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库 > 医家类 >伤寒论纲目 >卷十五 厥阴经症
气上撞心
    【纲】仲景曰。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成无己曰。气上撞者。腹中气时时上撞也。此汗吐下后之疾。虽经下之。邪犹在表故也。
    痞病气上撞咽候。亦由误汗吐下而生。
    魏荔彤曰。此言厥阴病传经热邪为患。历举其症以验之。示误下之禁也。伤寒之邪。传入少阴。
    为里中之里。及自少阴传厥阴。又为三阴之极尽处矣。阴尽处受邪。亦无所复传。却由同表里之少阳为升降之出路。故在阳明有下法。在少阴亦有下法。今阴尽之极。则少阳固无下法。厥阴更无下法。下之为误可知矣。然邪在少阴。原分寒热。邪在厥阴。亦必分寒热。邪由传经入少阴者为热。
    及递传厥阴。不问而知为热矣。惟是厥阴病中。若直中寒邪。亦自少阴起。而入厥阴。是寒热皆由少阴而来。大足相混也。试先言传经自太阴而来为热邪者。能辨乎此。则由少阴直中而起之寒邪。
    自可徐考而识之。厥阴病。得于传经为热邪者。先验其症。首曰消渴。凡热必渴。然寒湿隔阻正气亦有渴。渴欲饮水。必不能多。未有渴而饮。饮而仍渴。随饮随消随渴者。故随饮随消随渴。则为传经之热邪。传入厥阴无疑也。少阴居下。厥阴居中。热渐传上。则上焦必受熏灼之害。为消渴。为气上撞心。为心中疼热。皆少阴之邪热。缘木而升者。竟入肝为病。木火交炽。而诸症见矣。然又有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之症者。何也。盖邪从少阴传来。本自三阳传入。病久胃虚。邪热乘之。蛔因胃气虚。则不能安伏于胃底之下。又热乘之。反浮游于胃口之上。于是胃虚而热。则多饥。蛔在胃口。故不欲食。食入而食在蛔上则相安。食入而蛔反在食上则必吐蛔。此又厥阴病中旁及之胃病也。
    医家或见热症。谓宜下。再见胃病。又谓宜下。漫为下之。大误矣。少阴之传厥阴。其势 日上矣。治之如法。则邪可从少阳而散。亦如阳明传少阳。为邪出之门户也。反逆其势而下之。阴性本降。再经误下。利何能止乎。
    仲师于厥阴中。首揭不可下之禁。见厥阴病无论为寒为热。俱不可下也。
    【纲】仲景曰。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撞咽喉。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寇宗 曰。此盖未经汗吐下作膈实。故宜吐也。
    王肯堂曰。气撞心疼者。厥阴本病也。如气上撞。不吐蛔者。为阳症。若撞咽不得息者。瓜蒂散吐之。往来寒热者。奔豚。阴拘挛者。阴阳易。卒口噤者。刚痉与汗吐下之后。各有症治方法。
    学人详之。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