,被劫,当时热可能稍微退一点儿,但是不能根本解决,所以它”不得去”,这个热不能够彻底治好。
    “弥更益烦”,事后它的发热不但不能好,而且比用冷水疗法前反倒要加重,张仲景用三个形容词说明发热很严重了,不是一般的。”弥烦”,”其热被劫不得去,弥烦”也行,”更烦”也行,”益烦”也行,他现在把三个加重的语气词都用在一起,叫做”弥更益烦”。”烦”当”热”字讲,发热更重了;这个”烦”不是”心烦”的”烦”。那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个热闭郁了,被凉水这么一刺激,皮毛腠理一收敛,热出不去了,”肉上粟起”,”肉”就是皮肉之上,就是皮肤上边起了一些像米粒大的点儿,这是什么?这是受那个寒、水寒,一喷一洗,寒凝于外,热郁于里,所以肉上就起了一些像米粒的点儿。”肉上粟起”是代表寒,”弥更益烦”说它的热未退,反倒加重了,所以这个证发热发得很厉害。
    “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意欲”就是”想”,像有点儿口渴,要想着喝水,”反不渴者”,但是又不渴,也不能喝,这个症状就是又想着喝水,还又不能喝水,这反映热被劫,还在表,还未完全入里,太阳的体表是有水液的,行于三焦、膀胱,则腠理毫毛其应,三焦、膀胱、腠理毫毛其应,所以三焦的水和膀胱的水都是行于体表的,所谓”雾露之溉”。现在热闭了,寒也凝了,那么体表的水液、津液也就不散了,它呈现了这样的一个病理变化。热和水完全在表,而还没有完全入里,症状是想要喝水,但是又不乐意喝水,这和五苓散的那个表证不解、小便不利、膀胱蓄水、消渴比较,这个症状是轻的。
    怎么办?”服文蛤散”,文蛤散能够清在表的阳郁之热,又能行皮下之水,对于这个症状是适合的。”若不差者”,如果吃这个文蛤散,好了,那就好了,倘若”不差”,这个病不好,那就说明水和阳郁之热就严重了,文蛤散的力量是比较轻的,也就是一味文蛤,意在言外,这个人可能就不是”意欲饮水,反不渴者”,也可能有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可能要有一些太阳蓄水的情况,病重药轻,就”与五苓散”。五苓散既能发汗,又能利小便,使太阳的经腑之邪得到解决,这个病就好了。文蛤散证”其热被劫不得去,肉上粟起”,是一个皮肤的阳气被冷水所刺激,阳气闭郁,皮下的水郁了,当然是这个人也没有汗,发烧也不退,肉皮上还有一些”粟起”,这是水在表的一些症状。
    关于文蛤散有两种意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认为这个方子应该是《金匮要略》的文蛤散,《金匮要略》在”呕吐哕下利”篇里有一个文蛤散,”消渴”里也有文蛤散,就是麻杏甘膏汤加生姜、大枣,再加上文蛤,七味药组成,有点儿发汗解表的作用,所以柯韵伯说这个地方的文蛤散实际上就是《金匮要略》上的文蛤汤。我个人认为这个事还值得考虑,为什么?因为从文笔来看;它是一证两方,就像是我们先予小建中汤,后予小柴胡汤,也是一证两方。
    这个”若不差者,与五苓散”,病一个轻一个重,药方也是一个轻一个重,从这样的行文来看,不见得这个地方是用麻杏甘膏汤加姜、枣,加文蛤的那个文蛤汤。还是文蛤一味的文蛤散,这个文蛤就是海里的海蛤,海蛤上头有指纹的就叫做文蛤。
    文蛤咸寒,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够运肺经,治咳逆上气、喘急烦闷,有利肺祛痰的作用;第二个,就是有利小便,治浮肿、行水气的作用,实际上就一个作用,一个是治肺,一个是利水,一个是开水之上源,祛痰,治肺气上逆,下边就利小便、利三焦,所以能治水肿。这个证,阳气闭郁使皮下的水液停滞不行,所以外边没有汗,里边还高烧不退,想着喝水又不能喝,水热之邪在表,还未完全入里,先给吃文蛤散;如果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也渴了,那就要吃五苓散,这是一证两方,有轻有重。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寒实”就是水寒气冷所凝结的痰饮类的东西,这些物质凝结在胸、在心下,就使心胸之阳受阻,出现一些疼痛、痞硬,甚至还有一些疮疡之症,这个就叫寒实结胸。寒实结胸和热实结胸是不一样的,那个是热与水结,这是寒冷和痰水凝结,所以它也疼、也痞硬,甚至还气喘咳逆。寒实结胸和热实结胸的鉴别在什么地方?”无热证者”,寒实结胸没有烦渴,没有发烧,没有那些热实结胸的所有的热证,没有热证不等于没有实证。
    比如脉,大结胸脉是沉紧的,寒实结胸脉也是沉紧有力的,不是个虚脉,沉迟、沉弱就是脏结。虽然,寒热是不同,但是在邪实方面还是相同的,所以脉也是沉紧的,有的大便也是不通的,所以这才叫实。”无热”,这是个实证而不是个虚证。这个病给他吃大陷胸汤,那就不行了,大陷胸汤是热与水结,是大黄、芒硝、甘遂,这是寒痰水冷的凝结而阻碍了心胸的阳气,大陷胸汤是不恰当的。
    怎么办?给它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是桔梗、巴豆、贝母三味药组成,所以叫三物。大便不能泄,大便泄可不能吃这个三物白散。在这三味药中,巴豆是一个辛热有毒之药,能够攻逐寒性的水饮痰湿凝结。过去有句话”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巴豆的油要是不去掉,那个力量像牛,很大了。贝母和桔梗,一个是开结的,一个是开肺气的。
    贝母这个药有开邪气的凝结,能治胸中的气结,也有化痰行水的作用。桔梗走气分,能够开提肺气。肺气一利,胸中的气结也开了,再加上巴豆的大而有力的热性的攻寒逐水的这样的一个力量,就把一切的寒湿、寒冷水饮的凝结排出体外。这个药还有这么两个方面作用,”不吐即下”,病在上者则吐之,病在膈以下的,它就泻下。吃了以后,也许吐,也许下,也有吐下交作,病就好了。
    这个药是很重的,用的时候要注意。”上三味,为末,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白饮”就是大米汤,为什么用米汤送面药?因为米能和胃,使巴豆之毒还有点儿节制。”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羸者就是身体虚羸的,身体不太好的要少吃,身体强壮的人可以吃半钱匕,半钱匕现在多少分量?现在量就是三分,身体差一点儿吃二分,吃一分半。吃药以后还有一个条件,”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如果”不利”,大便不下利,”进热粥—杯”,喝一杯热粥;要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因为巴豆热而有毒,一吃热东西,它就行它的药力,力量就更凶猛了。如果泄得太多了,喝点儿凉粥,缓解巴豆的力量,同时粥还有养胃气的作用。过去的时候吃了巴豆,误服巴豆,吃了以后就泄,泄的时候怎么办?就是喝凉水,井里的凉水咕噜咕噜地喝。喝了就能缓解。喝完了以后,大便止住以后,有时候嘴里还长疱,口腔黏膜起疱,这个药特热。
    底下这些”身热皮粟不起”,这些就不要了,是一些衍文,《玉函》、《外台》、钱潢本、柯韵伯本都把这些删掉了,咱们也把它删减了。
    三物白散治寒实结胸,结胸到此就算是讲完了。有大结胸,有小结胸,有偏于上的,有偏于中的,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治疗有大陷胸汤,有小陷胸汤,”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所以结胸是有大有小,大小就是轻重吧;有寒有热,寒实结胸,热实结胸;还有外、有里,水在里也,热与水结,就叫结胸,在外边这个像文蛤散证,发烧不退,弥更益烦,肉皮粟起,意欲嗜水,反不渴者,这是水在体表了。
    是不是就只这么一些症状?以发烧为主,身上也不舒服,身上酸疼难受,它有水,所以先用文蛤散,文蛤散就一味药,力量比较轻,小病一般吃了就好了。如果有口渴,又有小便不利,发烧还不退,再给他吃五苓散。寒实结胸在临床上掌握问题,这个人大便不能泄,大便泄可不能吃这个三物白散。因为它是实,寒热是不同的,实还是同的,不是虚证,是个实证,所以它脉也沉紧,大便也是有一些不通才可以吃,这一点就是关键。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C150这一条是论述太少并病,太阳和少阳的并病,而类似结胸,治疗用刺法,未用汤药。
    为什么要用刺法?因为有少阳的问题,不能发汗,不能泻下,少阳是禁汗、禁下的,所以张仲景用刺法来代替汤药治疗。
    太阳与少阳并病,就是先有太阳病,后有少阳病,这就叫并病。并病是有一个前后次第。症状是”头项强痛”和”眩冒”,”头项强痛”是太阳经邪不解,或者出现”眩冒”,”眩冒”是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有眩冒。少阳的里气不和,少阳之气不能够疏泄,所以”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这个人心下痞硬、痞塞、硬满,有的时候就重了,就像结胸,可能有疼痛,有的时候就好一点儿。什么道理?因为它是太阳和少阳并病,少阳之邪游离于半表半里之间,所以它有的时候向里,就”时如结胸”,有的时候它偏于表,就好一点儿,所以古人就认为这是太少并病,还不是纯粹的少阳本经自病。
    既有太阳经证,也有少阳经证,”当刺大椎第一间”,”第一间”就是大椎穴,”当刺大椎和肺俞”,这两个穴都能解太阳经之邪,大椎是在脊骨第一节的陷中,肺俞在第三胸椎下旁开一寸五分,肺合于表,太阳之表,所以能解太阳表邪。肝俞去胆经之邪,因为肝胆相表里,刺肝俞就解决了少阳之邪。这样太阳之邪解了,少阳之邪也解了。
    “慎不可发汗”,不要认为有头项强痛就发汗,千方不能这样做,要谨慎了。为什么?因为”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和”眩冒”,它有少阳证,少阳的邪是不在表的,治太阳可以发汗,治少阳就禁汗。你要是误用了发汗,不能够解除少阳之邪,反伤了胃里的津液,使少阳之邪由肌而克于胃,就要发生谵语。这就是少阳的禁忌之法。
    只要出现了少阳证,就不要发汗,也不要泻下,要”治从少阳”。为什么?因为少阳这个病就有这样一个问题,误发少阳之汗,就要谵语。伤了胃的津液,胃一燥,少阳的热邪就乘虚而入,所以就说胡话,胃气不和了。”脉弦”就是少阳的脉,一直到五六日,而且还是谵语不止的,这时候可不可以泻下?这时候有谵语了,谵语是阳明了,是不是用调胃承气汤?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脉弦就是少阳证,少阳之邪未解,不能够泻下。少阳不但禁汗,也要禁下。
    “当刺期门”,应当用针刺之法刺期门,期门为肝的募穴。刺期门做什么?用泻法,”随其实而泻之”,泻胆经之热。胆经之热解除了,这个人就不说胡话了。因此,这一条就是既有结胸的类似证”时如结胸”,也说明少阳病禁汗、禁下的这样的一个道理。
    “三阳合病,治在少阳”,凡是阳经的病,只要是出现了少阳证了,就得以治疗少阳为主,这是指用汤药而言的。
    为什么?因为病已经涉及少阳枢机不利,不给和解少阳,给它发汗、泻下都是无济于事的,同时汗下要伤正气,就带来不良后果,谵语,烦悸而惊,”汗谵吐下悸而惊”,”甚则吐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命难生”,重的时候都有死亡的危险,这个事情一定记住。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C151这一条与以下两条都是讲”热入血室”证。为什么在这地方添了三个”热入血室”?一个原因是它有结胸的类证,另外它和少阳有关系。张仲景写的文章它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性,结胸讲水结,少阳讲气郁,那么妇人中风,伤寒热入血室,讲血了,由血影响气,也讲到气血闭结,所以水的关系、气的关系、血的关系,这样在辨证论治里才互相对比、互相发挥,可以提高我们辨证论治的思维和视野,很有意义。
    这三条的”热入血室”,病因是不同的,有经水适来,也有经水适断,这是一个不同。第二个不同,有发烧的,有不发烧的,要记往这是个重点。第三个是有胸胁闷的,有往来寒热的,有晚上说胡话的,这三个症状的不同,治疗也就不同。把这三点抓住了,热入血室就掌握了。
    热入血室和月经有关,是个妇人病,男人没有。有的人说是男人有热人血室,当然这也是一个证明的问题。我个人观点,认为男人没有热入血室证。阳明篇有个热入血室,没提妇女,那不就是男人了?前面说的是妇女,后边还总说,那不是重复了,所以热入血室是妇女的一个病了,不是男性得的病。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这是表证不解了。”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是个倒装句,把这个”得之七八日”放在上边,时间已经有七八天了,这个妇女的经水就适来,”适来”就在这时候她恰巧来了月经。来的月经是不是正常周期?这就不好说了。山田正珍就说”经水不期而来,偶然而来,都算适来”,这样它就不受周期范围的限制。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表邪内犯,热入血室。热入血室以后,表证就解了,”热除而脉迟身凉”,发烧除掉了,脉跳得也不快了,脉也迟了,身也凉了,这表邪解了。但是表邪解,有个脉迟,说明还有点儿凝结。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出现了里证,胸和胁就是少阳的部位,胀满,有的时候还疼,就像结胸,”如结胸”不等于就是结胸。”谵语者”,还说胡话。这是什么病?为什么它自己热就退了?为什么又出现胸胁下满,像结胸?为什么又说胡话?”此为热入血室也”,这个病就叫做热入血室,就是乘月经来后血室空虚,血热就传到了血室。血室是什么?这里有争论,说得很多,我们同意就是子宫,就是胞宫。入了血室了,到了胞宫,为什么还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因为女子胞和肝经、肝胆之气有联系,”厥阴足脉肝所中,大趾趾端毛际丛,环绕阴器抵小腹,挟肝络胆”,胞官受邪,血室里有邪热,影响肝胆之气的不和,实际上肝胆之气就疏泄不利了,所以就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就是血病影响肝胆的气机不利了。
    为什么还说胡话?《伤寒论》的说谵语、说胡话,一般都是指阳明而言的,胃络通于心,胃一燥热就说胡话,只有热入血室的谵语属于血分有热。血分有热,诸脉皆上系于心,血脉都和心有联系,血分之热上扰于心,她也说胡话。这个说胡话和大便燥结没有联系,不是阳明,而是热入血室的。它的主要见证不是肚子胀满,而是”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这一条一个是经水适来,一个是没有发烧,主要的见证一个是”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一个是说胡话。怎么治?”当刺期门”,应当用刺法刺期门穴,泻肝胆之邪热。它是月经适来,这时候血中之热可解,这个病也就可以好了,不要用什么泻下之法。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C152这一条承接上条论述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证治。什么叫”经水适断”?就是月经未可断而断,月经还不应当断,它正在这时候恰巧就断了。为什么?热入血室,气血闭结,热与血结,月经就断了。这个病也是由外感而来的,”经水适断”应该接在”七八日”的下边,这是一个倒装句,”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这意思应当这么体会。
    经水适断以后就热与血结,使肝胆之气不利,所以就”续”,继续,就出现发冷发烧的发作有时,”续得寒热,发作有时”。这种发烧和咱们过去讲的那些发烧不一样。过去讲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恶寒发热而如疟状,这个发烧有点儿寒热往来而发作有时,像发疟,是少阳的气不利了,”发作有时”,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它才像疟,一天有那么三次,或者是四次,或者是两次发冷发烧。怎么办?这个证没有胸胁满,也没有谵语,只是一个”往来寒热,发作有时,其形如疟”,只是这么一个症状的特点,是有发热的热入血室,和前面的那个”热除而脉迟身凉”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不要给他扎针了,还扎期门干什么?胸胁满可以刺期门,因为期门在乳下,能治胸胁之满,这是以寒热为主的,正邪居于胁下,所以这时候就要给她吃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熊够退热,能够解寒热之邪。
    根据《医宗金鉴》和后世注家的见解,因为它这里气血闭结,来了月经的时候一得这个病,月经就没有了,这个小柴胡汤还要加上点儿牡丹皮、生地黄、桃仁、红花,稍微活活血。这样的意见对不对啊?在临床是不是这样?对的,比单纯用小柴胡汤要好一些。小柴胡汤基本是气分药多一些,没有血分药,加上一点儿血分药,效果要更好一些。
    在临床上我们看到热入血室,经水适断而有寒热如疟的,要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牡丹皮、红花、桃仁。如果热出而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还有谵语的,以刺期门为主,那是经水适来。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C153这一条是论述妇人热入血室的自愈证。”妇人伤寒发热”,有发烧,经水适来以后是不是还发烧?发烧,未说”汗出而脉迟身凉”。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昼日明了”,白天的时候精神很清楚,”暮则谵语”,一到晚上就有点儿说胡话,越到晚上精神越糊涂,”如见鬼状”。
    精神有些昏聩,这是什么道理?”此为热入血室”,这是伤寒的邪热进到血室里来了。白天阳气行于阳,到了晚上就行于阴,这个人她血分里有热,热入血室了,晚上阳气又行于阴,阴分热邪发作,因此就谵语,精神昏聩,如见鬼状。这是血热上乘,血中之热发作,使心神出现谵语不安。除了这个症状以外,她没有往来寒热,也没有胸胁满、如结胸状,这些都没有,只是一个有发烧,晚上的时候说胡话。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这个”无”是个禁止之词,”犯”就是侵犯,就是说不要用泻下之药,不要因为她说胡话,就用承气汤类泻下之药侵犯她的胃气。谵语是血分之热,而不是气分之热。”及上二焦”,也不要给她扎针,或是给她吃小柴胡扬。为什么,既没有胸胁满,也没有往来寒热,扎针、用小柴胡汤都是多余的了,这就叫”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这个病自己就能好,为什么?因为经水适来,来而不断,和”经水适断”的不同,她有一个热随血除的机转。因为她的病机要点主要是热在血里,所以她晚上的时候说胡话,现在她月经经水适来,血中之热随着月经排出体外,可以自愈的,不用吃药了。
    一个是用刺法,一个是用汤药,一个就是”必自愈”,这三个不同了。小结一下,这三条:第C151条”往来寒热如疟”,用小柴胡汤以解其邪;第C152条”胸胁满,如结胸状”,要刺期门以泻其实;这一条没有上边说的那两个症,只是一个”暮则谵语”,所以待其经行血去,而邪热自解。这个病是有的,不是光在月经了。妇女产后,热入血室,根据现代医学就是有产褥热这种病,就是这样,它有神经症状,说胡话,精神有些昏聩。这是三个热入血室,既有结胸的症状”如结胸状”,也有少阳证”胸胁下满”,它是热入血窒,由血分而影响到气分,肝胆之气不和,有血分有热出现谵语这些精神上头的一些症状,所以在太阳少阳并病和结胸以下出现,有相互对比之义。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C154柴胡桂枝汤方伤寒六七天 发热微恶寒支节有烦疼 外证未去完心下见支结 微呕少阳现柴胡桂枝汤 又治肝气串小柴原方取半煎 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 偏重柴胡作仔肩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一条论太阳和少阳并病。先有太阳病,后出现少阳病,这叫太少并病。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这是太阳的表邪问题。
    发烧,还有点儿微恶寒,为什么?因为伤寒六七天,邪气有点儿化热,但是还是未解的。”支节烦疼”就是疼得厉害,这个”烦”就是疼得厉害,四肢关节很疼的,太阳的表邪还未解。”微呕”,呕比较轻。”心下支结”,”心下痞硬”、”心下痞满”这样的提法是重,”心下支结”比”痞满”要轻一点儿。支就是撑支,就是现在说有点儿顶得慌,支也可以是”边”的意思,有两个意思,就是说是它这个凝结是什么样的?心的下边顶得慌,有点儿往上边顶得慌,比痞闷要轻一点儿,但这也难受了。另外,这个支结是在心的下边,靠近两边,不是在正当间,是支者枝也,像树有枝,这两个说法都对,在临床的时候都能反映出来。
    “微呕”和”心下支结”,是少阳的里气不和,但是它轻,因为少阳病是”喜呕”的,呕比较重,少阳病的心下痞闷应当比较厉害,现在是”微呕”、”心下支结”,症状都轻。虽然是轻,但是它是有了少阳证,就叫”太阳少阳并病”。太阳少阳并病,要估计一下两经谁重谁轻?太阳病重,少阳病轻,所以古人就叫”七表三里之证”,就是表证要占七成,少阳的里证要占三成。”外证未去者”,因为它发热恶寒,太阳的外证还没去,单纯用柴胡汤不行,因为它有”支节烦疼,发热微恶寒”,太阳病的表证还没去。
    怎么办?”柴胡加桂枝汤主之”,小柴胡汤基础上加桂枝汤,加桂枝、芍药,就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两个方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和解少阳,治”微呕,心下支结”,同时也治”支节烦疼”、发热微恶寒的太阳病,这个方子多少就带点儿发汗的意思。少阳病要禁汗,为什么这一条又要柴胡加桂枝,还有点儿治太阳解肌表的意思?这就像大柴胡汤,少阳病禁下,要是”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那么还得在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上点儿大黄、枳实吧。这个它也是在柴胡汤之上,它不加麻黄,它加桂枝汤,调和点儿营卫,解解太阳之邪。这是言其变也,禁汗、禁吐、禁下是言其常,可以加大黄,可以加桂枝,言其变。太阳少阳并病,不加柴胡汤,只用桂枝汤行不行啊?那是错误的,因为柴胡桂枝汤,在柴胡汤治少阳的基础上兼治太阳,它就可以了。大柴胡汤以柴胡治少阳的基础上加点儿大黄治阳明,那也就可以了,那和单纯的承气汤是不能够混同的。
    柴胡桂枝汤临床使用的机会很多。小柴胡汤和解表里的,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两方一合,人身表里内外、气血上下,治的范围面就广泛了。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这个方子能治什么病?柴胡桂枝汤的条文是治太阳少阳并病,我拿它治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加上一点儿红花、茜草类的活血药,加上点儿鳖甲、牡蛎类的软坚药。
    因为桂枝、芍药是调和营卫、调和气血,柴胡是疏利肝胆,再加上鳖甲、牡蛎软坚消痞,红花、茜草活血通络,效果很好,同时这个方不太凉、不太热,可以久服,吃个十付、二十付都不出现问题。早期肝硬化,柴胡桂枝汤把大枣去掉,因为胁下痞硬去大枣。第二个就是治神经官能症,就是肝气窜,效果也很好。一生气,感觉一股气在浑身上下左右窜,他个人感觉我的气窜到这个地方,用手这一打,赶着往外打嗝,一打嗝他就好了,西医就叫神经官能症,中医说是肝气不疏,用小柴胡汤疏肝,加上桂枝、芍药调和营卫、调和气血。第三个,治痹证。痹就是现在说的关节炎,而且还夹有肝气的,关节炎四肢疼痛,所以它这个病不仅是支节烦疼,疼得很厉害,而且里又有胸胁苦闷,也有一些堵得慌,还夹有肝气,脉还见弦,柴胡桂枝汤效果非常好,又疏肝胆,又治浑身疼痛。这是柴胡桂枝汤。
    所以把这个道理体会清楚了,就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发挥它的作用,灵活性很大。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C15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少阳经病汗复下 胆经脾土中气伤胸满胁结尿不利 不呕渴烦头汗淌往来寒热何以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八柴二草蛎干姜 芩桂三两栝四尝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三两 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这一条论述因伤寒误治而导致的邪传少阳,气化失常,津液不布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这个方子和大柴胡汤是一个对比的方子。大柴胡汤治少阳之邪归并入阳明,阳明燥热,所以既解少阳,又下阳明,是治实证。这一条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之邪不解而有脾寒和气阴、气津受伤,气化不利,所以它夹有一定的虚寒,也可以说就有阴证的机转,有太阴病这个阴证的机转,所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这个病来于伤寒五六天,已经发汗,而又用泻药下之,汗下就伤津液,汗下就要伤正气,所以这个人有一个正气不足的问题。
    误下之后太阳之邪传到少阳,少阳的枢机不利所以”胸胁满微结”。少阳之气不利就”胸胁满”,”微结”就是说气有郁结,但是郁结得不是太重。”小便不利”,津液虚了,气化的作用也不太好,再加上少阳还有”微结”,所以就小便不利。”渴”,津液虚了就口渴,这种口渴不是胃里停饮,所以”不呕”。”小便不利”和”渴而不呕”连起来看,如果是停水的口渴,小便不利就往往要”欲呕”,现在它是津液虚,不是停水,所以”渴而不呕”,这个提法有鉴别诊断的意思。”但头汗出”,由于津液虚了,气也虚了,正气不能越热以外出,所以浑身没有汗,头上出一点儿汗,热邪不能从汗而解。少阳有邪,所以”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朱未解也”,这个病未好。问题的焦点是少阳有邪、津液虚,气化功能也不好,所以小便不利,汗也出不来。这个病很像是湿热凝结,小便不利,湿不得泄,但头汗出,很像那个湿热发黄的那一条,但是这不是湿热,这是津液虚,因为它有口褐。
    这怎么办?一方面还得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一方面加桂枝、干姜助气化,加上天花粉生津液、布津液;加牡蛎,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胸胁满微结有凝结了,牡蛎咸寒软坚,能去肝胆之气的凝结和肝胆的痞硬,所以要加上牡蛎,去大枣。这个方子既有养津液也有助阳气的作用,同时兼和解少阳,临床能治疗三种疾病,非常得力。
    根据《伤寒论》条文,我们发展了这个方子,一个是治少阳病有阴证的机转,就是见有太阴病了。少阳邻近太阴,少阳是阴阳之枢,少阳之邪过渡就到太阴,临床就有少阳证而又有太阴病的,什么下利,肚子胀满,这个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比如我们现在治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往往出现这个现象,口苦、咽干,肝胆有热,但是肚子又发胀,大便也拉稀,脾胃还有寒,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既清解少阳之热,同时又温中焦的脾胃之寒,效果很好,尤其是治肝炎病的大便不调、下腹腹胀。这效果是非常地显著。说重点,少阳证是个阳证,但有阴证的机转了,出现了太阴病的苗头了,要用这个方子。
    第二个,这个方子治糖尿病效果非常理想,尤其是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继发的糖尿病。因为它治口渴,糖尿病有口渴;糖尿病很不好治,三四个”+”总下不去,吃了以后血糖和尿糖降低很显著,效果很明显。在上述的症状基础上有少阳的病机,而且口渴、心烦,又能喝水,有这样的情况的糖尿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效果很好。
    第三个,这个方子能治寒性疟、发疟。发疟是发冷发烧,定时发作,发冷发烧,有发烧多的时候,有发冷多的时候,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的发冷恶寒偏多,发热对比之下偏少,这个方子也好使。这三点儿要记住。
    第四个,我们在临床看见一些肝炎病,它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肝区疼,往后边拽,往上边能到肩背,往下边能到腰部,疼得很厉害,而且手指头发麻,甚至碰一碰、打一打都不知道疼,脉弦而缓,下腹还有点儿胀,这个方子特别好使。
    《伤寒论》治少阳证,一个是大柴胡汤,是兼阳明,一个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兼太阴。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从气化开始,为什么加桂枝、干姜?桂枝、干姜是通达阳气,温化脾气,干姜是理中汤的主药,这个方子里甘草配干姜,半个理中汤,它温暖脾家之寒;加桂枝通阳气,行三焦,行津液,利小便。它这里还有瓜蒌根,所以这个方子治疗阳气气化功能不利,脾的运化不利,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足而又有少阳肝胆气郁。
    吃完这个方子以后还有一个反应,这个大家要注意了。
    柴胡姜桂的煎服法,”上七昧,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吃了药,有的时候心里发烦,发烦以后就汗出,汗出了,这个病就好了。什么道理?因为邪气郁结,气和液两伤,吃了柴胡姜桂汤以后,柴胡就要疏解少阳,又加上桂枝、干姜和天花粉(瓜萎根)通阳气,止津液,气液一恢复了,正气足了,邪气通过小柴胡汤的力量要有点儿微烦,有点儿汗出,也就是正胜邪出的一个反应,吃了药以后有时有这个现象。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C156这一大条总的精神是辨什么是”阳微结”,什么是”纯阴结”。”阳微结”的证候有点儿像”纯阴结”,阳证似阴,如果不进行辨别,就容易发生阴阳诊断的错误。”阳微结”和”纯阴结”是古人的证候名。
    分三个段落来体会。第一个段落就是说”阳微结”的脉和证,什么叫做”阳微结”,就是”必有表,复有里也”,到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小段,是第一段。第二段是”阳微结”和”纯阴结”的鉴别。”阳微结”属于阳气结了,阳气结了它就有点儿类似阴证,所以仲景就把”纯阴结”与”阳微结”进行对比分析。第三段就是”阳微结”的治法。
    先讲第一段。病是由伤寒而来,伤寒表还是未解了,有”微恶寒”,”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所以表还没有解。同时出现了里证,不是单纯的表证,”心下满,大便硬”,心下满,大便也硬,这是里证。这是里的阴证、阳证啊?从”大便硬,心下满”来看,这是阳明凝结,是个阳证。表证是”微恶寒”,里证是”大便硬,心下满”,表里证都有了,表里的阳气都不利,都受到邪气的凝结。
    同时出现手足冷和头汗出,为什么手足冷、头汗出?这反映阳气闭郁而不宣达。”头汗出”意味着浑身没有汗,只是头上出汗。如果阳气外越,正气出表,邪气由汗而解,会有周身出汗。现在里还有热,”心下满,大便硬”,汗只能出于头部,而”余处无汗”,阳气不能够向外宣通。为什么?因为它有凝结,气就不达,阳气就不能够达于四肢,所以手足就冷。”手足冷”和”头汗出”是里有热,阳热凝结而不能够宣达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阳气不能宣达?因为这个病有表也有里,外边有恶寒,里边有大便硬、心下满,表里之气不和,阳气怎么能够宣达?是不是表里不和都能”手足冷”?咱们过去讲的那些表里不和怎么都没出现”手足冷”和”头汗出”?”脉细者”,脉还见弦细,这个”细”里一定要加个”弦”字,不加”弦”字就不好讲。脉细,又有弦脉又有细脉的意思,是少阳之脉。表里之气得借少阳之气的疏泄和通达,现在脉见弦细,少阳气机不利,所以阳气才郁,不能够通达,这个叫”阳微结”。
    为什么叫”阳微结”?因为阳结于里,”心下满,大便硬”,表还有”微恶寒”,邪气还没有完全入里,这样”结”,阳邪的结热是轻微的,少阳还有问题,这是一种散漫之邪,太阳、少阳、阳明都有一点儿,所以叫做”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说这种”阳微结”必然有表证,光有表证也不叫”阳微结”,还”复有里也”,还得有里,”里”是什么?指阴阳说的,这个病既有表证也有里证,这样才管它叫”阳微结”。第一段到这里就完了,说明什么问题?就是”阳微结”有表也有里,而少阳的气机不利,手足厥冷。
    将来我们讲四逆散,”柴芍枳草四逆散”,治阳气郁的手足厥冷。如果不涉及到少阳,光有一个表里,那还不至于手足厥冷,因为阳微结和少阳的枢机不利有关系,何以见之?因为脉见细弦。
    第二段就进里了。《伤寒论》讲辨证,辨证就要阴阳、虚实、寒热作比较。”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这一段即使脉还见弦细,假设脉沉,脉沉就属于里,里就属于阴,这个病属于里、属于少阴,辨它不是一个”阳微结”,而是”纯阴结”,所以就从”纯阴结”这一方面来找理由。假设这个人脉沉,见了少阴脉了,”亦在里也”,也算它是在里属于少阴了,那么为什么还”汗出”?汗出阳微,阳气虚了就汗出。这样是”假令纯阴结”,”假令”是说病是”纯阴结”,没有外证,完全是一种阳虚寒证,属于少阴病了。”不得复有外证”,假令纯阴结,少阴病了,离开了三阳,还能有外证、有阳证吗?那就不可能还有什么身痛、发热、恶寒,这些都不应该有了,只能够出现少阴阴寒的阴证了。”不得复有外证”是”悉入在里”,完全地在里了,”在里”是什么证?是一个”纯阴结”,是个阴寒的凝结。
    和这个证来比,”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和”纯阴结”不一样,它是有表里证,有一半还在外一半还在里,外头有太阳,里还有阳明,这样”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脉虽然是沉紧,也不能管它叫少阴病。为什么?”所以然者……解”是括弧句子。”阴不得有汗”,阴证不能有汗,阴证哪能有头汗出?头为诸阳之会,只有阳经循行聚会于头,所以阴证不易得汗,头上也不会出汗的,出汗就是阳气外越,越而不得出的现象。”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头上已经出汗,就知道它不是少阴病。不要因为手足厥冷,头上汗出,汗出为亡阳,手足厥冷是阳虚,就认为这个病属于少阴病,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有表里证,有”大便硬”、”心下满”,外头还有发热恶寒。
    怎么办?脉见弦细,外有微恶寒,也可以包括发热,里有心下满,大便硬,手足还冷,头还汗出,阳气不达了,”可与小柴胡汤”,可以给他吃小柴胡汤,吃小柴胡汤疏少阳枢机,阳气一通达,表里就和了,手脚也就不凉了,这个病就好了。吃了小柴胡汤以后,”设不了了者”,设是个推理的意思,假设这个病还是有点儿不太痛快,还有点儿”不了了”,就是说阳邪郁结于内,肠胃里还有一些热结、心烦、里热的。”得屎而解”,大便结硬而未下,大便下来,这个病就好了,意思说是可以稍微和和胃气,吃一点儿调胃承气汤。
    这一大段是”阳微结”和”纯阴结”的疑似之辨,又像又不像,涉及到手足冷的问题,涉及到脉细或者脉沉这一方面的问题。通过学习这一段,解决这么个问题,阳热郁结有的时候好像是阴证,但是它不是阴证,通过分析”头汗出”、”阴不得有汗’’,”复表”还得”复里”,不但有表证还有里证,”半在里半在外也”,这样的一个对比的分析,来确定”阳微结”。”纯阴结”是五脏的病,”阳微结”是六腑的病,这不一样。同时说明,阳气郁结,有时候手脚凉,用小柴胡汤治疗。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C157半夏泻心汤方三两姜参炙草芩 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 去滓再煎守古箴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以上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是论述误下少阳以后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很有辨证意义。第一段是”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第二段是”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第三段是”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少阳病就是”呕而发热”,”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还发热,这是少阳受邪,气机不利,所以”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的一个概括证候、代表之症。”柴胡汤证具”,小柴胡汤的证候已经具备,应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以他药下之”,未用小柴胡汤,而用了其他药物泻下了。这是错误的治疗,违反了禁汗、禁下、禁吐的少阳”三禁”。
    到了金元四家的时候,李东垣还说”禁利小便”,”三禁”变成”四禁”了。误下以后有没有变化?如果这个人身体好,虽然是误下了,是”柴胡证仍在者”,少阳之邪未内馅,小柴胡汤的证仍然还存在的,就”复与柴胡汤”,还得给他吃柴胡汤。为什么叫”复与”?因为第一次就应该给他吃,如果误下以后柴胡证仍在,不要犹豫,还给他吃柴胡汤。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还不算错误,为什么?这个人的邪气没变。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服小柴胡汤后作解,就和”未经误下,吃柴胡汤作解”有点儿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误下以后,虽然是柴胡证仍在,毕竟是正气,脾胃之气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再吃小柴胡汤透热、和解少阳之邪,这种”作解”就要形成战汗而解。”蒸蒸”形容正气由里向外抗邪;”而振”,农村叫哆嗦、发冷,这一振二三十分钟,然后”却发热”,”却”字,然后,先恶寒却后又发热,这一发热,正气拒邪而外出,所以汗出而解。有的说叫战汗作解,为什么战汗作解?因为他误下了一次,有这么个情况。大家可能读这一条以后就得出这个结论,误下少阳证以后,再吃小柴胡汤,就得战汗作解。不错,《伤寒论》是这么说的,这事儿也不能太机械,有人没经过误下,吃了小柴胡汤也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
    这是一个情况,误下少阳以后,还可以吃小柴胡汤。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倘若不是”柴胡证仍在”,而是出现心下结满,按之石硬而硬痛的,这就变成结胸了。少阳的半表半里,半表之热就进来了,热与水结就成结胸了。这是个新提法,和过去咱们学的不一样。
    因为”太阳病下之后,热入因作结胸”,误下太阳,热入因作结胸,这是误下少阳,是少阳之邪构成的结胸,所以跟过去那个病的来路不同。既然是构成结胸了,那没有别的,还是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如果这个人心下满,还是接着要心下满,但是不痛,只是心下满,”但”是局限的意思,”但满”就是发满,没有其他硬、疼的问题。”此为痞”,这个就叫”心下痞”。”柴胡不中与之”,柴胡汤也不中给他了,大陷胸汤也不可以给他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心下痞”,”心下痞”是由于误下少阳以后脾胃之气受伤,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反映在心下,心下这个地方气的往来、交通、出入就发生了痞塞的病变,所以他的心下就痞。
    另外,这个病的来路是”呕而发热者”,呕都是胃气不和,胃里有痰,所以它构成半夏泻心汤证的这种心下痞,这种心下痞古人就叫”痰气痞”。”痞”当什么讲?痞者塞也,就是痞塞了,不通了,壅塞了。为什么壅塞、痞塞?因为脾和胃的升降之气不调,如果气能升而升,气能降而降,升降都正常,就不在这里堵得慌了。现在升降不利,胃气降,降不下去,脾气升,升不上来,所以在这个地方就痞了。那么为什么在心下痞,不会到肚子去痞?因为胸属于阳,腹属于阴,”胸为阳,腹为阴”,心下是个夹界,在中的夹界,上不承上,下不承下,不上不下,这个地方就是阴阳交换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发生痞塞是有道理的。
    少阳之气不和,就是半表半里之气不和,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从横面上看的,是这么来看的,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横面的。这是横面的,这是纵面的。这么来看这个地方是个半上半下,要这么来看是半表半里,所以都处在一个阴阳枢纽的地方,对不对?所以脾胃的阴阳之气,脾属阴,胃属阳,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了,它的病变反应是在心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都叫和解之法,都是”去滓重煎”之法,都是小柴胡汤的变化之法,应该看到这一点。这里为什么说是”柴胡不中与之也”?第一段是说的柴胡,第二段是说的大陷胸汤,底下这一句话概括来说,是柴胡汤也好,大陷胸汤也好,可是都不能吃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似少阳而非少阳。
    堵得慌、心下痞,有点儿像少阳,但又没有胸胁苦闷的主证,所以它非少阳。在辨证的时候,不要以为是个小柴胡汤证,它现在没有少阳的胸胁苦闷,只是心下有点儿”闷”。
    似结胸而非结胸,心下有硬满,心下硬满有的时候也像结胸,但是它不疼痛,不是”按之石硬”,所以也不是结胸,大陷胸汤也不可以吃。应当吃什么?应当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里的主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都叫泻心汤,都治脾胃不和的心下痞塞。这三个方子里,半夏泻心汤是个打头的,是泻心汤的一个主方。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一个是有呕,心下痞它有呕,一个是大便有点儿不调,倒不见得腹泻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是”以他药下之”,所以脾气不升,它就有一点儿大便不调,胃气不降它就有点儿呕,同时心下痞。这个痞是个气痞,它和结胸的热与水结是不同的。半夏泻心汤为什么以半夏为名?一个因为它有呕,半夏能够治呕,能够去痰水,《神农本草经》说”半夏能治疗伤寒寒热,心下坚(心的下边就坚,坚者坚硬也),胸胀咳逆”,所以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气的痞塞,而且还很牢固的,就叫”痞结”。张仲景的用药方法不是后世的本草学,而是汉朝的一些用药的规律,所以学《伤寒论》,了解《伤寒论》的方子,有的时候得看《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还反映了张仲景用药的一些规律。
    半夏能治心下痞、心下痞结,我们说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的代表方,道理就是在这个地方。半夏泻心汤是七味药组成的,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减去柴胡,加上黄连,生姜变成干姜,换了一味药,改了一味药。小柴胡汤把柴胡去了,因为不是胸胁苦闷,它是心下痞,是胃的问题,不是少阳的问题。这个方子有三组药,一个是辛味药,半夏、干姜是辛味药;一个是苦药,黄芩、黄连是苦药;一个是甜药,人参、甘草、大枣这都是甜药。古人概括地叫”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辛开苦降甘调”之法,这是古代解释药方的方法。
    你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他解释药都很朴素的,不是像后世说的那么花哨,说的那么详细,人家就是说的”苦以降之,辛以散之”就完了,他就是根据古代的用药的方法来解释的。《黄帝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阴阳的概念很朴素的,不是那么太细的。阴阳之气痞塞了,具体说是脾胃的升降之气在这里痞塞了,堵住了,交通不利了,治疗得调和脾胃,所以这个方子叫和解之法。脾属于寒的,胃属于热的,各代表阴、阳一方,黄芩、黄连降胃气之逆,它往下来,苦降;干姜、半夏这个辛药,能够散脾气之寒;再加上甜药,人参、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补中气。为什么它脾胃的升降气失调了?主要还是由于条文说的误下之后伤了脾胃。在临床不见误下,脾胃虚弱也可以出现脾胃不足的升降失调,所以必须加上人参、大枣、炙甘草来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足了,升则升,降则降,病就好了。
    《伤寒论》的这三个泻心汤治疗胃病,我们现在在内科杂病叫”胃病”,给治疗胃病开了一个阀门,一个治疗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这个病单纯寒,单纯热,都好治,就怕寒热错杂之邪,也有寒、也有热,这个很不好治。治寒它还有热,治热还有寒,如果不学到泻心汤的方义,没有理论指导,在临床治这个病就难了,也有点儿效,但总不彻底。一会儿用香砂六君子,觉得好一点儿,好像也不行,又烧心烧得厉害了,吐酸水吐得厉害了,用之有热了,赶快用点儿黄连清清胃;一清,酸水少一点儿,嘈杂好一点儿了,大便又拉稀了,还是两个问题,总不平衡。我在门头沟带学员,第一次开门办学,有一个患者就是胃气不和,心下痞,吃了一百多付药都没解决,喝几付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五六服就好了。现在这个病包括近代医学的胃炎,急性、慢性的胃炎,也包括一些溃疡病,胃溃疡、消化道溃疡里的一些胃气不和的病,还有肝炎,只要是有这些症状,心下痞,寒热升降之气不和,这个方子都有效。
    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叫痰气痞,内里有痰,有没有根据?以前我对这个问题都不太相信,反正古人就这么一说呗,反正因为它有半夏了,有半夏就说有痰,叫痰气痞。
    有一次就治一个病人,司机,好喝酒,就得了这个心下痞,恶心呕吐。脉弦而滑,按之无力,”脉弦滑”就属于有痰饮,”按之无力”是脾胃虚,又是心下脾胃的呕吐,这是半夏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的原方就上去了,吃完了以后,他是个司机,说话也很直,说”吃过药就好了,行了,我的病好了”,我说”怎么的?”,他说”这里不堵得慌了,药还挺有劲的,吃药以后拉了一些痰沫子,拉了一些就好了。”我一听,这不是痰下去了嘛。吃小陷胸汤拉黄涎,吃半夏泻心汤能拉那个白色的,是痰的那种东西,所以《医宗金鉴》就管它叫”痰气痞”,是有实际基础的。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C158这一条论述太阳少阳并病误下而致结胸,证似太阴的危候。
    这一条有两个解释,成无己有个独特的见解,是其他的注家所没有的。成无己认为,这个病分两层,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少阳,因为太阳少阳并病,误下之后,太阳之邪往里来就变成结胸,少阳之邪往里来就出现了下利。这种解释法是独特的解释法,别的注家里没有这样的解释法。
    这个对不对?这个值得考虑,可以参考。因为是大家之言,也有些道理。太阳少阳并病,应该用小柴胡汤,或者是柴胡桂枝汤以解太阳少阳两经之邪。”而反下之,成结胸”,要泻下,这就反了,不对了,所以它就变成结胸了。
    太阳之邪入里,热与水结,就成结胸了。成结胸以后,心下硬,心下就发硬,我们过去都学了,结胸病大便是秘结的,甚至是结胸似阳明,”不大便六七日,日晡所小有潮热”,那是对的。这个不对,这个结胸似太阴,还”下利不止,水浆不下”。”下利不止,水浆不下”,似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食不下”就是水浆不下,”食不下”就包括饮食,连吃带喝。太阴病是”食不下,水浆不下”,”自利益甚”,太阴病的下利是”自利益甚”,是越拉越厉害。它这个”下利不止”,提法有点儿相似。过去讲的结胸病而似阳明,这一条是结胸病似太阴。
    为什么出现心烦?正气虚了,脾胃之气虚了,同时心下还硬,还有结胸,正虚而邪实,所以心里就发烦。这一条是说误下之后,太阳和少阳之邪往里来而构成了结胸。
    误下之后伤了脾胃之气,尤其是伤了太阴之气而出现”下利不止,水浆不下”,这个病是很危险了。邪盛正虚,所以喻嘉言就认为这个病就是没有辙了,但是张仲景没说是死证。成无己就认为分两层,太阳之邪误下就成为结胸,少阳之邪到里边来了,就是说是肝胆之气乘于胃,所以就出现”下利不止,水浆不入”。
    总之,”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就是脾胃受伤,正气受伤。所以不愿吃东西,大便还拉得不止,心下还硬。但是这里体会,它没说出来疼痛,意在言外,大便有点儿拉稀,所以心下凝结的实邪可能比上边所说的那些结胸要轻一点儿。根据一些注家对这一条的分析,这里不能用陷胸汤。
    陷胸汤受得了吗?已经是”水浆不下,下利不止”,还用大陷胸汤,人是受不了的。脾胃都虚了,就像治伤寒表实,已经是尺脉迟、微,正气虚了,就得用小建中汤,不能用麻黄汤。这也是一样,里气虚了不能用陷胸汤。
    到底用什么方子,谁也没有说得很具体。有的说可以用理中汤温一温的,反正得要补了,侧重于温补之法。我个人的意见,这个可不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心下还有点儿硬,柴胡桂枝干姜汤有点儿开解的作用,干姜、甘草也有点儿温太阴的作用。这是个人的看法了,提供大家作个参考了,也不见得对。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C159这一条是讲伤寒表实误下而成痞证。
    “濡”也可念”软”,按之自濡、按之自软都可以。”脉浮而紧”,就是伤寒表实证,应该用麻黄汤发汗。”而复下之”,医生反倒用下法,这一泻下”紧反入里”,”紧”指寒邪,寒邪就入里了,寒邪入里则作痞。痞的特点是什么?和结胸不一样,是”按之自濡”,不是”按之石硬”,”按之石硬”就是结胸。痞,按之很软,非水非食,就是气,”但气痞耳”就是一个气的痞塞了。
    这一条和过去讲过的要作一个比较,”太阳病误下之后,热入因作结胸”,”热入”,热与水结,是以阳而加入阴。因为水是属阴的,表邪化热入里了,是阳加于阴、热加于阴了,热与阴结、热与水结,所以叫结胸。这一条提出来”脉浮而紧,紧反入里”,这个”紧”是”寒”,寒属于阴,误下之后寒邪入里了,阳气受伤。热邪入里了,和阴两个凝结,和水凝结,就成为结胸;误下之后伤了脾胃,外边的寒邪入里,”阴来乘阳,阴加于阳”,气是属阳的,脾胃之气不和,所以它就成痞,气就痞塞了。热入而与水结,这是”阳加于阴”;寒入而与气塞的,是”阴加于阳”,但是它没有实体的东西,非实、非血、非痰,只是一个气,所以”但气痞耳”。
    “心下痞,但气痞耳”,这个话很有意思,我们过去在临床没发现这个问题以前,总认为它是心口下边,上腹部里有气痞塞住了,实际上有的病有时候鼓出来,在心下豉个包,有的像鸡蛋那么大,有的像小拳头鼓出来了,就像是长了肿瘤,但是用手这么一按就进去了,也不硬,没有抵抗感,但是回手后又鼓起来了。什么东西?”但气痞耳”,就是一股气,没有什么东西,这个同样也得用泻心汤。
    心下痞有没有疼痛的?张仲景说是不疼痛。”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也”,加个”但”字,”但满而不痛者”。这个话说得很局限了,只是胀满而不疼痛的。这个可不尽然,心下痞有疼痛的,疼痛也是一样的可治,但是这个疼痛和结胸的疼痛是不一样的,比较缓和。这一条说出来痞的特点,是一个气痞。和结胸作比较,结胸是”热入因作结胸”,是实证;痞是”紧反入里”,属虚寒。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C160十枣汤方大戟芫花甘遂平 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 里气未和此法程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大枣十枚,擘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这一条介绍最后一个结胸的类证,也就是《金匮要略》所说的胁下悬饮十枣汤证。为什么在这讲十枣汤证?是和结胸证心下石硬的水热凝结作个比较。”此表解里未和也”是括弧句子。
    这一条说明在太阳病中风的过程当中,而又继发了水的凝结。水的凝结,有两个情况:一个就是水的巢穴,水的根。水的巢穴在什么地方?水的巢穴是在胁下,就是它的根。另一个是水的影响,水邪影响在三焦,上中下三焦不利了,同时也导致营卫之气不和。在辨证的时候要分这么两个问题,一个要找出它的根本,一个要看到它的影响,然后这个病就会治了。
    “太阳中风”,由于又出现了胁下有水,而水邪导致三焦不利,出现在下边则下利,在上边则呕逆,在肌表则营卫不和。”表解者乃可攻之”,这个水邪要攻下,攻下你得表解,太阳的表邪解了,才可以”攻之”,这是个前提。下利、呕逆是概括的提法,在前头点一下子,未具体说。下边就是具体说了,”其人漐汗出”,”漐汗出”,汗不是太多,但是有汗。漐,言浑身还有一些小汗。”发作有时”,一阵出汗一阵不出汗,是水邪影响了营卫之气不和了,有点儿像太阳中风,所以它有汗出。水邪上逆就头痛,水邪凝结中焦就心下痞、硬满。这个结病很像结胸病。
    “引胁下痛”,这是病根,”引”是牵引,又当”掣”字讲,掣引。心下痞和硬满掣胁,”胁”就是胁下疼痛,这是在临床辨证的一个根据。这个人翻个身,一走动胁下也疼,说话声音一大也疼,一咳嗽一扯也疼。根本就在胁下,所以加个”引胁下痛”。”引胁下痛”是广泛性的,不是光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咳嗽、大声出气、行动翻身,稍一不注意都能够牵引胁下疼痛。为什么?因为水,它是巢穴,在胁下,所以叫悬饮。水邪淫于胃,胃气上逆就干呕;水邪注于肺,肺气不利,所以他短气、汗出还不恶寒。这就不是太阳病的中风了,属于水邪使胃气不和。
    从这一条来看,上中下都有水,在上边是头痛,在中焦的心下痞硬满,在下焦是下利,在肺里就短气,导致表气不利就汗出。”水邪浩浩荡荡,莫之能御”,是哪儿都有。
    在辨证的时候,应该一个一个抓住根本,头痛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又干呕?短气又是什么事?这么辨来辨去,怎么辨也抓不住根本,越辨越复杂。这些是病的一些影响结果,主要是有心下痛、心下痞硬,牵扯着胁下痛,胁下痛是根本。临床上如果出现了很多的,上中下、表里内外复杂的气机不利问题,如果其中”胁下疼痛”比较突出,动也不敢动,一动就扯住这里疼痛的,那么应该考虑是胁下有水气,是个悬饮的问题。
    那怎么办?得用十枣汤。十枣汤治胁下水,小青龙汤治心下水,这是张仲景的两个水。学习这个方子,还要和《金匮要略》的论述合起来,《金匮要略》的”悬饮”是”四饮”之一,悬者是悬挂起来的悬。为什么管它叫”悬饮”?第一个意思,悬者是挂起来了,这个肋叉子地方,上下之中,上不从上,下不从下,就在中间挂起来了,这叫悬饮。
    第二个意思,悬饮靠一边,和结胸不一样,结胸在正当间,悬饮靠边,悬者是靠着边的意思。水饮在胁这个地方停留了,这个地方是”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是个阴阳的一个道路,所以它一有病,影响营卫不和,影响三焦不利,导致水气泛滥了,有一些兼见之症,但是巢穴病根在胁下。
    《嘉定县志》有这么一个记载,有一个叫唐德明的医生,治病水平很高。他给太仓(地名)的一个姓武的女人治病。这个女人得的什么病?站起来、坐着像好人一样,挺好的,就怕躺下,一躺下这气就上不来,就要死了,”卧者气厥如死”,一躺下这气就厥了,就像要死了。请了很多医生,怎么治也治不好,站起来还挺好,一躺下这气就堵得慌,一堵就不行了,那赶快还得坐起来,就这么个病。
    唐德明就去看了,断出来这个病叫”悬饮”。”悬饮”为什么一躺下气就滞塞了?因为一躺下,水就壅塞于上,肺气就不利;为什么站的好?因为这一站立,水就往下来,上边就不堵了,当然也有胁下痛、短气这些症状。后来他就用了十枣汤,吃了药以后病人就泻下,病就治好了。
    我说这个例子做什么?胁下水是个有形之物,可以阻碍气机,《伤寒论》里就没提,《金匮要略》说是”支饮,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这个病要是堵的时间长了,要是到了一年或是一百天,就有轻有重,这个人还能有预后不良,所以这个病还是很厉害的。
    总之,胁下痛、心下坚满、咳逆短气而呕、引胁下痛这几个症把它抓住了。这类病人的面色往往发青,或者黧黑,为什么发青?因为胁是肝的部位,又加上水是阴邪,所以面色往往是青,或者有黧黑,黧黑是水之色。十枣汤就是”大戟芫花甘遂平”,就是这三个药,去水的峻剂都有了,用大枣,不是小枣,很大的大枣煮汤,把那个汤煮得黏黏糊糊的,大戟、芫花、甘遂五分到七分,不能多,最多是七分,用枣汤给它喝下去。什么时候喝?”平旦服”,早晨空肚子喝。喝了以后大便就要得”快利”,”快利”,痛快地下利,这个病才能好。如果不得痛快下利,还得给他吃。
    这个方子为什么叫”十枣汤”?胁下之水是非攻不可的,而正气之虚又不可不顾。光去攻邪去了,正气之虚咋办?大戟、芫花、甘遂集泻水之大成,这么一举而下之,大小便哗啦哗啦往下流。在这时候,尤其是在用大戟、芫花这样的峻下药的时候,要考虑到正气的问题。正气就是人身上的东西,那样的泻下水,把水是排泄出去了,那么人身上津液就会受伤,脾胃之气也会受伤。大戟、芜花、甘遂都是有毒的,很峻烈,那么要驾驭它们,得有一个药来制裁、制约,使它们只能祛邪而不能伤正,两个方面都得兼顾。所以,张仲景就告诉了,你要用大戟、芫花、甘遂逐邪的时候,不要忘了人的正气和津液,”保胃气,存津液”,然后才能够有”阴阳自和,必自愈”这样的条件。这样,方子里加上又肥又大的十个大枣,用枣汤来送大戟、芜花、甘遂面,是正和邪来比较,正气还是主要的,你祛邪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保存正气,为了使正气恢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所以就叫它”十枣汤”。我们大家一提到十枣汤,既知道它是一个逐水的药,同时也想到逐水的时候不要忘了扶正气,不要忘了存津液。
    这个方子用人参、黄芪行不行?不行。不用大枣,大戟、芫花、甘遂加上五钱黄芪、五钱人参,这不也行吗?不行,因为大戟、芫花、甘遂是三员猛将,用人参、黄芪一补气,这么一扯后腿,补而不能补,泻而不能泻,那不行。那用甘草行不行?甘草也不行,因为古人认为甘草和这几个药都相反,”藻戟遂芫俱战草”,是十八反的。大枣是一个脾胃之果,它味甘而肉厚,越嚼越有那么一股津液,大枣里有油气,比如我们做点心有枣泥馅的。为什么枣泥成呢?别的能行吗?因为它有油气,所以大枣补气、补津液。《神农本草经》开头就把大枣的功能提出来了,一个是少气,就是能补气,还有一个是少津液,津液不足。它能够补气又能够补液,就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大枣和大戟、芫花、甘遂配合,这是非常恰当的。所以它又能够补脾,又能够恢复津液,同时它味是甜的,甜的就有点儿缓性,”甘以缓之”,使大戟、芫花、甘遂峻烈之性不至于损伤人的正气。
    在北方用十枣汤,因为张仲景是河南南阳涅郡的,秦始皇分三十六郡,涅郡。河南的大枣都是肥大的,咱们北京的粽子叫小枣粽子,自己就说小枣,那枣子特小。人家叫十枣汤,用大枣,你整像小豆粒那么大的小枣,用十个煮壶汤送大戟、芫花、甘遂,能够补少气、少津液吗?这个汤清汤寡水的,除了枣核以外没有多少肉,那不行。如果用小枣,就要多用,二十个、三十个,得加倍,为什么?一个小,两个不就多了,加倍用就补偿了。所以要从实际出发,不是说张仲景用十枣汤,就机械地用十个枣,得看枣的大小,看看这个肉是厚是薄,否则的话就受不了,这个药泻得可厉害了。
    昨天我去开会,科技报有一个姓林的同志,南方人,是来报道的。他说他小的时候得胸膜炎,胸膜腔有水了,憋得够呛,挺难受的。X光这么一照,长的水位还很高。
    他父亲是个中医,想用这个十枣汤,拿不定主意?所以把他父亲的一个师兄找来,帮他拿了主意。”小林这个造影是用十枣汤,还是不用十枣汤?商议商议吧”,这个师兄说用十枣汤,别无他法,只有用十枣汤一攻。吃了十枣汤,一下就好了,一试而愈。所以这个林同志,他参加我们这个中医的科研会议,非常地热情。他说”我父亲是中医,我小的时候得过这个病,就是吃十枣汤好的”,他问我”刘老,你知不知道有十枣汤?”我说”我知道,我现在正讲着这个”。那也没抽水就好了,所以我们说十枣汤能治胸膜炎、肋膜炎。杂志上的报道就不止一个例子了,很多了。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C161这一条主要是说误治之后,构成了心下痞,心下痞又加上烧针了,表里之气皆虚,预后就有好的、有坏的。
    “太阳病,医发汗”,这是对的。”遂发热恶寒”,”遂”当”继续”讲,还继续发热恶寒,就是表邪还未解,未解怎么办?再发汗,咱们过去讲过,一次汗不好,可以再发一次。医生因为发汗不好,就”因复下之”,用了泻下之法,这是错误的。这一泻下就伤了脾胃之气,同时也使在表之邪因之而内入,就构成了心下的痞塞。由于它的治疗过程,发过汗,又经过泻下,所以”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表里都虚了,”阴阳”也是表里的意思,表里之气”并竭”,”竭”当作”竭乏”讲。什么程度?”无阳则阴独”,”无阳”,就是表邪没有,”则阴独”里边存在心下痞。这时候,医生一看心下痞硬,就认为里有寒了,所以”复加烧针”,又用了烧针,这个烧针不是竭汗,而是治心下痞的。
    “因胸烦”,加烧针以后,出现胸烦。什么胸烦?有心烦,没有胸烦,所以这个胸烦包括胸里热、心里发烦。这是烧针以后火热扰于心胸,心胸不宁的一个反映。这时候还有心下痞,还有表里气俱虚竭,还有一个阴火误治的虚烦,所以这个病正气是虚的。
    “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脸面的颜色又青又黄。
    青黄色也就是绿色,黄是脾之色也,青是肝之色也。面色青黄不华,不滋润,出现了肝木来克脾土的一个颜色。又加上皮肤和肌肉的瞤动,”扑扑”直跳,这是肺脾之气皆虚。
    肺者合皮也,脾者合肉、肌肉,肺脾气虚,肌肉的气就不足了,所以皮肤就跳动。”面色青黄”是一种相克之色,木来克土,肝来克脾,”肌肤瞤动”而又是肺脾气虚的一个现象,所以这个病就不好治了。”难治”不等于说就是死证,就是在治疗上有些困难,时间要长,不是一付药、两付药所能够治好的。假令色不发青了,有微黄之色,是得脾胃的正色;手足而温,就是说阳气也不虚,脾气能够达于四肢,这个病是容易好的。所以误治以后出现了心下痞证,如果脾胃之气不衰,这个病都是好治的。那么意在言外,心下痞证,如果脾胃气衰,肝气又来乘之,面色出现了青绿之色,这个病就不大好治。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C162大黄黄连泻心汤方痞证分歧辨向趋 关浮心痞按之濡大黄二两黄连一 麻沸汤渍驱病缓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这一条介绍火痞的脉证与治法。痞有水、有火,心下痞有属于火的,有属于水的。
    这条文太简单了,主症是什么?就是”心下痞”,这个人心下堵塞、痞塞,气不通。那么一说心下痞,就要进行腹诊,医生用手摸一摸、按一按。因为要跟结胸鉴别诊断,说”按之濡”,”按之软”,按之不硬,不是”按之石硬者”,也不是”按之疼痛者”,而接着软软乎乎的,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什么水、痰、血、食物。”按之濡”这三个字很有诊断意义。
    然后就要切脉了,因为这”心下痞,按之濡”很多了,半夏泻心汤等都是。”其脉关上浮者”,突出”关上”,”关上”就是关脉,关脉之上出现浮的,出现了阳脉,这个”浮”就是阳脉的意思,不要拘紧地说关脉就是见浮脉了,但是见浮脉可以,见数脉也可以。凡是见阳脉了,属于阳性的脉,大、浮、数、动、滑这都是阳脉。那么”关”就属于脾胃,”关候脾胃,寸候心肺,尺候肾肝”,这地方见了浮,见了热象的脉了,那么就反映这个热痞于心下,这个心下痞属于有热的,而不是有寒的。联系脉诊和证候,就知道这个人是火热之痞。如果它是水痞、结胸,脉应当沉。现在是脉浮,是阳脉,在气分,比较轻浅,而不是凝结在里,所以它的心下就软,按之而无物,是火热之气痞塞而不散所致的。
    这么说在临床上我们就把这个症搞清楚了?不行。还得加上一些问题,加什么问题?既然是有热,”其脉关上浮者”,其脉关上数,或者说其脉关上滑,只要见了阳热之脉,当然是反映心下里有火热之邪。既然有火热之邪,这个人要心烦,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一个主要的证候还有心烦,心的发烦。另外,小便发黄,大便通,大便不是秘结。因为它是气痞,大便虽通而不爽,总像是拉不完。这样的心下痞,伴有心烦,舌头红绛,大便虽通而不爽,小便发黄,才知道它是热痞。这是一个方面。也有的患者在心下痞的同时出现衄血和吐血。
    怎么办?”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用大黄、黄连两味药来治疗这个病。大黄黄连泻心汤这两个药都是苦寒的。
    大黄有点儿泻性,以荡涤肠胃,能破热结的,黄连能够清热,但是它又是厚肠胃的。在这个剂型里用麻沸汤”二升渍之”,就是翻滚的开水,开水就叫麻沸汤,”渍之”就是浸泡大黄、黄连,泡的时间不要长。”须臾”就是片刻,片刻之间,时间就是很短了。”去滓”,就是把大黄、黄连的渣子去掉。然后就喝泡的药汤,”分温再服”。大黄黄连泻心汤不是用煎法,是用泡药的方法。为什么要泡?因为大黄、黄连为苦寒涌泄、苦寒泻下之品。心下痞是热邪痞,但是它是个气分的痞塞,没有实在的物互相凝结,只是火热之气的痞塞,如果不用苦寒药,怎么能把热气、热邪给它消除?它又没有什么有形的东西,还不能够泻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张仲景就用泡药、渍药的方法,”取其气而保其味”,就是取大黄、黄连的寒凉之性而保其味。泡的时间很短,苦味不太厉害,因为苦才泄,这样就能够治心下的痞热,也不至于很泻下。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不用水煮,而用热水泡一泡就可以。
    我喜欢用这个方子,在临床没少用。治鼻子衄血、牙疼、吐血、心下烦、睡不好觉,就是用点儿大黄、黄连,砌一碗茶,泡一会儿,喝一喝,效果非常好。这个方稍微有点儿泻下,要说一点儿泻下作用没有也不现实,但是不是太厉害。大黄黄连泻心汤加上黄芩,就是三黄泻心汤。
    这是个古老之方,也不是张仲景的。太仓公淳于意的诊籍里有一个”火齐汤”,据说就是三黄泻心汤。古人用它治妇女心火不能下降,所以”胞脉闭也”,月经不来。因为心主血脉,通于胞,通于子宫。如果心火总往上来,不往下降,月经就不来了。月经不来了,这个人烦躁,很难受的,就是月经病了,所'以用泻心之法。一泻心火,心火一下降,心的血脉下达了,月经就来了。唐容川《血证论》治热性的吐血,头一个方子就是泻心汤。泻心汤治血证,效果是非常好了。这里是治热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要用泡药之法。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C163附子泻心汤方一枚附子泻心汤 一两芩连二大黄汗出恶寒心下痞 别煮轻渍要参详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
    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这一条承上条,论述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如果上边所说的那个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那个热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反倒出现怕冷,同时自己就出汗,这就是寒热痞,上焦有热,下焦有寒。下焦阳虚有寒,阳气不能够温肌表,所以就恶寒;阳气不能摄阴,所以就汗出。
    这个病是上热下寒,上边热是心胃之热,下边的寒是肾气之寒,是少阴的肾阳虚寒。为什么”恶寒”在前头?是突出阳虚,”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用附子泻心汤来治疗,寒热并用之法,用大黄、黄连泻心,用附子固表扶阳。
    大家就要问了,有这样的病吗?是有的。凡是上热的,往往容易导致下寒,这个不光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因为人身的阴阳是互相协调的,如果一个地方阳气偏郁,阳气不能够照入这个地方,不能互相沟通、互相往来,就形成了某一地方的寒证。咱们中医的生理不是说心肾相交,心火得要下到肾温暖肾阳,肾水要上来制约心火,这样才能阴阳交通,水火既济。心下热痞,心的火能不能往肾里交了?它就不能往下交,它在上面痞了,痞者是阻塞,痞塞了,所以阳热于上,下边有时候有寒。这就是说在病理上头有这样的可能性,这个不足为怪的。
    咱们毕业的同学有一个姓赵,她的父亲得了肝炎,来找我看。什么症状呢?就是口干,干得厉害。我用了滋阴之法,又是沙参麦冬、玉地麦沙汤,后来白虎汤都用上了,结果就是解决不了。没辙了,我就问他睡觉怎么样?他说睡觉不好,晚上睡着就做梦。我一看舌头,舌尖偏红,后来我一想肾水不能上升,都是因为心火不能下降的,我开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这个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吃了以后,马上口里就不干了。你看这事怪不怪?所以中医讲这个理,还是真得服。黄连、阿胶、鸡子黄里它没有多大的生津养液的药,它是苦寒的药,能够使肾水上交,睡觉也好了,口腔里也有津液了。火不往下来,下边寒;水不往上来,上边就热,所以形成了上热下寒。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因为这个人本来肾阳就有点儿虚衰,又得了心下痞,也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上边有心下痞,下边有肾阳虚衰,”阳虚生外寒”,这是不足为怪的。
    附子泻心汤这个方子,大家看一看。”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就是黄连、黄芩、大黄,加上一个附子。
    这个方子和大黄黄连泻心汤不同,它是用开水泡三个黄,大黄、黄连、黄芩,而”专煎附子”,专门煮附子,然后把两个药汤兑在一起喝下去。”专煎轻渍要参详”,附子是专煎的,三黄是,轻轻地一泡,这么样的一个剂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一个方法?”渍三黄,而专煎附子”,因为阳虚是人身上的正气虚了,所以这样的治疗是扶阳为重,泄热为次,这是寒热并行不悖之法。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C164这一条讲水痞的证治,痞有水痞和火痞之分。这是互相对照的。
    “本已下之,故心下痞”,痞的成因就是本已下后,而成心下痞。下后,伤了脾胃,脾胃之气升降不利,所以就出现心下痞塞,心下痞闷。”与泻心汤”,应该给泻心汤。
    什么泻心汤?没说,不外乎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这些方子。”痞不解”,心下的痞不解除一,”其人渴而口躁烦”,这个人口渴,口里干燥。”口燥烦”,也许是口里燥得很厉害,所以加个”烦”字。有的认为”其人烦渴而口燥”,把这个”烦”字用在”渴”字上边来,认为渴得很厉害,口里还很干燥。口渴很严重,舌头还很燥,这里就有津液不足和津液凝聚不化两个问题。”小便不利者”,小便不利了,这个口渴就不是津液干燥的口渴,而是水蓄津液不化的口渴。水邪下蓄,津液不化,所以他就烦渴、小便不利。水蓄于下,而气逆于上,所以出现心下痞塞。这种痞叫水痞,和火热之痞是不同的。不同在什么地方?火热之痞有心烦、有热、有火,这个是小便不利,突出了一个烦渴的症状,突出了津液不行的一个证候。水痞和火痞就是相对而言的。
    怎么办?吃泻心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得要利小便,”五苓散主之”,就用五苓散,所以这一条就是补充了五苓散治疗的一个方面。过去学五苓散,只说是表不解,水蓄膀胱,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能饮,没说到心下痞,这是补充了一个心下痞。如果小便不利,而心下作痞,舌苔水滑,舌头还有一点儿胖大的,这个属于水痞,应当用五苓散利其小便。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C165生姜泻心汤方伤寒汗出解之后 胃中不和心下痞干噫食臭胁下水 腹中雷鸣而下利生姜泻心四两姜 三两芩草人参依一两干姜十二枣 一连半夏半升洗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承上文论述水气痞的证治。
    这个病也是继发于伤寒以后,伤寒表邪解了。”伤寒汗出解之后”,就是表已经解了,这病就应该好了,但是他里气未和、脾胃不好,所以就”胃中不和”,胃里不和,”胃”就是包括脾胃。脾胃不和,气机升降不利,所以就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这个”噫”也有说念作”嗳”,暖气的意思,”干噫”就是干嗳气,伴有消化不良的食臭味。
    “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这是水的不消化。
    因为脾胃鼓胀,”中央土以灌四旁”,脾土是运化水湿的,如果脾不能够运化水了,胁下的旁边有了水邪,水饮之气停留,那么肚子里雷鸣。”雷鸣”是个形容词,是个夸张词,不是肚子响像雷打,到不了那个地步,是肚子响声很大,咕噜噜直响,不但个人能觉察,对面有人也会觉到。这是肠鸣音亢进,意味着消化不良,脾胃之气不好。”下利者”,这个人还下利,腹泻。从整个状态来看,是一个消化不良的证候,上边胃气逆,打食臭嗝,下边肚子咕噜噜响,大便还拉稀,中间还有一点儿痞硬,两边还有水气。怎么知他有水气?有时候胁部里有疼痛。
    生姜泻心汤证胁部有点儿微疼,有疼痛感,这和半夏泻心汤不同。这个病是脾胃气虚而有水湿的心下痞,用生姜泻心汤治疗。据我们临床的观察,生姜泻心汤证是带有水饮的,所以这一条放在五苓散的下边,是说它在某种情况之下有点儿像五苓散证,但是它比五苓散证的症状轻。
    在临床上看,有的人有下肢浮肿,脚面Ⅰ°的浮肿,或者还有点儿小便不利。但是它比五苓散证多一个消化不良的特点,有干噫、食臭、腹中雷鸣。《医宗金鉴》吴谦、钱斗保等人认为生姜泻心汤应当加上茯苓。
    在临床看见生姜泻心汤证,上面打饱嗝,有一种食臭味,下面下利,肚子咕噜噜直响,胁下还有点儿疼痛,下肢有点儿浮肿,小便还有点儿不利,用生姜泻心汤要加上茯苓,加四钱,就是现在的12g、15g,效果很好。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里加上生姜,所以这个方子用两个姜,生姜也有,干姜也有。干姜的剂量要少,用一钱、一钱半就可以。生姜的剂量要大,用四五钱,切成片,为什么?因为这个病是脾胃皆虚,升降不利,心下痞塞,所以要健胃散水。生姜是个健胃的药,味辛,能够促进胃的消化,是一种饮食调料以及处方里不可缺少的东西。生姜有健胃的作用,同时它又有散水的作用,去胃中之水邪。茯苓甘草汤是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生姜,就是因为生姜能够健胃,又能够去水饮。生姜泻心汤是辛开苦降甘调,但是辛开的作用就强大了,要用五钱、四钱生姜,还得加上干姜。因此它的心下痞为痞硬,也就是痞得厉害了,不是一般的痞,所以”辛以散之,苦以降之,甘以和之”,要增加辛味药的剂量。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C166甘草泻心汤方下余痞作腹雷鸣 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 枣枚十二神效呈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论述误下胃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不论伤寒也好,中风也好,都应该发汗,”医反下之”,这是治疗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就伤了脾胃之气,所以”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腹泻还是很严重的,每天有数十行,就是下利为重。上边我们讲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都没强调下利的严重性,这个突出了”下利日数十行”,就是腹泻是非常地频繁。腹泻非常地频繁,就是脾气的下陷,脾气的不升,脾气的不得运化。可以想象,脾就更虚了,所以”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脾胃的消化的功用降低了。一天总这么拉稀,他受得了吗?所以消化不良,出现了心下痞硬而满,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所以”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由于饮食不化,胃气不和,胃里总有一些潴留的食物,就有”干呕,心烦不得安”。这是胃气不和的一个现象。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医生一看这个人虽然是下利了,心下还是痞硬,误认为这个病不尽,胃里还有一些凝滞、邪气,怀疑第一次下得不干净、不彻底,又作出了一个错误的诊断,”复下之”,”复”当作”又”,又用下法,”其痞益甚”,是越泻下,心下痞就更甚了,为什么?”此非皆热”,因为这种心下痞不是热的凝结,不是阳明胃家实。
    “但以胃中虚”,”但”就是因为胃里虚了,”客气上逆”,”客气”就不是”正气”,正气叫主气,客气就是消化不良的那些食物,那样的一些东西使胃气不和了,说”故使硬也”,心下、心里发硬。这是张仲景在临床上看到的实际情况。由于心下痞,心下痞是按之软,是一个虚性的脾胃之气不和的问魉。这个当医生的就是一次泻下,第二次又泻下,就是虚证当作实证来治了。这是张仲景亲眼看见的,从他的记录来看,这不是一个个人写文章编的,可能是一个临床的记录。
    怎么办?用甘草泻心汤。因为这个人大便拉稀,纳呆,大便越拉,脾气越虚、胃气越逆,所以要用甘草。甘草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使心下的痞硬得以解除,这个药侧重于补中焦之虚。所以原方用四两甘草,以甘草为主,甘草的剂量要加大了。针对什么?针对”大便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来的。这个方子没有人参,后世的一些医家,甚至是其他的一些书都有人参。由于这个方证由”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而又”复下之,其痞益甚”而成,所以应该加人参。
    甘草泻心汤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应该掌握什么问题?就是心下痞而又腹泻严重。这是一点。另外一点,有”心烦不得安”,突出心烦。”心下痞硬而满”,痞和下利成正比,是下边下利越多,”心下痞硬而满”也越重,还有”心烦不得安”,抓住这些证就可以用甘草泻心汤了。甘草泻心汤治脾气虚而客气上逆,所以古人管它叫”客气上逆痞”。什么叫”客气”?就是胃里消化不好的水谷之气的上逆。所以口腔黏膜溃烂,有的时候前阴黏膜也溃烂,有时候肛门也溃烂,有一股味,有味就不好。有的西医同志跟我说这个病总不好,还容易癌变。这是甘草泻心汤。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C167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余粮各一斤 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此法 炉底填来得所闻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这一条论述下焦不约的下利滑脱证治并兼论治利四法。
    第一次的泻下是用的汤药,是”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由于下利不止伤了脾胃之气,所以”心下痞硬”。这样误下之后,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要给他吃泻心汤,根据具体情况,或者甘草泻心汤,或者生姜泻心汤,或者半夏泻心汤,”已”就是这个病好了。
    “复以他药下之”,医生看见心下痞硬,不了解这是一个脾胃之气不和的问题,误认为里有东西,是一个实性的病变,”复以他药下之”,就是第二次泻下,”他药”就不是汤药了。前面是汤药,第二个泻下加个”他药”,其他的药,可能是当时的丸药,譬如巴豆制剂、甘遂制剂这样一些峻猛泻下的丸药、成药。”医以丸药下之”,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是第二次泻下。
    第二次泻下比第一次泻下又重了。为什么又重了?因为他用的药不是汤药,它是一种成药。汉朝的时候成药泻下就两个,一个是巴豆制剂,一个用甘遂制剂。这两个泻下药都很厉害,结果是”利不止”,这一泻下,腹泻就止不住了。所以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心下痞硬”这个症,后汉时期的医生往往犯错误,把它当作胃里的凝结、胃家实证,用了泻法来治。这个问题提出来,我们要注意了,我们在临床也不要犯这个错误。
    “医以理中与之”,医生知道不对了,误下之后下利不止,痞硬当然也不好,所以”以理中与之”,给理中汤。”利益甚”,吃了理中汤以后腹泻益甚,腹泻还越重了。什么道理?理中汤补脾胃去虚寒。”理中者,理中焦”,如果中焦虚寒了,吃理中汤就好了,现在他吃为什么不好?因为”此利在下焦”,这个利是在下焦的下利。下焦下利就是肠子滑脱,由于一次、再次的泻下,大肠没有收缩,下焦不能约束了,这个就叫做”下焦下利”。既然是下焦下利,大肠不固,就要填补下焦,收涩固脱。”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得用收涩之药,”其方石剂,涩以固脱”,用收涩的药才能够固脱。赤石脂、禹余粮这两味药都有收涩止利的作用,也有填补下焦的作用,能够固涩大肠,治下焦的下利。
    用赤石脂和禹余粮这样的药来固涩大肠,使下焦的滑脱之利得到收敛,能把它固住了,这是很不简单的。以后我们讲少阴篇,还有个桃花汤,对这个问题还得要多说一些,所以治下利有一种固肠止利涩大便的方法。大肠滑脱了,下利不止了,顺着屁股流了,就得用涩药、固涩之药,使大肠能够紧固,使下利能够得到止住。”复利不止者”,吃了赤石脂禹余粮汤以后,”复利不止”,下利还是止不住。
    如果这时候”小便不利者”,要是小便还不利的,是水湿渗于大肠,清浊不分,阑门不利,这时候要”利小便以实大便”,清浊也就分了。”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小便一利了,水湿走于小便了,大便就干燥成形了。这是利小便、分清浊、止下利的一个方法。
    从上边来看,仲景告诉我们治下利有四个方面:痞利,用甘草泻心汤;寒利,用理中;下焦滑脱下利,用赤石脂禹余粮;小便不利,水走大肠,”当利其小便”,应当用五苓散。这是治利的四个法则。这都是一些肠胃的病。痞是胃病,胃气不和;下利也是个脾胃病,所以有”痞气利”。
    不是说张仲景这个人没有本事,第一个方子给你用,不见好,改了第二个方子,再不好,再改第三个方子,这样来理解那就错了。这是告诉我们治利有四个方法。
    赤石脂禹余粮汤就是两味药,本草书有言:”涩可去脱,石脂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分量是相当大的,”赤石余粮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埋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为什么要大?大家想一想啊,下焦的滑脱,要用小剂量是不行的。我们在临床上认为光吃汤也不行,研点儿赤石脂的面,越细越好的细面,拌一拌,用药汤给送下去,固肠止泻效果更好。《寓意草》的作者喻嘉言就很体会张仲景的意思,他有这么一个病例。这个人下焦下利,大肠不约,他就是用赤石脂、禹余粮研成细面,吃饭的时候撒上点儿,拌饭吃,那你想想得吃多少,这样才能够把下焦固住。下焦的滑利很厉害的;它一点儿控制不住,顺着肛门往下滑,滑脱了,没有约束力了,所以要用这个法子。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C168这一条论述了因误治而导致阳气受伤,以致水气上冲,和阳虚不能化津,筋脉失养成痿的病变。
    “伤寒吐下后”这个”后”字改成”复”字,”复发汗”。
    “伤寒吐下”,经过吐,经过下,”复又发汗”,又给他发汗,这个人就是汗、吐、下都经历过了,伤了正气,正气一虚,阳气又衰了,所以”脉甚微”,脉跳得很微了,没有劲。病人还有点儿发烦、虚烦,没有什么东西就是虚烦。
    正气虚、阳气微的发烦,往往属于”阳虚而阴乘之”,阳气虚了,而阴气乘之,所以心烦。经过八九天以后,心下痞硬、胁下痛,由于汗吐下以后伤了阳气,阳气虚了,阳气就不能够制阴,阳气就不能制水,所以它水饮之邪就上逆,”心下痞硬”是水饮之邪,”胁下痛”也是水饮之气不化。
    “气上冲咽喉,眩冒”,水气是往上冲的,水气是寒气,由于水饮之邪是个有形的东西,它还能有水的寒气往上冲于咽喉,觉得有气往上冲于咽喉。”眩冒”,头目眩冒、昏冒,是水气上蒙清阳,所以这里”眩冒”,是水气上冲所致。阳虚而有水,周身的阳气也虚,还有水邪,所以”经脉动惕者”,浑身的经脉动惕、跳动,实际上也就是有惊惕肉瞤这样的一些证候。这个病阳虚而有水,水不去而津液不生,筋脉、筋骨失其所营养,所以”久而成痿”,时间长了,这个人就要发生痿了。痿者,不用也,胳膊、腿就不利索了。
    这一条是说由于汗吐下以后,阳气受伤,水邪泛动,从心下的部位开始,心下痞,就像我们说的苓桂术甘汤心下痞硬、心下逆满,然后就是气上冲胸,气上冲咽喉而有眩冒,水邪蒙蔽清阳的眩冒,还可能出现虚烦,在外头身体诸肢节百骸得不到阳气的滋润,而且还有水邪导致的津液不化,筋脉失去津液的濡润,”久而成痿”。这是汗吐下以后正气虚衰而水邪泛动的一个问题,治疗可以考虑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的合方。因为它有上冲,所以要加桂枝,有经脉动惕,所以要加上真武汤。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C169旋覆代赭石汤方心下痞硬噫不除 一赭二参三草复十二枚枣五两姜 半夏半升日三服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是讲由于肝气不和、脾胃虚弱、痰气上逆引起的心下痞硬。
    发汗,或者吐后,或者下后,伤了脾胃之气,脾胃之气受伤,就要生痰饮。这时候肝气来乘犯胃,所以肝之气加痰饮就使胃气不和,出现心下痞硬和噫气不除。”噫气”就是往上头嗳气。
    什么叫”不除”?有三个意思:一个因为有心下痞、有噫气,医生一看很像生姜泻心汤证,就给他吃生姜泻心汤,吃了生姜泻心汤”不除”,这个病未减,除者就是减了,所以”不除”第一个意思就是已经吃过生姜泻心汤了。第二层意思,一般情况,暖气打嗝对于心下的痞硬有缓解作用。虽然这个噫气尽管很频繁,但是心下痞硬得不到解除,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层意思,”噫气不除”就是说这个人的嗳气是持续而不断,持续而不减,言其噫气之重的一种语词。以上这三个意思都要考虑进去,对于”噫气不除”的认识、体会、理解才能够深刻。
    由于胃虚,痰饮之邪和肝气合而上犯于胃,使脾胃之气不和,就出现心下痞硬,胃气加上肝气、痰气的上逆,所以就”噫气而不除”。这怎么办?这里有个肝的问题,内科说叫脾虚肝乘、土虚木乘,不是光一个痰气的问题,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没有治肝的,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同时这个噫气症状还是很厉害的,比生姜泻心沥的噫气要重,比甘草泻心汤的干呕也要重,它不是干呕,是噫气,所以用”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这个方子一方面调和脾胃,一方面消散痰饮,一方面镇肝降逆,镇肝理气降逆,心下痞、噫气就得到解决了。
    这个方子是由旋覆花、人参、生姜、半夏、代赭石、大枣、炙甘草这些药物组成的,以旋覆花为主,所以就叫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有两个作用,一个它能够散凝结之气,治心下之痞,它为什么能够散结气而治心下之痞?因为这个药既能够疏肝,又能够利肺。《神农本草经》说旋覆花还带点儿咸味。按照中药的植物来说,花一般是在上头的、上行,但是旋覆花虽然是花,它有点儿咸味,所以它能够利气,又能够下气,既能够利肝气,也能够利肺气。肝肺之气一利,痞结之气能够散,噫气、嗳气也就治好。《金匮要略》里也有旋覆花汤治肝着,就肝痹。代赭石是一个矿物药,有镇坠的作用,可以镇肝降逆,还有—点儿活血的作用。光用旋覆花疏肝利气还不行,因为肝气非常的横逆,所以加上一点儿金石之品,加上这个代赭石以镇肝气。镇者,镇服也,使肝气有所畏惧,使它镇服,就不逆了。
    这两个药合在一起,一利一镇,一个是疏利的,一个是潜镇的,这样肝气就不上逆了,所以这两味药是主药。
    为什么用半夏、生姜?因为胃气不和、有痰饮,半夏、生姜健胃,辛开散结,消化痰水,能治疗心下的痞硬。人参、甘草、大枣是补益中气,这个病是由于伤寒吐下后,脾胃之气虚了,所以要加上甜药,补中气的。治痰气的是半夏、生姜,治肝气的是旋覆花、代赭石,补脾胃的是人参、甘草、大枣。
    用这个方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去滓再煎”的问题。”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去滓再煎”,因为它也是有点儿和解的意思,所以要一天吃三次。这样的服法才能使肝气不逆、胃气下降。这个方子药物的剂量组成提出了一个重点来,一个是代赭石,代赭石用的剂量很小,是用一两,一两就是现代的一钱了。生姜是五两,五两就是五钱,这个要把它记住,就是旋覆代赭石汤的生姜要多用,代赭石要少用。这个比例记不清楚,就要影响疗效。”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要用五两生姜,一两代赭石,不要用一两代赭石,三片生姜。什么道理?因为它是心下痞,矛盾的焦点在心下,心下痞还是脾胃之气不和,所以在方里重用生姜,健胃消痞,去痰饮,旋覆花疏肝利肺散结,少用一点儿代赭石镇肝下气就可以了。
    代赭石本身是一个重坠之药,如果代赭石用的剂量过大,它就直走下焦。代赭石还有点儿轻微腹泻的作用,要是大便干燥,吃点儿代赭石就能够解大便,所以妊娠妇女不能用代赭石。妇女妊娠恶阻,往往要往外吐,代赭石可就要注意了,它是个妊娠禁忌药。代赭石的剂量用的过大,”病在中焦,而治在下焦”,把药味一下子都领到下焦去了,所以就没有效了。这个方子生姜是微辣的药,用得多,使它在胃里发挥作用,稍微用点儿代赭石镇肝降逆就可以了,剂量不要用得太大。
    旋覆代赭石汤不光是治这个病,现在临床报道噎膈、反胃,甚至是食道长瘤子了,食物下不去了,有的时候也用旋覆代赭石汤。那样的病就另当别论了,代赭石可以重用,用一两都可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这一条,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代赭石不要重用,不要一开方子就写上一两代赭石。现在我们在临床治杂病,治肝胃气逆,就是心下不痞硬的,光有噫气,而不见得都有心下痞硬,这个方子也管用。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C170这一条论述误下太阳之后,邪热内陷于肺的证治。发汗以后,邪热不懈,影响了肺,或者下后,表邪影响了肺,而致肺热作喘。这条与第C64条所论内容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一是汗后,一是下后而已。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C171桂枝人参汤方人参汤即理中汤 加桂再煎痞利尝方中桂草皆四两 同行三两术参姜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这一条讲述太阴虚寒兼太阳表邪不解的证治。
    我们上边讲过痞利,痞利就得用泻心汤,如果表不解,”当先解表”,表解了,然后才可以用泻心汤。这是指什么痞?是指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是热痞,所以如果表不解的时候,先要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其痞。这一条它虽然是表不解,它这个痞不是热痞,它是寒痞,同时它又是 “利下不止”,就是腹泻很严重,不止者言其甚也。这样的表里不解,就不要先解表后治里,和大黄黄连泻心汤意思不同,所以就采取表里两解之法,用桂枝人参汤。这是总的精神。
    这一条的”协热而利”,和”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两条都是协热利,但有不同。葛根芩连汤的协热利是表里皆热,所它”脉促”,”脉促者表未解也”。
    这一条的协热利是表里皆寒,以心下痞硬为主,和葛根芩连汤证比较,一个是表里皆热,一个是表里皆寒。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这是治疗的错误。
    “而数下之”,不是下了一次,下了一次已经错误了,频数地用泻下,那就是更错误了。由于这样误治,”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协热”,协表热而下利,就是太阳表证还有发热,同时又出现下利不止。下利不止,中阳虚而有寒,所以就”心下痞硬”。这时候还有外证存在,外边还有一些发热、恶寒,还有表证,里边心下痞硬,而下利还不止,所以”表里不解者”,表里,太阳之表和里边的下利不止、心下痞硬都不解除的。这怎么办?”桂枝人参汤主之”。用桂枝解在外之风寒,用人参汤,人参汤就是理中汤,以补脾虚,以温散中焦寒邪的凝结,以治心下的痞硬、下利。桂枝人参汤就是由桂枝、甘草、人参、白术、干姜五味药组成,白术和干姜是去寒湿,人参、甘草是补中益气,人参、甘草是甜药,补中益气,治脾气之虚,白术、干姜去寒湿之凝,是温中的,桂枝是解肌表风寒之邪的,所以这个方子是表里兼顾之法。
    注意煎服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
    “先煮四味”就是煮人参汤,先煮人参、白术、甘草、干姜这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然后桂枝后下,再煮,五升里就取三升。”温服一升”,白天吃两次,晚上吃一次,这三付都吃完了。这里就很有意思了,《伤寒论》讲理法方药,桂枝人参汤为什么先煎人参汤,后煎桂枝?因为后纳桂枝,使桂枝在这些药中有一个越出于表以解表邪的作用。
    因为桂枝后下,理中汤先煮,煮的时间很长,然后才把桂枝下进去,桂枝进去以后煮的时间较短,所以桂枝就不会受到人参、甘草的滋腻的影响,它能够解表,去在表的风寒。不这样煮,在一块煮,就把桂枝的芳香走表的轻发作用变成温中的作用,那就起不到表里两治的效果。现在我们也是这样的,你比如开个方子,药里有薄荷,薄荷都后下,为什么?薄荷轻清,所以要后下,时间一长了把它的挥发作用破坏了,效果就不好了。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C172这一条是讲热痞兼表证不解的标本缓急治法。
    上一条是说,如果有痞,还有表不解,以桂枝人参汤温中补脾,解表去寒。本条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例,和人参汤的心下痞不一样,这条是热痞。”伤寒大下后,复又发汗”,治疗颠倒了,应当先发汗,他先泻下,导致心下的痞硬。这个心下痞是由于大下之后形成的,表解没解啊?”恶寒者,表未解也”。”恶寒”前边应该加”发热”两个字,”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为什么要加上”发热”?心下痞有阳虚的附子泻心汤的心下痞。附子泻心汤证是”恶寒汗出者”,也有恶寒,但是没有发热。为了使症状更清晰,所以后世医家认为”恶寒”前面有”发热”。又有发热,又有恶寒,这才是”表未解也”。既有太阳之表,发热恶寒,复有心下的热痞,心烦,心下痞,大便不爽,小便发黄,这也是”表里未解者”。
    表里不解,则”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这样就不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治疗他的心下的痞热,应当先给他解表,发汗治表邪。为什么?要一攻痞,表邪会乘虚而入,所以要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表解了之后才可以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攻解其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有层次的。为什么大黄黄连泻心汤证要先解表后治痞,而桂枝人参汤证有表就可以表里两解?因为后者是个虚证,人参汤和桂枝同用是可以扶正祛邪的。黄连泻心汤证虽然也是一个气分之痞,比较来说是个火痞、热痞,正气不算虚,可以先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对于正气没有什么不好,然后攻痞,这样的治疗为得当、合法。
    条与条之间它都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旋覆代赭石汤和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汤和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有层次的。
    旋覆代赭石汤是讲胃气不和,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桂枝人参汤是讲脾虚,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桂枝人参汤证的表里不解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表里不解,一个是着重于正气,一个是着重于邪气。桂枝人参汤证由于利下不止,脾气虚寒,这样的表里不解桂枝、人参可以并用,以扶正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表不解,以祛邪为主,所以先发汗,后攻痞。意图不一样,证候的要求也不一样。正虚了就要先扶正,正不虚就先祛邪,要体会这样的一个精神。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C173这一条是讲少阳兼有阳明里实的证治。本条大柴胡汤证主要的症状有三个:第一个是发热,这个发热还汗出不解;第二个症状是心下痞硬;第三个症状是吐利,呕吐而又下利。大柴胡汤证我们讲过了。”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属于大柴胡汤证,当时我们强调了一个问题,这个人应该有大便秘结,不通,是少阳和阳明的并病,少阳的阳热之邪影响到了胃,阳明胃肠燥热就出现那样的一些证候。这一条是从伤寒来的,有发热恶寒这些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发过汗,汗后病未解,底下就说”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不提恶寒了,只提有发热、心下痞硬、呕吐下利,看起来这个病和以上介绍的泻心汤证有一些相似,但是又不同。
    不同在什么地方?一个是发热,一个是心下痞硬。大柴胡汤证讲心下急,这一条说心下痞硬,心下痞硬和心下急联系起来,可见这个心下痞硬就不是一般的,不是一般的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证那样的程度,这个心下痞硬非常严重,不严重怎么能用大柴胡?第二个是呕吐,把呕吐放在前面,说明呕吐重,”呕吐而下利”,”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所以这条的呕吐也要重,也不是一般的。以上那些泻心汤证只说呕,不加”吐”字,这个是呕吐。心下痞硬很急,呕吐也很重,又下利,事实上还有一些发热,这就不是脾胃气虚、升降不利的寒热痞证。
    这是什么症状?这是肝胆气火迫挤肠胃,逼迫肠胃,导致胃气上而逆,就呕吐。因为它是有热,不是有寒,所以”而又下利”,变成热利,显而易见,这种下利就不是一般的腹泻了,而是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痢疾,大便虽然是下泄,而又有一些不痛快,下重难通,是痢疾之利了,而不是腹泻的那个利。这样的症状不是脾胃气虚的里气不和,而是肝胆气火交遇的逼迫肠胃的一个实证,所以才用大柴胡汤。
    古人认为大柴胡汤有两解的作用,既解少阳,又解阳明,所以叫两解之法,既能够退热,也能够治疗心下痞硬和呕吐下利的气火凝滞。这个心下痞硬是个实证,不是虚证。是不是也可以出现疼痛?是不是也可以用手按一按这个心下痞硬,按之而痛?这都是可以的。读古人的书得要举一反三,联袂发明,”观其前而知其后”,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够突出辨证的意义,否则的话这就不好理解了。
    有一些注家说应该改个字,这个”下”字政成”不”字,”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这是错误的。他说了理,”既然是下利了,焉有用大柴胡汤治里乎?”其实正是下利,才用大柴胡汤。胡希恕胡老治疗痢疾就用大柴胡汤,例子很多。因为痢疾病和肝胆的疏泄不利有关系,有肝胆的疏泄不利的里急后重,大柴胡汤有大黄、芍药、枳实、黄芩,既能够疏肝利胆,也能够清肠胃之热,所以它能够治下利。因此不要改,一改反倒错了。
    我在一个医院带俩同学实习,一个病人下利,里急后重,脉跳得也快,滑数,我就告诉进修的同志,说你给开个白头翁汤,因为它是热利。吃了白头翁汤以后,这个人又来了,说是吃药见好,怎么见好?拉的似乎有点儿轻了,一摸他的脉,脉还是滑数,我看他舌苔,舌苔黄了,跟着我的这位同志就说”刘老师,是不是再给他开白头翁汤?”我说得加大黄,他就问我什么道理?我说你看一看,吃白头翁汤为什么舌苔还发黄?就是说肠子里有滞热,光用清法不行的,白头翁汤有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非泄不可的,一泄这热就有出路,才能好,所以开了小承气,加上一点儿其他的药,吃了一拉就好了。”下之黄自去”,一泻下以后舌苔的黄就掉了。我们在临床治疗下利用”通因通用”,下利而用大黄、枳实并不新鲜。张洁古、李东垣都有芍药汤。”芍药滞下便脓血,腹痛芩连芍药归”,芍药汤有一个加减法,就是”大便频数,而下重难通者,加大黄”,它也得加大黄。因为湿热凝结成利,不加点儿大黄,肠子里的凝结是去不掉的,所以大柴胡汤治呕吐而下利,属于实热性的,这个不足为怪的。
    这一条和桂枝人参汤证互相作个比较。一个是以扶正为主,是虚寒为主,外边有发热恶寒,里边下利不止,表里不解者,用桂枝人参汤。这个它有发热未恶寒,”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这也是以祛邪为主,不能补,一补就坏了。所以它的脉搏是有力的,脉弦滑而有力,舌苔要发黄,舌质要红,这些意在言外,一定是这样。”呕吐而下利”,呕吐比较重,而且还有下利。那心下痞硬还有发热不解,肝胆的火气逼迫肠胃,胃肠不和,上边呕吐,下边痢疾,要用大柴胡汤。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C174瓜蒂散方胸中有寒痞硬塞 气冲咽喉致息碍瓜蒂红豆一合豉 寸脉微浮涌吐排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这一条讲胸中痰食的证治。用吐法。
    这一条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胸中寒。”此为胸有寒也”,这是张仲景的自注之词。胸里有寒,关于这个寒,古人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广义的,一个是狭义的。广义的”寒”就当”邪”讲,”此为胸有寒也”就是”此为胸有邪也”,古人”寒”和”邪”通用。《孟子》上有一句话,”而寒者致瘀”的”寒”就是当”邪”字讲。第二个是狭义的,这个”寒”就当”痰”字讲。痰,吐痰的”痰”,”此为胸有寒也”就是”胸有痰”。《伤寒论》说”痰”就得了,为什么说个”寒”字?有一些医学家考证,战国时期,就是《内经》、秦汉这时候还没有这个”痰”字。《金匮要略》上头所说的”溢饮”、”痰饮”实际上原来那字是个”淡饮”。真正的痰饮,那个时候没有。到了魏晋,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才有这个”痰”字。因为咱不是做考证工作的,不过是看注家的书的时候有这方面的意见,所以和大家讲一讲,”胸有寒”就是”胸有痰”。这个痰是个实性的物质,也是一个病理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是一个致病的因子,所以这东西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生病。
    “胸为阳位似天空”,胸是上气海,是阳气汇聚之处,胸里有痰邪,就要阻碍胸阳,胸阳就受到阻碍了,它就开发不利,所以它就有点儿表证。因为营卫都是从胸中开发于体表,现在胸里有痰了,胸阳不利,卫阳之气不利,所以这个人也有一些像桂枝证。桂枝证是什么?发热,汗出,恶风。”病如桂杖证”,”如”字是”像”字,那么意在言外,它不是桂枝证,发热汗出像有点儿表邪。但是”头不疼,项不强”,头也不疼,项也不强,桂枝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应该有太阳经脉之证,它这没有,说明它又不是桂枝证,只不过相似而已,这是胸阳不利而导致表气的不和。
    大结胸汤证”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水热结胸证有的时候头项也强,也像是有点儿柔痉,有汗出。胸为高位,阳位受邪之后,就有类伤寒证。胸里阳气有病了,有的时候出现类似伤寒证,像有表证。”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这是论它的脉证。怎么知道胸上有寒?”寸脉微浮”,根据古人的记载,”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上部有脉”就是寸脉,”上部”就是寸脉,”下部无脉”就是指关尺说的,如果见了这样的脉,”其人当吐”,应当给用吐法,如果不吐,能把人憋死。根据文献记载看,寸脉微浮是关脉、尺脉都比较沉伏不起。为什么?因为气机闭塞、气道不利了,所以它脉也就不起了。
    为什么寸脉微微有点儿浮?一是邪在胸而有上越之机,正气要使邪气”在上者,因而吐之”,有上越之机。”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胸里痞硬,这人胸里痞塞。
    硬闷,有气往上冲、往上顶,顶住嗓子眼,而使呼气不得利。”而不得息者”,顶这边喘气都不得利了,这是什么?痰气上逆,痰气上逆要吐,他又吐不出来。虽然有痰气上越之机,但是又吐不出来,所以”气上冲咽喉,而不得息”,这个病是很厉害的。”此为胸有寒也”,胸里有寒痰,因为它已经有往上的机转,”气上冲咽喉”,那么寸脉也微浮,应当因势利导,”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病在表者,汗而发之”,所以”宜瓜蒂散”,给他吃瓜蒂散。瓜蒂散一吐,把痰邪给吐出去,胸阳之气得升,这个病就好了。
    瓜蒂散这个方子,一个是瓜蒂,”熬黄”,就是炒黄;另一个是赤小豆,”赤小豆一分,瓜蒂一分”,等量。这个煎服法注意了,”上二味,各别捣筛”,瓜蒂和赤小豆分开捣,捣完用细罗筛一筛,”为散已”,为成面者,然后”合治之”,把瓜蒂和赤小豆合在一起,把它搅拌匀了,”取一钱匕”,现在就是三分,不要多用,而用三分,”以香豉一合”,豉,有臭豉、香豉,用一合豆豉,”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稀者就是烂,烂烂乎乎的,像稀粥,然后去渣滓,用水和药面,”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三分要不吐,可以加到四分,”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这个吐药还很厉害,使胃里翻肠倒肚的,把东西全吐出来。所以要是身体软弱、亡血,气血虚衰的人、年老的人、有什么脑病、心脏病的瓜蒂散就不大好用了。
    现在就讲一讲瓜蒂散的作用。古人就认为这是酸苦涌泄之法。瓜蒂又叫苦丁香,这个药特苦,就是咱们夏天吃的甜瓜的底、尾巴,赤小豆微微带点儿酸味,一苦一酸,就是酸苦就作吐,酸苦涌泄为阴。瓜蒂这个药是个吐剂,能吐胸中的实邪,没有实邪可不行。为什么要用香豉?豆豉是个清宣的药,有点儿宣阳、清宣的作用,所以它清轻能载药上浮,而能够帮助瓜蒂涌吐胸中痰湿,它是个辅助之药。一般吃药后吐什么东西?有的时候吐菜汁,就像是咱们青菜拧出的汁,有的是绿色,有的还有黄色,也有吐出稠黏的痰涎,扯不断的黏涎,一吐出来就舒服了。吐得是满头大汗,浑身出汗,吐有解表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了。因为吐的时候是很难受的,恶心难受,脸也红了,血管也都鼓出来了,脑门出汗,浑身也出汗,所以吐的时候都有见汗,见汗就要怕风,所以要避风。这是一个了。
    第二个,在吐以前最好用宽一点儿的布带子把肚子勒紧一点儿,这样吐得快。把肚子勒上,腹肌一使劲,就往上吐了。第三个,吐的时候往往有头晕,所以告诉患者吐以前闭目以待之,把眼睛闭上,闭上等待,不要睁眼睛,会头晕。
    吐也得恰如其分。”吐不止者”,吐得不止,已经都把绿沫子、黄沫子、痰涎吐出来了,还吐。怎么办?这时候用大葱白熬汤,把它喝下去,就止住了。吃了瓜蒂散以后,心里直闹腾,吐不出来,那怎么办?那就看情况了。一个就是说是”少少加之”,第一次吐不出来,少少加之,也可以探探嗓子,助吐法,也可以给他吃一块砂糖,吃了就吐,一见甜东西就吐。吐得要快,所以说”得快利则止”,吐得很痛快,”哇哇”吐出来就好了,和下利”得快利乃止”道理是一样的。问题是什么?把这些胸上、胸中的寒、痰、邪倾囊而出,都吐出来了,不能遗留。
    汗、吐、下是祛邪的三法。”病在表,汗而发之;病在上,因而吐之;病在里,下而竭之”这都是古人的祛邪三法。金元时代有一个叫张子和的,写了一本书《儒门事亲》,尽讲汗、吐、下之法,那也是一个名医了。现在是汗法、下法比较常用,吐法不大敢用了。有当一辈子大夫的吐法一次都没用过,所以这个法有点儿名存实亡。
    吐法也不局限瓜蒂散这一个方子,白矾也能吐,吐的药还是有几种,但是瓜蒂散是比较常用的,所以我们要提倡用这个吐法。同时我们也要记住,正气虚,身体不好的,有肺病、结核、心脏病,用这个药可就要注意了。那时候中医学院有一位老师,他的老婆就是得病了,我也不知道。
    他那天就来找我,说”刘老师,这个瓜蒂散怎么个用法?”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问,我就给他简要说了说。好,他回去就给老婆用了。他老婆有点儿像神经官能症,她就吐了。
    经过多长时间,这个老师对我说”老师,这个瓜蒂散太厉害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厉害?”他说”我给家里吃了,还真吐了,半个多月没缓过来。”后来吃了些补药。
    胸中痞硬是胸有痰邪,胸阳闭塞,气机不利,营卫不和,所以这个病有点儿像桂枝汤证,症状特点是”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并且是六部脉皆沉,只有寸脉微浮的,这是邪气要从上越而出,所以因势利导,用瓜蒂散以引吐之。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C175这一条讲三阴脏结的死证。
    胸和胁,胸中痞和胁下痞是互相联系的。胁下痞不是新病,是一个老病,因此加上”素有痞”,”素”就是平素,就是未病以前就有这样的病。什么病?是胁下觉得痞闷,痞塞不利。它的范围多大?”下连脐傍”,从胁下连接到肚脐一旁。这个描述是既往史。”痛引少腹,入阴筋者”,现在发作了,因为感寒而发,所以他就,胁下、脐旁疼痛。
    “引”是掣引、牵引,疼痛掣引到小腹,疼得很重。到什么程度?”入阴筋者”。就男性而论,把外生殖器都抽进去了,入者进也。
    这是个什么病,为什么疼得如此严重?怎么还往里抽?”为脏结”,张仲景就告诉了这个病的名字叫做脏结证。这个脏结与前边同结胸对比的那个脏结就不同了,这个叫三阴脏结。”胁下素有痞”,是足厥阴肝经就有寒。”连带脐傍”,脐腹属于太阴,肝之寒邪而乘于太阴之脾,这个肝的寒邪、脾的寒邪影响到少阴的肾,小肚子和肾有关系。阴筋既关系厥阴,也关系少阴,所以”寒主收引”,寒邪的收引,它的势力强大,把外生殖器都抽进去了。显而易见,阴寒独行其事,脾、肝、肾三脏无阳以化,无阳以温,不温不化,没有阳和之气了,所以这个病是一个死证。这种脏结不是一脏的问题,而是肝脾肾三脏的问题。这个脏结的寒邪的势力已经到了阳气竭绝,阳气不能够温,阳气不能够化,不温不化就是一派阴寒用事,所以寒邪收引才达到如此之甚,达到了入阴筋的这样的一个程度。
    168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C176这条是讲阳明热证兼有气阴两伤的证治。
    病从伤寒而来,中间经过”若吐”,吐则津液亡于上,”若下”,下则津液亡于下。吐、下伤亡阳明的、胃家的津液。这个病未好,时间是”七八日不解”,延续到七八天这个病还没有好。
    “热结在里”,这个”结”字不要当”凝结”讲,当作”集结”讲。由于吐下,胃中的津液受损,在表的邪热就乘着这样的一个机会集结在里。”里”是对于表而言,邪离开了太阳之表,而入阳明之里了。病变的部位不属于太阳而属于阳明了。阳明的热,”热结在里”,集结在里。这个热如果未炼结成实,还未达到燥屎凝结的程度,仍然是阳明胃气的燥热,所以它就要表里俱热。头一句话叫”热结在里”,第二句语叫”表里俱热”,这样体会就好理解了。
    热邪在里,但是气达于外,就是邪热弥漫周身,充斥表里。
    显而易见,这个热不是炼结在肠胃,不是承气汤证的燥结之结,而是太阳的表邪集结在阳明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个就是阳明病的热证,而不是阳明病的实证,这个要分清了。”时时恶风”,意在言外,当有汗出而多、腠理不固的这样的一个证候,因为表里俱热,热邪腾达,腠理开泄,津液外越,所以就有汗出。
    因为阳明病多汗,腠理不能固密。它是一个开泄的,所以时时而恶风。恶风和恶寒是个互词,下边这一条就讲”背部微恶寒”。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它的热甚,热甚伤津,津液就外渗,就有汗出。热也能伤气,所以气也伤了,津液也伤了,就出现气阴两伤的症状。
    津液受伤,而热邪还不去,所以”大渴,舌上干燥而烦”,出现一些燥热伤津液的症状。热要伤气,所以就有”时时恶风”这样的症状。”时时恶风”有两个机理,一个是热伤气,一个是腠理不能够固密,两个因素都有。恶风是伤了气,渴是伤了津液,两个对比之下是哪个重哪个轻?伤津液伤得厉害。我们说白虎汤证有”四大症状”,其中有个”大渴”。”大渴”的话从哪里来?就是《伤寒论》这一条有个”大渴”,”大渴”就不是”小渴”。怎么如道他大渴?是”欲饮水数升者”,患者不喝水则已,一喝水就得喝那么好几升,这个渴就是”大渴”了。
    渴,就有一个干燥的症状,他有一个津液干涸的症状,所以他才饮水自救,他才要喝水。”舌上干燥而烦”,这个人”舌上干燥”,舌头上干燥,这句话说得科学性相当的强。
    人口里干燥,以哪儿为突出?主要在舌上干燥了,这才真叫干燥。怎么知道舌头干燥?这里有自觉症状,有他觉症状。自觉症状就是说是患者感觉舌头上干,他觉症状是当医生的要看舌苔,一看舌苔,舌面上头没有津液,是干的。
    这样行不行啊?不行。医生得把手洗干净,用手指头摸一摸,一摸,干的。看是视觉,用手指头摸一摸,这叫触诊。
    这样干才说得上干燥。
    “烦”有两个意思,烦者甚也,就是舌上的干燥和渴不是一般的,而很严重,所以骨头节疼痛叫”颁疼”,疼得很厉害,所以这个”烦”不当作”心烦”来体会,当作病情很重。有的注家就不解释为心烦,”舌上干燥而烦”,干燥得很严董,很厉害。但是白虎汤证确有心烦,下边我们就讲了”口燥渴,心烦”。因为”四大症状”大烦、大热、大渴、脉洪大,所以白虎汤证它有心烦,难道说那样的燥渴,他就不心烦吗?就把心烦排除出去了?那也不可能的。
    所以这一个”烦”既有燥渴严重的意义,也有心烦的意义。
    因为内有热,胃有热,所以他心就发烦。由此看来,这个病是阳明热邪弥漫周身,周身大热。
    伤了津液,伤了气,气阴两伤,津液的干燥到了严重的地步,怎么治疗?”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用白虎汤清热生津,加人参,既能助气,又能够生津。单纯的白虎汤就不行了,因为有”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得加人参,人参既能够补气,又能够滋生津液,这是张仲景用药的—个规律。比如小柴胡汤有口渴的,去半夏,加栝蒌根,另外人参的剂量得要增加。
    为什么要增加人参的剂量?因为人参这个药又能够补气,又能够助阴,《神农本草经》说”人参,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它为什么说”补五脏”?因为五脏为阴,五脏属于阴的,所以人参这个药有补阴的作用,当然它也能补气,能补肺脾之气。如果热甚津枯而气分衰了,气为阳,津液为阴,阳生阴长,阳杀阴长,不把肺胃之气扶起来,津液是不好滋生的。光用知母行不行?那是不行的,所以要加上人参。茯苓四逆汤证是阴阳两虚,四逆汤补阳,茯苓、人参补阴,这是张仲景那个时候用药的一些思想、一些规律。有的时候和近代的一些药书、本草有一些不同。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C177这条意思和前条是接连的,再论阳明热盛,气阴两伤的证治。”口燥渴”、”心烦”这都是说阳明有热了,阳明气分之热而伤了津液。”背微恶寒者”,这不是周身的”时时恶风”,”时时恶风”和”背部微恶寒”从病机上来讲是一致的,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背为阳之腑,是阳气出入的一个部位。背部恶寒比较严重,不烦不渴,身无大热,而口中和的,口中和就不是口中干燥,往往反映少阴的阳气虚衰。
    白虎汤证背部恶寒的特点是”微恶寒者”,微微的有一点儿恶寒,同时有口燥渴、心烦、舌上干燥。这个证它也有汗出,汗出就是肌腠疏泄,由于热邪伤气,卫气不能固密,这样反映在阳的部位、背的部位有点儿微微的、轻微的怕冷。这也是一个气阴两伤、热邪伤气的反映,和少阴阳虚背恶寒是不同的。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用白虎汤清热生津,加人参补气以生液,固密体表,所以就解决了背部微恶寒的问题。
    一个是恶风,一个是恶寒,这是互文见义,恶寒的时候也有点儿恶风,恶风的时候意在言外也包括恶寒。所以白虎汤证辨别不是困难的,难在阳邪见背恶寒,有的时候混淆诊断。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C178这一条是讲白虎汤的禁忌证和使用原则。
    “伤寒脉浮”就是太阳的纲脉,”太阳之为病,脉浮”,这个病在太阳。”发热无汗”也是病在太阳,太阳伤寒就是发热无汗,”发热无汗”里有没有”恶寒”?也可以包括恶寒在内。为什么提”发热”、不提”恶塞”?因为错用白虎汤往往是由于有发热。发热了,是表热还是里热?是热结在里还是热郁于表?界限划不清,白虎汤就用之太早,在太阳的阶段就用了白虎汤。所以张仲景就是切中这样的一个弊病,在这里提出来了,”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太阳的表邪还没有解除,”不可与白虎汤”,不可以给他白虎汤吃。
    因为邪在表,风寒闭郁,阳气不宣,闭则发热,这种发热非发汗而不解。白虎汤这个方子是一个重剂的凉药,在温病上叫辛凉重剂。如果邪在表而给他吃白虎汤,寒凉重剂就要郁遏阳气,导致脾胃虚寒,造成阳邪内陷之机,在表之邪就困郁、闭塞,不得外出,这个问题可就严重了。
    所以不要认为石膏这个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张仲景说得很清楚,表不解的这种发热,脉还浮的,不能够用白虎汤。
    什么时候可用?一定得”热结在里”,热邪集结在里,表已经解了。”渴欲饮水,无表证者”,”渴欲饮水”一句话就是阳明的里热伤了津液,里热已成了。”无表证”,没有发热恶寒的表证,脉也不浮,这时候才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这很有意思,短短的几句话提醒我们,当医生的要注意啊,不要一发热就用石膏,卫分之热的时候不能用石膏,那个时候是阳气闭郁,应该发汗。
    我就犯过这个错误,表邪不解就用了石膏了。旧社会我在大连当过职业医生。有一个患者是女性,姓周,发烧,是表不解的发热。我也没分风寒、风热,就给她开银翘散加石膏,吃了烧不退,这家对我还是挺信任的,过去看过病,都好了,这回还找我。再看一回吧,又一看,还感觉石膏用的劲小了,所以石膏剂量又加大,烧还是不退,还有点儿神昏谵语,这我就没有辙了。大连和山东是一海之隔,烟台有一位老大夫姓方,就请人家来了。人家就问了”你们没找当地医生看吗?”说”找了,找刘渡舟看的”,把药方拿出来看看吧。一看,老大夫直晃脑袋,说他用石膏用得太早了。所以叶天士为什么讲卫气营血?有道理的、有层次的。你在卫分的时候用气分药能好码?就冰伏了,像冰,把邪气伏在里了。这怎么办?现在邪气都闭郁到这样的程度了,发越不出来。这个老大夫有经验,说”你这样,你家里有没有养过鸡?找个公鸡”。把公鸡找出来,拿个小刀把那个鸡冠给划开,拿个小碗接点儿鸡冠血,带点儿黄酒,把它摊开了,放点儿蜂蜜,热黄酒、蜂蜜、鸡血一和,给她喝下去,喝完以后,盖被出汗,就这么样了。
    盖了被,喝了鸡冠血,有黄酒,还有蜂蜜,这个人就出了汗,汗出以后前胸出了一大片白色像针尖大小的白瘾疹,不是白蓓,没有浆,烧退,病就好了。这事我都不知道,他的男人后来告诉我的。以后我看《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有颜氏家传方治麻疹不出、豆疹不出有这么个方,就有鸡冠血,就这个方。
    从那以后我用石膏就非常地谨慎了。不要一开方就把石膏用上去了,得分在什么阶段。再学习《伤寒论》张仲景这一句话”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就感觉非常亲切。所以为什么《伤寒论》有法有方。岳美中岳老说《伤寒论》有法有方,”法”是什么?这些地方就叫”法”。什么叫”可”?什么叫”不可”?给你分析出来两方面的问题,就有法了,就有所遵从了。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C179这一条与第C150条相互呼应,共论太少并病的治法和禁忌。先有太阳病,后出现少阳病,这叫并病。症状是”心下痞硬,颈项强而眩者”,这是太阳和少阳两经的证候先后出现了。治疗要用刺法,不要吃汤药,刺大椎、肺俞以解太阳之邪,肝俞以解少阳之邪。”慎勿下之”,叮咛之词,千万不要用泻下,不要因为心下硬而用泄法。这一条就和前面讲的第C150条,意思是相同的。第C150条是禁汗,不能发汗,”发汗则谵语”。这一条是禁下,如果误下则变成结胸。这两条意思是一致的。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C180黄芩汤方太少自利十二枣 二两芍甘三两芩不利而呕加姜夏 姜三半夏半升斟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这一条讲太少合病下利的证治。
    “太阳与少阳合病”,同时发病,既有太阳的症状,也有少阳的症状。”合病两三经同病”,两三经病同时出现,不分先后次第,这样就叫合病。在合病的基础之上,还有一个特点是”自下利者”。”自下利”就是未经过泻下自己就有下利。这是个什么道理啊?太阳和少阳合病出现下利的特点,反映了少阳之热已逼入里,逼入肠胃。下利是个里证,这个里证见于太阳、少阳合病的基础之上,所以是少阳的热邪逼迫肠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太阳治,给他发汗,就不对,因为已经出现少阳病,少阳是禁汗的。
    如果用泻下之法,也不对,因为少阳是禁下的。汗下皆非所宜,都不可用。
    目前的情况是少阳之热逼迫于肠胃而作下利,所以就要用清法,得先清少阳之热,使少阳这个热邪一解,下利就自止了。少阳之热去了,肠胃之热就解了。肠胃之热一解了,下利就解除了。下利一止,少阳的热邪就减轻了,少阳的热势一减轻,少阳的枢机也就因之而利,太阳之邪因而得解。所以这是一个清少阳之热,助少阳之枢,使太阳之表自然而解的一个治疗方法。所以要给他吃黄芩汤,清少阳之热。
    “若呕者”,如果这个人胃气上逆,或夹有痰饮而作呕,”与黄芩汤”,再加上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治呕。这个意思和葛根汤”二阳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呕者”,也可以加半夏,意思一样。
    黄芩汤由黄芩、甘草、芍药、大枣组成,”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治少阳热邪下利。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用葛根汤,少阳阳明下利用大承气汤,这个用黄芩汤。黄芩是苦寒之药,清肝胆之热。芍药能够养肝胆之阴,能于土中伐木,在脾胃当中伐肝胆木气的横逆,还能够治疗腹痛,因为下利往往有点儿肚子疼。黄芩清肝胆之热,芍药平肝木而和阴,因为是热邪之利,所以这两个药为主。大枣、甘草补中扶正,而治利后之虚。如果呕逆,胃气上逆而夹饮邪,加半夏、生姜蠲饮以治呕。后世有一个方子叫芍药汤,”芍药滞下便脓血”,实际上就是从黄芩汤发展而来的。一个清热,一个平肝养阴,治腹中疼痛。黄芩汤是清肝胆之热,治肝胆热性下利。下利和一般的腹泻就不同,因为它是热性下利,所以下利黏腻,肚子疼,有些像痢疾。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C181黄连汤方腹疼呕吐藉枢能 二两人参夏半升干姜连草桂三两 十二大枣妙层层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这一条是讲上热下寒,腹痛欲呕的证治。
    这一条注意两个”有”字,”胸中有热”的”有”,”胃中有邪气”的”有”。有者,就是原来就有的意思。”胸中有热”是上热;”胃中有邪气”是胃里、中焦有邪气。
    什么邪气?这里指寒邪之气。就是上边有热,中焦还有寒,这样一个病理反映到证候上来,胃里有寒,所以肚子就疼痛;胸中有热,就是”欲呕吐者”,总想着要呕吐,但是又吐不出来,所以加个”欲呕吐”,这是上热而中寒。
    上热而中寒,这也是一个阴阳升降不利的关系。胸中之热不能下行,所以热在上而寒在中,凡是这样的寒热错杂之证都和阴阳的升降有关系。
    这条的特点和脾胃升降不利的心下痞硬不同。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一个它没有心下痞,一个它有腹中痛、肚子疼。说明如果寒热之邪痞塞于心下,它就作痞、心下痞,心下痞我们就用泻心汤。如果热在上而寒在下肚子疼痛,寒凝于中,而不作痞的,不是塞于胸之下、腹之上的半上半下那个地方,它分开了,热就是在上边,寒就在腹中、下边。这样就是腹中痛,它虽然是补脾,它肚子一定要疼。
    为什么要疼?它有寒,为什么”欲呕吐”?它上边有热。
    热只在上,而寒只在下,未构成一个交通痞塞的病机,就不作痞。痞证往住从条文上来看,由于误下,”病在阴而反下之,则作痞也”,误下伤了脾胃,总之,脾胃它得受伤,然后作心下痞。这是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原来就有,不是说是由于误下,来路不同,所以张仲景加上两个”有”字,有者是自身原有的,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样怎么办?”黄连汤主之”。我们在临床上看这个病,有大便腹泻的一面,这个条文上头没有写。”欲呕吐,腹中疼”,也有时候大便不调,大便不好,就是说夹有腹泻,这个腹泻不是下利,不是痢疾,就是大便不调,一天拉个两三次。所以”热病于上,而欲呕吐,寒病于下,而腹中作痛”,或者出现下利,是上热下寒,也属于阴阳升降的失调,但是没有形成心下痞,这是黄连汤证的一个特点。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都有心下痞。黄连泻心汤实际上就是半夏泻心汤,把黄芩减掉,再加上一味桂枝,同时黄连的剂量稍微大一点儿,和半夏泻心汤意思差不多。
    虽然这个方子以黄连为名,叫黄连汤,但是从药味的组成来看,热药重于寒药。苦寒下降之药只有一个黄连,干姜、桂枝、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这些都是辛温之药。这样来看,虽然是一个热上寒下之变,但是从治疗来看是侧重于温,温补的作用要强烈一些。泻心汤的芩连是并用的,以解寒热错杂之邪,黄连汤把黄芩去掉,又加上一个桂枝,所以通阳去寒的作用就要强烈一些,泻热的力量就少一点儿。大家可以有这样的意见了,那不用黄连行不行?不用黄连可不行。古人有一个方子叫连理汤,就是理中汤里加上黄连。连理汤和理中汤的作用完全不一样,比如腹痛下利,看着像有寒,用理中汤止不住,用理中汤加上黄连后,马上就见好了,也不腹泻了,吃了药就挺舒服。
    为什么要加桂枝?干姜和桂枝,张仲景常配合在一起用,最典型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是个守药,守而不行,补的力量很大。下利用干姜能补是守,桂枝能行,能温通,这两个药都是热性药,一个是守的,一个是行的,这一守一行,上下的寒热才能互相交通,这个意义就更好了。桂枝有温通的作用,温通上下,温通内外,同时它还有理气的作用。在临床的时候,上面想呕吐,下面还腹泻,寒热错杂的,黄连汤是一个很好的方子。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C182桂枝附子汤方三姜二草附枚三 四桂同投是指南方中大枣十二粒 痛难转侧此方探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74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C183大便如硬小便通 脉涩浮虚温胜风即用前方去桂枝 术加四两有神功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方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之。
    175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C184甘草附子汤方俩附术甘二两平 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 风湿同驱要缓行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这三条是关于风湿病的条文,是伤寒的类证,属杂病范围,所以《金匮要略》中也载有三方。三方都能治疗风寒湿痹,但桂枝附子汤为风湿偏重于表而设;去桂加术汤为风湿偏重于肌肉而设;甘草附子汤则为风湿偏重于关节而设。
    176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C185白虎汤方阳明白虎辨非难 难在阳邪背恶寒膏斤知六甘二两 粳米六合服之安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是讲阳明热而未实的脉证治法。
    关于”表有热,里有寒”,注家有多种认识。结合临床实践,我认为应该在”表”底下加一个”里”字,此”表里有热”。”里有寒”这个就简略了。就是”伤寒,脉浮滑,此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突出一个脉,因为脉浮滑,大浮数动滑,这都是阳脉。
    脉浮而滑,是阳气有余,阳明有热,气分有热。气分有热充斥于表里,表里有热,口燥渴,心烦,汗出这些症状也是自在言外了。如果气还没有伤,只是伤了津液,就用白虎汤就可以,不要加人参。
    白虎汤由知母、石膏、粳米、炙甘草四味药组成。知母有些苦味,很滋润,能滋养津液,还有点儿养肾阴、肺阴、胃阴的作用,对于肺、肾、胃这三个脏器的阴分,知母都能够滋养。白虎汤证口干燥,口苦,因为热伤了阴分、伤了津液,所以要用知母。知母既能清热,因为它苦而滋润,它又能养津液,所以这个药在白虎汤里非常重要。
    为什么白虎汤不用麦冬、天花粉、石斛、玉竹,但用知母?大家要考虑考虑,等将来我们讲竹叶石膏汤,它就用麦冬、不用知母了。因为知母不但生津液,它还有清热的作用,那些药,一般说扶津液、滋津液、扶正气有余,清热的能力就不行了。知母既能祛邪也能养正,能养肺、胃、肾的阴精。为什么叫知母?就是知道肺阴是肾水之母。
    母,金水相生。所以它这个药能滋肾阴,滋肺阴。石膏是辛寒之药,成无己说它是甘寒的。石膏是清热的,是个大寒之剂,能清气分之热,肺胃之热,它之所以能生阴,就是它能清热,把热要是去了,津液它不受消耗了。
    石膏这个药是清热的,是寒性药,能清肺胃之热,又能清卫气之热,所以石膏是个非常重要的药,治伤寒、治温病。又一本书叫《疫疹一得》,这个书中用石膏,用到一斤,二斤,二斤、三斤的用。这是个积数,不是一下就用二斤,为什么?就是有一种疫症,就是特热,非石膏不可。
    但是这个药近代医学研究不出来什么东西来,所以石膏这个东西怎么化验也化验不出来,石膏叫什么,叫钙质。
    石膏和知母又清热又生津液,这是个主要的药,按着白虎汤的意思来说,知母是占第一位的,石膏还是第二位的。药太凉了,又怕脾胃之气受伤,所以加上了炙甘草,有点儿甘温,加上粳米。米是五谷之一,一个是补中益气,一个是借谷味补脾胃的后天化谷之源,同时还制约石膏知母的寒性。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C186炙甘草汤方结代脉须四两甘 枣枚三十桂姜三半升麻麦一斤地 二两参胶酒水涵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子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这一条是讲太阳之邪传入少阴而阴阳两虚的证治。
    脉结代和心动悸是有联系的,因为心主血脉,心总是搏动的,但是人不知其心动也,这是正常现象。现在的问题是,病人感觉到心跳了,心跳也有轻有重,这个跳的就厉害了,叫”心动悸”,加上一个”动”字,不是一般的心跳。过去有”心动悸”吗?只有心悸啊,”发汗后,心下悸,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心烦悸,小建中汤主之”,没有加”动”字。现在加上一个”动”字,就像厥阴病,”气上撞心”,加上个”撞”字,现在加上个”动”字,那么”言其甚也”。这是叫一个病态,就是现在所说的心律不齐了,早跳啊,期外收缩,心律不齐啊。
    由于心律的不整,脉就见结代了。结脉和代脉是两个脉,都是动而中止,跳一跳它停一下子,然后再跳。它们和心动悸是相联系的,是一致的。心律不齐反映于脉,脉见结代,结脉、代脉都属于阴脉,能至、缓者,名为结。
    停一下,自己还能回来,继续还能跳的,这叫结脉。不能自还的,跳一跳,停了,待会儿再跳,跳完了还跳的很快的,就叫代脉。这反映心脏的气血虚衰。
    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一虚,脉就见结代,这不是个小事。这是邪气和心脏的正气发生了关系了。这时候以正虚为主,以邪气为次,所以这时候”伤寒,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就不管伤寒还是其他的问题,那是次要的,主要是心脏的问题,要积极地扶正,要调整血脉,要补益气血,使心脏的跳动恢复正常,所以用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这个方子里有一些甜药,甜药是补中益气的。
    为什么要补中益气?因为气血是生于中焦,脾胃为气血之源。中焦气血足了,血才能得养而充于血脉。这个方子里还有生地黄、麦冬、阿胶、麻子仁润燥滋液补血,使血液得到补充,使血液能够养心,因为心主血脉,血也能够养心。气也有了,血也有了,但是血属于阴的,阴不得阳不化,所以要加上点儿阳性药,加上桂枝、生姜、还有清酒,煎药时加上清酒使阳气推动血脉,使血脉通利,使阿胶、生地、麦冬不发生黏滞。这样对心脏、血脉是有利的,所以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吃了这个药以后,脉能恢复,不结代了,所以叫复脉汤。
    总之,炙甘草汤的特点有滋阴,滋阴就是补血了,还能补气、养心,而能够通利血脉。怎么能说是通利血脉?根据《名医别录》所说,甘草能够通血脉,利血气。近代的药学发现甘草中有一种物质叫甘草苷,有强心的作用,以此说为什么这个方子叫炙甘草汤,炙甘草这味药对于”心动悸,脉结代”是起主要的治疗作用。
    我个人的体会,这个方子也有它的流弊,吃炙甘草汤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一个是这个方子吃多了要肿,腿和脸上发肿,第二个是吃多了大便要作泄,要有腹泄,为什么?虽然这个方子中有清酒,有生姜、有桂枝,但是滋阴药多,大家看看这个药方,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子仁半升,这个方子滋润的药特多,吃多了就出现浮肿。以前没有体会这个问题,有个风心病病人,吃炙甘草汤挺见好,他拿个方子就走了,总吃这个方子,对心脏有好处,后来腿就肿了,脸也肿了。以后不是这一例了,好几例,其他的心脏病心肌炎,脉结代,中医一看属于气血虚,血脉不足的,用炙甘草汤的,吃了一段时间后往往浮肿、腹泻。
    另外,根据我个人体会,”脉结代,心动悸”,加上些五味子效果还会好。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就孙思邈《千金要方》里的生脉散。柯琴的意见是去掉麻子仁,加上酸枣仁,他说加上酸枣仁效果会好些。
    什么叫清酒?汉朝时没有白干酒,都是米酒,像醪糟之类的酿成的酒,那种酒古代分成两种,一种是白米酒,叫清酒。一种黄米酒叫浊酒。
    太阳病从”太阳之为病”开始,最后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手少阴心脏病为结尾,这有什么道理啊?因为太阳和少阴为表里;少阴,一个是肾一个是心,足少阴肾、手少阴心。太阳病开始发病发热恶寒,开始抵抗,邪气郁于表,最后以手少阴心脏的虚衰作为结尾,从邪气开始到正气虚衰,太阳又和少阴相表里,有这么个内在的联系。
    同时太阳病也很容易诱发一些少阴病,足少阴的阳气虚衰,和手少阴的气血虚衰,一个是四逆汤证,一个是炙甘草汤证,这样来体会就更加好一些。
    178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C187这一条是讲结代脉的特点,并以此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结脉与代脉均属于阴脉,主脏气虚衰,正气亏损,如果见到两脉,病多半难好。所以说”得此脉者,必难治”。
    现在给太阳下篇做一个小结。下篇52条,主要讲了以下几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结胸证、结胸的类证;第二个内容,是心下痞和心下痞的类证;第三个内容是阳明内结于里,热邪充斥表里,气阴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和它的禁忌证,之后又论述了太阳少阳并病,太阳少阳合病的治法和黄芩汤证以及上热下寒的黄连汤证。第三个内容主要是讲清法的。第四个内容是讲伤寒的类证,寒湿痹痛,这个留在《金匮要略》讲。最后是以少阴病心动悸,脉结代而作为全篇的结束,开始于太阳结束于少阴,由阳及阴,是这样一个意义了。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