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寒中暑(附中恶)
    寒为天地肃杀之气,时应乎冬。其在天则为霜雪,草木临之而凋摧。原夫人之将养失宜;气体虚弱,寒气乘虚而入,因而卒中之者,名曰中寒。中寒者,中气虚而受于寒也。其症:身体僵仆,四肢厥冷,两脉沉伏,昏不知人,形类中风。
    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
    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热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
    中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时视症,举一隅而类三隅也。
    中恶者,亦类中风。原夫体弱神短,为祟所乘,名曰中恶。其症:面青唇紫,痰延壅盛,四肢厥冷,目睛不转,身体僵仆,昏愦失音;或梦寐中为鬼所魇,昏昏默默,谵言妄语,推叫不醒。如遇此症,不可妄行汗下、驱风之药。先用擦牙散、通关散吹鼻。焚香,轻击鼓,耳边低低唤其名字,待其苏醒,方用安神驱邪之药。以上四症,并类惊痫,面青唇黑,大小便齐出,则不可救矣。
    双金散 治中风、中暑、中恶、一切惊痫甚效。
    蜈蚣(一条,大者,去头足,酥炙黄,以竹刀当背缝分两半) 麝香(一块,五六分者,一分两半)
    将二味,左配左,右配右,各为细末,用纸包裹,不可泄气。左右封记不可错乱。如遇病者,眼睛吊上,止露白睛,搐搦不醒,不能出声。用芦管挑药少许,随搐者左右吹入,不可过多。如眼吊未下,再用少许吹之,眼随下,搐亦便止。
    通关擦牙散 治惊痫、诸中、牙关不开。
    南星(二钱,炮) 皂角(五分) 僵蚕(一钱) 蜈蚣(赤足一条,炙) 麝香(一分)
    用生姜片,湛药擦牙,或用姜汤调少许服。
    生料五积散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腹痛,并内伤生冷,外感风邪,寒气客于经络,腰脚酸疼,手足拘挛并效。
    陈皮 白芷 浓朴(姜制) 桔梗 枳壳(麸炒) 当归 川芎 茯苓 甘草 芍药 苍术(炒) 麻黄 半夏(姜制) 肉桂 干姜
    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分两随症加减用。挟气,加茱萸、木香;手足逆冷,加附子;妇人调经催产,加艾(醋炒)。
    理中汤 治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僵直,及男妇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附子理中汤:本方加附子、生姜五片,水煎。
    四逆汤 治厥阴感寒,手足厥冷,及中寒脉细欲绝。
    当归 桂枝 白芍 甘草 干姜 通草(各等分)
    生姜五片,水煎。厥冷,加附子
    安胃散 治寒气犯胃,呕吐不止,饮食不进,并治冷嗽。
    陈皮 半夏(姜制) 浓朴(姜制) 藿香 白术(炒) 茯苓 人参(各五分) 吴茱萸 砂仁 干姜 甘草(各三分) 生姜三片,水煎。
    消肾散 治感受寒邪,肾囊肿痛,或偏坠举发,冲连心腹, 痛不可忍者,大小并效。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陈皮 官桂 大茴香 小茴香 玄呼索 木通
    各等分,水煎,乘热服,取汗。
    中暑诸方
    至圣来复丹 治荣卫不和,心肾不交,上实下虚,气厥痰闭,心腹冷痛,脏腑虚滑。不问男妇老幼,危急之症,但有胃气,无不获安。此药类二气,均调阴阳,掌天地冲和之气,有水火既济之功。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其效殊胜。
    硝石 硫黄(各一两) 大阴玄精石(一两) 五灵脂(四两,研,水飞) 陈皮 青皮(各二两,俱去白,取净末)
    先将硝、硫入铫内,细火微炒,用柳条不住手搅匀,候冷得所,碾细。次加诸药,醋糊为丸,麻子大。大人四十丸,小儿二十丸,姜汤下。
    二气丹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吐或泻。
    硝石 硫黄(各一两)
    为末,银石器内,微火炒黄色,碾细,糯米为丸,每服三四十丸,新汲水下。
    龙涎散 治中暑,迷闷不醒人事,及泄泻藿乱,解暑毒,消烦渴。
    飞罗面(一两) 五味(二两) 乌梅(二两,去核) 甘草(一两五钱,半生半熟) 白矾(一两,生)
    为末,水丸,弹子大。大人一丸,小儿半丸,新汲水下。一方有诃子一两。
    香朴饮 治大小伏热,吐泻,虚烦口渴。
    人参 茯苓 甘草 紫苏叶 木瓜 泽泻 香薷 半夏曲 白扁豆(炒) 陈皮 乌梅 浓朴(各等分)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十味香薷饮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 人参 陈皮 白术 浓朴(制) 木瓜 扁豆(炒研) 茯苓 甘草 黄 (各等分)
    生姜三片,水煎。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太甚,熏蒸炽人,肢体困倦,精神短少,不思饮食,身热而烦,小便赤数,大便溏泻,口渴自汗。
    人参 苍术(炒) 干葛 黄 陈皮 当归 白术(炒) 麦芽(炒) 泽泻 青皮 神曲(炒) 黄柏(酒炒)
    升麻 甘草(炙) 五味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母子同服。
    六和汤 驱暑和中,调心脾,定吐泻。
    香薷 藿香 茯苓 人参 半夏 浓朴 木瓜 扁豆(各七分) 砂仁 杏仁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香薷饮 治夏月一切暑症。
    香薷(二钱) 浓朴(一钱) 扁豆(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水煎。
    二香散 治夏月一切外感。
    香薷 藿香 浓朴 扁豆 黄连 陈皮 半夏 大腹皮 桔梗 紫苏 茯苓 苍术 白芷(各等分) 甘草(减半)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香薷解毒汤 治中暑危急,及热毒下血。
    香薷(一钱) 浓朴 扁豆 黄连 山栀 黄柏 黄芩(各七分)
    水煎。
    中恶诸方
    破棺散 治魇卒死,一切暴绝横死,心头微温者并效。
    半夏(一味,汤泡去滑)
    为细末,每用豆许,芦管吹入鼻中。
    朱雄散 治中恶。或暮夜登厕,或出郊野,或入空房,或游戏人所不到之处,忽见鬼物,鼻口吸着毒气,蓦然倒地,四肢厥冷,两手握拳,口鼻血出,性命逡巡,须臾不救,此症与尸厥相同。如心腹暖,切不可移动,将人围绕,打鼓焚香,候醒方可移归,移场则不可救矣。
    大朱砂 大雄黄(各一钱) 麝香(一分)
    为末,新汲水调下。
    八毒赤丸 治男妇小儿染着神鬼,谓之鬼疰。(服此神效。)
    雄黄 矾石 朱砂 牡丹皮 附子(炮) 藜芦(各五钱) 巴豆(一钱,制) 蜈蚣(二条,炙)
    为丸,蜜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冷水下。桃柳枝汤更好。
    斩鬼丹 治儿鬼魇,及男妇与鬼魅交通。此方神效。
    虎头骨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 皂角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钱)
    为末,蜜丸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膊上。又用一丸,当门户烧之,一切鬼邪不入。
    镇心丸 治心气虚弱,夜多梦魇。
    辰砂 防风 官桂 细辛 当归 铁粉 防己 茯苓 茯神 雄黄 桔梗 菖蒲 远志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一两) 紫石英(二两) 银屑(如无,银箔代之)
    为末,蜜丸,朱砂为衣。圆眼、灯心汤下。
    辟邪膏 治中恶。症候如痫,服之立醒。
    降真香 白胶香(别研) 沉香 虎头骨(酥炙) 鬼 (去毛) 龙胆草(去芦) 人参 白茯苓 雄黄(各五钱) 麝香(一钱)
    为末,入雄麝为丸,芡实大。乳香汤化下。用二丸绛囊,令儿 带吉。
    辟瘟丹 却瘟疫,辟邪气。官舍、空房夏月烧。甚妙。
    苍术(茅山者) 川芎 黄连 白术 羌活 草乌 细辛 防风 独活 白芷 本 香附 当归 荆芥 天麻 干姜 牙皂 甘松 山柰 麻黄 芍药 官桂 甘草(各等分)
    为末,枣肉为丸,弹子大,晒干收贮。
    加雄黄、柏树果子(加倍用。)名辟邪丹。夏月除湿驱蚊。
    雄朱丹 一女十岁,无恙。忽得疾,嗜食善饥,悲哭,自不知其所为,似祟似颠,面青或赤,因恼怒动心肝之火故也。此方效。
    龙胆草(七钱) 黄连 黄芩(酒炒) 大黄(煨) 山栀 防风 羌活 当归(各五钱) 川芎(四钱) 胆星(三钱) 酸枣仁(五钱炒) 青黛(三钱) 石膏(一两 ) 雄黄(七钱,为衣)
    为末,糊丸,麻子大。薄荷、灯心汤下。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