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诸证
-
大发,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凡用药汗及吐下汤剂,皆中病即止
若少阳,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宜附子汤。
若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宜小柴胡汤
若动气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并不可发汗,宜柴胡桂枝汤
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汤。
若少阳病,不可发汗,宜小柴胡汤。
若咽中闭塞,咽喉干燥,亡血,衄家,淋家,疮家,不可发汗,以上六证,并宜小柴胡汤。
若下利清谷,不可发汗,宜理中汤四逆汤之类。
若四逆厥及虚家,皆不可吐厥者,宜当归四逆汤 虚宜附子汤 有热人宜黄芪人参建中汤 本虚攻其热必哕宜小柴胡汤。
若少阴,膈上寒,干呕,不可吐,宜小半夏加橘皮汤温中丸。
若咽中有动气,不可下,咽中闭塞,不可下,宜乌扇汤。
若外实者,不可下,诸四逆厥者,不可下,虚家亦然,厥宜当归四逆汤,虚者宜附子汤,有热宜黄芪人参建中汤。
若脉浮而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宜小柴胡汤。
若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弱,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卫气冷微呕心内烦,此不可汗,宜小柴胡汤。
若濡而弱不可发汗,宜小柴胡汤。
若浮而大浮为气实大而血虚小便当赤而 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微可与小建中汤。
若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 而不得眠此不可下,宜与小柴胡汤。
若脉浮大应发汗,宜柴胡桂枝汤。
若脉浮而紧者不可下而反下之为大逆,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脉数不可下,宜柴胡桂枝汤,或下之必烦利不止,宜葛根黄芩黄连汤。
若脉涩弱浮数,不可下,宜小柴胡汤。
若濡弱微涩,微则阳气不足,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不可下,宜桂枝甘草牡蛎龙骨汤。
若结胸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宜小陷胸汤。
若阳病多者热,下之则硬,宜小柴胡汤。
若太阳发汗,不彻转属,阳明微汗出不恶寒
若太阳证不罢,不可下之,下之为逆,宜桂枝麻黄汤。
若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宜桂枝麻黄汤。
若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结胸,则有陷胸汤丸,三 痞则有泻心汤五。
若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宜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若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不可下,宜小柴胡汤。
若病欲吐者,不可下,宜小半夏加橘皮汤。太阴腹痛,吐食自利,腹痛,下之必胸下结硬,厥阴病 ,气上冲心,心中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则利不止。
若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腹痛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寒食,不可下也,宜温中汤生姜汁半夏汤。
若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必清谷腹满,宜用蜜煎导法。
若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也,宜当归四逆汤,下之则死,宜四逆东加人参汤。
若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谓下也,宜用小柴胡汤。
若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宜小柴胡汤。
若阳明病,身面色赤,攻之必发热,宜调胃承气汤。
若色黄者,小便不利也,宜五苓散。
若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宜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攻之利不止者死,宜四逆汤,不可汗下吐三法,利害非轻,前人多列经后,大抵医之失止,在先药药之错,则变生
若汗下不瘥,则永无亡阳生黄,蓄血结胸痞气,及下痢洞泄胁热,痢痉急劳等证生矣,其如此故录大禁忌于前,使医者当疾之,初不犯也。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